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白下十组合起来是什么字

2.抱关击柝的成语典故

3.古文观止 卷八?争臣论

4.《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5仕以正道礼养君子

5.《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6.争臣论译文 | 注释 | 赏析

上白下十组合起来是什么字

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抱关击柝者可以

皂 (同“皂 ”) zao

皂 black; soap;

皂 (1)

皂 zào (2) 皂斗的略称(指栎实、柞实等),其壳斗煮汁,可以染黑,本作“皂”,后作“皂” [oak seed] 一日山林,其植物宜皂物。――《周礼·地官·大司徒》 (3) 又如:皂物(柞栗之类。可做黑色染料) (4) 一种洗涤用品,肥皂的略称 [soap]。如:香皂;药皂 (5) 旧时衙门内的差役 [yamen runner] 官府坐在三堂上,叫值日的皂头把万中书提了进来。――《儒林外史》 (6) 又如:皂雕追紫燕,猛虎啖羊羔(形容捉拿人时凶猛而迅速);皂快壮健(捕快壮卒);皂快(捕快;缉捕差役);皂头(旧时衙门差役的头目);皂舆(皂人与舆人。古代贱役的两种小吏);皂衣(借指下吏);皂役(旧时官衙中的差役);皂班(泛指差役);皂人(古代养马的下吏) (7) 喂马或喂牛的饲槽 [manger] 牛骥同一皂。――文天祥《正气歌》 (8) 又如:皂枥(即马厩);皂牢(饲养牛马的圈栏);皂栈(马厩。皂,食槽;栈,马脚下防湿的木板) (9) 皂荚的省称[Chinese honey locust] 皂树高大,叶如槐叶。――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10) 又如:皂角(即皂荚);皂汤(浸泡皂荚的水) 皂 zào (1) 黑色。后作“皂” [black] 黑人黑马皂罗袍。――《封神演义》 (2) 又如:青红皂白;皂褶儿(穿在外面的黑色上衣);皂帕(黑色的头巾);皂巾(黑色的头巾);皂靴(黑色的短靴);皂盖(古代车上的黑色车盖);皂鞋(一种黑色的便鞋) 皂白 zàobái [black and white―right and wrong] 黑色和白色。引喻为正确与谬误 不分青红皂白 皂化 zàohuà [saponify] 使(如脂肪或脂肪酸)转化为肥皂 皂隶 zàolì [yamen runner] 旧时衙门里的差役 皂片 zàopiàn [soap flakes] 为供市场出售而制备的精致成片的肥皂,易于溶化 皂素 zàosù [saponin] 从植物中提取的一种有毒苷类淡**粉末。主要用于制作洗 涤去污剂,部分可药用 皂 zào ㄗㄠˋ (1) 黑色:~靴。不分~白(喻不问是非)。 (2) 差役:~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郑码:NKHD,U:7682,GBK:D4ED 笔画数:7,部首:白,笔顺编号:3251115 black;soap; 白; 古代对养马奴隶的称谓。春秋时列为“人有十等”的第五等。皂为马厩而有员额者,因其衣皂色得名。后泛指从事贱役地位低下的人。《左传.昭公七年》:“士臣卑。”杨伯峻注引俞正燮《癸已类稿.仆臣台义》:“卑者,《赵策》所云‘补黑衣之队’,卫士无爵而有员额者,非今皂役也。“《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汉书.货殖传》:“昔先王之制,自天子公侯卿大夫士至子于皂隶抱关击柝者,其爵禄奉养宫室车服棺椁祭祀生之制各有差品,小不得僭大贱不得逾贵。”颜师古注:“皂,养马者也。隶之言著也,属著于人也。”《晋书.陈群传》:“其起义以来,依格杂猥,遭人为侯,或加兵伍,或出皂仆,金紫佩士卒之身,符策委庸录之门,使天官降辱,王爵黩贱,非所以正皇纲重名器之谓也。”

抱关击柝的成语典故

《孟子·万章下》

“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

《荀子.荣辱》

故仁人在上,则农以力尽田,贾以察尽财,百工以巧尽械器,士大夫以上至于公侯,莫不以仁厚知能尽官职。夫是之谓至平。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自以为寡。故曰:斩而齐,枉而顺,不同而一。夫是之谓人伦。诗曰:受小共大共,为下国骏蒙。此之谓也。

《史记》卷三〈殷本纪〉~02~  帝小乙崩,子帝武丁立。帝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唐·司马贞《史记索隐》:「旧本作『险』,亦作『岩』也。」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傅险即傅说版筑之处,所隐之处窟名圣人窟,在今陕州河北县北七里,即虞国虢国之界。又有傅说祠。注水经云沙?水北出虞山,东南径傅岩,历傅说隐室前,俗名圣人窟。 中文:杨倞 注:“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抱关击柝,指守关和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

英文:be doorkeepers or night watchmen 唐 韩愈《争臣论》:” 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意林》卷六引 晋 顾夷 《义记》:“国无道而尸大位,可耻也;国有道而有抱关击柝,亦耻也。”

宋 王安石 《谢执政启》:“盖闻抱关击柝,所以待士之为贫。”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胥吏》:“天下之吏,既为无赖子所据,而佐贰又为吏之出身,士人目为异途,羞与为伍……非如 孔 孟 之时,委吏乘田,抱关击柝之皆士人也。”

古文观止 卷八?争臣论

古文观止 卷八?争臣论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 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 『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夫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

 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人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道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孟子》卷10万章章句下诗解5仕以正道礼养君子

《 孟 子》卷 10万章 章句 下 诗解 5仕以正道礼养君子

题文诗:

孟子 有 曰 : 仕非为贫 , 有时为贫 ; 娶妻非养 ,

有时为养 . 仕 为贫者 , 辞尊居卑 , 辞富居贫 ,

恶乎宜乎 ? 抱关击柝 . 孔子尝为 , 委吏 者 矣 ,

曰会计当 . 尝为乘田 , 曰牛羊 也, 茁壮长矣 .

位卑言高 , 有 罪 过 也 ; 立人之朝 , 正 道不行 ,

耻 辱 也 者. 万章 问 曰 : 士之不托 , 诸侯何也 ?

孟子 答 曰 : 由 不敢也 . 诸侯失国 ,而后 托于 ,

诸侯礼也 ; 士之托于 , 诸侯非礼 . 万章 问 曰 :

君馈之粟 , 则受之乎 ? 曰受之 也. 受之何义 ?

君之于氓 , 固周 济 之 . 万章问 曰 : 周之则受 .

赐之不受 , 为之 何也 ? 曰不敢也 . 曰敢问其 ,

不敢何也 ? 孟子答 曰 : 抱关击柝 , 皆有常职 ,

以食于上 . 无常职而 , 赐于上者 , 以为不恭 .

万章问 曰 : 敢问国君 , 欲养君子 , 如何谓养 ?

孟子 曰以 , 君命将之 , 再拜稽受 . 其后不以 ,

君命 将之, 廪人继粟 , 庖人继肉 . 子思以为 ,

鼎肉使己 , 仆仆亟拜 , 如此 非养 , 君子之道 .

尧之 礼 舜 , 使其 儿 子 , 九男事之 , 二女女焉 ,

百官牛羊 , 仓廪 皆 备 , 以养舜于 , 畎亩之中 ,

然 后举而 , 加诸上位 . 故曰王公 , 之尊贤也 . ?

原文

?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1。孔子尝为委吏2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3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朝4,而道不行,耻也。” ?

译文

孟子说:“做官不是因为贫穷,但有时候也是因为贫穷。娶妻不是为了奉养父母,但有时候也是为了奉养父母。因为贫穷而做官的,便该拒绝高官,而居于卑位;拒绝厚禄,而只拿薄薪。拒绝高官,居于卑位;拒绝厚禄,只拿薄薪,怎样才合适呢?去守门打更好了。孔子曾经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官,他说:‘只是数字对得上而已。’也曾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官,他说:‘只是牛羊壮实成长了而已。’位置低下,而议论朝廷大事,是罪过;站在别人朝廷上做官,而不能贯彻正义的主张,是耻辱。”?

注释?(1)抱关击柝:抱关,守城门的军卒;柝,音tuò,值更所击的木头,中空,类今之木鱼。?(2)委吏:管仓库的小官。?(3)乘田:管畜牧的小官;乘,音shèng。?(4)本朝:朝廷。

原文?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 ? “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1也,固周2之。”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者,以为不恭也。” ?

译文

万章说:“士人不仰仗别国诸侯生活,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不敢这样。诸侯失去了国家,然后才仰仗别国诸侯,这是合于礼的;士仰仗别国诸侯,是不合于礼的。”?万章说:“君主如果送给他谷米,那接受吗?”孟子说:“接受。”?“接受又有个什么说法呢?”答道:?“君主对于流亡者,本来可以周济他。”问道:“周济他,就接受;赐予他,就不接受,为什么呢?”答道:“不敢啊。”问道:“请问,不敢接受,又是为什么呢?”答道:“守门打更的人都有一定的职务,因而接受上面的给养。没有一定的职务,却接受上面的赐予的,这被认为是不恭敬的。”?

注释?(1)氓:自他国流亡而来之民。?(2)周:周济,接济。

原文

?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1,亟馈鼎肉2。子思不悦。于卒也,?摽3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4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畜。’盖自是台无馈5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6之,再拜稽首而受。其后廪人继粟,庖人7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8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而加9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

译文

问道:“君主给他馈赠,他也就接受,不知道可以经常这样做吗?”答道:“鲁缪公对于子思,就是屡次问候,屡次送给他肉食,子思不高兴。最后一次,子思便挥手把来人赶出大门,然后朝北面磕头作揖拒绝了,并说:‘今天才知道君主把我当狗当马畜养。’大概从此才不让仆役给子思送礼了。喜爱贤人,却不能重用,又不能有礼貌地照顾生活,可以说是喜爱贤人吗?”问道:“国君要在生活上照顾君子,要怎样才能照顾得好呢?”答道:“先称述君主的旨意送给他,他便作揖磕头而接受。然后管理仓库的人经常送来谷米,掌管伙食的人经常送来肉食,这些都不用称述君主的旨意了〔,接受者也就可以不再作揖磕头了〕。子思认为为了一块让自己劳神费力作揖行礼,这便不是照顾君子生活的方式了。尧对于舜,让自己的九个儿子向他学习,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而且百官、牛羊、仓库全都具备,来让舜在田野中得到周到的生活照顾,然后提拔他到很高的职位上。所以说,这才算是王公尊敬贤者呀!”?

注释?(1)问:问讯,问候。?(2)鼎肉:熟肉。?(3)摽:音biāo,挥手让别人走开。?(4)稽首再拜:碰头于地叫作稽首;再拜,作揖两次;“再拜稽首”是吉拜,表示接受礼物;“稽首再拜”是凶拜,表示拒绝礼物。?(5)自是台无馈:台,仆役。赵岐《注》:“台,贱官主使令者。《传》曰:‘仆臣台。’从是之后,台不持馈来,缪公愠也。”杨树达先生认为此句应读为“自是始无馈”,恐非。因为,“自是+N+V”(N,名词;V,动词)格式的句子在《孟子》成书年代语言中较为常见如:“初,丽姬之乱,诅无畜群公子,自是晋无公族。”(《左传·宣公二年》)而读为“自是始无馈”,则只能归纳为“自是+V”格式。后者仅见一例:“孙文子自是不敢舍其重器于卫。”(《左传·成公十四年》)况且,“始无”这一词组,最早见于典籍者,为成书于南北朝梁代之《南齐书·列传第五》:“民始无惊恐。”详见杨逢彬《孟子新注新译》。?(6)将:送。?(7)庖人:官名,类似现在的食堂主任。?(8)仆仆尔:烦琐的样子。?(9)加:加官。

《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下

孟子曰:?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 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与乡人处,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当纣之 时,居北海之滨,以待天下之清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觉 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 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污君,不辞小官。进不隐贤,必以其道。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与乡 人处,由由然不忍去也。?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故闻柳 下惠之风者,鄙夫宽,彬敦。 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 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伊尹,圣之任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 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 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智,譬则巧也;圣,譬则力 也。由射于百步之外也,其至,尔力也;其中,非尔力也。?

 北宫锜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 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 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天子之卿受 地视侯,大夫受地视伯,元士受地视子、男。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 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次国地方七 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 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小国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禄,卿禄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 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 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禄 以是为差。?

 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献 子,百乘之家也,有友五人焉:乐正裘、牧仲,其三人,则予忘之矣。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 也,无献子之家者也。此五人者,亦有献子之家,则不与之友矣。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虽 小国之君亦有之。费惠公曰:?吾于子思,则师之矣;吾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 事我者也。?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虽大国之君亦有之。晋平公之于亥唐也,入云则入,坐 云则坐,食云则食。虽疏食菜羹,未尝不饱,盖不敢不饱也。然终于此而已矣。弗与共天位 也,弗与治天职也,弗与食天禄也,士之尊贤者也,非王公之尊贤也。舜尚见帝,帝馆甥于 贰室,亦飨舜,迭为宾主,是天子而友匹夫也。用下敬上,谓之贵贵;用上敬下,谓之尊 贤。贵贵、尊贤,其义一也。?

 万章问曰:?敢问交际何心也?孟子曰:?恭也。? 曰:?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曰:?尊者赐之,曰?其所取之者,义乎,不义 乎?,而后受之,以是为不恭,故弗却也。? 曰:?请无以辞却之,以心却之,曰?其取诸民之不义也?,而以他辞无受,不可 乎?曰:?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 万章曰:?今有御人于国门之外者,其交也以道,其馈也以礼,斯可受御与?曰: ?不可。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凡民罔不譈。?是不待教而诛者也。殷受夏, 周受殷,所不辞也。于今为烈,如之何其受之? 曰:?今之诸侯取之于民也,犹御也。苟善其礼际矣,斯君子受之,敢问何说也? 曰:?子以为有王者作,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夫谓非其有而取 之者盗也,充类至义之尽也。孔子之仕于鲁也,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猎较犹可,而况受 其赐乎? 曰:?然则孔子之仕也,非事道与?曰:?事道也。 事道奚猎较也?曰:?孔子先簿正祭器,不以四方之食供簿正。?曰:?奚不去 也? 曰:?为之兆也。兆足以行矣,而不行,而后去,是以未尝有所终三年淹也。孔子有见 行可之仕,有际可之仕,有公养之仕也。于季桓子,见行可之仕也;于卫灵公,际可之仕 也;于卫孝公,公养之仕也。?

 孟子曰:?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 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 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位卑而言高,罪也;立乎人之本 朝,而道不行,耻也?

 万章曰:?士之不托诸侯,何也?孟子曰:?不敢也。诸侯失国,而后托于诸侯,礼 也;士之托于诸侯,非礼也。? 万章曰:?君馈之粟,则受之乎?曰:?受之。 受之何义也?曰:?君之于氓也,固周之。? 曰:?周之则受,赐之则不受,何也?曰:?不敢也。? 曰:?敢问其不敢何也?曰:?抱关击柝者,皆有常职以食于上。无常职而赐于上 者,以为不恭也。? 曰:?君馈之,则受之,不识可常继乎?曰:?缪公之于子思也,亟问,亟捆肉。 子思不悦。于卒也,摽使者出诸大门之外,北面稽首再拜而不受。曰:?今而后知君之犬马 畜急。?盖自是台无馈也。悦贤不能举,又不能养也,可谓悦贤乎? 曰:?敢问国君欲养君子,如何斯可谓养矣?曰:?以君命将之,再拜稽首而受。其 后廪人继粟,庖人继肉,不以君命将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 也。尧之于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焉,百官牛羊仓廪备,以养舜于畎亩之中,后举 而加诸上位。故曰:?王公之尊贤者也。?

 万章曰:?敢问不见诸侯,何义也?孟子曰:?在国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 皆谓庶人。庶人不传质为臣,不敢见于诸侯,礼也。? 万章曰:?庶人,召之役,则往役;君欲见之,召之,则不往见之,何也?曰:?往 役,义也;往见,不义也。且君之欲见之也,何为也哉? 曰:?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曰:?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为 其贤也,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缪公亟见于子思,曰:?古千乘之国以友士,何如? 子思不悦,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云乎,岂曰友之云乎?子思之不悦也,岂不曰: ?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 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齐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 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惹其招不往也。? 曰:?敢问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庶人以旃,士以旗,大夫以旌。以大夫之招 招虞人,虞人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岂敢往哉。况乎以不贤人之招招贤人乎?欲 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 是门也。诗云:?周道如底,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 万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然则孔子非与?曰:?孔子当仕有官职,而 以其官召之也。?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 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 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王勃然变 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王色定,然后请问 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去。?

争臣论译文 | 注释 | 赏析

争臣论 [唐代] 韩愈

或问谏议大夫阳城于愈,可以为有道之士乎哉?学广而闻多,不求闻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晋之鄙人,熏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居于位五年矣,视其德,如在野,彼岂以富贵移易其心哉?

愈应之曰:是《易》所谓恒其德贞,而夫子凶者也。恶得为有道之士乎哉?在《易·蛊》之“上九”云:“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蹇》之“六二”则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夫亦以所居之时不一,而所蹈之德不同也。若《蛊》之“上九”,居无用之地,而致匪躬之节;以《蹇》之“六二”,在王臣之位,而高不事之心,则冒进之患生,旷官之刺兴。志不可则,而尤不终无也。今阳子在位,不为不久矣;闻天下之得失,不为不熟矣;天子待之,不为不加矣。而未尝一言及于政。视政之得失,若越人视秦人之肥瘠,忽焉不加喜戚于其心。问其官,则曰谏议也;问其禄,则曰下大夫之秩秩也;问其政,则曰我不知也。有道之士,固如是乎哉?且吾闻之:有官守者,不得其职则去;有言责者,不得其言则去。今阳子以为得其言乎哉?得其言而不言,与不得其言而不去,无一可者也。阳子将为禄仕乎?古之人有云:“仕不为贫,而有时乎为贫。”谓禄仕者也。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盖孔子尝为委吏矣,尝为乘田矣,亦不敢旷其职,必曰“会计当而已矣”,必曰“牛羊遂而已矣”。若阳子之秩禄,不为卑且贫,章章明矣,而如此,其可乎哉?

或曰:否,非若此也。夫阳子恶讪上者,恶为人臣招其君之过而以为名者。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书》曰:“尔有嘉谟嘉猷,则人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谟斯猷,惟我后之德”若阳子之用心,亦若此者。愈应之曰:若阳子之用心如此,滋所谓惑者矣。入则谏其君,出不使人知者,大臣宰相者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夫阳子,本以布衣隐于蓬蒿之下,主上嘉其行谊,擢在此位,官以谏为名,诚宜有以奉其职,使四方后代,知朝廷有直言骨鲠之臣,天子有不僭赏、从谏如流之美。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束带结发,愿进于阙下,而伸其辞说,致吾君于尧舜,熙鸿号于无穷也。若《书》所谓,则大臣宰相之事,非阳子之所宜行也。且阳子之心,将使君人者恶闻其过乎?是启之也。

或曰:阳子之不求闻而人闻之,不求用而君用之。不得已而起。守其道而不变,何子过之深也?愈曰: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不敢独善其身,而必以兼济天下也。孜孜矻矻,而后已。故禹过家门不入,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夫天授人以贤圣才能,岂使自有余而已,诚欲以补其不足者也。耳目之于身也,耳司闻而目司见,听其是非,视其险易,然后身得安焉。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时人者,圣贤之身也。且阳子之不贤,则将役于贤以奉其上矣;若果贤,则固畏天命而闵人穷也。恶得以自暇逸乎哉?

或曰:吾闻君子不欲加诸人,而恶讦以为直者。若吾子之论,直则直矣,无乃伤于德而费于辞乎?好尽言以招人过,国武子之所以见杀于齐也,吾子其亦闻乎?愈曰:君子居其位,则思其官。未得位,则思修其辞以明其道。我将以明道也,非以为直而加入也。且国武子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传》曰:“惟善人能受尽言。”谓其闻而能改之也。子告我曰:“阳子可以为有之士也。”今虽不能及已,阳子将不得为善人乎哉?

古文观止,写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有人在我这里问谏议大夫阳城:“他可以算是有道之士吗?他学问渊博见识广博,不用求教于人。按古人的道理行事,居住在晋地的偏远之处。晋地的百姓受到他德行的熏陶因此有几千人善良。有大臣听说了便举荐他,天子任命他为谏议大夫。人们都认为很光彩,阳子并没有喜色。待在这个位置上五年了,看他的德行如同还是在野一样。

他岂是因富贵而偏移心志的人啊!”韩愈我回答他道:“这就是《易经》的柔顺的恒卦所说的长久不变它的德操对男人是坏事啊。怎么能算得上是有道之士哦?在《易经·蛊》的上九卦中说:‘不侍奉王侯,使自己的情操高尚’。《蹇》的六二卦就说:‘国家的臣子处境艰险,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是为了国家和君主啊。’这也是因为在不同的时段境况,而所遵循的道德标准不同。

评析

《争臣论》针事德宗时谏议大夫阳城,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身为谏官却不问政事得失的不良表现,用问答的形式,事阳城的为人和行事进行直截了当的批评,指出为官者应当认真事待自己的官职,忠于职守,不能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由于文章有的放矢,确实也使阳城改变了自己的作风,此乃后话。《争臣论》又作《诤臣论》。

《争臣论》在写法上采取问答的形式。首先由事方发问,提出阳城是“有道之士”的看法,并且阐述其理由。尽管是发问,实际上是希望得到韩愈的认可。这就迫使韩愈不能不就什么是“有道之士”,什么是“争臣”作一番论证。这第一轮辩论之后,事方其实已经势屈。势屈而不服,只有用狡辩的方式来应战了。认为阳城不是不谏议,而是不愿让君主负恶名,所以他虽有谏诤而外人不知。

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