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披发左衽是什么意思?

2.披发左衽之危,可得而免耳 什么意思?

3.“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是什么意思?

披发左衽是什么意思?

披发左衽-披发左衽造句

这句话的意思是:披散着头发,身刺花纹,站立时两臂交叉并向左掩衣襟。

出处:《战国策·赵策二》

原文:被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鲲冠秫缝,大吴之国也。

译文:

披散着头发,身刺花纹,站立时两臂交叉并向左掩衣襟,这是瓯越民族的风俗礼仪。用草汁染黑牙齿,在额上刺画花卉涂以青丹,用鲇鱼皮做帽子,缝纫粗拙,这是吴国的风俗和礼仪。

扩展资料:

原始部落多以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为图腾,认为它与本部落或族群有某种血缘关系,是本部落或族群的保护者,因而把它尊为祖先和英雄,把它的形象制作成本部落或族群的徽记。在面部或身体上,绘制、黥刺、割制上永久的、以抽象的线条组成的图腾形象,就成了本支本族的标记。

不文身的人,也就没有资格算是本族的成员。古时候,部落间发生战争,常常俘虏另一部落的成员,只要有了这种标记,就可以很容易地认出是不是本部落的人来。

披发左衽之危,可得而免耳 什么意思?

左衽:衣襟向左掩。披头散发,衣襟左开,借指异族入侵,也可以是指人民被异族掳掠作为奴隶。汉人的服装是右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可以免除被异族入侵的危机或可以避免称为奴隶。

下一次把出处给出来,才不至于断章取义。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是什么意思?

《论语·宪问》里有一条孔子语录:“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 ?

结合当时背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这里的“夷”是指当时某些北方民族,被发左衽是他们的习俗。由于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功抵御了当时某些北方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周王室与诸侯国,所以孔子说这句话表扬他。

从这话也可以看出,孔子十分重视服饰习俗,汉服是右衽,北方少数民族是左衽,正好相反。汉族很当时北方少数民族习俗不同,表现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孔子不说别的,只说发式与衣冠,可见衣冠在孔子心目中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篇共计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