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颈颉颃读音及意思_交颈而眠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10 0
  1. 歇后语有吗? 有名的
  2. 清朝官员的四方补子有龙图案是什么意思?
  3. 夫妻的称呼有哪些 盘点古今夫妻之间的爱称
  4. 清朝官服图案怎么解释及各代表什么意思?

泊庄世祖刘福辛在雨落山前安家立业时,这一带人烟稀少,并没有薯蓣。他落户这里,把路上吃剩的薯蓣埋在了地里,薯蓣也就在泊庄村扎根繁衍开来。

这薯蓣就是后来的山药。

那时,泊庄村前是一片洼地,几里之外就是滔滔的汶河。洼地土层极厚,最适合于山药生长。不几年,泊庄村就大面积种植起了山药。

交颈颉颃读音及意思_交颈而眠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福辛的后裔发现,山药不仅是美味佳肴能够解馋充饥,实乃是滋补佳品,经常食用不会生病。到了七世祖刘加宁,约在1591年至1643年间,泊庄刘姓人丁渐旺,逐渐与官府有缘。刘加宁结识青州衡王府第六代王爷朱常庶(在位于1596-1622年,死后谥宪王),并在府上做过典膳,二人交情深厚,常有来往。

有资料显示:高祖典膳公,讳加宁,字康宇。少时豪侠自放,不喜谋生,忤义庵公意,出之外祖家。公念不得于亲,涕泗横流,痛惩前日所为。不数年,拓地数百亩,援例典膳。义庵公色喜曰:孺子可教也。召之还委家秉焉。公性喜交游,堂上宾趾相错也。又轻财重义,济难扶危。如:邹平之张总宪华东,少遭家变,避出。公留之,且为延名师以教,后第进士,登九列。公有良马,衡蕃于木梁台山会见而爱之,倩人关说,公慨然赠之,不取其值。自是,两会王必至,公独任其供给。今家藏中画鱼二幅,其款识皆王所赠也。至于庆吊馈问周恤事,无虚日。故家虽饶裕,亩之所入才足供给而已。视封财自殖,杜门谢客,徒为儿孙作马牛者,盖相去远矣。

另据记载:加宁,登长子,字康宇,候选典膳正。生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三月二十七日,卒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九月十八日,享年五十有三。娶刘氏,生明万历二十二年二月二十三日,卒顺治十二年三月二十六日,享年六十有三。侧室高氏,合葬父墓之西。生子四:正斗、正箕、正居,刘出;正道,高出。

泊庄刘家与衡王府的交往就是从七世祖刘加宁开始的。那时,王爷朱常庶经常***雨落山一带,少不得到山下吃住几日。刘加宁都是盛情款待,始终奉陪,颇得王爷好感。刘加宁也有意与衡王交往,做得一手好菜,又加之性情豪爽,喜好结交,不重钱财,也善打猎,与王爷朱常庶性格相宜,一拍即合。虽不至于八拜之交,但情同手足,每年来往数次。

这衡王府是很有来头的。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皇帝朱见深封他的第五子朱祐珲为衡王;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衡王就藩青州。在朱祐珲还没有到达青州之前,这里就大兴土木,为他修盖了一所富丽堂皇的王府。这王府,不光是建筑气派极力模仿北京城里的皇宫,就连里面的摆设、机构设置以及随从人员的配备等等,也都跟皇宫差不多,只是规模小些、定员少些罢了。诸如长史司、审理所、典膳所、奉祠所、典宝所、纪善所、良医所、典代所、公正所,还有什么伴读、教授、引礼、典服、承奉、宫女、内监等等,一应俱全,俨然是国中之国。

朱祐珲就藩青州一共三十九个年头,于嘉靖十九年(公元1538年)病死。皇帝封给他的谥号为“恭”,后人习惯于称他为恭王。衡王当然是世袭制,连同恭王在内,一共传了七王。其余的六个衡王是:庄王厚桥,康环球载圭,安王载封,定王翊镬,宪王常庶,最后一代衡王名民朱由棷,因为明朝灭亡,他被清***杀死,故而没有谥号。在这七个衡王中,康王载圭传位给弟弟安王载封,载圭、载封是同辈,所以人们说衡王熙凤是“六代七王”。此外,按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立下的规矩:天子之众子必封为王,王之众子必封为郡王。衡王的儿子们还封有几个郡王,他们是:亲乐王厚燫、载玺、翊熔,高唐王厚英、载墀、翊镶、常泽,玉田王厚烃、载塘等等,一共二十九位郡王,他们也包括在衡王世家之内。

明太祖朱无璋推行封藩制度的本来目的是巩固中央集权,加强皇帝对全国的控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维宗社会无疆之庆,植邦家不拔之基”。看来,这位开国皇帝是过分的天真了,事情并不像他想得那样简单!朱元璋的大儿子死得早,他直接传位给其长孙朱允文,只这一传就出了漏子。朱允文即位不久,就发现自己的几位拥有很大兵权的藩王叔叔,都虎视眈眈地注视着金銮殿宝座,对自己的皇位是个不小的威胁。为剪除后患,他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的计谋,先后把周王朱素、齐王朱扶等废为庶人。燕王朱棣心里明白,挨下去就轮到自己了,不如先下手为强!他援引《祖训》,以“清君侧”为由,发动了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激战,从侄子手里夺得皇位,当了皇帝,年号“永乐”。朱棣从父亲和侄子那里吸取教训,认为藩王是个应该慎重对待的问题,既不能给他们留有兵权,也不能草率从事将他们废为庶人。于是,就想了个折衷的办法,保留封藩制度,但不给藩王以兵权,只是让他们有个好地方住,吃好喝好玩好,舒舒服服地过一辈子算完。朱棣的这一想法在最高封建统治者中间很有代表性,自那以后的历代帝王都一脉相承,希望藩王们能够安分守己,乐享天年,不要危及江山社稷,第一代衡王朱祐珲,可说是按照这种主导思想塑造出来的典型。他“乐善好礼”,除去按照礼仪谒宗庙、朝天子之外,就是暇居斋宫,手不释卷,醉心于研究琴棋书画。他的书法很精“四体皆工”,写诗也有一定的造诣,当时社会上评价他是“大书结构有体,诗章足垂世教”。他的哥哥明孝宗弘治皇帝很喜欢他,称他为“诸藩之范”,敕命将从前废掉齐王所留下的土地全部赐给他,而他却怕搅扰了当地百姓,力辞不受。正由于这样,朱祐珲自打就藩以来,一直同地方上处得很好,即使遇到自己府上的人同外界发生纠葛,也不以势欺人,而总是说:“此乃我左右之过也!”因此,他的名声很好。以后的几代衡王,开头还以继承“祖训”为荣,出了几个文雅之士大夫。他们结交的也都是社会上的一些文人墨客,府内上下研究琴棋书画的风气很浓,所以朝廷给他们在府前立的那两座石坊上,题写的匾额为“乐善遗风”、“大雅不群”。第一代衡王朱祐珲,号乐善子,这“乐善遗风”的意思就是赞扬衡王府保持了乐善子的良好“家风”。遗憾的是他们的这种家风并没有保持到底!大概是由于奢侈的剥削生活所决定的吧,他们必定要变,及至到了第六个衡王——宪王时期,就变得很不像话了,内部荒****,对外仗势欺人,连他们的家奴、院公也狗仗人势,不把地方官员放在眼里,老百姓就更不值一提了,府内那么一变味儿,过去同王府交往甚厚的文人墨客纷纷掩鼻而散,不再登门,而社会上的一些地痞流氓却像苍蝇逐臭那样,嗡嗡嘤嘤地聚拢来。这帮社会渣滓一旦投奔衡王府,就身价倍增,连地方官府也无权过问了。于是,衡王府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他们内外勾结,形成一股势力,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成了青州的一害。

最后的一代衡王朱由椰,贪吝懦弱,既腐化又无能,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破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不料,明朝的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又把闯王撵出了北京城,满族贵族多尔衮趁机拥立爱新觉罗.福临当了中国的主宰,这就是清世祖顺治皇帝,当时,刚刚入关的清兵,李闯王的农民军,还有明王朝的残余势力,成了一锅粥,这时候,一位名叫李士元的领兵将军找到朱由椰门上,劝他即位称帝,挑旗抗清,恢复明朝的江山。这位李将军说:“你是朱家直系,又据青州这个要冲,再加上我手下有部分军队,也许能一呼百应,恢复明朝社稷,如果失掉这个机会,江山落在旁姓人手里,你衡王还值几个大钱?只要人家一张纸条下来,要你的脑袋你也得乖乖地伸出脖子啊!”但是,朱由椰却不敢冒险,甘愿听天由命,束手就擒,后来干脆投降了清兵。当时,清***正忙着安邦定国,无暇顾及一个区区藩王,暂时对朱由椰***取了安抚政策,目的是让这个惊弓之鸟暂时安顿下来。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可就腾出手来收拾他了,先是指责衡王府子弟叛乱反清,将朱由椰召进京去“对质”,实际上则是把他囚禁了起来。第二年,也就是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干脆给他加上个反叛的罪名砍了脑袋。在朱由椰被杀的同时,青州的衡王府被抄,富丽堂皇的宫殿顷刻夷为平地,其建筑物料和豪华的摆设,“半归禅刹,半入侯门”,有一部分用于修建了宏伟壮观的法庆寺,有一部分归了官司宦人家。

衡王府六代王爷朱常庶因迷恋林四娘,身体虚弱,心慌肾虚,用尽良方治疗不见起色,甚是忧虑。一日,王爷朱常庶到雨落山打完猎后来到泊庄村拜访刘加宁,诉说胸中之苦闷。

刘加宁听后道:“山药为滋补之品,常食可滋阴壮阳,王爷不妨一试。”

王爷道:“刘公知我身子弱之缘故。不瞒你说,我和林四娘是百般恩爱,形影不离,房事日多,身子亏也!”

刘加宁道:“我怎不知?那林四娘是何等人物,王爷艳福不浅啊!不过无大碍,山药食疗足以弥补贵恙。”

说起林四娘,倒也是一个英雄女子俏丽家人。《林四娘别传》云:“林四娘者,明莆田人。父兆梦,闽中名下士。崇祯间,举江宁推官。四娘生金陵,美姿容。幼聪慧,喜音律。年十五,貌益出众。囗袖垂髫,婵娟窈窕,顾盼媚妩,不可描画。尝携箫登梅花山,一弄徵羽,风生碧竹,水咽红管,人皆以为弄玉前身云。未几,梦兆调赴青州……” 林四娘原本是秦淮歌妓,后又成了衡王朱常庶的宠妃,虽然平生只参加过一次战争,却因此而被人们称为“姽婳将军”。姽婳就是美丽的意思,这位年轻貌美的姽婳将军,在那次艰难的战争中香消玉殒,然而她那不散的芳魂,又在世间留下一段神奇的故事。

那是明末祟祯年间,红粉佳丽遍地的秦淮河畔,又增加了一个新娇娘。她虽在青楼,却坚持卖唱不卖身,但也有吸引客人的绝招:歌罢兴酣之时.换上一身精致的短靠,或舞剑、或弄枪,来上一段精彩绝伦的功夫表演,这一手在秦淮歌畔可是绝无仅有,让寻花问柳的客人大开眼界。这个奉歌献武的歌妓便是林四娘,她凭着独具一格的武功和雪肌滑肤、蛾眉明眸的美貌,尤其是因长期习武而练就的丰美身段,很快就成了秦淮河畔的红人儿。

这林四娘一个风尘女子,为何学得了一身绝色的武功呢?原来她出身于武官世家,父亲林枢本是江宁府的府官,继承家技,拳枪剑刀,样样精通。林四娘自小随着父亲习武,学什么像什么,身手不比父亲差到哪里去。不料在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因所管库银被盗而下狱,家人千方百计地打点挽救,耗尽家资,却毫无结果。母亲气极而死,林四娘无依无靠,最终沦落为青楼歌女。

不久后,封蕃青州的衡王朱常庶游幸金陵,来到秦淮河畔寻欢作乐。这朱常庶已是六传衡王,他的祖先是明孝宗祐樘的胞弟,分封为衡王,王位世袭,传到第六代便是衡王朱常庶了。这时的皇帝明思宗,算得来应是衡王朱常庶的侄辈,如此一来,他便更可恃长逞骄了。衡王朱常庶除好色之外,也喜好谈兵弄武,到了秦淮河畔,听说歌妓林四娘武艺超群,顿时大起雅兴,召来林四娘侍宴助乐。林四娘着一身纯白镶金边的短靠来到衡王席前,衡王原料想,习武的女子必是五大三粗,一见林四娘却猛然一震,眼前这女子,云鬟高耸,眉目娇俏,白脸蛋上红霞匀染,真是一个美娇娘!若不是那身打扮衬出几分英爽之气,谁会想到她竟是舞剑弄枪之人呢!林四娘请过安后,开始了表演,只见她抽出腰间佩剑,手腕轻抖,身前便簇出一朵闪亮的剑花,紧接着,柔韧的长剑上下翻舞,娇美的身段翩翩翻腾,如蛟龙出水,若惊鸿起舞,越舞越快,最后只见一片银光闪烁的剑影,不见了花儿一般的林四娘。衡王在席上大声叫好,最后还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直冲着林四娘鼓掌。

表演之后,林四娘被召到衡王身边侍酒,***下来,她娴静轻柔,燕语莺声,与刚才的形象判若两人,使衡王更加陶醉。一次相交,衡王便对林四娘大为倾倒,离开金陵时,就带上了已赎身的林四娘,回到青州王府,林四娘摇身一变成了王妃。

衡王府中佳丽成群,但自从带回了林四娘。衡王便对其她粉黛失去了兴趣,日夜与林四娘形影不离,一同饮酒论诗,一同习剑练枪,款款相依,交颈而眠。从林四娘身上,衡王发现女子习武别有一番风韵,于是将王府中所有的姬妾侍女组织起,由林四娘为统领,勤练枪剑之术,演习攻守战术,俨然成了一支娘子军。林四娘对此十分用心,经常穿起银质铠甲,腰佩双剑,像将军一般教导和督促她的女兵们;众女子受林四娘的感染,对武艺兵术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勤学苦练,很快就大有长进。衡王仿佛是这支娘子军的参谋,经常来视察她们的演练,还不时地指点一番,看到这些昔日弱不禁风的女子,如今竟也翻腾搏击得像模像样,衡王十分开心……

想到这里,王爷叹了口气说:“我一世英雄,竟也难过这美人关。人间风情我又抛舍不了,你叫我如何?”

刘加宁说:“王爷岂能辜负上天之好德?从明日起,我就去府上,专为您做山药吃,不出半年,保您恢复如初。”

“当真?”王爷大喜。

刘加宁点头

当日,设宴款待王爷,自然少不了那醋溜山药、乌鸡炖山药、拔丝山药等等。王爷边吃边赞不绝口:“嗯,确实好菜,可口,可口!”

次日,刘加宁命家人挑选了两大筐上等山药,并带一名厨师,亲陪王爷去了青州府。

王爷过爱从甚,封刘加宁为衡王府典膳。

果然不出半年,王爷胖了许多,满脸透着红润,一副十足的精气神。一日,王爷拍着刘加宁的膀子说:“刘公的方子极是灵验,我如今感到轻身自如,好像年轻了10岁。哈哈……”

刘加宁说:“山药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你每餐必食,定能长命百岁。哈哈……”

王爷说:“你们那泊庄种了这么多山药,山药又有这么多好处,我看你都成了山药王了!”

刘加宁哈哈笑道:“谢王爷提携,我就当这山药王吧!哈哈……”

自此,刘加宁“山药王”的绰号就在四邻八疃传开来。

山药作为滋补食品,成为衡王府主要膳食。每年,泊庄都向衡王府进贡大批的山药。这种山药,形似萝卜,用筷去皮后,肉呈白色,煮熟后糯软味美。它的块根除去外皮后,可入药。山药加工后呈园柱形,表面黄白色,光滑,质坚硬,断面白色、粉质,气微甘味酸,嚼之发粘。自朱常庶王爷后,衡王府大小官俾都喜好于这道美味佳肴。不光平日里实用,就是婚礼喜庆宴会也少不了这道菜,而且做法多种。衡王府和泊庄刘家的交情日深笃厚,常拨付银两扶持刘家种植山药。因而,山药作为一种上等补品和百姓的一种种植习惯延续至今。经过不断品种优选,泊庄山药目前已为家家户户种植,质量优良。形成以泊庄为中心、辐射高崖镇及安丘汶河岸边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

山药一直是清宫的重要膳食,慈禧太后养颜长寿秘笈之一就是喜食山药。满族发迹于中国东北部的白山黑水之间,他们是从游牧生活经过长时期的汉化以后,才进入中原的,并依靠其强悍的八旗铁骑,建立了清王朝,统治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大帝国。

清宫一直保留着他们游牧生活的肉食爱好。每年,东北三省都要向清宫进献最好的山珍野味:肉类——牛、羊、猪、鹿、狍、獐、熊、鸡、鸭、鹅等;鱼类——鲤鱼、鲫鱼、鳟鱼、白鱼、扁花鱼、细鳞鱼、鲟鳇鱼、赭鲈鱼等;野菜——青笋、冬笋、小根菜、山韭菜、山药、松菇等。

山药古称“神仙之食”,历史上曾是地方官员向皇室进贡的重要特产,目前也成为我国特殊的药食兼用的出口创汇蔬菜。山药具有营养价值高、低热量及多种保健功能,可增强自身免疫力,减少有害物质***,调节代谢,调节内分泌,调节心肾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糖尿病、慢性胃炎、神经衰弱等疾病症状。

在我国传统中药中有著名的“四大怀药”,即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和怀菊花。因它们均产于黄河北岸的武陟、博爱、沁阳、温县等地区,而这些地方在1913年前均属怀庆府(今河南沁阳)管辖,故称为“怀药”。四大怀药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早在公元718年东周时代就被作为进贡给朝廷的主要礼品,后来在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现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更是将四大怀药称之为“华药”。该地区种植山药,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其品种为正宗鸡骨淮山药,明朝万历年间,列入朝迁贡品,被封为“一品山药”,专供皇宫御用,其营养及药膳价值,可想而知!据当时太医鉴定:可以健脾、胃、补干、肾、除消渴、止烦燥、预防肿瘤、治妇女带下、血崩、起到***调摄作用。现为提倡科学、改良品种,经农科院研究所推荐,移植日本白山药品种,其质量产值,比鸡骨淮更胜一筹。

泊庄村种植山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从整地、育苗、种植、管理、收获、贮藏,都有极严格的操作要求。在防止品种退化方面,作了许多尝试。现已形成相当的规模,成为百姓们收入的重要来源。正应了先人那句话:“这薯蓣可保你全家一路不疾,日后也必是你家发迹之物。”

三年后,到了崇祯八年,晋陕一带久旱不雨,饥荒延绵,民不聊生,到处发生变乱。山西的流贼王嘉允大举向外发展,其属下的一班人马由王自用率领攻向山东青州。青州的衡王朱常庶向来以为自己武功盖世,兵法更是无人匹敌,所以根本不把王自用一伙人看在眼里。当王自用的人马把青州城团团围住,准备攻城时,衡王一怒之下,亲自挺枪跃马,率领青州守军主动出击。但毕竟守军寡不敌众,加之衡王的过份轻敌,守军很快就处在了下风,被贼军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进退不能,形势十分危急

城内的官吏眼看王爷出师不利,而贼军的声势越来越大,不由得心惊胆颤,信心丧失,准备开城降敌,以委屈求全。林四娘闻讯后,柳眉倒竖,杏眼圆睁,毫不顾忌地将官吏们叱责一顿,然后召集了王府中的娘子军,倡言:“出兵救主,以报夙恩!”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演练了三年的娘子军们,虽然心底里惧怕真刀真枪的实战,但一想到一旦城破,自己也不会有好下场,不如拚上命去一决雌雄,顶多是个玉石俱焚!于是个个摩拳擦掌,披挂上马,听从林四娘的指挥。

经过仓促的编组、整备后,林四娘带着娘子军的队伍出发了,女兵们个个脸上都是一副庄严肃穆的表情。城门开启处,城外的贼军忽然看到一支装备齐整的队伍威风凛凛地冲了出来,待冲到近处,却见一个个士卒面容姣好,描眉涂唇,秀目含怒,煞是有趣。

“是群娘们儿!”贼兵们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同时也就放松了警惕。趁此机会,林四娘一声呐喊,指挥着娘子军猛地冲入敌阵,刀枪齐下,杀得贼兵屁滚尿流,半天还没醒过神来。

……

“山药王”刘加宁与衡王府朱常庶王爷的一段佳话在泊庄一带流传至今。

歇后语有吗? 有名的

古代对爱情的雅称

古代对爱情的雅称,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古代很多称呼和现在不一样,一般对爱情是怎么称呼呢,以下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关于古代对爱情的雅称的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对爱情的雅称1

古代对于“爱情”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称呼,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流传下来美好爱情的典故,如中国古代十大爱情故事:梁祝化蝶、牛郎织女、白蛇传、长恨歌、凤求凰、孔雀东南飞、天仙配、嫦娥奔月、红楼梦。

另一种是歌颂爱情的诗篇,如古代10首经典爱情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春秋诗经(国风中的一首)周南 关雎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 汉乐府 上邪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 崔护 题都城南庄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唐 刘禹锡 竹枝词(三)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 元稹 离思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 杜牧 赠别(二首)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 李商隐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 李商隐 无题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唐 李商隐 锦瑟

对于“分开”的话,古代的离婚称为 “和离”、“下堂”、"绝婚"、"离弃"、"休妻"、"出妻"。

古代对爱情的雅称2

秦晋

在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世代结为联姻,人们就把两姓联姻称之为“秦晋之好”,是用来表示美满而和谐的夫妻关系的。

朱陈

“朱陈”是古代的一个村名。唐朝的时候,大诗白居易的《朱陈村》写道:“馀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朱陈这两个字,用来作为联姻的代称了,也用来指夫妻。”

琴瑟

琴和瑟本来指的`是两种乐器。当这两种乐器合奏起来的时候,其音韵悠扬、动人心弦。所以,古人就以“琴瑟”来比喻夫妻之间融洽美好的感情。后来,“琴瑟”二字逐渐演变成了对夫妻的一种雅称。

鸾凤

鸾和凤指的是两种鸟。古代有鸾凤和鸣的美丽传说,于是便取其寓意美好,将“鸾凤”作为夫妻的雅称。

鸳鸯

有一种生活在水中鸟,雄为鸳,雌为鸯。结为夫妻的鸳鸯经常相依相伴,交颈而眠。所以古人称其为“匹鸟”,就是匹配之鸟的意思。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便把“鸳鸯”这两个字作为夫妻的一种雅称。

后来,人们逐渐把夫妻称为“爱人”。象征着既然是夫妻,就要真诚相爱,只要有爱在,夫妻之间就会幸福甜蜜

后来的后来,还有一些人为了追求时尚,还将夫妻称为“情人”。

清朝官员的四方补子有龙图案是什么意思?

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没有不能达成的事,只要有决心去做,必能完成。西游记˙第二回:「悟空道:『这个却难!却难!』祖师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悟空闻得此言,叩头礼拜。」亦作「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赊三不敌见二:比喻空许的好处比不上现有的。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不去!不去!俗语谓『赊三不敌见二』,只望你随高就低的送一副便了。」

3. 一客不犯二主:一件事由一个人承当到底,不麻烦第二个人。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亦作「一客不烦二主」。

4.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比喻人也有走好运的时候,不会永远屈居下位。西游记˙第七回:「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於我,便罢了。」

5. 马流:猴子。西游记˙第十五回:「我把你这个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

6.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向人借东西或借钱,能守信用按期归还,以后再借就容易了。西游记˙第十六回:「『我正愁你不还我的宝贝,无处寻讨,且喜就送来也。』行者道:『老孙可是那当面骗物之人?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作者: 幽静花香若海瀛 2005-10-8 15:17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7. 君子不念旧恶:不计较过去的过错。西游记˙第二十六回:「大圣,古人云:『君子不念旧恶。』只管题他怎的!菩萨著我来迎你哩!」

8. 虎毒不吃儿:老虎虽然凶猛,尚且不吃虎子。比喻人不论如何狠毒,也不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常言道:『虎毒不吃儿』,凭著我巧语花言,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亦作「虎毒不食子」、「虎毒不食儿」。

9. 龙游浅水遭虾戏:比喻能人处於困境,难以发展,反受庸人的欺凌。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10. 虎落平原被犬欺:比喻英雄在失势时,容易遭到小人的欺侮。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纵然好事多磨障,谁像唐僧西向时?」

11. 当家才知柴米价:主持其事的人,才知道事情的难。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当年行者在日,老和尚要的就有;今日轮到我的身上,诚所谓『当家才知柴米价,养子方晓父娘恩。』」

12. 上门的买卖好做:别人找上门来的容易应付。比喻以逸待劳,容易成功。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常言道:『上门的买卖好做』,且等慢慢的捉他。」

作者: 幽静花香若海瀛 2005-10-8 15:18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3. 请将不如激将:请人做事,正面的请求不如反面的激发来得有效。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又思量道:『请将不如激将,等我激他一激。』」

14.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只要做了你一天的老师,就得终身视之为父辈。 西游记˙第三十一回:「万望哥念『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情,千万救他一救!」

15. 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不经过一番艰苦磨练,便成不了大器。西游记˙第三十二回:「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16.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抬高对方,助长对方的声势,而低估自己的?,贬低自己。 西游记?第三十二回:「大王,怎麼长他人之志气,灭自己之威风?你夸谁哩?」

17.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他人一命,远胜为寺庙建造七层佛塔。比喻救人活命,功德无量。西游记˙第三十三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驮他驮儿便罢了,且讲甚麼『北斗经』、『南斗经』!」

18.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比喻纵使是亲人,三年不见,也会变得生疏、陌生。 西游记˙第四十回:「哥啊!常言道:『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哩!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它那里与你认甚麼亲耶?

作者: 幽静花香若海瀛 2005-10-8 15:19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9. ?看僧面看佛面:?看本人的情面,也看第三者的情面。指总要给点面子。 西游记˙第四十二回:「菩萨你却也多疑。正是『?看僧面看佛面』千万就我师父一难吧!」

20.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即使强大有力者也无法压制地方上蛮横凶恶的人。西游记˙第四十五回:「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或作「强龙难敌地头蛇」。

21. 鸡儿不吃无工之食:比喻人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常言道:『鸡儿不吃无工之食。』你我进门,感承盛斋,你还嚷吃不饱哩!怎麼就不与人家救些患难?」

22.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对事物的了解不够澈底、完整。西游记˙第四十七回:「哥哥,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今路多嶮峻,我挑著重担,著实难走,须要寻个去处,好眠一觉,养养精神,明日方好捱担。」

23. 得胜的猫儿欢似虎:形容因胜利而得意忘形。西游记˙第六十一回:「这大圣果然欢喜。古人云:『得胜的猫儿欢似虎』也,只倚著强能,更不察来人的意思。」

24. 好死不如恶活:只要活著,即使要忍受屈辱折磨,总比死了还好。西游记˙第六十三回:「好死不如恶活。但留我命,凭你教做什麼。」

作者: 幽静花香若海瀛 2005-10-8 15:19 回复此发言

--------------------------------------------------------------------------------

5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25. 放了屁儿却使手掩:饰非的意思。西游记˙第七十二回:「上门的买卖倒不好做!放了屁儿,却使手掩。你往那里去!」

26. 禽有禽言,兽有兽语:比喻各有彼此沟通了解的方法。西游记˙第七十二回:「原来那妖精幔天结网,掳住这七般虫蛭,却要吃他。古云:『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当时这些虫哀告饶命,愿拜为母,遂此春***百花供怪物,夏寻诸卉孝妖精。」

27. 曾著卖糖君子哄,如今不信口甜人:比喻曾经吃亏上当,从此不再轻易相信他人的花言巧语。西游记˙第七十二回:「那些妖闻此言,魂飞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爷方便方便!我等有眼无珠,误捉了你师父,虽然吊在那里,不曾敢加刑受苦。望慈悲饶了我的性命,情愿贴些盘费,送你师父往西天去也。』八戒摇手道:『莫说这话!俗语说得好:「曾著卖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钯,各人走路!』」

28. 远来的和尚好看经;比喻外来的人较受重视。西游记?第七十二回: 常言道;「远来的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29.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好事情不容易传扬,坏事情却往往传得很快。西游记˙第七十三回:「行者道:『正是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像我如今皈正佛门,你就不晓的了。』」

30. 放屁添风:比喻力量虽小,却也有帮助。西游记˙第七十五回:「俗云:『放屁添风。』你可也壮我些胆气。」

6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31.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那城里一个小妖儿也没有了。正是『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他见佛祖收了妖王,各自逃生而去。」

32. 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不能只信任对方表面的正直,要提防对方会下毒手。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妖精不精者不灵。一定会腾云驾雾,一定会出幽入冥。古人道得好:『莫信直中直,须防人不仁。』」

33. 告人死罪得死罪:诬告他人反而自己受罚。劝诫不可诬陷他人。西游记˙第八十三回:「常言道:『告人死罪得死罪』须是理顺,方可为之。」

34. 明人不做暗事:心地光明的人不在暗地里做见不得人的事。指为人处事光明正大。西游记˙第八十四回:「我不是夜耗子成精。明人不做暗事。吾乃齐天大圣临凡,保唐僧往西天取经。」

35. 手插鱼篮,避不得腥:比喻既然要做这事,就不要有顾虑。西游记˙第八十六回:「古人说得好:『手插鱼篮,避不得腥。』一不做,二不休;左右帅领家兵杀那和尚去来!」

36. 画虎?成反?狗:描绘?虎的样子却画得?像,反倒画成一条威猛尽失的狗。比喻人好高骛远,但能?足,仿效失真,变得。西游记?第八十八回:「教?也容?,只是你等无?,使?得我们的兵器,恐学之?精,如 『画虎?成反?狗』也。

7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37. 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事情发展到了极限,就转化为相反的一面。指乐极生悲。西游记˙第九十六回:「没奈何,却在那破房之下,拣遮得风雨处,将身躲避。密密寂寂,不敢高声,恐有妖邪知觉。坐的坐,站的站,苦捱了一夜未睡。咦!真是个:泰极还生否,乐处又逢悲。」

38. 起头容易结梢难:事情开头容易,但要有令人满意的结果却很难。西游记˙第九十六回:「常言道:『起头容易结梢难』,只等我做过了圆满,方敢送程。」

39. 孙猴子一个筋斗翻了十万八千里,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掌心:比喻虽然有很大的能耐,但始终逃不出对方的控制。

40. 孙悟空神通广大,也不得不拜当方土地神。

41. 取到佛经,是唐僧的功劳;惹了祸,就是孙猴子倒楣。

西游记歇后语

1. 孙悟空的毫毛:(1) 随变(便) ---喻不加限制,怎麼方便就怎麼作 (2)神通广大。形容本领或手段极高强。 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 和孙猴子比跟斗:差著十万八千里。孙悟空一个跟斗可翻过十万八千里。形容差距很大。

3.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大能小。喻大小随意,不加限制。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从东海龙王那取来一根「如意金箍棒」,可随心意变大变小。

9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4. 孙悟空闹地府:勾他的生死簿。 西游记第三回中,孙悟空学道后,曾大闹地府,威胁地府十王把生死簿上猴类的名字全勾掉,以为这样就能永生。 (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将我们的生死簿看了,但有我等名号,俱是我勾了,都不伏那厮所辖也。)

5. 叫他当了弼马温:表面上是封了官,实质上是架空了。西游记第四回中,太白金星奉玉帝招安圣旨,请孙悟空上天,拜受仙籙,玉帝仅封他为『弼马温』,是个没有品从的官。这样的官,最低最小。

6. 孙悟空守蟠桃园:坏事。谓出了差错或变故:喻指情况不妙了。西游记第五回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因孙悟空被封后,在天庭无所事事,变叫他看守蟠桃园。孙悟空趁机大量偷吃蟠桃。

10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7.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来。西游记第五回中,王目娘娘设宴,大开宝阁,做『蟠桃大会』,并未邀请孙悟空,孙悟空即暗自赴会。

8. 不管你怎样变,也露出条尾巴来:任你如何狡猾善变,也会露出马脚。西游记第六回中,二郎真君斗孙悟空,二人变化无穷,后来孙悟空变作一座土地庙,张著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菩萨,眼睛变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竿。以致被二郎真君识破。

9.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形容办事毫不费力,轻而易举。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尽管本领高强,却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11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0. 孙猴子压在五行山下:背上越来越重。喻生活越艰难或负担越来越沉重。西游记第七回中,孙悟空虽然法力强大,但最终受制於如来佛,未能跳出如来摩手掌心。如来佛翻掌一推把孙悟空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即五行山,把孙悟空镇压住,直至五百年后唐僧取经路过,才把他稍出来收为徒弟。

11. 像紧箍咒那样:可以管得住孙悟空。指用这种方法可以制服他。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观音菩萨授唐僧『紧箍儿咒』,若孙悟空不服唐僧使唤,就默念此咒,孙悟空再不敢行凶,不敢无礼了。

12. 孙猴的帽子:紧得很。(1).指时间紧迫 (2). 喻约束很严。 西游记第十四回中,孙悟空的头上被戴著头箍,只要唐僧念紧箍咒,头箍就会变紧。

12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3. 猪八戒初进高家庄:***装好汉子。比喻冒充英雄好汉。西游记第十八回中,猪八戒被逐出天庭后,错投猪胎。但为了取到高家庄的民女,变成俊和模样,***装勤劳能干。

14. 招亲招来了猪八戒:自找难看(堪)。西游记第十八回中,高老要招个女婿,猪八戒变成俊和模样,高老招了他。「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作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像个猪的模样。」

15. 猪八戒吃人?果;(歇后语)全?知滋味。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中,猪八戒曾在五观庄吃人?果,囫囵吞下,?知其滋味。藉此讽?人对事物一无所知。

13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16. 白骨精给唐僧送饭:虚情***意。比喻并非是真心实意。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扮成村姑来为唐僧送饭,非为行好事;时是为了抓住唐僧,以便吃他的肉,求取长生不老罢了,所以说是不安好心。

17.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喻蒙混不了 无法欺骗。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为得到唐僧,曾三次变化形象,都被孙悟空识破。

18. 猪八戒战白骨精:太自不量力。西游记第二十七回中,白骨精变成美女前去诓骗唐僧师徒。猪八戒见色起心,不知对方是本领高强的妖精。

19. 乍入?圩---?知深浅。比喻新到一个地方,对当地情形还?熟悉。游记第三十二回:「常言道:『乍入?圩,?知深浅。』——倘或被妖魔?去,却?又要?孙费心?」

20. 皮笊篱---捞个磬尽。笊篱捞物时往往将水和物品一块捞起,所以皮笊篱有取走全部东西的意思。西游记第三十九回:「快把?拿出?,与我四?分分,还是你的造化哩!?然,就送你个 皮笊篱——一捞个磬尽。」

21. 单丝?线--- 孤掌难鸣。一条丝纺?成线。比喻单独一个人的能成大事。西游记第四十四回:?者暗自喜道:「我欲下去与他混一混,?何单丝?线——孤掌难鸣。且回去照顾八戒?沙僧,一同?耍耍。」

14 回复:西游记谚语.歇后语.

22. 磨砖砌的喉咙--- 又光又?。磨砖,一种表面光?的砖块。全?比喻人吃饭速?很快,一吞即下。西游记第四十七回:那小的们,又端?碗,盛一碗递与八戒。呆子幌一幌,又丢下口去就?。众僮仆?道:「爷爷呀!你是磨砖砌的喉咙,著实又光又?。」

23. 牛魔王(罗刹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比喻某种言行引起更大的不满或怨气。西游记第五十九回中,牛魔王(罗刹女)藏有控制火焰山的两把扇子,一把可以灭火,一把可以将火煽旺

24.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大能小。(1). 喻事情的大小可以因人而定。(2). 喻人手段灵活,无论大小事都能应付自如。西游记第六十回:铁扇公主所有的芭蕉扇根据不同的口诀可变大、变小。

25. 没底竹篮汲水(竹篮儿打水) :一场空。竹篮多隙缝,盛水必?,故比喻徒?无功。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26. 滚汤泼?鼠(滚汤泼?鼠,一窝都是死)---皮?毛脱。用滚烫的水去泼?鼠,?鼠的受伤情形自然严重。比喻灾情惨重、体无完肤。西游记第七十二回:?者道:「我若打他呵,只消把这棍子往池中一搅,就叫做『滚汤泼?鼠,一窝都是死。』可怜!可怜!」

27. 和尚拖木头--- 做出?寺。寺音谐「事」。出寺指出事,即发生意外。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我父子只为受?一柱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寺。

28. 唐三藏取经遇到猪八戒:整天叫散伙。指对所作事业缺乏坚定信念,一遇困难就动摇不定。

29. 猪八戒背媳妇:上了孙猴儿的当。喻给人蒙骗、愚弄了。

30. 猪八戒擦粉:遮不了丑。比喻用尽方法也遮掩不了不光彩的事。猪八戒本猪头人身,丑极之人,再怎麼化妆,也是遮不了丑的。

31. 猪八戒戴花:(1)自觉美。 (2) 越是丑人越作怪。

32. 猪八戒照镜子:(1)?外?是人。形容处境为难,里外上下到处都遭受到埋怨。 (2) 当面给他难看。

33. 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比喻?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倒咬别人一口。猪八戒常用倒打一钯的战术击败对手。

34. 猪八戒坐飞机:丑上?天。因猪八戒猪头人身,相貌丑怪。

35. 猪八戒挑个破包袱:要人没人,要货没货。

36. ***看见红孩儿:见财难舍。谓看见钱财即不忍心抛弃,而企图据为己有。 ---红孩儿即「圣婴大王」,为牛魔王、罗煞女(铁扇公主)之子,被***收服,为「善财童子」。

37. 西天路上的孙行者:劳苦功高。喻出了很大力,吃了很多苦,立了较高的功劳。

38. 唐僧肉:***都想吃。西游记中唐僧是金禅子转世而生,谁吃了他身上一块肉,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在取经途中的各种妖魔鬼怪都想吃他的肉。

39. 吃了唐僧肉:-长生不老

40. 唐三藏取经:好事多磨。喻美好的事情总在实现或成功之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赴西天取经,或遇妖魔,或逢灾难,共历九九八十一难,才从西天取得真经返回中土。

41. 送走了猴子来了个姓孙的:-一样不好对付。喻人或事情难以应付。孙悟空是个石猴子,能七十二变,本领高强。

42. 一口气吹灭火焰山:口气不小。比喻人说话的气势很大。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孙行者却是个贩古董的——识货!识货!

老孙可是------好惹的主子!

这叫做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老孙比在前不同,烂板凳-----高谈阔论了.

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

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16回)

我爷哑!好大蚊子------一口就叮了一个大疙疸!(21回)

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儿

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师父老大不济事,你进去时,泪汪汪-------嘴上挂得油瓶

爷爷呀,这等凶汉-----------------------也吃素

偏你出家,教我们保护你跑路!原说只做和尚,如今拿做奴才,日间挑包袱牵马,夜间提尿瓶务脚!这早晚不睡-------------------又叫徒弟作甚?

送在我丹炉炼了四十九日-----炭也不知费了多少

不然,就送你个皮笊篱-----一捞个罄尽。

那猪八戒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

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便也是一个好男子

药不执方-----合宜而用

说金子-----幌眼,说银子-----傻白,说铜钱-----腥气

那不是一对灯笼,是妖精的两只眼亮------这呆子就唬矮了三寸.

这猴子------是个有名的赖皮

我父子只为受了一炷香.险些儿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

你说那里话!莫生懒惰意-------休起怠荒心

娘子,新开园的果子爱吃------所以去得快了

留得五湖明月在-------何愁没处下金钩(82回)

“孙”姓,古代相传有三支。一支出自“姬”姓,春秋时卫国武公的后裔。一支出自楚国,孙叔敖的后人。另一支出自齐国,陈田氏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有著名这事家孙武、孙膑。唐代有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特别是《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更使“孙”姓威名远扬。

花果山猴子——无法无天

猴子爬山崖——有能耐

猴子爬竹竿——上蹿下跳

猴子爬树——拿手好戏

猴子长角——出洋相

猴子耍大刀——胡砍

猴子吃辣椒——红了眼

猴子坐轿——不识抬举

猴子扫地——只顾眼前

猴子捡生姜——吃也不是,丢也不是

猴子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猴子的脸——说变就变

猴子看书——***斯文

猴子的***——坐不住

猴子唱大戏——胡闹台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猴子放爆竹——自放自惊

毛猴子说话——不知轻重

小猴子戴草帽——充人

猴儿背着手走——装人相

耍猴的走了猢猕——没甚弄了

猢猕穿衣裳——像煞一个人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夫妻的称呼有哪些 盘点古今夫妻之间的爱称

曾国藩画像穿的是被册封为侯爵的补服,侯爵是超品,是正蟒,不是正龙。

但是与一般的仙鹤补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是堂堂的一等侯爷官服。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王公百官补服均为石青色,朝服、蟒袍为石青色或蓝色。风宪官(御史)补服绣獬豸。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的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数文武百官的官服了。各级的官员按照文武品级的不同,装饰在官服上的图案纹样也各不相同。

透过这些形形的花纹图案,我们看到了古代官吏等级制度的缩影。它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出现的。明清时期的官员所用的补子都是以方补的形式出现的,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明代的官补尺寸较大,制作精良,以素色为多,底子大多为红色,上面用金线盘成各种图案。其文官补子绣有双禽,相伴而飞;

而武官补子则绣单兽,或立或蹲。与明代的补子相比,清代的补子小而简单,文官绣单禽,武官绣猛兽;补子以青、黑、深红等深色为底。明清时期的补子是随着官职而存在的,因而受到朝廷的限制,不能大量制作,由此它有着极高的工艺价值和历史价值。

文官补服图案

一品:仙鹤

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 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二品:锦鸡

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仪和显贵。?

三品:孔雀

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 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四品:鸳鸯

古称“匹鸟”,据说鸳鸯成对,鸳鸣鸯和,左雄右雌,双双飞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颈而眠。若其偶失,从不再配。《诗经?小雅》载:“鸳鸯于飞,毕之 罗之。君子万年,福寿宜之”,体现了古代“五伦”中夫妻美好的关系,是一种吉祥的瑞鸟。其作为官员的补子,是取其羽毛上耸,象征坚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 喻其兢兢业业。?

五品:白鹇

白鹇形体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细黑纹,面颊赤红,脖子有青毛如丝,尾羽很长。白鹇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白鹇还是一种忠诚的 “义鸟”。传说宋朝少帝赵昺在崖山时,人送白鹇一只,他亲自喂养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鸟笼一同坠入海中。后人称白鹇为 “义鸟”。所以,白鹇鸟的形象作为五品官员补子,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并且吉祥忠诚。?

六品:鹭鸶

鹭鸶亦称白鸟,陆机《诗疏》云:“鹭,水鸟也,好而洁白,故谓之白鸟。”鹭鸶是吉祥之鸟。《魏书官氏志》:“以侍察者官”,取其延颈远望。另,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如《禽经》:“寮窠雍雍,鸿仪鹭序”。《元诗选》:“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七品:鸂鶒

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以抱疾郊野一百韵》:“溟渚藏鸂鶒,幽屏卧鹧鸪。”顾嗣立补注:“《临海异物志》:鸂鶒,水鸟,毛有五***色,食短狐,其中溪中无毒气。”

八品:鹌鹑

在古代“鹌”和“鹑”本是两种鸟。据《本草纲目》记述:“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无斑者为鹌也。”后经语言演化,将二者合称为一物。鹌鹑之 “安”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用鹌鹑表示官员的等级,除了上述意义外,据《山海经》云:“其鸟羽司帝之 百服”,比喻百官是皇帝的服饰,意思是说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体现皇帝的规矩和威仪。

九品:蓝雀

蓝雀亦称练鹊、绶带鸟。绶带是古代帝王、百官礼服的佩饰,是用彩色丝绦织成片状的长条。绶带的颜色和长度随官员品级的变化而不同。因此各种绶带 成为权力和富贵的象征。而蓝雀的尾羽与之相似,故有绶带鸟名。绶带鸟也因而具有了上述的象征意义。另外,《韵会》云:“谓之性喜”,喻绶带鸟能报喜,而用 作官员补子。

武官补服图案

一品:麒麟

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麟为长。”是龙、凤、麟、龟四灵之一。麒麟出现是“圣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是: “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 “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 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

狻猊是像狮子的一种神兽,晋代郭璞直接解释为狮子。《尔雅?释兽》曰:“可伏虎犳”。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第九卷记述:“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可见,狻猊是龙子之一。既然“可伏虎犳”,当是取其勇猛之意。

三品:豹

《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 《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南山兽多猛豹。”《诗经?郑风》言:“孔武有力”。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四品:虎

《说文》曰:“山兽之君”,以喻威猛。《宋书?符瑞志》说:“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所以,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 “仁、智、信”之范。因此人们视之为吉祥的神兽。能守诚信,驱邪气,纳祥瑞。古代天子的兵权象征即为“虎符”。天子和诸侯的大门上要画老虎,故称“虎 门”。由于虎威武勇猛,所以古来颇受将帅崇拜。将军的营帐称“虎帐”。勇猛之士称“虎贲”、“虎夫”、“虎士”等。清代武科进士榜为“虎榜”。

五品:熊

《说文》的解释:“熊兽似豕,山居各蛰。”熊虎丑,其子狗。《尔雅》的解释:“又罴如熊,黄白文。”可见,古代记述了两种熊:一是狗熊,一是人 熊。据《国语?晋语》记载:“黄能入于寝门。”“黄能”即“黄熊”,比狗熊体形大而且勇猛。作为武官官阶的形象,正如《诗经?小雅》所说:“唯熊唯罴,男 子之样”,取其阳刚之意。

六品:彪

《扬子法言》曰:“彪静成文,动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述:“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可见,彪与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作为武官官阶形象,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

七品、八品:犀牛

《说文》的解释: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但只有水犀牛的皮可以做,故《国语?越语》称“水犀之 甲”。其书的注解说:“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用犀牛做武官官阶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九品:海马

此处的海马,并不是大海中头部似马、单条尾巴向后上方卷曲、体长十几厘米的海洋动物,而是和陆地吃草的马模样相同、背上长出两只翅膀的神话中的海 兽。既能在天空飞翔,也能在汹涌的波涛中穿行。海马的身世颇为神秘,没有介绍其详细情况和象征意义的资料,只是在解释补子时极为简单的寥寥数语:“水兽, 似马,水陆双行,喻水陆皆可攻杀固守。”

其文虽短,但意义明确。原来,古代对最下层的军官要求颇高,既能指挥步兵陆战,又可指挥海军水战。有这样骁勇善战 的军官,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极强,有了这样的军队,国家的江山就一定会稳固。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参考资料:

补服_百度百科

清朝官服图案怎么解释及各代表什么意思?

一、形容夫妻的称呼

1、秦晋

古代的时候,对于夫妻有一个非常流行的称呼,那就是?秦晋?。这个称呼源于春秋时期,当时,秦国和晋国世代结为姻亲,所以,从此以后,人们就把两姓联姻称为?秦晋之好?,用来表示美满而和谐的夫妻关系,对人间所有夫妻的祝愿之情蕴涵于其中,典雅而美好。

2、朱陈

?朱陈?也是古代人们对于夫妻的雅称之一。朱陈本来是古代的一个村名。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写过一首题为《朱陈村》的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惟两姓,世世为婚姻。?从此以后,人们就把?朱陈?这两个字用来作为联姻的代称,同时,也用来指夫妻。

3、琴瑟

古代还以?琴瑟?二字来作为夫妻的雅称。琴和瑟本来是两种乐器,合奏起来音韵悠扬,动人心弦。所以,古人就以?琴瑟?来比喻夫妻之间融洽美满的感情,后来,经过时光的流逝,?琴瑟?二字逐渐就演变成了对于夫妻的一种雅称。

?

4、鸾凤

?鸾凤?二字也常常被古人用来称呼夫妻。鸾和凤本来是两种鸟,指的是鸾和凤凰。古代有鸾凤和鸣的美丽传说,古人取其意义美好,于是,就将?鸾凤?作为对于夫妻的雅称,实在是既风雅又含义丰富。

5、鸳鸯

古 代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对于夫妻的雅称,那就是?鸳鸯?。鸳鸯是经常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鸟,结成夫妻的鸳鸯常常是相依相伴,交颈而眠,其亲密之情态,确实如同 人间的恩爱夫妻,因为鸳鸯总是雌雄不分离,所以,古人称鸳鸯为?匹鸟?,就是匹配之鸟的意思。也正是这个缘故,人们便把?鸳鸯?这两个字作为对于夫妻的一 种雅称,是在真诚期盼天下的所有夫妻都能如鸳鸯一样幸福相伴,永结同心,恩爱一生。而且,?鸳鸯?这个对夫妻的雅称在民间流传极其广泛,几乎达到了家喻户 晓、妇孺皆知的地步。

6、爱人

后来,人们习惯于把夫妻称为?爱人?,这个称呼也非常不错,既然是夫妻,就要真诚相爱,有爱在,夫妻之间就会幸福甜蜜。

二、妻子对丈夫称呼

1、良人

古时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孟子.离娄下》:?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唐李白《子夜吴歌》之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五》:?忽叩门甚急,妇人曰:?良人必有遗忘而归矣。?古诗有云:"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这种不加区别的称呼虽说给夫妻间带来很多不便,但从此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是比较平等的。

2、郎、郎君。

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边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成?娘?。?郎?就代表丈夫了。估计后人为了避免"良人"称呼的不便,后来人们便加以变通所致。李白有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侬颜好"。郎,多亲切的称呼阿!但单音节词似乎不太口语化,于是后来人们就在"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成了"郎君",听过一首歌叫《杜十娘》:"郎君啊,你是不是饿的慌?"。郎君,是妻子对丈夫的雅称。

3、官人。

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如?夜坐书院中研墨吮笔,凭纸长吟,中妻不眠,(妻)向氏呼曰:?官人夜深何不睡去?(《续传灯录"张商英》)。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官当然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孩子了。

4、老爷

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5、外人。

丈夫介绍妻子时称其为"内人",那妻子称丈夫"外人"也是合理的了。"外人"一词最早也是出现在宋代。在宋代,妻子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除?娘子?外,还称?内人?,一内一外,可见以男人为主导的定位趋势明显。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

6、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 。本是对对宰相的尊称。后推广为妇女对丈夫的敬称。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小?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

7、先生。

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而其最基本的含义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

8、爱人

现代人常用爱人来称谓自己的配偶,这一称呼来于英国。30年代末或40年代初,解放区知识分子开始用?爱人?这一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不再使用如?屋里的?、?做饭的?等有歧视色彩的称谓;而解放前使用的?先生?、?太太?、?**?,又显出?资产阶级?的色彩。于是?爱人?便被广泛地使用起来。

但是,海外华人拒绝使用?爱人?称谓。因其直译lover就是?情人?的意思。而且在日语中汉字?爱人?也是指?情人?。

9、男人、我们家那口子

男人,这是最有归属感的叫法。通常必须加上定语,谓之?我男人?。

我们家那口子,好象家里的男***选手的味道,带有一种隐秘的亲热味道,但其中已无尊敬的意思。

10、领导、老板

全国上下什么男人好象都能叫老板,有泛滥成灾的嫌疑。

11、老公

很多夫妻都会用老公老婆来称呼自己的爱人。可是为什么要叫老公老婆呢?老公老婆的称呼从何而来,本来叫老婆老公蛮好的,偏有一首恶俗的口水歌叫什么老公老公我爱你,听得叫人起鸡皮疙瘩。顺带连老公老婆这个词都显得俗气起来。其实这恰恰是两个很高雅很古老的词,古而有之。

老公这词在很多人的感官上认为是太监。宦官古代官名称为寺人、黄门、貂珰。尊称内官、内臣、中官、中贵;卑称内竖、阉宦、太监、阉人。关于老公是太监的这个称呼,最早的记载是明朝就开始的,有文字说李自成进北京后杀了很多太监,民间称之为打老公(《枣林杂俎》)。清朝也有这样称呼太监的。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古代称呼多为明、清两代的称呼。从唐代到明朝、清朝,中国的称谓有着很大的改变,唐朝的称呼甚是有趣。在中国民间,夫妻之间常互称?老公?、?老婆?。相传最早唐代,就有老公这个称呼而不是所谓太监的指称。其实就是老太公,老太婆?简称?老公、老婆?传来传去别成了今天的意思。其实是老夫妻之间的称呼,与太监并不冲突。

三、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皇帝称老婆叫锌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文人称拙荆;

雅士叫执帚。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没文化的叫老婆。

年轻人称媳妇;

老头子叫老伴。

不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

北方人称孩他娘;

南方人叫伢**。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

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

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

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四川人称老婆则叫堂客

上海人叫老布

东北人叫老婆子

天津人叫孩儿他玛玛

?

朝服 Dih3}X&jn$

X] '7Ov

清代官员的着装 #S kv( IL

皇帝 M8u<qj&<O

清代皇帝服饰有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种类。皇帝的龙袍以明黄、金黄或杏黄等亮**为主色,上绣九条龙,但以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实际上被绣在衣襟里面,一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龙袍下摆则绣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为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的寓意。 p' o m -

5scEc,J Ci

f j&i63 ?e

亲王 =)7 s$ p

清代亲王的朝服一般都是龙袍,而贝勒是蟒袍。关于蟒、龙的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 ......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四爪为蟒的结论。亲王的朝服的颜色只能用土黄或者暗黄,不能是明黄,而龙必须是盘龙或者降龙,不能是升龙或者正龙。亲王朝服的下摆也绣有“海水江涯”。 9HX =T%

亲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XO'l N b.

郡王补服图案:身前身后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 =lpQn j "

贝勒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团 {*ob_ oc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GJ & _YHf

镇国公、辅国公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正蟒各一方 -! K-Ht b-

公爵、侯爵、伯爵补服图案:身前身后绣九蟒 ^k\e8F/

官员

清代官员的朝服上有一块方形图案称为补子。补子又分为文、武两种。 YSe.t_ K2C

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鸿漱,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武官: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六品彪,七品、八品是犀牛,九品海马。 \(vY%

另外,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

补子上除了有飞禽走兽外,还绣有海水和岩石的图案,寓意“海水江崖,江山永固”的意思。补服均是由南京、苏州、杭州即江南三织造订做进贡的,用料讲究,做工精良,尺寸、图案都有严格规定,官员不能私自改变身上与其品级相对应的官服。

清代蟒袍

莽袍有很多种,皇帝穿的龙袍只是莽袍中的一种,皇帝的龙袍为五爪金龙,一般将相、亲王或有功之臣的莽袍为四爪龙。 在清代莽袍上的龙的数量有严格的限制,皇帝9条,其它8条以下。

清代文官的补子只用单只立禽,武官用单兽,基本沿袭明制。

一、文官的补子

文官儒雅娴静,官服以禽鸟为补子图案纹样,以彰显其贤德。

一品:仙鹤。仙鹤美丽超逸,高雅圣洁,而且长寿,可达六七十岁,在古代成为仙风道骨和长寿的象征。在吉祥鸟的系列中,其地位仅次于凤凰而居第二。凤成为皇后的象征,而仙鹤则官居一品。《相鹤经》云:“鹤,寿不可量。”《诗经?小雅》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官员补子一品***用仙鹤的图案,取其奏对天子之意。

二品:锦鸡。锦鸡亦称“金鸡”、“玉鸡”、“碧鸡”,是吉祥的象征。锦鸡有一呼百应的王者风范。其羽毛色彩艳丽,传说还能驱鬼避邪,古人十分喜爱用来作为服装的装饰,如插在武将的衣背头冠上,绣在帝王的礼服上,也叫做“华虫”,表***仪和显贵。 三品:孔雀。孔雀不仅羽毛美丽,而且有品性。《增益经》称孔雀有“九德”,其文如下:“一颜貌端正,二声音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品端正,九知反复。”在古人看来,孔雀是一种大德大贤、具有文明品质的“文禽”,是吉祥、文明、富贵的象征。

四品:云雁。《说文》释义:“雁,雁鸟也。”雁行,飞雁的行列,并行或走在前头。雁字,雁飞行时所排成的行列。雁群飞行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形,故云。大雁还有一种吉祥的意义。大雁飞行的规律性引申为礼节的次序。如《仪礼?士昏礼》规定:“纳***纳吉,请期皆用雁。” 《仪礼?士相见礼》规定:“下大夫相见以雁。”也指官吏的排班。所以,大雁用于官员补子的象征意义在于:飞行有序,春去秋来,佐天子四时之序。

五品:白鹇。形体很像野雉,羽毛白色,有细黑纹,面颊赤红,脖子有青毛如丝,尾羽很长。白鹇鸟产于南方,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吉祥物。白鹇鸟展翅,象征抛弃尘秽,迎新纳福。白鹇鸟喝水象征生活像泉水甘美。此外,它还能赶走灾害,祈求丰收。总之是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白鹇还是一种忠诚的“义鸟”。传说宋朝少帝赵昺在崖山时,人送白鹇一只,他亲自喂养在舟中。少帝投海殉国后,白鹇在笼中悲鸣奋跃不止,终与鸟笼一同坠入海中。后人称白鹇为“义鸟”。所以,白鹇鸟的形象作为五品官员补子,取其行止闲雅,为官不急不躁,无为而治,并且吉祥忠诚。

六品:鹭鸶。白鹭亦称白鸟,陆机《诗疏》云:“鹭,水鸟也,好而洁白,故谓之白鸟。”白鹭是吉祥之鸟。《魏书官氏志》:“以侍察者官”,取其延颈远望。另,因鹭飞有序,以喻百官班次。如《禽经》:“寮窠雍雍,鸿仪鹭序”。《元诗选》:“玉笋晓班联鹭序,紫檀春殿对龙颜”。

七品:鸳鸯。古称“匹鸟”,据说鸳鸯成对,鸳鸣鸯和,左雄右雌,双双飞翔,夜晚雌雄羽翼掩合交颈而眠。若其偶失,从不再配。《诗经?小雅》载:“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寿宜之”,体现了古代“五伦”中夫妻美好的关系,是一种吉祥的瑞鸟。其作为官员的补子,是取其羽毛上耸,象征坚定忠心;眠宿如有敕令,喻其兢兢业业。

八品:鹌鹑。在古代“鹌”和“鹑”本是两种鸟。据《本草纲目》记述:“鹌与鹑两物也,形状相似,但无斑者为鹌也。”后经语言演化,将二者合称为一物。鹌鹑之“安”是安全之“安”的谐音,因此又具有“事事平安”和“安居乐业”的象征意义。用鹌鹑表示官员的等级,除了上述意义外,据《山海经》云:“其鸟羽司帝之百服”,比喻百官是皇帝的服饰,意思是说百官代表皇帝的形象,体现皇帝的规矩和威仪。

九品:练雀。亦称练鹊、绶带鸟。绶带是古代帝王、百官礼服的佩饰,是用彩色丝绦织成片状的长条。绶带的颜色和长度随官员品级的变化而不同。皇帝和诸王用四彩,长二丈一尺。宰相绿色,公侯、将军紫色。古代帝王、诸侯、士大夫均佩玉,系玉的丝称“组绶”。因此各种绶带成为权力和富贵的象征。而练雀的尾羽与之相似,故有绶带鸟名。绶带鸟也因而具有了上述的象征意义。另外,《韵会》云:“谓之性喜”,喻绶带鸟能报喜,而用作官员补子。

御史:獬豸。在文官九品之外,御史这个官职也有补子,其形象是獬豸。獬豸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述异记》载:“獬豸者,一角羊也。性知人罪。皋陶治狱,其罪疑者,令羊触之。”《宋史?舆服志》记述用獬豸角的形状做成帽子,给御史顶戴,称为“獬豸冠”。明清时獬豸作为御史官服补子图案,说明獬豸执法***的象征意义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

二、武官的补子 ]X ?7Z I^

武官勇武剽悍,威风凛凛,以猛兽为官服补子图案,以彰显其威仪。

一品: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大戴礼》说:“毛虫三百六十,以麟为长。”是龙、凤、麟、龟四灵之一。麒麟出现是“圣王之嘉瑞”。《说文》的解释是:“麒,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麟,牝麒也。” “麒麟设武备而不为害”。“有足者宜踢,有额者宜顶,有角者宜触,为麟不然,是仁也”。所以,以麒麟为一品武官的官阶形象,既象征皇帝仁厚祥瑞,又象征皇帝“武备而不为害”的王道人君形象。

二品:狻猊。是像狮子的一种神兽,晋代郭璞直接解释为狮子。《尔雅?释兽》曰:“可伏虎犳”。据明代杨慎《升庵外集》第九卷记述:“俗传龙生九子,不成龙,各有所好……八曰金猊,形似狮,好烟火,故立于香炉。”可见,狻猊是龙子之一。既然“可伏虎犳”,当是取其勇猛之意。

三品:豹。《说文》的解释:“豹,似虎圆文。” 《山海经?南山经》记述:“南山兽多猛豹。”《诗经?郑风》言:“孔武有力”。武官补子排序,豹在狻猊之下,在虎之上,可见古代豹的神兽地位高于老虎而低于狻猊,亦是取其勇猛。

四品:虎。《说文》曰:“山兽之君”,以喻威猛。《宋书?符瑞志》说:“白虎,王者不暴虐,则白虎仁,不害物。”所以,老虎为百兽之王,有王者的智慧,具有“仁、智、信”之范。因此人们视之为吉祥的神兽。能守诚信,驱邪气,纳祥瑞。古代天子的兵权象征即为“虎符”。天子和诸侯的大门上要画老虎,故称“虎门”。由于虎威武勇猛,所以古来颇受将帅崇拜。将军的营帐称“虎帐”。勇猛之士称“虎贲”、“虎夫”、“虎士”等。清代武科进士榜为“虎榜”。

五品:熊。《说文》的解释:“熊兽似豕,山居各蛰。”熊虎丑,其子狗。《尔雅》的解释:“又罴如熊,黄白文。”可见,古代记述了两种熊:一是狗熊,一是人熊。据《国语?晋语》记载:“黄能入于寝门。”“黄能”即“黄熊”,比狗熊体形大而且勇猛。作为武官官阶的形象,正如《诗经?小雅》所说:“唯熊唯罴,男子之样”,取其阳刚之意。

六品:彪。《扬子法言》曰:“彪静成文,动成德,以其弸中而彪外也。”宋代周密《癸辛杂识》记述:“谚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犷恶,能食虎子也。可见,彪与仁德智慧的虎不同,是一种凶悍残暴的动物。作为武官官阶形象,是取其对敌凶狠残暴之意。

七品、八品:犀牛。《说文》的解释:犀,南徼外牛,一角在鼻,一角在顶,似豕,从牛,尾声。犀牛的皮可以做铠甲,但只有水犀牛的皮可以做,故《国语?越语》称“水犀之甲”。其书的注解说:“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有水犀。水犀之皮有珠甲,山犀则无。”用犀牛做武官官阶的形象,是取其皮可制甲,角可制矛,兵器犀利之意。

九品:海马。此处的海马,并不是大海中头部似马、单条尾巴向后上方卷曲、体长十几厘米的海洋动物,而是和陆地吃草的马模样相同、背上长出两只翅膀的神话中的海兽。既能在天空飞翔,也能在汹涌的波涛中穿行。海马的身世颇为神秘,没有介绍其详细情况和象征意义的资料,只是在解释补子时极为简单的寥寥数语:“水兽,似马,水陆双行,喻水陆皆可攻杀固守。”其文虽短,但意义明确。原来,古代对最下层的军官要求颇高,既能指挥步兵陆战,又可指挥海军水战。有这样骁勇善战的军官,军队的战斗力肯定极强,有了这样的军队,国家的江山就一定会稳固。皇帝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帝王龙袍十二章纹包括: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的每一章纹饰都有取义,日、月、星辰代表三光照耀,象征着帝王皇恩浩荡,普照四方;山代表着稳重性格,象征帝王治理四方水土;龙是一种神兽,变化多端,象征帝王善于审时度势地处理国家大事和对人民进行教诲;华虫,通常为一只雉鸡,象征王者要“文***昭著”;宗彝,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器物,通常是一对绣虎纹和博纹,象征帝王忠、孝的美德;藻则象征皇帝的品行冰清玉洁;火象征帝王处理政务光明磊落,火焰向上也有率士群黎向归上命之意;粉米,就是白米,象征着皇帝给养人民,安邦治国,重视农桑;黼,为斧头形状,象征皇帝做事干练果敢;黻,为两个己字相背,代表着帝王能明辨是非、知错就改的美德。

服补子是帝王龙袍十二章纹的延伸,由此而形成一个等级分明的系统。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于明代。据《明史?舆服志》记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规定,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除此之外,还有皇帝作为赐服专门赐给特定人物的赐补,有斗牛和飞鱼两种。

清代文官的补子只用单只立禽,武官用单兽,基本沿袭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