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盗泉的故事,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典故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4 0
  1. 杰闻志士不饮强泉之水,精者不受啫来之食出自那里面
  2.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什么?
  3. 君子不饮盗泉之水,连着不受嗟来之食,知道什么意思吗
  4.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上一句
  5. 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说什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意思如下:

首先字面意思理解就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里的水,廉者不吃带有侮辱性的施舍。其次这句话深层次的意思是说做人应有骨气,宁可克制自我理性的、强烈的、基本的欲望,直至断送性命、也不摧眉折腰、苟且偷生。这是古代的君子之道。

出自《乐羊子妻》:

不饮盗泉的故事,不饮盗泉之水不食嗟来之食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乐羊子妻》是一篇人物传记。它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乐羊子妻,是东汉梁国榖丘(今河南虞城县谷熟镇)人。

乐羊子妻的两段话,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并且对不同民族,不同政见,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来说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她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拾金不昧,坚守节操的精神。

杰闻志士不饮强泉之水,精者不受啫来之食出自那里面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没有下一句,有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这是一句谚语,意思是指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不食嗟来之食”出自于《礼记·檀弓下》,故事如下:

有个国家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一个富翁在路边准备好饭食,想施舍给路过的饥民吃。

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有气无力地走过来。这个富翁态度轻慢地说:“喂!来吃吧!”

那个饥民抬起眼睛看看他,说:“我不吃别人轻蔑施舍给我的食物。”说完,他就倔强地走了,最终因为饥饿而死去。

这就是“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这个饥民不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

历史典故

乐羊子在路上拾得一块别人遗失的金子,心里想必有些得意,赶紧回家向妻子请功。

不料妻子却引用了“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的古训来规劝丈夫,劝夫君不要因贪图钱财而污了自己的品行。其品行的高洁通过这一番言辞得以体现。

乐羊子被妻子的一席话说得不好意思起来,把金子复扔回路上,出门求学去了。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什么?

《礼记·檀弓下》: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尸佼《尸子》(节录):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盗泉: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孔子不喝“盗泉”水,因为他憎恶这个名字。旧时人们饮用这句话,表示坚守节操,不污其行。尸佼是战国时法家,著有《尸子》,已佚,后人有辑本。

《尸子》卷下:“﹝ 孔子﹞过於 盗泉 ,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

淮南子·说林训》:“ 曾子立廉,不饮盗泉。”

《后汉书·列女传》:“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唐·李白《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诗:“廻车避朝歌 ,掩口去盗泉。”

《旧唐书·赵隐王徽等传论》:“ 徽志吐盗泉,脱身虎口,功名不坠,君子多之。”

《文明小史》第五七回:“你既然执定了这个渴不饮盗泉 ,饥不食漏脯的宗旨,我也不敢进辞了。”

白蕉《江浦》诗:“米盐今日贵,儿女昔年娇。不饮盗泉水,愁闻吴市箫。”

《乐羊子妻》:“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后以“盗来之水”比喻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东西。

孔子不饮盗泉水

有一年,天大旱,卞邑遭受灾荒,颗粒无收,老百姓饿得连树皮都剥着吃光了,可是官府照常要钱粮。,有一个叫刘夏子的庄稼汉,领着一大帮子人,上了卞城北的青龙山,在那里占山为王造了反。他们人多势众,连官府也没有办法。正在发愁,孔子和他***们来了,卞邑大夫说起这件事,孔子问:“老百姓为什么要造反?”,大夫说:“年成不好,灾荒赶的”。孔子说:“你为什么不少收钱粮呢?”大夫说:“收这些钱我还不够花的,哪能再少收?反正不动武是不行的!”孔子说道:“这还用吗?我去把他们叫下山来吧。” 

孔子只带了高柴一个徒弟,走到了青龙山下。山上刘夏子听说是孔子师徒来了,便打发人请他上山。孔子说:“只要你归顺了官府,我马上就上山,只要你还是盗人,我就不上山。”刘夏子怎么能归顺?谈了很长时间谈不拢。当时天很热,孔子和高柴都渴得很厉害,刘夏子叫人端了一碗水给他师徒两个喝。高柴正要喝,孔子却大声地阻止说:“这种泉水喝不得!”刘夏子很奇怪,说:“夫子,这是山上的清泉水,喝了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为什么不喝?”孔子说道:“山为盗占,盗山也!盗山之泉,盗泉也!君子不饮盗泉之水!”

《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齐国闹饥荒,黔敖在路旁施舍食物,对一个饥民说:“嗟!来食。”饥民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后用“嗟来之食”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礼记·檀弓下》

解释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熬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君子不饮盗泉之水,连着不受嗟来之食,知道什么意思吗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

扩展资料: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出自于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范哗的《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

《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百度百科--《后汉书》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上一句

出处

《礼记·檀弓下》

[编辑本段]解释

“嗟来之食”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指带有侮辱性的或不怀好意的施舍。嗟:不礼貌的招呼声,相当于现在的“喂”。贬义词。

[编辑本段]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3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想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但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施舍给过往的饥民们。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十分开心,觉得自己真是大恩大德的活菩萨。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熬又叫道:“嗟(jiē),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本来,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居。对于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编辑本段]原文

齐大饥(饥荒很严重)。黔敖为食(设食摊)于路,以待饿者而食(SI`,给……吃)之(2)。有饿者,蒙袂(用袖子遮住脸;袂,MEI`)辑屦(3),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来(4)。黔敖左奉食,右执饮(10),曰:“嗟!来食(5)!”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6),终不食而死。

曾子闻之,曰:“微与(7)!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檀弓》: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屡,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饿者)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编辑本段]注释

⑴本节选自《檀弓》下。

⑵食(sì):通“饲",拿饭给人吃。

(3)蒙袂(mèi):用衣袖蒙着脸。

(4)袂:衣袖。

(5)辑屦(j ǚ):身体物理迈不开步子的样子。

(6)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7)嗟:带有轻蔑意味的呼唤声。

(8)从:跟随。

(9)谢:表示歉意。

(10)微:不应当。

(11)与: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12)黔敖:春秋时期的贵族。

(13)执: 盛

(14)奉:拿

(15)饥:闹饥荒

(16)斯:这样,

(17)谢:道歉。一作“推辞,谢绝”解

(18)终:到底

[编辑本段]译文

齐国出现了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袖子蒙着脸,无力地拖着脚步,莽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吃食,右手端着汤,说 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扬眉抬眼看着他,说:“我就是不愿吃嗟来之食,才落得这个地步!”黔敖追上前去向他道歉,他仍然不吃,最终饿死了。曾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恐怕不该这样吧!黔敖无礼呼唤时,当然可以拒绝,但他道歉之后,则可以去吃。”

[编辑本段]分析

这个故事写了一个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有骨气的穷人。后世以“嗟来之食”表示侮辱性的施舍。吴晗在《谈骨气》中引用这一故事为论据,说明了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骨气的。范晔《乐羊子妻》中的乐羊子之妻以这个典故奉劝丈夫,要他做一个品行廉洁而有志气的人。这个故事流传千百年,有着积极的意义,引导我们要做一个象他那样的人。

[编辑本段]读解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地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咱们的传统尤其看重做人要有骨气,用通俗的话来说,人活的是一口气,即使受苦受难,也不能少了这口气。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比如人穷志不短,再比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都表示了对气节的看重,对人的尊严的强调,对人的精神的重视。

即使是在今天,这一传统观念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合理性。在人格精神和肉体之间,在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之间,在人的尊严和卑躬屈膝之间,前者高于、重于后者。在二者不能两全的情况下,宁可舍弃后者,牺牲后者,不使自己成为行尸走肉,衣冠禽兽。人之所以为人,而非行尸走肉,区别大概正在这里。

[编辑本段]要点指引

1、《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

2、本文塑造的宁可饿死也要维护人格尊严的齐人形象一直为后人所推崇。

[编辑本段]新解

《嗟来之食》出自《礼记》,大部分人在初中语文课本上就读到了这篇古文。依稀记得故事大意:一个有骨气的乞丐都快要饿死了,却不愿意接受别人带有侮辱性的施舍,终不食而死。

近日又读到了这篇古文,却有了新的认识。我个人理解:一个傲慢的乞丐快要饿死了,却不愿意接受他自己认为是侮辱性的施舍,终不食而死。

先来分析一下施舍者。并不是每个富人都愿意施舍,所以我们必须肯定这位施舍者是富有同情心的,更何况他“左奉食,右执饮”,即左手拿着装有饭菜的碗,右手端着汤碗。在动作上还是表现出了他的诚意。仅仅是说了一句“嗟来食”,无意中流露出了富人的傲慢和轻侮,我们可以把他的这句话理解为一个直率富人的不经意,也可以说这个施舍者是一个口无遮掩、不顾及别人想法的有钱人,如果一定要说他错了,也只是说错了一句话,充其量只是表达的问题而已。

再来分析一下这个所谓有骨气的乞丐。首先做为一个乞丐要对在自己行乞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羞辱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为之付出尊严的代价。生存是人最最基本的权力,为了一句“嗟来食”而将自己饿死,这个乞丐未免也太矜持了吧!其实他还可以不死的,因为他有个台阶可以下,在施舍者说完“嗟来食”之后意识到自己的唐突,就“从而谢焉”,即主动追上去向乞丐道歉,这说明施舍者确实是富有爱心并有错就改,而此时的乞丐居然还放不下他那高傲的自尊心,“终不食而死”!

我想送这个乞丐四个字:死得活该!

一个人连生命都没有了,尊严真的还有那么重要吗?子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苦痛的中华民族自八国联军入侵至新中国成立的近百年沧桑岁月里,如果英勇的中华儿女不堪屈辱放弃了当时已是千疮百孔的中华大地,那还有如今日益强盛的中华民族吗?

“嗟来之食”不吃而饿死,本来就是不珍惜生命的表现;再言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一句话就将自己饿死,就是不孝!

“嗟来之食”该吃,留下自己的生命,或许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不食嗟来之食上一句说什么?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上一句是: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原文:

《乐羊子妻》

南北朝-范晔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 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曰:“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之。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妻闻,操刀而出。盗人曰:“释汝刀从我者可全,不从我者,则杀汝姑。”妻仰天而叹,举刀刎颈而死。盗亦不杀其姑。太守闻之,即捕杀贼盗,而赐妻缣帛,以礼葬之,号曰“贞义”。

译文:

河南乐羊子的妻子,已经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

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捡到一块遗失的金子,乐羊子就把金子拿回家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偷来的泉子里的水,廉洁的人不吃低三下四要来的食物,何况是用捡到的东西谋取得益,玷污了自己!”羊子听了之后感到非常的惭愧,把金子还是放到了野外,然后远行去拜师了。

一年后回到家里,妻子起身问原因。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思念家里,没有其他特殊的事情。”

妻子拿着刀快速走到织机前,说:“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慢慢地积累,才能做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的布匹,那就无法成功织出布匹,不过是在荒废时光。你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以此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那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重新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于是七年没有回来。

有一次邻居家的鸡误闯入乐羊子家里的园中,婆婆就偷偷把鸡抓来杀了吃。到了吃饭的时候,乐羊子妻不吃饭却对着鸡肉流眼泪。婆婆感到奇怪,问她原因,乐羊子妻说:“我是伤心我们家太贫穷了,竟然吃着别人家的鸡肉。”婆婆就把鸡丢掉不吃。

后来有盗贼想侵犯乐羊子的妻子,就先劫持其婆婆。妻子听到后,拿着刀跑出来。盗贼说:“***如你从了我,我可护你们周全,如果不从我,我就杀了你婆婆。”妻子仰天叹息,举起刀子就***了。盗贼也没有杀她婆婆。太守知道了这件事后,马上抓捕那盗贼,就赐给乐羊子的妻子丝绸布帛,为她举行丧礼且下葬,赐予“贞义”的称号。

扩展资料:

1、《乐羊子妻》这个故事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有尊严、有志气,做事就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的精神,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本分,要诚实,廉洁自律。

2、范晔(公元398—445年),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范家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移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范晔是南朝刘宋时期的杰出史学家,史学名著《后汉书》的作者。

3、本文节选自《后汉书·列女传》,只节取本传的前半部分,所以标题不加“传”字。《列女传》共著录17人,都是东汉时期妇女中的著名人物,作传的目的是歌颂“女德”。

百度百科-乐羊子妻

廉者不食嗟来之食 的上一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完整句是: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大概意思是: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知廉耻的人不吃施舍的东西。比喻品行高洁,不苟且求得。

盗泉:古泉名,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北。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见《淮南子·说山训》。嗟来之食:带侮辱性的施舍。见《礼记·檀弓下》。

《乐羊子妻》这个故事通过两个小故事,赞扬了乐羊子妻子的高尚品德和过人才识,告诫人们做人就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有尊严、有志气,做事就必须有不可半途而废的精神,告诉我们做人要守本分,要诚实,廉洁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