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赵为什么多慷慨悲歌之士?

2.<<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3.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故事

4.李白侠客行全诗赏析是什么?

5.送董邵南游河北的译文

燕赵为什么多慷慨悲歌之士?

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是哪里

文中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严禁盗用!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这是古人的共识。数数河北土地上诞生的豪杰侠士和发生的悲烈壮举,就知道古人诚不我欺:

唐人高适用“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形容邯郸游侠的风度;

汉人刘向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形容刺客荆轲的气魄;

幽州张翼德,“赤胆忠心真豪气,丈八蛇矛摄人魂”;

常山赵子龙,“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

这一路慷慨悲歌到近代依然激昂:

出生于河北乐亭的,被派逮捕后受尽酷刑凌辱,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终遭,年仅38岁;

在河北保定易县,狼牙山五壮士顽强杀敌,弹尽粮绝,拼尽全力后跳崖殉国......

也许是北地的烈风飞沙和酷暑严寒造就了他们坚毅豪爽的性情,然而燕赵不仅仅有粗豪之士,这片土地上还诞生了古老的墓穴壁画、精美的陶瓷、丰富的民俗艺术,比如,“五大名窑”之一的定窑诞生于河北曲阳,此外,曲阳石雕源远流长,名满天下,从古代的汉白玉到近代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无不是曲阳石匠的杰作。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逛逛河北博物院,在和文字中近距离一睹民俗非遗的精美和燕赵古国的风采。

博物院位于石家庄文化广场

广场上的鸽子和游人相处融洽

博物院门前有两尊双翼神兽雕塑,这是中山王墓的镇墓兽

奇技似无益于人,而百艺则有济于用。

古人不尚娱乐,是以戏子杂耍在古代地位不高,除了官宦贵族偶尔观赏取乐,普通百姓忙于生存,没时间、没兴趣也没心情搞所谓的“奇技”,如果不能帮着种庄稼、不能帮着治水抗旱、不能提高劳动功效,再奇的技,古人眼中也是雕虫小技。

而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百艺”,有些虽然也不缺“奇巧”甚或“花哨”,却是人们愿意钻研发展的,它们方便和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更在代代相传中精益求精,从最初的装点或实用变为后来的文化和传统,成为了现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不仅是文化民俗的传承,它也能反哺一代代从中注入文化底蕴的手艺人。在河北,“非遗”和“扶贫”结合在了一起,一些有手艺的匠人,通过自己制作的精美工艺品有所收入,不仅可以致富,也传播了传统文化,实乃一举两得。

河北博物院的一层,就展出了这些“匠心襄扶”的非遗项目,下面同我一起看看。

京绣:兴起于唐,兴盛于明清,为燕京八绝之一;用料考究,技术精湛,格调风雅,多用于宫廷装饰和服饰;清廷灭亡后,京绣流于民间,发展出不同流派,河北定兴京绣是其中一种,其善用象征、针法细腻、色彩清雅、风格独特。

京绣所用的植物染料染线:

小姑娘演绎纺线过程:

曲阳石雕:曲阳石雕有多牛?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大会堂、天安门修复、历史博物馆、民族文化宫、军事博物馆等工程均有曲阳石匠的参与;它起源于西汉、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清朝时,享有“天下咸称曲阳石雕”的盛名;它秀美雅致,除了建筑,各种飞禽走兽、神话人物、历史古迹,都是它的雕刻题材。

汉武大帝:

历史人物:

和之韵:(曲阳泥塑,起初为石雕的预览,后来渐成独立的艺术)

广宗柳编:河北广宗县的柳编技艺源于清代,世代相传,口传心授,制品主要有簸箕、篮子、方簸箩、八斗等日用品,实用却不乏精美,极具观赏性。

固安柳编:河北固安县有“柳编之乡”的美誉,明朝时就出现了这项技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制品有水斗、笸箩、安全帽、茶几、礼品篮、首饰盒等,品种齐全、技术精湛,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

易水砚:产于河北易县,是中国著名古砚之一,与广东的端砚齐名,有“南端北易”之称;相传始于战国,最早的出土实物诞生于东汉,成熟于唐朝;易水砚发墨、储墨、润笔、励毫,古代鉴赏家称赞其“质地坚润而刚,颜色嫩儿纯,滑中有涩,涩中不滞笔,涩而易发墨,其色尤艳。”

双龙聚宝砚:

邢窑陶瓷:位于河北邢台,始于北朝,兴于隋唐,衰于元明,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距今已有1000多年;隋朝时,邢窑烧制出了造型精美、透影性极强的高档白瓷,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独尊的局面,首开白瓷生产之先河,形成了陶瓷史上的“南青北白”格局;唐代时,与越窑平分秋色,成为两大名窑之一;邢窑也是我国最早的贡窑(为朝廷烧制瓷器的民窑),为以后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邢窑白瓷的烧制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白瓷编钟:

白瓷壶:

定窑陶瓷:始于唐,兴于北宋,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产地也是曲阳,因曲阳古时属于定州,故名“定瓷”;定瓷制品有碗、盘、瓶、碟、盒和枕等,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在“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中,唯独定窑以装饰见长,刻花奔逸,印花典雅;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是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

小龙首净瓶:

孩儿枕:

丰宁满族剪纸:产生于清康熙年间,丰宁是满族自治县,剪纸多描绘满足习俗,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剪功精细、制作缜密、富有对比,生活气息浓郁,时代感强。

武强木板年画:始于宋元,盛于清康熙、嘉庆年间,题材广泛,风格粗犷豪放,具有浓厚乡土气息。

衡水内画:一种鼻烟壶内壁绘画技艺,主要分布在河北衡水市及其周边地区;其立意深邃,构图严谨,技法丰富,设色协调,雅俗共赏。?

内画扇面:

内画花瓶:

八仙祝寿:

花丝镶嵌和景泰蓝:产地位于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以金属(和矿物质)为原料,集美术、工艺、雕刻、镶嵌等技术为一体,制作出华丽精美的艺术品,受当地回族文化影响,制品有鲜明的伊斯兰文化特征。

莲花盏:

金执壶:

如意福禄尊:

“非遗”就带大家看到这里,离此不远的展厅叫“传承德泽 丰芜康宁”,展出了满族的文化和在承德的狩猎习俗,大部分都是文字介绍,篇幅所限,这部分就一笔带过。

满族八旗: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21年(明万历二十九年)创办的军事组织,最初只有黄、白、红、蓝四旗,1614年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统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其中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为皇帝亲统,是上三旗。

满族腰刀:

在博物院中,定时有传统曲艺的表演,有河北梆子,也有京韵大鼓,所唱的内容大都类似于“劝人方”:要注意锻炼,要善于调节情绪,多食蔬菜,少生气等等,非常接地气,尽管我不是特别感兴趣,还是在剧场中逗留了一会儿,其他的中老年观众倒是听得兴味盎然。

河北梆子是河北、天津、北京等北方地区的主要剧种之一,它蕴含着燕赵人文情怀,在漫长的发展中积累的丰富的板式、多样的剧目、精湛的表演和高亢激昂的唱腔风格。

在第一部分“非遗”展厅中,所展示的是现代瓷艺,其实瓷器在河北的历史源远流长,商朝时,河北人就开始使用原始青瓷,北朝时,河北人开始烧制瓷器,唐宋时,河北成为重要的瓷器产地,邢窑、定窑、磁州窑瓷器声名远播。

下面一起看看古代的精美瓷器。

青釉仰覆莲花尊:北朝瓷器,莲花瓣的装饰反映 了北朝佛教盛行。

白釉双鱼背壶:属于隋唐五代是的邢窑,上文中已介绍过,邢窑主要烧制白釉瓷,釉色洁白莹润,有“似雪类银”之称。

三彩卧兔枕:属唐代邢窑,除了白釉瓷,邢窑兼烧青釉、黄釉、黑釉、酱釉和三彩器。

白釉凤首壶:属晚唐五代定窑,定窑继承了邢窑的技艺,也主要烧制白瓷,特色是产品有刻花,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凤首壶是受波斯文化影响的一种唐代容器,多见于金银器,用白瓷烧制,是中西合璧的艺术精品。

绿釉喜鹊登枝纹椭圆形枕:属宋代磁州窑,磁州窑始于北朝,宋、金达到高峰,其造型丰富、格调粗犷、富于生活气息。

三彩凤首壶:属五代井陉(音行)磁窑,井陉窑是考古工作者近年来的新发现,也已白瓷为主,兼烧酱釉、黑褐釉、绿釉、黄釉、三彩等。

青花折枝三果纹梅瓶:明永乐年间的青花瓷;青花瓷出现于唐代,成熟于元代,以氧化钴为着色剂,采用釉下绘画技法,呈现白地蓝花的艺术效果。

“储秀宫”蓝釉绿彩龙纹盘:储秀宫是故宫西六宫之一,慈溪曾居住于此。

茶叶末釉绶带葫芦瓶:清朝乾隆时期瓷器。

精美的瓷器曾经相当于我国的名片,很多国家都是通过瓷器来认识中国的,英语中的“瓷器”和“中国”为同一单词——“CHINA”,可见中国瓷器之广受欢迎。不过在《文明之光》一书中,吴军提到现代欧洲、日本的瓷器水准已超过中国,它们的产品更受青睐。所谓风水轮流转,艺术可以有诞生地,却无法被垄断私有。

赏罢瓷器,下面去看看古代壁画。

壁画是最早的绘画形式,上万年前的原始人就已经用石头在墙壁上刻画,在宁夏博物馆一文中介绍的贺兰山岩画就是最早的壁画之一。

我国的壁画在汉唐盛极一时,其实其间北朝的壁画也不遑多让,只不过一直没有被发现而已。

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河北境内陆续发现了一批北朝墓葬,其中均有壁画,它们奇幻瑰丽、胡汉交融、上承汉风、下开唐声,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

茹茹公主墓壁画:茹茹公主是北方少数民族柔然最高首领阿那瑰的孙女、东魏(北朝朝代之一)大丞相高欢的儿媳,壁画的华丽煊赫显示着她生前的高贵尊尚。

高洋墓壁画:高洋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欢的次子;画中鸟是朱雀,伫立展翅,姿态雄健。

高润墓壁画:高润是高欢的第十四子,画中有墓主和男女侍从等。

虽然我不甚懂画,但看着这些奇异鲜艳的形象,还是觉得1000多年前的古人,想象力和艺术水准都令人惊叹。

上文中提到曲阳石雕历史悠久,始于西汉,我们经常听到的“汉白玉”就源于此。从西汉到明清,随着不同的主流文化变迁,曲阳石雕的内容也不断变化,从石俑到佛像,从女伶到建筑,无所不包,无所不精。

这部分就给大家展示一些古代的石雕作品。

西汉中山靖王墓石俑:石雕初期,朴实自然。

弥勒菩萨与弥勒佛:5世纪时,弥勒信仰在河北地区非常普遍,于是石雕多表现弥勒信仰,这时的作品有更多的细节,栩栩如生。

阿弥陀佛立像:

石雕大佛:

中山国是战国时的一个国家,战国七雄:秦、齐、楚、燕、赵、魏、韩,没有中山啊!

是没有,战国之世,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称“雄”的门槛“万乘”,中山还没有达到,所以它只算是个小国,位于燕国之南,赵国之北。

上图来自网络

国虽小,气不弱,中山国于强国夹缝中斡旋抗衡,也曾耀兵称王于太行山麓。然而中山国由游牧民族所建,历史短暂,史书上也没有详细的记载,一直以来鲜为人知,被称为“神秘王国”。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平山发掘出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这才将这一“神秘王国”的面纱渐渐揭下。从一件件出土的青铜器中,能感受到中山国强盛时期的雄风。

中山王夔龙饰铜方壶:

中山王铁足铜鼎:

凤首流铜匜(音遗,古代一种盥洗器):

中山侯铜钺:铜钺为王权的象征。

双鹰头山峰形瓦钉饰:建筑构件。

刀币:

弹球:由泥、银或石头做成,投掷武器。

铜剑:

中山王金路车(仿):部分构件以金装饰,是诸侯王会见宾客时的专用车。

串珠:

铜钮钟、帷幔铜环、篷杆铜帽、铜吊环:

铜山字形器:仪仗礼器,象征中山王的权威,为战国中山国所特有。

铜扁壶:其中盛有绿色酒液。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座 :为什么加粗字体?因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件宝贝,猛虎身躯矫健,正贪婪地吞食小鹿,小鹿在虎口中无力挣扎,状貌凄然,惟妙惟肖。中山国人制器工艺之超绝,由此可见一斑。

错金银铜牛屏座:

银首人俑铜灯:

水晶环:冰裂状纹理清晰可见,仿佛一触即碎。

除了战国中山国的墓葬,河北还出土过轰动全国的陵山古墓,墓主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王后窦绾,墓葬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犹如地下宫殿,出土文物达一万余件。

金缕玉衣:古墓中出土的两套金缕玉衣,是目前发现最早、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特制葬服,按等级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玉衣内尸骨已朽,只有牙齿碎片和骨渣残留。

透雕双龙白玉璧:玉质晶莹,造型生动,是汉代玉器中的珍品。

汉代安车(仿):安车是坐乘之车,不同身份的人乘坐不同装饰的马车,王车的车轮为朱红色,车盖为青黑色,金属器件涂金。

长信宫灯:

错金铜博山炉 :这是镇馆之宝,底座有三条蛟龙,炉身山峦重叠貌,山中神兽出没,虎豹奔走,猎人持弩巡猎其间,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制作精美,是罕见的古代艺术珍品。

铜朱雀衔环杯:调和化妆品的用具。

铜骑兽人物博山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郁郁适兹土的适

适:到……去

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的易

易:改变

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耶的恶

恶:怎么

2作者认为董生前途有望的根据是什么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

3夫以子之不遇时中子指(董邵)不遇时指(不走运,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

附: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唐·韩愈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翻译:

燕赵一带自古就称说多有慷慨重义、悲壮高歌的豪杰之士。董生参加进士考试,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而不得志,怀抱着杰出的才能,心情忧郁地要到这个地方去(谋职)。我料知他此去一定会有所遇合,(受到赏识)。董生努力吧!

像你这样不走运,即使一般仰慕正义、力行仁道的人都会同情爱惜你的,更何况燕赵一带豪杰之士的仰慕仁义是出自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怎么能知道那里现在的风气跟古时说的有什么不同呢?姑且通过你这次的前往测定一下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这次前往而产生一些感想。请替我凭吊一下望诸君(乐毅)的墓,并且到那里的集市上去看看,还有过去时代屠狗者(高渐离)一类的埋没在草野的志士吗?替我向他们致意说:“有圣明的天子在上面当政,可以出来做官(为国家效力)了!”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故事

1、民族危机永嘉之乱后五胡乱华,刘琨和祖逖志于恢复汉家河山,谱写闻鸡起舞枕戈待旦篇章。晋阳经历战乱,已成空城,并州刺史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为汉族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西晋末年率亲党避乱于江淮。后祖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之中,用力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祖逖所部军纪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但朝廷却因他势力强盛,对他非常忌惮,还派戴渊相牵制。大兴四年(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祖逖之而功败垂成,祖逖遗憾不下于岳飞。

2、南宋灭国,宋末三杰中张世杰随幼帝崖山战;恢复汉家河山之时韩山童率先起义,大江南北纷纷响应。张世杰先后拥立南宋二帝,誓不降元,最终兵败崖山海战,因飓风毁船,溺于平章山下。韩山童及其子韩林儿,元末民变军(红巾军)领袖,出生于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

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强征15万民工修筑黄河堤坝。韩山童、刘福通认为时机已到,编造“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谣,四处传播,韩、刘乘机在颍州颍上发动起义。后元朝军队集中力量消灭其势力,掩护长江流域反元力量得以快速发展,明朝得以建立。

3、满清入关,明末族倾,阎应元江阴悲歌。阎应元字丽亨,汉族,直隶(河北)通州人(今北京通州),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七万五千人。

(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扩展资料

战国时期燕文化的核心地区在北京与河北保定地区,赵文化的核心在现在的河北邯郸与山西东南部地区。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有多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小诸侯国,而这些小封国早在商朝时便存在,为当地的土著居民,代国是林胡人建立,中山国是鲜虞人的国度。

史记中提到的种、代地区是指汉代石邑县北部的恒山(又称常山因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称,是今天的曲阳县西北部的大茂山)以北的地区,包括现在河北怀安、蔚县以西,山西阳高、浑源以东。

这里曾为少数民族“代”政权的所在地。这里的人民性格倔强刚强,有习武之风,多行游侠之事不畏法。不从事农业商业。

而上谷至辽东地区则为燕国北郊,包括今天的张家口、北京密云、河北平泉县和辽阳市以及辽宁义县。

这里民风习俗与代地相似,民风彪悍,做事果断不瞻前顾后。《管子》记载“燕之水萃下而弱,沈滞而杂,故其民愚戆而好贞,轻疾而易。”可见在战国时期,燕赵民风彪悍多行游侠之事,重义气而轻生。

“任侠”的风俗对这里影响很大,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好养宾客的习惯,于是邯郸地,义以持重,而好气任侠为地域特征。

另,《战国策》有记载称赵国是“天下善为音,佳丽之所出也。”在现今河北地区仍传言邯郸出美女,原来古已有之,燕赵民风的形成主要是地缘政治和民族融合的原因。

百度百科-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

李白侠客行全诗赏析是什么?

侠客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作。全诗鉴赏如下:

作品鉴赏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李白 古诗》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从侠客的装束、兵刃、坐骑描写侠客的外貌。

第二个四句写侠客高超的武术和淡泊名利的行藏。

第三个四句引入信陵君和侯嬴、朱亥的故事来进一步歌颂侠客,同时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抱负。侠客得以结识明主,明主借助侠客的勇武谋略去成就一番事业,侠客也就功成名就了。

最后四句表示,即使侠客的行动没有达到目的,但侠客的骨气依然流芳后世,并不逊色于那些功成名就的英雄,写史的人应该为他们也写上一笔。

有人认为这首《《侠客行》李白 古诗》仅仅是写朱亥、侯嬴,是不对的。前八句写的侠客的形象就与朱、侯两人不符。朱并不会剑术,而是力气大、勇敢。侯主要是智谋取胜。一句“闲过信陵饮”不过是将侠客与信陵君这样的“明君”联系起来罢了,因朱、侯都不是以这种方式结识信陵君的。李白正是想结识像信陵君这样的明主以成就自己“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的政治抱负。

前人有曰: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李白这首诗亦当如是!

我们知道,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下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那么,诗人李白何以如此爱剑呢?这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李白 古诗》就是以这任侠意识为旨的。

《《侠客行》李白 古诗》是诗人李白以夸张的笔墨,从游侠的服饰开始:“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仅二十个字,仿佛全是写物而不写人。但当时游侠儿的气势、风貌,就栩栩如生的展现在目前了。因为诗人并不是为物而夸张的写物,而是处处着眼于人的精神气势而写物。“缦胡”的“缨’,“霜雪明”的”吴钩”,“飒沓如流星”的“白马”这些当时流行的任侠服饰,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流露出主人豪纵、慷慨之气,把物都写活了。

诗人进而写游侠的行为:“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也仅是二十字,就高度概括了排忧解难、不图名利、尚义气、重承诺等等的高尚人格。诗人是以“纵侠骨香,不惭世上英”的思想,加以歌赞的。事实上,诗人之所以少好任侠,乃是以此为理想人格而向往的,故能把一般的任侠社会意识,写得如此深刻而生动。

最后,诗人以战国时“窃符救赵夺晋鄙军”中的侯赢、朱亥”二壮士”例,阐明“纵侠骨香,不惭世上英”之旨。“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恒赫大梁城。纵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这“三杯吐然诺,五岳为之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紫霓生。”重然诺,尚意气的任侠,真是“慷慨成素霓,啸咤起清风。”(张华《壮士篇》)的。震撼了大梁城:“千秋二壮士”,是当之而不愧。“不惭世上英”!诗人对“二壮士”叹服不已,情见于词了。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扬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侠客行》李白 古诗》诗,虽在歌颂任侠,但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的,所以把诗人少年的豪情壮志,表现无遗了。

侠客一道,是中国文化自远古遗留下来的宝贵的文化基因。这个文化基因的作用是,对于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控制一切,使得这个文化不会完全丧失活力。到了宋代之后,在长期的王权的压制下,这个基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近代,更是又来了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压制,中国人吃饭、穿衣、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都变得要想一想是否符合西方人的规范,是否有“绅士风度”。因此,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现代中国也是离不远了。现今的中国人还是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但如果你真仔细想想武侠小说和武侠**里的侠客,你会发觉那都只不过是一些可爱的小男人和小女人。作为消闲,可爱固然是可爱,但与李白诗中的那种豪侠境界却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承平世界,一切都已经由别人安排好了,管理好了,自己消闲就够了;但如果我在前面所说的新的极权世界果真降临,我们恐怕就更需要唤醒远古的基因了:“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侠客行》李白 古诗”,就算是某一种“眼花耳热后”的梦话吧!

出处

《侠客行》——李白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译文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

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

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

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

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

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

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

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

身为侠客纵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

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閤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关键词注解

这是一首描写和歌颂侠客的古体五言诗,是李白乐府三一首中的一首。行,这里不是行走的行,而是歌行体的行,等于说“侠客的歌”。

赵客,燕赵之地的侠客。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庄子·说剑》:“昔赵文王好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缦,没有花纹。胡缨,古时将北方少数民族通称为胡;缨,系冠帽的带子。缦胡缨,即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没有花纹的带子。这句写侠客的冠带。

吴钩,宝刀名。霜雪明,谓宝刀的锋刃像霜雪一样明亮。

飒沓,群飞的样子,形容马跑得快。

这两句原自《庄子·说剑》:“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这里是说侠客剑术高强,而且勇敢。

信陵,信陵君,战国四公子之一,为人礼贤下士,门下食客三千余人。

朱亥、侯嬴都是信陵君的门客。朱本是一屠夫,侯原是魏国都城大梁东门的门官,两人都受到信陵君的礼遇,都为信陵君所用。炙,烤肉。啖,吃。啖朱亥,让朱亥来吃。

这两句说,几杯酒下肚(古诗文中,三、九常是虚指)就作出了承诺,并且把承诺看得比五岳还重。

素霓,白虹。古人认为,凡要出现不寻常的大事,就会有不寻常的天象出现,如“白虹贯日”。这句意思是,侠客重然诺、轻生的精神感动了上天。也可以理解为,侠客这一承诺,天下就要发生大事了。这样与下文扣得更紧。

这两句是说的朱亥锤击晋鄙的故事。信陵君是魏国大臣,魏、赵结成联盟共同对付秦国,这就是合纵以抗秦。信陵君是积极主张合纵的。邯郸,赵国国都。秦军围邯郸,赵向魏求救。魏王派晋鄙率军救赵,后因秦王恐吓,又令晋鄙按兵不动。这样,魏赵联盟势必瓦解。信陵君准备亲率家丁与秦军一拚,去向侯嬴辞行(实际是试探侯嬴),侯不语。信陵君行至半路又回来见侯嬴。侯笑着说:“我知道你会回来的。”于是为信陵君设计,串通魏王宠姬,盗得虎符,去到晋鄙军中,假托魏王令代晋鄙领军。晋鄙生疑,朱亥掏出40斤重的铁锥,击毙晋鄙。信陵君遂率魏军进击秦军,解了邯郸的围。

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唐代西域交通发达,全国经济日益繁荣,城市商业兴旺的盛唐时代有关,所以,不仅是燕赵传统的多任侠而已。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论稿》)更促成了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与韩荆州书》)“高冠佩雄剑”(《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甚至,他一生都不离剑的:“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赠张相镐》其二)“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赠崔侍御》)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了。诗人李白如此爱剑和他轻财重义,尚任侠分不开。他说;“十五好剑术,遍于诸侯。”正是当时任侠流行的社会意识,为了事业心和抱负的驱使,尚任侠的少年都企求干一番豪纵、快意的事,得到社会上的普遍赞誉。李白这首《《侠客行》李白 古诗》就是在以这任侠意识为尚的背景之下创作的。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送董邵南游河北的译文

送董生邵南游河北序

韩 愈

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董生自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

《送董邵南序》译文

自古就说燕、赵一带有很多慷慨激昂的豪侠义士。董生考进士,接连几次未被主考官录取,怀抱杰出的才能,心情抑郁地要到那个地方去。我知道董生此行一定会有所遇合,董生,努力吧!

像你这样不遇于时,如果是仰慕而勉力实行仁义的人,都会同情怜惜你的。何况燕、赵一带的豪侠之士奉行仁义是出于他们的本性呢!然而,我曾听说风俗是随着教化而改变的,我哪能料想那里现在比起古时候所说的没有什么两样呢?姑且以你此行去证实吧。董生,努力吧!

我因为你的此行而产生了一些感想。请你为我到望诸君乐毅的墓上去凭吊一番,并且到那里的街市上看看,还有过去的屠狗者一类的豪侠义士吗?替我向他们殷勤致意:圣明天子在上执政,可以出来任职效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