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治国平天下全文完整版_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一部著作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4 0
  1. 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啥意思
  2.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本书
  3. 修身 齐家治国 平天下,出自哪里
  4.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大学》

释义: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原段: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 能的。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这也同样是不可 能的!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 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扩展资料

一、成书背景

《礼记·大学》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高哲理的载体,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多做解读以***理解,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

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大戴礼记》流传不广,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二、赏析

思想政治教育类似的概念的出现及精确概念的出现历史并不久远,但思想政治教育却是一个久远的话题。随着阶级统治的出现,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并发展。这种教育的思想在我国古代思想家及其经典著作中凸显出来,《大学》就是一部古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著作。

《大学》着重阐述了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步骤,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认为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亦称为“三纲领”。

《大学》将个人的学习、教人、政治等几个过程自然地联系起来,以道德观念的认识(格物、致知)为起点,以道德信念的建立为中心,以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使得八条目实际上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它的基本思想是教育要服从于封建道德和政治,因此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宋以后,被收入“四书”,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教科书。

百度百科-礼记·大学

百度百科-礼记

净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句话是啥意思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物格而后知至的译文为为通过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自己的贪念,来让自己头脑清醒,是非曲直分明。正念分明后就要努力在待人处事的各方面做到真诚二字,努力断恶修善,久而久之自己的修养就起来了,有智慧了。这时就可以把自己的家庭经营好了。家庭是国家的缩影,把自己家庭的经营好了的人也一定可以把国家治理好。一个能把自己国家治理好的人,那么他(她)也一定能让世界充满和谐,天下太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哪本书

出自:《礼记·大学》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释义:修身:提高自身品德修养;齐家:整顿家庭,使家和睦;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天下太平。

理解:这是句激励人生、成就人生的历史名言。修身、齐家者容易,治国、平天下者难也。即便有此抱负,也未必有此机会。所以,修身先为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嘛,修身的办法就是物格、知至、意诚、心正,物格、知至、意诚、心正的大体意思就是:实践、学习、诚恳、人为端正。这些道理倒是蛮正确的。梁其超说过“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因此如果每个人都“修身、齐家”,那么何愁“国不治,天下不平”?

应用:自我激励之用;发豪言壮语之用。

扩展资料:

《礼记·大学》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大学》《中庸》、看作与《孟子》、《易经》同等重要的“经书”。

宋代“二程”、朱熹祖述这种观点,竭力推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旨在弘扬理学。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于南宋绍熙元年(1190)刊刻成《四书章句集注》,因《论语》记载孔子言行,《大学》为曾子所作,《中庸》为子思所作,《孟子》记载孟子言行,故又称“四子书”。元延祐年间,以《四书章句集注》试士子,悬为令甲,从此,“四书”成为芸芸士子干禄之必读经典。

修身 齐家治国 平天下,出自哪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礼记·大学》。

《礼记·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

《礼记·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原文节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邑;***邑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作品的正面影响

《大学》作为《礼记》中的一篇,它对于汉儒的思想有直接的启发。特别是到宋代理学勃兴后,借助科举的力量,又使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宋以后几乎每一个读书人都受到《大学》的影响。

《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入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字经完整版全文

出自《礼记·大学》,相传为孔子***曾参(前505~前434)所作。意思是修养自身品性,管理好家庭;治理好所在的地区,使天下太平。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扩展资料: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译文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知研究万事万物。

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字经是一本古代儒家经典教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本短小精悍的经典,共三百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向读者传递了关于人生、道德、礼仪、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三字经中所包含的道理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通过三字经完整版全文,向大家介绍如何运用其中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生活。

人生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忠信,节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程,而三字经中的这一段话,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会受到环境和习惯的影响,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其次,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包括孝悌、忠信、节义等等,这些品质是成为一个君子的必备条件。最后,我们要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家庭、国家和世界,以达到和平安定的状态。

道德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木,赖及万方。

这一段话,从宏观的角度,描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构成和运行规律。它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而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同时,它也强调了道德和文化的重要性,只有遵循正道,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化篇

戎马关山,干戈不肯休。玉门关外,古道西风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一段话,讲述了中国古代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悲壮。它提醒我们,文化和和平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化的交流和和平的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它也告诉我们,要珍惜生命,不要轻易地去冒险,因为生命是无价的。

结尾

三字经是一本古代儒家经典教材,它通过简短的语言,向我们传递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它告诉我们,人生需要遵循正道,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学会管理自己的家庭、国家和世界,才能实现和平安定的状态。同时,它也强调了文化和和平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文化的交流和和平的合作,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希望大家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其中的道理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故,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忠信,节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木,赖及万方。戎马关山,干戈不肯休。玉门关外,古道西风瘦。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