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两役典故出自哪里-一身两役典故
1.孟子的典故
2.带有任何两字的四字成语
3.成语典故
4.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5.阿谀奉承的典故
6.想了解一下霍去病
孟子的典故
一、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二、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引自《韩诗外传》。
三、断织喻学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
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四、杀豚不欺子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五、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人和用刀子,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和用政治害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活人殉葬)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呢?”
百度百科—孟子
带有任何两字的四字成语
1. 带两字的四字词语
首鼠两端、半斤八两、模棱两可、两全其美、两面三刀、两小无猜、一举两得、三长两短、两袖清风、三言两语、两肋插刀、势不两立、一刀两断、调停两用、两败俱伤、三三两两、进退两难、判若两人、两脚居间、一床两好、两两三三、三心两意、执两用中、三天两头、两鬓如霜、三番两次、一刀两段、螭魅罔两、两世为人、首尾两端、两脚野狐、一言两语、两虎相斗、两相情愿、掂斤播两、两虎相争、掂斤估两、三脚两步、两手空空、两脚书橱、一双两好、誓不两立、两鼠斗穴、两瞽相扶、一长两短、分金掰两、忠孝两全、一簧两舌、合两为一、音问两绝、三步两脚、两部鼓吹、三差两错、三婆两嫂、三头两绪、两耳塞豆、两头和番、魑魅罔两、三般两样、两豆塞耳、一蛇两头、三瓦两舍、一栖两雄、擘两分星、二心两意、一口两匙、一身两役、两叶掩目、两肩荷口、两相情原、三节两寿、两面二舌、三好两歉、两道三科、一差两讹、公私两便、分斤掰两、公私两济、两次三番、一身两头、三汤两割、三饥两饱、公私两利、三瓦两巷。
2. 含有二的四字成语大全三心二意、
二话不说、
合二为一、
别无二致、
不二法门、
独一无二、
一清二白、
一干二净、
二道贩子、
说一不二、
一石二鸟、
一清二楚、
一穷二白、
数一数二、
一分为二、
丈二和尚、
接二连三、
略知一二、
二旬九食、
二三君子、
忠贞不二、
三占从二、
口不二价、
隔二偏三、
三言二语、
十二金牌、
一差二错、
二三其德、
二心两意、
尊无二上
百二金瓯、
二八佳人、
十二万分、
不擒二毛、
不二之老、
金钗十二、
誓无二志、
二罪俱罚、
二帝三王、
二三其操、
曾无与二、
五男二女、
足尺加二、
一雷二闪、
国无二君、
才贯二酉、
二龙戏珠、
连二并三、
三平二满、
事无二成、
尺二秀才、
感戴二天、
二心三意、
二仙传道、
家无二主、
三好二怯、
七十二行、
二郎作相、
丁一卯二、
狐不二雄百二金瓯、二八佳人、十二万分、不擒二毛、不二之老、金钗十二、誓无二志、二罪俱罚、二帝三王、二三其操、曾无与二、五男二女、足尺加二、一雷二闪、国无二君、才贯二酉、二龙戏珠、连二并三、三平二满、事无二成、尺二秀才、感戴二天、二心三意、二仙传道、家无二主、三好二怯、七十二行、二郎作相、丁一卯二、狐不二雄
3. 带两字的四字词语首鼠两端、半斤八两、模棱两可、两全其美、两面三刀、两小无猜、一举两得、三长两短、两袖清风、三言两语、两肋插刀、势不两立、一刀两断、调停两用、两败俱伤、三三两两、进退两难、判若两人、两脚居间、一床两好、两两三三、三心两意、执两用中、三天两头、两鬓如霜、三番两次、一刀两段、螭魅罔两、两世为人、首尾两端、两脚野狐、一言两语、两虎相斗、两相情愿、掂斤播两、两虎相争、掂斤估两、三脚两步、两手空空、两脚书橱、一双两好、誓不两立、两鼠斗穴、两瞽相扶、一长两短、分金掰两、忠孝两全、一簧两舌、合两为一、音问两绝、三步两脚、两部鼓吹、三差两错、三婆两嫂、三头两绪、两耳塞豆、两头和番、魑魅罔两、三般两样、两豆塞耳、一蛇两头、三瓦两舍、一栖两雄、擘两分星、二心两意、一口两匙、一身两役、两叶掩目、两肩荷口、两相情原、三节两寿、两面二舌、三好两歉、两道三科、一差两讹、公私两便、分斤掰两、公私两济、两次三番、一身两头、三汤两割、三饥两饱、公私两利、三瓦两巷。
4. 含有经典二字的四个字的词语1、一人传虚、万人传实:虚,没有的事。
本无其事,因传说的人多,就使人信以为真。 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个人把着关,一万个人也攻不开。
形容地势险要,便于防守。 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障,遮蔽。
比喻被眼下细小事物所蒙蔽,因而看不到事物的全貌、主流及本质。 4、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以,因为。
一方面因而高兴,一方面因而恐惧。 5、一佛出世、二佛升天:形容去活来。
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古代一车所驾的四匹马,或四马拉的车。一句话说出口,四匹马拉的车也追不上。
表说出来的话就要算数。 7、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一个浪头还没有平息,另一个浪头又起来了。
原比喻诗文写得波澜起伏。后来也比喻一个麻烦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新的麻烦问题。
8、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原指下棋时关键性的一步走错,以致全局都输了。比喻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问题,稍有不慎,处理不当,就会招致整个失败。
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形容一个人的言行,总有许多人监督着,如有错误决不能隐藏。 1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培植。
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表示培养人才是不容易的。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神通:各种神妙莫测的能力,比喻本领。
比喻在集体生活中各有各的办法或本领来完成共同的事业。 12、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
指宰割的工具。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可,可以,行。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那怎么能行。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1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圣贤:圣人或贤人,旧指智慧超群,才能出众的人;孰,谁。一般人不是圣人或贤人,谁能没有过错呢? 15、三十六策,走为上计:原指无力对抗敌人,以逃跑为上计。
现多指摆脱困难处境。 16、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喻学习或做事缺乏恒心,时常中断,不能坚持下去。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比喻样样都准备好了,就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 18、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形容走投无路的窘困境地。
19、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形容两头没着落。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千里的路程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积累的。 2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溃:溃决。
被大水冲破堤防;蚁穴:蚂蚁洞。千里的长堤,由于有小小的蚁洞而崩溃。
比喻小事或小处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或造成严重损失。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所不要的不要施加到别人身上。
2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网:天道的网,指自然界的惩罚;恢恢:宽阔的样子。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很稀疏。
但决不放过一个坏人。后形容坏人终于受到惩罚。
24、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木。比喻没有基础、根源的事物。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危险,不经历最难最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
26、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经历那件事,就不能增长关于那件事情的知识。一般用于经过失败取得教训的场合。
27、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没有堵塞的地方,就没有水的流淌;没有停止,就没有行动。 28、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29、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甘居中游,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思想。 30、日月经天,江河行地:象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一样永恒。
3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同一问题,仁者看见它,说它是仁;智者看见它,说它是智。比喻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晕:日月周围出现的光环;础:柱子底下的石墩。月亮周围出现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
比喻事故或事件发生前的征兆。 3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比喻工作的紧松和生活的劳逸要适当调节,有节奏地进行。
34、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摧:毁灭;若何:怎么办。小蛇不打,成了大蛇怎么办?原来比喻要趁敌人羽翼未丰的时候,就把他消灭。
后泛指敌人要及时锄掉。 35、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渊:回旋的深水;丛:茂密的森林。
把鱼赶到深潭中,把鸟赶到树林里,原来用来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结果使百姓投奔别国。现指有时有些人实行闭关主义。
把一些可以争取的人赶到对方去了。 3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比尺短,但与更短的相比就显得长。
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3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比喻用对方论据来反驳对方。
38、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以:用;其:他的。昏昏:暗,模糊,糊涂;昭昭:明白。
用他那些模糊的理解去使人明白。现指自己糊里糊涂,却要指挥那些已懂事故的人。
39、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用瞪眼回答瞪眼,用嘴咬对付嘴咬。比喻对方怎么来,就怎么反击。
40、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无法用话语具体地表达、传诵。 41、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四肢。
勤:劳作。不参加劳作,分不清五谷。
形容脱离劳动,脱离群众。 42、生于忧患,于安乐:忧患使人勤奋,因。
5. 带‘’有所‘’两字开头的四字成语1、有所不为
yǒu suǒ bù wéi
解释为:做,干。有些事情不做,把它放弃掉
出处宋·陈亮《酌古论·先主》:“当理而后进,审势而后动,有所不为,为无不成,是以英雄之主常无敌于天下。”
结构偏正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2、有所作为
yǒu suǒ zuò wéi
解释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结构动宾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6. 带有“二”的四字成语有哪些1、三心二意( sān xīn èr yì)释义: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造句:做事情要专一,切忌三心二意。
2、独一无二( dú yī wú èr) 释义: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造句: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3、说一不二( shuō yī bù èr)释义: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造句:他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做事情十分讲原则。
4、一石二鸟(yì shí èr niǎo)释义:本义指用一块石头砸中两只鸟,现用来比喻一个举动达到两个目的。造句:这可真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
5、一分为二。释义: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7. 带有昔日两字的四字成语非昔是今 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抚今悼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 抚今思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同“抚今悼昔”。 抚今痛昔 因眼前事物而引起对往事的追思。同“抚今悼昔”。 抚今追昔 抚:拍,摸,引伸为注意,注视;追:回想;昔:过去。看看现在,想想过去。 感今怀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思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感今惟昔 对当前的事物有所感触而怀念过去的人、事物或景物。 今不如昔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今非昔比 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今是昔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今昔之感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下逐客令 东门逐兔 中原逐鹿 乘胜逐北 喜逐颜开 夸父逐日 如蝇逐臭 嫁犬逐犬 嫁狗逐狗 嫁鸡逐鸡 寻流逐末 寻行逐队 弃本逐末 思所逐之 情逐事迁 惟利是逐 成群逐队 挨门逐户 捐本逐末 损本逐末 操奇逐赢 放鹰逐犬 眈眈逐逐 笑逐颜开 群雄逐鹿 舍本逐末 营营逐逐 贪名逐利 贪声逐色 趁波逐浪 迁臣逐客 追云逐电 追亡逐北 追亡逐遁 追奔逐北 追趋逐耆 追风逐影 追风逐日 追风逐电 逐句逐字 逐名趋势 逐字逐句 逐宕失返 逐客令 逐影吠声 逐影寻声 逐影随波 逐新趣异 逐日追风 逐末弃本 逐末忘本 逐末舍本 逐机应变 逐流忘返 逐浪随波 逐物不还 逐电追风 逐臭之夫 逐近弃远 逐逐眈眈 逐队成群 逐风追电 逐鹿中原 避重逐轻 酒食征逐 附膻逐腥 随方逐圆 随波逐尘 随波逐流 随行逐队 随近逐便 飞土逐害随风逐浪 随高逐低 韩卢逐块 今不如昔 今昔之感 今是昔非 今非昔比 感今怀昔 感今思昔 感今惟昔 抚今思昔 抚今悼昔 抚今痛昔 抚今追昔 非昔是今
序号
成语
拼音
成语典故
成语出处
举例子
1
非昔是今
fēixīshìjīn
昔:过去。今
《
宣和书谱
·
隶书叙论》:
“
秦并六国一统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
2
抚今追昔
fǔjīnzhuīxī
抚:拍,摸,
清
·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
“
吾道洵堪千古,抚今追昔,能无黯然。”
~,低徊不已,恭王不由得痛哭了一场。(高阳
3
感今怀昔
gǎnjīnhuáixī
对当前的事物
晋
·
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
“
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4
今不如昔
jīnbùrúxī
昔:往昔,过
宋
·
吴曾《能改斋温录
·
冷斋不读书》:
“
作诗曰:
?
老色日上面,欢悰日去心,今
5
今非昔比
jīnfēixībǐ
现在不是过去
元
·
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
“
小官今非昔比,官守所拘,功名在念岂敢饮酒
“
胜败军家常事
”
何得为愧。~,不可欺敌。(明
·
许仲琳《封
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为大家带来有关成语典故(精选12篇),快来看看吧。
成语典故 篇1李代桃僵
汉武帝时,设有采集各地歌谣和 整理制订乐谱的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并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后人把乐府诗分为十二类,《相和乐歌辞》便为其中一类,原本是民间歌谣。而这辞里有一名 篇《鸡鸣》,讲述了汉朝望族盛衰无常的生活现状。
当时社会太平,一片繁荣昌盛,却一种怪现象,出身卑微的人一旦得了势,就马上成为显赫一时的皇亲国戚。但是他们作威作福,最后不得不沦为刀下亡魂。
传说有兄弟五人,均为好逸恶劳、游手好闲的浪荡子,偶然他们得到了皇帝的常识,当上了侍中郎。从此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荣华富贵享之不尽,成了钟鸣鼎食之家。
所住宅第,黄金雕花的阁门,屋顶琉璃黄瓦,凌空的楼阁,红色的阁道犹如飞翔在天空,真仿佛仙子所居。厅堂之上,各种精致的酒樽应有尽有。他们可以彻夜狂欢,酒酣耳热之时,还有美丽的女乐工奏乐助兴。在后花园的池塘之内,三十六对鸳鸯调情戏水,好不尽兴。
后来,五兄弟有人犯了罪,一朝成了阶下囚,不得不受刑。这时其他兄弟各扫自家门前雪,毫不惦念手足之情,互相倾扎,丑态百出。
为此,百姓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兄弟五人,皆为侍中郎,五日一时来,观者满路旁。黄金络马头,颎颎何惶惶。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人们借此叹息:井边之桃树与李树相依为伴,虫蛀桃树,往往李树代桃树受蛀而枯萎僵。李树尚能够以身代为提醒,他们兄弟之情谊连李树不如!
成语典故 篇2狗尾续貂
晋武帝司马炎后,他的叔叔赵王司马伦野心很大,他趁晋惠帝司马衷刚即位,国家还不够稳定的时候,就和手下一起计划一项阴谋,篡夺了王位。司马伦在当上皇帝后,竟然胡乱封官,让他自己的亲戚朋友、甚至是家里的仆人和差役,都当了大官或是成为他的近侍官员。当时的近侍官员都使用珍贵的貂尾作为帽子的妆饰,可是司马伦封的'官员实在太多了,找不出那么多的貂尾,只好用相似的狗尾代替。
因为司马伦滥封的官员实在太多了,而这些官员既没有真才实学,又不为人民办事,碉知道欺压百姓,胡作非为,令老百姓感到非常痛恨,就编了谚语讽刺他们:“貂不足,狗尾续。”
成语典故 篇3后生可畏
出处《论语·子罕》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也!
释义赞扬少年聪明努力,有光明的前途。
故事元朝的大臣彻里帖木耳,处理公务精明干练,善于决断。有一年他在浙江任职,正好逢上省城举行科举考试。他目睹了这场考试,从官府到考生都花费了许多钱财,并且免不了有营私舞弊的情况。他暗暗下了决心,待到自己掌握了大权,一定要促使朝廷废除这种制度。
后来,他升任相当于副宰相的中书平章政事,便奏告元顺帝,请求废除科举制度。中国科举制度隋唐以来已实行了七百多年,要废除它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大师伯颜表示支持,但反对的很多。有位御史坚决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请求顺帝治彻里帖木耳的罪。不料顺帝虽然很昏庸,但对废除科举制度倒是赞成的。因此不仅不支持那位御史,反而把他贬到外地去当官。不久,他命人起草了废除科举制度的诏书,准备颁发下去。书还未下达,地位略低于平章的参政许有王,又出来反对废除科举制度。他对伯颜说:“如果废除科举考试制度,世上有才能的人都会怨恨的。”伯颜针锋相对地说:“如果继续实行科举考试制度,世上贪赃枉法的人还要多。”许有王反驳说:“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时候,贪赃枉法的人也不是很多吗?”伯颜讽刺他说:“我看中举的人中有用之材太少,只有你参政一个人可以任用!”许有王不服气,举出许多当时中举的高官来反驳伯额。伯颜当然不会改变自己的观点,于是两人争论得非常激烈。
第二天,满朝文武被召到祟天门听读皇帝下达的废除科举制席的诏书,许有王还特地被侮辱性地通知在班首听读。看来,皇帝特意要让这个反对者将诏书听得明白些。许有王心里非常不愿意,但又惧怕得罪皇帝遭到祸害,只好勉强跪在百官前列听读诏书。听读完诏书后,百官纷纷回府,许有王满脸不高兴地低头走路。有个名叫普化的御史特地走到他边上,凑着他的耳朵冷嘲热讽他说:“参政,你这下成为过河拆桥的人啦。
这话的意思是,你许参政是靠科举当官的,现在宣读皇上关于废除科举制度诏书,你跪在最前面,似乎是废除科举制度的领头人,就像一个人过了桥后就把桥拆掉一样。许有王听了又羞又恨,加快步伐离开。之后他借口有病,再也不上朝了。
成语典故 篇4与羊有关的成语典故:歧路亡羊
成语歧路亡羊
读音qílùwángyáng
释义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出自《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
近义词误入歧途
反义词改邪归正
故事杨朱的邻居丢失了羊,于是带着他(邻居)的亲属,还请杨朱的僮仆一起追赶。杨朱说:“哈!丢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邻居说:“因为岔路很多。”已经回来了,杨朱问:“找到羊了吗?”邻居说:“弄丢了。”杨朱问:“怎么会丢了呢?”邻居说:“因为岔路之中还有很多岔路,我不知道羊去了哪条岔路,所以就返回了。”
杨朱(听了邻居说的这番话)脸色变得很忧伤,很长时间不说话,整天没有笑容。杨朱的门徒都觉得有点奇怪,因此不解地问:“羊并不是什么值钱的牲畜,而且又不是先生的,您这样闷闷不乐不说话,究竟是为什么呢?”杨朱没有回答,他的门徒也不知道他要教导什么。
成语典故 篇5关于羊的成语典故:以羊替牛
成语:以羊易牛
拼音:yǐyángyìniú
解释: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举例造句:东床已招佳选,何知以羊易牛;西邻纵有责言,终难指鹿为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
成语故事:
有一天,齐国都城里来了一个人,他牵着一头牛从皇宫大殿前走过。这时,恰值齐宣王在大殿门口看见了,命人叫住那牵牛的人,问道:“你打算把这头牛牵到哪里去呢?”那人回答说:“我要牵去宰了用来祭钟。”齐宣王听了后,看了看那头牛,然后说:“这头牛本来没有罪过呀,却要白白地去,看着它那吓得颤颤抖抖、哆哆嗦嗦的样子,我真不忍心。把它放了吧!”那个牵牛的人说:“大王您真慈悲,那就请您把祭钟这一仪式也废除了吧?”“这怎么可以废除呢?”齐宣王严肃起来,接着说:“这样子吧,就用一只羊代替这头牛祭钟吧!”这个故事里齐宣王的以羊替牛只不过是骗人的把戏,可见他的虚伪。
成语典故 篇6牛角挂书
《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后人遂以“书横牛角”、“角挂经”、“茧栗挂汉书”、“束书牛角”、“书挂(牛)角”、“牛角之悬”来形容勤奋读书。或以“挂犊之才”、“牛角书生”来指勤奋学习而才思卓捷的书生。
成语典故 篇7负薪读书
事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置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
此典一般以“负薪”或“负樵”的形式出现。有时,此典也用来形容未遇时的贫居生活。
成语典故 篇8带经而锄
语出《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传》:“(倪宽)受业孔安国,尝为弟子都养(为弟子们做饭),时行凭作(有时还要下地干活),带经而锄,休息辄诵读,其精如此。”
此典常以“带经锄”的形式出现。形容生活贫苦依然坚持学习的典故。
成语典故 篇9挟策读书
语出《庄子·外篇·骈拇第八》:“臧与谷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
后人便以“挟策”、“挟册”、“挟策读书”、“挟策亡羊”、“读书亡羊”表示专心致志地勤奋读书。
成语典故 篇10高凤流麦
语出《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字文通,南阳叶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
后人于是以“流麦”、“麦流”、“弃麦”、“麦不收”、“中庭麦”、“高凤”等来形容专心读书。
成语典故 篇11温舒编蒲
事出《汉书·贾枚邹路传》:“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父为里监门。使温舒牧羊,温舒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
晋时的王育也在牧羊时折蒲学书,最后博通经史。此典的其他形式有“编蒲”、“截蒲”、“削蒲”、“题蒲”、“编简”等。
成语典故 篇12凿壁偷光
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一些励志的 历史 故事 ,能够使青少年更加懂事,能够向好的方向发展,等等,总之有很多好处的。 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 成语 ,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吴市吹箫故事的主人公: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以封于申,也称申胥。
吴市吹箫是什么意思?
吴:古国名。原指春秋时楚国的伍子胥逃至吴国,在市上吹箫乞食。比喻在街头行乞。
吴市吹箫出自哪里?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吴市吹箫词语辨析:
吴市吹箫读音:wú shì chuī xiāo
吴市吹箫的 近义词 :吴市之箫
吴市吹箫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
吴市吹箫如何 造句 :
1、解放前,我一度流落异乡,囊空如洗,举目无亲,只好吴市吹箫,靠讨饭过日子。
2、楚狂接舆,优孟衣冠,成都卖卜,吴市吹箫,万丈红尘中,他们的身影若隐若现,成为传奇。
吴市吹箫 典故 :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chányán),将太子建的师傅伍奢(shē)及其长子伍尚杀,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的次子伍员(即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接着伍员的画像,以便捉拿归案。在离昭关不远的地方,伍子胥(xū)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他非常同情伍子肯的不幸遭遇,便让伍子胥在他家住下,等待时机,设法混出昭关。几天后。东皋(gāo)公找了一个容貌与伍子胥差不多的人,让他穿上伍子胥的服装出关。
过关口时,故意装得慌慌张张,结果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时候,伍于胥扛着一只装载行李的大口袋,在东皋公的掩护下,混出了昭关。等守将发觉抓错了人,伍子胥早已走得无影无踪了。到吴国的都城时,他已没有吃的东西。于是他披发赤膊,装成要饭的,在吴都热闹的街市上,鼓起腹吹萧(xiāo)唱曲,以引起人们对他的注意。他悲哀地唱道:“呜,呜,呜天大的冤屈无处诉。宋国、郑国一路跑;孤苦伶订谁帮助?杀父大仇不能报,哪有脸面做大夫?到如今吹萧要饭泪纷纷,定要吹出有心人。”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不因人热故事的主人公:
梁鸿,字伯鸾,生卒年不详,约汉光武建武初年,至和帝永元末年间在世。
不因人热是什么意思?
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不因人热出自哪里?
汉·刘珍《东观汉记·梁鸿传》:“(鸿)常独坐止,不与人同食。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不因人热词语辨析:
不因人热读音:bù yīn rén rè
不因人热的近义词:自力更生
不因人热的 反义词 :攀龙附凤
不因人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
不因人热如何造句:
1、算平生肝胆,不因人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2、他那种不因人热的品格是值得学习的。
3、“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等锅凉了,自己才重新生火做饭。
不因人热典故:
东汉时,有个爱读书的人,名叫梁鸿。他出身于官宦家庭,因父亲去世,家里日渐贫穷起来。
梁鸿虽然家里穷,但读书非常刻苦,才学很高,远近都有点名气。后来,他被推举进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深造。由于缺钱用,他抽出一些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一些有钱人家的子弟瞧不起他。
梁鸿人穷志不穷,逐步养成了孤傲的脾气,不把有钱人家的子弟放在眼里。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
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友好地请梁鸿用他的热炊具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高傲地说:“我梁鸿从来不用别人热的炊具煮饭。”
梁鸿说罢,在自己的冷灶上生起火来煮饭。
三年后,梁鸿从太学 毕业 ,回到家乡,娶了个名叫孟光的丑姑娘,在霸陵山隐居起来。有一次,他写了一首《五噫之歌》,讽刺了统治者,结果遭到追捕。梁鸿带了孟光逃到江南地区,以当佣工为生,穷困不堪,最后悲惨去。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闻一知十故事的主人公: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典故颜回好学记载,颜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
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末卫国(今河南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
闻一知十是什么意思?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闻一知十出自哪里?
先秦·孔子《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闻一知十词语辨析:
闻一知十读音:wén yī zhī shí
闻一知十的近义词:触类旁通、问牛知马、举一反三
闻一知十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
闻一知十如何造句:
1、我们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大多能够闻一知十。
2、他自以为有闻一知十的本领,常常不经求证就下定论,闹了不少笑话。
3、闻一知十的天才毕竟是少数,一般人只能靠后天的努力,以勤补拙。
4、他向来闻一知十,任何问题只要提示,立即知道如何解答。
5、在孔子看来,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要闻一知十,这才是温故而知新,才是创造性的学习。
6、她不但认真负责,而且博学强记,闻一知十,所以才进公司便获得重用。
7、这孩子领悟力高,能闻一知十,总是名列前茅。
8、闻一知十的天资固然可贵,但铁杵磨针的毅力却更值得称颂。
9、只要能让他掌握到了基本知识,也就能做到闻一知十。
10、老师不仅要教授学习知识,同时也要教授 学习 方法 ,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闻一知十典故:
孔子有两个得意的学生,一个叫子贡,另一个叫颜回。
有一次,鲁国受到齐国的武力威胁。孔子的学生中有很多人想去游说齐国,想劝说他不要攻打鲁国。最后孔子只同意了子贡的请求。子贡不但去了齐国,还到了南方的吴国,越国、和北方的晋国。子贡“挑唆”起这几个大国间的混战,小小的鲁国就免去了一场浩劫。
虽然子贡这么能干,但孔子还是认为他比颜回要差一些。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你不如他,我也不如他啊。”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知道了一件,就能由此推论而知道十件,叫做“闻一知十”。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
无能为役故事的主人公:
克,郤克,即郤献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冀芮嫡孙,冀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
无能为役是什么意思?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无能为役出自哪里?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无能为役词语辨析:
无能为役读音:wú néng wéi yì
无能为役用法:紧缩式;作谓语;用于自谦
无能为役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项公派兵攻打鲁国,包围了鲁国北部边垂的小城龙地。齐顷公有一位宠信的将领,名叫卢蒲就魁(kuí),想争夺战功,就首先去攻击龙地的城门,但龙地的守兵很英勇,经过一番厮杀(sīhā),把他抓住了。齐顷公非常着急,赶忙派人送信说:“你们别杀卢蒲就魁,我答应不进入龙地,愿意与你们讲和。”可是龙地的将士们不听,将卢蒲就魁杀,并且把尸首摆在城墙上,让城外的齐军观看。为此齐顷公十分气愤,他亲自击鼓督战,齐军拼作战,爬上城墙,只用三天时间就攻入龙地,接着又占领了巢丘。卫国同鲁国比较友好,卫侯眼见鲁国遭到侵犯,就派孙良夫、石稷(jì)等领兵前去援救。卫军在路上与齐军相遇。石稷看到齐军很强大,心里害怕,打算撤兵回去,但孙良夫不同意。卫军与齐军交战不久,便败下阵来。石稷忧虑地说:“再打下去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如果损失了军队,回去无法向国君 报告 。请孙先生先带军队撤退,您是卫国的卿土,一旦有所损伤,是我们卫国的耻辱,我先抵抗一阵。”孙良夫撤退了,齐军却咬住不放,幸而新筑人仲叔于奚(xī)阻止了齐军,救出了孙良夫,使他免于遭灾。
孙良夫得救后,不肯罢休。他跑到晋国去请求救兵。正巧鲁国也派大夫臧孙许来求救晋侯。当时晋国的中军统帅是克,他掌握着晋的朝政。克本来就与齐顷公有怨仇,他向晋景公请求率兵去援救鲁国和卫国。晋景公同意,说:“就用700辆战车的兵力吧!”可是,克嫌战车数量太少,请求晋侯再多派一些。他对晋景公说:“700辆战车,这是从前晋文公时候‘城濮(pú)之战’的战车数目。那是因为有晋文公那样的英明国君,还有像先轸(zhěn)、狐偃(húyǎn)那样机智的大夫,所以才取得胜利。可我呢?与他们相比能力远不如他们,我就是做他们的仆役恐怕还不够格呢,所以我要求派800战车!”晋景公答应了克的要求,派了800辆战车给他,让克率领中军,土燮(xiè)辅佐上军,栾(luán)书指挥下军,韩厥(jué)为司马,浩浩荡荡地向齐国开去。战斗中,晋国获胜,齐国拿出许多宝物给晋国,并让出大块土地给鲁国。晋齐双方在爱姜结了盟。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五)
无能为役故事的主人公:
克,郤克,即郤献子,春秋中期晋国正卿,身残志壮的元帅,冀芮嫡孙,冀缺嫡子,生于世卿之家,而长于阡陌之间。
无能为役是什么意思?
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无能为役出自哪里?
《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无能为役词语辨析:
无能为役读音:wú néng wéi yì
无能为役用法:紧缩式;作谓语;用于自谦
无能为役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年齐项公派兵攻打鲁国,包围了鲁国北部边垂的小城龙地。齐顷公有一位宠信的将领,名叫卢蒲就魁(kuí),想争夺战功,就首先去攻击龙地的城门,但龙地的守兵很英勇,经过一番厮杀(sīhā),把他抓住了。齐顷公非常着急,赶忙派人送信说:“你们别杀卢蒲就魁,我答应不进入龙地,愿意与你们讲和。”可是龙地的将士们不听,将卢蒲就魁杀,并且把尸首摆在城墙上,让城外的齐军观看。为此齐顷公十分气愤,他亲自击鼓督战,齐军拼作战,爬上城墙,只用三天时间就攻入龙地,接着又占领了巢丘。卫国同鲁国比较友好,卫侯眼见鲁国遭到侵犯,就派孙良夫、石稷(jì)等领兵前去援救。卫军在路上与齐军相遇。石稷看到齐军很强大,心里害怕,打算撤兵回去,但孙良夫不同意。卫军与齐军交战不久,便败下阵来。石稷忧虑地说:“再打下去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如果损失了军队,回去无法向国君报告。请孙先生先带军队撤退,您是卫国的卿土,一旦有所损伤,是我们卫国的耻辱,我先抵抗一阵。”孙良夫撤退了,齐军却咬住不放,幸而新筑人仲叔于奚(xī)阻止了齐军,救出了孙良夫,使他免于遭灾。
孙良夫得救后,不肯罢休。他跑到晋国去请求救兵。正巧鲁国也派大夫臧孙许来求救晋侯。当时晋国的中军统帅是克,他掌握着晋的朝政。克本来就与齐顷公有怨仇,他向晋景公请求率兵去援救鲁国和卫国。晋景公同意,说:“就用700辆战车的兵力吧!”可是,克嫌战车数量太少,请求晋侯再多派一些。他对晋景公说:“700辆战车,这是从前晋文公时候‘城濮(pú)之战’的战车数目。那是因为有晋文公那样的英明国君,还有像先轸(zhěn)、狐偃(húyǎn)那样机智的大夫,所以才取得胜利。可我呢?与他们相比能力远不如他们,我就是做他们的仆役恐怕还不够格呢,所以我要求派800战车!”晋景公答应了克的要求,派了800辆战车给他,让克率领中军,土燮(xiè)辅佐上军,栾(luán)书指挥下军,韩厥(jué)为司马,浩浩荡荡地向齐国开去。战斗中,晋国获胜,齐国拿出许多宝物给晋国,并让出大块土地给鲁国。晋齐双方在爱姜结了盟。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 成语典故 相关 文章 :
★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典故
★ 4个出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 来自历史的成语故事5篇
★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大全
★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及其典故
★ 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解释
★ 十个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汇总大全
阿谀奉承的典故
第八回 假虎威古玩流殃 奋鹰击书生仗义
石火光中暂欠伸,百年飘忽类轻尘。富责倘来宜任运,问人何事苦萦神。矛顶利,
剑头珍,得来犹恐累吾身。自古聪明输懵懂,半缘耻贱半忧贫。
右调《鹧鸪天》
人世营求,无过富贵两途。贵这一途,上等是读书取科第。其外,以辛
苦博来,是吏员承差之类;以钱财买来,是监生儒士之类。若夤缘 ① 作弊,就
不免有祸。富这一途,守分是蚕桑耕织。其余,在家安逸擢钱,是铺行经营
之类;在路跋涉擢钱,是商贩赶趁之类。若飘洋走险,也不是万全。
至守贵必须奉公循法,勤慎谦恭。守富必须量入制出,小心勤俭。这等
叫做须取顺守,可以常保。若是不才小人,也不晓甚么是名义,甚么是法度。
奴颜婢膝,蝇附狗偷,笑骂由人。只图一时快意。骗得顶纱帽,不知是甚么
纱帽,便认作诈人桩儿。骗得几个铜钱,不知是甚么铜钱,便做出骄人模样。
平日于他有恩的,怕认了形他短处,置之不闻。平日于他有怨的,一遇著下
石设阱,睚毗必报。
器小仅斗筲 ② ,毒甚似蜂虿。
惟逞一时心,不鉴前车败。
忘却自己出身,家里僮仆,跟随人役,一味暴戾克剥,似服事奔走,应
得衣食养家不该的。不想钱财有命,借人虎威,逞己鼠腹,一味贪婪狡诈,
似权势再用不尽,天理竟可抹杀的。总之仗了个说不省、道不省黑肚皮,闪
了付打不怕、骂不怕花脸嘴。也知道走得慢,须掉下个打破醋钵儿的头;走
得快,添一顶压折强脖项的帽。他说得一时,且快活一时。还晓得追给主,
还好把家伙什物来搪。追入官,须要将真金白银来纳。他说有一日且享用一
日,直到恶贯满盈,人怨天怒。那时:
瓮贮周兴骨,车分商子尸 ③ ,
逆凶惟影响,人尚怨来迟。
成化年间,有一个王臣,原不知姓甚么,名甚么。因十余岁时,投了一
个江南大家,姓王,从此叫做王勤。大凡大家,出于祖父以这枝笔取功名。
子孙承他这些荫藉,高堂大厦,衣轻食肥,美姬媚妾,这样的十之七。出于
祖父以这锄头柄博豪富,子孙承他这些基业,也良田腴地,丰衣足食,呼奴
使婢,这样的十之三。但贵的多半骄侈而少文,富的多半鄙吝而近朴。有那
强脱俗子弟,毕竟结纳些才人墨客,谈诗论古,学文墨。收纳些篾片陪堂,
谈琴格物,学清致。更寻几个僧人,探花问竹,学风流。出入小舆画船,
华衣丽服,娈僮俊仆,务求异人。只是骄侈鄙吝,这习气断断除不尽的。若
世家子弟,脱去骄侈,定是个手底来不得。财主人家,脱了这鄙吝,定是个
不久。我道还是一窍不通,广居厚积,所以常守贵也。一毛不拔,银脂钱血,
所以常守富也。
汉家侈金张,晋室称王谢 ① 。
这王大户,也是个学文墨,学清致,学风流的。见这王勤,人儿标致,
言语伶俐,举动活变,就收在书房中。叫他烹茶洗砚,闲时叫他习字摹帖,
服事书房往来朋友清客。到十四五,面首儿 ② 好,也充了娈童之数。鲜衣洁食,
主翁相待甚好。但只是主翁甚酷,他却多情,甚好结客。主翁知道,打骂无
所不至,他却改不来。趁著人要拐他,他也拐人。遇棋客,要他教棋。遇琴
客,要他教琴。写的学他写,画的学他画,唱的学他唱,识古董的,学他识
古董。吃了主翁闲饭,又得闲工夫,仗着后庭,也弄有一身本事。
以其所有,易其所无。
纤指调弦,泼墨成图。
养就凌霄,岂曰庸奴。
小人有了些伎俩,他跃跃自是,也有个不能安其身之意了,偏又凑出事
来。江南娘娘们极脱洒,大家闺门整肃,内外悬绝的固多。好这等寻山问水,
笑谈玩耍,脱略绳墨的也有。王勤十四五小伙,人看他还是小。况且十来岁,
就在内外跑动,出入也惯的。说他会得吹会得唱,还有一般几个小似他,略
会吹唱的,遇时节,常常叫进里边吹唱。
软语能膻意 ③ ,柔声更
心 ④ 。
碧箫轻弄处,应自有知音。
他是个聪明人儿,庞儿生得媚,袍仗儿也济楚。又看惯了这些来往子弟
举止,站在人前,略弄目就有腔,低低眉就是态。吹唱到幽扬不尽处,真是
新莺雏燕,引得人心俱飞。所以每到承应,们得各位娘娘赏鉴,也多得各位
娘娘赏赐。
这其间无情有情,他也不免揣摹道,个娘娘似个喜我,个娘娘甚是爱我,
动了一点邪心。
未必他心在,低徊我自猜。
秦宫花里活,帷薄每怜才。
不知这些大户人家,倚著有两分钱,没个不畜妾置婢。但其中或苦干大
娘禁制的;或苦于同辈专宠的;或主人浓于书史,急于经营,昏于怀酌;或
情分外宠,里边返不及;或质赋得柔薄,风月苦不胜;或年事高大,支给常
不到。婢妾中常有虚设的。他在大家,衣丰食足,身闲心闲,秋夜,那
能不胡思乱想?不见可欲心不乱,看了这标致后生,有衅可乘。怕事的还恐
碍著人眼,顾著后来;好事的便百计千方,且图目下。先是送目传情,还贻
书赠物, 后来毕竟到逾墙穴壁。 在男子中几个鲁男子 ① , 女人中几个鲁共姜 ② ?
男求女难,女求男易。单相思也有成时,两相思无所不就。
无花不来蝶,何蝶不寻花。
香逐轻风远,偏牵粉翅斜。
所以大家少置妾腾,不惟惜身;严整闺门,不惟存体。这王勤在家中,竟至
与主人妾勾搭上了。
寂寞秦台上,时看赤凤来。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闺中原有一辈喜伺察的,好要寻人不是。又有一
种脸儿强心儿痒,要做不做,人得头筹,心里也怏怏,忌人要害人的。况王
勤还是小厮,轻浮不晓事,也不免露出些马脚,早已为主翁知道了。这主翁
却也有主意,道这件事发不得,发出来关系家丑。捏做盗情,送到官府,他
供出实情,也不像样。只说他将书房中玩物,屡次盗出花费,不由分说,将
来打上一顿。身边还带著其妾与的香囊,穿著其妾的裤,主翁只做不见。将
来锁在一间冷房,吩咐不许与他饮食,待要饿他。
曾得深闺著意怜,娇颦巧笑共灯前。
寻香日作穿花蝶,吸露今为抱叶蝉。
王勤到那房里,没有桌凳床铺,不免地下坐卧。想道,这应是事发了。
我是小厮,与人混账,尚且吃打了几次。今日是他妾,怎肯甘休,这是大
分了。却喜这王勤平日做人,狡诈强狠,却只凌虐同辈的。到主人用事的人,
都肯奉承,揉著就倒,都肯倾身结识。所以有人照管他,打也不甚凶,饮食
明绝,暗里不绝。他又央个最厚的,里边求各位娘娘,外边求这些平日与他
有些账的相公阿爹。不知他为的甚么事,这些娘娘自避嫌不说,这些相公阿
爹,不过平日把他做玩具而已,有甚情谊,肯为他贴面皮?
过了几日,主翁问饿得仔么了,意思望他。其妾的又要他走,弄个没
赃证,悄悄叫个心腹丫环紫荆,拿二两银子与他,道:“救你不得,与你盘
缠。”关在房中,要甚盘缠,明是叫他走。王勤也省了,黑夜将房门挖去一
块板,伸出手来扭去锁。自家家里人,走自家家里路,人不惊、狗不吠。只
有大门上锁,他就在大门里走了出去。
为攀上苑花,竟作丧家狗。
夤夜 去投平日爱他这几家宦家富室。不期这几家已知他行径,容留不惟
体面有伤,抑且那家没有姬妾,肯引狗入寨?都拒绝不留。饭也没讨一碗,
他也甚恨这些人情薄。
朱门空遍谒,蹴断履头芒。
谁作绨袍恋,徘徊落日黄。
无可奈何,只得买了床被缛,在姑苏沿途雇船,要寻个显宦家躲雨。年
纪儿青,到处有人搭伴。光 ② 得著,光人些;光不著,也被人光些。只是说起
投靠,人儿聪俊,人也要他。但嫌他没些根蒂,留在家中,住了一两个月,
偷了些物件逃去,何处找寻?没个收留的。每日饭店安身。会得唱,跟人去
赶唱;会得写,也去与人抄书。看见人编头修脚,也就买副家伙编头修脚。
撞著风月人,也搭卖。嘴是糊得过,却伯家中知风来缉捉。东飘西荡,不敢
停脚。
只羽白云边,翩翩影自怜。
汀芦栖不敢,几欲落惊弦。
幸得主翁知他逃走,捉来必致彰扬,也只出两张招纸,阁起。
他在南京饭店,看见个走方弄戏法的,好有擢钱,却也就拜他为师。那
人得个老婆,在河南山东混了两年。王勤每自想,自己也是个百能百会人,
怎做个方上终身?捉空把这人身边积趱下几两银子偷了,竟到北京。道大邦
②
去处,还可以图得出身。
燕台方下士,朽骨也千金。
试策驾骀步,腾骧入上林。
他在礼部前,见人与人写扇儿擢钱,他也去写,不弱于人。又自己拿出
一二两银子,买几把扇子,自己写画了,逢庙市去卖,就与人写。
一日,逢玄武 ① 市。他向来带中,这日要进内市,换了帽子,带几柄扇去
卖。摆得下,早走过几个中贵来。内中一个淡黄面皮,小小声气,穿著领翠
蓝半领直缀,月白贴里,匾绦乌靴。拿起一把扇来瞧,是仿倪云林笔意画,
一面草书。那中贵瞧了,道:“画得冷淡。这鬼画符,咱一字不认得。”撩
下,又看一把,米颠山水,后边钟繇体。他道:“糊糊涂涂。甚么黄儿,这
字也软,不中!”王勤便也知他意儿,道:“公公,有上好的,只要上样价
钱。”那中贵道:“只要中得咱意,不论钱。”王勤便拿起一把,用袖口揩
净递上。却是把青绿大山水亭台人物,背是姜立纲大字。才看,侧边一个中
贵连声喝彩道:“热闹得好!字也方正得好!”一齐都赞。王勤又递上一把
宫式五色泥金花鸟,背后宋字《秋兴》八首。那中贵又道:“细得好,字更
端楷。”
浓注胭脂画牡丹,青山叠叠绿波寒。
更教小阁云烟里,相对苍苍竹万竿。
那中贵道:“要多钱?”王勤道:“这凭公公。”中贵道:“你的货,
还你说一说价。”王勤道:“公公只与扇子钱。字画都是小人自己手出,孝
顺公公罢。”中贵道:“写画都是你写的?好!有才学。如今两殿中书,也
只写得一家,学一家画。你怎这样会得,你姓甚么,在那厢住?”王勤道:
“小人姓上名勤。”调个谎道:“随父选官,父亡,流落京师。琴棋吹唱,
无所不会。如今只住在东江米巷客店里。”这中贵道:“我要画一架屏风,
你会么?”王勤道:“画得。”那中贵便拈一块银子,可有一两,拿了两把
扇去。
悲鸣方在市,回盼得孙阳 ② 。
次日去画,拿住了他生性,大红大绿,画得他中意。那中贵见他诸样会
得,又无家,自己在司礼监文书房,姓王名敬。就叫他在家出入,认作侄儿,
其实是个毛实。又道“勤”字不好,这番才改作王臣。又荐到各相识处去写
画,弹琴教棋,市上去陪走买古董。为他娶了一房妻小,竟在内监中做了个
清客。
悄语深躬,不怕脸红。
狐骨鸽心,何地不容。
又撞著一个大中贵韦春公公,他通文墨,上位极喜的。上位喜的是书画,
他乘机把王臣书画进献。与他量在武英殿书画局,列衔锦衣卫千户,常托他
在京收买古玩书画。这厮本以人奴,一旦里逃生,得了个官,跟了两个长
班,叫爷,家里叫奶奶。这便是平步登云,落了好处了。
昔为骑从奴,今为马上郎。
大扇簇乌云,殿阁从趋跄。
得两个中贵做靠山,捱资序俸,可以升转。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
①
②
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一日,韦公公说道:“今上位好书画古玩,
如今京师再寻不出。”他却胡诌道:“这书玩,宋朝有个徽宗,极喜的。他
遍天下搜访极多,后来南渡,这些玩物都流落江南。所以如今江南大家都有,
只除往那厢收买,有奇异的。”韦公公道:“前日皇上,也曾要刻丝 ① 观音。
那应天王巡抚上本不与,这恐要不来。”王臣道:“内面做事,外边时时执
拗。只除里边差一个人,自带些银子去收买,这有司须阻当不得。”
这韦公公听了他,在皇上御前奏了。就差他赍了二万银子出京,也吩咐
他不要生事扰民,惹这些酸子言语。他却志得意满,那里肯听。用几个走空
光棍做书房,收了些无赖泼皮做人役,带些清客陪堂,叫了两只座船。每只
得他八十两坐舱钱,容他夹带私货。打了个钦差金字牌,中书科不轩豁,倒
打锦衣卫头行。
每船起夫五十名,沿途索要廪给口粮下程,一路折乾需索,好不骚扰。
鼓吹如虎啸,邪讦是鲸鸣。
一路脂膏罄,民悲官吏惊。
渡淮到了扬州,过江在镇江,这是江南地方了。他就在公署坐下,锦衣
卫官与抚按巡道相见,都是宾客礼。又是奉著钦差,人都奉承他。他在出京
时,已与清客陪堂,造一本古玩书画册在前,他就出下一纸告示道:
钦差锦衣卫王为公务事。照得本卫奉旨采买书画玩器,上供御览。凡缙绅士民等,
如有存蓄,许得送官,以凭平价回易。如有隐匿,以抗违诏旨问罪。首发者官给赏银五十
两。特示。
这个风一倡,宋徽宗时进花石纲,人家一花一石,以为不祥。如今人家
一幅破画儿、呆字、旧铜炉、破磁瓶,都道是戴嵩牛、韩干马、吴道子人物、
小李将军山水、汉鼎周彝、哥窑瓶碗,借此吓诈。先时有几个怕事的,拿几
件来交易,里边也偿他半价。内中去了官的头除,人役使用,已十不得三。
以此人不甚来。他却坐名,某人某样画,某家某人字,某家某器。把自己主
翁名下,填上几种。前日去求他说分上下说的大户,不管他有没,名一
二种,叫他亲送至监领价。先通行苏、凇、常、镇、杭、嘉、湖七府。
不啻摸金校尉,何殊发丘中郎。
括尽前朝翰墨,搜穷历代彝章。
凡一应来见王千户,有那回没有的,拿赝造的来,难逃王千户眼睛。先
将来打上一套,然后来拶,叫他彼此攀引追捉。追到真的,他还不肯作真,
还要短他价。自己家主家中,原没多几件,拿几件出官,其余回没有。这来
回话人,正曾与王臣同服事的,觉得这干户有些面善,偷看了几眼。他将来
打了三十,说他抗违,将这人墩在衙门里,又拿他亲身。其余不收留他的,
都要追他玩物,提他本身。此时渐有人知他是王勤了。
新来不义侯,故是彭苍头 ① 。
臧获滥名器,应生簪组 ② 羞。
想了解一下霍去病
从大汉帝国雄风录看到的.
探索千年的迷雾将军之
十岁,两出定襄,功冠全军;十九岁,三征河西,开疆拓土;二十一岁,统帅三军,纵横漠北。
霍去病,一个代表着青春、勇武与奇迹的名字。
他一生数次指挥大军与匈奴会战,每一仗均是深入险境,孤军奋战,每一仗均是以寡敌众,大胜而归!
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却在他二十三岁的时候突然划上了生命的句号。仿佛一颗流星一般,划过夜空,耀眼夺目,但却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千百年来使无数后人为之扼腕叹息!
与霍去病同一时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霍去病后的葬礼描述的十分详细,从送葬队伍的出身来历到他们的衣着打扮,再到墓的形状,甚至连谥号的意义都做了解释,但却没有一个字提及为什么这个威名赫赫的无敌战将会在风华正茂之时早卒。
如果有人认为霍去病去世时匈奴已经无力再战,霍去病的对历史进程根本没有影响,所以史官对他的可记可不记。这个说法真是大错特错。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
漠北大战后,双方均受损伤,匈奴遗使和亲,汉朝派任敞出使,与匈奴谈条件。然而匈奴不仅不接受汉方的条件反而扣留使者任敝,于是武帝决心发动又一次的对匈战争。“汉方复收士马”,积极的备战。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身为主将的霍去病突然去世,这次很可能彻底摧毁匈奴势力的第二次漠北大战夭折了。
霍去病的突然离世,对汉匈双方来说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关于霍去病的,朝廷肯定会对外公布一个因,否则怎么向即将出征的将士们交待。然而司马迁居然将此遗漏掉了,他不厌其烦的详述霍去病的葬礼,却单单漏掉了最关键的主因,简直是不分轻重之至。
纵观司马迁论述汉匈战争的情况也大抵如此,他从底层收集了很多消息,但是这些消息大多只是肤浅的,琐碎的。真正对战争起作用的决策谋略和大政方针司马迁没有记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分轻重,偏激狭隘。
然而这并不是司马迁选择的结果,相反,这是他没有选择的结果,他根本没有获知这些重要消息的途径,所以只能从最底层最表面的现场入手去记录历史。说到底,司马迁在当时只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万能的,他只是站在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角度来叙述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只能记轻,无法写重,因为很多重要的事,隐讳的事根本不是他这个小人物所能得知的。
两千多年过去了,后人似乎就更无法得知了,霍去病之已成了千古之谜!
然而后世却又忍不住对霍去病之做出了种种猜测,最有分量的便是病之说。
此说最早出自西汉时的褚少孙,他在建元以来侯者年表中有一段补记,借霍光之口说霍去病是病,然而具休是什么病,没有记载。
这段话出自霍光上奏给皇帝的奏折,有案可查,褚少孙也没必要说谎,所以基本上可信的。这也就是说,官方说法是病。
然而霍去病是一员纵横沙场的武将,能骑善射,在战场上经常是一马当先,身体素质过硬,不可能体弱多病;23岁正是风华正茂之时,身体还处于上升期,也不可能是积劳成疾;若是有瘟疫,为何没有大面积蔓延?为何随同他一起征战漠北的将领没有染上?为何潜伏期会长达两年?
病之说很难令人信服,何况如果真的是病,司马迁为什么不记?他为什么记了那么多细节却漏掉这个主因?
一个合理的解释是,病之说只是一个托词,在当时根本就没有人相信,司马迁也不例外。他本着对史实负责任的态度,不将虚假的因写在他的史书上。然而他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兴趣去探究霍去病的真正因,所以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空缺。
如果霍去病是非正常亡,那么是谁杀了他?为什么要杀他?朝廷又为什么要掩饰?
翻开史记,千头万绪,仿似一团乱麻,无从下手,很多地方都解释不通。然而,如果能够找出一条主线,是否就可以将这团乱麻理清楚呢?
答案是肯定的,当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人物浮出水面后,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这个人就是卫太子刘据。
之所以忽视他,是因为霍去病去世时,卫太子年仅十二岁,还只是一个孩子,智力有限,能力有限,干不出这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
但是别忘了,这个孩子并不是孤立的,他代表的是一大群与他利益休戚相关的卫氏家族的利益,他代表的是围在他身边的太子少傅、太子太傅等等一系列想从他身上捞取好处的政客的利益。
在这里有必要将太子与卫氏的关系做一下澄清。太子与卫氏休戚相关,俱为一体,太子需要卫氏的势力来扶持,卫氏需要太子的地位来巩固。
武帝后期也许很想将太子与卫氏分开,他不希望太子过多的依靠外戚,所以做了很多努力来打压卫氏,想让太子独立。但事实证明太子与卫氏根本就分不开,他们也不想分开,在这种情况下,太子与卫氏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拨开迷雾的主线就是太子与整个卫氏集团的利益。
让我们先看看霍去病去世前后的几件史实。
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李广自杀,李敢刺伤卫青。武帝暗中尊霍抑卫。
公元前118年,李广从弟丞相李蔡坐侵陵园,自杀,太子少傅庄青翟继任丞相。霍去病射杀李敢。
公元前117年,三月,霍去病一再请刘彻立三皇子为王。四月,册立三王,武帝宠姬王夫人病。九月,霍去病。
公元前116年,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罪被削去侯爵。
公元前115年,御史大夫张汤被丞相庄青翟以及他手下的三长史陷害,自杀,武帝处了庄青翟以及三长史。太子太傅赵周继任丞相。
短短的几年间,朝廷发生了激烈的震荡,了两个丞相,一个大将,一个御史,分封了三个诸侯王。无论是内朝外朝都出现了很大的人员变动,这里面包含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充满着血腥味。
在这一系列变故中惟一得到好处的是太子,也就是卫氏集团。
让我们就以下几点来分析当时的情况:
一,漠北大战后武帝为何尊霍抑卫,以及霍去病与卫氏的关系。
漠北大战后,霍部得到了极高的封赏,卫部日渐裒落,一个如日中天,一个日薄西山,照此发展下去,霍去病大有取代卫青之势。卫霍之间在利益上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卫青为人谦恭有礼,温和大度,对家人重情,对朋友重义。看看漠北大战时他身边的将领就可知其为人,公孙敖是他的救命恩人,公孙贺是他的大姐夫,曹襄是他的继子,李广是皇帝派给他的……
这就是他的个性,不管是对亲人还是朋友,从来不会说不。他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家族利益,是卫氏家族最理想的保护神。
反观霍去病,他用人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他的得力手下几乎全是匈奴降将,选的将士都是能骑善射的低级军官,一切只着眼于战场,没有一个沾亲带故的亲友,没有一丝人情可讲,甚至连一向由皇帝指派的裨将都可以拒绝不要。
这种方式保障了他在战场上的节节胜利,但是他却失去了以卫氏为首的皇亲国戚以及世家贵戚们的支持。
霍去病的崛起,得利的全是外人,卫氏家族没有得到丝毫的好处。可以说,霍去病虽然出自卫氏的分支,但他并不代表着卫氏的利益。
武帝为什么要暗中尊霍抑卫?就是因为霍去病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地位再高也是皇帝赐予的,他没有形成一个利益群体,跟着霍去病而获得荣华富贵的都是底层之人,大多数还是匈奴人,这些人在朝中没有任何势力,所以霍去病根本没有拉帮结派的可能,不构成政治威胁。
然而卫青不同,卫青虽然一直谨小慎微,但是他的身上担负着太多人的利益,这些人汇聚在一起,势力十分庞大,武帝必须想办法扼制他,采取的手段便是以霍制卫。
当霍去病作为大将军的一个部将而获封侯时,他是卫氏家族的一个锦上添花者,当他威胁到卫氏的保护神卫青的地位时,他便是整个卫氏的敌人。
如果说漠北大战后,卫青面临的是众叛,霍去病面对的则是亲离。卫氏家族的得利者是绝对不愿意看到霍去病取代卫青地位的,他们会拼尽全力保住卫青。
1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4:56 | 删贴
二,李敢伤卫青事件及其背景
史记记载: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
从这一段记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漠北大战结束后,李敢获封为关内侯,出任郎中令,“顷之”李敢因父仇击伤卫青。这一年是公元前119年。
李敢因为父仇所以不顾性命的去找卫青拼命,这符合一个刚从沙场上下来的军人的身分,也符合李家人质朴的个性。卫青事后并没有声张而是将此事隐瞒,也完全符合他一向仁善退让的个性。
卫青的大度有没有使李敢心生愧疚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管李敢后来还恨不恨卫青,他的这个举动已经足以为整个李氏的衰落埋下祸根。
2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6:35 | 删贴 | 加精
三,李蔡之与李敢之
丞相李蔡于第二年的三月份畏罪自杀了,他的罪名是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
一个很可笑的理由,李蔡既不是傻子也不是疯子,而且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是要钱不要命的财迷。天下那么大,身为丞相的他要想占一块地,哪里不行,为什么要去侵夺先皇的墓地?连三岁小孩子都知道那是罪,李丞相为什么要冒天大的风险去占那块地?占了这块地,他得到了什么天大的好处了?
政治是不讲因果逻辑的,有人证据确凿的指出他犯了这种大逆不道之罪,皇帝只能派人查,还没有下狱,李蔡便自杀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才智平庸的武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根本不堪一击。
3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7:36 | 删贴 | 加精
如果说霍去病杀李敢是蓄谋已久的,实在说不通,因为他采取的办法真是太笨了,对他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还会给他带来种种潜在的恶果。世上有千百种比这更好的办法,聪明绝顶的霍去病为什么想来想去偏偏挑中了这种对自己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办法?
如果不是酝酿已久的谋杀,那这个事件便是一个突发事件。卫青受伤后对外封锁了消息,霍去病一直不知此事,他是在甘泉宫狩猎之前,或者就是在狩猎之时才刚刚得知李敢伤卫青这件事的。依他在战场上雷厉风行的个性,一箭便取了李敢的性命。
霍去病为什么会突然知道这个消息的呢?是谁将这个消息透露给了他的呢?为什么要选在狩猎场?透露信息的人目的何在?
排除偶然因素,如果是有人故意将此事透露给霍去病,那此人一定与卫青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否则不会知道卫青曾经被李敢击伤。
4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8:44 | 删贴 | 加精
选择在狩猎场,一是因为这里人多嘴杂,二是因为这里有足够的空间,霍去病可以非常方便的用他手中的弓箭,就像他在战场上一样。
此人透露这件事的目的很明显了,借刀!
霍去病如果在冲动之下亲自动手,自然最好,霍去病如果不急着动手而是把这件事告诉武帝,设计者的目标也达到了,李敢必无疑。
如果有人蓄意要杀李敢,为什么不立即进行而要隐忍那么长的一段时间呢?
这个问题只要联系到李蔡事件便不难解释。李蔡于这一年的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李敢具体于几月史书没有记载,但是他是在武帝狩猎时的,这时应该不是冬季。那时的历法一开年便是冬季,李敢之应该是在春季以后。
按常理推测,李敢之很可能紧挨着李蔡之,因为要对付李家,当然是先对付身为丞相的李蔡,杀李敢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不必急在一时。
5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09:33 | 删贴 | 加精
李敢李蔡叔侄在这一年一起去世,李家势力被连根拔去,李家几乎没有了成年的男丁,再也不会有人向卫家寻仇了。
霍去病以极端的方式处李敢,同情李家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势必他带来很多麻烦,甚至连武帝也会对他产生一些不满,这不正是卫氏想看到的结果吗?
一石二鸟,卫氏大获全胜。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家势力衰退后,李敢的一双儿女却在后来得到机会亲近太子,并受宠于太子。
若没有人引荐,李家的儿女怎么能进太子东宫?引荐者倒是很有可能是打着保护李敢遗孤,防止霍去病再下毒手的口号将李家儿女送进去的。
霍去病杀李敢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公开的秘密,甘泉宫的狩猎场一定有很多的目击者,连小小的司马迁都知道,李敢的家人不可能不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太子将两个霍去病的仇人弄在身边,养着,宠着,他想干什么?
6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0:58 | 删贴 | 加精
四,霍去病请立三皇子之迷
霍去病从十几岁开始就一直领兵打仗,几乎没有参与过朝政,但是在元狩六年却发生了一件极为奇怪的事,他两次带头,请武帝册立三皇子为王,这件事得到了丞相和御史大夫张汤的鼎力支持,声势浩大,满朝文武都加入了进来。
分封皇子这件事跟霍去病似乎怎么也扯不上关系,霍去病为什么要当这个发起者和带头人?难道他不打仗的时候无聊之极,管起闲事来了?
当我们抓住卫太子这条主线时,这桩离奇的怪事就一点都不奇怪了,三皇子被册封为王,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太子。
皇后卫子夫早已年老色衰,失宠已久,武帝此时宠爱的是王夫人,王夫人生有一子,已经威胁到了太子的地位。
漠南之战后,卫青没有益封,却得到了千金的赏赐,此时他的一个门客劝他给王夫人的家人送份厚礼,卫青照办了,分了一半的赏赐给王夫人的家人送去。武帝得知此事后,立即就提拔了那个门客,由此可见王夫人的影响力。
7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2:48 | 删贴 | 加精
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在很多方面上都跟秦始皇非常相似,人们总喜欢将秦皇和汉武相提并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做了很多政治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便是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秦始皇一共有二十几个儿子,全部没有分封到外地,都留在他的身边,这也就使得宫闱斗争异常的激烈。最终他的一个小儿子逼了太子,坐上了皇位。站在卫太子刘据的角度来看,最害怕的就是武帝效法秦始皇不分封皇子,太子身边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他,千万不要重蹈扶苏的覆辙。
在分封制下,封国国君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组建军队、收取赋税、制订法律、任用官吏、发行货币,职务父子相袭,俨然就是一个国中之国。武帝一直都在致力于消除封国的影响力,从他内心深处来讲,他是不愿意再制造国中之国的。
霍去病两度请刘彻册立三皇子为王,第一次很可能只是口头请求,刘彻未予理睬,紧接着霍去病上书,再请册立皇子为王,武帝无奈,吩咐下
8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6:14 | 删贴 | 加精
御史讨论。
没想到这一讨论带来的竟是群臣附和,声势浩大,武帝本来不想封王,但是外有群臣一请再请,内有病中的王夫人哀哀哭泣,最后,他终于妥协了,在这年的四月册立了三个皇子为王。
封了王的皇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必须离开京城去自己的封地,从此离皇权越来越远,很难再对太子的地位构成威胁。而此后不久,王夫人也离开了人世。
这场宫庭的夺嫡大战以太子的胜利而告终。
这件事由霍去病带头,群臣附议,但是为何身份显赫的卫青从没表过态呢?是为了避嫌疑吗?为什么霍去病就不避嫌疑?霍去病不是一个老练的政客,请求封三王这件事不可能是他自己某天的忽发奇想,从后来的群臣附议来看,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忽发奇想,这件事有很深厚的政治背景,是一件预谋已久了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霍去病只是一个发起者和带头人,后来群臣一请再请,他并没有加入,完全是一副置身事外的姿态,可见他对此事并不热衷。
9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8:06 | 删贴 | 加精
前面已经说过了,漠北大战后,霍去病最缺的便是亲情,最想挽回的,也一定是亲情。这时,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一件事对卫氏非常有利,但是却需要他鼎力相助,此时的霍去病一定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当这个带头人。
五,霍去病之与卫伉矫制元狩六年九月(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去世,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卫青长子卫伉因矫诏而失去了侯爵,这两者在时间上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当时的人以十月为一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说霍去病于那一年的年末,与第二年紧紧相接。霍去病之与卫伉失侯最短有可能只相差一天,最远不过一年。
史记记载:“自骠骑将军后,大将军长子宜春侯伉坐法失侯。”毫无疑问,这两件事在时间上紧紧相接。再来看卫伉的罪名,矫制。
10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19:50 | 删贴 | 加精
矫制,也就是假传圣旨,后果非常严重,需要冒很大的风险,那么卫伉为什么要矫制呢?他干冒奇险去矫制,不可能是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可能是为了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那么他假传圣旨的对象是谁呢?他假传了一道什么样的圣旨?
这么重的一个罪,不管多么大的人物,只要沾上这两个字,罪难逃。为什么卫伉仅仅是削去了侯爵,而没有呢?以卫青当时在武帝心中的分量,能保得住这个犯了罪的儿子吗?
这一年霍去病不过二十三岁,按常理推算,卫伉很可能只有十几岁,这样的一个少年能有多大的本事?能掀起多高的风浪?他有什么资格矫制?
六,张汤之
张汤是武帝朝极为重要的一个大臣,当年陈皇后的巫蛊案是他处理的,淮南王的谋反案也是他镇压的,朝中律令是他修订的,算车缗是他最先提出的。
11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0:49 | 删贴 | 加精
他的作用并不局限在某一个领域,武帝前期的每一项重大政治举措几乎都有张汤的身影,可以说他既是决策者,也是执行者,集内外朝身份于一身。他会否只是一个被人利用,受人摆布的小棋子呢?
张汤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除了心狠手辣,树敌颇多之外,他还非常清廉,后家无余财。
张汤虽然不爱财,但是对权势的追求却是狂热的,这势必会影响到卫氏的利益。具体的说,张汤与丞相存在着利益之争,有谋夺丞相之位的野心,而丞相是太子少傅,与卫氏利益密切相关。
武帝对张汤非常倚重,甚至在张汤生病时,亲自去他家里看望他。然而封建帝王都是多疑善变的,当一而再,再而三的有人诟病张汤时,武帝动摇了,将他下狱审查。
张汤是有名的酷吏,平时得罪的人太多,很快就被人群起而攻,最终他在狱中自杀而亡,临前传话给武帝,说陷害他的人是三长史。
长史是丞相的长史,也就是说,他们都是丞相兼太子少傅庄青翟的人。
12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2:23 | 删贴 | 加精
张汤一,武帝立刻就后悔了,非常心痛,但是已经无法挽回了,他能做的只有怒诛三长史,丞相庄青翟后来在狱中自杀。
这是一场典型的权利之争,最终得利的仍然是太子卫氏一党,他们虽然了一个少傅,但是新任的丞相赵周是太子太傅,可以说卫氏势力并没有受到打击,反而他们很可能因为张汤之引起的权利真空而得利,在这个事件中,受到打击的是武帝。
,谁是真凶?
一连串的政治事件,一连串的人员变动,权利更替,足以证明这段时间政治斗争的复杂激烈,卫氏一直处于风暴的核心地位,并始终牢牢的占据着上风。
视卫青为仇敌的李氏叔侄了,给太子带来压力的三个皇子被分封了,与卫子夫争宠的王夫人了,威胁着卫青地位的霍去病了,与太子少傅争权的张汤也了。
如果这一切不是巧合,那卫氏的手段真是厉害的吓人,高明的可怕
13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3:50 | 删贴 | 加精
卫氏代表的是一大群人,是一个庞大的即得利益群体,并不是特指某一个人。但是在这个群体中,一定会有一个带头的人,一定会有一个阴谋的主要策划者。这个人必然对权势极端热衷且心狠手辣;这个人必然非常强悍且身份不低,如此才有足够的手段,足够的分量来胜任这许多复杂的政治斗争。
这个人会是大将军卫青吗?如果是,那他所表现出来的宽和大度,仁善退让就全是伪装,这样的卫青太可怕了。但是这可能吗?要知道伪装一时不难,伪装一世是不可能的。
这个人会是皇后卫子夫吗?我们很难将那个阴险强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与这个身不由已的可怜女子联系在一起。太子年幼,卫青长子也年幼,公孙贺平庸,卫氏还有什么人?
除去这些人,卫家还有一个分量非常重的厉害人物,那就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是武帝的长姐,她的母亲便是一个非常擅长宫庭斗争的厉害角色,当年从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脱颖而出,坐上了皇后宝座,也将她的儿子刘
14楼,[swio] 发表于2007-2-10 23:24:56 | 删贴 | 加精
成年后的平阳公主嫁给了平阳侯,她的这个名号因此而来,平阳远在河东,从此远离了京城长安,与政治绝了缘。(平阳公主一定是到过平阳县的,否则她不会碰到卫氏,卫氏是平阳县土生土长的,卫家的两代人都与平阳县吏私通足以证明。)
如果平阳公主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她很可能会在平阳县过一辈子,但她显然不是这种人,她抓住一个机会回到了长安,并且长久地留了下来,得到了亲近皇帝的机会。
回到长安后她便开始处心积虑的想讨好皇帝,捞取政治资本。当时陈皇后无子,她便选了十几个良家女子在家里,随时准备献给她那个当皇帝的弟弟。武帝最终看上了身份卑贱的卫子夫,在临走时,平阳公主抚着卫子夫的背说:“即贵,愿无相忘。”其目的,真是昭然若揭。
卫子夫虽然进了宫,但是地位仍然卑微,陈皇后压制着她,她只能当一名普通的宫女,根本无法接近皇帝。此时卫子夫的家人仍然在平阳府为仆,地位不会改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