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幼有叙,朋友有信_长幼有序的上一句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5-31 0
  1. 五伦大道是指哪五沦?
  2. 什么叫人生五伦?
  3.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什么意思
  4.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译文
  5. 什么是五伦八德

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父子有亲,五伦是指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表明,以孟子“五伦”为标志,形成了“以人为本”的***道德观。

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规范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长幼有叙,朋友有信_长幼有序的上一句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指的是五种人伦关系,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伦大道是指哪五沦?

孟子认为:

1.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故应忠;

2.父子之间有尊卑之序,故应孝;

3.兄弟手足之间乃骨肉至亲,故应悌;

4.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故应忍;

5.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故应善。

什么叫人生五伦?

“五伦”的真正涵义

“五伦”是中华***道德的核心,本文对“五伦”的涵义进行了精微的阐发,其中多有前人所未曾道明之高见。

所谓“五伦”,是人们应该遵守的***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五项人际关系,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五伦”是东方社会自尧舜至今的传统***道德的核心,但很多人并没有正确地理解。有人认为,“五伦”是过去以血缘为中心的农耕社会形成的***关系,不适合当今科学文明发达、人类交际频繁的世界;还有人认为,“五伦”是在过去封建诸侯国家为维护家长制的权威和男尊女卑的思想而制定的纵向的、旧的***关系,不符合当今民主时代的平等要求;也有人猛烈批判“五伦”,说它是帝国主义时代统治者为维护自己的***、剥削劳苦大众,打着***道德的旗号,以使他们的残酷统治合法化,迫使人们盲从的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垃圾,应该早日清除。那么,“五伦”究竟是谁、在何时指定的,其内容如何?它为什么能在五千年的东方社会成为传统***道德的核心呢?

孔子十分推崇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圣君尧,孔子曰:“大哉尧之为君!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在尧舜时期,舜摄政,“慎徽五典,五典克从。”舜即帝位后对其臣下契说:“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由此可知,五伦(即五典、五教)始于舜帝,“后稷教民稼樯、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天叙有典,敕我五典五敦哉。”可见,五伦是人出生时上天赐予的***秩序,并非人为的东西,最初是由舜帝教给百姓的。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五伦内容的意义。

一、父子有亲

“父子有亲”意思是父母与子女之间要亲密、亲切。人出生后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自身与父母的关系,没有父母就没有自己,就不能成长。因此把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称为天伦,列为五伦之首。因为父母与子女血脉相连,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关系都亲密。本来就是一种天生的关系,为什么还要如此强调呢?为什么它又非居于五伦之首呢不可呢?

人的一生中,经常可以看到由于意见不同、观点差异或微不足道的金钱及物质利益原因,使本来亲密或应该亲密的父母与子女的天伦关系变得扭曲、甚至双方反目成仇的现象。为了维护父母与子女在任何情况下都亲密无间的关系才强调“父子有亲”,这并非本来没有、后来硬造出来的人为之物,而是维护人自出生之时所形成的天伦关系。即使是世界上最坏的人,如果他是你的父母,作为子女都不能将其抛弃,反之亦然。这就是父母与子女本来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汉字虽然超过五万多,但没有任何一个字能够代替“亲情”来表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子有亲”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命题,在任何情况下,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不应该有隔阂、缝隙。因此,“父子有亲”居于五伦之首。

叶公对孔子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回答说:“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因为父子相隐,符合天理人情,故直在其中。孟子的***“桃应问曰: ‘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履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祈然,乐而忘天下。’”即身为法官的皋陶必须忠于职守,而作为天下之主的舜为了自己的父亲则可以把一切荣华富贵当作烂鞋扔掉。也就是说,即使用整个天下也不能换取父子之间的亲情关系,在“父子有亲”之前,连天下皇帝的宝座也无足轻重。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制度如何变化,没有东西能比父母与子女的亲情关系更加珍贵,为了维护这种亲情,父母要关心爱护子女,子女的责任是孝敬父母。即使说父母不关心子女,那也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异,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尽管子女对父母非常恭敬,也很难完全尽孝,这是因为奉献爱心自上而下、有强及弱易,自下而上、由弱及强难。所以,古之圣贤都十分强调尽孝。

二、君臣有义

“君臣有义”的字面意思是指君主与臣下之间应该有义理、讲道义。人的一生中,除了父母与子女的家庭关系,然后就是君臣关系,所以君臣有义是五伦中的第二项。有人认为,仅从字面上看就知道君臣关系是过去封建帝国时代的***关系,所以它不适合于现代民主主义社会。然而,在今天,所谓的“君”是指国家的指导者,“臣”是指被领导者,“君臣有义”是说指导者与被指导者之间应该有义理。所以总统与公务员、首相与国民都是要遵守、讲究义理和道义,指导者要有“义”,被指导者也要有“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君臣有义”。如果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是最为珍贵的词的话,那么,“君臣”之间或者领导与被领导之间,“义”就是最高的命题。如果指导者不义,那么他就丧失了领导的资格;如果被指导者不义,那么他就应该受到处罚,这是因为在国家和社会中,“义”是最高准则。尽管是与我个人私交很深的臣下或公务员,如果他不义,就要依义谏诤。若三次相劝仍无济于事,则可进行革命,若无法革命就应当离他而去。君臣之间不能建立纯粹的私人亲情关系,惟有“义”才是可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君臣有义”。需要指出的是,并不仅仅是国家的最高***与被***要遵守这一道德规范,而且社会上所有的***与被***都要遵从这一规范,因为这是处理社会上***与被***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规范。

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君臣有义”曾被残暴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唯我所用地歪曲为“绝对服从***”,他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不可告人的野心,所以,今天许多受过这种教育的人都不能正确地理解“五伦”。其实,效忠***并非“君臣有义”的真谛,即使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君臣有义”也是要求“君”与“臣”都要遵守义理,是平等互惠的。所谓“即使君主不义,臣下也要忠义”显然是不平等的,但当要求君臣都要有“义”时,就不能乱骂一通,也是骂不倒的。何况“君臣有义”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都要讲信义。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君臣有义”都是必需的。

为了维护君臣之间的“义”,就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不正派的人不能当领导,这是全世界的共同呼声,也是改革的必然趋势。美国在任总统因“水门***”的政治丑闻而中途下野就是美国历史上的首例明证。因此说,不管古今中外,“君臣有义”都是国家和社会应遵守的***道德。

三、夫妇有别

所谓“夫妇有别”,是指丈夫和妻子应该有所区别的意思。人在一生中的第三个重要关系就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丈夫和妻子在共同生活中应该有所区别的意思是指,丈夫要遵循作为丈夫的***规范,妻子要遵循作为妻子的***规范,因为丈夫和妻子的义务不同,所以叫做“有别”。

有人把“夫妇有别”或“男女有别”当作男女之间要有差别来认识,也有人斥之为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思想的反映,是男性为了束缚、压制女性而制定的封建陋习。然而,“男女有别”是说男人要像男人一样说话、办事;女人要像女人一样说话、办事,并非不平等的***规范,而是平等的道德要求。

一般来说,男性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比较强壮、坚强,女性则比较温顺、仔细。要求男人要像男人一样是为了发挥男性的阳刚之气,他符合男性的本来特征;要求女人要像女人一样则是为了展现女性的温柔之姿,也符合女性的本来特征。因此,自古以来,对儿童进行教育时就有“男鞶革,女鞶丝”的要求。如果男性失去了男性的本色不仅是男性的不幸,而且也会使国家蒙受损失,女性亦然。只有男女各自按照自己的本色组建和睦的家庭,在严父慈母的协***育下,才可能培养子女的健康人格。

朱熹对“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作了如下解释:“夫妇,人伦之至亲至密者也。人之所为,皆有不可以告其父兄,而悉以告其妻者。人事之至近,而道行乎其间。”中国古代就有“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道之大者也。”的说法,认为夫妇问题是人际关系中重大而崇高的命题,君子之道产生于此。

当今世界被家庭问题所困扰,家庭迅速缩小、离婚率激增、家庭体制解体已成为全球共同的问题。据报道,美国结婚适龄期的男女青年中有30%的人是独生主义或婚外同居主义者,其余70%的已婚者还有80%的已经离婚,婚外同居者或离婚者的子***罪率逐渐增高,每年以 18%的比例递增。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夫妇平等或同等的逻辑并不能带来幸福的婚姻生活,只能使家庭解体,夫妇只有同心同德、同心协力、两位一体、尊重珍视对方胜过珍视自己才能构筑幸福之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夫妇有别。

然而今天的一些人却向往、憧憬美国的错误风潮,做着破坏传统家庭的蠢事,这是绝对不能允许的。我们要坚守男女有别的传统***道德秩序,保持男女的本色和纯洁性,建立令世人羡慕的幸福家庭。即使夫妇恩爱也要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严格区分各自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才能使爱情长久。因此,夫妇有别是夫妻间的最高命题。

四、长幼有序

所谓“长幼有序”,是指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应该有秩序。人生中第四个重要的道德规范是不同年龄的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起始于兄弟关系,推而广之,就是要重视社会上不同年龄层的秩序问题。

今天,有人批判说长幼有序是不合理的道德规范,认为论资排辈不可取,即使年龄大也没有必要受到除年龄以外更多的尊敬,主张应根据能力和业绩给以不同的待遇。当然,对有能力的人应当安排适当的位置并给予合理的待遇,但如果因为能力大就轻视能力小的、因为有力量就蔑视无力量的人,这实际上是仅只用于动物界或自然界的逻辑;如果哥哥凌蔑弟弟、成人欺负孩童、青年藐视老人,这与弱肉强食的动物界并无二致。哥哥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哥哥,以尊敬自己哥哥的心情尊敬别人的哥哥,以爱护自己弟弟的心情爱护别人的弟弟,以恭敬自己长辈的心情恭敬别人的长辈,只要长幼之间相互遵守顺序就能融洽相处。

近来有人认为,凡是旧的东西就没有价值、只有新的东西有价值,这种观点使“代沟”日益加深。虽然在科学技术等物质文明方面产品越新越好,但在***道德等精神文明方面却不能忘记继承传统文化。由于“物质万能”的错误世界观使当今世界陷入混乱状态,孟子曾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明确指出要尊敬长者。能够实现代际融合、将传统文化世代传承下去的长幼有序即使在今天也是极有价值的、必不可少的。今天,西方遵从着先来后到的顺序,似乎不知道遵守长幼有序的顺序。当然,先来后到的顺序也很重要,但在我们的东方社会则更重视长幼有序。因此,我们要协调好这两种社会秩序,建设一流的模范国家。

五、朋友有信

所谓“朋友有信”就是指朋友之间应该有信义、守信誉。人生中第五个重要的行为规范是同伴之间的关系。年龄相仿、地位相似的人之间的道德要求是信义和信赖,朋友之间讲信誉、有信赖才能建立平等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行善、讲仁义,惟有如此才可信赖。如若不善,就是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也不可信赖,何况朋友之间?因此,朋友之道,在于择善,朋友之间要相互批评错误,循循善诱。故曾子曰:“以友辅仁”,强调通过朋友之间的切磋琢磨达到仁的境界。荀子曾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话作比喻,说明即使是言行不正的人,若其周围的朋友都是行善、仁义之人,也会使其渐渐变好。曾子常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话每天进行自我反省,说明朋友相处、信义最为重要。因此,朋友有信是年龄、职位相仿的朋友的重要纽带,信义是朋友之间的之上命题。

以上我们大体考察了五伦的涵义,作为传统***的五伦虽然是四千余年前制定的,但在今天如果丢失了它也无法幸福、和睦地生活。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什么意思

我们现代也常说“***道德”之类等,但对人生五伦可能知之不多,毕竟属于古代封建传统文化,那到底有哪些***呢?

人生五伦,指的是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伦,是关系。在儒家看来人与人之间有五种关系,分别为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

而正统和谐的五伦关系应为: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人世间所有关系都可以归结在五种关系之内,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古到今,从无变化。

父子有亲

“父子有亲”,父亲教育孩子要慈爱有加,子女侍奉父母要孝顺体贴,也即古人常说的“父慈子孝”。这点适合于现代,父慈子孝在任何时代都毫不为过,有的传统文化还是要继承的。

长幼有序

“长幼有序”,哥哥要爱护好小弟并怀备至,做小弟的要时刻敬重兄长、不忘兄恩,如此手足情,便能兄宽弟忍、一团和气和长幼有序,这点儒家文化,我认为还是可以适当借鉴的。

夫妇有别

“夫妇有别”,不是指男女有别,而是家庭责任有别,作为丈夫得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责任,为***子则要照顾好家人和做好家务。因封建体制束缚,夫妇两者被赋予不同的责任,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妇女力量凸显,成为家庭顶梁柱的例子比比皆是

君臣有义

“君臣有义”,指君待臣以礼,臣奉君以忠,这种封建关系现在已被弱化成同志关系,森严的封建等级观念随着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这也是时代的进步。

朋友有别

“朋友有信”,这是交朋结友的原则,朋友之间要做到遵守信义、讲究信用,对待朋友不论贫穷富贵,真诚守信最为重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现代。

(文中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 译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父子之间以亲爱的感情为基础,君臣以相敬的礼义为基本

原文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意思是:父子之间以亲爱的感情为基础,君臣以相敬的礼义为基本,夫妻之间应该相敬如宾,长幼要有大小的次序,朋友之间的关系,以信义为基本。

什么是五伦八德

译文:

父子间要有骨肉之亲,君臣间要有礼义之道,夫妻间要挚爱又要有内外之别,老少间要有长幼之序,朋友间要有诚信之德。这就是“五教”的纲目。圣人尧舜让司徒契教化百姓的就是这“五教”,学子学习这五教,而他们学习的顺序,也有五条。

广博地学习,审慎地发问,谨慎地思考,明晰地分辨,忠实的贯彻。这就是学习的顺序。学、问、思、辨,四者已经穷究事物的道理。至于忠实的去贯彻,就要知道修身、处事、接物的原则,也有各自的要领。 说话忠诚信实,行为笃厚恭敬;制住怒气,抑制欲望;改正错误不断向善。

这是修身的原则。以礼义端正自己,不去追求物质利益;努力张扬阐明天下之大道,不去计较个人得失。这是处事的原则。 自己所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再让别人去做;自己做事未达到目的,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接物的原则。?

我私下里关注古代圣哲教人读书学习,无非是为了使人明白礼义道理,修养身心,然后推己及人,并不是为了记览词章,沽名钓誉,追求利禄。今天的一些学子,违背了圣者的教导。圣哲教育人的法则,在经典中都有记载,有志向的人,当熟读精思,审问明辨。

如果知道这是自然之理,必须以此约束自己,那就何必要等他人立下规矩,才依此去做呢?近世学堂虽有规则,但很不够,并未符合圣哲的意图。所以,本书院另立学规。

将圣哲教人读书求学的根本原则,分条列出贴在门楣上,请诸位学子共同研读,遵守执行,并约束自身.只有严格要求,才会有所戒惧.希望大家牢牢记住。

学规原文: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之序,亦有五焉,其别如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其别如左: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今人之为学者,则既反是矣。然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深思而问、辨之。

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近世于学有规,其待学者为已浅矣。而其为法,又未必古人之意也。

故今不复以施于此堂,而特取凡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大端,条列如右,而揭之楣间。诸君其相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则夫思虑云为之际,其所以戒谨而恐惧者,必有严于彼者矣。

其有不然,而或出于此言之所弃,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固不得而略也。诸君其亦念之哉。

与书院教育宗旨:

宋代书院在讲学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是其代表。《白鹿洞书院揭示》(亦称《白鹿洞书院学规》、《白鹿洞书院教条》)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一个纲领性学规。

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朱熹明确了教育的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虽然这些思想早在儒家的《论语》、《孟子》、《礼记》等典籍中就已经出现。

然而,把这些儒家思想汇集起来,用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为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学规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其贡献不可低估。《白鹿洞书院揭示》不仅对于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五伦是指父子、兄弟、夫妇、君臣、朋友,包括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具体解释:

1、父子有亲即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即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即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即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即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6、孝,就是孝顺。孝顺父母是为子女服务的责任,孝顺是报答父母养育子女的恩惠。

7、悌,就是悌敬。悌敬兄长,这是作弟弟的本份,悌敬就是报答兄长的恩。

8、忠,就是尽忠。忠于国家是公民的责任,尽忠就是报答国家的恩情。

9、信,就是信用。信用朋友,对朋友言而有信,行必笃敬,不可失去信用。

10、礼,就是礼节。见面要遵守礼仪,礼貌。

11、义,就是道义。为了正义,必须有勇气和勇气的精神。无论谁有困难,都应该尽力帮助,不起盗心,不要利用别人,不偏不倚,俯仰无愧。

12、廉,就是廉洁。廉洁自律,以清廉为乐,洁身自爱,廉洁奉公。

13、耻。就是羞耻。不要做任何不合理或违背良心的事。人若***,就如畜类。

扩展资料:

五伦八德之歌:

众位朋友个个要牢记,五伦八德时事要注意;

第一君臣有情又有义,君正臣忠治国是根基;

第二父母对子要仁慈,子报亲恩人生之第一;

第三夫妻恩爱不可欺,夫唱妇随遇事多商议;

第四兄弟之间如手足,和和气气家产勿争执;

第五朋友讲信讲友谊,道德往来贫富莫要欺。

以上乃是五伦之大意,***遵五伦上天欢喜;

再将八德内容说仔细,是孝梯忠信礼仪廉耻。

第一孝道百行孝为先,父母恩情德高如泰山;

无孝如树无根水无源,后来必定回报遭天谴。

第二悌道既是同胞情,兄弟姊妹乃是一母生;

兄宽弟忍不失手足情,一团和气家业无吵争。

第三忠道做事不亏心,真心实意时事要认真;

尽心协力至公无私情,光明正大做事不怕人。

第四信字人言而组成,是成是败信字为准绳;

君子修道以言来为定,深信因果轮回之报应。

第五礼道人的随身宝,天下之礼***不可少;

仪容端庄行为有礼貌,慈悲博爱如此品格高。

第六义道做事和正道,不义横财不贪也不要;

正义而取济善神灵保,光前裕后万古美名标。

第七廉到清白无污染,端端正正无私无邪念;

清正廉明忠诚把道办,家虽贫穷外财咱不贪。

第八耻道为人之本性,遵守耻道邪念则除净;

不知耻者身心不端正,奇形怪状时事要发生。

五伦八德内容已讲完,众位朋友时时要悟参。

要求和谐人伦做起点,***坚持实现大同天!

百度百科-五伦八德

新华网-国学中国人一定要知道:五伦、五常、四维、八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