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花螂螂拳的门派介绍

2.螳螂拳是哪个门派的?

3.一到十开头的成语,急需!!今天就要

梅花螂螂拳的门派介绍

三回九转罗汉功有多强-三回九转罗汉功

 梅花螂螂拳是一项技击性较强、实用性较高的武术拳种。它源于技击格斗,又博采诸拳绝招、妙手,几经相传、细研、创新,逐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理论,在攻防技术上独具风格的武术流派。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梅花螂螂拳的门派介绍。

 梅花螂螂拳的门派

 梅花螳螂拳的文献记载始于清代李秉霄。据莱阳县志所记,李秉霄是清朝乾隆莱阳赤 山史家河人,是清朝顺治年间兵部右侍郎李赞元第十七代后人。据李赞元的第十五支家谱 载:?李姓是从福建迁至海阳县凤城西关,其子则分布莱阳、海阳各地。?传李秉霄于乾 隆年间随父宦游南中,有大盗某甲于狱中得危疾,已昏不知人,典狱以告官命出之,秉霄通医理,过试其脉,买药饮之,盗汗出而苏,夜半伺隙潜循。其后大盗将生平所学传授, 艺成而盗不复至。而其艺正是王郎所创之螳螂拳,师承过程史无记载。李秉霄原从文考取 贡生,后弃文从武,苦练经年而成螳螂拳一代宗师。因其使用双钩出神入化,故人称?李二钩?或?二钩爷?。根据《县志》和《螳螂拳谱》记载及有关传说,李秉霄是螳螂拳的主要传播人。

 李秉霄传于赵珠,字起禄,清嘉庆年间莱阳赤山村人。赵珠自小攻文习武,文才横溢,武艺超群,尽得李秉霄真传。赵珠的螳螂拳环环相绕,招招相扣,恰似梅花朵朵,瓣瓣相连,故此称为「梅花螳螂拳」。据「莱阳县志」记载:?大赤山赵珠,其(李秉霄)高弟子也。珠年老,尝跌坐床上。剧盗卫三素耳其名,遽入爪探其睛,珠手挥之,跌床下,不敢少动。?赵珠传艺于梁学香。

 梁学香,字书圃,海阳县发城乡榆山夼人,生于清道光年间(1810年)。外号?梁一 眼?,家中堂号「德顺堂」。其身材瘦小,但极为灵敏,因聪明勤奋,博学多才,故武学 造诣非凡。曾在比武中一拳置对方于地,因此亦有?梁铁锤?之称,并从此声名大振。

 梁学香半生以保镖为业,凭螳螂拳旗号闯荡江湖无敌手。梁学香不但精通?梅花螳螂拳?,他对?太极拳?也有极深的研究。他将?梅花螳螂拳?的主要技法与?太极拳?的精要融合,创编了?摘要?拳,?摘要?成了螳螂拳的精华,历代拳师不轻易外传。从此时起,?梅花螳螂拳?又称为?太极梅花螳螂拳?或简称「?太极螳螂拳?。梁学香不但将「梅花螳螂拳」技法创新,同时也是?梅花螳螂拳?蓬勃发展的奠基人。他打破螳螂拳单传习惯,传艺极广,先后在海阳、莱阳、栖霞、黄县、文登、芝罘、荣成、牟平等地授徒。其在烟台地区的部分徒弟有:梁敬川(梁学香之子)、郝宏,姜化龙、李明环、孙碤、石古都、王承志、王桂芳、蒋老七、修坤善等人。而据香港赵竹溪太极螳螂门人所载,赵竹溪师承迟守进、任丰瑞,而迟、任二人师从孙元昌,而孙元昌正是师承梁学香(香港记载为梁树香)。由此可见,香港赵竹溪太极螳螂其源流也是出自梁学香。梁学香将生平所学,写下了<螳螂拳谱>一书,为?梅花螳螂拳?的发展奠下了理论基础。笔者在去年与山东省烟台武术协会的交流活动中,有幸见到了梁学香所写的《螳螂拳谱》。《拳谱》除了论述螳螂拳理外,主要有三套拳谱,就是《棚补》(崩补)、《乱接》、《分身八肘》,从中可以看到梅花螳螂拳发展过程中的根据。自梁学香之后,?梅花螳螂拳?发展至今已如浩瀚大海,传人不计其数。在此谨列山东省郝宏、姜化龙二大主流及赵竹溪、鲍光英南传发展的概况。

?

 (一) 太极梅花螳螂郝家门(郝宏一脉流传概况)

 郝宏,字莲茹,(1986-1914)烟台牟平莱山区初家庙后人。尽得梁学香真传,创办?螳螂郝宏?拳坊,是烟台近代极负盛名的三大拳坊之一。郝宏武功超群,在北京比武时,因其枪 术出色,人称?神枪郝?。郝宏对?太极梅花螳螂拳?的技术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着有?精神?拳论,精辟地阐述了拳理技法,使之达至完美的极高境界。其子郝恒议、郝恒禄、郝恒常、郝恒信、郝恒坡、郝恒祥俱得父传绝学,武功精湛。郝家兄弟传人极广,桃李满天下,形成了现今山东省、东北各省和海外各国影响极大的?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

 郝恒禄,字绥唐,道号?云谷子?,外称?二老道?,是郝宏第子.自幼随父习武 ,终生研究武学,在郝家兄弟中功力最为深厚。郝恒禄依据螳螂剑法,吸取各家剑法精华,创出饮誉武林的?螳螂达摩剑?,其剑法出神入化,技击性极强,风格独特。郝恒禄生平禅佛修道,悟性极高,文韬武略、博学多才,他在一九二六年重修拳谱,发表了《太极梅花螳螂拳论》,奠定了郝家门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全面理论体系。郝恒禄曾任吴佩孚部队的武术教官和蓬莱国术馆长,并先后在烟台、青岛、蓬莱、哈尔滨、上海、北京等地授艺,传人多不胜数。其著名的弟子主要有丁香亭、宋浩礼、曹德坤、何世光、葛德安及其子郝斌等。郝家兄弟各有传人。长子郝恒议(1815-1929),先后在北京、哈尔滨、济南等地传艺,曾任张宗昌部队武术教官。其传人主要有贾百胜、贾百龙、张玉成、杨典杰、贾世林、贾其云、贾玉坤、谭炳章等。三子郝恒常,主要传人有孙若康、杨学敏、贾世善、王化亭、毕树财、张瑞卿、邵明光、牟传清、阳玉等。四子郝恒信,(1892-1957)外号「郝四彪子」,以气硬功著称,在烟台授艺数年,曾任烟台特区国术馆教练。主要传人有郝忠岳、苏世昌、刘继须、王明儒、宋肇德、刘忠 齐、刘忠训、张思秀、刘吉田、刘封镜、纪忠德、张楷堂、姜沂等。五子郝恒坡,外号「五猴子」,功夫扎实,灵活如猴。先后在济南、蓬莱、青岛、大连等地授艺,曾任青岛市国术讲习所所长。主要传人有郝贡、姜炳祥、陈淑海、周凤岭、腾培熙、张万福、袁惠琴、葛殿升、陈炳超、孟宪云、孙振先等。六子郝恒祥,主要传人有郝永杰、贾世善、姜勤方、姜保方、姜万景等。郝家兄弟一门六杰,由此而衍生的传人不计其数。郝斌,(又名郝宾)字善卿,(1906-1984)是郝恒禄之子。自幼随父亲、祖父习武, 十八岁时已获山东省国术决赛冠军,终生以授拳为业,是?太极梅花螳螂拳?的代表人物。其最擅长?螳螂达摩剑?及?摘要?,精于技击,艺高功纯。生平与人较技无数,未尝 败绩。他曾任牟平县国术馆最后一任馆长,并传艺于牟平、烟台、青岛、东北三省等地。他为了发扬中华武学,不辞劳苦走南闯北,毫无保留地言传身教,是武林中的典范。回想 当年笔者往烟台拜郝斌为师学艺,千辛万苦历尽艰难,郝斌师父有感于笔者诚意,尽将武功传授,其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师父对我可谓恩重如山!郝斌传人不计其数遍及海内外,连续四届的?青岛国际武术锦标赛?,其承办者正是其门下?青岛太极梅花螳螂拳委员会?。在历届比赛中,其传人均能勇夺螳螂拳、械冠军。笔者有幸参与近两届赛事,去年取得螳螂拳、螳螂剑及传统拳三面金牌。因参与国家和地区众多,是难得的高水平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为纪念郝斌,青岛孙德龙已开办?郝斌螳螂拳武馆?;烟台曲滋君成立了?烟台太极梅花螳螂拳研究总会?;笔者身为郝斌弟子,先在广州传播,近年在香港发扬光大,已成立了?香港太极梅花螳螂拳总会?;南韩金寅来也成立了?韩国梅花螳 螂拳总会?。现山东省、东北三省及全国各地和海外传人均以郝家门太

 曹德坤,(1885-1959) 是郝恒禄的得意弟子。于一九一五年由烟台到哈尔滨授艺,是东北三省太极梅花螳螂拳的主要传播人,创有?德坤武术馆?。东北三省螳螂拳的发展是非常蓬勃的,其流行程度比海外甚至发源地山东省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所谓?发源在山东,发展在东北?之说,可见东北三省螳螂拳盛况。曹德坤在东北传播数十年,传人多不胜数,主要有齐志岗、张炳熙、张松岺、盛风洲、董子刚、刘占帮、齐立德、顾云召、张径松、张传进、冯照明、刘长功等。曹德坤的徒孙即张炳熙之子张同滨,在哈尔滨创办?梅花太极螳螂拳武术馆?;曹德坤的另一弟子刘长功在东北也成立了?梅花太极螳螂拳委员会?。至今,俄罗斯、东欧各国相继邀请其传人出外教授螳螂拳,使螳螂拳的发展走向另一高峰。

 郝宏一脉的?太极梅花螳螂拳?,至今也称?梅花螳螂拳?,又名?梅花太极螳螂拳?。在近百年的发展中,已形成非常庞大的体系,建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在螳螂拳的历史里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二) 姜化龙一脉流传概况

 姜化龙,(1855-1924)山东莱阳黄金沟人,深得梁学香真传,是「梅花螳螂」系统的另一主要传播人。在清末民初年间,世有「打得硬姜化龙」美誉,为当时山东武林泰斗之一。据莱阳县志载:?化龙身不满五尺,又痴肥,若无能者,及试其技则灵巧若猴。?姜化龙三下沧洲无敌手,名震武林。其时,莱阳有习罗汉拳和地功拳的名师李仲祥、字丹伯,他和姜化龙交流武艺,互补长短,将其精要纳入螳螂拳,为螳螂拳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姜化龙授拳足迹遍及胶东,晚年在烟台、莱阳设馆授徒,弟子众多,有名望的主要有宋子德、李昆山、刘祖源、姜东洋、纪雷山、袁子、于振江、崔罗亭.宋子德,字耀坤,莱阳赵格庄人,生于一八五五年,与姜化龙同龄,卒于姜化龙之后 。因家境富裕,人称宋二爷。宋子德原习猴拳与长拳,后拜姜化龙门下研习螳螂拳,与姜化龙和李丹伯结义为兄弟,情同手足。宋子德全面继承了姜化龙武学,并遍阅各派武典,访友论武,吸取各派武学精华,对姜化龙所传?梅花螳螂拳?进行充实发展,从而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太极螳螂拳?。其传人亦确定为?太极螳螂拳?始于宋子德。宋子德富有文采,故能对姜化龙所传梁学香的拳谱重新整理,形成了理论体系更为完整的《螳螂拳谱》,对螳螂拳的发展贡献良多。螳螂拳在姜化龙、宋子德时代盛况空前,其开设的武馆遍布胶东及以外地区。宋子德武功超卓,相传与人过招,对方鲜有能挡其锋者。宋子德先后在莱阳、烟台等地授拳,其主要传人都是名震一时之辈,如:王玉山、崔寿山、赵石亭、宋环亭、姜吉和、纪春亭、姜玉龙等。

 李昆山,字进玉,(1890-1982)莱阳县沽汇乡由各庄人。十二岁时随伯父李丹伯习长拳,至十七岁时李丹伯感染沉疴,弥留前将其托咐结义兄弟姜化龙。李昆山拜姜化龙为师,苦练六年,将?梅花螳螂拳?中精华?摘要?六段、?八肘?、?拦截?、?梅花路?等尽得真传,而姜化龙所精擅之气功,如《达摩易筋经》、《气功八段锦》及《三回九转内功》等,均能承继衣钵。一九三三年春天,先与同门王玉山、刘祖远、宋举龙共四人往 济南参加山东省国术考试,李昆山获长兵组第一名。同年秋天赴南京参加国考,连战连胜,最终获得长兵组冠军。李昆山先在李景林于济南所创办的山东国术馆任教,后返莱阳,筹组莱阳县国术馆。当时李昆山曾任黄县警察队长,认识了黄县首富也是六合螳螂拳名家丁子成,其后武馆就设于丁子成所开但已歇业的北当铺内。不久,参加了抗日战争,后来随军到了台湾,成了台湾?梅花螳螂拳?的开山始祖。李昆山在台湾的主要传人有李登五、孙鹤丰、李鸿杰、于峨一、李纯德、崔维国等。在莱阳传人有张寿山、张继先等。张寿山再传张炳斗,张炳斗是李昆山外孙,得到真传,后曾跟螳螂名家王玉山深造,着有《太极梅花螳螂拳体用全书》及长篇小说《螳螂拳史演义》,一九八二年担任山东电视台《武松》电视剧武打设计;一九九二年开办?青岛市莱西市昆山武术学校? 嘌 霾簧偃瞬摹崔寿山,彭年,(1890-1969) 莱阳诸陆人。师承宋子德,传烟台一脉。其对螳螂 拳造诣颇深,他的最大贡献在于重新编写《螳螂拳谱》,该谱一脉相传,是螳螂门的武学 经典。崔寿山曾任教于莱阳国术馆,后到大连传播,三十年代初到烟台设馆授徒,晚年回 家乡莱阳。其主要传人有张楷堂、孙相庭、曲伸、徐凤岐等。张楷堂,烟台所城里人,曾 师承烟台武林赫赫有名的郝恒禄、郝恒信兄弟习?郝家梅花螳螂拳?。三十年代初拜师崔 寿山学?太极螳螂拳?,苦练六年尽得真传。张楷堂卒于一九九三年,终年八十三岁。继 承其衣钵者有周振东,现在烟台发扬光大,是崔寿山一脉?太极螳螂拳?的嫡系传人。另 徐凤岐有传人孙德等,也在烟台传播。最近出版了不少「太极螳螂」的影碟,对发展螳螂 拳作出了贡献。曲伸,辽宁大连人,出生于一九一九年,原师承赵培起、王子章习秘宗拳 ,一九三四年拜崔寿山门下习太极螳螂拳,主传东北吉林省一脉。

 王玉人,莱阳崔疃人,(1892-1976)宋子德之得意弟子,武功超卓,享有盛名。主传 青岛一脉,有太极螳螂青岛派之称,其武馆设于青岛,传人遍布胶东。他两个儿子王元亮 、王元干尽得真传,在青岛、莱阳设馆授徒,桃李满门,主要传人有吕国堂、刘美杰、李 飞林等。王家兄弟在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也有传人,其日本弟子有《螳螂拳大要》巨著问 世,是第一部由海外讲述现今山东省太极螳螂拳系统的代表作,内容丰富精彩,可见其日 本传人研究螳螂拳已达至登峰造极之境界。

 袁子(址),字绍周,师承姜化龙,是?梅花螳螂?传播东北三省的另一支脉。主要 传人有顶门弟子李端禄以及女儿袁侠。现今辽宁省丹东传人最多。在二零零零年山东青岛 国际武术锦标赛,笔者亲眼目睹袁侠前辈下场表演,果然老当益壮,功力深厚。其主要传 人有衣海峰、王宝吉、徐再兴、王孝东等。 姜化龙一脉的?梅花螳螂拳?或名?太极螳螂拳?,在近百年的发展中是非常蓬勃的 。教授螳螂拳的武馆遍布山东,名声远播,流传极广,成为山东省第一拳种。经历几代名 师的努力,写下了螳螂拳发展的光辉历史!

 (三) 赵竹溪太极螳螂

 赵竹溪,字长青,(1900-1991)山东掖县沙河镇路旺村赵家庄人。少年时在平度县大 泽山智藏寺随清泉和觉东大师习太祖门武艺。至十八岁时回沙河镇德胜镳局任镳师,期间 遇青峰观道士张万秋学得太极?摩云掌?。后离开镳局返乡,先后跟任丰瑞、迟守进习?太极螳螂拳?。任、迟两人师承孙元昌,而孙元昌是师承梁学香。(香港记载梁树香,梁 树香师承侠盗马强,马强师承侯杰,侯杰师承其兄候智远,而侯智远则师承王郎)赵竹溪 年约三十岁时南下广州、香港、澳门经商,后闯荡江湖卖艺,四海为家,期间历尽沧桑, 一言难尽!终凭其高强武功打出江山,在南方、海外竖起「太极螳螂」旗号。赵竹溪先后 在澳门、越南、香港等地传播,至九十年代已是桃李满天下,号称传人七万之众。其主要 传人有烟台一同南下的姜密龄,德高望重的邝群威及其子赵汉麟以及「竹溪太极螳螂同学 会」历届主席及干事计有:王秀英、陈国燊、许拱辰、邓成安、叶德滋、邓成宁、陈启基 、黄添、黄清标、袁乃照、曹柏铿、邱添、卢俊文、余定邦、麦福馨、黄亮群、畲绍福、 谢永铭等。流传于海外的美国有:邓通治、吴秋、李火烟、方国梁、王林陵、蒋耀辉、郑 华秋等,澳洲有谢赐荣、林子强等,加拿大有霍伟乐、黄杰汉、李智伟等。 邝群威,广东人,卒于二零零三年二月,享年九十一岁。三十年代在澳门学艺,是赵竹溪的得意弟子。一九四四年获派到「赵竹溪国术馆」新桥分馆执教。一九四五年赵竹溪 远赴越南后,邝群威便承担起发扬?太极螳螂?的重任,在澳门、香港传播数十年,桃李 满门,是发展?竹溪太极螳螂?的主要功臣。在香港设有?群威太极螳螂国术会?,积极 参与各地的武术活动,在港、澳及海外的传统武术界,建立了受人尊敬的地位!在二零零 二年元旦,笔者有幸与邝师傅到广州参加广东省武协精武会武术表演,邝师傅以年近九旬 高龄,还身体力行参与武术交流活动,这种难能可贵的尚武精神,永为武林人士所敬仰。 其主要传人有:郭耀华、黄锦波、黄权、梁汉华、梁汉明、樊天华、吴国祥、谢延虎等。

 赵竹溪的?太极螳螂?是糅合了少林太祖门的精华及太极摩云掌,已形成了自己的风 格和体系。尤其在器械方面,与现今山东省的?太极螳螂?已有很大区别。赵竹溪将许多 奇门兵器融合自己的体系,而拳术套路却相对较山东同门为少。他在澳门期间,吸取了南 派咏春的优点,创编了?少林佛桩?一百零八式,丰富发展了本身的体系,故其传人改称 ?竹溪太极螳螂?,以兹识别。而亦有称作?山东少林太极螳螂门?。

 (四) 鲍光英梅花螳螂

 鲍光英,烟台人。原习太祖长拳,后学梅花螳螂拳。先在烟台当镖师,九一八事件后南下香港,在荷李活道设馆授徒与行医,传授?梅花螳螂?。其馆颇有北路英雄气慨,门前挂 有大帅旗上绣?教斗山东螳螂武艺?几个大字。鲍光英名望虽高,但择徒甚严,故传人不 多,主要有刘谈峰、陈锦昌、霍耀池几人。

 刘谈峰学成于三十年代,后参加国内革命工作,出生入,身经百战,直至解放后往北京 任职,主要传人有孟正源等人。据孟正源所称,其师承武学为?梅花摔手螳螂?。刘谈峰 留有鲍光英所传《梅花摔手螳螂拳法要论》七篇;《秘传梅花螳螂手法图谱》一卷;《秘传双手连环单手回旋起点落点拍位图谱》一卷;《秘传螳螂拳剑单双梅花绞丝图谱》、《秘传阴阳交合五点梅花图谱》等珍贵资料。这些资料据讲为鲍光英前辈师叔所传,是谁所 写并无说明。刘谈峰一脉主要流传于北京。

 霍耀池,广东顺德人,其父在港经商,因此出生于香港。十余岁时便师承鲍光英习武学医 ,文武双修。在香港沦陷后,以行走江湖卖艺为生,因实战功夫了得,名冠省、港、澳, 人称?江湖状元霍耀池?。其后在广州定居,设馆于长寿西路,名叫?霍耀池中医师螳螂 国术健身学院?,行医授武,是?梅花螳螂?早期在南方的主要传播人。其授武多年,传 人无数,早年有所谓?十虎?之徒者如欧潜云、萧锦添、罗牛,黄梓芬等,至今能继承衣 钵发扬光大者有其儿子霍明森、霍明彬、霍明刚、霍明东等霍家兄弟,徒弟有潘礼滔、黄 广泉、严孝良等。一九八四年广州成立?螳螂拳学会?,其传人均积极参与,近几年亦参 加?广东省武协精武会?活动。潘礼滔、黄广泉及霍家兄弟传人多不胜数,流传于广东、 香港一带。

 鲍光英的?梅花螳螂?主要由刘谈峰、霍耀池传播。刘谈峰主传北京,故至今未见其风格 。而观霍耀池一脉的?梅花螳螂拳?,其风格类似长拳,其理论基础?四击、八法、十二?型等也是出于长拳、与刘谈峰所传理论颇不同。与现今山东之?梅花螳螂拳?风格区别 较大,套路亦各有不同。故虽然同名而其实质有别。另有关师承关系亦未能明确,刘谈峰 、霍耀池二脉均无提到鲍光英师承何人?承传体系如何?笔者在八四年曾请教当时出国访 问路经广州的中国武术团团长即原山东武术队教练周永福,他分析讲烟台鲍光英、鲍光发 二兄弟原习长拳,其梅花螳螂拳应是出于姜化龙一脉的,至于是否属实?有待鲍光英传人考证。

螳螂拳是哪个门派的?

螳螂拳主要流传于山东胶东各地。主要流派有“太极”、“七星”、“梅花”、“六合”四大派。七星螳螂拳和梅花螳螂拳在动作的组合结构上更为相近。这两种螳螂拳的许多套路名称,动作组合,攻防办法等方面都大同小异。

“梅花”名主要来自梅花螳螂拳讲究出手成撮,多以几招连贯为伍,强调招招相连、一招三变、以活为上,遇回为高,加之步法的灵活变换好比朵朵梅花迎雪开。由于劲法上讲究“顺劲、巧劲、柔劲”,较比七星螳螂拳在刚柔相济等方面更为深化些,所以有人称梅花螳螂拳。

少林螳螂拳是少林寺正宗拳法之一,属于象形拳,讲究臂肘出击灵活,变化多端,动作敏捷,刚柔相间。集技击与修身于一体,活学活用,配合实战教学,攻防自如,实用性更强!

其主要流派如下:①太极螳螂拳。来由于宋子德宗师,在继承古传螳螂拳的基础上,创编了《崩补》套路,演化出365手《摘要》,使螳螂拳加以完善。它以《乱接》练手稍之劲,以《崩补》练身法之变化,以《八肘》为母演劲法之变化,更以《摘要》为纲,演全身之变化。内功以《三回九转罗汉功》筑基,以《神仙起居法》、《易筋经》、《太上养生法》、《十二动功》辅之,讲究以“空气”为绝佳之练功器械。器械方面有《老子鸿门文武剑》、《十八枪》、《太极玉环刀》、《掠水棒》等。②梅花螳螂拳。讲究出手成撮,招招相连,一招三变,以活为上,迂回为主。鱼鳞步灵活变化,恰似朵朵梅花。劲法上讲究顺劲、巧劲、柔劲。练功内容和七星螳螂拳大体相似。套路有翻车、蹦步、拦截、梅花路、白猿偷桃、八肘、传技、摘要等。③六合螳螂拳(又名马猴螳螂)。与前两种流派差异较大,动作、劲法更倾向于柔。六合螳螂主要吸取了一些拳论中所载的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要领,强调以“意变”导“形变”,意会身随,以人之劲为劲,引进落空,要求活似机轮,圆似钢球,上下相随,内外合一。劲力分刚、柔、 明、暗、 滑五劲。套路主要有短锤、双封、铁刺、藏花、仙手奔、照面灯、截手圈以及六合摘要、九十三手等。

螳螂拳又可分北派螳螂与南派螳螂。北派螳螂拳传于山东省胶东一带,南派螳螂又名周家螳螂拳,据传是清代广东人周亚南创始的,与南拳各派相似。 螳螂拳形成了六合螳螂拳(又名"马猴螳螂拳")、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又名"太极螳螂拳")、通臂螳螂拳、摔手螳螂拳、光板螳螂拳、八步螳螂拳等流派。按发劲的形式划分,七星螳螂拳、梅花螳螂拳等属"硬螳螂拳",六合螳螂拳等属"软螳螂拳"。

一到十开头的成语,急需!!今天就要

一毛不拔 一心一意 一言九鼎 一视同仁 一败涂地 一本正经 一本万利 一路顺风 一表人才 一路平安

二龙戏珠、两全其美、两袖清风、两面三刀、两相情愿、两小无猜、两袖清风、

三生有幸 三顾茅庐 三言两语 三足鼎立 三心二意 三番五次 三令五申 三思而行 三长两短 三下五除二

四通八达 四海升平 四大皆空 四体不勤 四平八稳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五彩缤纷 五谷丰登 五花八门 五光十色 五大三粗 五谷不分 五体投地

六畜兴旺 六神无主 六亲不认

七步之才 七上八下 七手八脚 七嘴八舌 七拼八凑 七零八落 七窍生烟

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 八仙过海、

九九归一 九牛二虎 九霄云外 九牛一毛 九一生

十全十美 十拿九稳 十恶不赦

百战百胜 百花争艳 百花齐放 百感交集 百无聊赖 百步穿杨 百里挑一 百发百中 百依百顺 百折不挠

千方百计 千夫所指 千真万确 千钧一发 千里鹅毛 千锤百炼 千军万马 千丝万缕 千山万水 千秋万代

万象更新 万无一失 万般无奈 万全之策 万不得已 万古长青 万不辞 万众一心 万紫千红 万变不离其宗

一到十开头的 四字成语

一班半点 一斑半点 一笔不苟 一病不起 一波才动万波随

一秉大公 一步登天 一百二十行 一表非凡 一表非俗

一笔勾断 一笔勾销 一笔勾消 一报还一报 一般见识

一斑窥豹 一鼻孔出气 一笔抹煞 一笔抹? 一笔抹杀

一不扭众 一秉虔诚 一表人才 一表人材 一败如水

一表人物 一把拿 一板三眼 一波三折 一败涂地

一表堂堂 一波万波 一般无二 一本万利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碧万顷 一瓣心香 一鞭先著 一班一辈 一步一鬼

一棒一条痕 一班一级 一步一趋 一鞭一条痕 一悲一喜

一板一眼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一步一个脚印 一秉至公 一鼻子灰

一本正经 一臂之力 一不做,二不休 一成不变 一差半错

一长半短 一尘不到 一倡百和 一唱百和 一尘不染

一成不易 一尘不缁 一场春梦 一寸赤心 一寸丹心

一锤定音 一槌定音 一差二错 一蹴而成 一长二短

一蹴而得 一蹴而就 一差二误 一差二?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触即发 一床锦被遮盖 一触即溃 一蹴可几 一长两短

一差两讹 一床两好 一串骊珠 一筹莫展 一辞莫赞

一尺水十丈波 一传十,十传百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一唱三叹

一倡三叹 一朝天子一朝臣 一辞同轨 一彻万融 一吹一唱

一长一短 一唱一和 一倡一和 一成一旅 一草一木

一重一掩 一弛一张 一锤子买卖 一点半点 一动不如一静

一代不如一代 一丁不识 一定不易 一定不移 一跌不振

一代风流 一代楷模 一刀两断 一刀两段 一点灵犀

一搭两用 一雕双兔 一代谈宗 一代文宗 一搭一档

一点一滴 一箪一瓢 一德一心 一旦一夕 一代宗臣

一得之功 一定之规 一得之见 一得之愚 一而二,二而三

一而二,二而一 一而再,再而三 一吠百声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佛出世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一反常态 一飞冲天

一夫当关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帆风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一反既往

一发破的 一反其道 一发千钧 一饭千金 一帆顺风

一饭三吐哺 一分为二 一分一毫 一饭之德 一方之任

一傅众咻 一夫之勇 一夫之用 一谷不登 一个半个

一谷不升 一个巴掌拍不响 一官半职 一高二低 一干二净

一概而论 一改故辙 一个萝卜一个坑 一股脑儿 一顾倾城

一顾千金 一干人犯 一国三公 一轨同风 一根一板

一鼓一板 一鼓作气 一棍子打 一毫不差 一毫不苟

一虎不河 一呼百诺 一毫不染 一呼百应 一麾出守

一花独放 一挥而成 一狠二狠 一挥而就 一呵而就

一?而论 一哄而起 一哄而散 一哄而上 一挥九制

一画开天 一簧两舌 一壶千金 一毫千里 一寒如此

一还一报 一晦一明 一呼再喏 一狐之腋 一狐之掖

一介不苟 一阶半级 一介不取 一蹶不兴 一脚不移

一蹶不振 一阶半职 一举成名 一决雌雄 一家眷属

一饥两饱 一举两得 一举两全 一见了然 一家老小

一举千里 一见倾心 一见如故 一见如旧 一接如旧

一浆十饼 一箭上垛 一箭双雕 一举三反 一决胜负

一举手之劳 一介书生 一家无二 一举万里 一举一动

一家一火 一家一计 一技之长 一家之辞 一介之才

一箭之地 一家之计 一己之见 一见钟情 一剑之任

一己之私 一介之善 一介之士 一家之学 一家之言

一箭之遥 一家之作 一孔不达 一客不烦二主 一匡九合

一口两匙 一刻千金 一?千金 一块石头落地 一口三舌

--------------------------------------------------------------------------------

二八佳人

二分明月

二缶钟惑

二缶锺惑

二话不说

二惠竞爽

二龙戏珠

二满三平

二三君子

二三其德

二竖为虐

二桃杀三士

二童一马

二心两意

二心三意

二姓之好

--------------------------------------------------------------------------------

三百六十行 三百瓮齑

三班六房 三般两样 三榜定案 三病四痛 三不拗六

三步两脚 三曹对案 三茶六饭 三茶六礼 三差两错

三差五错 三长两短 三长四短 三朝五日 三朝元老

三从四德 三寸不烂之舌 三寸鸟,七寸嘴 三寸之舌 三等九般

三等九格 三迭阳关 三叠阳关 三冬二夏 三对六面

三番两次 三番五次 三翻四复 三翻四覆 三反四覆

三分鼎立 三分鼎足 三分似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似鬼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三坟五典 三风十愆 三夫成市虎 三夫之对 三夫之言

三复白圭 三复斯言 三纲五常 三告投杼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三更半夜 三宫六院 三姑六婆 三顾草庐 三顾茅庐

三跪九叩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三好二怯 三好两歹 三好两歉

三户亡秦 三槐九棘 三环五扣 三皇五帝 三回九转

三回五次 三荤五厌 三魂出窍 三魂七魄 三饥两饱

三家村 三缄其口 三谏之义 三江七泽 三江五湖

三脚两步 三教九流 三街两市 三街六市 三街六巷

三节两寿 三句不离本行 三句话不离本行 三老四少 三老五更

三邻四舍 三令五申 三六九等 三马同槽 三毛七孔

三媒六证 三命而俯 三沐三熏 三沐三薰 三?八菹

三年化碧 三年五载 三年之艾 三朋四友 三平二满

三婆两嫂 三妻四妾 三期贤佞 三迁之教 三亲六故

三亲六眷 三亲四眷 三清四白 三求四告 三拳不敌四手

三拳两脚 三人成虎 三人为众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三日新妇 三三两两 三三四四 三三五五 三山五岳

三蛇七鼠 三生有幸 三牲五鼎 三省吾身 三尸暴跳

三尸五鬼 三十而立 三十六策,走为上策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行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三天 三豕涉河 三首六臂 三兽渡河

三思而后行 三思而行 三台八座 三汤两割 三汤五割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天两头 三头八臂 三头对案 三头两面

三头两日 三头两绪 三头六臂 三头六面 三头六证

三吐三握 三推六问 三瓦两舍 三瓦两巷 三位一体

三窝两块 三五成群 三徙成都 三徙成国 三下五除二

三写成乌 三写易字 三心二意 三心两意 三衅三浴

三星在户 三星在天 三熏三沐 三薰三沐 三旬九食

三言讹虎 三言两句 三言两语 三阳交泰 三阳开泰

三盈三虚 三余读书 三浴三衅 三怨成府 三月不知肉味

三灾八难 三灾六难 三占从二 三战三北 三折肱,为良医

--------------------------------------------------------------------------------

五日一石 五谷不分 五彩缤纷 五毒俱全 五短身材 五大三粗

五斗折腰 五风十雨 五方杂处 五谷不分 五谷不升

五?大夫 五谷丰登 五鬼闹判 五光十色 五花八门

五行并下 五行八作 五合六聚 五黄六月 五湖四海

五脊六兽 五角六张 五经扫地 五陵年少 五劳七伤

五零四散 五里雾 五马分尸 五内俱崩 五内如焚

五雀六燕 五日京兆 五十步笑百步 五色缤纷 五世其昌

五色无主 五体投地 五虚六耗 五行并下

五心六意 五言长城 五音六律 五颜六色 五月披裘

五月粜新谷 五子登科 五脏六腑 一五一十

--------------------------------------------------------------------------------

六开头成语:

六月飞霜 六神无主 六亲不认 六马仰秣 六根清净

六畜兴旺 六出奇计 六尺之孤 六朝金粉

七开头的成语:

七言八语 七八活 七手八脚 七上八下 七窍生烟

七拼八凑 七零八落 七老八十 七高八低 七颠八倒

七长八短 七步成诗

八开头的成语:

八仙过海 八面圆通 八面威风 八面玲珑 八面(见)光

八方呼应 八斗之才 八拜之交

九开头的成语:

九霄云外 九五之尊 九天揽月 九天九地 九一生

九世之仇 九儒十丐 九泉之下 九牛一毛 九牛二虎之力

九流百家 九九归一 九回肠断 九合一匡 九鼎大吕

十开头的成语:

十字路口 十捉九着 十指连心 十羊九牧 十围五攻

十万火急 十万八千里 十一生 十鼠同穴 十室九空

十生九 十人九慕 十全十美 十亲九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寒窗 十拿九稳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十行俱下

十风五雨 十恶不赦 十步之内,必有芳草

百开头的成语:

百折不挠 百战百胜 百依百顺 百无一失 百无聊赖

百无禁忌 百闻不如一见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百岁之好 百思不得其解 百世之利 百鸟朝凤

百年之业 百年偕老 百年大计 百虑攒心 百炼成刚 百里挑一

千开头的成语:

千姿百态 千真万确 千载一时 千载一逢 千载难逢 千言万语

千岩竞秀 千辛万苦 千推万阻 千头万绪 千态万状 千丝万缕

千山万水 千山万壑 千秋万代 千千万万 千奇百怪 千篇一律

千难万险 千难万难 千虑一失 千虑一得 千了百了 千了百当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里迢迢 千里始足下 千里鹅毛 千里莼羹

千钧一发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千军万马 千金一掷 千金一笑

千金一诺 千金一刻 千金买笑 千娇百媚 千回百转 千呼万唤

千古绝唱 千夫所指 千方百计 千刀万剁 千锤百炼 千疮百孔

千愁万恨 千差万错 千差万别 千仓万箱 千兵万马 千变万化

万开头的成语:

万紫千红 万众一心 万象更新 万无一失 万一生 万不辞

万水千山 万寿无疆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万事亨通 万事大吉

万世师表 万世不易 万人之敌 万人空巷 万全之策 万念俱灰

万目睽睽 万马齐喑 万马奔腾 万里长城 万籁俱寂 万劫不复

万箭攒心 万家灯火 万贯家财 万古流芳 万古长存 万古长春

万夫不当 万代千秋 万不失一 万不得已 万变不离其宗

亿开头的成语:

亿万斯年 亿辛万苦 亿兆一心

--------------------------------------------------------------------------------

七病八倒

形容体弱多病

七病八痛

①泛指各种各样的病痛。②指体弱多病

七步八叉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七步成章

同“七步成诗”

七步之才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称人才思敏捷

七长八短

①长短高低不齐貌。②零落不全貌。③谓说长道短,唠叨不绝。④犹言是非好歹

七穿八洞

形容破旧不堪

七穿八烂

形容破烂不堪

七疮八孔

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

七搭八扯

同“七搭八搭”

七搭八搭

①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②纠缠;乱搭腔

七大八小

①大小不一。②零落貌。③谓妻妾众多

七担八挪

一再耽搁拖延

七颠八倒

①形容纷乱不堪。②谓失去常态。③犹言颠三倒四。④犹言懵头转向

七断八续

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

七返还丹

见“七返丹”

七高八低

形容凹凸不平

七拱八翘

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

七横八竖

形容纵横杂乱

七慌八乱

形容非常慌张混乱

七开八得

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

七孔生烟

同“七窍生烟”

七口八嘴

同“七嘴八舌”

七拉八扯

①谓漫无边际地闲谈。②谓乱拉来一大堆人

七捞八攘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七老八倒

形容年老体衰

七老八十

形容年纪很大

七了八当

形容十分妥帖

七零八落

①散乱;不整齐貌。②破败、破残貌。③稀少的样子

七零八碎

①形容残破不堪。②零星琐碎。③指零星的物品

七满八平

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

七男八婿

同“七子八婿”

七拼八凑

把零碎的东西勉强拼凑起来。亦指胡乱凑合

七破八补

形容衣物非常破旧

七七八八

①犹言差不多。②犹言零零碎碎,各式各样

七窍玲珑

形容聪明灵巧。相传心有七窍,故称

七窍冒火

同“七窍生烟”

七窍生烟

形容气愤或焦急至极点

七擒七纵

同“七纵七禽”

七青八黄

泛指钱财

七情六欲

泛指人的各种感情和欲望

七上八落

形容心神不定或慌乱不安

七上八下

①形容无所适从或心神不定。②形容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③七之上,八之下。犹言中等,还过得去

七舌八嘴

同“七嘴八舌”

七生七

见“七七生”

七手八脚

①动作忙乱貌。②众人一起动手貌。③形容头绪、支节很多。④形容手和脚多

七首八脚

形容慌张乱闯

七八活

形容痛苦不堪或濒临境

七七生

亦作“七生七”。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才能证得阿罗汉果

七损八伤

形容损伤惨重

七损八益

谓女子月事宜以时下,男子精气宜于充盈。中医述人生长发育过程,女子以七为纪,男子以八为纪,故七指女,八指男

七推八阻

以各种借口推托

七歪八扭

形容歪斜不正

七弯八拐

见“七湾八拐”

七湾八拐

亦作“七弯八拐”。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

七湾八扭

同“七湾八拐”

七窝八代

詈词。指全部眷属家族

七相五公

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七行俱下

形容读书极快,聪敏异常

七言八语

形容人多语杂

七张八嘴

同“七嘴八张”

七折八扣

形容不按十足计算,折扣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