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而行的相关名言-直道而行的相关名言警句
1.以孔子或孟子的名言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2.司马光的名言有哪些 司马光的名言介绍
3.司马光的名句
4.孔子在治国治教和思想方面有什么主张
5.引用孔子的格言写作文
6.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司马懿经典名言
以孔子或孟子的名言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司马光的名言有哪些 司马光的名言介绍
1、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3、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
4、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5、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6、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7、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8、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9、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10、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11、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1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13、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14、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15、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16、不受非分之赐,则廉耻立。
17、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18、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19、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20、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21、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
22、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23、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24、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25、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26、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27、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28、生无益于时,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9、忍小忿而存大信。
30、有贤不能和,与无贤亦同。
31、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32、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能生无益于时,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33、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34、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35、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36、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37、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38、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39、口有蜜腹有剑。
40、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41、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42、英雄无用武之地。
43、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4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45、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46、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47、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4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9、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50、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51、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52、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53、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54、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55、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56、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57、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58、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5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61、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62、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63、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64、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65、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分离,以至于败。
66、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67、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6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69、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70、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71、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72、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73、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74、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75、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76、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励志签名,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77、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78、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79、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80、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司马光的名句
司马光的千古名言名句
1、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2、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
3、"二十八打天下,戒马一生,驰骋千里,只为梦萦——司马光《资治通鉴》"
4、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客中初夏》
5、治性之道,必审己之所有余而强其所不足,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太察,寡闻少见者戒于壅蔽,勇猛刚强者戒于太暴,仁爱温良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必审己之所当戒而齐之以义,然后中和之化应,而巧伪之徒不敢比周而望进。——司马光《资治通鉴》
6、何谓君子?何谓小人?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8、不爱其亲,焉能爱自己——司马光《家范》
9、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司马光
10、"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初夏》"
11、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司马光
12、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司马光《家范》
13、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司马光
14、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司马光
15、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16、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司马光
17、家庭和睦之道:忍忍忍——司马光《家范》
18、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19、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司马光
20、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司马光
21、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司马光《西江月》
22、忍小忿而存大信。——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八》
23、原文《周易》:离下巽上。家人:利女贞。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司马光《家范》
24、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司马光
25、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司马光
26、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司马光
27、口有蜜腹有剑。——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元年》
28、"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
29、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司马光《瞑目》
30、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31、平而后清,清而后明——司马光
32、为官择人,不可造次,用一君子,则君子毕至,用一小人,则小人竞进矣。——司马光《唐纪十·太宗贞观六年》
33、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34、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司马光
35、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司马光
36、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司马光
37、剑客苍鹰队,将军白虎牙。分兵逻圁水,纵骑猎鸣沙。浪有书藏袖,难凭信达家。不堪闻晓角,吹尽落梅花。——司马光《塞上》
38、生无益于时,无闻于后,是自弃也。——司马光
39、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40、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司马光
41、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司马光
42、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
43、暂来还似客,归去不成家。——司马光
44、”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
45、善可为法,恶可为戒。——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
孔子在治国治教和思想方面有什么主张
教学特点
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⑤要求学生对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书画家周国民题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知难而退,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
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诲人不倦
1.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直道而行
孔子名言:出自《论语.述尔》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思想体系
特点
①他提出“仁义礼智”的学说,“仁”包含了对社会、政治的最高期待。
②他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③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④提出儒家学派的核心思维方法,行中庸之道。
政治思想
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
孔子讲学图(7张)
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愿望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
孔子雕像
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
孔子讲学
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四科十哲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子路)
文学:子游、子夏
(见《论语·先进》)
高足弟子
孔子弟子列表
孔子号”弟子三千,贤者七十“,考诸经籍,有七十多人,兹列如下[9]:
引用孔子的格言写作文
1. 孔子的名言写篇作文
『⒈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⒈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⒈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⒈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⒈5』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⒈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⒈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⒈8』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⒈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⒈10』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⒈11』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⒈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⒈13』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⒈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⒈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⒈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⒉1』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⒉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⒉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⒉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⒉5』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⒉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⒉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⒉8』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⒉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
退儿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⒉10』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叟哉?人焉叟哉?”『⒉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⒉12』子曰:“君子不器。”
『⒉1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⒉14』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⒉1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⒉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己。”『⒉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⒉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⒉19』哀公闻曰:“何为 *** 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 *** 服;举枉错诸直, *** 不服。”『⒉20』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勤,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勤。”
『⒉21』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⒉2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车儿),小车无(yue4),其何以行之哉?”『⒉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於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⒉24』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⒊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⒊2』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⒊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⒊4』林放问礼之本。
子曰:“大哉问!礼,与齐奢也,宁俭;丧,与齐易也,宁戚。”『⒊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⒊6』季氏旅於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
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⒊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
其争也君子。”『⒊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为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
『⒊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
足,则吾能征之矣。”『⒊10』子曰:“(衣帝)自既灌而往者,吾。
2. 以孔子的名言写一篇议论文600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则语录讲的是孔子教育大家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当然也是对待其他事物的态度。孔子认为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谦虚诚恳老实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是的,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加以隐瞒,不去向别人请教,在别人面前仍然不懂装懂,那他就是“大无知”太虚伪了。人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装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晓古通今的人,人们都是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不断充实自己的,只有虚心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才能不断进步。实事求是,历来是我党倡导的一贯作风,古老的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只有面对现实奋起直追,才能独领历史的 *** 。否则我们若像南郭先生那样“滥竽充数”,那只能是被后人贻笑大方,最终被社会淘汰。
来吧!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老老实实做学问,踏踏实实干事情,为迎接未来的挑战作准备吧!
3. 以孔子的名言写篇作文400字左右谢谢了每当我在溜冰场自由地摆动舞姿时,我就会想起拿破仑的一句名言:“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那是一年前的事了。我第一次来到溜冰场看见那些跟我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他们在冰上有的在跳天鹅舞,有的在跳芭蕾舞,有的在跳华尔兹。我也要像他们一样自由自在地滑冰,心动不如行动--我换上溜冰鞋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走进了溜冰场,可刚一迈开步子,“啪”的一声,我已倒在了地上。“第一次难免摔跤,再练几次就好了”我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可是没滑几步,又摔倒了。全场的人都看着我,我的脸唰的红了,一扭头,走出了溜冰场,做在休息椅子上,看着腿上的伤,想想刚才出的丑,我丧失了信心,就像一只丑小鸭一样垂头丧气。
回头再看看场上那些小朋友,他们依然在悠扬的音乐中展示着优美的舞姿,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时,我想起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还有许飞的歌《我要的飞翔》,想到这,我又一次站了起来,走向了溜冰场。与上一次迥然不同的是,这次我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心,坚决不能向困难低头,即使跌倒了,也要爬起来;即使失败了也要坚持到底;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不会气馁。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站起来,终于,我会自由的滑冰了!丑小鸭最终也会变成美丽的天鹅!
直到现在,每每遇到困难,“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这句名言就会在我耳边想起,它激励我不断战胜困难,不断前进。
4. 跪求:以孔子的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作文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
“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
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
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
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
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
《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免费范文网免费范文网 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
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
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
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
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
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
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
其句意谓。
5. 找两篇以孔子名言 写的作文第一篇:欲速则不达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一心想早日成名的少年拜一位剑术高人为师。他迫不及待地问师傅多久才能学成。师傅答曰:“十年。”少年又问如果他全力以赴,夜以继日要多久。师傅回答:“那就要三十年。”少年还不心,问如果拼修炼要多久,师傅回答:“七十年。”
少年可谓是不惜一切想尽快成功,可是为什么在师傅的眼中,他越是努力就离自己的目标越远呢?在我看来,这是因为它的心完全被渴望成名成功的思想所占领,没有平和的心态。努力本身并没有错,可是期盼迅速成功,一夜成名的心态反而会使人欲速则不达。
说起欲速则不达,不能不令人想到下面这则小故事。
天色渐晚,一个卖橘子的想赶在城门关上之前走到前面的一座城。小贩问一位路人,他要什么时候才能抵达城门。路人回答说:“如果你慢慢走,关门之前能到达。如果你走的很快,就到不了了。”小贩感到很奇怪,没有领会路人的话,开始快速赶路,却又走得太急,打翻了橘子,不得不停下来捡拾满地的橘子,也最终没能在关城门前到达。究其原因,是因为小贩一心只想着赶路与到达,没有平和的心态,以至于最终自乱阵脚,打翻了货物。
可见,急于求成,心态浮躁,会把最简单、最熟悉的小事都办糟,何况富有挑战性的大事呢?
贝多芬写《合唱交响曲》用了39年的时间,最终将无数次的灵感串联成了旷世佳作。如果他也急不可耐地希望完成作品,一个小时作完曲子,我们还能听见他发自内心的《欢乐颂》吗?
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受了多少年的 *** ,尝了多少年的胆。他从来没有草率地为报一箭之仇而出兵吴国,而是用平和、坚定的心对内不断提升自己,对外等待最佳时机。可见,坚定而又平和的心态才是成功的前奏。
一针一线都是细心缝制的帆,才能迅速而安全地将我们送到成功的彼岸。
用焦急与功利心打造出的船,只能将我们埋葬在失败的大海中。
第二篇: 欲速则不达
1941年日本 *** 决定突袭美军驻太平洋基地--珍珠港。12月7日日本发动的珍珠港战役获得巨大成功。美军战舰被击沉4艘,重创1艘,炸伤3艘,炸沉其他船只10余艘,击毁飞机260余架,伤人员4500多人。而日本仅损失飞机29架,潜艇6艘,伤200人。日本在突袭珍珠港的同时,出兵五路,向东南亚和西太平洋进攻。英国2艘战航威尔斯亲王号和却敌号在新加坡附近被击沉,失去了在远东的主要力量。美国在菲律宾失守后只得将远东陆军司令部撤至澳大利亚。到1942年6月,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广大地区。
但这一胜利,导致了日本甚至整个德、意、日轴心国更快走向灭亡。美、英在珍珠港事件后决心参加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12月,两国首脑举会“阿卡迪亚会议”提出组建反法西斯国家联盟,后经中、苏等国协商,1942年1月1日有26个国家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宣告的第一事项是“每一 *** 保证用军事和经济的全部资源,以对抗三国同盟成员及其仆从国”,随后又有21个国家加入。法西斯的末日终于到来了。日本以珍珠港战役的胜利换来了战略的失败。
更近的是拉登的基地组织。他们近十年来对美国发动了多次袭击都没有取得“辉煌胜利”:1993年2 月26 日,纽约世贸中心地下爆炸炸5人;1995年4 月19 日俄克拉荷马市中心的美国联盟 *** 办公楼被炸,亡168人;1998年8月7 日,美国驻肯尼亚、坦桑尼亚两使馆被炸,有人员伤亡;2000年10月1日,美国导弹驱逐舰库勒号被炸,17人亡……但2001年9 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爆炸,战绩“特别辉煌”:建筑物损失50亿--100亿美元,保险公司赔额约30亿美元,亡2000多人,人寿保险赔额预计60亿美元。在世贸中心办公的公司,爆炸后4天的业务损失就有10亿美元,爆炸当天美国股市停交,四天后开盘,开盘的当天,道指跌破9000点,一周内美国股市市值损失1.4万亿美元,伦敦、法兰克福、巴黎、东京、香港股市统统下跌,除美国外其他主要股市一周损失1.5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全球股市一周内损失相当于13亿人口的中国三年国民生产总值之和,严重打击了世界经济。
但是,9.11事件促成了包括阿拉伯穆斯林在内的世界反恐怖战线的形成,拉登费尽心血创建的基地组织和
6. 有关于孔子的名言怎么样写作文二千五百年前,来自泰山山脉的北风吹动着一位倚仗凝思的老人的衣角,但风中这位鲁国的国公依旧一丝不苟,这种庄严在风动的夕阳中与相邻的泰山辉映在一起,多少个斗转星移后迎送着一个个朝阳。他就是万世师表,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每一位伟人的诞生,都伴随着天将降大任前的磨砺与洗礼。孔子的一生无疑是一次人世间的苦行。他出身于曾经的贵族,却必须面对家族没落的现实,他创造了以仁为本的思想,却要应对尔虞我诈的世事。年少的贫困病未泯灭他远大的志向,中年的挫折未曾动摇他那不去的斗志,晚年的离丧没能阻挡他思想的升华!他三十而立办教育,开私塾,使贫困人民得以走进知识的殿堂,他“有教无类”的教学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知识传播突破了出生,阶级的鸿沟,他“因材施教”的理念是知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知识走进民间,面向大众。是他让中华民族成为了“全民有知”的民族,他这个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壮举,是我们的民族的知识水平远远超越了当时任何以出生决定知识走向的民族,为中华民族若干年后各个盛世的腾飞积蓄了雄厚的知识力量。
这位慈祥的老人,不仅告诉他的学生以及他身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学习知识的目的,同时也交给了世人学习的方法。大的方面能够治国经世,小的方面可以净口修身,他教化世人用“义”和“礼”来阐述“仁”的思想,用“智”和“信”来传播“仁”的观念。学习方法上要“温故知新”,要“举一反三”,在细微处体现出伟人不朽的智慧光辉!
不朽的思想总是与时俱进,孔子这位鲁国的老人,这位为教育的实施,为正气的传播,为治国方略的施展而努力奋斗的伟大先哲,他的思想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焕发着着耀眼的光芒,同时被时代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的世界“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局部的战火弥漫着硝烟,纷乱的动荡使生灵涂炭。我国国内因社会转型而带来的问题亦急需解决。当今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需要“和谐”!而孔子的理想不正是贫富平均.重视民生的个守本分的和谐社会吗?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这与我国现阶段追求的缩小贫富差距,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又是何等的契合!二千五百多年的时光弹指一挥,孔子的思想却永立东方,并已走向世界!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7. 以孔子的某一句名言为题写一篇以一篇议论文600百字左右谢谢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想和他们看齐,看见不是贤人的人就在内心自己反省.”这句话看起来简简单单,再怎么看也就那么一句话,然而,深入一想,如今的我们有谁能做到像孔子说的那样?我想大概是少之又少吧!但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这种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 开朗的人必然会比内向的人朋友多,人缘好,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内向的人羡慕那些外向开朗的人缘,如果他一天只会在那想:“哎,如果我是他那该多好,那么我就不会再孤独,再寂寞,如果我是他……”如果他不去想办法使自己变开朗,变得人缘好,那么,他一切一切的“如果”就会永远的是“如果”,不会去实现,他也永远不会变得人缘好;成绩好的人,必然得不到老师们的赞赏,同学们的夸奖,如果一个成绩不太好的人梦想自己的成绩变好,得到老师赞赏,同学夸奖,可如果他一天不去努力使自己提高,成绩出类拔萃,只会在那空想的话,那他的梦想就怎么也不会变成现实,他终究是那个成绩不好的人,得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夸奖终究只是梦,只是幻影;富人必然会有很多穷人没有的权力,如果一个穷人想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却只会坐在那乞求上帝,不去想怎样才能让自己成为富人,让自己拥有富人那样的权力的话,他就只能坐在地上乞求富人施舍钱财.如果人们没有“见贤思齐焉”的这种精神,那么穷人还是穷人,成绩差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内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不会有所改变.有些人看到一些品德差的人就只会在一旁指指点点,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你身上也正有这样令人讨厌的品格,别人同样的讨厌你,因此,我们应有“见不贤而自省也”的这种精神. 我们应做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 2.学而不思则罔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 *** 、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8. 孔子与“座右铭”作文座右铭的内容大多是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或是作为行动的准则。
其实,最初的座右铭是一种被称为歌器的酒具。这种酒器非常奇特,空着的时候它自己往旁边一斜,如果你把酒装得满满的它就会自己翻倒了,只有在装了半罐的时候才能稳稳当当地站立在那里。
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非常喜欢这种歌器,座位右边总是放着一个歌器,时刻警诫自己不要骄傲自满。相传,有一次,孔子率弟子朝拜齐桓公的庙堂。
孔子起初不知是何物,他从看香火的人那里了解了歌器的功能和来历,便利用讲学的机会给弟子讲述当年齐桓公的故事;回去后也请人做了一个,放在自己座位的右边。据考证,“座右铭”一词最早见于《文选》中崔瑗《座右铭》一文。
吕延济题注说:“瑗兄璋为人所杀,瑗遂手刃其仇,亡命,蒙赦而出,作此铭以自戒,尝置座右,故曰‘座右铭’也。”今天的座右铭,大多贴在屋里显眼的墙上,或写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有的则放在桌面上。
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司马懿经典名言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懿名人名言:
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开言崇圣典,用武若通神。三国英雄士,四朝经济臣。屯兵驱虎豹,养子得麒麟。诸葛常谈羡,能回天地春!
两军交战,打得赢的要攻,打不过的要守,守不住的要逃,逃不了的要降,连投降的资本都没有,就准备!南京,有逃的机会,有投降的机会,本不至于要大家送啊!
给领导提意见,有两点特别不要做:第一个是揭领导的短揭得狠,第二个是探领导的心探得准。
改变逆境的策略:1、抓住机遇,不留余地;2、内紧外松,留有余地;3、造足局势,获得认可。
真理真性,先真实再讲理,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人进步的开始,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开始。
任何重大的成功,说到底都是用人的成功。同理,任何重大的失败,说到底都是用人的失败。
嫉恨的三个原则:嫉妒相似,不嫉妒不同;嫉妒强势,不嫉妒弱势;嫉妒易得,不嫉妒难得。
一个领导,适度地进行自我暴露,袒露自己的真实感受,可以增加吸引力,增加率。
没有利益是不行的,只有利益是不够的。人除了利益之外还要理想、要意义、要认同。
利益点决定观点,一个人有什么利益点,胸中自然就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是基本规律。
给能人戴紧箍,给庸人画饼,对有本事的人要加强约束,对没本事的人就得认真引导。
应对失败和挫折的四种比较积极的应对方法:1、改进;2、替代;3、合理化;4、升华。
做事情能用资源和力量的人只是中等水平,能用谋略和人心的人那才是高等水平。
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我见的鬼比你见的人都多。
很多时候,成功不是资源问题,是信心问题。有资源的人如果没有信心照样失败。
原谅别人的不原谅,理解别人的不理解,接受别人的不接受。这样才能当领导。
温室里养苗,养的是一棵纤弱的小草,野地里风雨中养苗,养的才是参天大树。
一个圆不能有两个圆心,一个桃不能有两个桃核,一个队伍不能有两个领导。
最好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只有百分之百的错误。
一个人,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的时候,也是最容易被别人抓住破绽的。
人生最大的成功是子女教育的成功,人生最大的失败是子女教育的失败。
常将有时思无时,眼前快乐不贬值;人生若只如初见,幸福美满全出现。
一个成功者,想单枪匹马、单人独骑成功是不可能的,得有人你。
赞美对手的三个好处:1、展示你的胸怀;2、留有余地;3、隐形自夸。
离成功最近的时候,风险最大,形势一派大好的时候最容易犯错误。
一个高高在上的人,要露脸是不容易的,要露屁股是很容易的。
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一只弹簧,压得越狠,反弹得越厉害。
重大授权之前最要紧的三个沟通点:画圈、画饼、画叉。
机会来的时候就如昙花一现,虽然美丽,但是转瞬即逝。
鼓励B级的人做A级的事情,给培养对象犯错误搭个平台。
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
用利益获得普通人的,用意义获得高人的。
用价值观管高人,用制度管普通人,用人盯着小人。
教育是指导不是指责,教育是示范而不是口传。
展示最稀缺的,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认可。
童年是人生的父亲,环境是人生的母亲。
三国时期的名言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王肃
3、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4、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7、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8、尸位素餐,难以成名。曹植
9、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10、鸱枭鸣衡轭,豺狼当路衢。曹植
11、故曰所谓天下之至仁者,能合天下之至亲也;所谓天下之至明者,能举天下之至贤者也。王肃
1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13、百足之虫,至不僵,扶之者众也。曹冏
14、得人则安,失人则危。曹丕
15、上枉下曲,上乱下逆。诸葛亮
16、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1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8、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孔明
19、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0、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曹植
21、文若春华,思若涌泉。曹植
22、舟非水不行,水入舟则没。王肃
23、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曹植
24、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
25、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曹植
26、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7、思心一至,不闻雷霆。刘邵
28、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29、敌欲固守,攻其无备;敌欲兴阵,出其不意。诸葛亮
30、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31、唯劝农业,无夺农时;唯薄赋敛,无尽民财。诸葛亮
32、贵而不骄,胜而不恃,贤而能下,刚而能忍。诸葛亮
33、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曹植
34、善喻者以一言明数事,不善喻者百言不明一意。刘劭
35、君子遗人以财,不若善言。王肃
36、鞠躬尽瘁,而后已。诸葛亮
37、都蔗虽甘,杖之必折;巧言虽美,用之必灭。曹植
38、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3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李康
40、感心动耳,荡气回肠。曹丕
41、取其所长,弃其所短。王肃
42、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
43、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曹丕
44、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45、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而改节。王肃
46、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7、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此所谓损之又损之道也。王肃
48、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王肃
4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5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夫何足惜!田丰
51、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52、君子交有义,不必常相从。郭遐叔
司马懿的励志名言大全整理司马懿的励志名言大全以供大家参考,更多相关内容,请访问励志名言频道,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的完美,只有的错误。
2.后悔是选择的影子,遗憾是人生的伴侣。
3.了解自己,这叫明白;接受自己,这叫清醒;承认自己,这叫勇气。一个人有了这三条,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能开战叫勇气,会收兵叫智慧。人生就像跑高速,开车的人得记住,懂得踩油门那叫力量,懂得踩刹车那叫智慧。
5.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
6.(诸葛亮)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
7.不求,但求满意
8.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
9.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10.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
11.是好的敌人。做事情,没有的完美,只有的错误。
12.司马懿在空城计中的策略:1、不求,但求满意;2、无悔的选择是好的选择;3、绝不掉入别人准备好的选项里。
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名人名言大全短句摘抄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名人名言:
政以得贤为本,治以去秽为务。
宽厚清慎,犯而不挍。
口有蜜腹有剑。
币厚言甘,人之所畏也。
举才不出氏族,用法不硬权贵,是以方不济务,奸无所惩。
忍小忿而存大信。
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
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闻其过者,过日消而福臻;闻其誉者,誊日损而祸至。
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用兵之道,抚士贵诚,制敌贵诈。
英雄无用武之地。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平而后清,清而后明。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凡百事之成也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
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生无益于时,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上以制下,寡以统众,而纲纪定矣。
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读重要之书,不可不背诵。
天地之功不可仓卒,艰难之业当累日月。
学者贵于行之,而不贵于知之。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
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与其得小人,不如交愚人。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不受非分之赐,则廉耻立。
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夫贤者,其德足以敦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用商君法而富强。
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
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俭约,所以彰其美也。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举贤为国,非为私人也。
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如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馀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岂特智伯哉!故为国为家者苟能审于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后,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面从后言,古人所戒。
人臣之谊,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人若无足,既得陇,复望蜀邪!
人之患,在于不读史。
人主自威,则众谋不进。
仁以厚下,俭以足用。
任贤必治,任不屑必乱,必然之道也。
善治财者,养其所自来,而收其所有余,故用之不竭,而上下交足也。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分离,以至于败。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能生无益于时,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天之生人,各有偏长。国家之用人,备有众长。然而投之所向,辄不济事者,所用非所长,所长非所用也。
为官择人,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
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
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
小人多欲则求妄周败家丧生。
小事不糊涂之谓能,大事不糊涂之谓才。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养子不教父之过,训导不严师之惰。
有贤不能和,与无贤亦同。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