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0000字,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08 0
  1. 《鼠疫》读书笔记 2
  2. #读书笔记-《浪潮》《乌合之众》
  3. 教师读书笔记之《教育诗》
  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四章读书笔记
  5.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2)
  6.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材料

最近这个月在读这本书,好像最近一段时间读的书都和心理学沾点边,这本更是如此。

这本书从最底层的原理解释了人的情绪产生的原因;身在职场,如果你觉得自己比领导更聪明,那么十分推荐读下这本书,能让你认***相;如果你知道自己情商可能并没有那么高,但很想知道其中的缘由,或者想改变一下,也非常推荐;情商或者情绪智力和一个人的基因、家庭、教育、后天的***等等综合因素都有关系,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概括的,它同时是可以后天引导和培养的

这本书在开头阐述的一个观点,被很多所谓的专家总结成了“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社会上很多人都相信这一套(《乌合之众》里说过,群众就喜欢简单幼稚而又确定性的表达),而事实上作者自己也反驳了这一观点,情商虽重要,但是成功绝对不是简单依靠情商就可以的,成功是一个人的成长中遇到的所有因素综合起来决定的。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10000字,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本书从科学角度阐述了人的情绪或者情商,而在读这本之前很多情绪我虽然听说过,或者知道自己可能有,但是并不懂其中缘由。比如辛苦工作一天的人,特别容易被家里事情激怒,发生这种事情通常事后会很自责,觉得自己不够好,不会体贴家人,但是书中从科学层面解释了原因:所有类型的应激(包括工作)都能引发肾上腺皮质唤起,从而降低发怒的门槛,这是由人的生理决定的;又比如过度的兴奋/愤怒会导致流经冠状动脉的血液出现不稳定的湍流,这会导致血管出现微小的损伤,形成斑块,如果你一直这样,那么几十年后也许就会加快斑块形成最终引发冠状动脉疾病。知道了上述这些生理原因,你就可以有意识的进行联系或者规避。

这本书还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出发,一步步揭示年幼时候的情商培养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有多么重要,为人父母的人非常值得一看;当前国内的教育情况,大家都懂,短时间内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想培养孩子的情商学校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父母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进行情商上的培养,自己首先要对情绪的基本知识有大概的了解。

书中有很多介绍都十分的专业,甚至有很多晦涩的生物医学专属名词,有很多的名词和段落都已经忘记,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不必都记住,最重要的是读书的习惯和素养,而不是死记硬背;学过知识的碎片,很可能会后边的某个瞬间以灵感的形式出现在脑海中,能给我们的行动提供方向指引,这可能也是有知识的人遇事不慌的底气。

这本书最后还有情商测试,分数段是这样划分的:

90分以下: ? EQ较低,常常无法控制自己,易怒,对事业有很大影响

90~129分: EQ一般,对一件事情不同时间表现不一,比第一种好一点,需要多注意和提醒

130~149: EQ较高,快乐的人,不易恐惧和担忧,对工作热情投入,敢于负责,正直富有同情心,努力保持

150以上: EQ高手,情商不但是你事业的有力助手,更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

我最后只得了82分,大家感兴趣也可以测一下;这个分数在意料之中,自己的毛病自己最清楚,路漫漫而修远;但是我也很庆幸自己还有改正的机会,至少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做的不好,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学习和提升,多和情商高的人交流(至少可以努力尝试),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学习实践,做事情之前多想一想,以后肯定可以变得更好的

《鼠疫》读书笔记 2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这个篇幅不太适合放到推荐中,故而当做读后感单独发一篇。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simayi。net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所以,最后说一句。对己,多一些思考,对人,多一些尊敬。

#读书笔记-《浪潮》《乌合之众》

当失去得够多的时候,人所需要的安慰也变得简单了。失去得少一些,就已经很好了。

《乌合之众》还没有看完,这里应该与之有所对应。

看到过一句话,“善良是种天赋,而善意是种选择。”而“做选择”,是有很大偶然性的吧。

这里描写的是失火的房屋直接遭受抢夺的情景。文中还提到一些面对鼠疫的威胁,恣意放纵欲望的人,当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仿佛带着一种不顾一切的绝望,又急切地想要抓住哪怕一丁点的希望。

想到之前报道的一位***肺炎确诊病人朝医护人员吐唾沫,叫嚷着“要死一起死”的事情。死亡面前,恐惧让有些人完全丧失了冷静和体面。

人的情绪是很有力量的,面对同样的事物,不一样的情绪,就有不一样的解读。那些客观存在的恒定的不变的建筑和雕像,仿佛冷眼旁观着人们的喜怒哀乐。

没有人教过我们怎么面对现实、承受现实。这门课,只能自学,甚至,只能被动地学会。

现实看不惯你装作视而不见,总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你直面它。较难画

清醒着的人,做着未来的设想,但很多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部里面,里厄和塔鲁的第一次谈话中提到,里厄想要竭尽全力地同死亡作斗争,那么,这场鼠疫对于里厄大夫,也就意味着接连的失败

预想中灾难的水深火热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压抑,无力和无法招架。

丧失了感人特点的痛苦,还剩下什么呢?恐惧?

这时候的鼠疫已经不是刚来时的鼠疫了,它已经消磨掉太多东西了。

也让太多东西发生了变化。

***到这里,已经到了与鼠疫斗争地水深火热的阶段了,人们开始疲倦,不管是身体还是精神、情绪上;不管是战斗着的人,还是默默承受的人,好像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放任有些东西是抓不住、改变不了的了。

有时适当的漠视,也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想到以前看到的书里,当不能改变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时,起码可以改变自己面对它的方式。

但也有例外,科塔尔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过得如鱼得水:

原本自己日夜担心被抓捕,而现在,不是自己一个人承受那种担惊受怕了,于是,多了一些心安理得。

实话常常会觉得刺耳吧。但又没心思也没必要想一个完善的***话去兜圈子了。

这里朗贝尔的离城***终于告一段落,当真的可以出城的时候,他反而放弃了这个机会。说到底,他是在追求幸福和内心的安宁之间做出抉择。

当朗贝尔找到里厄告诉他自己的决定时,里厄表示,他选择离城,并没有什么错。但朗贝尔反过来问里厄和塔鲁,他们俩在这个选择中做出抉择了吗?

里厄和塔鲁沉默了很久,都答不上来。

现实已经让里厄和塔鲁走向了其中的一种选择,并没有给他们选择权,而其实每一个人,都没有放弃过对幸福的追求,所以做不出抉择。

里厄也在这句话里,道出了自己的困惑。已经被裹挟着向前走了,甚至没有一个可以解释给自己听的理由。

这里是里厄对帕纳卢神父“也许我们就应该热爱我们不能理解的东西”这一观点的反驳,带着愤慨和力量的反驳。

两者的观点可以说截然不同,但这并不能妨碍他们站在一起。

乏善可陈:表示一件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

这是在里厄、帕纳卢神父等人在给一个患了鼠疫的孩子注射新研制的血清,但亲眼目睹了那孩子挣扎了两天后还是痛苦地离去后,帕纳卢神父在讲道中的一些思量。

相比第一次讲道,不管是神父还是听众,心境都变了。第一次讲道,神父站在更高的立场,作为上帝的代言人面对世人说着“你们”如何如何,但是,现在的神父,已经在内心深处,和这座城的人们粘在一起了。

不管愿不愿意,个人的命运已经不复存在了。

神父以前深以为然的观念和想法,在鼠疫的笼罩下,逐渐变化了。或许在平时,改变这些是很难的事情,但是,鼠疫做到了。

这里写的是在疫情有了好转迹象的节骨眼儿上,一名医生却患鼠疫去世了。疫情下的情绪,都变得脆弱而敏感了。

***里的***,是不作为的***,今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关于日本强制隔离一艘游轮上的乘客的事情,里面的隔离措施出现疏漏,而且隔离效果并不被各国***认可。

昨天和我妈去了姥姥家,二舅也在,闲聊中说起疫情的初期,有一些患者是得不到医院收治的,客观上,医护人员的数量也确实不够。姥姥姥爷和我妈也附和这样的观点,我却有些说不出话来。

那些问题确实存在,他们也说,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是我在想,***如真的面对一个不作为的***,亦或者是实行强制手段的***,我们又会怎么样。

鼠疫期间食品短缺,于是有人高价倒卖,穷人家艰难异常,富人家却什么都不缺。平等?公平?这种时候,去质问这些,恐怕只是徒增烦恼。

文中关于隔离场所的一些描写:

关于想念:

人要面对生活,要活下去,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于是也就顾不上想念了。

在鼠疫的胁迫下,活下去变成了当下最紧迫的事,于是其他的,也就被舍弃了。但人们也都深知这一点,无可厚非。

其实,有很多事情,是没办法比较的,比不清的。

我们学会了奋斗、斗争、努力、向上...可却常常忘了学这些是为了什么。

想到前任,他是一个要强的人吧,也不甘于平凡,或者说,他觉得要在这世上活的体面,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他很上进,但是又常常有些挑剔,努力起来也废寝忘食。

但我并不是太能理解那种状态,有时候觉得,他并不看重生活,也不明白,他到底是为了什么在努力。说这话可能有点凉薄,但能感受到,他和我想要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的。

那时的我们都还没有成长成成熟的自己,于是也看不透自己和对方,有意无意,也忽视着很多东西,不知道经年之后,回想这些,会作何感想。

有时候勇敢和坚持,也是做过调整和舒缓之后的勇敢和坚持。重新开始的勇气,值得敬佩。

教师读书笔记之《教育诗》

NO.004 《浪潮》

由真实故事改编。

书籍:美Todd Strasser

***:德Dennis Gansel

梗概:高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的一场实验,以此探究Autocracy的本质。

“浪潮”逐步统一了口号、手势、制服和标识,群体的构成消除内部成员间的个性差异,迷茫、被边缘化使得一部分人群获得前所未有的归属感。异质群体需要一个共同目标,而壮大这个组织本身便成为首要任务。理性不再发挥作用,持续的被认同感超越了自我认同,内部成员甚至可以放弃自身利益为群体做出牺牲。

与“群体荣誉感”相对的是集体排外性,实验过程中的揭发行为变相加剧事态发展,群体内外部***自危,戈登中学(影片虚构)变成“浪潮”的一言堂。不同于真实***以200人的秘而不宣结束,德国导演在影片最后以一个学生饮弹自尽来谢幕。即便是自信可以掌控全局的文格儿先生(影片角色名)也始料未及。

导演设置的戏剧性结局是一种警示:

世界离XX有多远? 只有五天。

------------------------

NO.005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Gust***e Le Bon

时间:1895年

梗概:阐述群体的特点、信仰与观点形成因素、群体领袖控制手段及群体的分类。

群体的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个体意志难以抗衡。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结构类比为冰山,而促发这种力量的源泉则来自水下的无意识层。

在一场讲演比赛中,关键在于是否使听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演讲是个体力活,他需要讲演者时刻观察听众的反应。在法庭裁判中,面对一群异质人员组成的陪审团,辩方律师需要很好地把握住群体的心理特点。

断言、重复和传染是领袖***取控制群体的手段,不过这里应该具备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该领袖本身便已取得一定的成就和声望,来获得更多的支持者。互联网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任何专业人士都可以在线上争取公众话语权,比起部分引导者,公众的yu论导向才是被追逐的目标。正如书中提及的那样:“完全对立的观点呈现在公众面前。每一种观点产生的暗示作用,很快就遭到对立暗示作用的破坏。于是,任何观点都难以推广,并注定要转瞬即逝。”

“存个体之精神,驭群体之蛮莽。”

——《乌合之众》译文经典 译者:陆泉枝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三、四章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大全之《教育诗》

 《教育诗》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逐渐转变为团结战斗的集体,成为苏维埃新人的故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教师读书笔记大全之《教育诗》,希望大家喜欢。

教师读书笔记之《教育诗》 篇1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苏联早期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的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教育诗》。马卡连柯在书中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造成为社会新人的故事,其文笔娴熟而幽默,叙述充满***,更由于在创作中表达出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本书影响深远。

 读了这本书,结合平时的教育实践,我对“尊重”、“师范”、“集体”这三个词有了新的体会。

 “尊重”,既尊重学生。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国家要在沙皇俄国的废墟上建立,处在百废待兴的局面。流浪儿童和青少年罪犯成群,教育和改造他们成了新***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把他们培养成有政治觉悟,有高度责任感和荣誉感,遵守纪律,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社会成员?马卡连柯认为重要的一条就是热爱、尊重和信任他们。因为在马卡连柯看来,学员本来都是好的,是“普通的孩子”、“没有违法的儿童,而有的只是那些和我一样充分享有幸福生活权利的人”。在改造这些青少年犯罪者的过程中,他对工学团的学员不但不厌恶,而是欢迎他们,一开始就和他们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彼此信赖的友谊。同时,马卡连柯极力不让犯罪的青少年回忆痛苦的过去,鼓励他们 “应该忘记过去,应该不断地前进”。当他发现学员稍有一点进步时,就积极地加以表扬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马卡连柯的这一思想和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的教育理论不谋而合,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我们也都应该热爱、尊重学生,要善于从学生身上发掘积极的因素,以正面教育的方法情真意切地去感染学生,引导他们前进。总之,就像马卡连柯说的那样:“人是可以教育好的,对人应该***取既严格要求,又充满乐观的态度,要发掘人身上的力量和美,使他认清前途和远景。”

 “师范”,既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要以身作则并倾注自己的心血去塑造儿童的灵魂。马卡连柯在《教育诗》第一部第27章 “攻取共青团”中写道:“我们认为单单‘改造’一个人还不够,我们应该用新的方法教育他,就是说,应该把他教育成不仅是社会上没有危险的或是无害的一员,而且应该把他教育成新时代的积极分子。”以此为目的,马卡连柯欢迎来到工学团的犯有抢劫、偷盗罪的学员。有的学员来到工学团时,身一上脏得要命,骨瘦如柴,生着疥癣。可是,助理医生兼护士葛***里叶芙娜总是从生活上关怀他们,不辞劳苦地替他们收拾,像“亲娘”一样对待他们,表现了工学团的教师对学员的爱。为了教育好学员,工学团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各个特点,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为了把学员培养成苏维埃新人,教师在劳动中总是以身作则,在农田和工场里与学员们一起干活。教师们的以身作则是工学团改造与培养流浪儿童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工学团的教师用肝胆照人的模范行动完成了对学员的道德影响。我们现今的教育教学活动同样离不开教师的示范作用。从上师范学校开始,我们就被教育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融入血液、刻入骨髓的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所有的老师在小学生的心中大都有着偶像的地位,孩子们会下意识的去模仿他们的老师,这种现象在我们小学教育阶段尤为突出。做了近十年的班主任,我发现很多道理你和学生讲十遍他不一定能记住,可如果学生是亲眼目睹老师做了,哪怕只有一次,他也会印象深刻,并且会有意的去模仿。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某些行为意识上你总能看到他们班主任老师的影子。所以我们要善用这一现象,以自身的言语和行动引领我们的学生走向成功。

 “集体”, 让学生在集体中自我教育。

 书中叙述了马卡连柯建立和锻炼学生集体的经过。马卡连柯通过让学员参加农业生产,修房子等工作逐渐地组织了儿童集体。他认为:每一个学员都是人,要唤起他们的人格的力量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把学员的集体组织起来。他指出,组织儿童集体的第一个步骤是要引导学员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并且通过说理教育而逐步形成集体的舆论。他对学生的性格、脾气、优缺点看得细致、准确。把学生分成几个连队,指派队长,有意识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每个人也逐渐养成热爱集体生活的习惯。马卡连柯认为,学生的成长必须有良好的集体。使学生有归属性和纪律性,这是教育工作得以开展的前提。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但是教师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建立学生集体,通过集体的规章制度和大家的互相影响,它有教师不可取代的作用。学生有集体组织,他们就会在集体活动中得到自我教育,这叫做 “平行影响”。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都是在集体中完成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集体内部对学生的教育和影响。如何发挥集体的作用,是我们每位教师都要面对的问题。马卡连柯的理论提醒了我在班级管理中的两点,一是选拔班干部,培养小助手。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班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对班级工作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些“小领袖”式的学生干部,作为同龄人,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二是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象“水”,学生象“鱼”;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会表现出一种愉快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马卡连柯认为,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加如同诗歌创作一样,其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的色彩。而这本《教育诗》充满着马卡连柯的智慧和他作为灵魂工程师的匠心。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他们是一个个思想独立、精神独立、个性独立的人。我们要做的,就是伴着他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并在这过程中,用我们的心灵悉心享受这美丽的“教育诗”。

教师读书笔记之《教育诗》 篇2

 “踏实地走出自我!”这是我读《教育诗》的第一感受。

 《教育诗》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大作。此书用娴熟而幽默的文笔、充满***的叙述,向人们描绘了马卡连柯和一帮问题少年相处的情景,阐述了一个教育观念: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如同诗歌创作一样,其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的色彩。因为它是马氏代表作,也因为他在创作的过程中表达出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故在我国曾风行一时。但因为国内印刷有限,且发行不多,所以人们对马卡连柯的了解大都基于“一巴掌改变一个学生命运”的故事,而对《教育诗》知之甚少。和众多跨入新世纪门槛的同行相仿,起初我对《教育诗》也是从未耳闻,读来更着实有点偶然。

 那天,我独自一人坐在办公室里生着闷气。不为别的,就因为班级里一个叫小敏的学生。有必要为一个才上六年级的小男孩子生那么大的气吗?其他人也许不会,可他的事让你不生气都难——带着香烟到教室里,抽给别人看;拉着几个学生,到别人家去偷学 “僧推月下门”;揣着刀子,在操场上大摇大摆;被老师批评几句,立马就玩失踪……不夸张地说:他一天不“犯事”,你会特别奇怪。从刚接手他时的将信将疑、充满美好的愿望,到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可毫无效果,我的心一点儿一点儿变凉。说真得,哀莫大于心死。我渐渐地有了放弃这个孩子的念头,“几欲挥之,然不去也”。这一切都被细心的老婆看在了眼里。她悄悄地给我端来一杯咖啡,同时递来一本自己“淘”来的学校旧书——《教育诗》。她说,这是她读过的最感人、最真实、最详实、最有效的专著。她还说,如果我读了,一定会有所收获。至少,不会再苦闷。真得有那么神奇吗?我压根就不信。但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读了。只一读,浑浑噩噩的我,被数“雷”共震,醒了。

 翻开《教育诗》的第一页,我破例般立即被文中如此一段内容吸引——通常我觉得好书应该越读越有滋味。“问题不在房子,要紧的是要培养新人。可是你们这些教育家干什么事都没有劲,房子不行啦,桌子不行啦。你们没有那股热情,那股革命热情。”这说的是谁?我隐约感到他似乎在说正捧读书本的我。平日里,我最爱给学校薄弱的教学环境设施挑刺。口沫飞溅时,几乎忘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学校教育不是比高楼大厦,不是比钱多钱少,是比孩子在你教育后的品行道德、知识水平、能力作用。可我呢?我把自己无法找到正确教育小敏的理由也推给了学校大环境,觉得自己没有教好他是因为自己的工资不高、能力没有得到肯定造成懈怠而后的结果,是不愿为之,而非不能为之。事实上,是我没有了***,没有了维持***的耐心和毅力。再或者,自己本就没有这个本事,只不过不肯诚实地认可罢了。更可怕的是,自己就此失去了不断学习和要求进步的冲动,浑然不觉地躺在自以为是的功劳薄上美美地“阿Q”着呢!

 一身冷汗后,我睁大眼睛,继续往下读。忽然,我瞅到《教育诗》编者原引马卡连柯的这样一段独白:“我在想到教育学的时候,不禁怀着反感和怨恨:它已经存在了好几千年,有过多少著名的人物,多少辉煌的思想……多少著作、多少纸张、多少荣誉!同时却又是一片空白,连一个小流氓都应付不了……”。看得出,马卡面对如此众多问题少年,深感以往教育理论的苍白和匮乏。于是,他决心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以此挽救这些少年。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教育诗》也就真实地记录下他创办高尔基教养院的全过程。读着读着,我不禁又想到小敏,想到自己在教育这个特殊孩子时的无奈和无措。回忆以前,我在交谈、沟通、奖励和惩罚的过程中,反反复复、至始至终套用着我所知道的优秀教育理论、方法、经验,坚信不疑地认为:这是经过前人无数次实践和检验的成功案例,它是真理,是可信的。但无法自解一个事实——为什么到了小敏这儿,它就不灵了呢?我学着别人将班费交给他保管,以为信任可以挽回自尊,然而,钱还是没了。我学着别人让他当个班干,可从来没有看到他有管理好班级的欲望。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现在,我知道了。我学得只是别人的“花样”,而我应该学得是别人做事背后的精神所在。我要努力尝试着走自己的路,用自己充满智慧、风格和个性的方式去实现教育的再创造。毕竟,世上本无两条完全相同的路,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

 当然,《教育诗》除了如诗般明快清晰的节奏、镌美飘逸的文字吸引我外,更能触动我的还是其间的几则小故事,其中尤以《每一个跳蚤都有它的的用处》为最。不用多作介绍,单看这个标题,读者大概皆能轻松猜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思想。用现在最最时髦的话说,这不就是隐喻“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吗?不就是无限相信孩子的潜力吗?然而,这个谁都可以轻易上口的话,却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呀。不是吗?至少,我发现自己就把班级里的小敏们当作过跳蚤,小而讨厌,烦而无聊,生来不招人喜欢。可是我没有真正想过他们的用处,或者没有真正找对过他们可以发挥用处的渠道、位置和时间,只是想当然地勾画着美好愿景——让跳蚤不再是跳蚤。全程代办,从不商量。慢慢地,帮助开始向强制变味。到后来,也就再自然不过地变成了放纵和放弃。可马卡连柯不!《教育诗》中这样写道:“这个衣服破烂的孩子面貌实在不像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但是他身上充满了精力,所以我心里想:不管它,每个跳蚤都有它的用处。”接下来的日子,是他们彼此依赖、共同进步、虽然辛苦但却快乐的经历。而我明明知道这个“真理”——文章中多次写过,讲座里多次谈过,访谈时多次强调过,可却为什么没有真正做到呢?现在想想那是因为自己的所谓信奉,只是“伪信奉”,即没有信到骨子里,更无法践行于实际行动。没有与之对应的行动,当然也就没有理想的结果啦。那一刹那,我开始同意这样的一个说法:教育,不需要多说,应该切切实实的去做,如马卡连柯一般。

 如今,我还在读《教育诗》,不曾停过。如今,我又重新树立起培养好小敏的决心,也不敢停下。也许,将来我真得会一如既往地努力走出拥有自己特色的一条扎扎实实的路,并谱写出如诗般的教育之韵。最后,真诚地向朋友们推荐这样一本经典著作——《教育诗》。

教师读书笔记之《教育诗》 篇3

 我读了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著的《教育诗》一书,。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对于后进生,我们应该如何教育,而且如何教育的成功。尤其是马卡连柯在接手让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库里亚日教养院时,他那种胸襟,对待孩子的热情,让我感动。

 当时高尔基教养院已是一个秩序井然、师生和睦的集体,而这集体的主要成员都来自于一些流浪儿、甚至有着偷窃、斗殴行为的问题少年。马卡连柯院长带领老师以平等、宽容、热情来对待他们,让孩子们认识到劳动的力量,认识到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孩子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连高尔基都这样称赞:“这几百个受了生活那样残酷的、侮辱性的蹂躏的孩子,是谁能这样改造他们,使他们变得不可认识了呢?是教养院的组织者和院长。” 后来根据需要他们又要接管亚日教养院,但当马卡连柯来到库里亚日教养院,看到了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时,良知告诉他,他应该来。他带着原教养院的孩子们踏上了这片土地,丝毫没有胆怯与退缩。集体的力量改变了这:满地的污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清洁的地面、鲜艳的花朵;男生调皮、斗殴现象少了,爱劳动的多了;吃饭时拥挤的少了,更没有手抓饭菜就往宿舍跑的了,他们有了餐具,规矩地坐在食堂用餐。尤其是女孩子们再没有害怕,没有男孩儿的欺负,安全感让她们有了生活的自信与快乐;所有的孩子都着装整洁地出现在大家面前,再也不是几天不洗澡,满身的臭味了。这儿真的出现了神话,原始的英雄主义、小偷的行话和其他坏毛病的复发,早已被忘掉了。

 读到这里作为同行,我感到愧疚。对孩子们,我们做到一世同仁、做到爱了吗?连那么多流浪儿,甚至是有过失足行为的学生,都能将他们改变成有为的青年,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好多的事例值得我们深思,那么难管理的孩子,马卡连柯都能将他们转变,这不也是发自内心的对教育的执着吗?他想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享受阳光、享受社会的美好!而我面对的学生要比教养院的孩子们好上百倍、千倍。我们应该有信心让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教育而感到幸福、快乐!

教师读书笔记之《教育诗》 篇4

 《教育诗》描写的是马卡连柯在1920年到1928年创办高尔基儿童教养院时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内容经过了一些文学的修饰,既不是教育论著,也不是教学札记,起名为教育诗,真是名副其实。马卡连柯生于1888年,死于1939年。享年51岁。 1920年马卡连柯接到省教育委员会主任的通知,要他组织一所类似于我们国家的收容所这样的儿童教养院。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是本着对教育事业的更高的追求和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马卡连柯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开始了他的教育诗生活。他给自己新成立的教养院起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名字:高尔基教养院。也是对当时著名作家高尔基的崇拜和敬仰之情。

 高尔基教养院办学之初,学校里来了8个儿童少年抢劫犯和常年的流浪者。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教育,什么是人性。头脑中只有好吃懒做,得过且过。当时流行的社会教育信念是要培养真正的苏维埃人民大众,要善待儿童,从学生的本性出发,循循善诱,不能在教育中渗透资本主义的一切荼毒。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要想真正彻底改变犯罪儿童的一些恶劣行为其实是不可能的。刚开始马卡连柯也是本着教育家的理念进行自己的教育工作。但是,一段时间的实际接触他发现:“我从教育学的绳子上失足跌下来了。”他甚至开始使用了暴力。在他的一顿失态的暴力下,那些顽童竟然开始乖乖地参加劳动,听从劝告。

 马卡连柯说,一个人的内部的各个零件并不是生长的那么完美的,甚至是有些缺陷的,需要外人帮助他重新换过或者重新打磨。这也是教育的真正内涵。在他的高尔基教养院中,他就倾注了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当然遭到了社会学家、教育家的强烈抨击。

 尽管他的高尔基儿童教育学院逐渐办的蒸蒸日上,学童们开始形成真正的集体,大家非常团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在 这个集体中,处理违规***儿童的方法:惩罚他们面壁思过,不准吃饭等等方法,还是遭到了强烈的异议。即使在差不多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遇到这样的童犯、流浪者,我觉得要想改变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惩罚教育不失为一种非常有利的措施,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方式。

 马卡连柯在进行从1920年到1928年整整八年的高尔基教养院工作中,投入和全部的心血。当时教师的思想之高尚令人无法想象。以校为家,和学生同吃同住。完全的一幅共产主义者苦行僧般的生活。但是,他们以苦为乐的精神感染着学生,同化着学生。这也是高尔基教养院里能够如此团结的主要支柱之一。

 尽管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为了这个集体能够健康成长,马卡连柯的思想经过了炼狱,学童们的进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他的教育方法却自始至终到遭受着来自教育家的强烈抨击。最后终于坚持不住,八年后,1928年,在高尔基亲自去拜访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教养院后的当天,马卡连柯向教育委员会递交了辞呈,辛酸地离开了高尔基教养院开始了他的崭新的教育工作生涯。

 厚厚的725页教育诗,承载着马卡连柯的辛酸的追求和无悔的奉献。生在当时的马卡连柯,既是他的***,使他的集体主义思想得意绽放光芒;也是他的不幸。由于历史的原因,使他在处理一些学生的问题的时候难免有失偏颇,却还自以为是。因为寻找不到更加妥善的处理办法而陷入理论的泥淖不能自拔。

 看完这本书,我感觉和历史的距离拉近了很多。合住书后,高尔基教养院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好像是马卡连柯给我讲的故事一样。真的受益匪浅。

 只是苏联的人名字比较复杂,往往一连串连在一起,读完书后,故事情节虽然历历在目,但是人名字却实在记不住几个。就连马卡连柯本人的名字我都没有留心记住。实在惭愧。

 拓展

 简介

 马卡连柯撰写《教育诗》之时,正值他担任高尔基儿童劳动教养院和捷尔任斯基公社的工作。他根据自己和流浪儿童实际接触的切身体会,分析研究了各类犯罪儿童不同的心理情绪和生命烙印,经过长期的教育实践和艰苦复杂的创作过程,以诗一般的***创作而成,是一部优美而动人的教育工作记录。它由回忆录、随笔、特写、日记、政论、中篇***等多种不同的文学体裁所组成。作者以明快幽默的语言,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教育诗》生动地体现了马卡连柯的新型的教育观点,真实地反映了他的创造性的教育工程。他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论的框架,给前苏联教育史写下了崭新的一页。高尔基对马卡连柯的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1928年,高尔基访问了儿童教养院之后,在《苏联巡礼》一文中写道:“这几百个受了生活那样残酷的、侮辱性的蹂躏的孩子,是谁能这样改造他们,使他们变得不可认识了呢?教养院的组织者和院长安·谢·马卡连柯”。

;

《乌合之众》读书笔记(2)

好词:

形形 亡命之徒 称王称霸 乌合之众

胆战心惊 麻木迟钝 睡意朦胧 提心吊胆

东张西望 耀武扬威 摇身一变 闷闷不乐

高大挺拔 整整齐齐 纵横交错 索然无味

佳句:

冬妮亚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接着又含笑地张开了,说:“我真的碍着您的事吗?”

赏析:运用动作细节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冬妮亚的友好与和解的意图。

领袖的逝世没有引起党的队伍涣散,就像一棵大树一样,强有力的将根深深地扎入土壤中,即使掉树梢,也绝不会因此而凋零。

赏析:知道为什么而死,问题就不同了,明白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有了力量,要是你感到真理是在你那一面,你甚至会从容就义的,英雄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

感悟:

这两章中将冬妮娅的行为举止和富家子弟形成了对比,表现出冬妮娅的善良,友好;犹太人的可怜。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 2018年7月9日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材料

2017.03.08-09.《乌合之众》第二卷

核心要点:

一、群体意见与信念中的间接因素

决定着群体的意见和信念的因素分为两类: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

- 间接因素:能够使群体接受某些信念,并且使其再也难以接受别的信念。间接因素是一种延续良久的准备性力量。

- 直接因素:随着长期性准备工作的延续,它们能成为实际说服群体的***;它们是使观念***取一定形式并且使它能够产生一定结果的因素。

有些间接因素具有普遍性,是群体一切信念和意见的基础。这些因素包括:种族、传统、时间、各种典章制度和教育。

1. 种族

种族的因素列第一位,它决定着群体气质的特征

2. 传统

传统代表过去的观念、欲望和感情。它们是种族综合作用的产物。死抱着传统观念不放,极其顽固地反对变革传统观念的,正是群体。

3. 时间

时间把各种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堆积成山,从而使某个时代能够产生出它的观念,这些观念深深植根于漫长的过去。一些观念可实现于一个时代,却不能实现于另一个时代。

4. 政治和社会制度?

各种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而观念、感情和习俗并不会随着改写法典而被一并改写。一个民族并不能随意选择自己的制度。制度和***都是种族的产物,它们并不是某个时代的创造者,而是由这个时代所创造。

一个民族并没有真正改变其各种制度的能力。以暴力革命为代价,它可以改变其名称,但是其本质依然如故。决定各民族命运的是他们的性格,而不是他们的***。

必要性和时间承担着完善***的责任,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让这两个因素发挥作用。

5. 教育

生活中取得成功的条件是判断力,是经验,是开拓精神和个性——这些因素都不是书本能够带来的。

二、群体意见的直接因素

1. 形象、词语和套话

群体的想象力特别易于被形象产生的印象所左右。这些形象不一定随时都有,但可以利用一些词语或套话,巧妙的将它们激活。词语的威力与它们所唤醒的形象有关,同时又独立于它们的真实含义,并且它们的含义极为模糊。

词语只有变动不定的暂时含义,它随着时代和民族的不同而不同。我们若想以它们为手段去影响群体,必须搞清楚某个时候群体赋予它们的含义,而不是它们过去具有的含义,或精神状态有所不同的个人给予它们的含义。

2. 幻觉

自从出现文明以来,群体便一直处在幻觉的影响之下。凡是能向群体供应幻觉的,很容易就可以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3. 经验

经验几乎是唯一能够让真理在群众心中牢固生根、让过于危险的幻想归于破灭的有效手段。但为达到这一目的,经验必须发生在非常大的范围内,并且得一再出现。

4. 理性

群体是不受推理影响的,他们只能理解那些拼凑起来的观念。要让群体相信什么,首先得搞清楚让他们兴奋的感情,并装出自己也有这种感情的样子,然后借助于初级的联想方式,用一些非常著名的暗示性形象,去改变他们的看法。

一切文明的主要动力并不是理性,而是各种感情——譬如尊严、自我牺牲、宗教信仰、爱国主义以及对荣誉的爱。

三、群体领袖及其说服的手法

1. 群体的领袖

群体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领袖强烈的信仰使他们的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聚集成群的人会完全丧失自己的意志,本能的转向一个具备他们所没有的品质的人。

在群体的灵魂中占上风的,并不是对自由的要求,而是当奴才的欲望。群体倾向于服从。

2. 领袖的动员手段:断言、重复和传染

如果想在很短的时间内激发起群体的热情,让他们***取任何性质的行动,就必须让群体对暗示做出迅速的反应,其中效果最大的就是榜样。

当领袖们打算用观念和信念影响群体的头脑时,其中三种手段最为重要:断言法、重复法、传染法。

(1)断言法: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

(2)重复法:不断的重复断言,并尽可能措辞不变。得到断言的事情,是通过不断重复才在头脑中生根,最终使人把它当做得到证实的真理接受下来。不断重复的说***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

(3)传染法:如果一个断言得到了有效的重复,在这种重复中再也不存在异议,此时会形成所谓的流行意见,强大的传染过程于此启动。

3. 名望

利用断言、重复和传染进行普及的观念,因环境而获得了巨大的威力,这时它们会具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即所谓的名望。

名望的特点就是阻止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

四、群体的信念与意见的变化范围

1. 牢固的信念

一个种族除了有不变的心理特征外,也有一些可变因素。群体的意见和信念有两类:

(1)重要而持久的信仰,能够数百年保持不变,整个文明也许就是以它们为基础。

(2)短暂而易变的意见,通常是每个时代生生灭灭的一些普遍学说的产物(例如:影响文学艺术的各种理论)

一旦这种信念得到确立,要根除它们十分困难。通常只有暴力革命才能对它们进行革新。甚至当信念对人们的头脑几乎已完全失去控制力时,也要借助革命对几乎已被人抛弃的东西做最后的清理,因为习惯势力阻碍着人们完全放弃它们。

一种信念开始衰亡的确切时刻就是它的价值开始受到质疑的时刻。

即使当一种信念已摇摇欲坠时,根据它建立起来的制度仍会保持其力量,消失得十分缓慢。最后,当信念的余威尽失时,建立于其上的一切很快也会开始衰亡。

2. 群众意见的多变

牢固信念的基础上,还会生长出一些不断生生灭灭的意见、观念和思想。这些意见的变化有时不过是些表面现象,它们总是受到某些种族意识的影响。一切与民族的普遍信念和情感相悖的东西,都没有持久力,逆流不久便又回到了主河道。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让书香伴我们成长吧。下面我带给大家的是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材料。

 1:书伴我成长

 莎士比亚曾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是的,是书丰富了我的知识,让我的学习和课余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是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快乐;是书让知识堆满了我的脑袋。小时候,我是一个不爱读书的小女孩,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觉得还是要尝试一下,阅读课外书籍的滋味。

 于是,妈妈给我买了许多书:有童话书、作文书、还有一些名著***等。我第一个读的要数故事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遭遇,常常使我牵肠挂肚;睡美人的幸福经历,使我久久不能忘怀,我常常幻想着有一天我也遇见自己的白马王子,我坐在路边的石椅子上,王子骑着白马向我走来;还有白雪公主中狠毒的皇后,我真为白雪公主打抱不平啊。总之,书已经成为我童年时代离不开的一个小伙伴。渐渐地,故事书已经填满不了我的求知欲,我开始大量的阅读各种书籍了。就连吃饭、上厕所都不忘带一本书。要是有人问起我在哪儿,他们一定会说:“章玲,她在书房里看书呢。”因为阅读各种书籍,所以理所当然地提高了我的写作水平。每当老师朗读优美的文章时,第一个的总是我的作文呢,但是我从来不骄傲,因为我时时记住老师跟我讲的一句话“胜不骄,败不馁”,我深深地记住了。是的,我现在已经寻找到了,属于我的营养品,你们找到了吗?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欣赏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一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二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三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四 书香伴我成长手抄报五  2:读书笔记——《乌合之众》

 这是一本内容枯燥,有些类似于社科论文的书,但读起来触目惊心,揭示了很多社会真相。群体,是一个活的物体,有思维有情感,有共同的心理特征。群体的智力低下,即使组成这个群体的个体是智商很高的专业人士,他们在群体中作出的决定也是低能的。这一点有很多相关的实验已经证明。同时群体还是冲动的、短视的、缺乏高尚情怀的。一个人的力量能掌控多大的群体,也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操控历史程序。比如现在我们回头看拿破仑、,会不会忍不住想到,那时候的人民群众是怎么向这样的强权臣服甚至崇拜这些好战分子的?书中还讲述了十字军东征,缺衣少食,屡屡受挫。

 但这时一位牧师编造了一个离奇的故事,声称上帝授予他拯救世界的长矛。后来士兵们果真挖出了事先埋藏好的长矛,将士们热泪长流。靠著这股精神十字军最终取得了胜利。读到这里,我想到某些相似的故事,比如圣女贞德。群体也会做很暴力的事情,比如打着民族主义旗号的恐怖组织。他们以共同的民族特性组成了一个群体,以法不责众的心态成群地进行恐怖主义活动。至于这些行为是否从长远来看会不会帮助这个民族崛起,这个群体是短视的他们不会去考虑。因此,掌控群体者,得天下。用什么掌控呢?一些鲜明的象征、简短的口号、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