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而不实者有矣夫_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打***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16 0
  1.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2. 苗而不秀
  3. 苗而不秀成语故事
  4. 苗而不秀造句
  5. 成语故事(100字):君子之交淡如水 秀而不实 韦编三绝 饮鸩止渴 明珠暗投 吴牛喘月,蜀犬吠日 杯弓蛇影
  6. 秀而不实的解释
  7. 论语子罕原文

苗而不秀的意思是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释义: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

秀而不实者有矣夫_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打一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出处:《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成语接龙:苗而不秀→秀色可餐→餐风吸露→露餐风宿→宿弊一清→清清楚楚→楚璧隋珍→珍禽异兽→兽聚鸟散→散发抽簪→簪盍良朋→朋党之争→争长竞短→短兵接战→战争贩子→子为父隐→隐隐约约→约定俗成→成何体统→统一口径→径行直遂→遂心满意。

苗而不秀造句:

1、在这个新旧两种社会交替的时代,饱尝了人间冷暖的我们必须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免苗而不秀。

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禾苗虽长成了,却不结穗扬花,为孔子哀悼其门徒早死的话,虽有本领,但没成就,徒有其表,华而不实。

3、不论她长得如何,能力如何,也不论她性格是温和还是易怒,她也只是个苗而不秀的凡人。

4、在文艺界混了几年,岁月蹉跎,苗而不秀,至今没有像样的作品问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苗而不秀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禅.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译文:朝云啊,我们俩那可怜的孩儿还未长成就已夭亡,这难道不是老天爷在惩罚我吗?

我很想留住你的生命,可恨世上没有长寿之药,我只能用小乘禅为你送行.

我伤心的是一念之间你我前债已还,恐怕我们来生没有缘分再聚.

我惟愿无论多远,你我还能一同大醉卧在竹根上,然而我终究只能在夜晚点上青灯,陪伴着大圣塔内你的灵魂

“苗而不秀”,是孔子痛惜颜渊早死的话.《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后用“苗而不秀”比喻人未成长而早夭.南朝梁人庾信《伤心赋序》:“苗而不秀,频有所悲.追悼前亡,唯觉伤心.”

“不使童乌与我玄”,典用《扬子》:“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九龄而与我玄文.”此言朝云所生子干儿,未一岁而亡.

“驻景”句,是说想留住王朝云的生命,可恨的是无长寿之药.“赠行”句,是说朝云临死只能以佛教中的小乘禅送行.

“伤心”二句,用白居易“垂老休吟花月句,恐君更结后生缘”诗意.

“归卧竹根”句,典用杜甫“倾银泻玉惊人眼,共醉终同卧竹根”.

“夜灯勤礼塔中仙”,是说在夜晚我点上青灯陪伴着大圣塔内朝云的灵魂.

苗而不秀

(1)功亏一篑。(2分)?

(2)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1分)。运用了比喻说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如第一则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1分)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如果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1分)。

苗而不秀成语故事

“苗而不秀”,苗:指庄稼出苗;秀:庄稼吐穗开花。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出自《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 《论语·子罕》中“子罕”与人物子罕并不是同一回事。在这里,“子”指孔子;“罕”是表示频率的副词,即“少也”。

? 《论语·子罕》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孔子一生,据史书记载,教导了三千多学生。但有名字记录流传的,大概有七十余位。其中有十位,更是孔子最欣赏的优秀***。他们是: 德行:颜回(字子渊)、闵损(字子骞)、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

政事:冉求(字子有)、仲由(字子路)

言语:宰予(字子我)、端木赐(字子贡)

文学:卜商(字子夏)、言偃(字子游)

? 我们大致可以推定孔子在不同的时期中,收了三批重要的学生。

第一批是孔子30岁以后到45岁之间收的早年学生,这批学生比孔子大概年轻7、8岁到15岁之间。大都是在鲁国出生的青年。这批学生有: 仲由(子路,少孔子9岁)鲁人,卞之野人,尝食藜霍,负米百里之外。

颜路(颜回之父),鲁人 曾点(曾参之父),鲁人 ,公冶长(孔子之侄女婿)齐人,曾坐牢 ,孟懿子(鲁国贵族) ,南宫敬叔(鲁国贵族) ,冉耕(伯牛,少孔子7岁,冉雍之叔伯辈)鲁人 闵损(子骞、少孔子15岁)鲁人,事父母至孝。

? 第二批是孔子45岁以后至60岁左右,由出仕鲁国到周游列国期间收的***。这批学生年龄大多少孔子30岁左右,以鲁地、和卫国年青人为主,孔子游历外国,此段期间,孔子开始在政治上(51岁为鲁中都宰,54 岁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和学术上都有成就,有声望,这批学生有: 冉求(少孔子29岁)鲁人,助季氏聚敛,孔子叫学生“鸣鼓而攻之”。

端木赐(子贡,少孔子31岁)卫人,利口巧辩,善外交。

冉雍(仲弓,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说:“雍也可使南面”。

颜回(少孔子30岁)鲁人,《论语》称:“回也屡空”,“贤哉回也”。

高柴(子羔,少孔子30岁)卫人,《史记》载:“柴也愚,长不盈五尺”。

宰我(前522-458),与子贡大抵同年辈,鲁人,利口辩词,与孔子辩三年二丧。孔子斥为不仁。昼寝,孔子斥为“朽木不可雕”。 商瞿(少孔子29岁)鲁人,孔子传《易》於瞿 。

第三批是孔子晚年在60-70岁之间收的***,孔子游历多国,68岁返鲁定居,专心整理六经。所收***有来自多国,而以文学、言语见长。大多是学问型***,得传孔子诗书六艺之学。这批学生有: 卜商(少孔子40岁)卫人,魏文侯师,后世有子夏之儒

曾参(少孔子46岁)卫人,传孝经,后世有子思之儒(子思即孔伋,是曾子***,孔子之孙)

有若(少孔子43岁)鲁人,又称有子。

言偃(少孔子45岁)吴人,后世有子游之儒。

颛孙师(少孔子48岁)陈人,孔子曾说过:“师也过、商也不及”,“师也辟”等,后世有子张之儒。

樊迟(少孔子36岁)齐人,问稼,孔子斥为“小人”;问仁,孔子答以“爱人”。

原宪(少孔子36岁)宋人,隐而不仕。

高山仰止,景行行之!

苗而不秀造句

苗而不秀成语故事如下:

孔子见有的学生不大勤奋学习,稍稍有了一点进步就沾沾自喜,停步不前,心里很担忧。有一次,孔子同学生交谈,勉励学生说:“颜回是个勤奋好学的人,他的学问功夫,总在不断地进步,从没见他有停止的时候。你们今后应该向颜回学习啊!”

孔子说到这里,停了一会,又指着田里的庄稼说:“学习也同这种庄稼一样。有的虽然苗长得很好,但不吐穗扬花,有的即使吐穗扬花了,却没有结出果实。求学者,就该持之以恒,只有始终勤奋的人才能取得丰硕成果啊!”

成语释义:

意思是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出自《论语·子罕》。

古例:

元代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你元来苗而不秀,呸!你是个银样镴枪头。”郭沫若《玉簪花》:如果把我们耕种在阴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气暮气,苗而不秀。

相关造句:

1、运行木火分野,忌过与不及,偏阳偏阴,则苗而不秀。

2、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苗,农作物***发芽出士成苗。

3、水衰杀旺,亟须印绶,食伤重见,苗而不秀。

4、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5、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6、她只是个苗而不秀的凡人。

7、我们必须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免苗而不秀。

8、在文艺界混了几年,岁月蹉跎,苗而不秀,至今没有像样的作品问世。

9、黛玉先吓唬宝玉说告诉舅舅去,进而一笑道:“吓,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抢头。”

10、苗而不秀,自古斯恸。

成语故事(100字):君子之交淡如水 秀而不实 韦编三绝 饮鸩止渴 明珠暗投 吴牛喘月,蜀犬吠日 杯弓蛇影

苗而不秀造句如下:

1、我们必须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环境,以免苗而不秀。

2、她只是个苗而不秀的凡人。

3、在文艺界混了几年,岁月蹉跎,苗而不秀,至今没有像样的作品问世。

4、“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苗,农作物***发芽出土成苗。

5、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苗而不秀者:苗是已经生了苗,长出苗来了,但是「不秀」,秀是指出穗子,像稻榖它有稻穗,如果长了苗而不出穗,这样就不能结果。

秀而不实者:这是讲有的已经出了穗子,但是它不结实,就是没有结果实,这两种都不是令人满意的成果。

有矣夫:就是有这样的人,那大概是指孔子***们,到底指谁,孔子没有说。

孔子讲这个话,他的意思,蕅益***他批注里面讲,「令人惕然深省」,所以我们不要去猜测,孔子这个话到底是指谁?猜测这个没什么意义,关键是反求诸己,问问自己。

这个话说出来是让我们惕然深省的,惕然是警惕起来了,提高警觉心了,深刻的反省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是苗而不秀者,还是秀而不实者?还是你真正有得到了圆满的成果?这是讲求学,求学不能够苗而不秀,也不能够秀而不实,一定要到达成就的果位。

这是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的过程。有的人很有前途,但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在这里,孔子还是希望他的学生既能勤奋学习,最终又能做官出仕。

秀而不实的解释

君子之交淡如水:交:交情。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秀而不实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先秦·孔子《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韦编三绝: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 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 “韦编三绝”形容读书刻苦勤奋。 (出处《史记?孔子世家》)

饮鸩止渴:

东汉的霍諝,从小就很有胆识。他十五岁时,他舅舅宋光由于秉公执法,得罪了一些权贵,被他们诬告篡改诏书,关进了监狱。霍諝知道舅舅为人正直,不可能干这种事,就给大将军梁商写信,为舅舅辩白。信中说: “宋光身为州郡的长官,一向奉公守法,以便更好地为朝廷效力。 他怎么会冒着死罪去篡改诏书呢? 这不就是人为了充饥去吃附子(一种草药,有剧毒),为了解渴去饮鸩(“鸩”的羽毛泡过的毒酒)一样吗?如果这样的话,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他怎么可能这样做呢?” 梁商读了信,觉得说得有道理,把信拿给皇上看。不久,宋光被无罪释放。 “饮鸩止渴”比喻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其严重的结果。。 (《后汉书?霍諝传》)

明珠暗投: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臣犹见牛,见月而喘。”《太平御览》卷四引《风俗通》:“吴牛望见月则喘,彼之苦于日,见月怖喘矣。”

蜀犬吠日:蜀:四川省的简称;吠:狗叫。原意是四川多雨,那里的狗不常见太阳,出太阳就要叫。比喻少见多怪。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了。后来知道这蛇原来是屋角上一张弓照在杯里的影子,他的病就好了。

论语子罕原文

秀而不实的解释

(1).《论语·子罕》:“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邢昺 疏:“此章亦以 颜回 早卒, 孔子 痛惜之,为之作譬也。言万物育生而不育成者,喻人亦然也。”后以喻资质聪颖而 不幸 早死,或才能出众而功业不就。《梁书·徐勉传》:“夫植树阶庭,钦柯叶之茂;为山累仞,惜覆篑之功。故秀而不实, 尼父 为之叹息。”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非浪语,便道是秀才每秀而不实有矣夫,想皇天既与他十分才,也注还他一分禄,包的个上 青云 平步取。” 康 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今各国政日改良,夭民岁少矣,岂可令普天 众生 苗而不秀,秀而不实,遭罹此极欤!” (2).犹言华而 不实 。谓虚有其表。 宋 吴可 《藏海诗话》:“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 装点 者外腴而中枯故也,或曰秀而不实。”

词语分解

秀的解释 秀 ù 植物吐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秀而不实(喻人很聪明,却未做出 实际 成绩)。苗而不秀(喻人早死或虚有其表)。 特别 优异的,亦指特别优异的人:秀异。秀才。 优秀 。后起之秀。 美丽 而不俗气: 秀丽 。秀劲。 不实的解释 .不 结果 实。《礼记·月令》:“﹝孟夏之月﹞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不符实际。《后汉书·明帝纪》:“选举不实,邪佞未去。”

《论语·子罕》原文:

《论语·子罕》

春秋 孔子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尔。”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作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多的。”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两端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孔子说:“凤鸟不来了,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了。我这一生也就完了吧!”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

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的事情。

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地方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闭塞落后了。”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乐才得到整理,雅乐和颂乐各有适当的安排。”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继续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孔子说:“行事当以忠信为主。你能不友爱身边不如你的人吗?即使他们有了过错,也不要害怕改正。”

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孔子说:“不断地求取知识,以至于不在对现实世界的事物产生困惑;真诚的待人如己,以至于不在为个人得失而忧愁;勇敢的实践前行以至于不在畏惧任何困难。”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扩展资料:

《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

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百度百科-论语·子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