1.灯谜有哪些?

2.红楼梦薛宝琴的十个诗谜谜底是什么?

3.字谜的定义是什么

4.有趣的古诗谜语

灯谜有哪些?

演古劝今的拼音-演古劝今打一个谜底

海棠开后落残梅(字)淌

〔注析〕在这条谜中,谜面的“海”、“棠”二字系离合之母字,“海”字、“棠”字拆开(“开”)后,计得“氵”、“每”、“尚”、“木”四部。其中,“氵”与“尚”组成“淌”,“每”与“木”组成“梅”。题面“落残”,既可理解为从“海棠”里凋落摧残去一个“梅”字,更可理解为“海棠”若除开了假设的底字“淌”之后,落得一残存的“梅”字。

〔点评〕这是一则字谜创作中具有无上境界的通灵神品。就目前而言,面上母字离合形扣住底字以后,馀部仍能成一字,并又巧妙地在面上揭示而出者,于作者止此一谜而已,于谜坛亦仅此一例而已。本谜“外极其像,内极其意”(借用作者《灯下偶拾·制谜》语),兼有千思所得之“奇”与妙手偶得之“巧”,故能赏之清丽芊眠,诵之攡振金玉,味之齿颊留香!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

〔注析〕李白《赠汪伦》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为李白漫游安徽泾县时所作。汪伦,泾县桃花潭人,常以美酒招待李白,二人情谊甚笃。谜底启下相扣,将“伦比”之“伦”借作汪伦之名,意指桃花潭之千尺深水,也无法与汪伦对他的深情相比。

情急无心垂钓钩(字)静

〔注析〕“情急无心”别义指“情”、“急”二字除去“心(忄)”部,馀下为“青”、“刍”;“垂钓钩”象形。底字“静”,由“青”、“刍”与一活灵活现的竖钓钩三部分组装而成。

九九数完魔灭尽(书名)八十一难经

〔注析〕题面采《西游记》第九十九回目,意谓唐僧师徒一行,历尽九九八十一次魔障灾难,终于获得正果。谜底为中医古籍,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后世亦略称《难经》、《八十一难经》。此书旧题战国秦越人撰,共有八十章,以问答体裁解释《黄帝内经》关于脉法、经络等方面的疑义。入谜乃将“八十一”映合“九九数”。作“灾难”义,“经”则别解为“经过”。

〔点评〕谜贵有精神,所谓“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所谓“生气远出,不着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总在于取造化之文,为我之文也。

风雨空中雁阵斜(字)佩

〔注析〕题面别义:“风”字、“雨”字空去其中间笔画后,所馀为“几”、“币”。雁阵本作“人”字,倾斜之,当是“亻”。合“几”、“币”、“亻”三部,遂成底字“佩”。

未意刘禅亡蜀国,何因孙皓丧吴都(唐诗)只是近黄昏

〔注析〕面言三国末期之事,分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二回与一百二十回中。刘后主亡国,乃为溺爱中贵黄皓;吴末帝孙皓之丧吴都,是因宠信中常侍岑昏,故题面发问“未意”、“何因”,谜底则作答云:“只是近‘黄’、‘昏’!”底诗见李商隐《登乐游原》。

〔点评〕谜面出于作者杜撰,然句式之工整、意味之深远,丝毫不逊于成句。多少兴亡之事、盛衰之叹,悉凝结于此两句之中。然而作者却不发惊人之论,用意十分,下语三分,以蜀吴亡国丧都之事,诘问缘由,答案却故意漫不经心,以“只是”面对,真可谓至炼之笔。“黄昏”一词在借指人名的同时,又映衬谜意——帝王昏聩,溺于酒色,于是帝业亦如同西山日薄,庶几黄昏之时了。

此类神品,足可传世!

此间乐,不思蜀(红楼梦人)长安守备之子

〔注析〕《三国志·蜀志·后主禅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文王,司马昭。谜底人物亦作“长安守备公子”。今据题面蜀汉后主刘禅之答语,将底顿读如“长安守/备之子”。“备之子”,乃言刘禅是刘备之子;“长安守”,意犹长期安乐(禅降魏后亦被封为“安乐公”)而守于魏国,绝不思念故土。

胡服(唐诗)身上衣裳口中食

〔注析〕我国古代西方和北方各族的服装称“胡服”。如战国赵武灵王就曾“胡服骑射”,采用西方和北方民族的服饰,教人民学习骑射。“胡服”亦可别解:胡,疑问代词“什么、为什么”;服,穿衣服也,或是吃、食用也(如“服药”。一般只限于服食药物)。题面问:什么叫着“服”?谜底作答:身上着衣和口中进食叫着“服”。底诗见诸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点评〕一箭双雕,一石二鸟;自问自答,情趣盎然!

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成语)赞美备至

〔注析〕谜面为襄阳属邑新野县人民赞颂刘备之歌辞,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文中。谜底别解“备至”为“刘备到此”之意。

织杼半融读书声(字)纾

〔注析〕“织杼半融”之双关意为:“织”、“杼”二字拆开,各融合其半——此可得一“枳”字,一“纾”字。“读书声”别义犹:读作“书”字之声调。“枳”与“纾”中,“枳”读如“只”,不符“书”音,故排除;而“纾”正读“书”字音,因此即是谜底之字。

〔点评〕领会谜面,唧唧杼声与琅琅书声交织出一幅旧时男读女织的生动图景。仅此恬适优美之意境已颇足使人陶醉其中而散虑逍遥,何遑再论其谜技神乎其神、谜味谏果回甘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谚语)英雄难过美人关

〔注析〕唐·杜牧七绝《赤壁》云:“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谜底据诗之末两句,亦即题面作两段理解:“英雄难过”是谓若无东风之助,则赤壁无功,其后果将令大英雄周瑜特别心伤、无比难受——此“难过”已非“难以过去”之本义;“美人关”则指曹操灭亡东吴后,掳走美女大乔与小乔姐妹,关在铜雀台内——此“关”字亦不作“关口”释,实为“关锁”之义也。

〔点评〕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读此谜,难免使人兴“山高月小水茫茫,追叹前朝割据忙;南士无心迎魏武,东风有意便周郎”之幽叹。

休教前约束奴心(电视剧名)女权

〔注析〕面句似言旧时女子欲罢除前之婚约而另择佳配。其实取:教“休”字前半部“亻”裁约去,所馀之“木”,则捆束于“奴”字之中心部——恰成谜底“女权”也。

与吾同伴入林间(木名)梧桐

〔注析〕当题面读作“与吾同/伴入林间”时,会其义可指“吾”、“同”二字相伴进入“林”字之间;而谜底“梧桐”,恰是“吾”、“同”、“林”各部参差组成。

似镜、似梳、似弓、似钩、似眉(商业用语)本月盈亏

〔注析〕谜面所述,系古人以物状喻月之词。“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此“似镜”也;“殷勤一梳月,十里伴还家。”(陆游《游山》)此“似梳”也;“初月如弓未上弦。”(唐·缪氏子《新月》)此“似弓”也;“坐见如钩月。”(唐·顾况《望初月简于吏部》)此“似钩”也;“初魄似蛾眉。”(北周·王褒《咏月赠人诗》)此“似眉”也。谜底据此以作别解:本就是月亮由盈满到亏缺(的过程)。其“盈亏”,非为盈亏互见,盖面上罗列之序,实为由圆满渐次缺损也。

池影疏梅景也虚(植物类苔)杉海

〔注析〕“疏梅”别义,谓“梅”字疏散开,作“木”、“每”两处。“池”、“影”二字中,虚化去“景”、“也”两部分,馀为“氵”与“彡”。合“木”、“彡”、“氵”、“每”四部组成谜底“杉海”。

〔点评〕拟面得林和靖“疏影横斜水清浅”句之风神韵致,扣底精谨洗练,浑化无迹。就中尤以“也”字之明为虚词,暗作销脱,如“白山隐隐峰无限”,于人不经意处最为惑人。

不信中原不姓朱(文告用语)郑重声明

〔注析〕民族英雄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洲至金陵》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末句为郑氏对收回中原、光复大明的誓言,气势豪壮,雷霆万钧。谜底别解,以“郑”谓诗作者郑成功、“声”释“宣告”、“明”指大明国。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浙江山名二)四明莫干

〔注析〕《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新任东莱太守,上任时,“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之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题面即采自杨震语。今以“天”、“神”、“我”、“子(你)”皆知,释谜底“四明”之意为“四者都明晓”;“莫干”,则拟口语,犹“莫要干这种事”也。

水没尾生犹抱柱(字)汁

〔注析〕面借“尾生抱柱”典故。据《庄子·盗跖》载:“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实取“水”为“氵”,“生”字尾部为“一”,“柱”象形作“|”。“氵”、“一”、“|”三部合成“汁”。

要留清白在人间(化妆品·卷帘格)爽身粉

〔注析〕明·于谦《石灰吟》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底依格倒卷为“粉身爽”,“粉身”直承题诗上句意,“爽”则谓豪爽磊落。

〔点评〕一“爽”字力透纸背,神采飞扬!晋·陆机《文赋》:“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弥广,思按之而愈深。”此语亦正涵盖、伸张了谜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途径和这类“言志”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言其上下察也(明人)谭启宗

〔注析〕面出《中庸》第十二章:“《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借之别义作:说它是“察”字的上下部位。底人名中,“谭”乃“言说”之义;“宗”字上部“宀”、下部“示”,正是“察”字之一上一下。“启宗”,犹言“宀”与“示”上下一结合,便启导“宗”字成立也。

〔点评〕清·企杜氏《龙山灯虎》中载有以“宗”射四书句“言其上下察也”一谜。此作则师古而不泥古,继承传统而不为传统所囿,大胆开拓,刻意求变,遂使旧的构思焕发了新的生命,诚可谓“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山径一弯带雨痕(字)函

〔注析〕题面“山”字中一竖笔象形作路径,“一弯”则如“了”;“雨”中四点,既是“雨”字之残痕,复形似雨痕。引带“雨痕”进入“径”弯曲后的“山”字里,乃成底“函”字。

〔点评〕山雨洒衣,空翠粘鬓;不丰而腴,不刻而隽;气厚则苍,神和乃润;妙化既臻,匠心斯印。

冲冠一怒为红颜(《红楼梦》人)吴贵之妻

〔注析〕清·吴伟业长篇叙事诗《圆圆曲》中有“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之句。盖吴三桂引清军大举入关,明为君亲复仇,实为其爱妾陈圆圆被夺而泄愤。诗中“红颜”即指圆圆。谜底“吴”借指吴三桂,“贵”作“贵重、特别看重”义释,“之妻”犹言“他的妻小”。底人原为程伟元本《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是晴雯的表嫂,亦可称“吴贵媳妇”、“吴贵妻”。

〔点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陂讨源,虽幽必显;词旨调畅,不蔓不枝,非佳构而何?

偏安一隅召归师(字)嫔

〔注析〕题句“偏安”,别义指“安”字上下两部偏斜;“师”字换置义为“兵”,“召归师”即是要召还一个“兵”字;此“兵”归入何处呢?乃在偏斜后的“安”字之一隅——右下角疏落处,如此组成谜底“嫔”。

客心还系灞桥头(字)涤

〔注析〕灞桥,一作“霸桥”,在今西安市之东十公里处。《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唐人亦因循其风,又谓之“销魂桥”。将谜面“客”字之中心部“夂”,“灞”、“桥”之先头部“氵”、“木”,相系在一起,即得底字“涤”。

手可摘星辰(机械工具)轻便抓斗

〔注析〕宋·李颀《古今诗话》载:“杨文公(亿),数岁不能言,一日家人抱登楼,忽触其首,便能语。家人曰:‘既能言,可为诗乎?’曰:‘可。’遂吟《登楼》诗云:‘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今人郭绍虞《宋诗话辑佚》卷上注此条云:“《西清诗话》谓此乃李白诗,首二句为‘夜宿峰顶寺,举手扪星辰’,与此少异。”故题面句应判为宋人杨亿幼时所吟。谜底“斗”字别解作“星斗”,以扣面之“星辰”;又以面之随“手可摘”,见底“轻便抓”之意。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医学名词)临床经验

〔注析〕面出明·朱柏庐《治家格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今取谜底别解,“临床”指夜晚上床休息之前,“经验”则谓“经过点查、检验”。

天街分象见奎光(古代科学家)一行

〔注析〕天街,星名。《史记·天官书》:“毕、昴间为天街。”《正义》云:“天街二星,在毕、昴间,主国界也。”奎光,指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为首的奎星之光。分象,犹言区分星象。西方七宿为:奎、娄、胃、昴、毕、觜、参。处于“昴”、“毕”间的“天街”离“奎”不远,其“光”自然可见。由此知题面撰述有据。谜则取题面之别义相扣:从“天街”二字的笔画中,分步拆光一个“奎”字后,正合谜底“一行”。亦即“天”去“奎”上部之“大”,馀“一”字;“街”去“奎”下部之“圭”,馀“行”字。

〔点评〕二字词汇类的底材,如以离合手法制成七言面句,一是讲究离与合于表义上一定稳含不露,在二层义上则清晰通透,毫不粘皮带骨;二是讲究炼字、炼句、炼意,字须带双关,句须见圆融,意须有别寓。似此谜,便是既能参透个中三昧、复能造就传世精品。

老子一气化三清(作曲家名)聂耳

〔注析〕面系《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目。“老子”即李耳,因以其名“耳”代之。据该回故事述:老子与通天教主会斗于诛仙阵时,“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化为三清”。此“三清”,乃指上清、玉清、太清三位天尊,连老子本元在内,共为四位,亦即四“耳”。谜底“聂耳”,析之也正是四个“耳”字。

〔点评〕老子元道合一,才能无上神通;作者“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始可生此佳制!

“淄水至,则汝残矣”“淄水至,流子而去”(历史名词)土木之变

〔注析〕《战国策·齐策三》:“有土偶人与桃梗(桃木刻成的偶人)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谓捏制)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西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子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这段虚拟的土偶人与桃梗之对话,原是苏秦借打比方而劝阻孟尝君勿轻率入秦者。此亦见载于《战国策·赵策一》及《史记·孟尝君列传》,然“桃梗”于彼处均直作“木偶人”也。谜底“土木之变”,本指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今据面语别解其意为:土偶、木偶都起了变故(被淄水冲残毁坏)。

双钩大戟飞刀剑,马勃车前粤地黄(成语)草木皆兵

〔注析〕谜面两句,系由六味中草药名并联而成。此中既有“草”本者,亦有“木”本者;且又借称军械车马,隐含肃杀交兵之象。

〔点评〕刘彦和《文心雕龙·总术》有云:“若夫善弈之文,则术有恒数,按部整伍,以待情会,因时顺机,动不失正。数逢其极,机入其巧,则义味腾跃而生,辞气丛杂而至。”借之以言此谜之构思,不亦可乎!

叉手旋成五首绝(字)擎

〔注析〕面之“叉手”,本为唐诗人温庭筠事。据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载: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两手相拱曰叉)而八韵成”。于谜,“叉手”当暗示底字中必有一“手”字。“五首绝”,五首绝句也;绝句每首四句,五首计二十句,亦即“廿(艹)句文(攵)”,此恰可组装一“敬”字。“旋成”则取别义,指“手”、“敬”两部经旋合以成“擎”。

沐李荣桃处处春(字)楞

〔注析〕析底字为“四方木”或“木四方”,以之回应谜面,可知“沐”、“李”、“荣”、“桃”四字中均有一“木”,且按或东西南北,或左右上下之“四方”位置而分居;“处处春”,则提示面句前半段“沐李荣桃”中到处有“木”——此系以“春”借代“木”,本于《幼学琼林·岁时》:“甲乙属木,木则旺于春。”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字)姓

〔注析〕魏文帝曹丕之《燕歌行》,写女子怀念在远方作客的丈夫,缠绵悱恻,是一篇言情名作。题面即采自其诗的结尾两句。今将底字拆为“女”、“牛”、“一”三部。“牵牛织女”别义作:牵来“牛”字,交织“女”字。“河梁”乃以物体状摹为“一”。“尔”代指“姓”字中的“牛”与“女”两部分,谓独限于“一”之隔阻,只落得“遥相望”也。

〔点评〕此作迷离者不间,切实者不尽,广大者不廓,精微者不僻,已把取前人诗句作面的字谜发挥到了极致。

禾(明人评点语)千载之下,犹可想见其人

〔注析〕底文见诸明·李贽《焚书》卷五,原系李卓吾高度评价魏晋嵇康、阮籍之人品风骨为世所希之揄扬语。入谜实取句中“千”字、“人”字之形体笔画。乃就面一“禾”字作申说:若于“千”字之下载以字部,还当想见那个“人”字——“千”与“人”可组成“禾”字。这里,“载”字须由名词转为动词。

〔点评〕“犹可想见”四字虚拟作者口吻,作凭空构架;然此等空中楼阁,却是础皆贴地,户尽通天耳。想到空灵笔有神,每从游戏得天真!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词牌二)十六字令 满江红

〔注析〕题面为《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中孔明所开出的说是“便教都督气顺”的药方,实亦是用火攻破曹之大计谋也。谜底据此连缀读如“十六字/令满江红”,意犹:正是谜面这十六个字,让整个长江都被战火烧得通红。

骄嘶过,沽酒楼前(围棋名家)马晓春

〔注析〕面出南宋淳熙太学生俞国宝词《风入松·题酒肆》:“一春长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取春归去,馀情在,湖水湖烟。明日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亦载:“一日,御舟经断桥,桥旁有小酒肆,颇雅洁,中饰素屏,书《风入松》一词于上。光尧(按,指高宗赵构)驻目,称赏久之,宣问何人所作,乃太学生俞国宝醉笔也。上笑曰:‘此词甚好,但末句未免儒酸。’因改定云‘明日重扶残醉’,则迥不同矣。即日命解谒(谓脱去布衣换上官服)云。”今题面即撷自其词之上半阕。骄嘶而过者,玉骢“马”也;为何骄嘶而过?因惯识湖边路,知道酒楼位置,“晓”得近“春”便驻蹄也。“春”字,自唐人起即以之代称酒,杜甫《拨闷》“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典雅》“玉壶”、李肇《国史补》 “酒则有……荥阳之土窟春,富平之石冻春,剑南之烧春”,均以春代酒。

关河不可共相叙,分定三秦入汉中(字)溆

〔注析〕题面似说楚汉相争之事,又似说光武西击公逊述之事,其实却是在反复演绎底字。上句“关河不可”意谓去“河”字之“可”部,馀“氵”;“共相叙”乃指“氵”相共一“叙”字,成“溆”。下句“分定三秦”犹言去“秦”字上部之“三”笔画,馀“余”;“入汉中”则作“余”加入“汉”字中间解,此亦成“溆”。

〔点评〕此作便置入《韵谜三百则》中,亦未必减色。妙在面上两句反复声明谜底一字,细微密栗,窈窕而不犯,妥贴而不痴,且发古论势,俨然史家笔墨!

红楼梦薛宝琴的十个诗谜谜底是什么?

貌似么有确切答案吧

1隐指法船(就是烧献给亡灵的纸船),一说只走马灯上的草船战舰。

2喇叭

3耍戏的猴子

4就是北方供祭亡灵的打狗棒

5柳树

6桃木扇

7琵琶

8香皂

9骰子

提要: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的直接谜底是:1,缫丝煮茧釜(锅);2,唢呐,又名海笛;3,蚕茧;4,蚕蛹;5,隋堤柳,(唐 白居易《隋堤柳》诗意);6;桃木梳篦;7,木工墨斗;8,香胰子(香皂);9,针线;10,柳蝉,(清 蒋廷锡《柳蝉图》画意)。

《红楼梦》第五十回李纨、宝玉等七人的连续八个谜语,曾猜为曹寅在一七○七年石涛和尚圆寂时,隐写的一篇特殊形式的‘祭文’或《墓志铭》。而第五十一回,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谜,从其谜底来看,正像宝琴自称:‘我今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做了十首怀古的诗。诗虽粗鄙,却怀往事,又暗隐俗物十件……’。虽然暂时还看不出它与《红楼梦》的成书过程有什么直接关系。根据宝琴的提示:‘暗隐俗物’、‘却怀往事’,可体味到曹寅在他的诗谜中所流露出的一些心迹,这是曹芹溪不可能有的。

(22)赤壁怀古 其一

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

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谜底:缫丝煮茧釜(锅)

谜面虽借用三国赤壁之战典,但与三国无关。而与曹寅的织造业务有关。白居易乐府诗《红线毯》,有‘红线毯,择茧缫丝清水煮’句,这清水煮茧是缫丝的重要工序。在铁锅出现之前,只能使用陶釜煮茧。真正赤壁下是滚滚长江东逝水,谜面中将锅邦比喻成赤壁,埋于灶台,煮茧的清水自然‘不流’。‘一炬悲风’正是釜底燃薪,‘无限英灵在内游’句中的‘英灵’指蚕蛹,有人统计,织造一条领带约需要111个蚕茧的丝量,一件女绸上衣则需630个茧。可见煮茧的数量称得上‘无限’;若是煮米饭的锅,虽然米粒的数量也称得上‘无限’,米也具有生命的含义,蚕蛹可称生灵,但不见称米为生灵者。猜此谜为‘锅’,只是欠准确,而是指民间缫丝煮茧的专业用锅。作者之所以做此谜,还是与白居易的《红线毯》诗有关。诗中有‘年年十月来宣州,宣州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红线毯,为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所产的一种丝织地毯,曾为上贡精品。作者谴责了宣州太守为讨好皇家,不惜织工的辛勤劳动而任意浪费人力物力,对百姓的生活表示同情。这位宣州太守与江宁织造曹寅,同样为宫廷进贡丝织品,在曹寅看来主要责任和应该被指责的,显然不是宣州太守,而是宫廷对诸如此类奢侈品的浪费、贪婪,而有微辞。如《红楼梦》小说中赵嬷嬷所说‘凭是世上所有的,没有不是堆山塞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贾母的聚敛,宝玉的糟蹋,省亲的浪费,乃至晴雯撕扇作千金一笑。曹寅深知绫罗绸缎来之不易及民之疾苦。而白居易只是将责任归咎于宣州太守,等于也骂了曹寅。曹寅自身对此恐怕难以认同。谜面中的‘徒留名姓载空舟’(老子有言:以空舟度人世之河,是为智者)似有反驳、不满白居易的意思(并非全盘否定):《红丝毯》中,将罪责全归罪于织造官员太守,是不公平、不全面的,此诗及其作者徒留其鼎鼎鼎诗名,非为智者之虑。曹寅对白居易《红线毯》的看法相左,而同意白居易在《隋堤柳》中的观点和反思(见其五,广陵怀古)。曹寅在此借物论诗,借诗舒怀。

(23)交趾怀古 其二

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

马援自是功劳大,铁笛无烦说子房。

谜底:唢呐 又名海笛

东汉名将马援,在交趾(今广西、越南一带)铸铜柱二,以振纪纲。谜面却是铜铸金镛,镛者,大钟。指唢呐的钟形喇叭口为铜制。其声虽可传至海外,其本身却源自戎羌。唢呐的演奏部分,象一只铁黑色的短笛,有八孔。若喇叭口传出鼓吹东汉马援的声音,那么铁笛不可能演奏的是西汉名将张子房(张良)。铁笛、金镛实为唢呐一体。唢呐另名海笛,谜面第二、四两句中已经明白给出‘海、笛’二字。至于诗谜中的马援,作者是否对马援的晚年,受到不公正待遇,表示同情,不得而知。

(24)钟山怀古 其三

名利何曾伴汝身,无端被诏出凡尘。 牵连大抵难休绝,莫怨他人嘲笑频。

谜底:蚕茧

虽然蚕蛹身外的茧衣是蚕丝构成, 当这丝织成绸缎之后,又何曾伴(穿)汝(蛹)身?一只蚕茧的丝大约900—1000米,牵连(缫丝)‘大抵难休绝’,丝被抽(缫)尽时,赤身的蚕蛹,便不得已‘被诏出凡尘’,惹得他人耻笑。正像小说第二十二回,宝玉所看《南华经》上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原书有批注云:山木,漆树也,精脉自出,岂人所使之?故云‘自寇’;源泉味甘,然后人争取之,自寻于涸也。蚕蛹之所以有此遭遇,其丝使然,如同山木、甘泉,莫怨他人。疑为作者某种情绪的暗中发泄:清史档案中,从康熙给曹寅、李煦的密旨以及后者的奏折内容看出,曹寅的晚期已经受到来自宫廷派系(主要是后来做了雍正皇帝的这一派)的诬告和攻击。凭曹寅的出身、经历、学识及在江宁的成就和威望,此时有这种情绪,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曹寅在此借物咏叹!

(25)淮阴怀古 其四

壮士须防恶犬欺,三齐位定盖棺时。

寄言世俗休轻鄙,一饭之恩也知。

谜底:家蚕蛹

借用《史记 淮阴候列传》韩信典故编制谜面。

‘壮士’即‘壮时’的谐音。是指这种蚕蛾科昆虫幼虫(蚕),在作茧化蛹之前的最肥壮的时期,也是鸡犬之类的美食,养蚕人须加倍提防。‘三齐位定’是借用韩信做了三齐王的典,说他(它)的地位相对稳(固)定。指的是幼虫—蚕,三眠(也有四眠、五眠者)之后,即在蚕簇(专供蚕作茧的地方)上,找到一个固定位置,吐丝作茧自缚,比喻成‘盖棺’。虽然幼虫的一生,需要人们不停的喂养,奉劝世人不要小看它,这喂养之恩,在它被‘煮茧’亡之后,贡献其一生所积蓄下的真丝,乃至身驱,来报答喂养人——也知报。此诗谜的谜面,虽然涉及到韩信的故事,终究不是描写韩信的诗(否则太贬低作者的诗作水平,宝琴有言在先:诗虽粗鄙,却怀往事);而主要服从于谜底——也知报者——蛹,蚕只是它的童年,‘壮时’。蚕若亡,无物可报。故此,谜底是蛹;而不是蚕。

(26)广陵怀古 其五

蝉噪鸦栖转眼过,隋堤风景近如何。

只缘占得风流号,惹得纷纷口舌多。

谜底:隋堤柳(白居易《隋堤柳》诗意)

此诗的前两句是白居易乐府诗《隋堤柳》的缩写。即‘大业年中炀天子, 种柳成行夹流水’、‘柳色如烟絮如雪’。那么,隋堤风景近如何?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 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二百年来(指隋至唐)汴河路, 沙草和烟朝复暮’,这就是隋堤近来风景。谜面的第三句‘只缘占得风流号’,寓意双关。古代诗歌中如‘杨柳岸晓风残月’,风与柳的诗句极多:‘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柳摇风处色’、‘柳弱风牵’、‘含风柳色移’……‘风柳’与‘风流’不仅谐音,且谐意。风吹柳梢、婀娜多姿,多被形容风流女人的腰身。小说中的晴雯,王夫人看来是水蛇腰;在宝玉眼里却是柳腰,其实水蛇和柳梢两者是神似的。谜面第三句‘惹得纷纷口舌多’,这‘口舌’并非全指人们对柳腰、柳眉诸多议论,而主要是指几百年来,文人墨客们对‘隋堤杨柳’(隋帝炀柳)的议论(口舌),此首唐诗也正只是白居易的‘口舌’之一。白诗中的‘南幸江都恣佚游, 应将此柳系龙舟’、‘海内财力此时竭, 舟中歌笑何日休? ’、‘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后王何以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树’!分明是对隋天子杨广‘南巡’的赤裸揭发和反思。如果把杨广南下与康熙南巡等同,这对康熙是不公正的。后者虽有他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必需;但皇帝南巡的银两耗费,如《红楼梦》中,赵嬷嬷说:‘咱们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淌海水似的……江南甄家接驾四次……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因此,作者对‘海内财力此时竭’的担心,不无道理!‘后王何以鉴前王, 请看隋堤亡国树’才是曹寅与白居易的共识,曹寅是否对康熙的多次南巡有微辞或想法?十几年后,不幸被曹寅言中的,正是曹家被抄也因南巡亏空;忧国不成,反受家祸。从小说中的对话来看,康熙的频频南巡,为国家和曹家均造成经济上的亏损,尤其是后者,逐渐演变为政治上的危机,这对曹寅的压力是很大的,此时,白居易的‘隋堤亡国树’引起了‘曹寅反思’。本来,此条谜语猜到这里,也可罢了。但是,此诗谜明显地存在着另一个大疑点:即,题目是‘广陵怀古’。广陵,扬州古称。但谜面诗句却写的是‘隋堤柳’,‘隋堤’特指河南祥符(开封,汴梁)境内隋运河(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的汴河段堤坝。即在今天的河南商丘、夏邑、永城一线,距扬州数百里之遥。为什么用‘广陵怀古’而不直用‘隋堤怀古’?《红楼梦》第五十回末,宝琴明确交待‘拣了十个地方的古迹’,难道隋堤杨柳成了扬州地方的古迹?是作者一时疏忽?还是故意?我认为这是曹寅有意制造的烟雾,用河南段运河偷换扬州运河,其目的不只是要隐写前朝大明皇帝们重演‘亡国树’的悲剧:而在意于‘却怀’扬州就义的史可法,其人是曹寅尊崇的敌方显官名将。史可法,万历三十年(1602)生于河南祥符,即今河南开封(用隋堤隐写);顺治二年(1645)被清兵多尔衮部于扬州,尸身失落,由亲属葬衣冠于扬州梅花岭(用广陵隐写),清军屠城十日,杀扬州百姓数十万,按今天的说法,多尔衮犯的是‘灭绝人类罪’,史可法英勇抗敌,终因寡不敌众,为了城内百姓免受屠戮,自刎未成,投降后仍被,仅就维护平民百姓生命为首任这一点来评说,史可法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的精神和行为,是更高境界的‘军魂’,不是两军胜败所能相提并论的。康熙(以及后来的乾隆)作为敌对双方的胜者,对此也是佩服的。能(至少默认)在扬州建祠祭祀史公,便是例证;康熙、乾隆有此胸怀,这对大清国的一统大业不无积极作用。相信曹寅也有此看法。否则他决不可能将河南汴河隋堤,错拉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去怀古!曹寅借柳联想‘隋堤柳’、‘亡国树’;反思‘南巡’、史可法等国家大事。。

(27)桃叶渡怀古 其六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

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谜底:(妇女梳妆用)桃木梳篦

‘衰草闲花’指的是妇女卸妆后零散的头发和摘下的头花;‘浅池’喻梳妆时用的水盆;‘桃枝桃叶总分离’——桃木;一排梳齿即‘梁栋多如许’;‘小照’即镜子;‘壁上题’即‘篦上提’谐音,妇女对镜梳拢头发的动作。

桃叶渡位于江宁(南京)十里秦淮与古青溪河汇流处附近。六朝东晋时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七子王献之,常在此渡口迎送他的爱妾桃叶,并作《桃叶歌》。此渡口也因此风流人事,得名‘桃叶渡’。清顺治年间,因好事者来桃叶渡‘旅游’的风流人太多,而修了一座桥。康熙时,已是有桥无渡的了,后人只能来此回味千年前的风流往事。诗谜中的‘六朝’、‘桃叶’实指此典。

是否曹寅缅怀自己旧时的‘桃叶’,曹寅自知。

(28)青冢怀古 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 樗栎应惭万古羞。

谜底:木工墨斗

此谜在乾隆时代已被猜出。

‘青冢’一词,出自对杜甫诗的一条注解:北地草皆白,惟独昭君墓上草青,故名青冢。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奉旨在扬州天宁寺开设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以往的文章已经谈过,曹寅的《金陵十二钗》,也创作于这一时期。因此十首诗谜中,多处借用《全唐诗》中的典故和诗意。

(29)马嵬怀古 其八

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

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

谜底:香胰子(香皂)

此谜大约在《脂评石头记》刚问世即被猜中。

作者可能怀却洪升《长生殿》往事及《全唐诗》中有关杨玉环的诗作。

( 30) 蒲东寺怀古 其九

小红骨贱身最轻,私掖偷携强撮成。

虽被夫人时吊起,已经勾引彼同行。

谜底:针线

用《西厢记》典故作迷谜面。《红楼梦》中借用过《西厢记》。

‘骨贱身轻’指针和线;‘强撮成’即强将两个部分,如织物,

缝合在一起;‘时吊起’——上下穿针引线;最后一句便是被缝合

的两部分被线牵动,向一起靠拢。

(31)梅花观怀古 其十

不在梅边在柳边,个中谁拾画婵娟。

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别西风又一年。

谜底:柳蝉(蒋廷锡《柳蝉图》画意)

用《牡丹亭传奇》典故作谜。《红楼梦》中借用过。

‘梅花观’即戏曲中的梅花道院。

‘不在梅边在柳边’取自于戏曲中杜丽娘在自画像上题诗的最后一句,谜中借指:蝉喜柳而不喜梅,不在梅树多在柳树上;蝉靠吸食树汁儿为生,而柳树汁最丰。古诗、画中,柳和蝉总是相映成趣的。近代的齐白石画蝉,也多放在柳梢上。‘个中谁拾画婵娟’,在《牡丹亭》里,公子柳梦梅拾到杜丽娘自画的婵娟图,‘画婵娟’隐‘画蝉’二字,‘画’字在此作名词解。点明这是‘柳与蝉’的一幅画作。首先应探访康熙朝的著名画家,与曹寅同时代的有画僧石涛等,擅长山水画;而擅长花鸟鱼虫的,莫过于宫廷画家蒋廷锡。此人生于康熙八年(1669),江苏常熟人。字南沙、酉君、杨孙,号西谷,又号青桐居士。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入翰林,官至大学士,工诗善书画,曹寅不能不知。正是此公有画名曰《柳蝉图》,绢本设色(‘画婵娟’可猜成‘画蝉于绢’),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画面为自左向右延伸之柳树,绘有双蝉,其中一蝉,身体前倾,尾部上翘,作嘶鸣状,应为雄蝉。‘团圆莫忆春香到’一句,实指两蝉相聚时,无需第三者春香(杜丽娘的丫鬟)的存在,诸如在画面上添加一只螳螂之类。此画有作者自题诗,云:‘变化工夫亦苦心,短长声在绿杨林。秋风古岸斜阳里,惟有寒蝉抱叶吟’。诗中的‘秋风’即谜面中的‘西风’,‘一别西风又一年’句,说的是:虽然‘寒蝉’暂时还在‘斜阳里’‘抱叶吟’,随着秋风(西风)渐凉,蝉将别()去。这一别,此情此景只待来年了。

此谜若为无名氏所作的散谜,谜底仅猜为‘蝉’,也是可以的。若为曹寅所作,这谜底才是‘柳蝉’或《柳蝉图》画意。

10牡丹

字谜的定义是什么

谜是中华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文化的特产。可以说:没有汉文字就不存在灯谜。灯谜活动是中华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之一。通过猜谜,可以扩大知识面,锻炼思维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所以学习灯谜,学习灯谜发展史,能够进一步认识丰富悠久的中华文化。

为什么说灯谜是中华文化的特产,外国文化就不会产生灯谜呢?下面试举两例,使大家有个初步认识。

1、个儿小又圆,性情柔又软,皮肤白又嫩,心里香又甜(打一食品)

2、清明前夕(打一食品)

这两条谜的谜底都是元宵。前一个是谜语,后一个是灯谜,前一条把元宵的特征毫不搭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元宵的灯谜作法是将清明解释为朝代名,清、明之前是“元朝”。“夕”隐“宵”。它是在文字上做文章的。而外国文字,根本无法做到。所以灯谜只有汉文字才有,是中华文化的特产。

二、灯谜溯源

灯谜的前身是隐语(即隐意的语言)。隐语的含意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文心雕龙》)。别出一说曰遁辞,不直言曰谲,以彼喻此曰譬。所以隐语是隐去本事而假以他辞来暗示的语言。隐语的性质可分为密言、测智、谲谏三类,现分别举例如下:

(一)密言:密言一般只有对方才能理解。史籍最早的密言事例是“麦鞠河鱼”。公元前597年,楚国大夫申叔展与萧国大夫还无社的密言对话,当时楚强萧弱,因萧人杀了楚国两个大夫,楚欲兴师伐萧。申与还很友好,欲将伐萧事告知还,还正与同僚谈话。申就以隐语暗示还,问还有无麦鞠,还不解其意,答:“没有”。再问“有没有山鞠穷”,还仍不解,答曰:“没有。”直至讲“河鱼腹疾”还才解其意,暗示申拯救之。“河鱼腹疾”指河中之鱼,久在水内则生腹疾,暗指还在萧国会遭难,劝其避难。

(二)测智:用三隐向谜过渡

隐语经过发展和演变,到了战国末期,起了质的变化。隐语少了谲谏内容,带来了隐语的缄默。这时隐语已发展为“赋体隐”和“离合”两类形式。谜语正是隐语经过这两种类型的过渡转化而成的。

(一)赋体隐

赋是古代文学体裁的一种,以赋的体裁出现隐猜一物,则为赋隐。赋体隐从战国末期开始,到了汉代由自己说底改为让对方猜破,这就具备了谜的完整雏形,只是尚未定名罢了。

典型的赋体隐就是东方朔与郭舍人对隐:

郭先出隐曰:“客从东方,且歌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我殿堂。击之拍拍,者攘攘,格斗而,主人不伤。此何物也?” 东方朔不但知此何物,而且立即编了一则同底隐语回敬郭舍人:“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烟,指掌所扪。臣朔愚戆,名之曰蚊。”

赋隐的特点:

1、以文为主,或是文学化口语,便于记录,便于猜射。

2、对象是物或是事。

3、内容带有普遍性。

4、面上叙述完整一件事,用拟人来写,符合隐“以此喻彼”的原则。

(二)离合

如果说赋隐是事物谜(谜语)的过渡形式,那么文义谜(灯谜)是由离合过渡而成的。 汉字经过秦代改革以后,为增损拆拼创造了条件。以离合形式出现的隐字谜,要数“曹娥碑题隐”最为典型。

故事出在公元143年浙江上虞地方,曹娥觅父自沉江中,县令尊其为孝女,设庙立碑,故事曲折动人,碑文生动感人。中郎蔡邕夜过其地,边摸边看,读完这篇碑文,遂题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于碑阴,无人能解其意。后曹操、杨修路过此地,杨修解出此隐:“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所以后世称蔡邕为谜界宗匠,杨修为猜谜鼻祖。而“黄绢幼妇”成为谜的代辞了。后来出现了谜格,人们也就把曹娥碑的这种离合猜射法称为“离合格”,又叫“曹娥格”。

离合有如下特点:

1、它是以文字为主,对象没有限制,除事物外,也可以用于人,取其字。

2、此时的离合,面上只能各自成文,还不能全文连贯成意。

四、谜字的出现

谜”字约出现在公元450年左右,是南朝宋(414-466)所创。写了“井、龟、土”三个字谜。50年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谜下了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因此“谜”性质确定了。谜从一开始就孕育着双胎,即文义谜和事物谜。

(一)文义谜

例如“井”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

第一句用“二”字形成一个字体;第二句有四个支柱,八个头;第三句,一八指一个字八个角,五八为四十即四个十。前三句,每句皆为一个“井”字,第四句为会意。这与绝妙好辞一样,是在文字上做文章的,称之为文义谜。

(二)事物谜

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谜底是筷子。

这个谜是通过事物的特征来猜射的,所以称之为事物谜。

(三)谜的特征

1、谜通过赋体隐及离合的过渡成为有定理,有规律,有完整含意的一门学科。

2、谜的对象主要是物。

3、谜以求底为目的。

4、谜包括事物谜与文义谜两类。

五、灯谜的产生

谜自战国以来经历两千多年的时间,盛行不衰,同时也不断发展和演变,到了明代分成两支,灯谜从谜语中派生出来,分支立户,自成体系。分支后的文义谜称为灯谜。为何称为灯谜呢?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做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初时粘谜于灯上,会有事物谜夹在其中,只是大量为文义谜而已。此后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谜格产生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因为以文义为谜,才有产生谜格的可能。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了。

六、灯谜与谜语的区别

由于谜在分支以前叫做“谜语”。分支以后一支为文义谜即现在的灯谜。一支为事物谜即分支后的谜语。为了区别分支前后的谜语,在学术上,把分支后的谜语(事物谜)称为“民间谜”。“谜语”专指分支前的谜,包括灯谜和民间谜。

为了进一步区分灯谜和谜语,特举几例以便对照。

1、谜底同样是蚕

谜语作法:“一个姑娘真可爱,不吃荤腥吃树叶,成天劳动纺织线,为了别人好穿戴。”把蚕的生活习性用拟人法描写出来。

灯谜作法:“孤帆远影碧空尽。”“蚕”字可分解为“天”、“虫”。“虫”象形远远的孤帆,孤帆在天的尽处,与天相接,天在上,帆(虫)在下,合为“蚕”字,但与蚕的习性、特征毫无关系。

2、谜底同样是“锁”

谜语作法:“为奴舍身看家门,丈夫出门随主人,君子见侬常退去,只怕小人怀侬身。”把锁的特征维妙维肖地描写出来。锁是看家门的,钥匙拟为丈夫,总是跟随主人外出。正人君子看见锁挂在门上,知主人不在就退回去了。而小偷窃贼却要撬锁开门。

灯谜作法:一分硬币。“锁”字可分解为小、金、贝。最小的金属货币,当然就是一分硬币了。与锁的特征毫无相关。从上两例可以看出:谜语以和谐的语调,丰富的想象,拟人的笔法来突出事物的特征,而灯谜主要从文字上着眼。

七、灯谜与外国谜的区别

外国也有谜,但也是谜语性质。例如有名的“斯芬克斯之谜”。谜语大意是:

在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两只脚走路,晚上三只脚走路,在一切生物中,这是唯一用不同数目的脚走路的。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

谜底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力的孩子,他用两脚两手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脚走路。到了老年,临近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着拐杖作为第三只脚。这个谜也是利用人的特征来隐射的,与英语man(人)的任何一个字母无关。由此可见,中国的文义谜,外国文字无法表示。所以灯谜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

八、灯谜原理

灯谜是一门科学,有它自己的规律,要掌握灯谜的规律,就必须从认识它的基本原理入手。

灯谜自与谜语分支以来,经过不断的发展,由原来单从文字的离合形式发展成文义别解等多种形式。即除了用离合形式构成灯谜外,还利用汉字中一字多义的特点,将语句中的字词不做原意解释而是引出歧义(这叫做别解),从而产生谜趣。所以有“灯谜贵在别解”一说。例如:

徒呼负负 猜学校名词一 学生服

其中“徒”和“服”就是用了一字多义来产生歧义的。“徒”原意为“只是、只有”,别解为“学徒、学生”;“服”字原意为“服装”,别解为“信服、认输”。因而谜底别解为“学生服输了”来扣合谜面。但“学生服”根本就没有学生服输的意思,所以与原义产生歧义,符合灯谜原理。有一条谜“上是一,下是一,中间也是一”,猜“三”字。这就不成谜了。因为“三”字就是由三个“一”上中下构成的,与原义相同,没有别解。下面就从汉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谈谈灯谜的别解。

有趣的古诗谜语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有趣的古诗谜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古诗谜语1

 桃花依旧笑春风 (孤芳自赏)

 千里莺啼绿映红。(有声有色 )

 好雨知时节,当乃春发生。(风调雨顺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无与伦比 )

 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鞠躬尽瘁)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独辟蹊径 )

 卷我屋上三重茅(家徒四壁、风吹草动、灭顶之灾)

 君王掩面救不得(爱莫能助、黯然失色)

 高堂明镜悲白发(顾影自怜、相见恨晚、鉴貌辨色)

 有趣的古诗谜语2

 唐.皮日休: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 ----牡丹

 唐.吴融:翠翘红颈覆金衣,滩上双双去又归。 ----鸳鸯

 唐.来鹄:雨恨花愁同此冤,啼时闻处正春繁。----子规

 劝君更尽一杯酒(打《封神演义》中人物)比干

 上天入地任我行(打唐代诗人)李白

 言师采药去(打常见文体)童话

 小荷才露尖尖角 (打一商业词语) 新开张

 此时无声胜有声(猜一音符名)休止符

 质本洁来还洁去(打一成语) 一反常态

 有趣的古诗谜语3

 群众上诉(打一商业用语) —— 谜底: 广告

 判决无罪,猜一个字 —— 谜底: 皓

 四根柱子走路慢,两个耳朵像蒲扇。鼻子长长可以卷,尖尖门牙露在外。(打一动物) —— 谜底: 大象

 人日立春(打一字) —— 谜底: 三

 眼不见心不烦(打四字常用语) —— 谜底: 盲目乐观

 无论渴不渴人都需要什么水? —— 谜底: 薪水

 一点起飞(打一水果) —— 谜底: 龙眼

 全国所有师生皆欢喜(打一节日祝福语) —— 谜底: 教师节快乐

 有趣的古诗谜语4

 1、探头迎春(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一枝红杏出墙来(探头,可理解为:伸出头来,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诗句“一枝红杏出墙来”意为:一枝红杏探出墙头,向人们炫耀着春天的美丽,可生动形象地解释此谜面,此句出自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2、绿卡(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春风不度玉门关(绿色是春天的象征,“卡”有“卡住”之意,可引申为:“过不去,无法度过”。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解释此谜面,此句出自唐朝王之涣的《凉州词》)

 3、热恋中的情侣(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相看两不厌(人们常说:热恋中的人智商都比较低,不论是对方的优点还是缺点,都能接受,绝无讨厌之意。诗句“相看两不厌”正好能够解析此谜面。此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4、此生不为草莽(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我辈岂是蓬蒿人(草莽是指平庸、胸无大志、轻贱的人。谜面意思为:此生绝不做平凡之人,诗句“我辈岂是蓬蒿人”可形象地解释此谜面,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南陵别儿童入京》)

 5、销声匿迹(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千山鸟飞绝(销声匿迹是指:没有声音,不见踪影。而“绝”有绝迹、灭绝之意,诗句“千山鸟飞绝”可形象地解释此谜面,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6、脸面尽失(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人面不知何处去(失面子,即为:丢面子;既然失去了,便不可寻得其踪影,不知道去了哪里;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可形象解释此谜面,词句出自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7、全线飘绿(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万条垂下绿丝绦(“全线”两字说明是整体,而“飘绿”二字则说明物体表面均呈现出绿色,散发了春天的气息,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可形象解析此谜面,该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8、七仙女爱上董永(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只羡鸳鸯不羡仙(七仙女和董永的爱情故事是众所周知的,身为仙女的七仙女不奢求天上的生活,却喜欢人间似鸳鸯的眷侣生活。诗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可形象解析此谜面,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卢照邻《长安古意》)

 9、一人自驾游(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寂寞开无主(一个人的自驾游,说明旅途中很寂寞,很茫然,诗句“寂寞开无主”可形象解释此谜面,该句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10、安息香(打一诗句)

 答案及解析:春眠不觉晓(从谜面上看,可引申为:睡觉睡得格外安稳、香甜,诗句“春眠不觉晓”的意思为:春天的夜晚一直甜甜地睡到天亮,与谜面意思相近,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有趣的古诗谜语5

 从古诗猜谜语

 1、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3、疑是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5、千形万象竟还空,映山藏水片复重。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6、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7、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少小青春老来黄,百般拷打才成双。送君千里终须别,将奴抛弃路一旁。

 9、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莫道春来又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10、劝尔莫移禽鸟性,翠毛红嘴任天真。如今漫学人言巧,解语终须累尔身。

 11、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2、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13、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14、我有一间房,半间租与轮转王;有时射出一线光,天下邪魔不敢当。

 15、我有一只船,一人摇橹一人牵;去时拉纤走,归时摇橹还。

 16、我有一张琴,一根琴弦腹中藏;为君马上弹,弹尽天下曲。

 17、有马能行千里,有水能养鱼虾,有人不是你我,有土能种庄稼。

 18、有土可以建筑,有竹可以成器,有月可以相约,有木可以游戏。

 19、莺莺**去上香,香头插在几案上。远看好似张秀才,近看却是一和尚。

 20、虫入凤窝不见鸟,七人头上长青草;细雨下在横山上,半个朋友不见了。

 谜底:

 1画、2风、3月、4雪、5云、6蜂、7石灰、8草鞋、9大雁、10鹦鹉、11中秋。12、13爆竹、14、15、16墨斗、17也、18其、19秃、20风花雪月

 有趣的古诗谜语6

 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却曾照古人··徐妃格 提示:西厢记一句

 二、大家乐 提示:《孟子》一句

 三、大水之后重建宅第 提示:《滕王阁序》一句

 四、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 提示:西厢记一句

 五、工作中 提示:《出师表》一句

 六、恭喜发财 提示:《醉翁亭记》一句

 七、华夏千秋重教育 提示:西厢记一句

 八、火烧孔家店 提示:三字经一句

 九、家园茫茫何处是 提示:《阿房宫赋》一句

 十、酒浇块垒强赋词 提示:三字经一句

 十一、军方要人 提示:《留侯论》一句

 十二、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提示:《左传》一句

 十三、口儿未开妩媚生 提示:《滕王阁序》一句

 十四、刘二安发来伊妹儿 提示:《桃花源记》一句

 十五、刘皇叔 提示:《岳阳楼记》一句

 十六、流响出疏桐 提示:《秋声赋》一句

 十七、“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提示:《赤壁赋》一句

 十八、不知秋思落谁家··下楼格 提示:《易经》一句

 十九、“非人之所能为也” 提示:书画家

 二十、“革命军中马前卒” 提示:教练

 二十一、“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提示:香港名人

 二十二、一对老酒友 提示:唐诗五言

 二十三、阴盛阳衰 提示:唐诗

 二十四、阴转多云 提示:唐诗七言

 二十五、音乐会候补节目··玉腕格 提示:唐诗

 二十六、*雨霏霏齐恨天 提示:毛主席诗词

 二十七、银河湾 提示:唐诗

 二十八、尹 提示:宋词句

 二十九、引导群众走勤俭致富之路 提示:唐诗

 三十、引壶觞以自酌 提示:晋代左芬诗句

 三十一、词典 提示:西厢记一句

 三十二、只有我大大咧咧 提示:毛主席诗词

 三十三、只有香如故 提示:宋词

 三十四、只缘近墨者 提示:宋词句

 三十五、只知有舜不忆其弟 提示:陈毅诗词句

 三十六、指腹为婚 提示:唐诗五言

 三十七、只是黑溜溜 提示:唐诗五言

 三十八、只是近黄昏 提示:唐诗五言

 三十九、只望老朋友 提示:唐诗五言

 四十、只望内涝尽排汗 提示:苏东坡词句

 四十一、只想个人心生惭 提示:唐诗五言

 四十二、只要肯登攀 提示:唐诗五言

 四十三、昌闾··卷帘格 提示:三字经一句

 四十四、出将入相 提示:《陋室铭》一句

 四十五、春风桃李花开日 提示:西厢记一句

 四十六、应钦大贪官三餐尽丰腴 提示:唐诗五言

 四十七、盈盈秋水销春山 提示:宋词句

 四十八、永向前 提示:苏东坡词句

 四十九、用钱是买不到学问的 提示:清词一句

 五十、用人单位,冻结资金 提示:毛主席诗词

 五十一、用者自寻烦恼 提示:唐诗

 五十二、忧虑岂能解决问题 提示:李清照词句

 五十三、攸 提示:宋词句

 五十四、只盼娇儿年年高 提示:苏东坡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