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八荒水佩风裳-鬼谷八荒水和风
1.关于鬼魂的诗句凄美
2.聊斋志异的风格、特色
3.赞美莲的古诗
4.描写湖州的宋词
5.南宋文学家姜夔的诗词名言摘抄大全
6.水 风 成语古语
关于鬼魂的诗句凄美
1. 关于鬼魂的诗句
关于鬼魂的诗句 1. 描写鬼的诗句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出自:唐代李贺《秋来》
原文: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译文:
秋风惊人心,壮士辛苦著作急,有似昏灯里,纺织娘啼叫着催织寒衣。日后谁来读我用竹简写下的这编书,不使它被蠹虫蛀成粉屑和洞隙?
这思想牵扯着,今晚我的肚肠也要愁直了,雨滴冷飕飕,像有古诗人的灵魂来慰吊。秋夜坟场上,诗鬼们诵读着鲍氏的诗句,他们的怨血在土中化作碧玉,千年难消。
扩展资料:
李贺流传后世的二百多首诗中,“鬼”诗有十多首。此诗写秋天来临时诗人的愁苦情怀,从其阴森料峭、鬼魅飘飘的风格来看,就是一首“鬼”诗。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这原是古往今来有才智之士的共同感慨。诗人对于时光的流逝表现了特异的敏感,以致秋风吹落梧桐树叶子的声音也使他惊心动魄,无限悲苦。这时,残灯照壁,又听得墙脚边络纬哀鸣。
那鸣声,在诗人听来仿佛是在织着寒天的布,提醒人们秋深天寒,快到岁末了。诗开头一、二句点出“秋来”,抒发由此而引出的由“惊”转“苦”的感受,首句“惊心”说明诗人心里震动的强烈。第二句“啼寒素”,这个寒字,既指岁寒,更指听络纬啼声时的心寒。
在感情上直承上句的“惊”与“苦”。这一、二两句是全诗的引子。一个“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笼罩以下六句。“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上句正面提问,下句反面补足。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感慨万端,他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自己写下的这些呕心呖血的诗篇,又有谁来赏识而不致让蠹虫白白地蛀蚀成粉末呢?”情调感伤,与首句的“苦”字相呼应。
五、六句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
在洒窗冷雨的淅沥声中,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这两句,诗人的心情极其沉痛,用笔又极其诡谲多姿。习惯上以“肠回”、“肠断”表示悲痛欲绝的感情,李贺却自铸新词,采用“肠直”的说法,愁思萦绕心头,把纡曲百结的心肠牵直。
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愁思的深重、强烈,可见他用语的新奇。凭吊这种事情,一般只是生者对者做,他却反过来说鬼魂前来凭吊他这个不幸的生者,更是石破天惊的诗中奇笔。
“雨冷香魂吊书客”,诗人画出了一幅十分凄清幽冷的画面,而且有画外音,在风雨淋涔之中,他仿佛隐隐约约听到秋坟中的鬼魂,在唱着当年抒发“长恨”的诗,他的遗恨就像苌弘的碧血那样永远难以消释。
诗人表面上是说,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此诗上半篇采用的是常见的由景入情的写法,下半篇则是全诗最有光彩的部分。“思牵今夜肠应直”,在牵肠情思的引发下,一个又一个恍惚迷离的幻象在眼前频频浮现。
创造出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以幻象写真情的独特境界。诗人深广的悲愤与瑰丽奇特的艺术形象之间达到了极其和谐的统一。在用韵上,后半篇也与前半篇不同。前半篇虽然悲苦、哀怨,但还能长歌当哭,痛痛快快地唱出。
因而所选用的韵字正好是e68a84e79fa5e9819331333431356566声调悠长、切合抒写哀怨之情的去声字“素”与“蠹”。到后半篇,与抒写伤痛已极的感情相适应,韵脚也由哀怨、悠长的去声字变为抑郁短促的入声字“客”与“碧”。
这是一首著名的“鬼”诗,其实,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感情十分悲凉。
2. 关于“鬼”的诗有哪些
1. 《秋来》
唐代: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2. 《春坊正字剑子歌》
唐代:李贺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
隙月斜明刮露寒,练带平铺吹不起。
蛟胎皮老蒺藜刺,鸊鹈淬花白鹇尾。
直是荆轲一片心,莫教照见春坊字。
挼丝团金悬簏簌,神光欲截蓝田玉。
提出西方白帝惊,嗷嗷鬼母秋郊哭。
3. 《蒿里》
两汉:佚名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
4. 《南山田中行》
唐代:李贺
秋野明,秋风白,塘水漻漻虫啧啧。
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
荒畦九月稻叉牙,蛰萤低飞陇径斜。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5. 《谴疟鬼》
唐代:韩愈
屑屑水帝魂,谢谢无馀辉。如何不肖子,尚奋疟鬼威。
乘秋作寒热,翁妪所骂讥。求食欧泄间,不知臭秽非。
医师加百毒,熏灌无停机。灸师施艾炷,酷若猎火围。
诅师毒口牙,舌作霹雳飞。符师弄刀笔,丹墨交横挥。
咨汝之胄出,门户何巍巍。祖轩而父顼,未沫于前徽。
不修其操行,贱薄似汝稀。岂不忝厥祖,靦然不知归。
湛湛江水清,归居安汝妃。清波为裳衣,白石为门畿。
呼吸明月光,手掉芙蓉旗。降集随九歌,饮芳而食菲。
赠汝以好辞,咄汝去莫违。
3. 关于鬼的诗
李贺被称为"诗鬼",他的鬼诗可谓著名了.苏小小墓李贺幽兰露,如啼眼。
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
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
西陵下,风吹雨。李贺的“鬼”诗,总共只有十来首,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一。
然而“鬼”字却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被人目为“鬼才”、“鬼仙”。这些诗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应当怎样评价,也成了一桩从古至今莫衷一是的笔墨公案。
其实,李贺是通过写“鬼”来写人,写现实生活中人的感情。这些“鬼”,“虽为异类,情亦犹人”,绝不是那些让人谈而色变的恶物。
《苏小小墓》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名妓。
李绅在《真娘墓》诗序中说:“嘉兴县前有吴妓人苏小小墓,风雨之夕,或闻其上有歌吹之音。”全诗由景起兴,通过一派凄迷的景象和丰富的联想,刻画出飘飘忽忽、若隐若现的苏小小鬼魂形象。
前四句直接刻画苏小小的形象。一、二两句写她美丽的容貌:那兰花上缀着晶莹的露珠,象是她含泪的眼睛。
这里抓住心灵的窗户眼睛进行描写,一是让人通过她的眼睛,想见她的全人之美,二是表现她的心境。兰花是美的,带露的兰花更美。
但著一“幽”字,境界迥然不同,给人以冷气森森的感觉。它照应题中“墓”字,引出下面的“啼”字,为全诗定下哀怨的基调,为鬼魂活动创造了气氛。
三、四两句写她的心境:生活在幽冥世界的苏小小,并没有“歌吹”欢乐,而只有满腔忧怨。她生前有所追求,古乐府《苏小小歌》云:“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但身之后,她的追求落空了,生悬隔,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绾结同心,坟上那萋迷如烟的野草花,也不堪剪来相赠,一切都成了泡影。
这种心绪,正是“啼”字的内在根据。仅用四句一十六字,形神兼备地刻画出苏小小鬼魂形象,表现出诗人惊人的艺术才华。
中间六句写苏小小鬼魂的服用:芊芊绿草,象是她的茵褥;亭亭青松,象是她的伞盖;春风拂拂,就是她的衣袂飘飘;流水叮咚,就是她的环佩声响。她生前乘坐的油壁车,如今还依然在等待着她去赴“西陵松柏下”的幽会。
这一部分,暗暗照应了前面的“无物结同心”。用一个“待”字,更加重了景象、气氛的凄凉:车儿依旧,却只是空相等待,再也不能乘坐它去西陵下,实现自己“结同心”的愿望了。
物是人非,触景伤怀,徒增哀怨而已。最后四句描绘西陵之下凄风苦雨的景象:风凄雨零之中,有光无焰的鬼火,在闪烁着暗淡的绿光。
这一部分紧承“油壁车,夕相待”而来。翠烛原为情人相会而设。
有情人不能如约相会,翠烛岂不虚设?有烛而无人,更显出一片凄凉景象。“翠烛”写出鬼火的光色,加一“冷”字,就体现了人的感觉,写出人物内心的阴冷:“光彩”是指“翠烛”发出的光焰,说“劳光彩”,则蕴涵着人物无限哀伤的感叹。
不是么,期会难成,希望成灰,翠烛白白地在那里发光,徒费光彩而一无所用。用景物描写来渲染哀怨的气氛,同时也烘托出人物孤寂幽冷的心境,把那种怅惘空虚的内心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以景起兴,通过景物幻出人物形象,把写景、拟人融合为一体。写幽兰,写露珠,写烟花,写芳草,写青松,写春风,写流水,笔笔是写景,却又笔笔在写人。
写景即是写人。用“如”字、“为”字,把景与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描写了景物,创造出鬼魂活动的环境气氛,同时也就塑造出了人物形象,使读者睹景见人。
诗中美好的景物,不仅烘托出苏小小鬼魂形象的婉媚多姿,同时也反衬出她心境的索寞凄凉,收到了一箭双雕的艺术效果。这些景物描写都围绕着“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这一中心内容,因而诗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得到集中的、充分的揭示,显得情思脉络一气贯穿,具有浑成自然的特点。
这首诗的主题和意境显然都受屈原《九歌。山鬼》的影响。
从苏小小鬼魂兰露啼眼、风裳水佩的形象上,不难找到山鬼“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的影子;苏小小那“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的坚贞而幽怨的情怀,同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心境有一脉神传;西陵下风雨翠烛的境界,与山鬼期待所思而不遇时“雷填填兮雨冥冥”、“风飒飒兮木萧萧”的景象同样凄冷。由于诗人采用以景拟人的手法,他笔下的苏小小形象,比之屈原的山鬼,更具有空灵缥缈、有影无形的鬼魂特点。
她是那样的一往情深,即使身为鬼,也不忘与所思绾结同心。她又是那样的牢落不偶,生异路,竟然不能了却心愿。
她怀着缠绵不尽的哀怨在冥路游荡。在苏小小这个形象身上,即离隐跃之间,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影子。
诗人也有他的追求和理想,就是为挽救多灾多难的李唐王朝做一番事业。然而,他生不逢时,奇才异能不被赏识,他也是“无物结同心”!诗人使自己空寂幽冷的心境,通过苏小小的形象得到了充分流露。
在绮丽秾艳的背后,有着哀激孤愤之思,透过凄清幽冷的外表,不难感触到诗人炽热如焚的肝肠。鬼魂,只是一种形式,它所反映的,是人世的内容,它所表现的,是人的思想感情。
过华清宫。
4. 关于鬼的诗词
关于战斗的。
①词:1.辛弃疾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陆游的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②诗:
1.黄巢的
《菊 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2.王昌龄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3.王翰的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 描写鬼的诗句
九歌 山鬼 年代:先秦 作者:屈原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1]薜[2]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3]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4]。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5]。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澹[6]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7]!采三秀兮于[8]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9]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注释:[1]:通“披”。
[2]:音“必”。[3]:通“披”。
[4]:音“离”。[5]:音“互”。
[6]:音“但”。[7]:音“余”。
[8]:音“巫”。[9]:音“又”。
泊淮岸夜闻鬼语 年代:宋 作者:黎廷瑞 北风行平林,芦叶响乾雨。青磷走平沙,独夜鬼相语。
沉吟乍幽咽,怨哭倍酸楚。遗脔乌鸢饱,滞魄狐兔伍。
白骨委飞霜,零落从草莽。草东风吹复生,骨枯东风吹不荣。
汝悲信悲不足诘,吾欲诘尔尔试听。君不见刘项割鸿沟,又不见孙曹战赤壁。
回头万事晓云空,石马荒荒土花碧。世间倘有长生药,蓟子白云丁令鹤。
霜城相见悲铜狄,华表归来叹城郭。汝不见兴与衰,又不忧寒与饥,濠上之叟不汝欺,汝有至乐尔不知。
呜呼人生何苦尔何乐,人生羡汝不可学。鬼车 年代:宋 作者:欧阳修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
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
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两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
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雁惊起芦花洲。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田。
老婢扑灯呼儿曲,云此怪鸟无匹俦。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其声虽小身甚大,翅如车轮排十头。凡鸟有一口,其鸣已啾啾。
此鸟十头有十口,口插一舌连一喉。一口出一声,千声百响更相酬。
昔时周公居东周,厌闻此鸟憎若雠。夜呼庭氏率其属,弯弧俾逐出九州。
射之三发不能中,天遣从空投。自从狗啮一头落,断颈至今青血流。
尔来相距三千秋,昼藏夜出如鸺留。每逢阴黑天外过,乍见火光惊辄堕。
有时余血下点污,所遭之家家必破。我闻此语惊且疑,反祝疾飞无我祸。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闻鬼 年代:宋 作者:彭秋宇 荒郊白骨卧枯莎,有鬼衔冤苦奈何。半夜数声凄枕席,十年几度惨干戈。
英魂无托子孙绝,史笔不知忠义多。欲反髑髅生世乐,近来富贵亦消磨。
题钟馗役鬼移家图 年代:明 作者:刘基 髯夫当前黧妇后,腊鬼作粮驱鬼负。虹霓可驾雷可车,胡为役鬼来肩舆?乃知老馗未公正,怙威植私干律令。
玄云沈阴鬼怪多,馗乎馗乎奈尔何!钟馗杀鬼图 年代:明 作者:刘溥 空山无人夜色寒,鬼群乱啸西风酸。绿袍进士倚长剑,席帽珣影乌靴宽。
灯笼无光照斜水,怒裂鬼头燃鬼髓。大鬼跳踉小鬼嚎,满地?鹈飞不起。
如今城市鬼出游,青天白日声啾啾。安得此公起复作,杀鬼千万吾亦乐。
神弦 年代:唐 作者:李贺 女巫浇酒云满空,玉炉炭火香咚咚。海神山鬼来座中,纸钱窸窣鸣旋风。
相思木贴金舞鸾,攒蛾一啑重一弹。呼星召鬼歆杯盘,山魅食时人森寒。
终南日色低平湾,神兮长在有无间。神嗔神喜师更颜,送神万骑还青山。
6. 关于鬼神的诗词
白居易 羲和趁日沈西海,鬼伯驱人葬北邙。
二月五日花下作 刘威 时向人间深夜坐,鬼神长在药囊边。 赠道者 吕岩 鬼哭神号金鼎结,鸡飞犬化玉炉空。
七言 其六 李咸用 鬼树夜分千炬火,渔舟朝巷一蓬霜。 湘浦有怀 李端 鬼因巫祝传移社,神见天人请施山。
题觉公新兰若 姚合 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 恶神行雨 徐夤 鬼神只阚高明里,倚伏不干栖隐家。
招隐孔平仲鬼谷纵横非世宝,贝多浮蠹逐时昏。 呈陆农师 其一鬼神福善安无窘,君相知名直靡佗。
寄方逢原文天祥风雨满山连地卷,鬼神现世觉天低。 赋吉州隆庆寺塔火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辟山寄朱约山文同乡里共传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周思道如诏亭。
7. 描写鬼的诗
中元雨中呈子晋》
朱熹(1130~1200)
徂署尚繁郁,大火空西流。
兹辰喜佳节,凉雨忽惊秋。
晼晚兰径滋,萧萷庭树幽。
炎气一以去,恢台逝不留。
刀笔随事屏,尘嚣与心休。
端居讽道言,焚香味真诹。
子亦翫文史,及此同优游。
《中元作》
李商隐(813~858)
绛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
会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有城未抵瀛洲远,青雀如何鸩鸟媒。
8. 有关鬼的名言警句
鬼,人所归为鬼。——《说文》
众生必,必归士,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载鬼一车。——《易·睽》
为鬼为蜮,则不可得。——《诗·小雅·何人斯》
苍颉作书鬼夜哭。——《淮南子·本经》
鬼蜮实难测,魑魅乃不若。——黄遵宪《逐客篇》
身既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屈原·国殇》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林觉民《与妻书》
鬼者,老物之精也。——《论衡·订鬼》
庶人庶士无庙,曰鬼。——《礼记·祭法》
故明主之行制也天,其用人也鬼。——《韩非子·八经》
(画)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唐·杜甫《移居公安山馆》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唐·岑参《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
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聊斋志异的风格、特色
每当捧读《卿斋志异》,总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曲径通幽,千沟万壑,阴晴晦明,烟云叆叇,时而巉岩绝壁,时而大河前横,偶见瀑布飞泻,回步水平如镜。涉猎其中,另长一番精神;流连忘返,犹觉余音绕梁。关于这部人类瑰宝的艺术魅力,古人曾作过许多创造性的探讨和品评。有人赞誉《聊斋志异》的技法:“盖虽海市蜃楼,而描写刻画,似幻似真,实一一如乎人人意中所欲出。”而且“诸法具备,无妙不臻。写景则如在目前,叙事则节次分明,铺排安放,变化不测。字法句法,典雅古峭,而议论纯正”。有人推崇蒲松龄“学深笔健,情挚识卓”,故能“寓赏罚于嬉笑”,使人“百诵不厌”。有人从题材的提炼着眼,认为《聊斋志异》“所述鬼狐最伙,层见迭出,变化不穷。水佩风裳,剪裁入妙;冰花雪蕊,结撰维新。”前人种种品评,对于领略《聊斋志异》的艺术造诣,都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的参考价值。
作为后学,本文拟从艺术作品在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亦即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家主观方面的特点和题材的客观特征相统一所造成的独特面貌细加缕析。意在抛砖引玉,祈方家不吝指正。
洗炼和宏富的统一《聊斋志异》的题材广阔浩瀚,包罗万象。举凡人间的世俗生活,乃至异想天开的龙宫、仙岛,域内海外,天上地下几乎无美不备。从辽东到海南,从崂山到云南,从福建到西安,从京都到边塞,以山东淄川为中心,作品为我们展示了辽阔的空间和斑斓多采的社会画面。作者笔走龙蛇,游刃有余,时而发思古之幽情,时而抒今世之孤愤,时而托梦幻以寄怀,时而借讽喻以明志。在众多篇幅短、寓意深、容量大的篇章中,不仅花娇狐魅、神鬼精灵、草木竹石、鸟兽虫鱼等非人形象独具人情,而且连士农工商、娼盗官吏、兵艺侠医技、僧尼道巫赌,也大都呼之欲出。作者奋其妙笔,时而写家庭、邻里之间的微妙关系,入情入理;时而写时代的风云变幻,委曲婉转;时而写壮士斩娇除怪,正气凛然;时而写书生落魄,催人泪下;时而写忠贞爱情,娓娓动听;时而写纯洁的友谊,感人肺腑;时而讽刺贪官污吏,令人称快;时而痛斥豪强权势,淋漓尽致。作者经常借身边琐事加以生发,鲜明地揭示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往往寥寥数笔,通过引人入胜的细节晓以深奥的哲理。如同一部生活的百科全书,人情、世俗、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各个领域,无不有所涉及。兼以作者拥有渊博的知识,善于运用典故,能够从民间流传的故事中开拓新意,将丰富的生活素材提炼为创作的题材。《聊斋志异》堪称洋洋大观,不仅以形象的生动性闻名,而且以宏大的规模、广阔的内容吸引着读者。
奇谲和质朴的统一蒲松龄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志怪小说的优良传统,驰骋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取幻化的形式曲折地反映生活,从而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赋予《聊斋志异》以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许多作品以奇妙的构思、奇特的形象、离奇的情节和奇幻的场景,显现出奇谲的艺术特色。
蒲松龄笔下的神怪精灵,花妖狐魅,既非万物有灵或灵魂不灭的说教,亦非物的自然属性的图解,而是托物写人。作者运用想象和拟人化的艺术手法,在摄取物的习性和形体特征的条件下,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按照人的习俗、人的社会关系来描写,因而又具有人的社会属性和爱憎好恶。这些形象又拥有超凡入圣的神力,他们不受生活环境的限制,不受时空的束缚,而成为忽敛忽纵、时隐时现、变化莫测的神灵。所以《聊斋志异》中的许多形象,往往富有亦人亦仙亦鬼,或亦人亦狐亦仙,或亦人亦仙亦怪的特点。
奇幻的场景与奇特的形象互相映衬,产生奇谲的艺术效果。《聊斋志异》经常出现“浮云在天,时阖时开,奇峰断处,美人忽来”的境界。《巩仙》篇写巩道人成全尚秀才。“袖里乾坤真个大”,“离人思妇尽包容”。道士展其袖,“中大如屋”,入则“光明洞彻,宽若厅堂,几案床榻,无物不有”。有情人在这里相会,“绸缪臻至”,共同吟诗,互相对句,婚配生子。这里毫无“催苛之苦”,而俨然是世外乐园。幻境描写之奇,令人叫绝。再如“星宿已繁,崖间忽成高第”(《锦瑟》);“一日,归颇早,至其处,村舍全无。。一转盼间,则院落如故,身固已在室中矣”(《张鸣渐》);深山石室,“光明彻照,无须灯烛”。洞内有大叶类芭蕉,用以剪缀作衣,“绿锦滑绝”;“女取山叶呼作饼,食之,果饼;又剪作鸡、鱼,烹之皆如真者”(《翩翩》);。。这一切在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出殡”有关场景的铺陈,尽管存在艺术上的夸张,却毕竟是生活的反映。以上列举的《聊斋志异》中有关幻境的描写,则纯属“蜃气五色,结为楼台”的虚幻。
离奇的情节离不开奇特的形象和奇幻的场景。三者的一致性正是这类作品一个显著的特点。《书痴》篇可谓典型的代表。《书痴》中的颜如玉,忽隐忽现,未卜先知,却分明不是凡人,而是一位仙女。然而论言谈、举止,美人又无异于常人:如伴生下棋,授以弦索,戏谑饮博,谈情说爱,无所不善,从这一系列的描写中我们又似乎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少女。从而使这个人物形象呈现出仙质凡态,亦仙亦人的特点。这篇小说写郎生积好成痴,积痴成魔。“一夕,读汉书至八卷,卷将半,见纱翦美人来藏其中”。“一日,方注目间,美人忽折腰起,坐卷上微笑。”郎生在惊骇中一再叩拜,美人则“下几亭亭,宛然绝代之姝”。美人的出场充满了神奇色采,在郎生和美人相处的日子里,一旦生“忘其教”,“女则渺”,生伏以哀祝,矢不复读,女便又从书卷上下来。只有铺设如此离奇的情节,才能更鲜明地塑造奇特的形象。
大抵成功之作,莫不植根于社会生活。而如何反映生活,却又取决于艺术构思。由此可见,构思正是将生活变成艺术的中心环节。在如何反映生活的问题上,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偏重真实地摹写。当然在构思过程中不免对生活素材有所取舍,有所剪裁,有所集中,有所生发;也不排斥发挥想象的作用。一种是以表现理想为主,着重运用艺术的想象、联想和幻想,间接地反映生活。《聊斋志异》中的多数篇章属于后者。作者虽有坚实的生活基础,但他在构思时更多的是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努力开掘题材所蕴含的意义,从而据此安排谲幻的场景,创造奇特的形象,设置离奇的情节。这里不仅有“袖中乾坤”,而且有“腹中武库”(《采薇翁》)。采薇翁“脐大可容鸡子;忍气鼓之,忽脐中塞肤,嗤然突出剑跗,握而抽之,白刃如霜。”他有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腹中武库。在险遭不测的情况下,头断可复合,腹裂而无血,且“其中戈矛森聚,尽露其颖”。有人认为这是一篇“胸中甲兵”式的寓言,然而从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的艺术构思来看,却是作者的独创,幻想的奇特,绝妙无双。
在这里虚幻并非荒诞不稽、虚无飘渺的空想,它不是把人们引向茫茫太空,而是启发人们深化对现实社会的认识。由于作者长期生活在底层,对市井世俗、各色人等无不烂熟于胸,因此笔端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质朴的人情味。仍以《巩仙》为例,如果说“袖中乾坤”的异想天开,正是对封建社会等级森严这一本质的反驳。那么就题材而言,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爱情悲剧的提炼。穷书生尚秀才和曲妓惠哥相恋,“矢志嫁娶”。然而好景不长,惠哥因被鲁王召入供奉遂绝情好。寓质朴于神奇,正是这类作品的风格特色。其中某些情节以白描的手法和朴素的语言描摹人情世态,可谓刻画入神,力透纸背。如开篇写巩道人求见鲁王,“阍人不为通”,“中贵见其鄙陋,逐去之;己而复来。中贵怒,且逐且扑。至无人处,道人笑出黄金二百两,烦逐者覆中贵:‘为言我亦不要见王;但闻后苑花木楼台,极人间佳胜,若能导我一游,生平足矣。’又以白金赂逐者。其人喜,反命。中贵亦喜。”如此层层行贿,道士才得克服侯门似海之难,摄此一瞥,对封建社会的弊端,暴露得何其鲜明!袖里乾坤,中有天地、有日月,离人思妇可任其往复自由。浮思翩跹,神奇色采盈目。惠哥十八入府,十四年后赖巩道人神力襄助,得以与尚秀才团聚。其间写尚秀才虽白金、彩缎不为所动;王“命偏呼群妓,任尚自择”,尚一无所好,惟坚持初衷:“但赐旧妓惠哥足矣!”书生痴情,质朴、纯真之态可掬!奇谲和质朴貌似对立,被作者运以巧思,化为形象,天衣无缝,水融地结合在一起。艺术的完美形成“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从而使这类作品呈现出奇、质朴和谐统一的艺术美。
单纯的奇谲,能使人感到新鲜,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引起强烈的兴趣,从而得到一种审美的喜悦。但是这种审美作用不会持久,一旦读者追求欲望得到满足,也就感到兴味索然。奇谲和质朴相结合,才能产生系人情思、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这样的艺术风格在审美价值上不仅超过单纯的奇谲,而且也胜过单纯的质朴。蒲松龄的诗以质朴见长:或状物写景,或直抒胸臆,很少雕琢夸饰。例如“黄沙迷眼骄风吹,六月奇热如笼炊。午时无米煮麦粥,沸汤灼人汗簌簌。。。”这一类的诗反映生活艰难,好在本色、自然,有真情实感,然而缺少新奇的美。“诗人所描绘的事物或真实之所以能引起愉快,或是由于它们本身新奇,或是由于经过诗人的点染而显得新奇。”《聊斋志异》与蒲诗相比较,尽管体裁、样式不同,但是由于前者能够将质朴和奇谲熔为一炉,因此在艺术造诣和审美价值上都超过了后者的成就。
含蓄和犀利的统一我国历代诗歌的优良传统,都讲究艺术的含蓄。所谓“诗之至处,妙在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是指诗歌而言。但是作为艺术美的一种特质,含蓄对其他样式的文艺作品,同样是必须具备的。《聊斋志异》之所以耐人寻味,能够引起欣赏者的想象和联想,是和作品运用蕴藉深厚、余意不绝的表现手法分不开的。在这里,含蓄既不同于浮躁浅露、竭尽无余,也不等于佶屈晦涩,莫测高深。《聊斋志异》含蓄的独特性表现为寓赏罚于嬉笑,在艺术风格上形成含蓄和犀利的和谐统一,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曰表意在此,蓄意在彼。《八大王》篇写巨鳖报恩:巨鳖为报冯生放生之厚德,将鳖宝嵌入冯生臂上。冯生“由此目最明,凡有珠宝之处,黄泉下皆可见”,不久富埒王公,又得肃王三公主为妾。从表面看,《八大王》的主题思想似为对好生之德的颂扬:冯生因不忍杀生,终得好报。实际上作品更深一层的寓意却在于暴露封建当权者的贪婪,针砭封建制席的腐朽和弊端。作品中的所谓南都令尹,不过是终日沉湎的醉鬼。藩王、王妃以及依附于藩王的中贵,也都是一群贪贿无艺之辈。“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而祸福之间纯靠行贿疏通关节而转化。冯生因得宝镜照三公主影而获罪于肃府藩王,王大怒,原拟问斩,但是冯生却偏偏以罗致“天下之至宝”为诱饵,大贿中贵人使言于王,而得以免诛;生妻亦以珊瑚镜台纳妃而化祸为福;最后生妻“归修聘币纳王邸,赍送者迨千人。珍石宝玉之属,王家不能知其名”,同样也是靠大贿消灾弭祸,因祸得福:“王大喜,释生归,以公主嫔焉。公主仍怀镜归。”财宝足以通神,冯生深悉其中三昧,故能化险为夷,人财两得。作为封建社会的暴露文学,这篇作品在《聊斋志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蓄意的深刻性来说,《小翠》同《八大王》也颇有类似之处。全篇写狐狸知恩而报,潜在之意在于揭露官僚政客之间的两种关系。同派系之间互相庇护,重金贿赂;不同派系之间则互相弹劾、互相倾轧。懂得《聊斋志异》这方面的风格特色,有助于透过蒲松龄的春秋笔法,深入探索作品的内在寓意。
二曰正面写副旨,侧面写主旨。这与前面的区别,在于主旨的锋芒从侧面点出,并非含而不露。《成仙》篇描述成生和周生之间的深厚友谊是经得住生考验的。作品通过成、周如何先后看破世情、终于偕隐的本事,重在宣扬“忍事最乐”,这是小说正面表达的意思,然而却是小说的副旨。此种超脱凡尘的出世思想固然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作者不满现实的“孤愤”之情。但是从成生急友之难,奋不顾身地为周生打官司的曲折历程来看,作品在揭露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腐败和徇私枉法这一点上,又是触目惊心,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这虽然是从侧面来表现,却是该篇小说的主旨所在:那怕是皇帝“着部院审奏”的冤案,只要吏部向承办的院台“纳数千金,嘱为营脱”,仍可“得朦胧题免”。黑幕重重,世事可知!难怪“自经讼系,世情尽灰”,这才“招周偕隐”。将“偕隐”当作避世的逋逃薮,固然有欠积极,却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特别是人物之间的某些对话,具有极大的尖锐性,往往能一语道破社会的症结所在。周以黄吏部仗势欺人,“气填吭臆,忿而起,欲往寻黄”。成生按住周生不让他去,劝说道:“强梁世界,原无皂白,况今日官宰半强寇不操矛弧者耶?”由于成生谏止再三,周生才不去找黄,但是总咽不下这口气。他以为“邑令为朝廷官,非势家官,纵有互争,亦须两造。何至如狗之随嗾者?”从而具状告官,呈治其佣,没料到官官相护,县宰不仅将状子“裂而掷之”,而且将生逮系囹圄。成生看透世情,如实地把官宰看成“半强寇不操矛弧者”,正是他见解过人之处。相形之下,周生则显得天真幼稚。但是,百闻不如一见。他不相信的“狗之随嗾”这一类的官场秽闻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他自己在冤狱中几经磨折,逼入港,就足以警世发聩。《潍水狐》与《成仙》有异曲同工之妙。该篇描述狐化身为老翁,税居李氏别第,彼此友好往来,感情融洽。正面写对友谊的歌颂,这是本文的副旨。精采之处在于借翁之口对邑令极尽挖苦之能事。翁对凡是愿意交好的一律来者不拒,“独邑令求通,辄辞以故”。李追究其原因,翁才悄悄说了实话:“君自不知,彼前身为驴,今虽俨然民上,乃饮糙而亦醉者也。仆固异类,羞与为伍。”驴见“束刍”则帖耳辑首,喜受羁勒。此处活用(教坊记)苏五奴典:“但多与我钱,虽饮糙(粉饵),亦醉”,用以讽喻邑令贪婪虐民的本性,可谓妙语解颐。这类作品的锐利锋芒或从“烟岚霭霭树重重”的境界中显露出来,或从一个深奥的典故中剖析出来。
三曰寓庄于谐。《聊斋志异》中的讽喻性作品,往往于谈笑风生、谐谑幽默中,包含着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等社会邪恶势力的尖锐的抨击和辛辣的嘲讽。《司训》就是这类作品中比较出色的一篇。它描写一位聋教官,不听狐友的劝告,舍不得辞掉教职,结果以聋取罪,仍被免官。有一天,执事文场。唱名毕,学使退场与诸位教官在一起聚餐,“教官各扪籍靴中,呈进关说”。一会儿学使笑问聋子为什么惟有他无所呈进,聋教官茫然不解。“近坐者肘之,以手入靴,示之势。”恰巧聋教官靴内藏着为亲戚寄卖的房中伪器,他还以为学使就是要这样东西,便“鞠躬起对曰:‘有八钱者最佳,下官不敢呈进。’一座匿笑”。而聋教官却挨了学使一顿臭骂,被撵了出去,从此罢官。读了这样的作品,谁不哑然失笑呢?!堂堂学使却公然向教官索贿,已属秽闻;更添一聋教官,畸人快语,适足令人喷饭。作品运用笑的投枪,挑开了学使之流伪君子的假面具。寓庄于谐,正是这类作品批判功能的集中表现。
四曰寄锋芒于温馨、哀怨之中。有些作品分明是温情脉脉的爱情故事,然而并不重在讴歌爱情,而是从温柔之乡透露出作者对贪官污吏的无情揭露。有的则在步步生悲的怆恻气氛中潜藏着对封建统治者的怒斥。前者可从人们熟悉的《伍秋月》、《阿宝》等名篇得到印证。后者以《公孙九娘》、《林四娘》为杰出的代表。《公孙九娘》篇将幻想中鬼界的嫁娶描写得活灵活现,与人世并无二致。莱阳生被朱生的鬼魂拉去为甥女证婚,与公孙九娘邂逅相识。经朱生和甥女的介绍,生入赘其家。从写鬼嫁人的角度来看,这类题材在《聊斋志异》中不在少数。但是作者在《公孙九娘》篇中的着眼点,却在于抒写屈的冤魂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渴望归宿而不可得的怨怼和悲愤。这位才貌出众的九娘,正是受到于七一案的株连横遭杀戮的无辜者。她在血泊中化为无葬身之地的游魂,甚至对生者的“骸骨之托”都未能如愿。与开篇“碧血满地,白骨撑天”的惨象相呼应,作者在“冷露团团,含意未吐”的曲笔和结穴中,对屠杀者的血腥罪行寄予了怒斥和控诉。
我们读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往往感到其中的艺术形象大于作者的主观思想,这显然是现实主义的胜利。作品只要坚持从生活出发,形象本身所蕴含的思想意义,就可能是作者还没有意识到的。比如《红楼梦》通过宝黛的爱情悲剧揭露了封建家族的黑暗和没落,从而显示了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命运,后者当然是曹雪芹始料所不及的。《聊斋志异》虽然也存在与《红楼梦》一类优秀古典作品相似的现象——形象大于思想,但更多的是作者有意将明确的是非和强烈的爱憎熔铸在艺术形象中,以“春秋”笔法或隐曲的方式来表现。尤其是针砭时弊、抨击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倾向,往往采用“口多微词,如怨如讽”的方式流露,因而使《聊斋志异》呈现出犀利与含蓄的和谐统一。
委曲和真挚的统一
如同含蓄能启发人对美的探索,委曲也能给人以隽永的审美乐趣。18世纪英国美学家荷迦兹,从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中发现了委曲的美:“曲折的小路,蛇形的河流和各种形状,主要是由我所谓波浪线和蛇形线组成的物体。。在观看这些时,也会感到同样的乐趣。”“它引导着眼作一种变化无常的追逐,由于它给予心灵的快乐,可以给它冠以美的称号。”蒲松龄比这位美学家早一个世纪就懂得了委曲美对艺术风格形成的重要意义。在《聊斋志异》中无论是几千字的小说,还是一二百字的小品,从来不屑于平铺直叙,而是在跌宕起伏的文势中,使之委婉曲折地次第舒展,令人颇感有“登彼泰山,翠绕羊肠”,“湘水九回衡九面,深情一往更盘纡”之妙。
《石清虚》篇借佳石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凡五起五落的曲折经历,表现了邢云飞的遭逢不偶和半生坎坷。《恒娘》篇写恒娘悟透俗情,授朱氏以邀媚专宠微妙秘诀。朱氏屡试屡爽,经过七纵七擒终于和丈夫爱悦如初。《鲁公女》篇写鲁公女生而,而生,生而复,而复生,历经曲折才同忠诚于爱情的张生结合。这些作品的造境,类似大海回风生紫澜,随着情节的波澜迭出,人物的遭遇就像曲径通幽渐入佳境。《薛慰娘》篇头绪极繁,多用悬念曲笔,经营惨澹,大费匠心。写丰生贫病交加,勉强捱到沂城南丛葬处。因傍冢卧,梦至一村,由叟作主将义女慰娘许配给他。叟是何人,慰娘究竟是人还是鬼,缘何被叟收为义女?这是作品开端提出的悬念。接着描述丰生梦觉后入村,从村人的反应和丰生的顿悟,交代了生曾于道旁,而叟即冢中人。适逢李叔向访父墓址,丰生为之引路。至墓所,“审视两坟相接,或言三年前有宦者,葬少妾于此。”至此才注明前言慰娘为鬼叟义女的由来,但也只是说得一半,“扣子”似解非解,却又留下新的悬念。李叔向开冢后,见女尸“服妆黯败,而粉黛如生”。慰娘复活后,为叔向缅述家世,这才抖开“包袱”:原来慰娘是薛寅侯之女,为操舟者拐骗以重金卖于臣者,她不堪挞楚遂自缢于沂。女在墓中为群鬼所欺凌,幸有鬼叟李翁时加卫护,慰娘这才认叟为义父。小说在情节的设置中,“鸟迹蛛丝,若断若续”,最后以补笔为倒叙,极尽剥简之妙。正如前人所评说的:“层层卸去,层层生出,如柳塘春水,风动纹生。”《聊斋志异》中的情节莫不曲曲引出,耐人寻味。这与作者擅长多种笔法密切攸关,清朝的《聊斋》评论家但明伦在评点中曾指出有反逼法、遥对法、挪展法、钩连法、暗点法、双提法、转笔法等十多种艺术手法。冯镇峦也认为有斡旋法、飞渡法、遥接法、追叙法、补叙法、草蛇灰线法以及陡笔、伏笔、救笔、提笔、衬笔等。前人有关艺术手法的评点和赏析,从各个方面帮助后人对《聊斋志异》艺术特色作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形成《聊斋志异》委婉纡徐的艺术风格,除上述多种笔法外,还归功于诸般艺术功力:如幻境和现实的描写穿插得当;系铃和解铃的运用扣人心弦;奇思和巧合贵在自然;夹叙夹议妙在精当;举凡详和略、放和收,正叙、倒叙、插叙都极具匠心。“作文宜曲”,但又不能失之繁缛。委曲的运用,归根结蒂要有利于形象的塑造。
文艺作品具有移情作用。法国的雕刻家罗丹说得好:“艺术就是感情”。优秀的文艺作品莫不通过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在读者的心灵深处引起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这就叫做以情动人。反之,离开文艺内在的情感性,一味追求手法的多变和文势的曲折,势必只能给人以外在的感官享受,而不能震撼人的心灵。从而也就不能满足人们审美的感情需要。《聊斋志异》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具有真情实感,能够把委曲和真挚水融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塑人叙事、状物写景,都可以分明感受到作者把自己的爱憎渗透在曲折的情节和动人的场面里,真可谓字字血,声声泪。
《阿宝》篇写孙子楚和阿宝之间纯真爱情的曲折经历。作品的前半部极写书生孙子楚的痴情:闻戏言而不惜断指,魂随阿宝去,再变鹦鹉,得依芳泽,从而使阿宝情篆中心,解绣履为信物,终于结为美满姻缘。但是,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居三年,家益富。生忽病消渴,卒。”文势顿挫,真如一波甫平,一波又起。作品的后半部则主要写阿宝以痴报痴,至以身殉,从而使冥王为至诚所感,赐孙再生,幸福的家庭得以复兴。这篇小说不以题材取胜,而是因叙事曲折,笔法委婉,从而予人以创新之感。尤其动人的是贯注全篇的那种炽烈的情感:对朴诚书生的深情,对忠贞爱情的讴歌,对王侯贵胄的轻蔑,对封建门第的批判,这才使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如果说思想的闪光是作品的灵魂,那么,情感的流露则是作品的精髓。
二者的核心在于作家对真理的执着和追求。《聊斋志异》在读者心灵深处唤起正义的崇高感,其实就是“孤愤”在审美情趣上的一种曲折反映。正因为如此,透过委婉纡徐的风格特色,往往可以窥见作者的赤子之心。《席方平》篇在席方平艰辛备尝的伸冤过程中,洋溢着作者对正直而又不幸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寄寓了对黑暗腐朽的封建政治的不满。《叶生》篇描写叶生半生沦落,毁于封建科举制。后魂从知己,将学识悉心授予公子,借福泽为文章吐气。孺子为此成名,而黄钟长弃。叶生的悲剧饱含着多少辛酸和眼泪。《粉蝶》篇从海上狂风、巨浪、舟覆的险境,到岛村鸡犬无声、蓓蕾满树、松竹掩蔼、琴声悠扬的仙乡,无异是作者对情感流云的抒发,对和平宁静的向往。而后一段阳曰旦与粉蝶的一段风流韵事都由此变幻而出。作者对真善美的爱,热似一团火,爱得又是那么深沉、执着;对假恶丑的恨,冷似冰霜,恨得发指、切齿。这种强烈的感情,往往从作品的气氛和情境中透露出来。令人感到篇篇情深,笔笔意重,抒尽人间之愤懑与不平,倾诉了自己的辛酸和悲愤。
在中国古典小说史上,《聊斋志异》独特的艺术美足以彪炳千古而启迪后人。寻根究底,其源盖出于下述四个方面:一则作者拥有深厚扎实的生活基础,为鸿篇巨制提供了丰富浩瀚的创作素材。在《蒲松龄的为人及其思想》一文中,笔者曾对其人的创作道路作过初步的探讨:蒲松龄一生清苦,处境困窘。他长期以塾师为业,广泛接触社会,熟悉各色人等,尤其了解挣扎在饥寒线上的穷苦农民和受压抑的知识分子;生活上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思想感情上和他们休戚相关、息息相通。二则蒲松龄为人耿直、淳朴,思想敏锐,爱憎分明,富于正义感。尽管一生淹蹇,郁郁不得志,但是他的生活态度是积极的、进取的。他崇敬屈原、陶渊明、陆游的人格和风骨,赏识灌夫的刚直不阿。碍于清廷统治森严,以僵的“八股”取士,一道道禁令毁谕就像绞索一样套在知识分子的脖子上;加上文字狱盛行一时,致使像蒲松龄这样敢于面对惨淡人生的作家不可能做到秉笔聘怀,直抒胸臆。“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聊斋志异》自序)他从屈原、李贺等人的曲折、隐喻手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中得到启示,于是借搜神志怪的方式,以奇谲幻化、含蓄委婉之笔来抒写胸中的磊块。三则作者学识渊博,善于取精用闳,学习前人,不落窠臼。他熟读国语、国策、左传、庄子、史记、汉书等文史典籍,深谙史家列传的奥妙和春秋笔法,吸取了古代散文“词近”、“旨远”、“言约”、“意丰”的优良传统和传奇小说细腻生动的笔触,从而融汇贯通,为己所用。四则蒲松龄创作态度严肃。举凡情节的提炼、主题的确立到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气氛的渲染,以至铺设场面、遣辞用句,等等,莫不苦心孤诣,刻意求工,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勇于创新。上述四个方面(或四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形成《聊斋志异》在总体上独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如“蜂采百花为蜜,其味自别,使人莫辨也”。
赞美莲的古诗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
作者: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池》
作者: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树荫照水弄轻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差,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描写湖州的宋词
描写湖州的宋词如下:
1、绕郭芙蕖拍岸平,花深荡桨不闻声。万家笑语荷花里,知是人间极乐城。——宋·林希《吴兴》。
2、泛宅浮家,何处好、苕溪清境。占云山万叠,烟波千顷。——宋·胡仔《满江红》。
3、方丈仙人出淼茫,高情犹爱水云乡。——宋·苏轼《和章七出守湖州二首》。
4、送人犹未苦,苦送春、随人去天涯。片红都飞尽,正阴阴润绿,暗里啼鸦。赋情顿雪双鬓,飞梦逐尘沙。叹病渴凄凉,分香瘦减,两地看花。
5、西湖旧日,画舸轻鸥,雪襟尘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6、日日青楼醉梦中,不知楼外即湖东。何郎独饮无前酒,行到双湾立小风。桥入乌程霜著树,林藏店宿雾仓茏。山羞女亦多情媚,泪染胭脂似害羞。
7、故人溪上,挂愁无奈,烟梢月树。一夜绿房迎晓,雪片如飞。欲寄采芹谁许。空怅望、无边春色护花深。萧洒为州,更治丝簧醉客船。
8、野色空蒙隔水寻,水沈山黛极天青。千点断红沿竹落,一峰高鹭入云轻。盘中堆素甲之鱼,钓艇掷金杯之酒。将谓此行同范蠡,人如秋水玉为神。
9、山从天目成群出,水傍太湖分港流。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元·戴表元《湖州》。
10、冬前去闽,至春始还,周国文安国瑞既去而适遇湖州幕客远来告别,因得其所作归?来词,故有感云。旁州安定僻楚分,想闻德惠远来新。
11、莫言酒作销忧物,更有新诗一两篇。山意久辞腊放,至今犹护小桃红。便同一醉不须醒,记取从今加倍疾。
12、帆攑船回浦树西,已入黄盆水晕微。山色更远看更好,烟光连市认渔扉。
13、北客西来认鱼子,自笑宁非我乡里。欲问襄阳旧使君,今年橘叶下江水。
14、长谷路轻霜一径寒,野梅残处觉春还。野船著岸已行近,须记小心沙路湿。
15、花鼓逢灯太热时,此时无客也垂垂。若还遇客不相识,他处闲游少得知。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诗词名言摘抄大全
南宋文学家姜夔的诗词名言摘抄大全
1、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3、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5、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6、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姜夔《点绛唇》
7、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姜夔《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
8、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负深情。——姜夔《扬州慢》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10、人间别久不成悲——姜白石《鹧鸪天》
11、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1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13、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14、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姜夔
15、淳熙丙申至日,余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余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1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17、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逢路不遥。君若到时秋已半,西风门巷柳萧萧。——姜夔《淡黄柳》
18、好花不与殢香人,浪粼粼。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木兰双桨梦中云,小横陈,却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姜夔《鬲溪梅令》
19、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位。田田多少,九回沙际归路。——姜夔
20、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1、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2、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姜夔
23、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姜夔《暗香》
24、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姜夔《暗香》
25、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头行客,不采苹花,孤负薰风。——姜夔《诉衷情》
26、当初不合种相思。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7、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渴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
28、气有清浊厚薄,格有高低雅俗——姜夔
29、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姜夔《疏影》
30、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姜夔《鹧鸪天》
31、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姜夔
32、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
33、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漂零客,泪满衣。——姜夔《江梅引》
34、二十四桥仍在,荡心波,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35、今何许,凭阑怀古,残留参差舞。——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36、语贵含蓄。——姜夔
姜夔名言大全1、鹧鸪天十六夜出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凄凄。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鼓声渐远游人散,惆怅归来有月知。
2、玉梅令(高平调)石湖家自制此声,未有语实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苑村,梅开雪落,竹院深静,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戏及之。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锁、旧家亭馆。有玉梅几树,背立怨东风,高花未吐,暗香已远。 公来领略,梅花能劝,花长好、愿公更健。便揉春为酒,翦雪作新诗,拚一日、绕花千转。
3、疏影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4、踏莎行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5、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6、庆宫春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素袜。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7、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垒鼓夜寒,垂灯春浅,匆匆时事如许!倦游欢意少,俯仰悲今古。江淹又吟恨赋,记当时、送君南浦。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扬州柳垂官路,有轻盈换马,端正窥户。酒醒明月下,梦逐潮声去。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教说与,春来要、寻花伴侣。
8、刁刻伤气,敷衍露骨。
9、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10、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位。田田多少,九回沙际归路。
11、桥西一水曲通村,岸客浮萍绿有痕。
12、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13、鹧鸪天丁巳元日柏绿椒红事事新,隔篱灯影贺年人。三茅钟动西窗晓,诗鬓无端又一春。慵对客,缓开门,梅花闲伴老来身。娇儿学作人间字,郁垒神荼写未真。
14、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巷陌风光纵赏时,笼纱未出马先嘶。白头居士无呵殿,只有乘肩小女随。花满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来悲。沙河塘上春寒浅,看了游人缓缓归。
15、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红乍笑,绿长颦,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16、鹧鸪天元夕不出忆昨天街预赏时,柳悭梅小未教知。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帘寂寂,月低低,旧情惟有绛都词。芙蓉影暗三更后,卧听邻娃笑语归。
17、鹧鸪天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诗词诗句摘抄年代:明朝
陈继儒作品:《小窗幽记》
陈继儒简介: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明代文学家陈继儒诗词诗句摘抄
1、留七分正经以度生,留三分痴呆以防。——陈继儒《小窗幽记》
2、以忍制己情,以恕制人情。——陈继儒《小窗幽记》
3、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陈继儒《小窗幽记》
4、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忘怀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陈继儒《小窗幽记》
5、原文: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扰;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驰。[译文]在寂静的状态当中,要常保持醒觉,但以不扰乱寂静的心境为优先。在觉醒的状态当中,也要常保持寂静,使得心念不致于奔驰而收束不住。——陈继儒《小窗幽记》
6、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陈继儒《小窗幽记》
7、原文: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佛只是个了仙,也是个了圣。人了了不知了,不知了了是了了;若知了了,便不了。[译文]佛只是个善于了却执情的神仙,也是个善于了却烦恼的圣人。人们虽然耳聪目明,却不知该了却一切烦恼,不知凡事放下便已无事,若心中还有放下的念头,便是还未完全放下。——陈继儒《小窗幽记》
8、竹窗下,唯有蝉吟鹊噪,方知静里乾坤。——陈继儒《小窗幽记》
9、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陈继儒《小窗幽记》
10、无端妖冶,终成泉下骷髅;有分功名,自是梦中蝴蝶。——陈继儒《小窗幽记》
11、枕边梦去心亦去,醒来梦还心不还。——陈继儒《小窗幽记》
12、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检饰之人,必为放肆者所忌。——陈继儒《小窗幽记》
13、以理听言,则中有主;以道窒欲,则心自清。——陈继儒《小窗幽记》
14、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流年,长短皆逝。浮生,往来皆客。——陈继儒《小窗幽记》
15、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陈继儒《小窗幽记》
16、花棚石磴,小坐微醺。歌欲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陈继儒《小窗幽记》
17、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余尝净一室,置一几,陈几种快意书,放一本旧法帖;古鼎焚香,素麈挥尘,意思小倦,暂休竹榻。饷时而起,则啜苦茗,信手写汉书几行,随意观古画数幅。心目间,觉洒洒灵空,面上俗尘,当亦扑去三寸。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陈继儒《小窗幽记》
18、五更三四点,点点生愁;一日十二时,时时寄恨。——陈继儒《小窗幽记》
19、人之交友,不出趣味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陈继儒《小窗幽记》
20、花柳深藏淑女居,何殊弱水三千;雨云不入襄王梦,空忆十二空山。——陈继儒《小窗幽记》
21、费长房缩不尽的相思地,女娲氏补不完的离恨天。——陈继儒《小窗幽记》
22、喜时之言多失信,怒时之言多失礼。——陈继儒
23、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陈继儒《小窗幽记》
24、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陈继儒《岩幽栖事》
25、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陈继儒《小窗幽记》
26、幽远集-十七令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仗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鼎彝令人古。——陈继儒《幽远集》
27、带雨有时种竹,关门无事锄花;拈笔闲删旧句,汲泉几试新茶。——陈继儒
28、最风流艳事,莫过于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主践戎马之场。——陈继儒《岩幽栖事》
29、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漫天云卷云舒。——陈继儒《小窗幽记》
姜夔名言姜夔名言
1、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2、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4、人间别久不成悲,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5、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
6、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
7、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姜夔《暗香》
池田大佐名言布莱尔名言傅玄名言水 风 成语古语
水 风 成语 :
风门水口、
沂水春风、
水佩风裳、
松风水月、
风生水起、
风行水上、
风流水性、
顺水顺风、
水裙风带、
听风听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