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为什么脚不沾地-结婚当天为啥脚不能下地
1.娶媳妇有什么忌讳
2.结婚风俗问题
娶媳妇有什么忌讳
娶媳妇有什么忌讳
娶媳妇有什么忌讳,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很注重文化礼仪的国家,尤其是在农村,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都是会有一些忌讳的,感兴趣的来看看娶媳妇有什么忌讳及相关资料。
娶媳妇有什么忌讳1( 一 ) 忌于鬼月完婚、 即农历七月、
( 二 ) 忌于农历六月完婚, 有半月妻的意思、
( 三 ) 安床时, 要把床置放正位, 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
( 四 ) 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 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 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如肖龙者、
( 五 ) 订婚当天, 不管天气有多热, 所有参加订婚的人, 都不可以煽扇子, 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
( 六 ) 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 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 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
( 七 ) 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 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 八 ) 新娘子离开娘家时, 哭得越厉害越好、 越哭越发, 不哭不发的意思、
( 九 ) 结婚当天, 新娘出门时, 姑嫂均要回避, 不能相送、 因为"姑"跟"孤"同音, 而"嫂"跟"扫"同音, 都不吉利、
( 十 ) 在迎娶途中, 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 叫"喜冲喜", 会抵消彼此的福份, 所以必需互放鞭炮, 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 以化解之、
( 十一 ) 结婚当天, 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直到晚上就寝、 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 十二 ) 结婚当天, 新娘子不可躺下, 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 十三 ) 因小孩容易哭, 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 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
( 十四 ) 新娘进男家门时, 忌脚踏门槛, 应要跨过去、
( 十五 ) 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不可观礼及进新房、
( 十六 )新娘子小心, 不要踏到新郎鞋, 会有羞夫之意、
( 十七 ) 归宁当天, 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 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 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 夫妻二人要分开睡, 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 十八 ) 新婚四个月内, 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 十九 ) 新婚四个月内, 忌在外过夜、
娶媳妇有什么忌讳2第一、结婚当天新娘礼服禁忌有口袋
自古以来女子出嫁都有穿红礼服的习俗,在过去人们经济条件不好的年代,女孩出嫁也会穿上一身红色的衣服,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般女孩出嫁都是身穿白婚纱。不管是红色礼服还是婚纱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新娘当天所穿的礼服不能有口袋,以免新娘出嫁带走娘家的财运。
第二、结婚当天新娘禁忌煽扇子。
在结婚当天,无论是新郎还是新娘切记不能煽扇子,因为”扇“和“散”是同音,有散伙的意思,结婚本是长长久久一辈子的事情,如果在结婚当天就寓意散伙的话,那未免也太“触霉头”不吉利。因此在结婚当天,即使天气再热也不能拿着扇子扇风。
第三、结婚当天新娘要哭。
女子嫁人之后就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的家,以后就是夫家的人了,嫁到夫家之后就要做到侍奉公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任性了,想着离开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难免会感伤。在农村有的地方女子出嫁称为“哭嫁”,新娘哭得越厉害越好,因为哭代表着“越哭越发家”的意思。
第四、结婚当天新娘的姑嫂要回避。
在女子出嫁当天,所有的亲朋好友都可以送新娘子出门,但是新娘子的姑嫂要回避,因为“姑”与“孤”同音,“嫂”与“扫”同音。孤就是孤单,而扫大家都知道有一个词语是“扫地出门”,都是代表着不吉利的意思,因此在新婚当天新娘的姑嫂要回避。
第五、结婚当天新娘忌讳踏门槛。
新娘迎娶到夫家之后,在进门的时候要特别的主要,一定要抬脚跨门槛,不可脚踏门槛进门,以免不吉利。
第六、结婚当天新娘忌讳躺床上。
这里所说的新娘忌讳躺床上,意思就是不能在晚上睡觉前就躺在新床上,大家都知道结婚当天是很累的,但是不管再累都要坚持,不可累了就躺在床上休息。否则就代表着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的意思,不吉利,因此为了以后幸福的生活,再累也要坚持一下。
第七、结婚当天新娘不可说再见。
婚礼当天所有的仪式都结束以后,不管是新娘还是新娘都不可以说再见,因为这表示对新人的婚姻不利,有“再婚”的意思,所以一定要避免说再见二个字。
娶媳妇有什么忌讳3一、娶亲的人有什么讲究
迎亲迎娶,又叫“迎娶”、“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是汉族传统婚姻习俗之一。
1、在新郎去迎接新娘的前三天双方不可见面,在传统说法中,双方婚前见面是不吉利的。(这个说法感觉在现代社会基本已经被废除了,一般来说结婚前一天新娘新郎都会在一起商量婚礼上的细节问题,特别是婚礼仪式上的一些事情)
2、献礼,男方要带上礼品到新娘家去迎亲,到了女方家后,女方家人要出门相迎并放鞭炮,新郎进门后献上礼品。
3、娶亲时女方家有敬茶的环节,男方要带上礼品到新娘家去迎亲,到了女方家后,女方家人要出门相迎并放鞭炮,新郎进门后献上礼品。(当然如果因为时间紧急的话这个是可以省略的环节)
4、接上新娘出门时,一般来说新郎需要公主抱新娘,将新娘抱到婚车上,因为新娘这时候脚是不能沾地的,如果新娘实在比较富态抱不起也是可以选择背的,只要脚不沾地就可以。
5、男方必须要有一捧花,这个捧花必须是你的姐妹给你拿着,到女方家的时候,才可以交给你,然后你交给你的爱人。这个步骤很关键,需要你姐姐妹妹中出一个人。
二、娶亲的人有什么禁忌
1、新娘禁忌
(1)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
(2)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
(3)因小孩容易哭。
(4)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
(5)新娘子小心。
(6)归宁当天,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要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7)礼服无口袋:结婚时,新娘会穿上礼服出嫁。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新娘当天所穿的礼服忌有口袋!这一点可能有不少人都会忽略,这是以免新娘出嫁带走娘家财运。
(8)不可煽扇子,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当天,所有参加订婚、结婚的在场人士都不可煽扇子。煽扇子有拆散的'意思,因此千万不能有这个。
(9)新娘要哭,新娘子出嫁的时候,即将要嫁为离开自己的家,难免会感伤,会哭。其实出嫁时候哭是好事,而且哭得越厉害越好,因为新娘哭有哭发哭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10)姑嫂回避,在结婚的当天,能有所有的亲戚朋友在场祝福送出门是幸福开心的事。可是,新娘出门的时候姑嫂则要回避。为什么?因为姑嫂在场不吉利,这里面的“姑”与“孤”同音,“嫂”与“扫”同音,这都是不好的,要避及一下。
(11)跨门槛,结婚时候,新娘子进男方家门时,需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抬脚跨门槛,要跨过去,忌讳脚踏门槛进门。
(12)结束前不可躺床上,结婚是件开心也是件很累的事情,在结婚当天,即使再累再困,未到就寝都不能躺在新床上,不然会有一年到头都病倒在床上的意思。
(13)不可说再见,当结婚所有事宜,包括喜宴等等仪式都完成以后,男女双方,包括双方家长都不可说“再见”,这对一对新人的婚姻不利,会有再婚的意思,不要因为一时口误而耽误了。
2、孕妇需回避
古时候的婚书中,会有“妊娠之妇避开大吉大利”之类的话,特别提示有孕在身的女子,最好不要参加婚礼。一说是婚礼现场鞭炮齐鸣、敲锣打鼓会冲撞胎神;一说孕妇体弱,婚礼现场人多,恐招来邪祟上身,且如果参加也需要在新娘入门时回避下。
3、寡妇避忌送亲
女方亲友送新娘出嫁时,寡妇、孕妇要避忌送亲。新娘出入门前,必燃放爆竹,辟沥啪啦的声音,不单为了增加婚礼的喜庆气氛,而且有祭拜天地的作用。
4、新人忌防三相
古时婚嫁礼俗中所谓“新人忌妨三相”:即婚礼当日,特别是新娘子上轿、下轿、拜天地的时候,会对三种属相的人有冲克不利,这些人如果没有避开,就可能会受到影响。为了婚礼的顺利及宾客平安,古人会在婚书中很显眼的位置,明确列出这三种属相,让宾客都能看到,并提前做好准备。
5、热丧直人应避开婚礼
热丧之人,指的是直系亲属去世不久的人。热丧之人身带重孝,恐将不吉气场带到婚礼现场。在服丧期间参加婚礼是对逝者的不敬。封建社会“百事孝为先”,直系亲属去世,应该在家守孝,以示纪念,不宜参加各种娱乐活动。
6、久病初愈者不适合参加婚礼
久病初愈,古礼的说法是指这个人病气即将过去、转好的情况开始出现;而新人结婚时,通常是运气最好颇佳的时候。从这个好坏的程度来说,不适合碰在一起。
7、避免喜冲喜、喜冲丧
喜冲喜,意思就是说在一年内,一个家庭不宜举办两次婚礼。另外,新人在婚期的前后一个月之内,忌参加别人的婚宴,以免冲犯。
喜冲丧,是指新人在婚期的前后一个月内,忌探病问丧,以免招来不吉祥。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丧冲喜」,意思是指家中有直系亲属去世,整年内不宜举办婚礼喜事,否则会有生进别的事件发生。
8、不可煽扇子
无论是订婚还是结婚当天,所有参加订婚、结婚的在场人士都不可煽扇子。煽扇子有拆散的意思,因此千万不能有这个。
结婚风俗问题
我经历过:昔阳一般需要给女方3种钱,订亲钱、看家钱和采购新娘衣物首饰钱,订亲一般6000---10000不等,看家比订亲少点,衣物首饰钱一般2万左右,现在也有一次性全包给3--5万不等,不过这些钱都用来采购新娘衣服、首饰和其他嫁妆,其他人听起来体面,女孩子找了个殷实的婆家
订亲就是订婚,男孩子到女方家,和女方家亲戚一块吃顿饭,认认亲
看家是女孩子和她家一个长辈到男方家认亲,以前的意思是看男方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要给来的长辈准备个红包,一般168、268元)
其他就是娶亲时需要的红包,每个6或者8元
娶亲还有包袱钱,新娘衣服里娘家包的红包,里面有多少,婆婆再放进去多少(这钱是留给小夫妻的,一般提前问好多少钱) 。
其实:
自古以来,山西和全国各地一样,婚姻礼仪都遵循着周代即已确立的“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仪式和礼节。随着社会的发展,“六礼”的程序不断得到简化。尽管山西各地区之间的婚俗不尽相同,但其总的演进趋势都是由繁到简。近、现代以来,山西各地的婚姻礼仪大致为以下几个阶段:
---议婚---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定婚---
经过议婚阶段,男女两家对婚事都持肯定意见,便可正式定婚,即“许亲”、“定亲”了。男方往女方家中郑重地送去聘礼,数量多少,一般因时因地,视家境贫富而定。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后一部分内容和“纳征”,雁北一带称之为“下茶”,晋南一带则称之为“过大礼”。
男女双方订婚,一般选择夏历三、六、九等吉日,双方家长要在选定的这一天分别设筵款待亲友,名为“定亲饭”。主食一般是面条,表示男女两家已经成为情深谊长的儿女亲家,所以又称为“吃面”。晋南襄汾等地,男家筵席上必备饺子,意取“捏嘴”,表示希望不要再讨财礼了;女家设筵则以“臊子面”回敬,取其长,表示财礼少了可不行。在翼城一带,“吃面”则仅限于女家,称为“吃许口面”。
定亲这一天,晋东南陵川等地,男家要送面粉给女家。女家用所送的面粉夹上小米煎成油饼,再送给男家。男方以之分送亲友、乡邻,称为“通知”。在晋南的闻喜,男方送给女方的聘礼,除各色衣料、金银首饰、酒肉糖果外,还有90个花馍。女方的回礼,除衣装鞋帽,各种文具外,也有几十个花馍。男女双方把花馍切成薄片,分送亲友、乡邻,称为“散喜馍”。
晋南襄汾一带,男方送给女方的的东西要凑足十件,表示“十全十美”。女方“回奉”给男方的东西中,还要有十包掺有盐末的麦麸。这十包麸盐要分别撒在未来的公婆和妯娌头上,表示大家都有福(麸)、有缘(盐)分。晋中祁县等地,男女双方还要互送“四色礼”。男方送给女方“定亲衣”、戒指、耳环、手镯等物,女方回送男方文房四宝、扇子、荷包、裤带一类。其中裤带尤不可少,隐喻“从今以后我把你拴住了”,或者“我将为你侍奉巾栉,脱衣解带”。
山西的许多地区,在定婚时还讲究互换“龙凤帖”,即一种印有龙、凤的大红纸贴。男方给女方的“龙帖”上写有“求吉”字样,又叫“恳帖”,大致书写内容为:“愧乏玉田,仰祈舍诺。XXX鞠躬”。女方给男方的“凤帖”广写有“允吉”字样,又叫“允帖”,大致书写内容为:“德愧比凤,愿切乘龙。姻愚弟(兄)鞠躬”。“龙凤帖”一般以大红销金全柬制成,太原、大同等地要叠成九折,以表示婚姻天长地久(九)。祁县、平遥一带则为对折式,男女的生年、月、日、时“八字”写在中缝左右,折起来正好合在一起。
在订婚之日,晋南一些地方,女方还要由亲戚陪同去一次男家。返回时,男家除送给姑娘一定数量的钱外,还要送一捆棉花,称为“沾亲棉”,又叫“粘亲花”,表示从此沾亲带故,情谊绵绵不断。
---出嫁---
定婚以后,如果男女双方都已到当地认可的结婚年龄,男方家长便设筵邀请女方家长和媒人,一块选定迎娶的日子,寿阳一带称为“会择”,大同等地则称为“择期”。早先一般要事先请阴阳先生看黄道吉日。由于民间认为迎娶之期关系列男女双方的一生,所以非常慎重,双方家长往来磋商,往往从定亲到成婚要迁延一年以上,甚至更长时间。
迎娶的日子最后选定以后,男方要正式写帖通知女方。雁北一带称为“通书”,晋南等地则称为“送好日”、“下知帖”。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请期”。吕梁一些地方,到此时才正式送财礼给女方。以前定婚行聘,为“小送”;现在临娶“纳币”,为“大送”。
山西大多数地区在迎娶前几天或头一天,也有的在迎娶当天早上,男方要打发人往女方送钗钏首饰、衣装、酒肉等礼物。这一仪式叫做“催妆”,意为催促女方做好出嫁准备。太谷等地把“催妆”称为“饷飧(sun孙);寿阳一带称为“送嫁妆”,同时把女方陪送的妆奁叫做“陪随”。在迎娶之前,大同一带,男方要送面粉和肉给女家,面粉叫做“离娘面”,肉叫做“离娘肉”。
出嫁前一天,女方要把陪送女儿的妆奁送往男家,称为“送嫁妆”。嫁妆旧时一般为桌椅箱柜、衣服被褥及梳妆用具,都要贴上大红喜字或扎上红布。忻州、雁北等地讲究在嫁妆中的面盆里放核桃和枣,然后用大红剪纸盖上;晋南襄汾一带则讲究在枕头里装上筷子、核桃,鞋里放上麸子,被子四角缝上枣和花生。这些习俗都是表示希望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儿女双全及夫妻感情和美、有福有缘。
收到妆奁后,男方要回送女方一些礼物。太原一带,男方回送女方的是清酒、猪头和蒸卷,称为“上头盒”。
出嫁前夕,女家还要给女儿“上头”和“开脸”。“上头”,即改变头发式样,把辫子盘成发髻。“开脸”又叫“开面”,其实是新娘进行美容修面,并以此表示少女时代的结束。一般是请一个“全福人”,即公婆、父母和丈夫俱在,儿女双全的年长妇女,由她用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上头”,“开脸”之后,女方要宴请本族尊长和邻里乡亲,同时款待即将出嫁的女儿。民间认为,女儿一上头,就是人家的人了,娘家须以客相待,所以筵席非常丰盛,女儿也被安顿在筵席的首位。尊长、邻里除对待嫁的姑娘表示祝贺外,还要嘱咐她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迎娶---
迎娶,又叫“迎亲”、“娶媳妇”,等于“六礼”中的“亲迎”。通常是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吕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带领迎亲队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亲的队伍,旧时讲究要用各种仪仗,从前到后,有炮手、开道锣、开道旗、“肃静”、“回避”朱牌、宫灯、金瓜、斧钺、朝天镫、龙虎旗、团扇、日罩……吹打鼓乐更是不能少的。花轿一般为两乘,新郎、新娘一人一乘。去的时候,新娘之轿例不空行,晋南一带要放花糕,青馍作为镇物;晋中有的地方则由一个与新娘属相相同、父母健在的小男孩坐着压轿,称为“压轿喜倌”。
山西各地的迎亲队伍中,都要有陪伴新郎的人。左权一带,是从年长亲友中找两个人,称为“冰人”;再从新郎的子侄辈中找一个年龄与新郎差不多的,称为“引婿”。雁北平鲁等地讲究“女一男二”,要新郎的妗子和两个兄长随花轿同去同回;回来时,女方自然也以“一女二男”相陪送亲。大同一带娶亲、送亲则专要双方女眷中娴熟礼仪的相陪。对陪伴新郎的人,太谷一带称为“伴客”;对女方陪伴新娘的人,则称为“送客”。“送客”之外,女方再去人,便是“吃客”了。
女儿在出嫁前,山西各地大多有“哭嫁”的习俗,人称“媳妇哭,娘家富”。据民俗学专家研究,这一习俗的起源与远古时代的“抢婚”有关,后来女子被掠夺时的哭诉才逐渐演化为婚俗中的“哭嫁”。这不是乐极而悲,往往有其真实的内容。一般是感叹无忧无虑少女生活的结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眷念兄嫂弟妹及与女友的友好相处之情,同时对为、媳的人生转折甚感惶惑不安。如果对婚事不太满意,感到委屈,更要借机发挥,大哭而特哭一场。新娘的母亲、女友与家族中的女眷,一般都要陪哭。
迎娶的队伍到来后,女方的家门往往由新娘的妹妹或女友们紧闭、关锁。一方面显示女方家族的尊严,另一方面是故意捉弄迎亲者。迎亲者怕误了时辰,只有付“开门钱”了事。吕梁柳林一带,迎娶队伍到女家门口时,要把一只羊赶在前头进门,俗称“撞门”。
迎娶队伍进门后,女方设筵盛情款待。晋中榆次等地,招待女婿时,除一应酒菜外,还有薄饼一样主食,当新女婿的一定要“偷”十几张饼、几双筷子和一些酒器,当地人称为“得富贵”。晋南襄汾一带讲究新郎、新娘同吃“合婚饼”。晋东南沁县等地,女儿临行前要吃鸡蛋饼,俗称“三颗鸡蛋一壶酒,打发闺女上轿走”。
撤席后,新郎再次向岳父、岳母叩头辞行。晋中祁县一带,岳父此时要为女婿披红、簪花。然后乐声大作,迎娶队伍再加上女方陪送人员,以更为盛大的气势起程了。“婚”、“昏”同音,晋南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新娘晚上出嫁的古老习俗,娘家筵请新郎,一直要到初更才打发闺女出门。
女儿出嫁离家时,山西各地都有不带娘家土的习俗。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这自然是农业社会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儿出嫁时,要在炕上换上新鞋,然后由哥哥或舅舅背上或抱上轿;或者坐在椅子上,由人抬上轿;有的地方是以红毡或红布铺地,女儿脱去脚上的旧鞋,进了轿再换新鞋。不管怎样出门,反正是脚不沾地。
女儿临行时,晋东南沁县一带,母亲要含着眼泪绕轿二圈,默默祝愿女儿幸福吉祥;父亲则象征性地护送“百步”,然后由其舅、叔、兄、弟等四人伴行送亲。
迎娶路线一般讲究走大回环,回时不走来时路。晋中祁县一带依据村落位置,有玄武(北)入,朱雀(南)出;或白虎(西)入,青龙(东)出的说法。迎娶队伍要随带红毡或红布,除了供新娘上下轿踩踏外,路经寺庙、井台或石碾、石磨时,还要用来遮掩轿窗和新娘,意在防止白虎星等鬼崇邪怪相扰。路遇别人家的嫁娶队伍时,双方要互换“针线”,即新娘的女红消灾。现在迎亲队伍相遇时互赠手帕,即此遗风。
迎娶旧时多用轿或轿车,除此而外,吕梁山区有些地方新娘出嫁骑驴;长治、屯留等地,新娘、新郎都要骑马。雁北平鲁一带还有“骡驮轿”的特殊交通工具,即两头骡子一前一后驮着一乘长轿。娶亲这天,“骡夫”最受人尊敬,他们身着黑色新衣;头缠白色毛巾,装束得精精干干。据说他们既能把“骡驮轿”赶得稳稳当当,又能使人饱受颠簸之苦,所以喜钱是不能少给的。
迎娶这一天,新郎、新娘的妆束因时因地而异。新郎旧时头戴宽边黑色硬礼帽,身穿马褂长袍,后来改为制服,现在则大都是西装革履了。晋中、晋南等地,新娘着装比较特殊,要头戴凤冠,身穿蟒袍,腰扶玉带,宛似戏台上皇后娘娘的形象。后来不穿蟒饱了,改套红棉袄;不戴凤冠了,改戴茶色眼镜,一律改穿时装。
---婚礼---
迎娶队伍回到男家以后,鼓乐大作,鞭炮连声,男方亲友、邻里一拥而出,迎接新娘。晋东南沁县一带,新娘花轿讲究落在一床红被上,新娘索取“下轿钱”后,由一“全福人”相搀,踩着红毡进门。婆婆随后用笤帚在轿内象征性地扫三下,并取土一把,拿回家放在新房炕角席子下。这叫“扫轿土”,大约是和“不带娘家土”的习俗针锋相对,你怕带来娘家的土,影响娘家种庄稼;我偏要想方设法扫一些,以有利于自家的农事。
山西有些地方在新娘出轿后,要把谷草秆、麸皮、瓜子、花生、核桃、栗子等物大把大把地往新娘身上撒,同时念诵赞辞。这一习俗叫“撒草”或“撒喜果”,起源甚为古老,相传早在汉代即已流行。早先叫做“撒谷豆”,意在压避青羊、乌鸡、青牛三煞神。后来逐渐演化,从赶煞神转为求吉利,晋南一带尚保留古意,翼城叫做“打五鬼”,浮山则叫做“摔新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