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私寡欲是谁倡导的,少廉寡耻自私自利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22 0
  1. 养生的道教养生
  2.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5篇
  3. 成语“克己寡欲”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里?
  4. 十九.《绝圣弃智》好好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19章—— 不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一、“道”的宇宙论?

古代中国人朴实地认为天地万物来源于一种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原始世界的逐渐分化才得以形成各种事物和现象。老子哲学的宇宙论就是把先民的朴素观念上升为理论。老子《道德经》中多出地方都明白地说到“道”是天地万物创造的根源。?

老子的“道”的宇宙生成论指出“道”乃是万物生命总的源泉,“道”具有能够蕴育万物却又不被蕴育的永恒不息的动力。虽然仍处在“起源论”的阶段,但相比于“神创论”的观点可谓有质的飞跃,比起“五行说”也具有更高的哲学抽象思维水平,可以说标志着当时人类认识世界所达到的最高水平。?

少私寡欲是谁倡导的,少廉寡耻自私自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二、“道”的本体论?

哲学的本体论所要回答的问题即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所以然”或“所以迹”,老子认为这个“所以然”就是“道”,认为万事万物离开“道”,便失去了天之为天、地之为地、万物之为万物的根据。老子的“道”不仅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而且在逻辑上是世界存在的本质、根据。?

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也”,(《道德经》第六十二章),认为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它不依存于任何其他事物,但其他一切事物却都依存于它。

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老子认为,“道”本身就是一种混一性存在,不属于矛盾对立中的任何一方,但一切矛盾双方均由此而形成,如阴阳共出于“道”,天地亦同生于“道”;“道”本身是一种齐一性存在,不具有差别性,但一切差别均由此产生,如物之大小,人之寿夭均导源于“道”;“道”本身是一种抽象性的存在,不具有任何的规定性,但一切事物的规定性却都由此而来。

三、“道”的价值论?

老子哲学中的“道”不仅是万事万物的本源和客观世界的本体,也是人所存在的世界的价值源泉和最高价值尺度;不仅是人类认识的对象,也是信仰的对象。老子的“道”,既是客观真理,也是人类生活的最高境界,所以才要尊而贵之。

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就是指“人道”取法“天道”,要求“人道”要如“天道”一样自然而然、清静无为、养蓄万物。?

中国古代先民普遍相信天地有道,社会有道,人类生活合乎于道便是正道,偏离于道就是邪途,所以总是提倡以各种方式去寻求道,洋溢着乐观执著的精神。老子“道”的价值论正是对这一思想的理论阐释。?

四、“道”的修身论?

道家所提倡的修道方式是形神兼修,后来经过道教内丹学派发展提升为性命双修。这种修道方式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修神或修性,就是克服虚伪造作,恢复自然纯朴,超越情感欲望,提高精神境界。老子提出的具体方法有“少私寡欲”、“致虚守静”、“和光同尘”、“慈俭不争”等。

二是修形或修命,就是简体养生。道家非常重视养生之道,把维系生命的健康发育作为自我修养的重中之重。

ng>

扩展资料:

历史评价:

孔子评价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康德评价老子:“老子所称道的上善在于无,这种说教以‘无’为‘上善’,也就是一种通过与神格相融合、从而通过消灭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觉消融于神格深渊之中的意识。” “斯宾诺莎的泛神论和亲近然的思想与中国的老子思想有关。”

胡适评价老子:“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之外,别***设一个‘道’。”

老子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百度百科-老子 (道家学派创始人)

养生的道教养生

1、道家哲学影响到整个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有时被一些非官方儒学的重要人物改造与继承,如汉代的杨雄、桓谭、王充等;道家哲学还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的道教与佛教两大宗教哲学思想的发展。

道教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奉《道德经》为道教基本经典,奉《庄子》为《南华真经》,并且用老庄哲学来论证道教的神仙学,建立了道教的宗教哲学体系。两晋时期的佛教般若学,则更是玄佛结合的产物。

2、道家黄老学一方面它继承了道家的无为政治,提出君道无为、臣道有为的思想,认为“贵清静而民自定”,君主治国掌握政治要领即可,不要作过多的干涉;主张“省苛事,薄赋敛,毋夺民时”,让百姓休生养息。

黄老学的无为而治是道、法、儒、墨、名、阴阳诸家思想的融合,是无为与有为的结合,是经世致用之学,在政治上具有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老庄的消极无为的思想。

3、一般认为道家思想的特征之一,是通过各种修炼而达到永恒不死的至高完美境界,“因而开创了中医养生学” ;又从炼丹实践中发明了火药,中国四***明都与道教有关。

4、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

扩展资料

“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说明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在中国哲学史上,“道”这一范畴为道家首先提出。道的原始涵义指道路、坦途,以后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性。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以后,在不同的哲学体系中其涵义虽有不同,但基本上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百度百科-道家思想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5篇

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道家因崇尚自然高远,鄙弃狭隘功利主义,长期以来被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走向极端,因为今人错误的认为道家思想中有这些历史局限性和消极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也对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其实,今人的这些观点是极端错误的。要正确理解道家思想中的无为,并非不求有所作为,只是指凡事要“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而不要违反“天时、地性、人心”,凭主观愿望和想象行事。老子的“无为”学说,当代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们多把它当作一个消极的思想来理解,其实这是错误的。从《道德经》的全篇哲学理念的反映,无为其实就是无主观臆断的作为,无人为之为,是一切遵循客观规律的行为。按通常的说法,无为,就是科学的作为,就是合理的作为,因而也是积极的作为。其实现代词汇里的“消极”和“积极”,都是以讹传讹被人们约定俗成地误解了。消极,就是消除偏执和极端,是非常对头的行为;积极,就是强化偏执和极端,是非常错误的行为。既然已经以讹传讹,实在无可奈何。只望细心研究的人,读到此处,知道有人纠正即可。

1.少私寡欲

《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等各方面。

2、贵柔、返璞归真

老子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到,新生的东西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他在《道德经》中指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经常处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过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返朴归真”。

3.形神兼养

庄子养生倡导去物欲致虚静以养神,但也不否认有一定的养形作用。《庄子·刻意》说:“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所好也”。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的导引术是道家所倡导的,从其产生开始就是用于健身、治病、防病的。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中说:“昔在皇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表面上,这个描述是说黄帝跟我们普通大众不同,一生中每个阶段都远远超过众人——刚生下有神灵,柔弱时就能够说话,幼小时就非常的迅速、果断;长大后非常敦实、敏捷,成人后就登上了天子之位。其实,这不仅仅是说黄帝,而且是在说我们所有人——每一个人都是“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

小孩子都是手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这就叫“生而神灵”。刚出生的小孩是把拇指扣在里面握拳。拇指都压着一个穴位(在无名指和小指之间),即心经的少府穴。心藏神,心主神明,说明婴儿是内含神灵,神气不外泄的。所有人刚出时都由脐带跟母亲的精气神连在一起,随着“啪”的一声把脐带剪断,人就变先天为后天。当人长大之后,手慢慢地松开了,之后的一辈子里有的人抓权,有的人抓名,有的人抓利,有的人抓钱,有的人抓人,最后逐渐老去,撒手而归,撒手就没有神灵了,神灵散掉了,人就死了。老子也发现了这个秘密,老子发现婴儿“骨弱筋柔而握固”,虽然筋骨柔弱,但握拳却很坚固。所以提示我们,养生就要复归,要慢慢地回归到婴儿的那个状态去。

“弱而能言”是指柔弱的时候就会说话,我们试想小孩子刚开始说话时,都在说什么?他们总在发问:“妈妈,我从哪里来的?”还有的会问:“妈妈,人会不会死啊?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呢?”这是对生命本质的发问,这是终极的问题,是哲学问题。婴儿问的都是哲学问题,一个人离哲学越近,就离婴儿的状态越近;离婴儿的状态近了,你想不长寿都难啦。而我们长大后问的多是世俗问题,比如我们总是问:“吃了没有?”“你一年能赚多少钱?”“你住多大的房子?”我们失去了我们幼小时的童心和超脱,不再关怀生命本质,越来越失掉天真。今天,当我们吃穿不愁的时候,其实需要超脱一些,去关怀一下生命的本质,对终极问题发问,只有多考虑这样的问题,你才能成为天真的人,才能长寿。

“幼而徇齐”是指幼小时做事情非常快,想做什么就立即去做,不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每一个人小时候都是如此专注,比如说小孩子看到一朵花,他会一下把花抓住,不管花上有没有刺,有没有毒,也不管路有多么的坎坷不平。可长大后,想要什么,我们常常瞻前顾后、思左想右、犹豫不决、左右摇摆。考虑问题太多了,不再“徇齐”,做事情有意无意地背离真实、专一,烦恼渐生,健康受损。

所以,《黄帝内经》中描述黄帝的一生,实际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只是随着长大,我们慢慢淡忘、失掉了“神灵”、“能言”、“徇齐”、“敦敏”,失掉赤子之心。而通过修炼,把我们越来越年老的生命回归到儿童时代,复归婴儿的“敦敏”“徇齐”“神灵”,这就是养生。

养生困境

无人领导改革

重术轻学,信徒的素质难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仪,可以长达三天三夜;但要他讲经说法,则难以启口,也难以维持半个小时。「学」与「术」严重失调。今日在台湾许多宫庙的住持,不仅看不懂道经,甚至误把佛经当道经来诵念。宫庙的住持及信众,普遍存在素质低落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形成,虽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庙重「术」不重嘉言录》,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觉寺印赠等书,《印光法师文钞》是收集印光文钞最全的书,后来台中莲社亦予出版,而不收录此信,殆出自于为贤者讳的心态。印光受到太虚学生的攻击,不止一次,印顺《太虚***年谱》民国十八年条云:「时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复某居士书》,痛斥大愚。」可见除佛化青年会的***外,太虚剃度的***大愚也撰文攻击过印光。

「学」,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术」是指科仪、风水、占卜、命相。「学」是指对经书道理的阐扬。台湾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会,非常重视俗称「山」、「医」、「命」、「相」、「卜」等五术。山(仙道),指***、炼气、养生、药饵、灵修等。医(医疗),指针灸、方剂、推拿、食疗、心灵治疗等。命(***),指紫微斗数、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学)、墓相(阴宅)、宅相(阳宅)、风水勘舆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术等占卜术。这些流传久远的术数之说,自有它存在的价值,唯过度重视「术法」科仪,而不从哲理着手配合来论述,易使人诬指为迷信。「术」须有「学」来做领导、介绍,才不致流于庸俗低劣,且术越深,修持应越高,才不会以术为恶。「学」是指经书中的哲理要义。道经中不乏好的经典,有些谈论义理,如《道德经》、《南华经》、《黄帝阴符经》、《太平经》、《周易参同契》、《抱朴子》、《清静经》、《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经》、《南斗经》、《老子守庚申求长生经》、《受生经》、《玉历至宝钞》、《玉匣记》等等,这些均必须有人来加以简择,以古籍今译的方式,将其义理及其对后世民俗的影响,介绍给世人。 今日道教的术法太过,而学理的认知则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众的素质难以提升。

三、缺乏教团组织,传教无方,无认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教、天主教,甚至台湾的佛教、新兴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会(或经常聚会),有教团组织、传道方式。但相对的,道***则是一盘散沙,平时各人拜各人的神,并无定期聚会,各宫庙也互不相属,无人讲经传道。拜妈祖的,自认是妈祖信徒;拜关公的,是关公信徒;对道教神只毫无概念,对道教也无认同感,甚至不认为自己是道***;有的更刻意去攀缘佛教,弄成道庙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现象。所以在台湾虽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宫庙,但却因各自为政,无认同感,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讲经布道者

宫庙的住持及道士,终其一生,大都以科仪术数为职志,能讲经说法者极少,也无定期公开的讲经活动。台湾无线的电视台甚多,定时播出佛教讲经节目的,有六七个,甚至有许多电视台是整日播放佛教节目的。佛教有自己传道的专用电视台。除电视台外,扩播电台亦有佛教讲经节目。相对的,在电视台或播音电台方面,几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讲经节目。如此传道,如何能得信众?而在培养人才上,虽有一间小规模的木栅道教学院,也一直没培养出能讲经传道的人才。一个缺乏主动向民众传道的宗教,在起跑点上已输了一大截。不培训说经人才,不重视说经人才,将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干而无新枝,其后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门过于杂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将信徒分为「圣」与「凡」二者。一般的民众为「凡」,经过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门后,才能转「凡」而为「圣」。「修持」在宗教活动中,占着极大的分量。以道教来说,悟道者为圣,未悟道者为凡。凡夫为凡,神仙为圣。一般民众,未加修持为凡;对社会人民有贡献死后成「神」,及由积善并加修持而来的「仙」,皆属「圣」。由凡入圣,须以修持(修炼)为桥梁。 道教由于流传久远,所以派别众多,修炼法门各异。正一重符箓,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黄白,内丹炼精气神,房中重男女和调;此外,祷祀、召遣、药饵、避谷、食气、守一、清静无为等等法门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简恶繁的功利社会中,须有人来简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诱导。道教的众多法门,如无人来加以综汇整理,初学者将难以入手,也无法吸引信众。

六、过度的包容,丧失了自己

兼容并蓄,本来是一种美德,也应是成功的条件之一;由于道教有宽广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虽有宗教争执,却不会产生宗教战争。而争执的结果,则是逐渐走向融合。但过度的包容,却反而使优点变成了缺点,丧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为失败的主因。自宋以下,长期来大量混佛入道的结果,造成了今日的民众不能区分佛教与道教,以为拜佛即是信道。这种情形不仅在台湾如此,在海外的华人社会也如此。笔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开会,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长告诉笔者说新加坡有的道庙甚至将印度神及***神一起设在庙中来拜,但这种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怀,不仅得不到认同,反而招来了印度***、***徒的***,认为亵渎了他们的神只。这个例子说明了过度的包容,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包容并非坏事,但必须有选择性,也不能仅从包容对方神祗入手而已,而是须从哲学义理、科仪、传教方式等多方面上着手,用包容来将对方长处摄取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过度的包容,也让道教丧失了自己。举例而言,由于明末《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的倡导,于是道教将观音、锭光佛、文殊等神吸收为己神,同属玉帝所辖。但因给予过高的地位,这样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后果。相对的,佛教虽也吸收道教的神祗,如关公在道教的阶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却把他说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阶位仅是佛教的***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将佛教的神置于高阶,佛教将道教的神置于低阶,于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误导。

成语“克己寡欲”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里?

《道德经》这部著作是老子所写,但不是介绍老子生平 事迹 ,而是讲道论德,所以叫做《道德经》。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 读书心得 相关内容推荐↓↓↓

《平凡的世界》读书心得10篇

边城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5篇

2022读书心得800字精选10篇

《城南旧事》读书心得体会5篇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1

一本《道德经》,一生做人的智慧。

做一个真实的人:人的一生,总会遇见形形的人,有的人能说会道,有的人不善言辞。有的人甜言蜜语信手拈来,有的人沉默寡言却内涵丰富。说着悦耳动听却不走心的话远远比不过说着逆耳忠言却溢满关怀的语言来的动听。"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正是说明了与其华而不实,不如朴实无华。由衷而出的信言远远好过满嘴奉承的美言。做一个真实的人,求真务实,实事求是。

做一个善良的人:公道自在人心,善良的人不辩解,以理服人才是他们的追求。花言巧语善辩之人一味辩解,忠厚老实善良之人从不诡辩。一个人越强调什么越说明他内心缺少什么,越是解释越是掩饰。"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与其强词夺理,不如以理服人。做一个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以理服人。

做一个聪明的人:脑袋聪明的人知识大都不怎么渊博,因为他们觉得聪明就是资本。知识渊博的人都不怎么聪明,因为他们知道脑袋聪明不如内心聪明。睿智高于聪明。与其聪明没有内涵,不如有内涵地活的聪明。而"明"就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洞察世事的心,自明,明他,明事,明礼,明人生。而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自明,只有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正确,才能内心明达而自明明他。"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多涉猎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使人睿智使人聪明使人深刻。做个聪明的人,明明德,明归止。

做一个懂得奉献和付出的人。给予是一种美德,奉献是一种品质。一味的索取只会让人生之路越走越窄。虽然奉献有可能失去些什么,但是人总要明白有时候失去是另一种方式地得到。可能失去了"物质",但是却赢得了"精神",给予的帮助越多,得到的内心满足感越多。 读书笔记 当然奉献与付出不是毫无保留地,一味的付出不计回报并不是可取的。懂得付出和奉献的度,适可而止就好。做一个懂奉献的人,乐于助人,温暖他人。

做一个为而不争的人,顺其自然,踏踏实实,努力过就好,要明白“越努力越***”,但也要懂得非己莫强求。得到了好好珍惜,得不到不去强求,失去了顺其自然,快乐就好……

安静中体会生命的美好,修养自己,如此安好……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2

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中国的现代社会人际关系,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已经研究出最完美的的社会人文构造了,只是没多少人去钻研罢了。

——题记

老子在《道德经》留下了许多治理国家的 方法 ,或许有些人认为老子有主义的方向,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而是老子毕生摸索出了完美的社会模型

在《道德经》第八章中,老子首先提出上善若水的思想,老子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而又不会引起争议的事物来引喻一种态度或表达一种道理,如同天、地、人、万物。老子谈水,不谈水对人或万物的帮助,而独辟新径地谈论起了水的“不争”,水是世界上最柔和的事物,就算有东西挡住了它,它会从它的周边流去,而不会与事物本身相争持;它不论最后通往何处,哪里有路它就会往哪里去,或许通往地狱,亦或许一去不返,但它依然义无反顾。文末有一句话:“夫唯不争,故无忧。”因为你什么也不去争,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这里的不争绝非不思进了,而是善于谦让,在同等机会下让利于他人,或自知不如而退让。其实到最后,你依然会得利,因为不争,所以多了许多朋友,就有了更多得利的机会,正是“夫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试问,若所有人都能做到“不争”,那社会又如何能不和谐,天下又怎会不安定呢?人们不去争利,互相谦让尊重,又如何建立起隔阂。社会学中提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构造,一种是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另一种是个***性导致集体理性。似乎比起理性而言,感性是个贬义词,但试想,所有人都想着自己手头的那点利益时,都想着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更大的利益,在中国社会中这种现象叫做“坑”式欺诈,而这样一个个体理理性的社会,它的最终集体显现出的形态便是集体混乱。但若如同老子所言,每个人都去谦让,或许有人称之为迂腐,有人称之为愚笨,但最后所呈现的却一定是一个和谐的集体。

打个比方,若是每个人都是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都想着去碰撞对方以得到更大的地盘,那么到了最后,我们只能剩下一盘乱石散沙,杂乱地分布在各个角落;若是每个人都像是一股细流,或许在碰到石头时会被一分为二,甚至散落各处,但当它们汇聚在一起时,但是无人可挡的奔腾巨流。而这样的两种社会相遇,孰胜孰负一目了然。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属于 经验 社会,它最宝贵的***便是老祖宗留下的知识,知识的惟一载体便是书籍,但许多中国人不愿去承接这些遗产,因为它们太过博大,而这对于一个没有凝结出成体系的科学方***的国家无疑是一件可怕的现象。

五千多年的历史使中国积淀了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没有资格不去传承它们。古人的智慧是伟大的,品读《道德经》让我悟出了许多,我愿化作一条细流,去追寻,去探索,等待着终有一天流入我们自己汇聚成的大海。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3

《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又称《老子》,被道教作为重要经典收入道藏。共81章,分上、下篇。此刻通行本上篇言道,下篇言德。其中有不少和生活有关的处世哲理,乍眼一看不觉什么,当真的去结合生活中那些或大或小的经历,才感到哪份如--般的玄奥。

道德经虽不长,却也有很多的方面,哲学、政治、军事及人生诸方面都有不少的论述,自我多少能理解的,能产生感悟的,其实并不多,道德经给我最大得感悟,便是在它的一个“虚”字。就好像数学中的0一样,讲究的是处下,是低调,是一无所有,其实却意味着∞的存在,有句话叫机会只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虚”便是这样的一种准备状态,手上不固执的占有什么,才能随时拿起什么。

当0做为分母时,整个式子的结果便是∞。它告诉我们生活要留有空隙,以坚持灵动,就像画画留白一样,一幅画的成功,不在于它画出了什么,而在于它没画出什么,在于它隐含了什么,同样,一次人生的珍贵,不再于一个固定的形式,路线,而在于,再于那存在于未来不可琢磨变数,那份能经过自我不断奋斗而产生的改变。。。

诸多经典,若是每一天都翻来覆去的看,纵然熟悉,却也会有枯燥,放下,再拿起,才是趣味无穷,小别胜新婚。对于道德经,犹有这种感觉。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4

《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文明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面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同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通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5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道可道,非常道”、“上善若水”、“无为而无不为”、“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等经典名句,它们都出自《道德经》。这些智慧能量满满的文字,渗透在中华 文化 中传递千年,历久弥新,哪怕随手翻出来一两句琢磨一下,都能有所收获,这就是《道德经》的魅力所在。

无为,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之一。历史上也曾有很多解读认为无为的思想过于消极,是不思进取。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并非目的,而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状态,是“为”到极致才能达到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这种“为”与“无为”之间的转化就像阴阳两极的关系,是辩证的客关规律。

大家都知道,金茂上海环沪事业部有着非常好的跑步文化,偶尔设置一些小激励,每周完成3次5KM以上跑步打卡任务,可以获取精美小礼物。从“为”的角度来看,单次5KM对于不常锻炼的人来说是需要一点毅力来完成的,如果要追求速度,那更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行;但对于跑半马甚至全马的大神级人物来说,完成单次5KM不在话下,就像普通人走路一样,不用刻意,轻松完成,那么这种状态就有点接近“无为”了。

又比如,我们地产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很强、涉猎面很广的行业,由于工作中交集繁多复杂,所以对流程的规范性要求也很高。大家都走过流程,很多流程第一次走,不是因为种.种不合规范而被打回,就是由于线下沟通不到位而导致走不下去,有些稍微复杂的流程要反复“折腾”,刻意而“为”,才能通过审批。 读后感 ·随着工作熟练度的增加,我们走流程前已经懂得做好线下沟通,流程规范也早就心中有数。这时,走流程这项工作不再需要刻意而“为”就可以顺利完成,这种工作状态也可以说是离“无为”近了一点。

结合上面的小案例我们更容易理解,老子倡导的“无为”,是“为”到极致才能到达的一种境界,俗语中的“熟能生巧”、哲学三大辩证法规律中的“量变引起质变”理论也都具有类似的概念,这些概念强调的不是结果,而是具备这种能力的状态。

所以,《道德经》带给我们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消极不作为,而是向世人揭示一种客关规律,对人的作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目标——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志,关于道德问题前人有很多思考,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对道德问题的一点感悟。

道德与本性

关于道德与本性,先秦时代就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以及告子的性不善不恶论。探究这三种观点的不同主要是在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这三种观点都有片面性,但也有可取之处。

我以为论本性无分善恶,同情、怜悯、嫉妒、残暴等等都包含于人性之中,只是有些本性更容易导向善的方面而有些却很难。所以,道德的形成要有一个导向善的助力,这个助力就是 教育

道德与教育

原始氏族社会是否存在着道德的意识?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氏族社会的基础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而原始社会是以群居为生存形态。氏族社会的首领是德律的一种权威,原始人无鉴别的能力,有一种群体从众的心理,这正是道德的一种强制性。而这种强制性的接受会使人在道德权威的阴影下形成一种固守旧俗的状态。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教育,教育程度越高对道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道德的认识更清楚,向上的善念也会越多,从而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道德。

道德的内在精神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文化对于道德的界定也不同,所以把风俗、习惯或是外在因素作为判断道德的标准是不确切的。虽然道德的外在充满不确定因素,但道德内在的原理与精神是确定的,即道德要适应时代环境,道德要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利。

情绪是推动个人道德发展的动力。孔子曾说过:“克己复礼”,克己实则是对自我情绪的一种节制,但这种节制并不等于完全的压抑与消灭情绪,而是要把坏情绪转化为好的情绪。

情绪也分为个人情绪与社会情绪,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情绪可能会受到社会情绪的影响,如果完全放弃个人情绪而遵从社会情绪,那么社会就不会发展。正如杜威说的:“文明进化的历史是特立独行之英雄的历史。”

过度的私心和欲望是道德发展的阻力。

每个人都有私心和欲望,过度的自私和欲求会破坏道德的发展,但适当的私心与欲望是道德发展的动力。比如你现在帮助一个人,表面上是出于你对她的同情,其实潜意识里你是有私心的,如果当自己陷入困境的时候,希望受自己帮助的人也会给予同样帮助,这是一种互助的私心。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5篇相关 文章 :

★ 《道德经》读书心得和感想五篇

★ 《道德经》的心得体会5篇

★ 《道德经》品读心得与感想5篇

★ 关于《道德经》读后感5篇

★ 道德经读后心得感悟

★ 解读道德经心得感悟

★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3篇

★ 道德经读书心得感想

★ 《道德经》读后感学习心得作文10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十九.《绝圣弃智》好好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克己,----倡导方法,约束自己。孔子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克己”是实行“忠恕之道”的先决条件,也是爱人的先决条件。要克制做事专从自己私利出发的行为,而应该考虑他人的利益,以达到最高的***道德境界----“仁”。“寡欲”,-----道教教义,认为道***为人处世应节制欲望,个人修炼要少私寡欲,才能求得长生。“寡欲”原是《老子》中的概念,《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为“咎莫大于欲得”。

《道德经》终极解读第19章—— 不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在《道德经》第十九章,老子开篇就说: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老子不是在反对圣人、反对智慧。他反对的是***装圣贤来唬人。

一个人,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你信以为真,然后自我膨胀,处处强调,处处提出强制性的主张。一开口就我强调什么、我们强调什么。要知道,你越强调,别人越不想听。

如果我们所有的圣人,都不自我标榜是圣人,那该有多好。

“民利百倍”,意思是说你有本事是你的,我没有本事是我的,你过你的生活,我过我的生活,我们互不干扰。因为老天就是要让每一个人过不同的生活,为什么要过相同的生活呢?

这个标准,到底是认为规定的,还是遵循自然的呢?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民为什么没有孝?为什么不慈?就是因为仁义讲得太多了,而且全都是虚伪的。

只要给老百姓虚讲一套,老百姓就会受到感染。所以不要再谈仁义,他们自然就会回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孝跟慈。那才是实际的,否则都是形式的。

我们讲谢谢,就是说我谢过了,没有人情了,那才叫谢。外国人讲究这种礼貌,那是形式化的,彼此没有感情。人家给你倒杯茶,你说谢谢,就是你不欠他的;你给我个糖果,我说谢谢,就是我不欠你的了。

大恩不言谢,父母的恩情是不能谢的。一谢就没了,谢跟花的凋谢一样,谢了,就没了。

所以,孝、慈本就应该是本性,是自然,那么发自本性、遵循自然的事儿,为什么要再重复倡导呢?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会当小偷会当强盗的人,如果没有智,也会有勇,更甚者智勇双全。这时还跟他讲巧妙,利益,根本就没有必要。

巧妙跟利益,并没有什么不好。只是把巧妙放在利益上面,就不对了。人用巧妙来做好事,这很自然,本来就应该这样;而把巧妙、秘诀拿来做坏事,来谋求私人的利益,那还有良心吗?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此三者,是指圣智、仁义、巧利,这三个东西。

“以为文,不足”,如果拿来当作装饰品、当作形式,是不够的,是很肤浅、很幼稚的,所以没有用。

故令有所属。

这三者如果要保留的话,就要加上一个基础。因为把这三者提高一些层次,下面给它一个基础,上面就变成好东西了。老子所提出来的其实也不多,就是四个基础而已。

老子说: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

就是显象人本来的,即与生俱来的那种很纯净的本质。

看到有人快要摔到水沟里面去,根本不需要去问他是谁,马上把他拉上来就对了的“本能、本质”。而现在,我们中国人也见死不救了,这就是总***治导致的后果。

其实,人现在变成这样子,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实在值得好好反省。人类本来是很纯很白的质地,没有沾染任何杂质,现在却拼命去染。

“抱朴”,

“朴”,我们已经讲过,就是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原物,就是自然的本性,不做作,不虚伪,不形式化。

“少私”,

人不可能没有私心,但是要尽量减少我们的私心。

“寡欲”,

是尽量降低我们除了生存所需要的欲念以外的东西。

欲念是乱性的,私心是扰心的。如果能够做到***凭良心,时时立公心,自己先力行。就好了。

老子的意思是什么?你有圣人之治的事实,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你要进一步放弃你圣人的名号。

“名可名非常名”,不要让人家崇拜,不要让人家歌功颂德,不要让人家捧得像神仙一样,否则就会变成样板,就会失去动态。一旦失去了动态,一段时间后就不灵光了。

老子告诉我们你要读历史,你一定要读历史。要不然你怎么知道道纪呢?历史的痕迹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你要读出那种人名、地名、年代之外的后面的深刻的道理。那不叫历史,那叫历史意识。

所以,中华民族跟其他民族不一样,就是我们非常重视历史意识,这样就很明确就搞清楚了。孔子是重视历史的,老子更深一层告诉我们,要重视历史意识。

大家听到这里你慢慢会感觉到,我们受老子的影响,实在比受孔子的影响还深。但是先学儒家的基础,然后下学上达,再来学《道德经》,才不会吊在半空中。

所以不要因为这样,说那我儒学不学了,我来学老子,也不对。老子是要比较高一层的人,你才用得出来。

老子讲到这里,他生怕我们误会他,以为他看不起圣人,看不起智慧,不需要仁义,不要巧利。

其实他都没有反对,他完全没有反对,他只是说你少私寡欲,你减少你的私心,你降低你的欲念,你把你本性很朴素的本性显现出来,那你就去圣智吧,你就去仁义吧,你就去巧利吧。

因为那些纯真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基础,那些都是形式、都是表面、都是虚伪,都是想存心骗人的,那还不如不做。

因此,老子及时地告诉我们圣跟凡的分别,在为道的功夫。所以下一章,我们就要讲圣凡之分在于为道功夫。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

无忧。

译文

禁止装神弄鬼、禁止把聪明才智用在歪门邪道上,这样做对人们大有好处。

不搞***仁***义,这样就可以让人们恢复秩序、回归真正的礼法。

严禁投机倒把,严禁靠赚昧良心的钱发大财,这样就不会有巧取豪夺国*财富及民间财富的贪官污吏及盗贼。

做到以上这三点,估计还是不够,因此还需要补充以下内容:

倡导人们发现良知、找回纯真的本心,减少不良欲望的产生,不去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做到以上这些,估计社会就稳定了,统治者就不忧虑了,民众就不焦虑了,大家都安心了。

解读

不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装圣人、装神弄鬼比不信神的罪过还大,正是因为有人装神弄鬼,欺骗人们,导致人们不再信神敬神,甚至反神逆神、违逆天道,最终导致上天给人间降灾。

本章和第三章相呼应,只有上上下下每个阶层的人,各归其位,德能配位,人心变好,才可以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原理下让人间变好并且不会再有灾难发生。

下面重点解读“不去学没必要学的东西”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学习,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有文化,明理(明白天道),进化成为圣人!有学历、有文凭、有专长技能,都不是有文化。有学问、有知识,勉强算有点儿文化。文化是集大成的知识和学问,有文化的人都会进化为圣贤。

普通的书都是技能书,可以让人更好地扮演各种机器人,技能书终会被淘汰的,以后各种机器人多得数不清,还需要人来当机器人吗?只有圣贤书,才是永远有用的。圣贤书是给解决了生存问题的觉醒之人看的,可让人变得大有文化,认知获得巨大提升,有利于进化成圣级、神级、宇宙级!

现在的学校教的几乎全是术,只在物质世界有用,而圣贤书传播的主要是道,在所有世界(数字世界、能量世界、物质世界)都通用。圣贤书是模因的形态之一,模因就是宇宙的基因。大我(大宇宙)的基因叫模因,通过数据或能量传承,比如某些信息、学说可以让人感觉到很有能量。小我(小宇宙)的基因,通过生物物质遗传。

以后是圣贤的时代,不是野蛮人的时代。有智能机器人了,不需要野蛮人当炮灰了。野蛮人会导致社会系统不稳定,因此必然会被淘汰,不会存在于大同世界的剧情中。因此教育或放任孩子去当一个野蛮人,就是在害他。让孩子具有圣贤的模因,才是真的为他好!也许家长没有圣贤的基因,但是可以让孩子看圣贤书以具备圣贤的模因,时间长了模因就会融入基因。模因融入基因以后,就可以对基因进行扩展升级,成圣成神。

有很多人,位高权重、万贯家财,如果后代去不了未来,有什么用?未来是大同世界,所有财富会重新分配。大同世界里到处都是黑科技,因此绝对不能有坏人,坏的基因绝对不能去未来,剧情都定好了!有些人天生坏、骨子里坏,是因为坏可以通过基因遗传,但是也有救,先天坏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改变。没有好基因,就看圣贤书、学习好模因,模因可以融入基因,改变基因。不学就一直坏下去。子子孙孙坏下去,只能算物质财富的临时保管人,他们去不了大同世界。***都有良知,如果能被唤醒,那么就有救。如果醒不了,那么就等下辈子吧。三千年前说这个,还很远。依据各种预言推算,现在离大同世界只剩一百来年了,一年比一年近,越往后越没有觉醒的时间。

模因可以融入基因,可以通过基因传承。好的模因不但对后代有好处,对自己的下一世也有好处!古代注重血统,其实最关键的就是不想让普通人得到精英的模因从而觉醒。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半神(神和凡人的孩子)给神制造麻烦一样,“半精英”(精英和非精英的后代)会影响社会系统的稳定!自古以来,精英们一直有一个矛盾的问题,普通人、野蛮人和兽人的数量,太少了没法割韭菜、当炮灰,太多了不好管理、影响社会稳定。智能机器人时代,就可以得到彻底解决,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当出色的韭菜和炮灰,不需要普通人、野蛮人和兽人了。

其实,经过几千年的融合,现在没有完全的普通人,也没有完全的贵族(精英)。在几千年的各种乱世里,完全的普通人都淘汰了,能活到现代的人,祖先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贵族,***都有贵族(精英)的模因,关键在于觉醒,唤醒良知、点亮自己,找回自我。怎么都醒不了的,那就没办法了,毕竟能觉醒的只是少数人。有个***定律,讲:“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也可以这么理解:有20%的人会主动觉醒(点亮自己,找回自我)、和志同道合的人共同进步,有20%的人会主动退步、扎堆堕落,还有60%的人会被动地受其他40%的人影响,要么进化、要么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