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通过经典阅读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2.春江花月夜问题

3.“合生”是什么样的曲艺

如何通过经典阅读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能力

顶针续麻的意思-顶针续麻描述正确的是

现代中学生因为时间紧、学习任务重、课程量大,不读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我认为这样对一个当代中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我认为: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们通过经典名著、名篇来培养审美能力,这将成为语文教师的必修课。那么,怎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通过阅读经典篇目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呢?

现行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于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悟,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还原生活,也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让他们在生活中好好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一、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感知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

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的形象和意境,含有极为丰富的美育内容。教学中通过美育教育,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做到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有情趣,才有吸引力。

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作者采用先远后近步步紧逼来写,通过坐西山法华亭获得远望西山的初步印象,后置身于自然山水之间,以幽泉怪石为伴,根本无意于留恋山水景色,他寻访山水的目的,是为了远离现实世界,暂时忘却自己所处的险恶处境。而我们读这几句的时候,是否会感到这些语句有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呢?这是作者在这里运用了顶针续麻的修辞方法,这样就上下勾连,连贯而下。“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觉而起,起而归。”这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有助于表现游览者那种要有所忘怀,又要有所追求的情趣,造成一种回环、复沓的韵味。在西上顶上,作者感受到并神往于大自然的浩然之气,悠悠然任意驰骋,至此出现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即物我合一的境地。这些对大自然的描写无一不让学生从中获得美的感受,产生审美情趣。

二、通过丰富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寻找与文中的生活相似的体验,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进而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这样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读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就抓住了课文中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让学生体会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的百般怀念。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我先让学生了解那个特殊时代的特征,有因势利导,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展开想象,理解作者是怎样通过对父亲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表现情感的。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把作者的感情体现出来,结果,学生个个投入并读得声情并茂,有声有色:一方面少年的好奇心和不谙世事增添了作品的含蓄美,另一方面少年的天真诚实又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感。

三、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审美能力

语文能力提高了,审美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要让学生领会、欣赏经典作品中再现的生活美,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美,需要依靠对字、词、句、篇和语法、修辞、逻辑、等知识的运用和分析,以及有关知识的传授来实现。

如我在讲授《海燕》时,就抓住“象征、对比手法”和“优美语言”来加深理解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文中为了表现海燕的英勇战姿和对暴风雨的渴望之情,以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的海面变化作为烘托,详细描绘了暴风雨来临之前、暴风雨逼近之时、暴风雨即将来临之时等三个海面景象,写出了当时斗争环境的恶劣,反衬海燕的英勇形象。并且把海燕的形象与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衬托海燕的勇敢、乐观。另外,又以风、云、雷、电一齐出击来烘托海燕已经吹响了战斗的号角,豪迈激昂、振奋人心。文中描摹出海燕的声――从“叫喊”到“大笑”;形――“黑色的闪电”;一系列的动作,如“飞翔”“穿”“掠”等刻画出海燕的快速敏捷,矫健勇猛的“直冲向乌云”。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使形象更为鲜明。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尤其是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我又引导学生针对课文中的一些细节展开分析讨论,这样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既提高了审美能力,又加深了对作品的艺术美以及作品再现的自然美、情感美的认识和理解,受到了强烈的美的感染,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语文教学中要进行审美教育,教师必须挖掘教材中经典作品的美的生活因素,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谐地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充满美的情趣,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春江花月夜问题

一全诗

1 运用了什么手法

2 描绘了哪些意象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全诗虚实结合,由眼前美景想到人生宇宙,因为人生短暂,自然过渡到游子思妇间的相思之情。

2、描绘的意象主要有春江、花林、芳甸、白沙,最主要的是月。

3、作者描述了动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写了游子思妇离恨闺怨之情。这首诗固然带着些许伤感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当开阔的。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 到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三句话 的 意象 写作手法 翻译 和表达的感情

意象:月,江。

手法:拟人、反问。

翻译: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

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照耀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情感:人的个体生命是短暂的,但整个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长久的。表达作者对人生的肯定的乐观积极地情绪。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 到 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三句话所反映的哲理 100-200字左右

诗人感叹的是宇宙永恒,人生短暂。张若虚说的是,初见月之人早已逝去,今人看的还是那轮千古的江月。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个体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整个人类的存在却是绵延长久的。而宇宙的永恒只是单调的重复。)作者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颓废绝望,可谓“哀而不伤”。张若虚用他的《春江花月夜》让我们聆听到了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这是多么美好的哲理,让我们的人生少了杞人忧天的哀伤,多了几分乐观自信的昂扬。

自己做的,看是否对你有帮助。

“合生”是什么样的曲艺

南北宋的笔记史籍中,关于“合生”的记载不算太少。甚至还可以知道当时勾栏瓦肆中著名合生艺人的姓名,如吴八儿、双秀才等。其表演方式,据《都城纪胜》“瓦舍众伎”条和《梦梁录》“小说讲经史”条的叙述,“合生与起令随令相似,各占一事也”。今日相声和独脚戏中尚有“行令”一技,似为合生之遗响。可是把所有的史料放在一起来看,合生到底是什么?反倒成了曲艺史上的一个大问号。研究者各执一词。人们只得无可奈何地把它比做“一串争论不休的鞭炮”。 “合生”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又作“合生歌”或“合笙”;有“中宗宴内殿,胡人袜子何懿等唱此歌”的记载。《新唐书·武平一传》曰:“妖伎胡人,街童士子,或言妃主情貌,或列王公名质,咏歌蹈舞,号日合生。”李拓之《中国的舞蹈》据之考证出合生是一种带歌吟的舞蹈。名踏筵舞。近年出版之《宋元语言词典》释合生为“说话中的一体”;而“说话”通常作讲说故事解。同书“说话”条也作如此释义。宋洪迈《夷坚志》中所描写的合生是士大夫筵席上对伴酒女伶的“指物题咏”。还举了例子:两位郡守聚饮,因太守俗呼五马,主人遂以“十马”为题命女伶作诗;女伶在诗句中奉承二人一番,得到万钱之赏。元关汉卿《金线池》杂剧中,有一支曲子描写合生的表演:“或是曲儿中唱几个花名,诗句里包笼着尾声,续麻道字针针顶,正题目当筵合生。”那么,合生又似乎是花名缀唱、顶针续麻之类的文字游戏。这些都和《都城纪胜》等书中的叙述完全不同。 把材料梳理和排比一下:合生是吸收了少数民族音乐成分,对“妃主”“王公”调侃或讽喻的歌唱;后世戏曲曲艺中尚留有《和生》、《乔合笙》曲调。此为一说。合生是即景抓哏,带有吟唱的当筵舞蹈。此为又一说。合生是讲述故事,是“说话”之一体。此为第三说。合生是席间作诗,是指人指物指事的命题吟咏、合生是起令随令式的语言逗捧、合生是顶针续麻式的文字游戏。这些是第四、第五、第六说。此外,还有因宋人文字中有“合生今亦谓之唱题目”,宋金杂剧院本中又有“题目院本”一类,而认为合生即院本杂剧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使人目眩。而且各说之间又经常彼此混战,如李啸仓《宋元伎艺考》断定“合笙非说话”。陈汝衡怀疑“命题咏诗”的记载:“即席成诗,恐怕未必有此敏捷诗才。”(《宋代说书史》) 对于合生出现这种五花八门的描述应该作出怎样的解释?也是学者们争鸣的一个中心论题。一种意见认为这么许多“合生”乃不同历史时期之同名异物,各归不同范畴。如任二北《唐戏弄》书中列有“唐宋合生异同表”,结论是:唐代合生源于胡伎,是歌舞艺术;宋代合生以谈说为主,间或吟唱,是说唱艺术。另一种意见则认为不是名同实异,而是发展,是唱和舞的成分不断减少,说和逗的成分不断增加,使后人产生了误会。此两说可以解释合生自唐至宋之异化或嬗变,却都不能解释何以有不同表演形式之合生。究竟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合生,还是同一合生在不同场合(勾栏瓦肆或私家宴会)由不同性别的艺人表演而有截然不同的演法?也有人试图以兼收并蓄、一网打尽的办法来解决矛盾,如金名《相声史杂谈》:唐宋“杂剧本来就杂,有歌,有舞。有戏,有市人小说,有商谜打令”,合生就是个“包括歌舞杂嘲的大什烩”。这样,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记下了它的某一特点,五花八门的解释也就说得通了。但其前提是:“合生归人唐杂剧。”也还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 与“合生”同时者又有“乔合笙”,据《夷坚志》解释,其为“滑稽含玩讽者”。有人从宋人所举之例作文字上的比较,认为两者只是在滑稽程度上有些区别。有人则多从表演形式上考虑,认为“乔合生”是糅进了宋杂剧中“付净色发乔”的表演方法,“是以发乔的姿态来演出的”。着眼点不同,又无更多旁证,自难统一看法。著名曲艺史家陈汝衡教授在《宋代说书史》一书中喟叹道:“最使我们搞不清楚的,就是合生!” (缪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