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纳的纳是什么意思_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有司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9 0
  1. 我没有做坏事,人家为什么要怨我?我没干坏事,人家怨枉我,我心里特难受
  2. 高分!!求全面的《论语》里的故事。要白话的。
  3. 《悦读论语》之辩析“子张问于孔子曰”
  4. 孔子说的“尊五美,屏四恶”具体是指什么?
  5. 文言文吝字是什么意思
  6. 求孔子说的话十句,有译文最好

ng>君子使百姓或下属得到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安排工作得体得力,百姓和下属没有抱怨;有上进心,却不贪图财利;安详舒泰、平易近人,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而不凶猛彪悍。

出处:《论语·尧曰第二十》

成语解释

出纳的纳是什么意思_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有司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惠而不费

释义: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惠而不费的事。”

《论语》内容简介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和再传***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我没有做坏事,人家为什么要怨我?我没干坏事,人家怨枉我,我心里特难受

应该是“不教而诛”。成语出自《论语·述而》:“子张曰:‘何谓四恶?’孔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翻译:子章说:‘什么是四种恶政?’孔子说:‘不进行教育就直接杀戮叫做残虐,不事先告诫就强迫要求取得成功叫做暴戾,起先懈怠而突然又限期峻急叫做贼害,应当给人家财物却舍不得拿出去的叫做小家子气。’)”其中“不教而诛”即从该文中节出,作为成语指的是:事先不讲清楚道理,等别人一出错或一犯法就立即给与严厉惩处或处死,这是一种十分恶劣的行政手段。

高分!!求全面的《论语》里的故事。要白话的。

我没有做坏事,人家为什么要怨我?我没干坏事,人家怨枉我,我心里特难受

论 语 名 言(一)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 译文 朋友从远方来了一起切磋交流知识,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原文 有教无类.-<卫灵公>译文 ***都可以接受教育,不分族类原文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译文 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原文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译文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译文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原文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我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吃粗粮,喝白水,弯著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译文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原文 执德不弘,通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子张>译文 子张说:“实行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道而不忠实坚定,怎么能说有,又怎么说他没有?” 原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选择对的一面学习,看到他不对的地方就改正它. 原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译文 君子合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 原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译文 一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原文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译文 暂时没有长远的困难,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原文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 译文 在考虑自己站得住时,也要想到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这是一个做仁者的处世态度. 原文 “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译文 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 原文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 孔子称赞卫国大夫孔圉,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 原文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译文 求知时在心里要有一种生怕追赶不上那样的感觉,对学过的又好像有一种生怕丢掉什么的感觉. 原文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译文 只读,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原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译文 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的吗 原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文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他就可以当老师了. 原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译文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兴趣是最好的导师. 原文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卫灵公>译文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去左思右想,结果没有什么好处,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原文 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为政》 译文 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 原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译文 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时,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举一反三,那就不再教他了. 原文 君子不器.-《为政》译文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原文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原文 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为政》 译文 提拔正直无私的人,摒弃邪恶不正的人,老百姓就会服从了;反之,则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原文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静默思考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 原文 过则勿惮改.-《学而》译文 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原文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原文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译文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原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译文 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原文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 译文 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五种从政美德:君子要给百姓以恩惠而自已却无所耗费;使百姓劳作而不使他们怨恨;要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 原文 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 译文 四种从政恶习:不经教化便加以杀戮叫做虐;不加告诫便要求成功叫做暴;不加监督而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样是给人财物,却出手吝啬,叫做小气. 原文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原文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君子明白大的道义,小人只知道图小利.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地方. 原文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地方. 原文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文 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原文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不怕没有位置,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原文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文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原文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 原文 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在宰予这里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原文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译文 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原文 食不语,寝不言.-<乡党>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说话 原文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译文 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原文 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 如果不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其学问和修养就不到家. 原文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原文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译文 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原文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译文 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原文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原文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原文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文 君子说话要谨慎稳妥,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礼之用,和为贵.-《学而》译文 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原文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灵公> 译文 君子不会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会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纳他的好话. 原文 放于利而行,多怨.-译文 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原文 有德者必言有,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文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原文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损矣.-<季氏> 译文 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调节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有许多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傲,喜欢闲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原文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译文 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原文 六言六蔽?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译文 爱好仁德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受人愚弄;爱好智慧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行为放荡;爱好诚信而不爱学习,其弊病是危害亲人;爱直率却不爱学习,其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勇敢却不爱学习,其弊病是犯上作乱;爱好刚强却不爱好学习,其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原文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文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原文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为官者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脚踏实地,做好本职份内的事情.原文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孔子看不起夸夸其谈之人,希望人们少说多做,而不要只说不做或多说少做. 原文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译文 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原文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学而》 译文 老师具备了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 原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译文 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原文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 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原文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 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原文 巧言乱德.小不则乱大谋.-<卫灵公> 译文 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原文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译文 大家都厌恶他,我必须考察一下;大家都喜欢他,我也一定要考察一下. 原文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卫灵公> 译文 君子只谋求道行道,...君子只担心道不能行,不担心贫穷. 原文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第十四第三十七节 译文 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 原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 -第十四第三十八节 译文 当时有一些人对孔子的看法是,认为他是一个明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 原文 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卫灵公>第十五 第三十四节 译文 君子不能让他们做那些小事,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小人不能让他们承担重大的使命,但可以让他们做那些小事. 原文 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第十五 第三十六节 译文 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原文 道不同,不相为谋. -<卫灵公>第十五 第四十节 译文 主张不同,不能相互在一起共事. 原文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第十六第一节 译文 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 原文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季氏>第十六第八节 译文 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轻侮圣人之言. 原文 割鸡焉用牛刀? -第十七第四节 译文 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我没干坏事

我又没说你干过坏事

我没干坏事,妈妈凭什么打我

妈妈不会打没干坏事的孩子!可能你干了坏事还不知吧?问一问你妈妈吧,你应知错改正呀?

我没有做坏事为什么也怕鬼?

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你胆子小 不是做坏事才怕鬼....

我的ID被封了,我没干坏事啊!

联络吧主还有这投诉

:tieba.baidu./tousu/new

话说误封也很多的

我没有干坏事警察长期跟踪我

如果你没有干违法犯罪的事情那可能和你有联络的热干违法犯罪的事情,能不能确定跟踪你的就是警察呢?

梦见别人叫我去干坏事,我没有同意

交流资讯的一天!今天会遇到的议论场合不少。你会有不少机会,从别人口中知道自己想得到的资讯,同时你也有较强的发表意见的欲望。坦诚的交流态度能为你赢得友谊。恋情方面,有书卷气息的场所,桃花运很旺,单身的你不妨去图书馆碰碰运气!

百度大神封了我手机!我没干坏事!

百度抽了 蛮多跟你相同经历的~~~~~~

我没干坏事啊,我的米米号怎么封停了?

腾讯的封号系统乌龙***才多呢

有次我同学去做阿甘左的悲鸣任务,阿甘左一招秒了BOSS,结果网路中断,封号三天、、、

他网路中断你后,半个小时内不要上,要不又封号危险。

我没有做过坏事!可是,为什么第一次和男友做坏事,却不见红啊

第一次不一定流血! 因为1、有的处女膜厚,有可能第一次没有破。 2、有的在运动时,已经破损 流血的也不一定是处女 也有以前因为意外处女膜遭破坏的;第一次时双方太紧张导致没有破裂;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不流血的也有。 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太怀疑!

《悦读论语》之辩析“子张问于孔子曰”

孔子故事系列》之一

磨难见信义

原文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孔子家语·在厄第二十》

白话易解

有一次,孔夫子与众***们在陈、蔡的地方被围困,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

***们被饿了七天,个个面黄肌瘦,有的***,心中因此而忧虑。但此时,孔夫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弦歌不绝,没有一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见同学们如此饥饿困顿,便用自己身上的财物,突破重围,到外面换了少许的米回来,希望给大家解解饥。

人多米少,颜回与子路便找了一口大锅,在一间破屋子里,开始为大家煮稀粥。

子路有事离开了一会儿,恰好此时,子贡从井边经过,一扭头,正好看到颜回拿了一小勺的粥往嘴里送。子贡看了有些不高兴,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走到了夫子的房间。

子贡见了夫子,行礼后,问夫子:「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回答道:「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如果在穷困的时候,就改变了气节,那怎么还能算是仁人廉士呢?

子贡就接着问夫子:「像颜回这样的人,该不会改变他的气节吧?」夫子很明确地回答子贡:「当然不会。」子贡便将看到颜回偷吃粥的事,告诉了夫子。

夫子听后,并没有很惊讶,说道:「我相信颜回的人品已经很久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吧,你不要讲了,我先问问他。」

于是,夫子便召了颜回来,对他说:「我前几天梦到了自己的祖先,想必是要护佑我们吧?你粥做好了之后,我准备先祭祀祖先。」

颜回听了,马上恭敬地对夫子说:「夫子,这粥已经不可以用来祭祀先祖了。」

孔子问:「为什么呢?」

颜回答道:「学生刚才在煮粥的时候,粥的热气散到了屋顶,屋顶被熏后,掉了一小块黑色的尘土到粥里。它在粥里,就不干净了,学生就用勺子舀起来。要把它倒掉,又觉得可惜,于是便吃了它。吃过的粥再来祭祀先祖,是不恭敬的啊!」

孔子听后说:「原来如此,如果是我,那我也一样会吃了它的。」

颜回退出了之后,孔子回头对着几位在场的***们说:「我对颜回的信任,是不用等到今天才来证实的。」几位***由此受到了深刻的教育,非常信服。

--------------------------------------------------------------------------------

《磨难见信义》读后感

看了这篇文章,感触很多,尤其做了十几年的教师,常常会处理学生之间的问题。每一次,遇到同学之间有矛盾的时候,先要问:谁对,谁错?自己不经意间就陷入到是非之中,因为没有夫子那样的智慧,自己到了是非之中,传达给学生的又是什么呢?

学生因此就会在心里不停地分辨,自己在这件事情中,到底该负多少责任,而且通常会觉得对方的责任更重一些。古人说:「愚人争理,贤人争罪」,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和学生都不会有什么提升,而只会使学生陷入你对我错的「争理」之中,越来越没有智慧。

夫子遇到了问题,先让事情平息,然后自己再去探究事实的真相,夫子对颜回的了解,应该说是长久不疑了。可是,面对子贡的问题,他处理得不愠不火,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

其实,当他去问自己最得意的门生颜回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颜回绝不会偷粥吃的答案。在众多的学生面前,调察一个事实,就更显现出夫子的人情练达。如果夫子直接问颜回偷粥了吗?或是子贡当时见到就直接上前去问,那是对颜回的不信任。对于古代的君子来说,老师和师兄都不信任自己,那是莫大的侮辱,他们不仅不会辩解,还一定会反求诸己,看自己哪里做得不够。

古代的仁人君子,也奉行「人不知而不愠」。人家不了解我们,也不改变自己的气节,他们所做的是安守道义的本分,而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誉。

所以夫子这样问,是保全一个君子的名节,饱含着深深的智慧。因为古人对于祖先的敬重,视若神明。也是因为颜回具备足够的德行,夫子才能用这个办法去问,而颜回自然在自己的同窗之间,也是一个很有信义的人,知道他讲的一定是实话,所以老师的问话,一定保全一个君子的颜面,又要解除子贡心中的疑问。

当子贡听了这个事实的真相之后,我们相信他心灵的触动,一定是很深。但是作为这么多年的学长,如果他对颜回真的会有这种怀疑,说明我们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建立,是多么地不容易啊!

对于那么景仰的老师,是有绝对信任的,而颜回是夫子最钟爱的***。夫子曾经评价颜回说:「自吾有回,门人日益亲。」也就是说,自从颜回进了夫子的门以后,使师兄弟之间,越来越和睦了。夫子也曾说过,如果颜回有了一个大的家庭,他愿意做颜回的管家。夫子赞叹颜回的德行,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子贡对于颜回这样的一个师弟,应该也不存在什么怀疑。可是,他的确是看到了一个事实,他看到了,别的师兄弟,会不会也看到了?会不会心中有疑,又不敢问,而只是在心中落下一个印象,老师经常赞叹的人,居然偷粥喝!所以,虽然子贡也和老师一样相信师弟事出有因,但也一定要问,要问得让大家明白,所以这个问,是演给大家看的。我们今天的境界,去读这个故事,如果只停留在他们师兄弟之间的怀疑上,那实际上是我们不了解圣贤人的境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一日不食、三日不食的经历?我们再想想,七日不食啊,会是什么感觉?我们还有力气讲话吗?我们的志向会动摇吗?而夫子还弦歌不绝,众***还矢志不移,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如颜回舀粥喝这一个动作,动摇了其他师兄弟的道心,而他们又不敢去问老师,这样,既有辱颜回的形象,更使夫子的圣名受损,还会使团体内产生隔膜。子贡这一问,保全了老师的圣名,也保住了颜回的名节,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情况下,也使整个团体更加稳定,真是一举三得呀。

子贡问老师的时候,那种迂回很值得我们学习,那里面包含着对老师的尊重。正是因为老师那么推崇颜回,那么他将要讲这个人过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寸。他是一环扣一环地问的,他先问人的气节,会不会因穷困而改变,当到了老师的肯定回答:不会。因为平时颜回已经是仁人廉士的形象,所以他就直接问:颜回会改变气节吗?当老师肯定颜回的气节的时候,他才把他看到的,颜回没有气节的这个动作——偷粥喝,给端了出来,这一个应对,非常地有味道,其实子贡这些讲话的艺术,何尝不是从老师那儿学来的呢?而老师的回答,更是对颜回德行的又一次肯定。

当听了师弟颜回和老师的对话之后,如果他是真的起疑,自不必说,会很惭愧。如果是替大家问的话,我们可见圣贤人的存心,念念为他人着想,无私无我。

一件事情发生之后,让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件事情中得到提升,不同境界的人有不同的收获。我们作为一个老师,作为家长,甚至作为一个单位的领导,遇到学生、孩子、员工之间有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要陷入是非当中,而是要先保持一颗冷静、理智的心,然后在不伤害到每一个人的情况下,去调查事实真相,然后让每一个人在事实面前,都心服口服,这实在是非常难得的。想来也不是一日之功,是在不断地处理问题过程中,慢慢地积累起来的一种智慧。

这个故事,我们还有一点很受启发,就是我们即使亲眼见到的事实,有时候和我们想像的也不一样。如果我们不了解一个动作背后的存心,就很可能会发生一些误会。所以《***规》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现在,通过这个故事,应该说,即使真的见到了,也不能轻易传言,那很可能会造成一些误会,做人言语不可不慎哪!

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圣贤人的一些行持,要从各个角度,找到我们可以观照自己的地方,用圣贤的智慧,圆满我们的人生。

孔子故事系列(九):仁者何以乐山?

孔子说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张希望进一步弄明白,于是问道:“仁者为什么会喜欢山呢?”

孔子指着泰山说:“你看,它多么高啊!巍然耸立着。”

子张说:“就因为山高,所以就喜欢吗?这与仁有什么关系?”

孔子答道:“就在这高高的山上,草木生长着,鸟兽繁殖着,财富和人们所用的东西也由此生产着。”

子张说:“每个人不都是也在做事吗?做事也是有益于他人的啊。”

孔子说:“为了得到报酬而做事,与从本心出发去做事不一样。高山,生产了财物却并不认为是私有的,四面八方的人们都可以来***用;风云从山中飘出,通达于天地之间,使阴阳协调,成为雨露来滋润万物,使万物获得成功,使百姓得以享用。这才是仁者喜欢山的根本原因。”

(《太平御览》四百十九引《尚书大传》)

云尘子曰:仁者乐山,不是因为山高,而是因为它使万物生息而不居功自恃。山高,而山不自以为高。君子修身,有从政之时则从政以行道,无从政之时则潜渊自修。德高者未必位高,然而德高者理应位高。德高与否在于己,位高与否在于命。菌子乐天以知命,剧易以俟命。君子处于高位,不能自以为位高而独尊。山能使万物生息,水又何尝不能使万物生息?君子处于下位,也不自以为卑下。山高而水卑,但是,山泽之气相通。山高而有泉,水卑而润山。如果山泽之气不相通,则万物生意索然。因此,自高与自卑都不合君子之道,惟有知本性,才能知仁,知仁才能知为何乐山。

孔子故事系列(二十五):以懔懔之心对待百姓

子贡向孔子询问如何治理百姓。

孔子说:“小心谨慎,战战兢兢,就就像用腐烂的绳索来驾御奔跑的马那样。”

子贡问:“为什么会如此畏惧呢?”

孔子说:“可以通行而能够到达的国家,都是由一个个的人所构成,如果用道德来引导,那么,就都能得到养护;如果不用道德来引导,那么,就都是我们的仇人。这样说来,怎么能不畏惧呢?”

云尘子曰:国君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全国全民,更关系到他自己。对于百姓来说,国君有道爱民,百姓就不会管这个国君究竟是谁,因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君无道虐民,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权力有多大,终究逃不过众多百姓的仇杀。然而,君子不是等待国君无道之后去推翻他,而是尽力使国君有道。与其生灵涂炭之后去改换国君,不如以正道劝谏国君。身为国君,不知何为正道,不知仁民爱物,也就只能被百姓视为仇人了。所谓“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便是如此吧?所谓“致君尧舜上”便是君子之道吧?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文:

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孔子曰:“懔懔焉如以腐索御奔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之国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雠也,若何而毋畏?” (《说苑·政理》)

圣人在乱世能做什么——孔子故事之二一

孔子来到东周,拜见苌弘。当时的东周虽然是天子所在之地,但是,其地位已经连一个诸侯国也不如了。当时在场的人,除了苌弘之外,还有刘文公。孔子与二人谈完话而离去了。

苌弘对刘文公说:“我看孔仲尼有圣人的相貌。双目如河,额头高耸,是黄帝的形象;手臂很长,背如龟形,身高九尺六寸,这是商汤的体貌。孔子如此,口中说话,都是说先王如何如何,确实做到了身体力行圣人之道,清廉而且谦让,闻见渊博,善于记诵,几乎无所不知,大概是又一个圣人吧?”

刘文公说:“当今天下,周天子衰微,而诸侯国凭借武力相互争战,孔子只是一个布衣百姓,虽然说是圣人,又怎么施展得开呢?”

苌弘说:“尧舜以及周文王和周武王之道,现在已经被人懈怠,有失去的危险,礼乐之道已经崩溃丧失,孔子也只能凭借自己的心志来使历代相传的这个传统纲纪再回归到正道上来而已。”

孔子听说到以后,说:“我怎么敢自比圣人呢?只不过是喜欢礼乐罢了。”

(《孔丛子·嘉言》)

云尘子曰:在乱世之中,在礼崩乐坏之时,能够身体力行,能够以身作则,担当起“道援天下”的重任,便是在学习圣人之行了。坐以待其毙,不如“尽人事而听天命”;退而保其洁,虽不至于随波逐流,但无益于天下苍生。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说:“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陈惠公修台——孔子故事之二二

陈惠公要扩大城池,于是在凌阳建设一座高台,还没有建成,因此犯法而死的就有几十个人。又抓起负责此事的三监官吏,将要杀掉他们。

孔子来到陈国,听说此事,前去谒见陈侯(即陈惠公),与他一起登上高台观望。

孔子说:“这个高台实在太华美了!自古以来,圣王要建造高台,还没有一个人也不杀就能有这么大功绩的。”

陈侯沉默着没有回答就回去了,偷偷地赦免了所囚禁的官吏。然后,又见到孔子。

陈侯问孔子:“当初,周曾经修建过灵台,也曾经有过的事发生吗?”

孔子说:“周文王兴起的时候,前来归附的有六个州,六州的百姓很多各自像子女敬爱父母一样前来做事,所以,区区一个灵台,还不到一天就建成了,哪里会有的事情呢?能够用很少的人,却能有这么高的功效的,恐怕只有国君您能做到啊。”

(《孔丛子·嘉言》)

云尘子曰:国家的建设,有凭借强力而驱使百姓的,之事因此而产生,百姓哀怨涂炭便因此而在所难免;有凭借名利而诱惑百姓的,功大者赏而有过者罚因此而产生,使百姓趋于争名逐利便因此而在所难免;有凭借仁义之心而使百姓自愿相助的,君臣民不因此而生怨恨,国家怎能不安泰和平?孟子说:“王何必曰利?唯仁义而已矣。”

如何守住?——孔子故事之二三

孔子来到周的太庙,看到太庙里有一个叫“欹器”的东西,就向守庙的人询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器具?”

守庙的人回答说:“这大概是放在自己座位的重要位置的,用来时刻提醒自己的器具。”

孔子说:“听人说这种器具有种特性,就是说如果装水装满了就会歪倒,把水全洒掉;器具里面没有水,就会倾斜不正;器具里的水恰倒好处,才能保持器具端正。是这样吗?”

守庙的人点头道:“是的。”

孔子让***子路去拿水来试一试,确实如此。

孔子感叹道:“唉!天下哪里有装得太满了却不歪倒而全部失去的东西啊!”

子路说:“夫子的意思是说,人们常常像这个欹器装满了水的时候一样,总认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是最正确的,所以就一意孤行,结果却因此而导致失败,是这样吧?那么,敢问夫子,如何解决这种自大自满的问题呢?”

孔子说:“要解决这种自大自满的问题,需要自己知道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

子路又问:“要想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用什么办法做到呢?”

孔子说:“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都需要恭敬地对待别人,用来守住自己的道德修养;土地广大众多的人,都需要保持住节俭的习惯,用来守住所拥有的土地;俸禄很多、地位很尊贵的人,都需要谦卑地对待别人,用来守主自己的俸禄和地位;人口众多、兵力强大的人,都需要谨慎小心地说话做事,用来守住已有的人口和兵力;拥有聪明智慧的人,都需要像一个愚笨的人一样不自以为是,用来守住自己的聪明智慧;见多识广的人,都需要一直提醒自己还很浅薄,用来守住自己本性。这就是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的办法。”

(《韩诗外传》三)

id="id4">孔子说的“尊五美,屏四恶”具体是指什么?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236篇。

《尧曰第二十篇》 第2篇: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我们先看一下杨伯峻先生的译文——译文子张向孔子问道:“怎样就可以治理政事呢?”

孔子道:“尊贵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这就可以治理政事了。”

子张道:“五种美德是些什么?”

孔子道:“君子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劳动百姓,百姓却不怨恨;自己欲仁欲义,却不能叫做贪;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道:“给人民以好处,自己却无所耗费,这应该怎么办呢?”

孔子道:“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因而使他们有利,这也不是给人民以好处而自己却无所耗费吗?选择可以劳动的[时间、情况和人民]再去劳动他们,又有谁来怨恨呢?自己需要仁德便得到了仁德,又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他们,这不也是安泰矜持却不骄傲吗?君子衣冠整齐,目不邪视,庄严地使人望而有所畏惧,这也不是威严却不凶猛吗?”

子张道:“四种恶政又是些什么呢?”

孔子道:“不加教育便加杀戮叫做虐;不加申诫便要成绩叫做暴;起先懈怠,突然限期叫做贼;同是给人以财物,出手悭吝,叫做小家子气。”

正如南怀瑾先生说——这一段的文字,我们很容易看懂,剩下的问题,是做起来很难。

子张问孔子怎么样才能管理政事呢?孔子讲有两大点:第一要尊重五种美德,第二要摒除四种恶行。“屏”同“摒”,表示排除。

子张问什么是五美。孔子说,当政者给老百姓恩惠但自己又不耗费;让百姓去劳动,百姓又不埋怨;追求仁德,又无所贪求;庄重而不傲慢;威严却不凶猛。

子张又问,什么叫惠而不费呢?孔子回答,根据老百姓的有利条件而给他们利益,这不就是给民众恩惠而不耗费吗?“因”当根据讲。

比如这个地区多湖泊溪流,就引导这个地区的人民养鱼;这个地区多山地,就引导这个地区的人民栽种果树。这些地区的人民合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致富了,而***并不耗费太大的财力,这就是因民之利而利之。

什么又叫劳而不怨呢?选择老百姓可以劳动的去让他们劳动,又有谁会怨恨呢?这个选择是多方面的,比如选择农闲时间叫百姓去修水利,去服劳役,百姓就不会埋怨。选择百姓很想做的事让他们劳动,比如这个地方长年累月都没有好路,***就组织这里的人去修路。

修路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组织他们做这样的劳动,他们自然不会怨恨,这就叫择其可劳而劳之。什么叫欲而不贪呢?想得到仁就得到仁,又贪图什么呢?求仁德就乐天知命,知足常乐,还有什么可贪的。

什么叫泰而不骄呢?为政者不管人多人少,不管地位尊卑,都不敢怠慢,这不就是泰而不骄吗?为政者能心存平等,一视同仁,则自然庄重,不傲慢。

什么叫威而不猛呢?为政者端正自己的帽子,整齐自己的衣裳,使自己的目光严肃,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所以为政者的仪容相貌是很重要的。

子张再问,什么是四恶。孔子说,第一,不教化民众,让他们犯罪而杀掉他们就是虐。

“虐”就是残酷不仁。所以对老百姓,首先是要教化,刑罚是其次又其次的事,教化是本,刑罚是末。

第二,预先不告诫,临时要检查成功没有,就是暴,仓促没有余地即是粗暴。比如修一个工程,事先并未说要求什么时候完工,但突然一天来检查完工没有,就是粗暴。

第三,开始下命令好像不急,但要到时间了又像很急迫,完不成则要受罚,就叫贼。“贼”即迫害。好比考试的时候,开始监考老师说不要紧,大家慢慢做,不要急,三小时以后才交卷。过了一个小时,监考老师就说收卷子了,不准做了,马上收,不交就作废,这就是害人。

第四,至于说给人财物,凡是必须要给的就给,不要在出纳的时候显出吝啬的样子,不然就像有司一样。有司这里指小气,为政者不应在当拿的财物上显出小气。

以上引用来自李里《论语讲义》。

李里老师进一步注解——这一段是孔子比较系统全面地给子张讲的为政之道。前一段讲孔子及孔子以前历代圣王的为政之道是承上,这一段孔子给***讲为政之道是启下,两段合起来则是承上启下,讲了孔子以前、孔子以后儒家一以贯之的为政之道,也集中展现了儒家的政治主张,这两段放在《论语》的最后一篇,可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最高明的从政者,经常有这种机会,给别人很好的利益,大家获得***,而对自己没有什么牺牲损害。但是有的人,对这一类的事,往往不干,譬如有一个人来办事,或请求什么,而有些公务人员连多讲一句话,指导人家一下都不干,致使许多人埋怨,结果这些埋怨都归到***的身上。

“惠而不费”的事情该多做,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随时做得到,又岂止为政!

最难的是“劳而不怨”。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上就要准备挨骂,“劳而不怨”,我觉得难在任怨。

“欲而不贪”这句话很有道理,人要做到绝对清廉,可以要求自己,不必苛求任何一个人。人生有本能的欲望,欲则可以,不可过分的贪求。中国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主张大公,但也都容许部分私心的存在。

“泰而不骄”是指在态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宽大,不骄傲。

“威而不猛”,对人要有威,威并不是凶狠,一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人家看见自然会害怕,这是威,而别人的害怕,并不是恐惧,是一种敬畏、敬重之意。如果“威”得使人真的恐惧,就是猛了。我们看历史上许多人,一犯猛的毛病,没有不失败的。

这五美包括了为政和作人处世的原则,我们自己对五美作了解释以后,看孔子的解释,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这等于现在的民主政治,就老百姓所需要的,所要求的***而利之,这就是惠而不费,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同样的使用劳力,以对老百姓利益有关的事而劳动老百姓,就不会有人怨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所要求的是仁,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其他的贪念?所要求的正当本分,而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分外之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之人处在任何环境当中没有多与少的观念,如待遇的多少、利益的高低等等观念,也没有什么职位大小的观念,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轻慢,一件小事情,往往用全力。佛学中有句话非常好:“狮子搏物”,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

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

下面讲到态度:“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还是就外形论,关于内在的意义,我们说过了。现在根据文字表面来说,一个人衣冠端正,礼貌威仪都到了,别人无论是远瞻或近看,各个都生敬畏之心,这就是威而不猛的道理。

四恶

对于五美,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孔子本身的解释都了解了,下面是孔子解释四恶:“不教而杀谓之虐”,对部下,对学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教导他,他做错了,我们要自己负责。人并不一定对任何事情都有经验,而教了以后,改不过来,才可以处罚他。

“不戒视成谓之暴”,这个“戒”就是告诫。对部下事前不告诫他,到时候又要他拿出成果来,要求太高,不合情理,不可以,这就是非常要不得的事。

“慢令致期谓之贼”,对于法规、命令,处以轻慢的态度,不在乎。“慢令”就是现在所谓玩弄法令。“慢令致期”,自己玩弄法令,而希望别人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符合你的期望,这就是贼。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为政之道,一切事情都要想到,我所需要的,别人也需要,***使一件事临到我身上,我会很不愿意,临到别人身上也是一样,这是“犹之与人也”,比之自己与人家相同。

“出纳之吝”——为政与经济分开来——就是怎样节省或放开来用,这个分寸,各有专门负责的人,该用则用,该省则省。

文言文吝字是什么意思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这里有问号)”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这里有问号)”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这里有问号)”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这里有问号)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这里有问号)欲仁而得仁,又焉贪?(这里有问号)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这里有问号)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里有问号)”

子张曰:“何谓四恶?(这里有问号)”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曰》第二章)(子张向孔子问:“怎么样就可以从政了?(这里有问号)”

孔子说:“遵守五美,摒除四恶,就可以从政了。”

子张问:“什么是五美?(这里有问号)”

孔子说:“君子给人实惠而自己却不耗费;使人劳动而劳动的人却不怨恨;有欲求而不贪婪;自重平和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

子张问:“怎样是给人实惠而自己却不耗费?(这里有问号)”

孔子说:“让百姓去做对他们有利益的事,这不是百姓获得实惠而自己并不耗费吗?(这里有问号)选择各种条件合适的劳动让人民劳动,又有谁怨恨?(这里有问号)以仁德为欲求而实现了仁德,又贪求什么呢?无论人多人少,无论地位高低,君子都不敢轻慢他们,这不是自重平和而不骄傲吗?(这里有问号)君子衣冠齐整,目不斜视,庄重地让人望而敬畏,这不是威严却不凶猛吗?(这里有问号)”

子张问:“四恶是什么呢?(这里有问号)”

孔子说:“不教育就杀叫做虐;不告诫就检查成绩就做暴;一直不抓紧的工作而突然截止期限叫做害人;应该给人财物却舍不得出手,叫做小气。”)“尊五美屏四恶”是对执政者的教导,“屏”即摒除。“五美”中所说的“惠而不费”,是让从政者努力保障并且促成人民发展生产、创造财富,以及完成公益事业,这对执政者毫无损失。“劳而不怨”,指的是征发民力从事各种工程,这类工程必须在劳动条件、时间(如不违农时)、征发对象以及劳动报酬等诸多方面处理适当,这样便不会招致民怨。

“欲而不贪”,皇侃《论语义疏》解释说:“欲仁义者为廉,欲财色者为贪。”“欲”可解释为“追求”,追求仁德而实行了仁德,便是执政者的“欲”。“泰而不骄”和“威而不猛”,都是指执政者的仪态和作风。

“泰”,有安然、安宁之意,故译文译作自重平和,有人释为自大,不妥。

孔子说的“五美”,是向所有从政者提出的思想原则和工作作风。其中最基本的思想是为人民谋利益,要“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组成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廉洁***;“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即全体从政者组成亲民的、有凝聚力的、有威信的领导集体。

孔子所说的“四恶”,是******应该摒除的四种恶政。它们既属于政策问题,也属于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

“不教而杀谓之虐”,是说治国以教化为主,执政者以身作则,用礼义来教化人民;***明礼义、行礼义,天下就可以太平。有人犯法,是因为不明白礼法和仁义而犯下罪行。孔子认为,对这样的人不加教育就杀掉,就是残酷不仁(虐)。对这样的人要进行教育,在量刑时,视犯罪的情节,适当减轻处罚。俗语说:“不知者不罪”,“明知故犯,罪无可恕”,都是从孔子这一思想引申而来。我们现在正在小学开始注重道德品质教育,在全国进行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

“不戒视成”,是说布置某项工作,事先不加申诫,不交代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却去突击检查工作成果,达不到要求便加以处分,或撤职,或治罪,这是横暴。实际上,这是执政者没尽到责任。事先没有交代明白,治人之罪,是倚仗权力蛮横不讲理。孔子把这种行为列为一种恶政。执政者应该避免这种恶政,在布置工作时要事先交代清楚,提出具体要求和步骤。不然的话,罪不在下级,诿罪于下级,便是横暴不仁了。

“慢令致期”,意思是说某项工作一直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你也从不督促检查,所以下级认为不是紧急任务而忙于其他工作,这项工作便慢吞吞地拖拉下来。可是,突然你限期完成,突击检查,责罪下级没有尽职。

孔子认为这种行政行为是“贼”。“贼”字意为害人,“慢令致期”,就是蓄意整人,让别人受害。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一句的“犹之与人”,意思是本来应该给予别人。“出纳”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只作“出”解。“有司”是具体管事的机构或管事人员。这句话是说,本来应该给予别人的财物(例如奖金、奖品之类),应该爽快地给人家,可是出手的时候却吝啬了,舍不得。这样的领导像个只懂抓紧财库钥匙的小办事员,小家子气,哪像掌握全局的领导呢?(这里有问号)孔夫子认为这样的政务行为,也是一种恶劣的作风,把它列为“四恶”之一。

领导者能够摒除这四种恶劣作风,便会产生对民众和下级的亲和感、信任感,而增强凝聚力,上下团结一心来推行德政。

求孔子说的话十句,有译文最好

1 本义为:舍不得、顾惜(比爱惜更过分)

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袁枚《黄生借书说》

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尧曰》

又何吝一躯以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2 认为耻辱

得之不休,不获不吝。——张衡《应间》

3 吝啬;小气

固吝者何。——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以为鄙吝。——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赏赐无所吝。——清· 邵长蘅《清门剩稿》

4 非分贪求、贪婪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夏侯楙,字子休,其性最急,又最吝。——《三国演义》

学而时习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