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梦中说梦两重虚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22 0
  1. 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2. 急~我要白居易简介
  3. 白居易的古诗
  4. 禅诗的禅诗作品
  5. 明白的人进来我学佛的梦见 道士和蛇是什么意思
  6. 怎样精心打坐掺禅?
  7. 白居易与佛教的因缘是什么?
  8. 含有果字的七字诗句。

《池上竹下作》

穿篱绕舍碧逶迤,十亩闲居半是池。

 食饱窗间新睡后,脚轻林下独行时。

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梦中说梦两重虚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

 何必悠悠人世上,劳心费目觅亲知?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又余,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

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白居易诗词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 

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怀禅微刻《长恨歌》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 

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西宫南内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梨园***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 

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金阙西厢叩玉扃,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 

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琵琶行》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怀禅微刻《琵琶行》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虾蟆(há má)陵]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长恨歌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放言》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是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营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珠?

悟禅的诗句有哪些

和陈鲁和陈鲁山十诗以孟夏草木长遶屋树扶疏

年代:宋 作者:陆游

风花怜寂寞,起舞为我娱。

举酒谢风花,吾道殊不疏。

汝开何自有?汝落何自无?居然会此理,吾汝皆如如。

和叔夏水仙时见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归八

年代:宋 作者:胡寅

海岸仙人绝代无,清扬白日坐如如。

若从妙色光香觅,须信先生未识渠。

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

年代:宋 作者:李至

无营无欲自如如,寂静空斋昼寝余。

渴饮三杯市沽酒,闲看一卷道家书。

奔趋势利心元薄,接奉交朋老渐疏。

终指嵩峰待归去,白云深处卜岩居。

西江月

年代:宋 作者:向子諲 体裁:词

五柳坊中烟绿,百花洲上云红。萧萧白发两衰翁。不与时人同梦。抛掷麟符虎节,徜徉江月林风。世间万事转头空。个里如如不动。

注释

注释:

原序:政和间,余卜筑宛丘,手植众芗,自号芗林居士。建炎初,解六路漕事,中原俶扰,故庐不得返,卜居清江之五柳坊。绍兴癸丑,罢帅南海,即弃官不仕。乙卯起,以九江郡复转漕江东,入为户部侍郎。辞荣避谤,出守姑苏。到郡少日,请又力焉,诏可 ,且赐舟曰泛宅,送之以归。己未暮春,复还旧隐。时仲舅李公休亦辞舂陵郡守致仕,喜赋是词。

从词序可知,这首词是词人第二次辞官重归清江五柳坊之后创作的 。向子諲是南宋初年主战派大臣,曾写下不少直接抨击投降派的爱国词章 。绍兴九年,因触犯秦桧被罢,从此归隐山林。这首写隐逸情趣的词,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作者对南宋政治现实的不满。

开头两句中的五柳坊、百花洲皆在清江附近。此词先写居处所见 :柳绿如烟,葱茏翠碧,景物朗润。此写地面之景。苍穹红云,绚丽而璀璨。此写天上之景。一幅夕阳山村之景的画面,展现眼前。这也是仅举一端,美景当不止此。地名中有柳有花,柳以绿濡,愈显其深邃;花以红染,益见其娇艳。词人匠心独运的描写,令人陶醉。

三、四句,“萧萧”其意为冷落,指头发花白。此时子諲自叹年老,岁月蹉跎,世事不正常,固此白发萧萧。两衰翁:子諲其一也;另一位便是序中所说辞舂陵郡守致仕的仲舅李公休了。前三句写景叙事,舒缓有致。第四句“ 不与时人同梦 ”,词情转向激昂。

时人,应当指当时的专权误国的权贵,包括秦桧之流的投降派。

五、六句中的麟符、虎节,为君王调兵遣将之信物 ,受者有殊荣。而子諲言抛言掷,这是何等坚决!

绍兴初年 ,子諲任鄂州知州,主管荆湖东路安抚司,寻任江州知州、改任江东转运使,进秘阁修撰,徽猷阁待制,徙两浙路都转运使,除户部侍郎,可谓品高位显。当宋金议和时,秦桧等投降派力主和,金使将入境,而子諲坚决不肯拜金诏违背秦桧意,乃被罢官,退隐清江,第五句当言此事。子諲忠节,不取悦于世,又不苟合于世,他这种凛然正气,直冲霄汉。第六句“徜徉江月林风 ”,和第一、二句暗合。一、二句写清江暮色,此写晚景。插叙往事后,词人接着写此时此境的心情。月朗风清,林中闲适徘徊。初读似写闲情逸致,实则词人的心潮并不平静。屈原《涉江》云“被明月兮宝路,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屈原所言“明月 ”,珠名,实借“明”字之音,喻己行为光明磊落,借“月”高洁之义,喻己情操之高尚。子諲林中信步,徘徊慨叹,和屈原诗句所言,可谓世同,情同,意同。

最后两句“世间万事转头空 ”,指宦海浮沉,犹过眼云烟。这句话表明词人视***厚禄如草芥的心境。“个里如如不动”,“个里”其意为此中,即心中。“如如不动 ”,佛家语,指真如常住,圆融而不凝滞的境界 。《金刚经 》“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是此句之源。这句话用以表达词人结庐人境,不闻车喧,远污离秽 ,洁身自好的心境。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意,

深蕴其中。

全词似隐逸闲适之作,实为明志抒愤之词。全词反映了子諲居浊而守洁,远奸佞而守忠的美德。就其艺术性而言,写景,笔染春色,柳绿花红,月朗风清;叙事 ,笔挟风雷,***慷慨。这种睛空布雷的手法,自出机杼,独标高格。另外,本词明开暗合,照应缜密,亦见词人匠心。第一、二句柳烟云红,当为暮霭之时,第六句月下林风 ,是晚间风景 。时间之推移,如丝相贯,不见断隙。故事词实是一首耐人寻味的好词。

急~我要白居易简介

八条佛曰

1。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3、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坐是禅,走也是禅,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 一片叶便可悟到如来,秋天到了叶子自然就会落下, 拥有无穷的洞明一切的智慧心有能达到自在,说与不说也是身体自然控制的。

4、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花指的是莲花,是花开见佛之意。西方净土有莲花池,人是莲花化生,今生修行,西方莲花池,便有自己的莲花含苞,百年之后,花开见佛。

5、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6、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不可说者,指佛家实相也,实相一相,所谓无相,故不可说也,因一说即为相也。

佛理本体是广大的无量的,没有语言可以表达出来或传授,一切只有自觉悟,所以是不可说不能说的,佛理认为,人的语言是有局限的,它不能表达出所有感悟到得东西,尤其是高深的哲理,一旦付诸语言便失去了它的真相,也就着了相,也就没有了真相。因此禅宗主张的“道断语言,不立文字”也即植根于此。

7、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般若”在佛语里是“大智慧”的意思。

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应该是,心起愚(愚蠢)念,智慧就消失了。心起智(智慧)念,智慧就在身边的意思。

8、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首先说一下这首诗的出处

在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弘忍***当时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手下有***五百余人,其中翘楚者当属大***神秀***。神秀也是大家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渐渐的老去,于是他要在***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他就对徒弟们说,大家都做一首偈(jì)子(有禅意的诗),看谁做得好就传衣钵给谁。这时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jì)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jì)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偈(jì)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邪魔。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所以当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jì)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猜到是神秀作的而很佩服的时候,弘忍看到了以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因为他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

而这时,当庙里的和尚们都在谈论这首偈(jì)子的时候,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慧能禅师听到了。慧能当时就叫别人带他去看这个偈(jì)子,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慧能是个文盲,他不识字。他听别人说了这个偈(jì)子,当时就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于是他自己又做了一个偈(jì)子,央求别人写在了神秀的偈(jì)子的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这首偈(jì)子可以看出慧能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后世有人说他是十世比丘转世),他这个偈(jì)子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出世的态度,主要意思是,世上本来就是空的,看世间万物无不是一个空字,心本来就是空的话,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任何事物从心而过,不留痕迹。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这个偈(jì)子以后,问身边的人是谁写的,边上的人说是慧能写的,于是他叫来了慧能,当着他和其他僧人的面说: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并亲自擦掉了这个偈(jì)子。然后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就走了。这时只有慧能理解了五祖的意思,于是他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这部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并传了衣钵给他。然后为了防止神秀的人伤害慧能,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而神秀在第二天知道了这件事以后,曾派人去追慧能,但没有追到。后来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禅宗的北宗。

白居易的古诗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司马。长庆年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尊号为「诗魔」。 他的诗歌现存进3000首,在唐代首屈一指。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他最为重视的是讽谕诗。代表作《***府》50首,集中体现了诗人「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规谏之辞。

白居易,字乐天,生于(西元772)唐代宗大历七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司马。长庆年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846年)武宗会昌六年卒于洛阳的香山。是紧接盛唐以后有名的大诗人。他的诗语言通俗、明白流畅,在风格上自成一体。诗与元稹齐名,世称「元白」。他积极倡导***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诗经》「风雅比兴」的传统。《与元九书》为其诗论纲领,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他长于各种诗体,特别是叙事长诗,其中《长恨歌》和《琵琶行》是其代表作,而《长恨歌》则被诗评家誉为千古绝唱。 诗名显赫 不象韩愈、杜甫和其他一些大诗人那样,死后才受到后人的特别推崇,白居易在生时便诗名显赫,受到举国上下、甚至外国人的崇拜,而且其影响在历史上经久不衰。在他盛名的二十年时间中,各地寺庙道观、邮亭等处的墙壁上都能看到他的诗。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野老牧童,不分男女老幼,甚至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是他诗歌的忠实欣赏者和积极的传播者。当时传抄他的诗拿去卖钱或者换酒、换茶喝的人到处都是;能够唱诵「长恨歌」的歌妓会抬高身价,自觉与众不同;甚至外国的宰相也托来朝的商人以百金一篇的奇价购买他的诗作。 白居易一生写过的「讽谕诗」比别的诗人都多,充分显示出他同情社会底层的善良本性(有名的比如《卖炭翁》、《观刈麦》以及《缭绫》等等),使人至今读起来还能深切地感到作者善心的巨大感化力量。特别难能可贵的是,在关心和同情穷人的同时,他还往往能反躬自问,把自己的优裕生活看作值得羞愧的事情。比如看到饥饿的妇女抱着小孩,在麦地上捡拾别人收麦时掉下的一颗颗麦粒来充饥,他便联想到自己「不事农桑」还拿「三百石」俸禄,而感到深深的「自愧」(见《观刈麦》)。 不入庙的修炼人 白居易的善念逐渐使他完全走上了修佛的道路。特别是在晚年,他自号「香山居士」,成为一个不入庙的修炼者。修佛使他明白了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果关系的,因此在遇到生活中的磨难时(他曾贬官到江州作司马),就不会像平常人一样地过份忧愁和烦恼。而且他对名利也逐渐地放淡,告诫世人不可过份追求,否则自招灾祸,人世间的痛苦都是自己的言行招来的。如白居易的《感兴二首》「吉凶祸福有来由,但要深知不要忧。…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 白居易的一些诗作也表达了诗人在修炼中的一些体悟。他在《读禅经》中写道:「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 「宿命通」功能 盛唐前后,许多朝廷命官和文人都修佛,其中一些人也都知道自己的前世。白居易也有比较强的「宿命通」功能, 他曾在《自解》这首诗中说,「房传往世为禅客,王道前生应画师。我亦定中观宿命,多生债负是歌诗。……」(据说房太尉前世是个修佛的和尚,而王右丞(即大诗人王维)前生是一个画家;我也打坐入定,用宿命通看自己的往世,结果发现我原来的好多世中都一直与诗歌有着不解之缘)。他在这里告诉我们,原来他的诗歌天才是在许多世中不断地积累起来的。 这一说法为「天才」找到了最自然的解释,并且也被当今西方「轮回转世」的科学研究所证实。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祖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唐下邽(今陕西渭南县附近)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司马。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尊号为「诗魔」。 [编辑] 白居易的诗歌 他的诗歌现存近3000首。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类。他最为重视的是讽谕诗。但他影响最大的是***府诗。代表作《***府》50首,集中体现了诗人「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的诗歌理论,对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比较系统的规谏之辞。 如《卖炭翁》序为:「苦宫市也」,揭露朝廷以宫市方式强行劫夺百姓资财。但《***府》诗也存在着从理念出发,形象性和感染力不足的缺憾。白居易的感伤诗中最有名的是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长恨歌》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 爱情悲剧故事。前半篇对唐玄宗的好色荒*,不理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有所讽刺,这是引起「长恨」的原因。后半篇却以充满同情笔法描写唐玄宗的相思之情,使全 诗的主题思想从讽刺转为同情和美化李,杨的执著爱情。这是长恨的正文。在艺术的表现上,前半篇写实,后半篇穿插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仙境。全诗语言声调优 美,抒情和叙事交融一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浅进,在当时已经流播很广,甚至远及「日本、暹罗(泰国)诸国」。 [编辑] 白居易的政绩 ?唐长庆年间(821年-824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见杭州有六口古井因年久失修,干枯无水,便主持重修六井,以利农田灌溉。又见西湖旧堤倒塌,往往造成农田干旱,因此修建一道从西湖断桥到孤山的长堤,在堤的两岸栽种杨柳,既修水利又美化西湖;后人称这条长堤为白堤。 ?宝历二年(825年),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叫「七里山塘」,简称「山塘街」。 [编辑] 传闻轶事 唐时官员流连妓院风气兴盛,清人赵瓯尝有描绘其时之诗曰:「风流太守爱魂销,到处春翘有旧游;相见当时疏朝纲,尚无官吏宿娼条。」《旧唐书·白居易传》载:「初,居易罢杭州,归洛阳,于履道里得故散骑常侍杨凭宅,竹木池馆,有林泉之致。家妓樊素、小蛮者,能歌善舞。」白居易作诗赞道:「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后世***家多有描述其私生活,真实与否,或未可知。如北宋钱易《南部新书》载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尝蓄妓,「白乐天任杭州刺史,携妓还洛,后又遣回钱塘。故刘禹锡有诗答曰:『其那钱塘苏小小,忆君泪染石榴裙。』」[1]。元、白二人交情好,有时相易其妓[2][3]。19***年,舒芜在 《读书》杂志第三期上发表《伟大诗人的不伟大的一面》,指责白居易狎妓而不尊重女性。宝历中赴苏州刺史任上,白居易诗《对酒吟》中已经可以看到家妓的描 写:「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履舄从相近,讴吟任所须。」白居易的《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写尽了妓院的风情万种。 而据石继航所著之《长安月下红袖香:盛世浮华中的女子背影》一书所述,舒芜之文有描绘白居易成为老 *** 之嫌[4],其书亦指白居易与家妓樊素和小蛮感情良好,但未知有否越轨事,然即使有,亦非狎玩,可说是两情相悦[5]。由此可知,白居易与妓之事,实非重要,且其时文人几乎皆有,不应独责白居易。 另,值得一提,宋《广韵》曰︰「妓,女乐也。」,足见其时之妓非专指卖春者,亦包括以表演、娱宾为业的艺妓、歌妓等,即女艺人,实情如何,今人难以定断。

参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uestion?qid=7007061902475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祖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居唐下邽(今陕西渭南县附近)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贞元进士,官至校书郎、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事贬江州司马。长庆年间(821年-824年)任杭州刺史,宝历二年(825年),调任苏州刺史,后任太子少傅,因不缘附党人,乃移病分司东都。会昌二年,以刑部尚书致仕,最后卒于洛阳的香山。白居易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府运动的倡导者。晚年放意诗酒,号醉吟先生。初与元稹相酬咏,号为「元白」,又与刘禹锡齐名称为「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尊号为「诗魔」。 希望帮到你啦~ 比我做最佳~唔该!!!!!!!!!!!!

禅诗的禅诗作品

卷四百二十四

卷424_1 「贺雨」白居易

皇帝嗣宝历,元和三年冬。自冬及春暮,不雨旱爞爞。

上心念下民,惧岁成灾凶。遂下罪己诏,殷勤告万邦。

帝曰予一人,继天承祖宗。忧勤不遑宁,夙夜心忡忡。

元年诛刘辟,一举靖巴邛。二年戮李锜,不战安江东。

顾惟眇眇德,遽有巍巍功。或者天降沴,无乃儆予躬。

上思答天戒,下思致时邕。莫如率其身,慈和与俭恭。

乃命罢进献,乃命赈饥穷。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

宫女出宣徽,厩马减飞龙。庶政靡不举,皆出自宸衷。

奔腾道路人,伛偻田野翁。欢呼相告报,感泣涕沾胸。

顺***心悦,先天天意从。诏下才七日,和气生冲融。

凝为油油云,散作习习风。昼夜三日雨,凄凄复蒙蒙。

万心春熙熙,百谷青芃芃.人变愁为喜,岁易俭为丰。

乃知王者心,忧乐与众同。皇天与后土,所感无不通。

冠佩何锵锵,将相及王公。蹈舞呼万岁,列贺明庭中。

小臣诚愚陋,职忝金銮宫。稽首再三拜,一言献天聪。

君以明为圣,臣以直为忠。敢贺有其始,亦愿有其终。

卷424_2 「读张籍古乐府」白居易

张君何为者,业文三十春。尤工乐府诗,举代少其伦。

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

读君学仙诗,可讽放佚君。读君董公诗,可诲贪暴臣。

读君商女诗,可感悍妇仁。读君勤齐诗,可劝薄夫敦。

上可裨教化,舒之济万民。下可理情性,卷之善一身。

始从青衿岁,迨此白发新。日夜秉笔吟,心苦力亦勤。

时无***诗官,委弃如泥尘。恐君百岁后,灭没人不闻。

愿藏中秘书,百代不湮沦。愿播内乐府,时得闻至尊。

言者志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

如何欲五十,官小身贱贫。病眼街西住,无人行到门。

卷424_3 「哭孔戡」白居易

洛阳谁不死,戡死闻长安。我是知戡者,闻之涕泫然。

戡佐山东军,非义不可干。拂衣向西来,其道直如弦。

从事得如此,***以为难。人言明明代,合置在朝端。

或望居谏司,有事戡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戡必弹。

惜哉两不谐,没齿为闲官。竟不得一日,謇謇立君前。

形骸随众人,敛葬北邙山。平生刚肠内,直气归其间。

贤者为生民,生死悬在天。谓天不爱人,胡为生其贤。

谓天果爱民,胡为夺其年。茫茫元化中,谁执如此权。

卷424_4 「凶宅」白居易

长安多大宅,列在街西东。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枭鸣松桂树,狐藏兰菊丛。苍苔黄叶地,日暮多旋风。

前主为将相,得罪窜巴庸。后主为公卿,寝疾殁其中。

连延四五主,殃祸继相锺。自从十年来,不利主人翁。

风雨坏檐隙,蛇鼠穿墙墉。人疑不敢买,日毁土木功。

嗟嗟俗人心,甚矣其愚蒙。但恐灾将至,不思祸所从。

我今题此诗,欲悟迷者胸。凡为大官人,年禄多高崇。

权重持难久,位高势易穷。骄者物之盈,老者数之终。

四者如寇盗,日夜来相攻。***使居吉土,孰能保其躬。

因小以明大,借家可喻邦。周秦宅肴函,其宅非不同。

一兴八百年,一死望夷宫。寄语家与国,人凶非宅凶。

卷424_5 「梦仙」白居易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

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

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

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

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

却后十五年,期汝不死庭。再拜受斯言,既寤喜且惊。

秘之不敢泄,誓志居岩扃。恩爱舍骨肉,饮食断膻腥。

朝餐云母散,夜吸沆瀣精。空山三十载,日望辎輧迎。

前期过已久,鸾鹤无来声。齿发日衰白,耳目减聪明。

一朝同物化,身与粪壤并。神仙信有之,俗力非可营。

苟无金骨相,不列丹台名。徒传辟谷法,虚受烧丹经。

只自取勤苦,百年终不成。悲哉梦仙人,一梦误一生。

卷424_6 「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簟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馀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卷424_7 「题海图屏风(元和己丑年作)」白居易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鳞介无小大,遂性各沉浮。

突兀海底鳌,首冠三神丘。钓网不能制,其来非一秋。

或者不量力,谓兹鳌可求。赑屃牵不动,纶绝沉其钩。

一鳌既顿颔,诸鳌齐掉头。白涛与黑浪,呼吸绕咽喉。

喷风激飞廉,鼓波怒阳侯。鲸鲵得其便,张口欲吞舟。

万里无活鳞,百川多倒流。遂使江汉水,朝宗意亦休。

苍然屏风上,此画良有由。

卷424_8 「羸骏」白居易

骅骝失其主,羸饿无人牧。向风嘶一声,莽苍黄河曲。

蹋冰水畔立,卧雪冢间宿。岁暮田野空,寒草不满腹。

岂无市骏者,尽是凡人目。相马失于瘦,遂遗千里足。

村中何扰扰,有吏征刍粟。输彼军厩中,化作驽骀肉。

卷424_9 「废琴」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卷424_10 「李都尉古剑」白居易

古剑寒黯黯,铸来几千秋。白光纳日月,紫气排斗牛。

有客借一观,爱之不敢求。湛然玉匣中,秋水澄不流。

至宝有本性,精刚无与俦。可使寸寸折,不能绕指柔。

愿快直士心,将断佞臣头。不愿报小怨,夜半刺私仇。

劝君慎所用,无作神兵羞。

卷424_11 「云居寺孤桐」白居易

一株青玉立,千叶绿云委。亭亭五丈馀,高意犹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净老不死。自云手种时,一颗青桐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当如此。

卷424_12 「京兆府新栽莲(时为盩厔县尉趋府作)」白居易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卷424_13 「月夜登阁避暑」白居易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傍,禾黍尽枯焦。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卷424_14 「初授拾遗」白居易

奉诏登左掖,束带参朝议。何言初命卑,且脱风尘吏。

杜甫陈子昂,才名括天地。当时非不遇,尚无过斯位。

况余蹇薄者,宠至不自意。惊近白日光,惭非青云器。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岂不思匪躬,适遇时无事。

受命已旬月,饱食随班次。谏纸忽盈箱,对之终自愧。

卷424_15 「赠元稹」白居易

自我从宦游,七年在长安。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

岂无山上苗,径寸无岁寒。岂无要津水,咫尺有波澜。

之子异于是,久处誓不谖。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

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

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

卷424_16 「哭刘敦质」白居易

小树两株柏,新土三尺坟。苍苍白露草,此地哭刘君。

哭君岂无辞,辞云君子人。如何天不吊,穷悴至终身。

愚者多贵寿,贤者独贱迍。龙亢彼无悔,蠖屈此不伸。

哭罢持此辞,吾将诘羲文。

卷424_17 「答友问」白居易

大圭廉不割,利剑用不缺。当其斩马时,良玉不如铁。

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良玉同其中,三日烧不热。

君疑才与德,咏此知优劣。

卷424_18 「杂兴三首」白居易

楚王多内宠,倾国选嫔妃。又爱从禽乐,驰骋每相随。

锦鞲臂花隼,罗袂控金羁。遂习宫中女,皆如马上儿。

色禽合为荒,刑政两已衰。云梦春仍猎,章华夜不归。

东风二月天,春雁正离离。美人挟银镝,一发叠双飞。

飞鸿惊断行,敛翅避蛾眉。君王顾之笑,弓箭生光辉。

回眸语君曰,昔闻庄王时。有一愚夫人,其名曰樊姬。

不有此游乐,三载断鲜肥。

越国政初荒,越天旱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

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

馀波养鱼鸟,倒影浮楼雉。澹滟九折池,萦回十馀里。

四月芰荷发,越王日游嬉。左右好风来,香动芙蓉蕊。

但爱芙蓉香,又种芙蓉子。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吴王心日侈,服玩尽奇瑰。身卧翠羽帐,手持红玉杯。

冠垂明月珠,带束通天犀。行动自矜顾,数步一裴回。

小人知所好,怀宝四方来。奸邪得藉手,从此幸门开。

古称国之宝,谷米与贤才。今看君王眼,视之如尘灰。

伍员谏已死,浮尸去不回。姑苏台下草,麋鹿暗生麑。

卷424_19 「宿紫阁山北村」白居易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馀人。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

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

口称***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卷424_20 「读汉书」白居易

禾黍与稂莠,雨来同日滋。桃李与荆棘,霜降同夜萎。

草木既区别,荣枯那等夷。茫茫天地意,无乃太无私。

小人与君子,用置各有宜。奈何西汉末,忠邪并信之。

不然尽信忠,早绝邪臣窥。不然尽信邪,早使忠臣知。

***两不断,盛业日已衰。痛矣萧京辈,终令陷祸机。

每读元成纪,愤愤令人悲。寄言为国者,不得学天时。

寄言为臣者,可以鉴于斯

卷424_21 「赠樊著作」白居易

阳城为谏议,以正事其君。其手如屈轶,举必指佞臣。

卒使不仁者,不得秉国钧。元稹为御史,以直立其身。

其心如肺石,动必达穷民。东川八十家,冤愤一言伸。

刘辟肆乱心,正纷纷。其嫂曰庾氏,弃绝不为亲。

从史萌逆节,隐心潜负恩。其佐曰孔戡,舍去不为宾。

凡此士与女,其道天下闻。常恐国史上,但记凤与麟。

贤者不为名,名彰教乃敦。每惜若人辈,身死名亦沦。

君为著作郎,职废志空存。虽有良史才,直笔无所申。

何不自著书,实录彼善人。编为一家言,以备史阙文

还有很多,我就不说了。

明白的人进来我学佛的梦见 道士和蛇是什么意思

经典禅诗欣赏五言禅诗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唐代(神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唐代(惠能)

无题/伤禅/圣神贤

金鸾宝殿多情种,白马老寺少春风。

悟道修禅明本性,人生几何也匆匆。

无题/悟禅/圣神贤

清浅情深终觉梦,缘来缘去也还空。

唯有佛学真宜善,清心寡欲自由哉。

无题/悟禅/圣神贤

万般无奈同谁诉?恨不断哀愁。

愁不了愁恨又恨,无聊人生竟为私欲成奴佣!

让作空月伴佛陀,静能明静魔非魔。

两句波罗禅,游戏人间本是清贫尔莫忧!

佛诗摘录/圣神贤汇编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十方无影像,六道绝形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坐断佛祖关,迷却来时路。

无题/悟道/圣神贤

坐看云峰转,清爽是心安。日月齐相照,大道乾坤来。

行空始觉易,拂尘未沾裳。去留天底下,自在渡苍茫。

无题/缘浅缘深/圣神贤

金鸾啼尽青天老,***斩断相思憔,神龙摆舞怒波涛。

造物何须风云巧,教化无形更逍遥。来生梦死看今朝。

无题/道佛/圣神贤

佛本是道,道也是佛!佛是与我有缘?我说、佛不说!

道已是道,佛便是佛!佛愿望清净,道成就洒脱!

无题/佛道一品/圣神贤

道似无情却有情。无为堪得体,自然尚证形。教我众生归本性。  佛是有名更无名。有灵方觉醒,大愿真菩提。渡我众生脱苦境。

梦游太极殿/圣神贤

太极殿商太极茶,太极奉我似成家。流天浮云掩不去,一醒竹烟上昆仑。

无题/圣神贤

窗前分飞燕,梁下多情弦。流水既无意,佳人何相怜?

随记/心在深山/人在江湖/圣神贤

阴雨悬挂高阁空,行云经过指日出。谁将山野分林木?一望麦陇绿又红。

寻阶微步逐人迹, 蜂歌蝶舞闻鹧鸪。狂语癫声情不禁,人到极乐妙无穷。

风云变(一)/圣神贤

闲云无宿处,人间竞风流。野渡独孤岛,遍化满江湖。

风云变(二)/圣神贤

近江脱龙体,攀枝现凤形。隔山千途变,连空万鸟啼。

风云变(三)/圣神贤

冥雷惊天地,阴云起清风,斩锁飞虎豹,插翅走神龙。

风云变(四)之骤雨

骤雨哗啦,自天而下。精彩枝头,醒却人家。

骤雨急打,潇潇洒洒。不见山野,遍地泥巴?

风云变(五)/圣神贤

冥雷惊恐震四方,千秋波浪泄苍茫!为济人间成绝唱,敢啸江湖且嚣张!

风云变(六)/圣神贤

知是自然无拘束,莫道自然也无常!等驾神龙驱云散,会啄天际吐金光!

咏圣词(一)/圣神贤

坐山可镇虎,入境能伏龙。风雨呼来唤,日月畏已出。

咏圣词(二)/圣神贤

本自天地灵气,更著日月精华。由来神通广大,平生与天同齐。

咏圣词(三)/圣神贤

蟠桃园里曾赴会,阎罗殿上只升堂。龙宫宝座一时换,玉境凌霄我称皇。

瑶池美酒呼来畅,兜率金丹吞更欢。天生本性自由惯,不坐仙山不坐禅。

女娲彩石机灵开,一朝变幻入世来。六道五行堪自在,三教九流竟当差。

火眼睛灼不平快,金箍棒打瘟神台。善义修身有正果,威名齐天永圣传。

恋隐田园诗/圣神贤

昨日山亭翠,今日百花香。隐林离世事,田园思春光。

映苔独仗野,彩蝶戏丹黄。无春不落处,丝雨伴碧霜。

丽景虽自艳,但少有情往。只苦天涯处,多少人尽肠。

我心不复返,当隐归田猖。朝来饮泉酒,暮至观斜阳。

缘生缘灭/圣神贤

日月轮回,四象更替。斗转星移,万物衰荣。

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缘来缘去,聚散离合。

物极生反,阴阳交互。周而复始,否极泰来。

有失有得,有得有失。得得失失,失而复得。

得何失何?何尝得失?无失无得,能量守恒。

乐而生悲,悲中取乐。喜极则泣,苦尽甘涌。

祸兮福倚,福兮祸伏。祸福相依,命运沉浮。

世事曾料?人心叵测。黑白无常,情理难容。

吾思/圣神贤

圣学乃精学、博学、绝学是也!一般指圣人治学之法、修学之道、成学之径,饱学之意!古之鬼谷、老庄、孔墨皆可谓之为圣学至大成者也!是故:世人尊圣学者为圣人、圣贤!《吾思/圣神贤》诗曰:深思熟思,必有奇思。信师行师,自可名师。圣学博学,方成绝学。知善致善,是为上善。性勿恶,形勿舍。省勿止,神勿折。

《吾思》解析:

1.遇事能多加思虑,定会有所奇思妙想。这样,离问题本身的开解便也不远了!

2.心中若能常怀为人师表的信念去践行师道!他日自然能成为一代宗师,名扬天下!

3.也只有智学、精学、博学,即有针对性、选择性地广泛学习,最终才能成就一番不朽的学业!

4.知道了善的价值与本义,又致力于通过行动去追索、实现它的,就已经算得上是至善尽美了!

5.圣贤之所以成为圣贤,那是因为他们不断地使性情保持恭良温逊乃至尊敬不恶!同时又能对自己以及周边事物的美好形态表示赞赏和依依不舍!他们每天日以继夜地致力学习、实践、辩证怀疑,每天不断地交流、审问以反思自己!为的就是让行为有所彰显、感应,而思念、精神永传不朽!!

 

东山西岭青,雨下却天晴。更问个中意,鹁鸠生鹞鹰。

牵驴饮江水,鼻吹波浪起。岸上蹄踏蹄,水中嘴连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密室开金锁,闲步下松门。谩将无孔笛,吹出凤游云。

云开空自阔,叶落即归根。回首烟波里,渔歌过远村。

鹤立松梢月,鱼行水底天。风光都占断,不费一文钱。

饥来要吃饭,寒到即添衣。困时伸脚睡,热处爱风吹。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识得性,无喜亦无忧。

旧竹生新笋,新花长旧枝。雨催行客到,风送片帆归。

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犹在,人来鸟不惊。

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君行杨柳岸,我宿渡头沙。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说道春来好,狂风太放颠。吹花随水去,翻却钓鱼船。

击水鱼头痛,穿林宿鸟惊。黄昏不击鼓,日午打三更。

黄昏鸡报晓,半夜日头明。惊起雪师子,瞠开红眼睛。

晓风杨柳岸,春色杏花墙。暑雨琴棋润,熏飚枕簟凉。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碧落静无云,秋空明有月。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烟收山谷静,风送杏花香。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忘。

萧萧木叶落,湛湛露珠悬。嘹唳冲云雁,凄清抱树蝉。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

七言禅诗

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向暖北枝寒。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金鸭香炉锦绣帏,笙歌丛里醉扶归。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他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

***佳人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可怜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莺逢春暖歌声歇,人遇平时笑脸开。几片落花随水去,一声长笛出云来。

静听凉飚绕洞溪,渐看秋色入冲微。渔人拨破湘江月,樵父踏开松子归。

西河师子***闻,抖擞金毛众兽宾。哮吼一声天地静,五湖四海奉明君。

枯木花开劫外春,倒骑玉象乘麒麟。而今高隐千峰外,月皎风清好日辰。

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落叶已随流水去,春风未放百花舒。青山面目依然在,尽日横陈对落晖。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劝君不用苦劳神,唤作平常转不亲。冷淡全然没滋味,一回举起一回新。

青山门外白云飞,绿水溪边引客归。莫怪坐来频劝酒,自从别后见君稀。

两岸芦花一叶舟,凉风深夜月如钩。丝纶千尺慵抛放,归到家山即便休。

世路风波不见君,一回见面一伤神。水流花落知何处,洞口桃源别是春。

几回沾水又拖泥,年老心孤不自知。游子不归空怅望,一溪流水落花随。

一重山了一重云,行尽天涯转苦辛。蓦紥归来屋里坐,落花啼鸟一般春。

风萧萧兮木叶飞,鸿雁不来音信稀。还乡一曲无人吹,令余拍手空迟疑。

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

冰雪佳人貌最奇,常将玉笛向人吹。曲中无限花心动,独许东君第一枝。

去年别我龙沙岸,今日逢君楚水滨。相别相逢两无语,落花啼鸟又残春。

土面灰头不染尘,华街柳巷乐天真。金鸡唱晓琼楼梦,一树华开浩劫春。

金鳞透网欲吞舟,一向冲波逆水流。却被渔翁闲引钓,随波逐浪漫悠悠。

亲到桃源景物幽,一壶明月湛如秋。反思洞口春残日,无数红英逐水流。

碧波深处钓鱼翁,抛铒牵丝力已穷。一棹清风明月下,不知身在水晶宫。

东街柳色拖烟翠,西巷桃华相映红。左顾右盼看不足,一时分付与春风。

山花如锦春长在,涧水如蓝碧湛然。信步白云深处去,须知别有洞中天。

山花似锦水如蓝,突出乾坤不露颜。曾踏武陵溪畔路,洞中春色异人间。

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浑无叶底花。胡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落谁家。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一拳拳倒黄鹤楼,一趯趯翻鹦鹉洲。有意气时添意气,不风流处也风流。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知心非心意非意,八风伤逼岂怀愁。随风东西无我所,独脱逍遥不系舟。

云收空阔天如水,月载亘娥四海流。惭愧牛郎痴爱叟,一心犹在鹊桥头。

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

烦恼海中为雨露,无明山上作云雷。镬汤炉炭吹教灭,剑树刀山喝使催。

春深不放白牛闲,依旧随群入乱山。拽杷牵犁偿宿债,尾巴再露与人看。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风吹柳絮毛球走,雨打梨花蛱蝶飞。

身世悠悠不系舟,得随流处且随流。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钱明日愁。

斜风细雨到来时,我本无家何处归。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

黄独将看炊作饭,白牛今已牧来纯。镢头活计时时用,物外家风处处亲。

劫火洞然宜煮茗,岚风大作好乘凉。四蛇同箧看他弄,二鼠侵藤不自量。

月兔影沉云母地,海禽梦卧珊瑚枝。端坐环中虚白处,纵经尘劫个难移。

色见声求也不妨,百花影里绣鸳鸯。自从识得金针后,一任风吹满袖香!

散尽浮云落尽花,到头明月是生涯。天垂六幕千山外,何处清风不旧家?

闻见觉知非一一,山河不在镜中观。霜天月落夜将半,谁共澄潭照影寒?

蚌含玄兔旨何深,体用明来绝古今。雪曲唱高和还寡,不知何处是知音?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哪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

僧家亦有芳春兴,自是禅心无滞境。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

四大无主复如水,遇曲逢直无彼此。触境但似水无心,在世纵横有何事?

独秀枝头不觉伸,狂蜂浪蝶竞相春。谁堪作任莲华使,自有楞严入定人。

玉宝莲台胜祖乘,寒门任甚喜荣登。青衣一袭无他物,唯有楞严续万称。

日满翱翔在碧宵,青山绿水唱歌谣。流香但愿不曾老,自在云中自在摇。

喜入如来高妙第,青云踏步不为希。无端白屋生光耀,不负西门一桂依。

攀枝水中映花红,岸上芳容柳色丰。和畅无生欢庆日,时常百叶送春风。

炉香***清闲心,突闻窗外曲唱音。不动一念起秋收,以是万穗黄如金。

宋代 无尽藏比丘尼

悟道诗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

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嵩山·少林寺《少林精神》:

南拳北腿少林棍,卫国保寺健自身;  崇禅尚武少林人,爱国护教少林魂;  不争和合少林心,止恶扬善少林根;  以德服人消贪瞋,后发制人少林门。  孝顺师僧父母亲,守法持戒遵祖训;  农禅立寺为根本,医禅济世救穷困;  慈悲为怀尽施舍,放下名利不是贫;  武医为媒弘佛法,少林***正精神。

少林禅院《少林禅修歌》:

少林禅院复古风,枯树新芽迎春生;  直指人心观本性,见性成佛定禅宗;  禅文禅武禅医生,禅茶禅食禅农耕;  禅语禅诗禅公案,禅书禅画禅乐鸣;  禅慈禅孝禅法通,禅堂禅师禅宝经;  皈依三宝佛法僧,皈依自性觉正净;  清规戒律谨守持,依教奉行渡众生;  自力更生勤劳动,依法依己证修行;  行住坐卧戒定慧,消灭妄念是大乘;  少林***要牢记,爱国护教佛法兴。

王维的禅诗与习禅

后人常说的诗禅一致,等无差别。诗情、诗思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代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禅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从诗歌创作上看传统上的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但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用的是心灵的语言,因而从一种意义上说,禅宗见性理论必然影响到诗坛。

王维的习禅与禅诗

中国禅宗具有浓厚的文学性质,在禅宗文献中饱含相当多的文学成分,可以说,禅宗的发展与文学有密切的关系,相互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文学中的禅,这在中国文学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独特的、重要的表现。中国禅宗文化更鲜明的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特色。

禅宗的理论核心是见性说,即众生的自性本净,圆满具足;间自本性,直了成佛;只需自身自性自度,不需向外驰求。这是自部派佛教心性本净说和大乘佛教悉有佛性论及如来藏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佛家心性学说与中国传统的人性论(主要是儒家的性善论)相融合的产物。禅宗的这一理论思想必然与文学结下不解的渊源。

其实,就正如后人常说的诗禅一致,等无差别。诗情、诗思与禅趣、禅机本来就容易交融。特别是到我国唐代时期,受社会诗歌繁荣风气的影响,禅僧们在开悟、示法以及一般商量问答时都常用诗偈。这就更进一步说明了禅与文学的紧密联系。从诗歌创作上看传统上的诗言志,诗缘情而绮靡。但不论是言志还是缘情,都用的是心灵的语言,因而从一种意义上说,禅宗见性理论必然影响到诗坛。唐代创作自出唐到盛唐逐步繁荣,形成了百花竟盛的局面,这与禅宗的发展暗相呼应,表明二者在思想背景上有共同之处。盛唐诗人中热衷于禅的不在少数,如王维、杜甫、李白等。他们无论是在诗人习禅还是从诗禅结合上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当然他们的表现又是有所不同的,中唐诗人杨巨源的诗中说:

扣寂由来在渊思,搜奇本自通禅智。

王维证时符水月,杜甫狂处遗天地。

唐人早已看到了禅对于王维、杜甫创作的巨大影响。在中国诗史上,王维是以诗佛著称在他生前,友人就评价他当代诗匠,又精禅理。似禅、入禅乃是后人评价他的诗歌的话头。在盛唐繁荣的诗坛上,王维诗以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而取得了特殊的成就,对当时及后代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王维的少年时代,正是东山法门在中原兴盛、广为流传的时期。其母崔氏,师于大照禅师三十余岁,驰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母亲的对他的影响是很深,且在他的友人中多有和当时的禅师有紧密联系的,如裴迪、崔兴宗更是与他一起习禅的人。王维热心习禅,与他的个人遭际和个性都有关系。他生逢***之治,和当时的读书人一样,有志于一自己的政能才干效力于当时。这种豪情壮志,在他早年写的意气风发的作品中时有展现。但他的仕途很不顺利,特别是对他有提拔知遇之恩的著名宰相张九龄的罢相(***二十四年736),给他很大的打击。他中岁颇好道(《终南别业》)。四十多岁后热衷于参禅习佛。他表示: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到空门去寻求寄托。他的性格又比较软弱,不那么坚定的执着于原则,后半生选择了亦官亦隐的道路。其实,他取号摩诘,显然是表示对维摩诘居士敬仰。

《旧唐书》本传说他在京师,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唯差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他在《山中寄诸弟妹》中也说到山中多法侣,禅诵自为群。他所结交的许多时后来所谓的禅门中人。

由上可以看出,王维在新兴禅宗形成为强大的社会潮流的时代背景下,受到了强烈的影响。促使他用禅宗的思想见解去领悟生命,感悟社会动态。现在有很多观点认为,禅宗的影响表现在王维诗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以禅语入诗,以禅趣入诗,以禅法入诗。其实严格分析起来,第一个方面并非王维的独创。因为,自六朝以来有许多以佛教为题材的诗已多用禅语。这种诗多用玄言诗的写法。只能说王维也有这方面的创作。但是表现呆滞,但没有什么艺术性。如这首《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我现在只抄录一首详作观之: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 胡生但高枕,寂莫舆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 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这首诗从内容上来说具有了禅宗的新观念,但是开头说有了妄念,才执着于有我;如果这样来看五阴、十八界,那么就法、我两空了。这还是传统的大乘佛教的观点。但是下面说的,有了我就有了人我的主宰。如执着空肯定是一个外境的实在,所以,洗心、悟道正是一种迷妄。然而,尽管这首诗有这样的新鲜思想,但是表达上却只是用禅语讲道理,整篇诗的表现如同偈语。纪昀曾说诗与有禅味,不欲着禅语。正可以用来批评这一类作品。王维的一些意境浑融的诗,由于使用禅语,往往也损害了作品的完美。如《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这首诗从选景的角度,从着色上都给人以中肃穆幽寒的境界,有力地表现了过访佛寺那种超脱静谧的心情。但是一结语用制毒龙的典故,做安禅的说教。又是一种文字禅。应该可以说算是败笔吧!记得以前看过一句话,也是批评王维的,用语多苛刻,但是也比较中肯:若王维多佛语,后人争夸善禅,要之岂非禅耶?特文字禅耳。若非陶、李造乎文字之外也。这句话是谁说的我倒是记不起来。批评的是比较苛刻,但是指出王维诗中多用佛语,是一种文字禅,还是比较合乎实际的。

当然,王维被称为一代诗佛,还是有词调秀雅不做佛语而有浓厚的禅理、禅趣的作品的。他们不仅在诗歌艺术上有特色,更开拓了诗歌艺术表现的新天地。重要的一点是他把见性观念有机的融入诗的情境之中,表现物我一如的境界。

禅宗把万法归于一心,如王维描绘出自想象的雪中芭蕉,曾有人这样评价:

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如王维作画,雪中芭蕉,法眼观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

这种神情寄寓于物,正是王维的某些诗所特有的思维表现方式。将万法归于一心,独以明心见性不需***用热情、激烈的抒情方式,而写的却是心灵独创的世界。这一点,更好的体现在他的风景诗中。如《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这是历来都被认为极富禅意的诗。这里的白云、流水不仅是客观的景物,更是诗人主管心性的象征。它们生动的衬托出诗人那种物我无一,自由自在的乐道心怀。王维笔下的白云流水是他心中所映像的景物,其自由舒卷的形态也暗示着诗人的心态。如王维诗中就多用白云这一意象。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归辋川作》)

空林独与白云期。 (《早秋山中作》)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答裴迪》)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 (《辋川集·欹湖》)

如此等等,他诗中的意蕴远超物象之外,他是借白云来展示内心。清代的徐增是居士就曾评价王维说诗到极则,不过是抒写自己胸襟,若晋之陶元亮、唐之王右丞,其人也。

另外,王维诗中也经常用客观景物作为心灵的反照,用客观来反照主观。如《鹿柴》一首: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

没有人迹,没有人语声,没有日光,只有反照的光彩,从而表现了日暮山林的一片空寂。这首诗写得是空旷、暗淡的景物。却给人淡而愈浓、近而愈远的印象,就是因为其中表现的心境值得品味。还可以举《山居秋暝》为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诗表现上的主要特点是以动写静,所有的意象都表现空山是如何的超离尘嚣。所以一幅清新生动的山中晚景,反照出一个空字。《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显然不是空无所有的山,而是心灵的感受。这种感受显示出内心的空寂清静。这与《鹿柴》中的空山是一样的。在他的《辋川集》中时时有这样的绝句。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初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在这里,动乃静,静乃动;实却虚,色即空。本体是超越他们的,他们合为一体。这便是在动中得到静,在实景中得到虚景,在纷繁现象中获得本体,在瞬间的直感中得到永恒。花开花落,鸟鸣春涧,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顿悟中,你却感到了不朽的存在。

怎样精心打坐掺禅?

道友善问,在下姑妄言之

其实无论在梦中,在禅定中,有种种境界现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其中或阴暗恐怖,或美好殊胜,作为一名真正的佛***,此时应保持心中如如不动,不被境界所扰,清净本心一念不起。《楞严经》中佛告阿难尊者,若能得定,会有种种殊胜的现象现前,同时又说“不做圣解,名善境界,若做圣解,即受群邪 ”。定中的好现象我们尚且不应去理会,何况梦中种种光怪陆离?

有位大德曾对前来请他解梦的人说,迷人在世,似醒实梦,梦中之梦,有甚好说!此棒喝之语实在告戒我们勿要执著于此啊。

希望在下的回答能有一些帮助,阿弥陀佛

白居易与佛教的因缘是什么?

1、坐禅,如果出现痒、麻、冷、热、大、小、轻、重等感受,这是正常现象,说明禅相已发,不要害怕,只要坚持下去就会消失。

2、坐禅,可能会出现各种境相,或眼见,或耳闻。这种种境相是依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宿世因缘而呈现的。这些境相,切不可执着。

3、坐禅,要注意身体保暖,特别是初学者,否则易引发四大不调而致病。

4、坐禅,若双足酸麻等,可暂时下坐,不必强行坐下去。一日中可分多次坐,每次坐的时间则可短一些。

5、坐禅,切不可专注于气机上或以意导之,否则易成偏差

含有果字的七字诗句。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峰,佛教也达到了鼎盛时期,影响着大批士人。白居易是唐代士大夫笃信佛教的一位典型。他早在进士及第前后就皈依了佛门,佛教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他的人生历程。他与当代许多高僧往来密切,情谊深厚。他在任杭州刺史时曾拜访了鸟巢禅师,探讨佛教经义。白居易问“什么是佛法大意?”鸟巢禅师回答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贞元十六、十七年间,白居易两次来到洛阳,拜访了东都圣善寺法凝禅师,求得“观、觉、定、慧、明、通、济、舍”八字心要,并发展为八渐偈。他在《醉吟先生墓志铭》中表达了自己生平的志行“外以儒行修其身,内以释教治其心,旁以山水风月、歌诗琴酒乐其志。”在被贬到江州、忠州任职时,他开始学习坐禅,和兴果寺神凑禅师、东林寺智满禅师等结为好友。贞元十九年,他从佛光如满禅师处接受斋戒,勤习禅法。他还四度到长安兴善寺向大彻禅师问道,对南宗禅进行参究。白居易写道“已年四十四,又为五品官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外顺世间法,内脱区中缘,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从此可以看出,仕途的险恶给白居易带来许多烦扰,而佛教则带给他内心的平静。他在《间吟》一诗中写道“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晚年时,白居易更加虔心念佛,舍三万两俸银请人参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彩绘大型的极乐世界图、西方三圣像。白居易去世后,其家人按照他的遗嘱,并没有将其灵柩运回故乡安葬,而是葬在香山寺佛光如满禅师的塔墓之侧。

?

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

丘浚《咏荔枝》: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范成大《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

李白《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白居易《读禅经》: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