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远弗届的上一句是什么-无远弗届书法作品
1.名人真诚的例子
2.文献运用与诠释方法(上)
3.有哪些很有感觉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4.王力宏的chinked—out是啥意思
5.天道酬勤是什么意思呢?
6.说说你对“天道酬勤”的理解与看法?
名人真诚的例子
1、史蒂芬·葛雷
史蒂芬·葛雷是一位当代科学家,他诚实的品格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广受业界推崇。曾经有报社的记者采访他,问他:“为什么你能如此客观、严谨地对待科学研究,而且比一般人更努力地进行各种尝试?
史蒂芬·葛雷的回答非常地不可思议,他说这和他2岁时的一次生活经验有关。2岁的生活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不过,这确实是真的!
2岁时,史蒂芬想自己尝试从冰箱里拿一瓶牛奶,以前这事都是妈妈帮他做的。这次,他想证实一下自己的能力,结果瓶子很滑,他没拿住,一不小心将瓶子掉在了地上,牛奶洒得满地都是。史蒂芬·葛雷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妈妈骂了。
出乎史蒂芬的意料,妈妈到厨房后发现满地是牛奶,竟没有教训或惩罚他。妈妈的话完全让小史蒂芬放心了,她说:“哇,你太能干了,竟然能把奶瓶摔成这样,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奶水坑呢!在我清理它以前,你要不要在牛奶里玩几分钟?”
这可把小史蒂芬高兴坏了,他还从没玩过牛奶呢!过了一会儿,妈妈把地面清理干净了,对史蒂芬说:“你拿奶瓶的实验失败了,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为什么失败吧。你拿个瓶子装满水后,再看看用手能不能拿得动。想一想,怎样拿才会更省力?”
结果,这次闯祸的经历,非但没有让史蒂芬变得胆怯,反而学会了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所作的事情,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和教训。
史蒂芬·葛雷回忆说,从2岁那一年起,他不再害怕错误,而且学会了诚实面对自己的错误。因为错误只是学习新东西的机会,科学实验也是如此。实验失败没有什么值得隐瞒的,即使出错的原因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还是会从失败中学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开明的母亲!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位富有个性的科学家。
许多孩子变得爱撒谎的一条原因是怕父母批评或者惩罚自己。所以,孩子能否诚实地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诚实地对待他人,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关。
生活中,没有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诚实可靠的人,从现在起,你就应该想想自己如何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
2、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3、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真诚?
真心实意,坦诚相待以从心底感动他人而最终获得他人的信任。真诚也是个人文学描述性词语、用以形容人格。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真诚能够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
至诚的效用广大无边,以诚学习则无事不克,以诚立业则无业不兴。真诚能够使我们广结善缘,使人生立于不败之地,能够缔造幸福美满的人生。真诚能使人笑口常开,好运连绵,祥和社会温暖人间。
真诚是可以构建美好社会的。
至诚能感通一切,愿我们天天浸润在至诚的心行中,扫去人间一切阴霾与忧愁,日日绽放出和煦灿烂的笑容。
来源于百度百科:真诚
文献运用与诠释方法(上)
学术论文时常引经据典,语气正经庄重,态度严肃认真,其中更有许多“潜规则”,初学入门往往摸不着头绪。一般教授也不明说,似乎随人体会,冷暖自知。文无定法,文成而法成;写作论文,必然的规范虽无,但总有一些原理原则,可以即器以求道,便于乘筏以登岸。
一、 文献征引,讲究策略
首先,学术论文的特色之一,在讨论是非优劣、源流高下。为求论说坚强,论据厚实可信,令人心悦诚服,所以必须大量、多方、丰富的征引文献。其主要原则、基本要领如下:
(一) 先有导语,次列文献,再进行阐释,为引用文献之基本格式。(王兆鹏手稿)
引用文献的策略和方法,王兆鹏教授提示这几句话很重要。论文写作开始,还没发展到引文,就必须先有一些引导的话,叫做导语(或称导言)。一开始要避免突兀,不能什么都不说,就引用一段文献,读者很难一下子就进入论文的世界。既然格格不入,将会拒绝阅读论文。所以,开始先来一段引导的话,是不可以缺少的。清毛宗岗《读〈三国志〉法》:“将有一段正文在后,必先有一段闲文以为之引;将有一段大文在后,必先有一段小文以为之端。……‘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宫’,文章之妙,正复类是。”《三国演义》具此笔法,毛宗岗以为有“将雪见霰,将雨闻雷”之妙(《读〈三国志法〉》,罗贯中原著,毛宗岗改本,陈曦钟、宋祥瑞、鲁玉川辑校《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探讨问题,先来一段导言,堪称合情合理。
导语(言),有其作用,原则上是发挥介绍的功能。引导的话要顾及两方面:一、要锁定标题的意思,预作一个铺垫,寻求一个开展,这是导言的前半段要写的。如果是第一节的导语,那就针对第一节的标题,切实说几句话。让读者知道,以下论文打算介绍什么观念,要讨论什么问题。二、眼光不妨瞄准下方即将引用的文献,用笼统概括的方式,作若隐若现的提示。用引导的方法具体而微地告诉读者,接下来要讲些什么。三言两语就带出引文,不可讲得太详尽,要留有余地,让下文去发挥。一篇论文水准的好坏,或者深浅;专业,或者普通,两分钟可以看出来。只要看引文之后,如何开展议题,判定论文品质,大概可以十不离八。初学入门的研究生有待突破的,就是文献如何阐释的方法。一方面,要阐发引文的精华;再方面,要解释说明引文的内涵;三方面,要扣紧引文和标题的关系。其他,还有千丝万缕的“潜规则”,择要述说如下:
(二) 以观点带文献,不宜以文献带观点,为引用文献之基本原则。所谓以观点带文献,指以问题意识驱遣文献,驾驭资料。
引用文献,首先注意三大基本格式:一、先有一段导言,不必太长,让读者很快进入论文世界;二、征引文献,顺理成章呼应导言;三、文献阐释,实事求是探索引文之价值。引用文献是主体,前有铺陈张本,后有呼应申说。简言之,其基本格式,先有导语,中列文献,后有阐释。导语、文献和阐释之间,如何作有机的组合,王兆鹏提示金玉良言:“以观点带文献,不宜以文献带观点。”提纲挈领,言简意赅,值得三复斯言。身处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网路无远弗届,只要勤快上网,不管中国台湾、中国大陆,甚至于日、韩、欧、美,都可以找到丰富而多元的文献,所以文献不虞匮乏。这是现代人做学问的优势,也是一大困境。那么多资讯,要怎么筛选?如何征引?如何取舍?因为资料看多了,往往容易被资料。但见引用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论述,却没有太多自己的主张和阐说。论文是你的,应该突出自己的话语权,不可以从头到尾,自己很少发表意见,只是当别人的代言人、传声筒。论文还没着手写,应该已经确定征引哪些文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既然如此,就已经有独特的观点了,何不坚定而勇敢地发声?因为拟定写作大纲,已经呈现各章节的观点了。既然万事具备、只差动笔,那就应该用问题意识来驾驭所看到的文献。就如同苏东坡所言,文章的“意”好比金钱:有钱可以购置很多东西,把握旨义就容易驾驭素材文献。
(三) 建立问题意识,有利于论点之提炼,思考之深入;有助于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联书店2006年版)
有了问题意识作为指引,所有研究素材、二手资料都会纷至沓来,充当我观点的佐证和补充。我引用甲乙,却不引用丙丁,因为丙丁的观点不可取,见解太浅陋。为什么甲乙的观点引用比较多?也许甲的观点,孤明先发,属于前瞻论题;乙的见解,有余不尽,值得“接着讲”,可以引申发挥,取舍判断之际,自见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发用,就是以观点带出文献,不是以文献观点。以观点带出文献,可以助我抉进一层,谈得更广,论得更深,说得更博。所以论文的主体观念、问题意识是三军主帅,而文献资料是宾从仆役。宋明理学常言:“吾心有主,然后可以应天地万物之变。”撰写论文,能以观点带出文献,则资料随我取舍,观点由我定夺,所谓著作论文的话语权,自然恢恢然有余裕。用观点带出文献,文献可充当观点的佐证,提供论点的助力,让论点有颠覆不破的价值,有令人心服口服的效力。
文献征引的意义,本不在炫博,而是贵精不贵多。崇尚发明幽微,而不屑于堆砌杂凑。以问题意识为将帅,驱遣文献,驾驭资料,于是文献的优劣高下、精粗、偏全,经由观点的权衡,昭然若揭。如果引用的资料不足以印证阐明观点,不能凸显出思维的亮点,无从强化论证的效力,那就有如孔子所言:“虽多,亦奚以为?”因此,要用观点带出文献,不应该以文献牵引观点。以文献牵引观点,就是被文献,追随别人后面,人云亦云。如果欠缺问题意识,面对文献取舍就会六神无主,无所适从。优劣精粗,高下偏全,是经过比较得出的;心中欠缺问题意识,没有别识心裁,看一篇,爱一篇,似乎每篇论点都有道理,都很可取,都很高明,那只有当他的代言人或应声虫了。所谓论文,就是要讨论出是非对错、优劣短长,就是要有自我的主张、创见、心得、话语权,这都得靠文献支撑、佐证、阐发,让观点更加突出,更加有说服力。所以不应该以文献牵引观点,应该以观点带出文献。
投入学术研究,从事论文写作,当务之急,就是建立问题意识,形成目标导向,作为驱遣文献,驾驭资料的判准和依归。“建立问题意识,有利于论点之提炼,思考之深入;有助于提出问题、把握问题、回应问题”。邓小南教授的提示,笔者《论文选题与研究创新》已有专章论述,读者可以参看。
二、 文献征引及其诠释方法
论文写作,必须征引文献,一则言之有据,可用以取信读者;再则备列事证,可用以建立自我主张;三则揭示问题文献,提供批驳讨论空间,作为建立论点之起始。无论基于何种原因,征引文献成为写作论文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帜。关键文献既已罗列征引,接下来的文献解读,将是论文写作系列学术工程的主轴与核心,其成败攸关论文之得失优劣。
综观文、史、哲学术论文之写作,文献解读诠释之法大抵有六:一、综述大意;二、凸显警策;三、考辨源流;四、触类发明;五、共时关照;六、释疑正误,皆当为之发微阐幽,详尽明确。文献解读的精确切实,诠释的合宜得体,是跟论文水准优劣高下有关系的,这认知有必要重点申说。导言有了,开始论述问题,接着就引用一段又一段的文献,如何解读诠释那一段引文?我强调诠释必须精确切实,不能顾左右而言他。诠释解读到底恰当不恰当?得体不得体?解读得恰当适合,论文水准就高,就非常优秀,否则论文就差,就低下。以下,介绍征引文献之后,开展议论,如何就题申说。
(一) 文献诠释的六种方法
一、 开门见山,综述大意。这是最常见、较容易、很基本的方法。综述大意,文字通常不必太多,要言简意赅,不支不蔓。如果研究诗、词、古文、辞赋,千万不可只作白话翻译,因为是综述大意,不是语译诗文。学术论文,属于一种限制式阅读,是给专家学者看的,并不是一般通俗读物。不属于这一行的,通常不会读你的论文。既然是同行,个个学养专精,翻译解释就免了吧!所以,综述大意就是归纳概念,介绍重心。结合问题意识,判读文献素材,可以统括冗长叙事,可以理清混沌概念,可以突出核心问题,可以提示关键话语,这是文献解读的第一步。综述大意,文字宜求精简,切合实际。
二、 凸显警策,强调焦点。论文写作繁称博引,令人目不暇给。在琳琅满目的征引文献中,读者初来乍到,还来不及进入状况,往往眼花缭乱。经典的警策、问题的焦点在哪里?有必要及时掌握。潜藏的精华是哪几句?干吗引用这段文字?当然因为这段话是问题的重心,是思维的亮点,有可贵处,有可取处。为便于阅读,同时有助于此后之问题讨论与议题开展,有必要在阐释解读文献时,凸显警策,强调焦点。犹如在触手纷纶的文字世界中,找到一个座标;在汪洋的学海中,出现一座灯塔,提供一个指引。掌握了警策与焦点,等于找到了策略和工具,就可以举重若轻,执简御繁,有利于全篇论文之写作与申说。
三、 追本溯源,考察因革损益。譬如文献征引到苏轼题画诗,可以跟杜甫咏画作较论;征引苏轼咏牡丹,可以跟李白、白居易牡丹诗、唐宋牡丹诗作较论。引述涉及以文为诗,原则上应该和韩愈、欧阳修、苏轼的创作相较论。苏轼多才多艺,能诗、工词、善赋,如果征引文献提到本色、当行课题,论其源流因革,除述及以诗为词外,又可以追溯到六朝咏物诗、初唐之帝京篇、韩愈、欧阳修、周邦彦之以文为诗、以赋为诗、以赋为词。也许,苏东坡这首诗,影响清代同光体诗人的作诗风格,可以作上探下究的流变考察,这样的文献解读,就是立体论说,不是扁平叙述。如果只是直接正面解读文献,用线性思维说明问题,目无余子,就是扁平叙述。不仅单调乏味,而且浮光掠影,流于皮相。最好往上追溯源头,往下探究影响流变,这就叫“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四、 触类旁通,创造发明。关键问题,应该举一反三,生发无限。譬如研究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在宋代造成很大的唱和风潮,因为大家都想写出新奇而有创意的作品。从王安石的《明妃曲》,可以联想到整个宋代,甚至于元代、明代、清代;不仅诗作很多,戏曲也不少。能这样诠释解读,读者当下就分享到丰盛的飨宴,这就是立体论述。于是进而知道历代咏昭君的诗篇800多首,王安石《明妃曲》写得最好,前后比较就凸显出来了。又譬如研究陶渊明诗文,就其影响接受而触类旁通,就会联想到苏轼系列和陶诗,和陶《归去来兮辞》,以及苏门、南宋文人的同题共作。掌握脉络系统,交相比较,容易得出优劣得失,而有助于创造发明。总之,诠释文献讲究触类旁通,汇集类似的个案、主题、风格在一起,对一个论题进行立体论述,较容易有心得创见。
五、 共时观照,同侪相形。同期共时,不一定要同时代,前后期都算。再以苏轼为例,他的老师有欧阳修,平辈有王安石,学生辈有黄庭坚,可以把同一时期人物,作一个比较;可以把研究的对象,放在一个时代进行综合考察。观看在某个时期,诸家诗人的集体意识是什么?文学表现或学术成就有无共相?一代学术的定位,或者个人学术价值的判断,是要经过比较才得出的。譬如元祐以前,梅尧臣、王安石、欧阳修对宋诗特色形成都有贡献。但是就作品质量比重来讲,以苏轼、黄庭坚的贡献最大。所以诠释文献,不妨共时观照,把同时期的一批人,进行比较论述。研究过程中,触及面广大、深远;论文完成以后,知识的面向就随之扩大了,新的学术生长点也找到了,学问心得的累积,不知不觉就深厚了。扁平述说,仿佛小国寡民的天地,永远在小世界里转转转,是转不出名堂来的。
六、 解疑释惑,匡谬正误。这看起来像是消极作为,其实不然,笔补造化处,无异于再造乾坤。征引文献中,如果发现前人的偏失、学术的悬案、世俗的误会、大家的疑惑,那就得解释疑惑之所在,为之拨迷雾而睹青天。绳愆矫枉,匡谬指瑕,功同再造,具有端正视听,一新耳目的功能。诠释文献如此,可以避免误导众生,贻误后人,学术贡献自然重大。释疑正误,犹如端正视听,正是替读者设想,为真理守护。所引文献有疑问处,我为之解释;错误处,我为之订正。学术研究的神圣使命,莫过于此。
以上,提出六种文献诠释的方法,不妨详尽地去论述,很确定地去解说,自可成为研究的卖点,增强论说的可信度。除此之外,借镜经学家解读《春秋》之策略,也可以转换为论文写作时诠释文献之方法,如:
(二) 比事属辞,脉注绮交,成就立体论说,有助提升论文之水准。
比事属辞,原是历代经学家诠释《春秋》书法的策略。脉注绮交,则是《文心雕龙·章句》术语,提示文章之脉络与结构如何呼应,章句与指义如何交错成文。比事,原指排比史事;作为学术论文,则是罗列文献,提供信据。属辞,是连缀上下前后之文辞,以显示脉络,而凸显指义。孔子作《春秋》,固因事而属辞;吾人撰写论文,亦因征引文献、胪陈信据,环绕问题意识而缀文修辞,而表现亮点,导出心得。譬如苏轼贬谪惠州时,有《和陶桃花源并引》诗文,主张渔人所见,乃避世桃源,并非世外仙境。考苏轼贬谪时期所作题画诗、和陶诗、佛学题跋、读《坛经》、读《大藏经》,以及《酒隐赋》,向往仇池之山川清远云云,皆可充实苏轼“心造桃源”之论说。研读陆游《剑南诗稿》,载存许多读书诗以及记梦诗,能否借文献之征信与诠释,而考索放翁其人之理想与现实?此一问题意识若成立,则因事属辞,顺理可以成章。
关于解读素材,诠释文献,上文提出六种方法,外加“比事属辞”之《春秋》诠释法。如果能交相运用,排比其事证,连缀其辞文,聚焦于问题意识,而发挥主体概念之精微,则文献诠解八面玲珑,不至于单薄而扁平。文献解读之精确切实,诠释之合宜得体,攸关论文水准之优劣高下,亦由此可见一斑。
(作者单位:香港树仁大学中文系)
有哪些很有感觉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1.芝兰玉树:比喻德才兼备有出息的子弟
2.暮云春树:比喻思念远方的知己
3.白首如新,倾盖如故:有些人虽然相交已久,却如同初识一般。有些人刚刚认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见如故。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
4.目成心许:形容男女双方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
5.林下风气: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
6.旁求俊彦:向各方面征求贤才
7.沅芷澧兰:很喜欢这个成语。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
8.瘗玉埋香:指美丽的女子亡
9.小春日和:短暂的回温,之后陷入漫漫的寒冷
10.软红香土:形容都市的繁华
11.温澜潮生:内心涌起一阵阵暖意,温柔的情怀
12.兰因絮果:兰花一样美好的遇见,最后还是一别两宽柳絮纷飞
13.阳和启蛰:比喻恶劣的环境过去,顺利和美好的时光开始了
14.一期一会:人的一生中可能只能够和对方见面一次,因而要以最好的方式对待对方
15.流绪微梦: 一种轻忽飘渺的情感,就好像流动的思绪,细微的梦
16.天雨流芳:纳西语音译语,意为“读书去吧”
17.花晨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能够拥有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18.光风霁月: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也比喻太平清明的面。明·苏濬《鸡鸣偶记》:“风光月霁,是吾心太虚真境;鸟语花阴,是吾心无尽生意。”
19.雪泥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0.甘棠遗爱:旧时颂扬离去的地方官
21.洪炉点雪:形容对问题领悟极快
2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品德高尚、诚实、正直,用不着自我宣传,就自然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23.含英咀华:比喻读书时细细琢磨领会文章的精华
24.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间感情和谐
25.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美好的事物
26.繁星如沸:星星多而热闹
27.白河夜船:睡得香甜,酣睡不知身边的事。也指懵懂,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28.耕云种月: 指一种闲适的生活境界
29.海晏河清: 比喻沧海波平,黄河水清,天下太平
30.无远弗届: 不管多远,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
王力宏的chinked—out是啥意思
亚洲音乐人的骄傲!
引领全球「chinked-out」华语专辑 第二章
从传统中创造音乐的无限可能
王力宏 2005继续压轴上演 华语音乐永远首席登场!
故事永远不只一个,歌,没有唱完的时候
「Chinked-out」开启华语音乐王者之门 ,盖世英雄 即将到来
从一个优质偶像到全亚洲形成独一无二的「王力宏现象」,一个年少的热情梦想,一股传承的音乐使命感,即使在无法小休片刻的忙碌行程中,意外的变奏也总在不经意时响起;如果说现在的王力宏有什幺神奇的魔力,可以独领乐坛,对他来说,发扬传承东方音乐的流行精神,永远的坚持,就是一种表达,一种共鸣,就是喜欢音乐、就是想要唱,不断去继续 实现 这条路的无限可能。
「chinked-out」第二章--「盖世英雄」,是王力宏继「心中的日月」开启华语音乐全新视野之后,实践「chinked-out」乐风,引领华语音乐风潮的最新力作。中华传统音乐的广博精深,不会只是过去的荣光,这次力宏撷取中国的歌剧-京剧的元素,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展现出华语音乐新的生命,要让华语音乐再次成为「盖世英雄」,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热!力宏希望他的努力是一个开端,透过他的音乐,能让全世界认识华语音乐,也让更多人能一起加入「chinked-out」的行列!
·韩国巨星"Rain"、蝉连全美7届饶舌冠军歌手欧阳靖Jin
·内地京剧名角「霸王别姬」霸王原唱"李岩"、台湾昆曲名角"赵阳强"
·台湾第一天团五月天"阿信"
·各路英雄齐聚与王力宏同步创作,一起打造「盖世英雄」
为了打造「盖世英雄」专辑,王力宏广发英雄帖邀来他心目中的「英雄」,一起来为「chinked-out」而努力。包括韩国天王巨星Rain特别将首支中文歌曲献给力宏,在美国嘻哈界备受瞩目的新星欧阳靖Jin,为力宏跨刀RAP。还有**「霸王别姬」霸王原唱,也是让王力宏首次接触京剧就深深感动的内地京剧名角李岩,台湾昆曲名角赵阳强;为力宏写词的英雄则有五月天的阿信、金曲奖最佳作词人李焯雄、Muchi成员也是新锐作词人崔惟楷、陈镇川;还有Rain的师妹也是今年韩国的新人王Lim Jeonghee;此外还有力宏的歌迷们,都一起参与了专辑的制作!这些人都是亚洲音乐界的「盖世英雄」,也是这张专辑幕后最伟大的英雄!
·引用中国艺术杰作-京剧的神力
·现代西洋中国古典,饶舌嘻哈对战锣鼓响板
·最精采的「Chinked-out」第二章再度出击!曲风丰富多样耐人寻味
在「chinked-out」第一辑「心中的日月」中,王力宏在音乐中加入了他在西藏采风及中国各地所搜集的中国乐器乐音、民族艺人吟唱,并且运用了「宫商角征羽」中国五音音阶在他的作品里;这次,王力宏更进一步加入「京剧」的元素,作为「chinked-out」2的主题。之所以会选择京剧,是因为力宏觉得,京剧的唱腔是最能代表中华的声音。在西方文化环境中长大的王力宏相当了解西方人的想法,对他们来说,「书法、中医、京剧」并称中国的三大国粹,神奇的力量连西方人也为之着迷,可见京剧的伟大无远弗届。
同样是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在西方世界有OPERA歌剧流传各国,但是歌剧是以唱为主,以服装道具等来加强演唱者的表现;但是京剧却不一样,舞台上几乎是极简,完全靠京剧演员的眼神、念白、动作、唱功等抽象的表演,来表达具体的现实。因此在表演上,京剧之美是更超过西方歌剧的一门艺术;力宏希望藉由在作品中融入京剧,让全世界听见、看见京剧之美!力宏使用了铙钹、梆子、单皮鼓、大小锣、拍板、二胡这些为京剧的主要乐器做为主轴,加上西方的嘻哈饶舌节奏,一步步地让听众进入「chinked-out」京剧嘻哈的音乐世界里!一开始是尝试放入京剧节奏的「让开」作为敲门砖;接着,入门级的「花田错」中再加入国乐与京剧中拉长音的转折唱腔;「在梅边」则是以「京剧嘻哈舞曲」的形式,将京剧与嘻哈、RAP结合在一起,让听众了解原来京剧可以以如此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最后「盖世英雄」集其大成,有京剧唱腔、节奏、英文RAP,深度京剧化。
在深入去接触京剧之后,王力宏觉得京剧就像一门快被荒废的绝世武功,它曾经是传奇而盖世的一门功夫。他想让年轻一代的华人听见,古老的传统不一定是板的,京剧跟现在的流行音乐一样诉说着浪漫的爱情,诉说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诉说着各种传奇的神话,它也可以很有趣、很流行。藉由「chinked-out」的融合与再次创造,王力宏要在音乐中,让京剧古老的力量再度复活!
2005王力宏继续压轴上演,在心中通过光阴的锤炼发自心底深处的憾动,赞颂着音乐的永垂不朽!
·全家总动员『盖世英雄』幕后推手
·爸爸为力宏拔刀相助30年前移民时解相思的法宝
·京剧录影带成为力宏的入门宝典
一开始,力宏跟爸爸聊到想将京剧放入他的音乐作品中,对于京剧相当热爱的王爸爸便特地拿出一卷珍藏很久京剧录影带给他参考;力宏说,那卷录影带是十几年前爸爸将当时在华视播出的京剧戏码录下来的video,当他拿录影带来看时,爸爸还如数家珍地在旁边跟他解说京剧的中国国粹之美,让力宏了解到京剧基本概念,包括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以及京剧是融合汉剧昆曲梆子等地方戏的精华而成…等典故,听得力宏如痴如醉,也让力宏对于京剧多了更深的了解与体会!
王爸爸不但是力宏对京剧知识的启蒙老师,这次为了帮力宏寻找当初在「霸王别姬」中代唱霸王的那位京剧演员,王爸爸更是尽全力帮忙,动员家族成员,辗转透过力宏的四舅公的帮助,终于在北京找到了这位他心目中的「盖世英雄」--李岩老师!为此力宏也特别感激王爸爸的大力协助,父子感情也更加融洽。
·「Kiss Goodbye」韩剧『我是金三顺』片尾曲
·王力宏浪漫情歌再突破,歌迷最爱,深情浪漫古典王式抒情慢歌
·有画面的创作、有故事的歌,情歌脍炙人口,再度动人心弦
除了加入京剧元素的「chinked-out」曲风之外,王力宏深情浪漫古典的抒情慢歌,更是歌迷们引颈期待的作品。力宏的抒情歌曲一向是让大家朗朗上口,又能深切感动的佳作,而力宏的抒情歌之所以能如此感人,最大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力宏的抒情歌都是有「画面」的。早在创作构思之始,力宏就会先想象一种歌里想要表达的情境,再根据这个情境去发展出曲和词,所以往往写出来的歌词曲非常的贴近,不会像某些先有曲再刻意去填词的歌,让人觉得缺少了一点灵魂。
在「盖世英雄」专辑中的抒情歌,背后都有一个力宏想要讲的故事。首波抒情主打「Kiss Goodbye」,这首歌同时也是韩剧『我是金三顺』片尾曲,是由力宏自己包办词曲创作,力宏想要说的故事,是每一次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每一次的分离都让人难以释怀,每一次「Kiss Goodbye」都让人更期待下一次的相聚。力宏写出了恋人们的心声,和思念的痛苦。
另一首抒情歌「第一个清晨」则是在描述一对恋人第一次一同度过长夜,迎接清晨的到来,相恋的心情兴奋又浪漫。力宏用轻柔的嗓音,唱出了清晨醒来看见爱的人就在身边,那种充满爱意、温柔与希望的心情,令人深深地被触动。「大城小爱」则是一首带有民谣风的歌曲,力宏运用了中国的五音音阶来谱曲,述说著在广大的城市中,小小的恋爱却是最甜蜜温馨的。
力宏的情歌脍炙人口,让人轻易的就能在脑中勾勒出一幅景象,也让歌曲显得更真实感人
天道酬勤是什么意思呢?
“天道酬勤”出自儒家的国学经典《论语》。“天道”即“天意”;“酬”即酬谢、厚报;“勤”即勤奋、敬业。“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
大智者,重“天道”、知“实勤”。每一次伟大的成功都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人世沉浮如电光石火,盛衰起伏,变幻难测。如果一个人有天才,勤奋则使一个人如虎添翼;如果一个人没有天才,勤奋将使他赢得一切。
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工作的人手中。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非常勤奋、埋头苦干的人;不是那些天资卓越、才华四射的天才,而是那些不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勤勤恳恳、劳作不息的人们。
天道酬勤不仅是很多人自我激励的座右铭,也是很多人喜欢写的内容。比如下面这幅天道酬勤
这幅是“国宾礼书法家”观山老师这幅《天道酬勤》(出自 “ 易 ?从 ?网 ”,采用典雅高贵的设色龙纹宣纸,线条洒脱流畅, 运笔自然中又得法又无法,富于变化,气韵生动。
每当看到天道酬勤这四个大字,总感觉满满的正能量,这个成语的核心就在于“勤”,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便是这个意思。
说说你对“天道酬勤”的理解与看法?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上天会按照每个人付出的勤奋,给予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正所谓:"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唯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抓住机遇,由于世事难料,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简介:
成语:天道酬勤天道酬勤1--李少白书法
拼音:tiān dào chóu qín
英文: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Efforts would be paid off
释义: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的付出给以勤奋的人们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付出的努力就算现在没有看到直接的收益,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天”指“上天”,“道”指“规律”,“天道”即“天意”,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记住,老天喜爱勤奋的人。
例句:
1. 汉书杜钦传: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2. 史记(亦见《汉书司马迁传》):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臧,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3. 汉书冀奉传: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有常也。注:亡即无字。
4. 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张玉柱书法 迈卓
5. 春秋左传鲁昭公六年孔颖达疏云:仁心所以养物,故奉天道酬勤之以仁也。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勤,则居官食禄,制为禄位,以劝其从顺教令。
6. 《书.盤庚中》孔颖达疏云:劳尔先,谓爱之也。劳者,勤也。闵其勤劳而慰劳之。劳亦爱之义,故论语云:爱之能勿劳乎。 7. 《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原文如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为“勤劳”。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关联词:天道酬勤、地道酬善、人道酬诚、商道酬信、业道酬精
近义词: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熟能生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心人天不负,自助者天必助之,有志者事竟成
反义词:无所事事,不甚了了
出处:
出自《周易》中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奋发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地最大,它包容万物。对天地的理解是:天在上,地在下;天为阳,地为阴;天为金,地为土;天性刚,地性柔。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焉,四时行焉。没有天地便没有一切。天地就是宇宙,宇宙就是天地。这就是古代中国人对宇宙的朴素唯物主义看法,也是中国人的宇宙观。所以八卦中乾卦为首,坤卦次之;乾在上,坤在下;乾在北,坤在南。天高行健,地厚载物。然后从对乾坤两卦物象(即天和地)的解释属性中进一步引申出人生哲理,即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
《易》里讲到“劳谦君子,有终吉。”
至《尚书》就有“天道酬勤”的说法。韩愈曾题词“天道酬勤”勉励后来者。
最早出现天道这个词是在《尚书》中,很多的先秦书籍中出现天道这个词,主要指“自然的规律”,《辞海》(或参见《辞源》“天道”条)也是这么解释。
“天道酬勤”,是由《书.大诰》“天閟毖我成功,天亦惟用勤毖我民”压缩而得,类似的例子还有“建极绥猷”等,原文如下:
书大诰:天閟毖我成功所,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
汉孔安国传云:閟,慎也,言天慎劳我周家,成功所在,我不敢不极尽文王所谋之事,谓致太平。
唐陆德明云:閟音秘。
清钱大昕云:天閟毖我成功所,传训毖为慎,又解之云:天慎劳我周家成功所在。孔疏云:閟,慎,释诂文。考释诂本云:毖,慎也。经既以閟为毖,不当重出毖字。据莽诰云:天毖劳我成功所。则知此经毖,乃劳之譌,字形相涉,後人传写致误,孔传尚未误也。按下经:勤毖,传解作劳慎,此传云:慎劳。则经当作毖勤。莽诰於下云:天亦惟劳我民。是训勤为劳也。
大诰又云:天亦惟用勤毖我民,若有疾。
孔安国传云:天亦劳慎我民,欲安之,如人有疾,欲己去之。
唐孔颖达疏云:以文王勤劳如此,故天命慎劳来我周家,当至成功,所在天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