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主张心传体知,主张心传体知师徒相承及以心传心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23 0
  1. 参公案面面观
  2. 一个传一个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3.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是什么意思哦?
  4. 不立文字是哪个宗派?
  5. 《学箭悟禅录》摘要
  6. 请问,五祖弘忍要求六组“以心传心”,代代相传,为什么惠能不续传衣钵,演说佛法,光大佛法

祖知悟本性,谓慧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授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什么主张心传体知,主张心传体知师徒相承及以心传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祖复曰:“昔达摩***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若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慧能启云:“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慧能言:“请和尚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这一段涉及到禅宗传法的问题,历来不少人认为其中是个秘密,所以有必要考究一下。禅宗历代传法,文献记载都极为简略,没有具体的交待,只有在《坛经》的这一段中,过程显得较为详细。我就五祖传法、六祖得法谈谈我的看法。

五祖明说:“昔达摩***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物,代代相承。”为了破除外人的疑惑,使之有尊信之心,才把这个衣钵代代相传。有衣钵就说明得了祖师的法,有资格传法了。而这个法就是“以心传心”、“自悟自解”的法,也就是“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而这个“本体”、“本心”就是六祖在上面大悟的那个“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即五个“何期自性”。这个“本体”、“本心”就是佛性,就是般若、菩提、涅槃,决不是“修命”的密法、命宫等延年益寿、神通妙用的法可以比拟的。一个是本,一个是未。许多人在根本要害之处不知下手,而对那些枝枝叶叶的事极感兴趣,空忙了一生,最后仍然没有结果

“以心传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我的心传给你,你以你的心受之,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禅宗的这种传授方式,并不是强迫灌输,不是勉强你开悟,必须是自己“自悟自解”!“师师密付”,这个法不是用语言文字表达得了,所以老师传法时***取秘密的方式。但与其他道门传法的神秘性不一样,叫你赌咒发誓,不能随便泄漏,否则就刀砍雷劈。佛教不是这样,所以五祖要六祖“广度有情,流布将来”,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法,懂得这个法。

需要留心的是“善自护念”,要说秘传,这可以说是唯一的秘传了。许多人对悟后是否继续修行争执不休,而五祖是强调悟后必修的,开悟虽然见了根本,仍然需要在根本上继续锻炼,不要让其他的东西给干扰了。对悟后必修这一点,大家不要怀疑,因为我们的功德和力量都明显不够。

依教下来讲,烦恼有两种,一是分别我执,一是俱生我执。分别我执是个人后天习染而成的烦恼,俱生我执是先天带来的烦恼,这在十二因缘中各占有几个环节。佛教认为,烦恼的中心就是我执,没有我执,各种烦恼失去了依止就无从发起。分别我执又叫见所断烦恼,一经见道开悟就可以断除。俱生我执又叫修所断烦恼,这就必须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才能加以解决。还有功德要不断地去做才会圆满,所以有了见地更要修,不要说“悟后不修”或“修即不修,不修即修”,要实践,要老老实实地继续修行,用六度的思想来检验自己,要得真实的受用才行。所以,单凭“善自护念”这一点,就证明了悟后必修。以六祖***的天资尚须如此,何况其他。

还有一点,不要当“自了汉”,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要好好为众生服务,把佛法的***传下去。《法华经》说:佛为一大事因缘应现世间。这个大事因缘就是开示众生悟入佛的知见,要一切众生如佛一样,悟人诸法的实相。所以开悟后的事情是没有了期的。地藏土菩萨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有了期,就没有发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对达摩传法的公案,大家是熟悉的。达摩西来,与梁武帝谈道不合,北上嵩山,在少林寺面壁9年。要知道无上***决不是少福浅慧的人可以得到的。据说二祖慧可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恳和求法的决心,硬是用刀把自己的左臂砍下来作为供养,求达摩指示。但达摩淡淡地问:

二祖用生命取得的这个问题竟然是:“我心不安,乞师与安!”这个问题值得一条手臂吗?要知道,人类从有知识到现在,一直心是不安的。佛教讲世间是五浊恶世,每个人又有其中的烦恼浊、见浊,在这个世间你怎么能安得了心呢?一般人在平常时感觉不到什么,但到关键时候,心里安宁的有几个?释迦佛当年就是因为心不安才出家,出了家心里还是不安,后来在菩提树下开悟,才解决了问题,才心安了。

到底人生宇宙是怎么回事,佛法是怎么回事?连慧可这么著名的法师都心不安,于是才立雪断臂,向达摩求安心法,可见其心迫切到什么程度。而传法的人居然9年不开口,这到底是什么法呢?要知道,达摩到中国时已经百多岁了,从印度来中国就是为了传这个法。百多岁的人居然如此耐心,为了一个合格的传法人居然等了9年,知道这些,才知道这个法的重要,也才知道二祖所问的重要性。

达摩终于说话了,说得也很奇怪:“安心,好啊,你把心交给我,我与你安!”慧可反省什么是心呢?我们的心又在什么地方呢?大家结合《楞严经》七处征心就是说这个问题,一般人包括许多专门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还想不到如此广泛和深刻。心到底在什么么地方呢?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哪儿都不是,哪儿都找不到,于是对达摩说:“欲求自心,了不可得。”达摩只是平静地对他说:“与汝安心竟。”安心法就是这个,任务完成了,慧可于是成了二祖。对这个公案,大家可不要停留在二祖那句现成的答话上,那是二祖的,可不是我们自己悟到的。如果头脑中有了这么一句现成答案,自以为悟了,就成了船子和尚所说的“一句合头语,万世系驴橛”,你要开悟,就难上加难了。从这里,也可以看到禅宗传法的特点。

六祖得了法,五祖担心有人害他,亲自把六祖送过了江。在船上的那番对话都是见性的人以本分相见的机语,句句带玄,丝丝入扣,所以我们说宗门答话不是随便的,两者要真正的相投——所谓“啐啄同时”。老师接引***,如同母鸡孵小鸡一般,小鸡在蛋壳里成熟了,要出来了,在里边啄,而母鸡则在外边啄,母鸡啄早了,鸡子没有成熟,啄不得;迟了,小鸡就会闷死在蛋壳里。祖师们接人答话,就如同接生婆一样,一点马虎不得。外行看《五灯会元》,认为祖师们的答话是随便乱说,故弄玄虚,如同说相声一般!要知道机锋一来,如刀,如活人剑,有杀有活,有纵有夺,都是应机而发,引人悟入。不然就文不对题,甚至把人引入歧途。五宗七家里如临济的四宾主、四料简,曹洞的五位君臣等,都是著名的接人手法。

再说神通,祖师们有没有神通呢?五祖预言:“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也。”这似乎又透露了消息。从《坛经》、《高僧传》中的传记看,有神通的例子很多。高僧们是戒妄语的,他们的话是可信的。不过禅宗对神通不重视,因为这对解脱生死并不重要,了生脱死的功夫也不在神通上。但修行到一定的火候上,神通会自然到来,无须你去执着追求,只是涵养本元,本元养熟了,枝末之事——如神通等又有多大的意思呢!

参公案面面观

师谓休曰诸佛与一切众生,唯是一心,更无别法。此心无始已来,不曾生不曾灭,不青不黄,无形无相,不属有无,不计新旧,非长非短,非大非小,超过一切***名言。纵迹对待,当体便是,动念即乖。犹如虚空,无有边际,不可测度。唯此一心即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不能得,不知息念忘虑佛自现前。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乃至六度万行河沙功德,本自具足不***修添。遇缘即施,缘息即寂。若不决定信此是佛,而欲着相修行以求功用,皆是妄想,与道相乖。此心即是佛,更无别佛,亦无别心。此心明净,犹如虚空无一点相貌,举心动念即乖法体,即为着相。无始已来无着相佛。修六度万行欲求成佛,即是次第。无始已来无次第佛。但悟一心,更无少法可得。此即真佛。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佛及众生心亦如此。若观佛作清净光明解脱之相。观众生作垢浊暗昧生死之相。作此解者历河沙劫终不得菩提。为着相故。唯此一心更无微尘许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学道人。不悟此心体。便于心上生心。向外求佛。着相修行。皆是恶法。非菩提道。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何故。无心者无一切心也。如如之体。内如木石不动不摇。外如虚空不塞不碍。无能所无方所。无相貌无得失。趋者不敢入此法。恐落空无栖泊处故。望崖而退。例皆广求知见。所以求知见者如毛。悟道者如角。文殊当理。普贤当行。理者真空无碍之理。行者离相无尽之行。观音当大慈。势至当大智。维摩者净名也。净者性也。名者相也。性相不异。故号净名。诸大菩萨所表者人皆有之。不离一心悟之即是。今学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于心外着相取境。皆与道背。恒河沙者。佛说是沙。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此心即无心之心。离一切相。众生诸佛更无差别。但能无心。便是究竟。学道人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被三乘功行拘系不得解脱。然证此心有迟疾。有闻法一念便得无心者。有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乃得无心者。长短得无心乃住。更无可修可证。实无所得。真实不虚。一念而得。与十地而得者。功用恰齐。更无深浅。只是历劫枉受辛勤耳。造恶造善皆是着相。着相造恶枉受轮回。着相造善枉受劳苦。总不如言下便自认取本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却成有。默契而已。绝诸思议。故曰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心是本源清净。佛人皆有之。蠢动含灵。与诸佛菩萨一体不异。只为妄想分别造种种业。果本佛上实无一物。虚通寂静。明妙安乐而已。深自悟入。直下便是。圆满具足更无所欠。纵使三祇精进修行历诸地位。及一念证时。只证元来。自佛向上更不添得一物。却观历劫功用。总是梦中妄为。故如来云。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若有所得。然灯佛则不与我授记。又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菩提。即此本源清净心。与众生诸佛世界山河。有相无相遍十方界。一切平等无彼我相。此本源清净心。常自圆明遍照。世人不悟。只认见闻觉知为心。为见闻觉知所覆。所以不睹精明本体。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如大日轮升于虚空。遍照十方更无障碍。故学道人唯认见闻觉知施为动作。空却见闻觉知。即心路绝无入处。但于见闻觉知处认本心。然本心不属见闻觉知。亦不离见闻觉知。但莫于见闻觉者上起见解。亦莫于见闻觉知上动念。亦莫离见闻觉知觅心。亦莫舍见闻觉知取法。不即不离。不住不着。纵横自在。无非道场。世人闻道。诸佛皆传心法。将谓心上别有一法可证可取。遂将心觅法。不知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可将心更求于心。历千万劫终无得日。不如当下无心。便是本法。如力士迷额内珠。向外求觅。周行十方终不能得。智者指之。当时自见本珠如故。故学道人。迷自本心。不认为佛。遂向外求觅。起功用行。依次第证。历劫勤求永不成道。不如当下无心。决定知一切法。本无所有。亦无所得。无依无住。无能无所。不动妄念。便证菩提。及证道时。只证本心。佛历劫功用。并是虚修。如力士得珠时。只得本额珠。不关向外求觅之力。故佛言。我于阿耨菩提。实无所得。恐人不信。故引五眼所见。五语所言。真实不虚。是第一义谛。学道人莫疑四大为身。四大无我。我亦无主。故知此身。无我亦无主。五阴为心。五阴无我亦无主。故知此心。无我亦无主。六根六尘六识和合。生灭亦复如是。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有识食有智食。四大之身饥疮为患。随顺给养不生贪着。谓之智食。恣情取味妄生分别。惟求适口不生厌离。谓之识食。声闻者。因声得悟。故谓之声闻。但不了自心。于声教上起解。或因神通。或因瑞相。言语运动。闻有菩提涅槃。三僧祇劫修成佛道。皆属声闻道。谓之声闻。佛唯直下顿了自心。本来是佛。无一法可得。无一行可修。此是无上道。此是真如佛。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八万四千法门。对八万四千烦恼。只是教化接引门。本无一切法。离即是法。知离者是佛。但离一切烦恼。是无法可得。学道人若欲得知要诀。但莫于心上着一物。言佛真法身犹若虚空。此是喻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常人谓法身遍虚空处。虚空中含容法身。不知法身即虚空。虚空即法身也。若定言有虚空。虚空不是法身。若定言有法身。法身不是虚空。但莫作虚空解。虚空即法身。莫作法身解。法身即虚空。虚空与法身无异相。佛与众生无异相。生死与涅槃无异相。烦恼与菩提无异相。离一切相即是佛。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忘境犹易。忘心至难。人不敢忘心。恐落空无捞摸处。不知空本无空。唯一真法界耳。此灵觉性。无始已来与虚空同寿。未曾生未曾灭。未曾有未曾无。未曾秽未曾净。未曾喧未曾寂。未曾少未曾老。无方所无内外。无数量无形相。无色像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慧识。不可以言语取。不可以境物会。不可以功用到。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槃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一念离真皆为妄想。不可以心更求于心。不可以佛更求于佛。不可以法更求于法。故学道人直下无心。默契而已。拟心即差。以心传心。此为正见。慎勿向外逐境。认境为心。是认贼为子。为有贪嗔痴。即立戒定慧。本无烦恼。焉有菩提。故祖师云。佛说一切法。为除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本源清净佛上。更不着一物。譬如虚空。虽以无量珍宝庄严。终不能住。佛性同虚空。虽以无量功德智慧庄严。终不能住。但迷本性。转不见耳。所谓心地法门。万法皆依此心建立。遇境即有。无境即无。不可于净性上转作境解。所言定慧。鉴用历历。寂寂惺惺。见闻觉知。皆是境上作解。暂为中下根人说即得。若欲亲证。皆不可作如此见解。尽是境法有没处没于有地。但于一切法不作有无见。即见法也。九月一日。师谓休曰。自达摩***到中国。唯说一心。唯传一法。以佛传佛。不说余佛。以法传法。不说余法。法即不可说之法。佛即不可取之佛。乃是本源清净心也。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般若为慧。此慧即无相本心也。凡夫不趣道。唯恣六情乃行六道。学道人一念计生死。即落魔道。一念起诸见。即落外道。见有生。趣其灭。即落声闻道。不见有生。唯见有灭。即落缘觉道。法本不生。今亦无灭。不起二见。不厌不欣。一切诸法。唯是一心。然后乃为佛乘也。凡夫皆逐境生心。心遂欣厌。若欲无境。当忘其心。心忘即境空。境空即心灭。若不忘心而但除境。境不可除。只益纷扰。故万法唯心。心亦不可得。复何求哉?学般若人。不见有一法可得。绝意三乘。唯一真实。不可证得。谓我能证能得。皆增上慢人。法华会上。拂衣而去者。皆斯徒也。故佛言。我于菩提。实无所得。默契而已。凡人临欲终时。但观五蕴皆空。四大无我。真心无相。不去不来。生时性亦不来。死时性亦不去。湛然圆寂。心境一如。但能如是。直下顿了。不为三世所拘系。便是出世人也。切不得有分毫趣向。若见善相。诸佛来迎。及种种现前。亦无心随去。若见恶相。种种现前。亦无心怖畏。但自忘心。同于法界。便得自在。此即是要节也。十月八日。师谓休曰。言化城者。二乘及十地等觉妙觉。皆是权立接引之教。并为化城。言宝所者。乃真心本佛自性之宝。此宝不属情量。不可建立。无佛无众生。无能无所。何处有城。若问此即是化城。何处为宝所。宝所不可指。指即有方所。非真宝所也。故云在近而已。不可定量言之。但当体会契之即是。言阐提者。信不具也。一切六道众生。乃至二乘。不信有佛果。皆谓之断善根阐提。菩萨者。深信有佛法。不见有大乘小乘。佛与众生。同一法性。乃谓之善根阐提。大抵因声教而悟者。谓之声闻。观因缘而悟者。谓之缘觉。若不向自心中悟。虽至成佛。亦谓之声闻佛。学道人多于教法上悟。不于心法上悟。虽历劫修行。终不是本佛。若不于心悟。乃至于教法上悟。即轻心重教。遂成逐块忘于本心。故但契本心。不用求法。心即法也。凡人多为境碍。心事碍理。常欲逃境以安心。屏事以存理。不知乃是心碍境。理碍事。但令心空。境自空。但令理寂。事自寂。勿倒用心也。凡人多不肯空心。恐落于空。不知自心本空。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贪着。然舍有三等。内外身心一切俱舍。犹如虚空无所取着。然后随方应物。能所皆忘。是为大舍。若一边行道布德。一边旋舍。无希望心。是为中舍。若广修众善有所希望。闻法知空。遂乃不着。是为小舍。大舍如火烛在前。更无迷悟。中舍如火烛在傍。或明或暗。小舍如火烛在后。不见坑阱。故菩萨心如虚空。一切俱舍。过去心不可得。是过去舍。心不可得。是现今舍。未来心不可得。是未来舍。所谓三世俱舍。自如来付法迦叶已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印着空即印不成文。印着物即印不成法。故以心印心。心心不异。能印所印俱难契会。故得者少。然心即无心。得即无得。佛有三身。法身说自性虚通法。报身说一切清净法。化身说六度万行法。法身说法。不可以言语音声形相文字而求。无所说无所证。自性虚通而已。故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报身化身。皆随机感现。所说法亦随事应根。以为摄化。皆非真法。故曰。报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所言同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此六根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束六和合为一精明。一精明者。即心也。学道人皆知此。但不能免作一精明六和合解。遂被法缚不契本心。如来现世。欲说一乘真法。则众生不信兴谤。没于苦海。若都不说。则堕悭贪。不为众生溥舍妙道。遂设方便说有三乘。乘有大小。得有浅深。皆非本法。故云。唯有一乘道。余二则非真。然终未能显一心法。故召迦叶同法座。别付一心。离言说法。此一枝法令别行。若能契悟者。便至佛地矣。问:如何是道。如何修行。师云:道是何物。汝欲修行。问:诸方宗师相承。参禅学道如何。师云:引接钝根人语。未可依凭。云:此即是引接钝根人语。未审接上根人复说何法。师云:若是上根人。何处更就人觅他。自己尚不可得。何况更别有法当情。不见教中云。法法何状。云:若如此。则都不要求觅也。师云:若与么则省心力。云:如是则浑成断绝。不可是无也。师云:阿谁教他无。他是阿谁。尔拟觅他。云:既不许觅。何故又言莫断他。师云:若不觅便休。即谁教尔断。尔见眼前虚空。作么生断他。云:此法可得便同虚空否。师云:虚空早晚向尔道有。同有异我。暂如此说。尔便向这里生解。云:应是不与人生解耶。师云:我不曾障尔。要且解属于情。情生则智隔。云:向这里莫生情是否。师云:若不生情。阿谁道是。问:才向和尚处发言。为什么便言话堕。师云:汝自是不解语人。有什么堕负。问:向来如许多言说。皆是抵敌语。都未曾有实法指示于人。师云:实法无颠倒。汝今问处自生颠倒。觅什么实法。云:既是问处自生颠倒。和尚答处如何。师云:尔且将物照面看。莫管他人。又云:只如个痴狗相似。见物动处便吠。风吹草木也不别。又云:我此禅宗从上相承已来。不曾教人求知求解。只云学道。早是接引之词。然道亦不可学。情存学解。却成迷道。道无方所。名大乘心。此心不在内外中间。实无方所。第一不得作知解。只是说汝如今情量处。情量若尽。心无方所。此道天真。本无名字。只为世人不识。迷在情中。所以诸佛出来。说破此事。恐汝诸人不了。权立道名。不可守名而生解。故云。得鱼忘筌。身心自然达道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沙门果者。息虑而成。不从学得。汝如今将心求心。傍他家舍。只拟学取。有什么得时。古人心利。才闻一言。便乃绝学。所以唤作绝学无为闲道人。今时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广求文义。唤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唯知多与儿酥乳吃。消与不消都总不知。三乘学道人。皆是此样。尽名食不消者。所谓知解不消。皆为毒药。尽向生灭中取。真如之中都无此事。故云。我王库内无如是刀。从前所有一切解处。尽须摒却。令空更无分别。即是空如来藏。如来藏者。更无纤尘可有。即是破有法王。出现世间。亦云。我于然灯佛所。无少法可得。此语只为空。尔情量知解但销镕。表里情尽都无依执。是无事人。三乘教网。只是应机之药。随宜所说。临时施设。各各不同。但能了知。即不被惑。第一不得于一机一教边。守文作解。何以如此。实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我此宗门不论此事。但知息心即休。更不用思前虑后。问:从上来皆云。即心是佛。未审即那个心是佛。师云:尔有几个心。云:为复即凡心是佛。即圣心是佛。师云:尔何处有凡圣心耶。云:即今三乘中。说有凡圣。和尚何得言无。师云:三乘中分明向尔道。凡圣心是妄。尔今不解。返执为有。将空作实。岂不是妄。妄故迷心。汝但除却凡情圣境。心外更无别佛。祖师西来。直指一切人全体是佛。汝今不识。执凡执圣向外驰骋。还自迷心。所以向汝道。即心是佛。一念情生即堕异趣。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无有异法故名成等正觉。云:和尚所言即者。是何道理。师云:觅什么道理。才有道理。便即心异。云:前言无始已来。不异今日。此理如何。师云:只为觅故。汝自异他。汝若不觅。何处有异。云:既是不异。何更用说即。师云:汝若不信凡圣。阿谁向汝道即。即若不即。心亦不心。可中心即俱忘。阿尔便拟向何处觅去。问:妄能障自心。未审而今以何遣妄。师云:起妄遣妄亦成妄。妄本无根。只因分别而有。尔但于凡圣两处情尽。自然无妄更拟。若为遣他。都不得有纤毫依执。名为我舍两臂。必当得佛。云:既无依执。当何相承。师云:以心传心。云:若心相传。云何言心亦无。师云:不得一法名为传心。若了此心。即是无心无法。云:若无心无法。云何名传。师云:汝闻道传心。将谓有可得也。所以祖师云。认得心性时。可说不思议。了了无所得。得时不说知。此事若教汝会。何堪也。问:只如眼前虚空。可不是境。岂无指境见心乎。师云:什么心教汝向境上见。设汝见得。只是个照境的心。如人以镜照面。纵然得见眉目分明。原来只是影像。何关汝事。云:若不因照。何时得见。师云:若也涉因。常须***物。有什么了时。汝不见他向汝道。撒手似君无一物。徒劳谩说数千般。云:他若识了。照亦无物耶。师云:若是无物。更何用照。尔莫开眼寱语去。上堂云:百种多知。不如无求。最第一也。道人是无事人。实无许多般心。亦无道理可说。无事散去。问:如何是世谛。师云:说葛藤作什么。本来清净。何***言说问答。但无一切心。即名无漏智。汝每日行住坐卧。一切言语。但莫著有为法。出言瞬目尽同无漏。如今末法向去。多是学禅道者。皆着一切声色。何不与我心心同虚空去。如枯木石头去。如塞灰死火去。方有少分相应。若不如是。他日尽被阎老子拷尔在。尔但离却有无诸法。心如日轮常在虚空。光明自然不照而照。不是省力的事?到此之时无栖泊处。即是行诸佛行。便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此是尔清净法身。名为阿耨菩提。若不会此意。纵尔学得多知。勤苦修行。草衣木食。不识自心尽名邪行。定作天魔眷属。如此修行。当复何益。志公云。佛本是自心作。那得向文字中求。饶尔学得三贤四果十地满心。也只是在凡圣内坐。不见道。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为尔不是与么人。须要向古人建化门广学知解。志公云。不逢出世明师。枉服大乘法药。尔如今一切时中行住坐卧。但学无心。久久须实得。为尔力量小。不能顿超。但得三年五年或十年。须得个入头处。自然会去。为尔不能如是。须要将心学禅学道。佛法有什么交涉。故云。如来所说皆为化人。如将黄叶为金止小儿啼。决定不实。若有实得。非我宗门下客。且与尔本体有甚交涉。故经云。实无少法可得。名为阿耨菩提。若也会得此意。方知佛道魔道俱错。本来清净皎皎地。无方圆。无大小。无长短等相。无漏无为。无迷无悟。了了见无一物。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一切不如心真实。法身从古至今。与佛祖一般。何处欠少一毫毛。既会如是意。大须努力。尽今生去。出息不保入息。问:六祖不会经书。何得传衣为祖。秀上座是五百人首座。为教授师。讲得三十二本经论。云何不传衣。师云:为他有心。是有为法。所修所证。将为是也。所以五祖付六祖。六祖当时只是默契。得密授如来甚深意。所以付法与他。汝不见道: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若会此意。方名出家儿。方好修行。若不信。云何明上座走来大庾岭头寻六祖。六祖便问:汝来求何事。为求衣。为求法。明上座云:不为衣来。但为法来。六祖云:汝且暂时敛念。善恶都莫思量。明乃禀语。六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当与么时。还我明上座父母未生时面目来。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今日方省前非。六祖云:如是。到此之时。方知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在言说。岂不见。阿难问迦叶云。世尊传金襕外别传何物。迦叶召阿难。阿难应诺。迦叶云。倒却门前刹竿着。此便是祖师之标榜也。甚深阿难三十年为侍者。只为多闻智慧。被佛诃云:汝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道。若不学道。滴水难消。问:如何得不落阶级。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摩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更时时念念。不见一切相。莫认前后三际。前际无去。今际无住。后际无来。安然端坐。任运不拘。方名解脱。努力努力。此门中千人万人。只得三个五个。若不将为事。受殃有日在。故云:着力今生须了却。谁能累劫受余殃。《传心法要》终

一个传一个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原文地址:参公案面面观(澄海)

一、前言

所有灯录以《指月录》最佳,但撰述者杨亿系朝廷大臣,未免准据失错,参差不齐。若《续指月录》水平较高,亦较齐整,建议自己斟酌下手处。

《指月录》从如来禅、六祖禅、祖师禅、机锋禅到看话头都包括在内,见性的人读之越有心得。《续指月录》较重视看话头,这是禅风的演变与学人的根器造成的,所以广度、深度稍有不及,但不妨初机研参。

公案可以当俗文学研究,虽无关见性、开悟,对心灵的启发亦有帮助,但不要以为这是「悟」,那是有得于心而已,与禅的启发无关。一般人但只看过就好,任何的解释都是依稀彷佛,不要太浪费时间。要参公案,必须有良师的循循善诱,经年累月,福慧资粮足够,才有惊天动地的一悟,岂是小智、小慧的人可望项背?

二、说得的不是禅

解公案或拈提公案近来又起了热闹,如果当它禅文学世俗化也许还有生趣,最怕的,是大家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悟,那就必须严肃的看待了。

因为公案是用来参禅的工具,不是用来解释公案,古德讽刺的说「解公案」就是「锯解秤锤」。什么是「锯解秤锤」?秤锤是铁打造的实心,你把它锯开,里面就是铁,不是金不是银。你把公案解开了,不悟还是不悟,公案还是公案,你的答案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公案的核心,多此一举而已。当初圆悟禅师一时兴起,拈颂公案辑为一本《碧岩录》,文字优美是其次,内容曲折回环,本来是开悟的人彼此酬唱斗机锋的文字,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后来的人好奇,把这本书列为禅宗四大奇书,洛阳纸贵,风行到现在的日本禅界,当成研究禅的宝库。

可是,当初这本书印给他的***大慧宗杲看,宗杲觉得不妥,以为会妨碍参悟的正行,主张把原版打破,不再岀书,就是这番心意。

我们来举个例子──《无门关》「达摩安心」一则:

达摩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心未安,乞师安心!」摩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摩云:「为汝安心竟。」

无门曰:「缺齿老胡,十万里航海特特而来,可谓是无风起浪,末后接得一个门人,又却六根不具。咦!谢三郎不识四字。」

颂曰:「西来直指,事因嘱起;挠聒丛林,原来是尔!」

这则公案是有名的安心法门公案。主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非常直截了当,毫无曲折,所以无门慧开才开玩笑似的说:「缺齿老胡,什么话也说不清楚,偏偏碰到一个断臂的求法人,六根不 具,只好把法传给他。这样一来,整个丛林就啧啧称奇不住了,把安静的丛林刮起一阵旋风,聒扰不休,辩论不停。」

有人就发挥:「这句『谢三郎不识四字』是无意义的话头,要让学人扑了个空之后去开悟。不见慧开颂云:『都是人的心自己不安,所以不如谢三郎,他四字不识,不妨碍他只求安心,而且因为没有那么多佛学知识,少了见取,不懂什么,才能急速相应。』」

无论你怎样的解公案,有会于心,或令人鼓舞,但是为什么还不见本心呢?都在义理上呢?因为你真的没有那个「觅心不可得」的真实突破,怎样的解释公案,都是永远停歇在心意识作用上啊!永远是猜测啊!

没有「觅心不可得」的突破,就不是参禅,尽管猜到文字的表面意思,还是落在俗称的禅文学上,是文字禅,也许可以谈笑风生,评唱自在,但就是救不了自己!

无门慧开在向解公案的人开玩笑、揶揄,看过了,哈哈一笑罢了;不可再让意识流动,东猜西猜,自打嘴巴,如果你也认为悟了,笑话可大了。缺齿老汉、六根不具的汉子、不识四字的谢三郎,都有暗喻,不难了解,但了解又能如何如何呢?

三、禅在说不得处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德山宣鉴没见性前,在巴蜀讲《金刚经》,呱呱叫,很受尊敬,后来听人说,湖南澧阳的崇信不讲经、不说法,却可以「直指人心」,让人「不历僧祇获法身」,他非常反对。

他说:见性开悟是多么重要的事,学佛人应该端庄身心,好好努力累积功德,待三、四世后才可见性,怎么可以有这样白送人情的事?

他就跑到澧阳,想上龙潭山与崇信好好辩论,让他知错。龙潭山下有个妇人摆个摊卖点心,他刚好饿了,就向她买几个薄饼充饥。那位妇人看这个和尚挑着担子,便询问那是什么?德山说那是他对《金刚经》的注释,想拿给崇信看的。

这位妇人不含糊,请问大德:「经中有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您既然向我买点心,请问点的是什么心?答得上,免费供养;答不上,请到别摊去买。」

德山一听,傻住了。他清清楚楚,任何一个念头都是三世,包含了未来、现在、过去,那不是直线的流动,也不是空间的占有,什么心,都是三个心,没有定点,真的被这位妇人将了一军,难以启口。

到了龙潭上拜见崇信,一开口就讲风凉话:「我怎么看不到龙也看不到潭?龙潭徒具虚名呀!」

崇信知道他在借题发挥,也不与他争论,淡淡的说:「这里就是龙潭,绝对错不了,问题是──你是***吗?」反将一军。

前后二次被将,德山口服但心不服。

有天夜里,晚参毕,众人回寮,他侍立崇信身旁,不敢懈怠。崇信就说:「夜深了,你也回寮休息吧!」德山说:「夜黑,摸不着路。」崇信就点个纸做捻子给他。德山一接,崇信却又一口吹熄。在这个瞬间由明转暗的变化中,德山的心一亮,却开悟了,跪下顶礼:「从此再也不敢怀疑天下老和尚挂在口上的那句话!」

这个纸捻子由明转暗,却让德山的内心证得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境界,非常的鲜明,却又很难说明、描绘。

这个心境的突破才是《金刚经》的主题,任何文字都描绘不尽的,义理也说不尽的,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就把他精心批注的《青龙疏钞》一把火烧掉。

文字不是禅,禅非文字。

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灵原乡,唯证乃知。

解公案是多余之举,是锯解秤锤,解开了仍然是铁,道理在此。

当着禅文学,不离世俗,对初机或一般人都是一帖清凉剂,都可以让人眼睛一亮,得到一些灵感,说得好听点,让人有「小悟」。

但那不是参公案的主要目的。参公案要能破参,证得本心的真面目。修行也不过把「这个」找回来当家做主,这是生死大事。

四、禅堂洋溢了幽默与机智

有些公案不可用来参,那是有关禅堂中师徒之间的幽默举措,如果拿来当公案参,是白参。例如:

司马头陀有次去拜见百丈怀海禅师,谈到沩山那个地方,地理风水好,建议派一个杰出的***去开大道场,将来学人云集,比大雄峰还多:

丈因问语众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曰:「不得唤作净瓶,汝唤着什么?」时华林觉为首座,师(沩山灵佑)为典座。林曰:「不可唤着木突也。」丈乃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指月录.卷十二》)

有的人就把这个公案说得非常深奥:

百丈提供给他们比斗机锋的标准是面对净瓶的名称来下转语。此时,学人不能将它叫做净瓶(必须循名责实),但又不能完全违背净瓶之名。因为,在丛林中,道有道无皆是谤,只有岀离有、无以行中道,才能契合不触不背的禅之至道。……沩山的踢翻净瓶本来就是个非凡的举措了,这种无声的语言,将那不触不背的禅机给显露得淋漓尽致了。」(《笔叩──无门关》)

说得玄之又玄,令人更摸不着头脑。这则公案,是百丈想派个***去开堂,那个地方虎豹栖集,人烟罕见,得找个耐得寂寞,守得艰困的人去承担。首座的举措那么文绉绉的,承当不了这个艰巨的工作。

而看看灵佑,说什么不得唤什么什么,尽在道理绕圈子,一脚踢开,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气势大,意志鲜明,百丈当然要选派灵佑去开山,幽默的说:「首座输却典座」,没有褒贬的意思。

我们看看,他们师徒之间洋溢着多么温馨的感情,大家在幽默中解决重大问题,没有芥蒂,多么可爱,幽默中带着嘉许。却要下一大套道理来分析,不是多此一举吗?

沩山一期之勇,中了百丈的计策,不得不脱得盘头,担起铁枷,勇往直前,在蛮荒之地开堂,义无反顾:

是山峭绝,敻无人烟,虎狼纵横,莫敢往来。师拾橡栗充食者五七年。一日念,道在接物利生,独居非是。乃出至山口,语虎狼曰,我若于此山有缘,汝等各自散去,若其无缘,我充尔腹,言讫虫虎四散,师乃回庵。未几,懒安上座同数僧从百丈所来辅佐,曰:「某与和尚作典座,俟众至五百乃解务。」于是人稍稍集。(《指月录.卷十二》)

无门慧开在《无门关》里也提到这个公案,拈提:「沩山一期之勇,争奈跳百丈圈圚不出。检点将来,便重不便轻,何故聻脱得盘头,担起铁枷。」

这则公案才是标准的禅文学,描写师徒之间的感情怎么样的融洽,言语举动幽默洒脱,而师兄弟之间又是那么体贴,不避辛劳,为人分担。读来,都是流泻着诚忱的感情,彷佛置身其中。

五、错中错,马凉当冯京

古德云:「理事圆融泯自他,白云飞去了无迹;海纳百川流不尽,空谷万象是吾家」,这首偈描写的是大彻的心境,尽管文字看似浅易,牵涉的范围非常广,读了或许令人神往,但最好不要去解释。然仍有人强为发挥: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方面的事情,讲究的要理事圆融,有的人说话做事有理没有事,有的人有事没有理,不合理;有的空谈,无事无理,不着边际;有的人太现实,缺乏远大的眼光,没有合乎人情道理。所以做人处世要顾到理,顾到事,要理事圆融,天理国法人情通通都要顾到。……在禅宗里面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得道的时候。(摘自《禅诗偈语》)

这段话对人情义理的发挥,面面俱到,令人鼓舞,但所解所注是常人的一般道理,可列为励志的小册子,提高做事、做人的参考,但若拿来启发禅道,就要加以否定了。

因为这首偈的理事两字,指的是正见与正受。达摩祖师东来启禅,入道要门就谈到两个方法:一是理入,二是事入。理入即从教入宗,深研教理,会归心源,因理极必反而证得本心;事入后即入四行,破除累劫习气与无明而顿入不思议境地,绝对不能侥幸。

禅宗祖师为了众生而开发天人极则,各种作略,直指人心,只是破参,或破初关,是事入,悟后起修一步也省略不得,此不赘。

显然的,作者把理事做成人情义理或国法人情,用以指导常人的生活固然有帮助,但反而误导学子的真知真见,下笔似乎要更谨慎,或加以说明,才不至于诱导。

再说,禅宗第一公案,六祖对惠明说:先做好调心调息,至不思善、不思恶的一段时间以后,才向他说:「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只是把意识的纷飞常控制到一个焦点,就是心力集中的状态,思虑会更清醒,这是参禅的第一个条件。在这个紧要关头,六祖一言而岀:「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两个解释,也等于禅宗未来***取的两个重要作略:

(一)、直接以心传心,而证得「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的本体、本心。这是直指中的直指,非一般习禅的人所能了解。

(二)、喝破参禅人的独头意识而获得客观意识,证得本心,这个时候,参禅人要有非常敏锐的心力,才能了解而掌握这段过程。

禅宗不是要人空心***,必须由师父的领导中,灌输一股力量,打破参禅人的表面意识,让原有的般若智慧获得空隙而流露出来。所以禅宗向来重视师承,盖法从何来?非师佛之慈悲,何能成就?

所以五祖向六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师徒既有法缘,师父有情而下菩提***,让***见性,也必须受教的***,能够在心地上长期的施肥灌溉,才能茁壮而开花结果。

这里面的秘密只有师徒两人才能明白,他人岂可揣测得知?没有能力喝破学人的困顿,师徒两人都有责任,一责师眼不明,二者***根器不及,则盲喝盲棒,一场热闹。

六、哗众取宠,以盲导盲

有些人看不懂禅偈的真***,就会笼统意会,把***当真。其实真悟偈说的是现量境,而***悟偈绝对是比量偈;有些人也许领会得这层关系,就故意写成现量偈,但是首尾不能衔接,露出破绽。

比量偈与现量偈差异很大,不便在此说明。说得太清楚,聪明的人会比附引用,混淆视听,为了杜绝这个毛病,今不做说明,仅举例略说。雍正:

不挂一丝,前后际断,曰:初关。山者山,河者河,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自己,色空无碍,获大自在,曰:重关。家舍即在途中,途中即在家舍,行斯、住斯、体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曰末后牢关。

这个雍正三关就是阻碍禅宗的大刀,明末清初,本有一股禅宗的气势升起,只因为与雍正的禅门、禅风不同,硬把它封死了;又另外青睐永明的《宗镜录》,大量推广,形成以教压宗的恹恹气息,净土胜于禅门,兹不赘。

这首偈不论全部,单就第三偈来看,就令人哭笑不得,他说得好:「行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斯是什么呢?从整个偈根本看不出来,只有模糊的意识境界,见性才知「有」,有即是斯,但雍正不知,即没破初关。

无明执着必须透过反省忏悔去消除,这是达摩祖师所强调的「四行」,尤其报冤行,能够现行消业,求之不得;而雍正的严刻是 历代君王的最最者,那懂得什么无明执着呢?怎么能够自然消落呢?古德不是说:「随缘消旧业,但莫造新殃」吗?佛法不通人情,因果历然。

况且,他对什么是初关、重关与牢关的解释完全错乱,混杂不清,岂是宗门下客?

初关是破参,证得菩提乍现,了然真正的离执禅定境界,所以说途中即家舍;重关是长养圣胎,以般若观照而去除无明,是为去执禅定,山是山,河是河,色空无碍;最后得入大圆觉海,享受本地风光,这是牢关,也就是无执禅定。(去执禅定就是在离执禅定中反省忏悔,才能消灭无明业识。)

雍正三关不足取,但很多人还在那里拈提,甚至列为三关论文的重要根据,那就未免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七、结语

参公案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是研究、追索的意思。所以参公案只能由师父引导,教你如何参才有着力点,这样公案就变成一把金刚王宝剑,机缘成熟,万象全收,万疑得脱,就得「见性」。

流俗阿师才解公案,解释这个公案是要你放下万缘,那个公案是教你不要执着,随处欢喜。这是一般励志的范本,世俗文学,公案一经解释,变成了一只绣花针,在巧思中绣岀百样的花草,有领会,但不能「见性」,因为与参禅无关,不能破参。

坊间很多有关公案的书籍都有这个毛病,尤其日本学者喜欢这种调子,一言半偈拿来当着座右铭,可以进业修德,这个风气吹进国内,连一般学禅的人都患了这个毛病,尤其哲学家、心理学家,喜欢把禅当着境界去说,在一片模糊中峰回路转,露岀一阵笑声,称为善解公案。

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对,毕竟文字不能避免随俗,但要提醒:公案用来批注,是俗文学的一路;用来参,才是参禅的药引,不可混淆。

纵然解注了多少的公案,又畅论了什么禅的境界,看似文***焕发,那都是文字禅,是禅学,把禅当着文字理论,当着思想体系、哲学架构,对生命学来讲都是皮相。

禅是生命学。

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基因。

见性就是见到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基因。

体证了生命的本质。

所谓开悟,就是基于见性的体认,唤起了生命的觉醒,从而在生活的历程中,革除了旧有的习性,净化了心灵的状态。一种脱胎换骨而产生的生命热流,会很自然的流淌,产生一个明确的信念,走向生命的永恒与圆满。

整个过程都是心灵净化的过程,自解、自知、自悟、自成佛道。

不必在理论上找答案。

你是怎么的一个人,怎么的一个境界,怎么的一个新的生命。

你自己就很清楚,不必找人来印证。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那是迷失。

所以,开悟是自我检测心灵净化的历程。

如果连一个好人都做不得,连一个贤人都做不到,妄想成圣、成佛,你说:有这个道理吗?

我们要知道落于哪一个境界,只要向自己的心灵评断就好了,阎罗王的功过簿离不开我们心灵状态的反映。

心灵净化的历程永无止境,自然不会自诩大彻大悟吧!

参公案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方法,莫当闲学解,辜负祖师心!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是什么意思哦?

一个接一个传递信息的成语有哪些

奔走相告

口口相传

纷至沓来

接踵而至

捷报频传

“传”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传”字开头的成语:

传为笑柄[ chuán wéi xiào bǐng ]

释义: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回去被人们当答作取笑的资料。

传诵一时[ chuán sòng yī shí ]

释义: 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传诵不绝[ chuán sòng bù jué ]

释义:指流传后世被长期诵读。

传为佳话[ chuán wéi jiā huà ]

释义:指传扬开去,成为人们赞美、称颂的事情。

传为笑谈[ chuán wéi xiào tán ]

释义:笑谈:笑话;笑料。 流传开去成为人们谈笑的资料。

传杯送盏[ chuán bēi sòng zhǎn ]

释义: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传宗接代[ chuán zōng jiē dài ]

释义:宗:宗教,家族。 代: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传道受业[ chuán dào shòu yè ]

释义: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传杯弄盏[ chuán bēi nòng zhǎn ]

释义: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传之不朽[ chuán zhī bù xiǔ ]

释义:使之永远流传,不至泯没

带传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众口相传 〖解释〗众人辗转述说。见“众 *** 传”。

众 *** 传 〖解释〗众人辗转述说。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鱼传尺素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右传之八章 打了一顿巴掌。

异闻传说 不同寻常的奇异的消息。

以心传心 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以讹传讹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衣钵相传 中国禅宗师徒间道法传授,常常举行授与衣钵的仪式。比喻技术、学术的师徒相传。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一脉相传 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比喻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的继承关系。

一传十,十传百 原指疾病传染,后形容消息传播极快。

言归正传 正传:正题或本题。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旧***中常用的套语。

言传身教 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循诵习传 ①谓习惯于读死书、传旧闻。②谓诵习。

薪尽火传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一代代地传下去。

投传而去 传:符信。指弃官而去。

树碑立传 树: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豕虎传讹 同“豕亥鱼鲁”。

十世单传 连续十代独子相传。形容极其宝贵。

有传字成语有哪些

传诵一时 诵:称抄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传为笑柄 笑柄:被人取笑的材料。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

传闻异辞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传檄而定 檄:讨敌文书;定:平定。比喻不待出兵,只要用一纸文书,就可以降服敌方,安定局势。

传宗接代 宗:宗教,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代代相传 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

带传成语有哪些

1、传杯弄盏

成语拼音:chuán bēi nòng zhǎn

成语解释:指酒宴中互相斟酒

成语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词话》第十回:“两傍列坐,传杯弄盏,花簇锦攒。”

2、传经送宝

成语拼音:chuán jīng sòng bǎo

成语解释: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成语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咱们单位年年搞这一套,总结呀,评比呀,传经送宝呀,有多少货真价实的玩艺儿?”

3、口传心授

成语拼音:kǒu chuán xīn shòu

成语解释:心授:不立文字;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悟解来传授。

成语出处:明 解缙《春雨杂述 评书》:“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

4、口耳相传

成语拼音:kǒu ěr xiāng chuán

成语解释: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成语出处: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5、缪种流传

成语拼音:miù zhǒng liú chuán

成语解释:缪:荒谬;种:***。指荒谬的东西流传下去

成语出处:《宋史 选举志二》:“所取之士既不精,数年之后,复俾之主文,是非颠倒逾甚,时谓之缪种流传。”

传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传成语 :

名不虚传、树碑立传、十世单传、

传诵一时、言传身教、言归正传、

以讹传讹、一传十,十传百、专

传宗接代、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克传弓冶、诗礼传家、雁足传书、

以心传心、传属杯送盏、青鸟传音、

传道受业、投传而去、眉目传情、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家传之学、

红叶传情、清跸传道、飞眼传情、

口传心授、

传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传道受业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圭袭组谓取得功名。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隆重仪式时所用的玉制礼器;组,古代官员系印的丝带,转指官印。

传杯弄盏谓酒宴中互相斟酒。

传杯换盏同“传杯。弄盏”。

传神阿堵阿堵:晋朝方言“这个”的意思。形容文艺作品技艺精巧、描绘逼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

传诵一时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

传为佳话传扬开去,成为人们称颂的事情。《公羊传?闵公二年》:“鲁人至今以为美谈。”清?王韬《海陬冶游续录》卷下:“遂以玉卿诗,比之陈琳一檄,一时词林,~。”亦作“传为美谈”。明?张岱《募造无主祠堂疏》:“元旦昧爽,复衣冠送出,萧山至今~。”

传为美谈见“传为佳话”。

传为笑柄流传开去被人们当作取笑的资料。清?李绿园《歧路灯》:“男家埋怨他办事无首尾,女家骂他占骗……合域~。”

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二回:“台事~,我们如堕五里雾中。”

第一个字传的成语有哪些

传道受业 [ chuán dào shòu yè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chuán dào shòu yè ]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专学业。

出属 处

唐·韩愈《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一个传一个用什么成语表达

口口相传

[读音抄][kǒu kǒu xiāng chuán]

[解释]不著文字,口头相传。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七十二卷:“经云:‘知白守黑,神明自来。’是知玄为万物母,圣人秘之,不形文字,口口相传。”

[近义]口传心授

传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传为笑柄

传宗接代

传风搧火

传道受业

传柄移藉

传杯弄盏

传风扇火

传爵袭紫

传经送宝

传为美谈

传神阿堵

传檄而定

传为佳话

传诵一时

传龟袭紫

传为笑谈

传杯换盏

传闻异辞

传之不朽

传闻不如亲见

不立文字是哪个宗派?

这句话是说的禅宗宗义,不立文字是说不着文字相,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意思是指与教下诸宗有别的顿教法门。直指人心,就是直指众生心性,直断分别心,不做渐次。见性成佛,是指见诸法性,直入如来地,不***方便。禅宗修行人都是上根利器,否则很难体悟其真实义。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重点在强调禅宗‘以心传心’的特质。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故不须别立文字。

扩展资料:

1、不立文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2、”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思就是,在用 文字语言传教 的方式以外,通过“禅”的方法(探究 人的本心的 一种方式), 让人直接的知道世界本然 ,而现量的“明心见性”,为成就佛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3、禅宗语言作为一种宗教语言,总是试图将信仰者引向对绝对、超越对象的思考,这种性质决定了禅宗语言“不立文字”的必然性,故有离相、离境,无念、无心,超四句、绝百非之说。禅不可说是基于禅自身的若干特质。

百度百科-不立文字

《学箭悟禅录》摘要

这句话是说的禅宗宗义,不立文字是说不着文字相,以心传心。教外别传,意思是指与教下诸宗有别的顿教法门。直指人心,就是直指众生心性,直断分别心,不做渐次。见性成佛,是指见诸法性,直入如来地,不***方便。禅宗修行人都是上根利器,否则很难体悟其真实义。

‘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古来禅宗的主要特色。而‘不立文字’则是此一特色的代表性语句之一。重点在强调禅宗‘以心传心’的特质。亦即禅宗以为心法只能以心相传,故不须别立文字。

扩展资料:

1、不立文字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禅家悟道,不涉文字不依经卷,唯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传法授受。出自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

2、”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意思就是,在用 文字语言传教 的方式以外,通过“禅”的方法(探究 人的本心的 一种方式), 让人直接的知道世界本然 ,而现量的“明心见性”,为成就佛道奠定坚实的基础。

3、禅宗语言作为一种宗教语言,总是试图将信仰者引向对绝对、超越对象的思考,这种性质决定了禅宗语言“不立文字”的必然性,故有离相、离境,无念、无心,超四句、绝百非之说。禅不可说是基于禅自身的若干特质。

百度百科-不立文字

请问,五祖弘忍要求六组“以心传心”,代代相传,为什么惠能不续传衣钵,演说佛法,光大佛法

1、开始病并没有觉得儒经有多深,而且心底里多少有点瞧不起圣人,看不上儒经,只是觉得身为中国人对本民族的经典如此陌生是一种耻辱,想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熟悉而已。

2、禅的内涵是超宇民族的、方向之上的。他深知在事物的深处,有着更重要的东西,事物的表象呈现常构成迷妄,貌似的理解又加厚了迷妄,只有鲜活的体验、印证,才能掀翻迷妄,彻见真如。

3、这是一本谈禅的书,但是跟一般的谈禅书又不一样,它是一位天性与禅的本性相差甚远,并在禅的相反方向已走出很远的德国哲学家,关于自身如何在日本箭术***的指点下,逐步跨越悟禅庐山的一道道难关,开始时怎样以指为月,后来又如何循指见月的体验性记述。

4、孟子说人皆可为尧舜,***都有成圣的潜力,只是人是否有恒志,能否去笃行罢了。

第一章弓道与禅?

1、不管在什么条件下,弓道并不意味着用弓箭达到什么外在的目的,而只是为了使自身达到内在的目的,弓箭只是没有他们也照样发生的某种东西的一种***托,是达到目的的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只是在最后决定性的飞跃中起一下***作用。

2、禅和所有的神秘主义一样,要理解它只有当自身成为神秘主义者,且不受不正当手段的诱惑去获取神秘的体验所不容它获取的东西。

3、弓道很想像是学禅的预科学校,因为它使初学者通过自己的双手对那些原本不可理解的***获得更加清晰的了解,客观的说,从已经提到过的任何一种艺术开始悟禅都是完全可能的。

4、从传统意义上说,日本人将射箭尊为一种艺术,奉为民族传统,但并不将看作体育运动,而是理解成一种宗教仪式,弓道指的不是运动员多少克可借由肢体的锻炼嫩里加以控制的那种能力,而是这么一种能力,它的来源要从炼心中区去找,它的目标在于射中心灵的靶子,以使射手只要是朝自身瞄准,甚至能成功的射中自己。

第二章 学禅缘由

1、在灰心失望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真正超脱的人才能理解 无执事是什么意思,只有冥思收心,一念不起摆脱自我的人才能跟超神合二为一,因此,我已意识到,除了经受切身的体验与痛苦之外,没有别的,也不可能有别的通往玄学之路,***如没有这一前提,一切谈论玄学的话不过是空谈而已。

2、不管怎么看,我发现自身仍站在上锁的门外,可我还死活禁不住不停的转动着门把,我对神秘的向往挥之不去,而一旦变得疲惫,又会升起对向往的向往。

3、只要有几分稍微靠近禅的希望,不管多长时间,我都愿意,一条迂回曲折的路,不管多么令人倦怠,对我来说,比完全无路可走要好。

4、因为禅摒弃一切教的迹象,因此,不要指望会在理论上使我得到满足,除非他首先从学习与禅相关的某种日本艺道开始。

第三章? 神已拉弓

1、你做不到,这是因为你呼吸不当,如果呼吸得到,以后便会渐渐的形成一种节奏,因为通过这种呼吸联系,你不但能发现一切精神力量的源头,而且,你越放松就越能使这种源泉更充盈地流动,更容易注入四肢,吸气是收敛结合,屏气是让你把每个动作做得准确,而呼气是客服一切限制后的松弛与完结。

2、问题就在这儿,你在使劲想它,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呼吸上来,就好像你没有被的事可以做。---呼吸时我学恩惠了如何不费力气的抛开自我,结果我有时有这么一种感觉,我自己不在呼市,而是我被呼吸。

3、***为什么袖手旁观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强调正确的呼吸方法,真正的***必定也是高明的老师,对我们来说,两者是不可分离的 ,要是一开始就叫呼吸练习,他就不能使你信服呼吸练习对你所起的某种决定性的作用,正像船只失事后,你得通过自身的努力吃一点苦头,然后才愿意抓住它他抛给你的救生圈,以我自身的经验知道,***对你及其他任何一个***的了解远远胜于我们了解自身,他能洞察***的灵魂,看到他们隐秘的自我。

第四章 放箭难关

1、***仍然耐心地给我做正确放箭的师范姿势,我也耐心地努力照着他做,而唯一的结构是我变得比以前还要茫然,我仿佛是条蜈蚣,一心想着脚应当以什么次序行走好的问题,结果都呆在原地一部也动不了。-----不要去想该怎么做,不要考虑怎样去射!只有当射手自己不经意的时候,箭才能射的平稳,那弓弦必须像突然切过握住它的大拇指一样,而不要有意张开右手。

2、你做不到在合适的时机正确的放箭,就因为你没有放下自我,你不等待成功,却在迎接失败,只要这样,你就别无选择,只好自己唤起某种你控制不了要发生的东西

3、真正的艺术,是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的,你越是一心想学会以射中靶子为目的的放箭,你就越射不好箭,靶子理离你也会越远,你的拦路虎是你的主观意愿太强了,你以为不经过你自身做过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4、你必须学会正确地等待,你要放下自我,毅然决然的舍弃自我以及一切属于你的东西,除了无意的紧张,什么都不留下。

第五章? 放下自我

1.以后来上课在路上必须凝神收心,把注意力集中在练习听力所发生的事上,经过任何地方都要做到,目不旁观,就好像世上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是真实的,那就是弓道。

2.如果要箭放的正确,肢体的放松还须配以大脑和精神的放松,让头脑不仅灵敏,而且自由。灵敏来自于自由,而自由则基于本有的灵敏。。唯一的办法是通过破除一切执着,达到纯粹无我的境界,让内在的灵魂站在那无明源头的最高峰。

3.越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外界***物就越是隐退远去,这些***物带着一种沉闷的孔声渐渐隐退。开始还能隐隐扰人清听,后来就可发现如远处海洋的涛声,一旦习惯,就觉察不到,因而也就不再扰人了。…在放松状态下,如果能将注意力集中到呼吸上来,不久你就会感到自身被送到层层不可穿透的寂静之墙中。

4.不幸的是这种恍兮惚兮的妙境并不能持续多久,他要受到出自内部的扰乱。情绪、感情、欲望、忧虑,甚至各种思绪仿佛凭空跳出,杂乱无章,生灭不息,越是牵强荒唐,越是跟意守之物无关,越是徘徊流连,难以打发。…唯一的办法是继续平静的,不加理睬的呼吸,跟一切出现在脑幕上的东西建立起友好关系,将之看作习以为常的东西,平心静气的观照他们,直到最后看的生厌,渐渐进入类似入睡前的那种迷糊的状态。

5.借助于静跃,灵魂被带到自动振动的位置上,这是一种平和的搏动,只有在罕见的睡梦中才能感受得到,经强化它能使人产生一种异常轻快的感觉,也能使人欣喜地确信自己能够集聚在来自任何方向的能量,以便能恰到好处的调控各个产品的紧张状态。

6.像水流进一个随时可以流出去的池塘,因为他是自由的,所以具有不可衰竭的力量,因为他是虚空的,所以能容纳万物,这种状态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本原的状态,而他的符号——虚空的圆——对于站在里边的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

7.一切事情只有当一个人处于真正无我的状态,当他自己不再存在的时候才能做到恰到好处,此时存在的只有精神,一种没有自我迹象的感觉,因而能做到以眼听声,以耳观形,纵横上下,遨游无极。

第六章以心传心

1、你感受到难受是因为你并没有真正放下自我。放下自我,澄心涤滤,除此不应练习任何东西。

2、如果我不放箭,箭怎么射出去?

它自己射出去,他答道。

以前我曾听您这样说过几次,让我换一种问法,要是我不再在那里的话,我怎么嫩忘我地等待呢。

它在最紧张的点上等着。

这个它是谁或是什么呢?

一旦你明白了这个它,你就再也不需要我了,如果我设法给你提供一个线索而不让你自身体验,那我就是最糟糕的老师,真该革职不配再教你你了,因此,我们还是别谈,继续练吧。

3.不要问,练!

第七章结业考核

1.我只想提醒你一件事,在这些年间,你已经换了一个人,,这正是弓道的意义所在,它是一场射手与自身意味深长的较量,也许你现在还没有注意到,但是,当你回到自己的国度重逢朋友熟人时你将会强烈地感受到:任何东西都不再像以前那么和谐了,你讲将带着别样的眼光去观察,使用另外的尺度去衡量,这样的量在我身上也发生过,无论是谁,只要受过这种艺术精神的熏陶,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2.无艺之艺——如欲臻完美的境界,弓道的目标舍此莫属,谁能以兔角龟毛,且不用角毛而能中的,谁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无艺之艺***。确实,他便是无艺之艺本身,这样,***与非***合而为一,此时,被认作是不动之动,非舞之舞的弓道便进入了禅。

3.我用不着叫你这么做是因为我知道你决不会放弃这种心灵弓道。

4.这不只是表演你的技艺问题,主要还是看箭手的心态,直到最细微的姿势,我首先希望你不要因为有人在场观看而乱了方寸,而应该镇定自若,旁若无人地完成仪轨。

第八章排除疑惑

1.既然弓道在人与人的竞斗中失去其重要性,只是作为一种高度精致的精神形式流传下来,那么,它之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其发展是不很健康的,我不能责备他们这么想。

2.生活在那些遥远时代的弓道***。如果对之加以测试的话,他们对弓道本质的阐述跟今天那些以“奥义”为活生生的现实的***所作出的该不会有质的区别。尽管过了许多世纪,这种艺道的精神依然未变——就像禅宗本身一样不会怎么变化。

第九章剑道印证

1.除了不懈的练习,他看不到别的出路,而他的老师一时也无忠告可提。初学者只有孤注一掷的去超胜他人,甚至超胜自身,他于是获得了高超的技巧,这使他已经失去的自信有所恢复,他觉得距离希冀的目标越来越近了。然而老师却不这么想——实际情况也是这样,初学者的一切技巧只会导致“他的心被剑夺走”。

2.他总是依凭他的技艺与知识,这样做,他便失去了灵觉现前,决定现在刺杀总是来得太晚,不能以对手之剑回击其人,答案是,除非学生变得无求无我,学生必须学会放下对手,而且还要学会放下自我,即使冒着无可挽回的失败的危险也在所不惜。

3.等他把注意力集中到自身上时,他不可避免地把自身看作是不得不惜任何代表以避免盯着对手的斗士,不管他怎么做她的头脑深处仍有对手的影子,只是在表面上他放下了对手,而他愈是设法忘记了对手,便愈是紧紧抱住对手不放,他必须学会像无视对手那样坚决的无视自身,从究竟意义上变得无我无求,这就需要具有很大的耐心,经过艰难痛苦的练习。

4.从学徒到***,期间要经过长年累月不知疲倦的练习。

5.常年坚持不懈的进修使他明白了生与死在本质上并无区别,是属于事实同一层面的东西,他再也不知生之畏惧,死之惊恐。他在世上愉快地活着——这正是禅的特征。但是随时准备结束这种生活,却不会因为想到死之而使心中有半点不安。

6.体现在技艺上,则是道术一体,道是术之本,术是道之用,术无道不立,道无术不行,两者同样不可分割。在教化上,儒家不尚空谈,而从六艺入手,但习艺的目的却不在艺上,而在悟道明道并进而合道,走的是习艺进道的路子。

7.在教化上,圣人善于因材施教,悟性高的教之以“以道驭艺”,根基浅的导之以“以艺明道”,不变的是内外兼修,本末并进。

8.《学箭悟禅录》最可贵的地方还不在于它生动地向世人展现了弓禅一味,人靶不二的禅境,更在于它真切地描绘了如何达到这种境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在悟禅过程中如何克服所遇到的种种障碍而进入悟境。

阿弥陀佛!师兄,学佛法者众,悟佛心者少。五祖传法六祖,一者六祖根性利,一见一闻即能一窥佛心境界,能悟究竟佛心,堪作法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略因缘的道理。也就是说,如六祖透明能深悟佛心之人,非他一个,为什么六祖得承法脉衣钵,而他人不能?因为六祖有这样的因缘,而他人无有。如同我们此生能生在娑婆世界,能听受释迦牟尼佛的教导,而不是听受多宝佛的教导,皆是因为我们过去生与此佛结过大因缘,今生此因缘成熟。无一例外!

一切皆在因缘之中,包括续传衣钵至第六祖,再不续传!初祖来中土之时,即诵一偈:我本来自此,传法救***,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传五人,因缘即成熟!

五祖付衣钵于六祖之时,亦说:衣钵传到你这里就不要再传了,若再传衣钵,命若悬丝!

师兄可以好好阅读《六祖坛经》。我空间日志当中,即有此经原文!52494.9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