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6 0
  1.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谏"和"遂"是什么意思?
  2. 善读「论语」3.21:使民战栗是作恶,既往不咎因改过
  3. 既往不咎前面两句是什么
  4.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蕴含的道理?

这句话出自《论语·八佾》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大致意思是已经成为定局的事情就不要再提,已经做的事情就不要再劝,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充满中庸思想的言论,也蕴含深刻的语言魅力。

(一)成事不说

恰逢世界期间,看球之余不少人选择了。小张到挣钱换房买车的新闻,也心中一动瞒着老婆小李赌了一次球。结果,比赛曝出大冷门,小张的钱全赔进去了。小李知道后大骂丈夫无能,说挣不了大钱反而赔钱。结果小张也是一气之下说出了离婚的话,夫妻二人闹得不可开交。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面当然是我编的小故事,但是却真有可能发生。钱都已经赔进去了,骂骂咧咧显然是于事无补,反而只能火上浇油,加剧矛盾,这就是“成事不说”的道理。当然孔圣人也不是教导我们要忍气吞声,只是告诉我们,面对发生的恶果,骂骂咧咧,不是唯一的方式但却可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处理方式,恰恰这种方式最是伤人。如果小李知道输钱后,不骂小张,反而用心宽慰,说些确实有风险要小心谨慎的话,可能又是另一种结果了。

成事中所成之“事”当然不全是坏事,也指成绩、功劳等好事。如果一个人满嘴老子当年如何如何,出过哪些成绩等等,周围人就算不说出来,也会心生不满吧。帮助曹操打赢官渡之战的许攸自恃功劳,张嘴闭嘴“曹阿瞒”,最终也是尝到了苦果。

(二)遂事不谏

还是说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前袁绍兵壮粮足,曹操缺兵少粮。谋士沮授劝谏袁绍打持久战,袁绍一意孤行要急于求胜。因谏被关大牢的沮授仍然坚持劝谏,结果反而连累看守狱卒被砍,也未能改变袁绍战败的局面。

沮授的劝谏可以说是死忠的,可作为谋士确实不合格的。明知不可为还执意阻拦,那是逆流而动,还不如留待有用之身,想些补救措施比较靠谱。

君臣如此,朋友也是如此。在明明知道阻拦不住的情况下仍苦苦劝阻,在我看来只是对于友情的卖弄,一场宣示无奈的表演。朋友执意要冒雨出行,在家煮一碗姜汤总是胜过不断打电话叫停路上的朋友。

(三)既往不咎

这个词经常跟以德报怨、心胸广阔联系起来,用来表达一种道德境界,我反倒更习惯将之视为一种生活态度。

小红经常跟男朋友小王吵架,一吵架就习惯性的翻起以前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上次怎么样、那次怎么样等等,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来越大,直至难以调和。

小红与小王的困境可能是许多男女朋友的现实缩影。想化解如此矛盾就要先搞清楚为什么“既往”应该“不咎”,因为抓住别人的小辫子并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反而会使对方产生抵触乃至自卫。

(四)知行合一

知之非艰,行之唯难。道理是浅显的,但遵照执行却是不易的。刘墉先生说,我每天晚上要想下自己说过什么话,有没有说的不好的,有没有还能改进的。知道怎么做只是最基本的,就像所有人都知道应该做好事,但世上的坏事也是层出不穷的,只有把所知道的化为行动的力量,以理论为指导,以言行为实践,知行合一,才算是真会了“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道理。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谏"和"遂"是什么意思?

道理如下:

这些词语蕴含的道理是:要放眼未来豁达,淡定,宽容

成事不说就是指的是:已做过的事不必再解释。遂事不谏就是指的是: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说了,既往不咎就是指的是:过去犯过的错不追究。

这三个词语表面上各自不同,实际上都是在讲一些基本的人生道理,讲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力求豁达,也就通透人生。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特点:

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解: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材,宰我回答:“夏朝时用松树,商朝时用柏树,周朝时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善读「论语」3.21:使民战栗是作恶,既往不咎因改过

原话为:“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孔子听悉哀公与宰我此一问答,便说:“成事不说。”凡事已成定局,就不必说了。此指哀公失政而言。三家专权的局势,形成已久,再说无用,故不需说。“遂事不谏。”遂事,是指三家已经遂心成事。宰我今对哀公进谏,为时已晚,不如不谏。“既往不咎。”既往,是指宰我对哀公之言,虽不适当,然而已经说出,孔子亦不追咎宰我了,故云不咎。

可见:“谏”为“进谏”之意 “遂”为“已成定局的、成功的”(与“***未遂”中的“遂”相似。)

既往不咎前面两句是什么

原文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平息之事别再去拨弄是非,顺民意之事不要去加以劝阻,已发生之过别让它继续为祸。”

注释

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

“哀公”即鲁哀公,鲁定公之子,春秋时期鲁国第二十六任君主,公元前494年即位。哀公十一年时,孔子结束周游列国,回到鲁国。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故后以“社稷”指代“国家”。祭“社”时,或立一石,或立一木,以为神的凭依,此即为“社主”。哀公之问,当指“社主”该用何木。

“宰我”,名予,字子我,故亦称宰我。春秋末鲁国人,孔子著名***,曾从孔子周游列国,小孔子二十九岁。“孔门十哲”之一,位列“言语”科之首。宰我能言善辩、思想活跃、好学深思、善于提问,是孔门***中少有的常常对孔子提出异议的人。

“夏后氏”即“夏王”。夏朝时“后”意为“君”,故夏代多位君主名前冠以“后”字,如“后启”、“后相”、“后桀”等。商代时“后”和“王”字也可换用。到西周时,周王称为“天子”,“后”字则用于指王妻。

“战栗”,因恐惧、寒冷或激动而发抖。这里应指因恐惧而发抖。

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成”,平也,意为平定、和解。类似用法如《左传·成公十一年》中的“会于稷,以成宋乱”和《周礼·地官·调人》中的“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故“成事”即已平定、和解、平息之事。

“说”,评论、批评、指责。“不说”即不拨弄是非。

“遂”,从志也,即从心所愿。“遂事”,即顺民心意之事。

“谏”,匡正、挽回、劝阻。

“既往”,过往。此处指以往的过恶。

“咎”,灾也,过也。这里作动词用,指为祸、作恶。

评析

对“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一句的解释,历来争议颇多。

1、关于“成事不说”:

通常的解释是“事已成,不须再说了”,或者“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但这两种解释从道理上都很难说得通。

孔子所说的“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哪一件不是已成之事?而“已经做了的事”就“不便再解释了”也显然不合常理。很多时候我们不但要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解释,也需要别人为其行为做出解释。这在司法实践中尤为常见,在日常交往中也是增进信任和了解的有效手段。

《孔子家语》中载有“颜回偷食”的故事,说的是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曾困厄于陈、蔡之间,断粮七日。子贡设法搞了一石米回来,颜回和子路便开始煮粥。子贡从远处看见颜回从锅中舀粥吃,心中不悦,以为颜回偷食,就告诉了孔子。孔子深信颜回的为人,认为其中必有误会。但为了打消***们的疑虑,就委婉地向颜回探询。原来颜回在煮粥时,有一块黑色的烟灰落入锅中。颜回怕玷污整锅粥,就把被烟灰玷污的粥舀了出来,但又舍不得扔掉,就自己吃了。得知真相后,大家愈加信服了颜回的为人。因此,谁说“已经做了的事”就“不便再解释了”呢?

所谓“礼之用,和为贵”。既然事端已经平息、和解,就不要再去搬弄是非,否则很容易导致新的“不和”产生。因此,“已平息之事别再去拨弄是非”似乎才是“成事不说”的合理解释。

2、关于“遂事不谏”:

通常的解释是“事既行,也不须再谏了”,或者“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但这两种解释显然难以服人。孔子时代,为政者多有违礼之举。比如鲁定公时,鲁国三家的城墙规模都超出了周礼限定的标准。这显然是“事既行”或“已经完成的事”。但孔子仍然向鲁定公进“谏”,提议“隳三都”,这难道不是对鲁国政治的“挽救”?孔子周游列国,四处传播仁道主张,以图改变礼崩乐坏的局面,这难道不是对“已经完成的事”的“挽救”?

因此“遂事不谏”的合理解释应当是“顺民意之事不要去加以劝阻”。如此才与儒家行仁的主张相合。

3、关于“既往不咎”:

通常的解释是“已往之事,也不必再追咎了”,或者“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如此解释显然有悖于儒家重“礼”的一贯主张。

“礼”是一整套制度规范,既有事前的引导约束,也有事后的追责惩戒。如果“已经过去的事就不便再追究了”,那“礼”就失去了严肃性,其引导约束作用也将不复存在,“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如果做了错事也无需担责,那还要法律和规则何用?

因此,所谓“既往不咎”,并非不追究以往过错的责任,而是不要再让以往的过恶继续孳生新的灾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改过断恶。如此才能与孔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有道而正焉”、“过则勿惮改”和“不贰过”等主张相一致

在本章中,宰我告诉哀公: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使民战栗”显非仁政。因此,用栗木做社主这件事就属于以往之过。而宰我却提示哀公“使民战栗”,这就很可能会让过去错误的执政思路继续为祸作恶。这是主张“为政以德”的孔子所无法接受的。因此孔子说要“既往不咎”,不要让过去的错误继续制造祸端。

2017年,两名中国游客因在德国国会大厦前拍照时行纳粹礼,被柏林警方逮捕。如果德国按照《刑法典》的规定判决,他们最高将面临3年刑期。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是因为纳粹的罪行已经在德国得到了彻底的清算,而觉悟了的德国***和人民不再允许纳粹的幽灵继续作恶。因此,德国法律严禁宣传纳粹思想和否认纳粹大***的各种言论,严禁使用纳粹标志、口号、礼仪等,违者会被判处徒刑或罚金,其具体操作尺度相当严厉。这才是真正的“既往不咎”。

与德国对纳粹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给华夏文明带来“浩劫”的“既往”,却始终未能“不咎”。因未能得到彻底清算,“浩劫”的幽灵始终在逡巡徘徊、伺机作恶。实在令人痛心感叹。以下被迫省略一千字……。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蕴含的道理?

既往不咎前面两句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

"既往不咎,前事不忘" 这句话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意为不怪罪过去的事情,但仍要牢记和警惕前事的教训。而"遂事不谏,知错不改" 这句话则强调不及时劝告和不改正错误将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既往不咎,前事不忘" 强调了我们应该对过去的错误或不愉快的事情不要持怀恨之心,不埋怨自己或他人。它提醒我们要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教训,而不是沉浸于痛苦或后悔之中。每个人都会犯错和犯错的时候,接受错误、原谅自己和他人是成长和进步的关键。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也能帮助我们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这样一来,我们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自我提升。

"遂事不谏,知错不改" 提醒我们在遇到错误或不当行为时,及时劝告他人或请求他人的忠告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我们在重要事务上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或不愿听取他人的建议,就可能犯下错误和错失机会。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但不愿意改正,将导致问题进一步扩大,影响重大。这句话告诫我们要谦虚而开放地接受反馈和建议,勇于承认错误,并愿意做出积极的改变。

这两句话的意义在于提醒我们面对过去的错误和不当行为时,不要耿耿于怀,而是要学会原谅自己和他人,并从中吸取教训。同时,也要及时劝言他人和接受他人的劝告,在犯错后能够做出积极的改变。这样,我们能更好地成长和进步,并取得更好的成果。

在个人发展和团队合作中,这两句话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既往不咎和不忘前事,我们能够保持积极向前的心态和态度。而通过遂事不谏和知错不改,我们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学习机制,解决问题并取得更好的结果。

因此既往不咎,前事不忘"强调原谅过去、从错误中学习;"遂事不谏,知错不改" 提醒我们要及时劝告和接受建议,勇于改正错误。这两句话都是关于面对过去和未来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对于个人成长和团队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的由来

《左传》是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春秋》的注释书,记载了战国时期的历史***和政治变动。其中,《左传·昭公二十四年》是《左传》中的一篇记载昭公二十四年***的篇章。昭公是鲁国的一位国君,他的二十四年指的是就任鲁国君主的第二十四个年头,即公元前544年左右。在这一年,昭公遭受了重大的政治危机。

文章主要记载了当时鲁国内部发生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之争。据《左传》记载,当时昭公的岳父管于鲁国内统治多年,对君***力实施垄断。昭公二十四年,昭公决定加强君***力,削弱岳父管的势力。他与鲁国内重臣即墨子联手,共同推动政治变革。然而,管的势力强大,引起了其他重臣不满,导致了政局的动态变化和内部冲突。

《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这篇篇章通过多个故事和对话,详细描述了当时鲁国内政治斗争的过程和各方势力的行动。它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政治氛围,还反映了君臣关系、权力争夺和政治改革的复杂性和困难性。通过这样的叙述,它也带有一定的教育和启示意义。

意思: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此句出自《论语·八佾》篇。

原文节选: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hào),有反坫(diàn),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

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在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扩展资料:

《论语·八佾》 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作者简介:孔子,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