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胞物与怎么读音_民胞物与精神的解释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16 0
  1.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2. 民胞物与的下一句
  3. “有民胞物与之量”是什么意思?
  4. 什么是“民胞物与”?

词目 民胞物与

发音 mín bāo wù yǔ

释义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民胞物与怎么读音_民胞物与精神的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示例 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北宋张载的***思想.他从人类万物都是天地所生的观点出发,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抽象命题.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进一步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找”.

他的“民胞物与”思想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但就其总体来说还,是属于封建思想体系.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翻译:

孔子说:「中庸之道是离人不远的,***使有人遵行中庸之道而远离人群,那就不可以称之为道了.」

人的自觉行为与道的关系必须要加以检讨,这里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忠恕”与“道”的关系.对《中庸》所谓“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程颐从字面意义上解释为子思为了教化的方便,有意将忠恕与道拉开了距离.一些学者亦持类似的看法.然***侯仲良后来修正说:“以学者施诸己而不愿,然后不施诸人,故谓之‘违道不远’,非以忠恕为违道不远也.”(见《胡宏集·论语指南》)意思是说,“忠恕,违道不远”,并非是指“忠恕”本身“违道不远”,而是说人如果做到了“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的忠恕之“事”,便是以自己的行为实际证明了“人”的“违道不远”,而不能将忠恕之事与忠恕之道分割开来.胡宏和朱熹都继续了侯仲良的这一思路.从而,“忠恕,违道不远”等语便应读做:忠恕,是说明人离道不远的,譬如“施诸己而不愿,然后不施诸人”的行为就是道的表现.这说明随着理学的发展,道不离物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出了"民胞物与"的命题。这个命题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一切人和物,在原始儒家那里这个精神实质是没有受到重视的。杜甫虽然没有发明这个词,但他的创作里是贯穿着"民胞物与"这个精神的。杜甫认为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万物,对此他满怀感激,在《北征》诗中写道:"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大自然仿佛是万物的父母,不择好丑,一律加以护持。美丽的河山也是向人类敞开胸怀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同样,人类、特别是圣贤应与天地同心。在《过津口》一诗中说:"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自己也是这样作人的:"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秋野五首》)大自然赠与我们的东西,本应与万物分享。诗人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自然,所以他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秋野五首》)。杜甫体会到人应该与万物同体同在:"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夏夜叹》),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而现实生活中却不是这样,《早行》一诗中写道:"飞鸟数求食,潜鸟何独惊!前王作网罟,设法害生成。"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对于动植万类、特别是对其中不能抵御弱肉强食的弱小者,杜甫是充满同情的。这在《观打鱼歌》和《又观打鱼》有充分的描写:"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诗人对食鱼者说:"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君不见朝来割素鳍,咫尺波涛永相失!"你刚刚吃下去的鱼,如果不被捕获,也许正相忘于江湖呢!杜甫有时也有矛盾。这在《缚鸡行》中有深刻的表现: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虫鸡于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缚。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民胞物与的下一句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一个缺乏自己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为伟大的“中国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引发并实现了“中国精神”的新转变,将“中国精神”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智慧、中国气概、中国现象、中国发展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中国文化内涵,支撑“中国精神”是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中国文化。

是一种要让民族挺起脊梁的价值追求与觉醒。“中国***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觉”就是***立党为公的这个大文化背景下的“自觉”,“自觉”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的培育在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国精神”的成长在于中国文化的自强和国家的和平崛起。

中国文化内涵,寻的是根,铸的是魂,聚的是心。中国人善良、勇敢、团结、聪明、仁爱、坚忍不拔,中国人用坚韧、勇敢、团结、智慧、大爱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令人侧目的“中国精神”,中国脊梁!

扩展资料:

中国精神解读:

1. 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

厚德载物则蕴含着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为天人相通、民胞物与的本体观,也拓展为诸如应时守势、虚壹而静、德性修持、内圣之道以及为己之学等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的内在性,亦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大爱与关切,不可小视,更不可混同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

内在性与超越性,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

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及其实践,均向世界明确传达出和平主义的发展观念。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

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不承认绝对不变的实体,而是主张世界的生成变化,从宇宙万物到族群人伦,从自然系统到人的教化系统,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物,从生命本体到社会文化及其解释,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运动变化不是盲目的,而是以善与和谐为目的的。运动变化也不是封闭组织的自足运动,而是富于活力的不断创造及创新。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

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境内诸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传统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

长期的历史,形成了朴实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大一统国家的爱戴与忠诚,其实质是对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其疆域空间的认同与守护意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民族团结传统。

中国精神具有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能吸纳或兼容一切外来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一直就在通过不断欣赏和学习外来文化,吸收其精华,进而成就了华夏文化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传统,并在今日全球时代形成更加积极的作为与贡献。

百度百科-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有民胞物与之量”是什么意思?

民胞物与的下一句是天下归仁。

一、民胞物与出处及用法

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出自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胞物与,是“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缩写

民胞物与是中性成语,联合式成语;可作宾语;指泛爱的一切人和物。例句: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恻隐”之心,行他那“民胞物与”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二、民胞物与含义

民胞物与意思是说,天地间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兄弟姊妹;宇宙万物,所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事物都是我的朋友。仁民爱物、民胞物与,所表明的是每一个人对待他人、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

民胞物与即泛爱一切人和事物,词出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家张载。他为我们描绘了世界发展的美好愿景。这个愿景的当代阐释应为:尊重彼此的立场,而后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作为世界青年,要实现民胞物与,就应该有所为。

张载先生提出的“民胞物与”思想,恰如《中庸》所说的:“素其位而行,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不怨天,不尤人,做好自己本分的事,勇于承担人的责任与使命,懂得体谅他人,关爱他人,照料、容忍、宽容他人。将“世人”都当作我们自己,当作我们的同胞。

三、中性成语民胞物与的例句

在阶级社会里而主张民胞物与,是不实际的。食物等,在在都显示人溺己溺、人饥己饥,痌瘝在抱、民胞物与的崇高精神。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人类的民胞物与,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

什么是“民胞物与”?

“民”为普通民众,泛指天下苍生;

“胞”指胞亲、血肉,意为自己人;

“物”指自己的财物;

“与”是给予,即乐善好施,不重钱物。

整句的意思应该是:

应该拥有“视天下苍生为同胞亲人的胸怀,乐善好施,视金钱财物如粪土的度量。”

词目 民胞物与

发音 mín bāo wù yǔ

释义 民为同胞,物为同类。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

出处 宋·张载《西铭》:“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示例 那里有一个是认真存了“仁人测隐”之心,行他那“~”的志向,不过都是在那里邀福。(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北宋张载的***思想。他认为“气”为世界的本源。人为物中一物,人同天地万物一样都源于“气”,人的本性也同于天地万物的本性,从而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抽象命题。要求爱一切人如同爱同胞手足一样,并进一步扩大到“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他的"民胞物与" 思想主张将儒家***现实化为人们生活中的准则,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同时对于现代社会的建设特别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