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妻鹤子指的是什么意思,梅妻鹤子出自哪首诗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08 0
  1. 宋代有位诗人被誉为“梅妻鹤子”,妻子是梅,儿子是鹤,他是环保主义者吗?
  2. 谁被誉为“梅妻鹤子”,他的哪首诗成为千古绝句。
  3. 梅妻鹤子说的是谁?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梅花?
  4. 梅妻鹤子指的哪位诗人
  5. 梅妻鹤子的诗人是谁
  6. 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
  7. “梅妻鹤子”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

梅妻鹤子指的是林逋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

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指的是什么意思,梅妻鹤子出自哪首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林逋代表作

1、《小隐自题》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2、《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3、《山中寄招叶秀才》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宋代有位诗人被誉为“梅妻鹤子”,妻子是梅,儿子是鹤,他是环保主义者吗?

典故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释义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 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谁被誉为“梅妻鹤子”,他的哪首诗成为千古绝句。

“梅妻鹤子”说的是宋代诗人林逋,他喜欢两样东西,一个是梅花,一个是鹤,与环保无关,而是在他心中,梅花凌寒开放,清新淡雅;鹤,姿态轻盈,超尘出世,两者都被赋予了品格脱俗,情操高雅的文化内蕴,有梅有鹤一生足矣。

林逋一辈子没有娶妻生子,就在自己居住的地方种种梅花,养养鹤,于是大家就称他“梅妻鹤子”。

据说,他住在杭州孤山,曾经养了两只鹤,放飞的时候,它们可以高飞入云霄,在天上飞翔好久,再到笼中歇息。林逋常常坐着小船去游览西湖的寺院,每每有客人来的时候,家里的童子就将客人请到房间坐下,然后打开笼子,将鹤放飞。一段时间后,林逋就会划着小船回来了。他的鹤给他报信家中来客了。

而对于梅花,有人说他在家中种了三五百棵梅花,也有人说就种了一棵,不管种了多少,他的那首《山园小梅》则是流传千古的。特别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更是描写梅花的绝妙之句。

一句是写梅花的形状姿态,三两枝条横斜而出,三两枝数量恰到好处,多则太密,少则太寡。横斜的姿态更加衬托出梅花清逸的姿态。而且梅花的影子又倒映在清浅流水中,更增添了风致与韵味。

“暗香浮动月黄昏”则是写梅花的动人幽香。在月色朦胧的傍晚,未见梅花,先嗅到清幽的梅香。香味沁人心脾,也让人更加喜欢梅花的优雅之姿。

这两句诗在宋代得到很多人的赞赏,苏轼认为这两句描绘出了梅花的神韵,而杏花、李花等是不能用这样的句子来描写的。

总结: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往往会给植物或者动物赋予很多人文精神,来表达一种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

比如梅兰竹菊,比如白鹤、白鹭、蝙蝠等等。有些人喜欢某种植物,或者动物,一方面是欣赏它们的自然之美,另一方面也是在这些动植物上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

比如晋代陶渊明喜欢菊花,曾留下“***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

晋代王徽之喜爱竹子到“一日不可无此君”的地步。

宋代周敦颐喜欢莲花,曾经写有一篇《爱莲说》。

清代郑板桥也喜欢竹子,就画了很多竹子。

梅妻鹤子说的是谁?古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梅花?

林逋。“梅妻鹤子”是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

他的《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

原文为: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译文:

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得那么美丽、明艳,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

冬天的鸟要停落在梅枝上先偷偷观看,夏日的蝴蝶如果知道这梅花的美丽应该惭愧得死去。幸好可以吟诗与梅花亲近,既不需要拍檀板歌唱,也不用金樽饮酒助兴。

扩展资料

林逋善绘事,惜画从不传。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

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

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一诗,清冷幽静,闲淡浑远,是其诗风的典型体现。《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陆游谓其书法高绝胜人。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

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林逋书法存世作品仅3件,《自书诗帖》是其中篇幅最长者。

百度百科——林逋

梅妻鹤子指的哪位诗人

文化典故。宋代诗人林逋隐居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清高自适。后作为成语和典故,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未娶,人谓“梅妻鹤子”。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更有甚 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 者,宋室南渡之后,杭州变成了帝都。下令在孤山上修建***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等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而这也给林逋带来了最后的祸事,南宋灭亡之后,有盗墓贼以为林逋是大名士,墓中的珍宝必定极多,于是去挖。可是坟墓之中,陪葬的竟然只有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端砚乃砚之珍品,那是林逋自用之物,那只玉簪呢?终生不娶的林逋到底有着怎样的往事,才让他在青年时就灰心于世途,归隐林泉终老此生? 或许他的另一首以女子口吻所写的小词才是他的心声――“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己平。” 小词一阕,隐藏着文人的几多伤心惆怅,俱往矣!至今我们为林逋叹息,不如为他祝福,愿他在天上一切如意,能见到他一生怀念的人.但无论怎样,他再高洁出尘,也只是个人的情怀,清和淡雅之风敌不过刚烈直肠之辈。人类社会延续,一个民族的兴旺都离不开心怀天下的人的支撑。这样的人,和他们的词,才是宋代文人的真正精华。林逋之后,一个真正的***正在默默无闻地耕耘,这个人的伟大,让后来以品评历代人物为己任,把刻薄当乐趣的南宋大圣人朱熹都称誉为――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

梅妻鹤子的诗人是谁

被世人称为“梅妻鹤子”的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梅妻鹤子的意思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林逋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

林逋善绘事,惜画从不传。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

林逋今存词三首,诗三百余首。后人辑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其中《将归四明夜话别任君》、《送丁秀才归四明》等为思乡之作。

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哪一位

被誉为“梅妻鹤子”的诗人是北宋的诗人林逋。

梅妻鹤子,汉语成语,作宾语、定语;指隐士的生活,拼音是méi qī hè zǐ,意思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

该成语出自宋代沈括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北宋处士林逋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

林逋个人简介

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今属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

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梅妻鹤子

“梅妻鹤子”讲的是历史上哪位名人的事迹?

梅妻鹤子是指北宋诗人林逋。

梅妻鹤子意思是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隐逸生活和恬然自适的清高情态。也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常见题材之一。林逋,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林逋自幼聪敏好学,书读百家,性格孤傲清高,不慕名利。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只喜欢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因而人称“梅妻鹤子”。

林逋少孤力学,好古,通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贫困,勿趋荣利。及长,漫游江淮,40余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以湖山为伴,相传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终身。

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为人,又爱其诗,时趋孤山与之唱和,并出俸银为之重建新宅。与范仲淹、梅尧臣有诗唱和。

林逋的主要成就

林逋善绘事,惜画从不传。工行草,书法瘦挺劲健,笔意类欧阳询、李建中而清劲处尤妙。长为诗,其语孤峭浃澹,自写胸意,多奇句,而未尝存稿。风格澄澈淡远,多写西湖的优美景色,反映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趣。

如七律《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一诗,清冷幽静,闲淡浑远,是其诗风的典型体现。《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陆游谓其书法高绝胜人。苏轼高度赞扬林逋之诗、书及人品,并诗跋其书:“诗如东野(孟郊)不言寒,书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黄庭坚云:“君复书法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

明沈周诗云:“我爱翁书得瘦硬,云腴濯尽西湖绿。西台少肉是真评,数行清莹含冰玉。宛然风节溢其间,此字此翁俱绝俗。”。林逋书法存世作品仅3件,《自书诗帖》是其中篇幅最长者。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林逋

释义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比喻清高或隐居。宋·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种植梅花饲养仙鹤,终生不娶,人谓“梅妻鹤子”。

出处

宋·沈括《梦溪笔谈·人事二》:“林逋

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艇,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则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纵鹤。良久,逋必棹小船而归。盖尝以鹤飞为验也。”

示例

兆熊说:‘像是像,不过,有最重要的一点不像。人家和靖居士是~,你却是妻儿成群。’★唐浩明《曾国藩第一部·血祭》第二章四[1]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隐士的生活。

典故

北宋处士林逋(和靖),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脍炙人口,被誉为千古绝唱。典出——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人事。后比喻清高或隐居时也作:梅鹤因缘、妻梅子鹤。

传说

凡梅界人士都知道杭州有许多赏梅胜地,而且知道杭州西湖的小孤山有许多梅花,那里有放鹤亭及林和靖先生墓,北宋时代的著名诗人林逋(即林和靖)就长眠在那里。当年他在此植梅,写过不少咏梅佳句,还因“梅妻鹤子”的佳话传说而闻名古今。 据史料记载,林逋(公元967~***)字君复,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出生于儒学世家,是北宋时代诗人。早年曾游历于江淮等地,后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之下,由于常年足不出户,以植梅养鹤为乐,又因传说他终生未娶,故有“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直到今天,很多人都知道“梅妻鹤子”的故事,就连我们现在的辞书——《辞海》关于“梅妻鹤子”条目也是这样记载的: “宋代林逋隐居杭州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自娱,人称其“梅妻鹤子”。” 其实,林逋是以杰出的咏梅诗词闻名于世的。他隐居孤山,躬耕农桑并大量植梅,写出了不少咏梅佳句,其中《山园小梅》传出后脍炙人口,在诗词界引起了轰动: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这首诗不仅把幽静环境中的梅花清影和神韵写绝了,而且还把梅品、人品融汇到一起,其中“疏影”“暗香”两句,更成为咏梅的千古绝唱,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共鸣。从此以后,咏梅之风日盛,如宋代文坛上的几位大家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陆游、辛弃疾、杨万里、梅尧臣等,都写过许多咏梅诗词。苏轼甚至还把林逋的这首诗,作为咏物抒怀的范例让自己的儿子苏过学习。随着宋代咏梅风气的盛行,林逋之名与孤山梅花在文坛上也热了起来,出现了:“明月孤山处士家”(陶宗仪诗),“潇洒孤山半支春”(赵孟頫诗),“幽人自咏孤山雪”(文征明诗)等等,到了以后的明代,诗人王 猗又有“不受尘埃半点浸,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之句,这说明从北宋开始,由于林逋佳句的影响,确实把文人们的咏梅风炒热了起来。 其实,孤山之梅,在唐代即已见于白居易诗。当年白居易离开杭州后,曾作过一首《忆杭州梅花,因叙旧寄萧协律》: 三年闷闷在余杭,曾与梅花醉几场; 伍相庙边繁似雪,孤山园里丽如妆。 这证明杭州西湖的孤山在唐代即已有梅,但为什么后来林逋的诗掩过了白诗?这不仅因为在咏梅诗中林有许多好句,还因“梅妻鹤子”佳话的流传。此外,还与林逋的人品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有关。 40多年前在1961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上,我国著名的诗词学家、浙江大学教授夏承焘先生曾发表过《东风世界话梅花》的文章,文中提到林逋的一些情况,大致的意思是: 林逋生前,隐居孤山,当时的杭州太守,每年都要以文字保荐,向林逋送去一些粟帛。林逋在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去世后,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特地赐了一个谥号给林逋,称为“和靖先生”,由此,林的名气就更大了……,这其中的原因是:原先的老皇帝宋真宗,正由于为了挽回自己在异族争战中失去的威信,而由大臣王钦若***造帛书放在宫门上和泰山上.闹了一场“天书封禅”的鬼把戏。后来,老皇帝宋真宗还真的率领文武百官,装模作样地跪接“天书”,在浊气冲天和***的朝政中,一些大臣与***文人便借“天书封禅”之机趋炎附势,呈献谀文。可见“天书封禅”的闹剧,在当时是怎样的不得人心,朝政的***又是多么严恶的一个社会问题!林逋对朝廷这种劳民伤财的乱政,是表示过不满的。 夏承焘先生还认为:林逋虽然隐居于孤山,但他并不是一个遗世绝俗之人。林逋死了以后,后来的皇帝宋仁宗之所以赐谥号称他为“和靖先生”,只不过是因他名气太大,由于他曾被人民和士大夫所敬重和钦佩,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至于林逋“无妻无子”、“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说法,完全是一种传说,是一个佳话故事而已。尤其是今天在我们全国梅界,更要弄清楚这一历史上的传说和故事。这里要提请注意的是:当今杭州的作家、茅盾文学奖的获得者王旭烽女士在其江南知性之旅第二集《绝色杭州》一书里,特地写到了“处士林和靖”,她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很有意味的话: “都说林和靖终身不娶,方有‘梅妻鹤子’之说,我却终有疑惑:那个终身只爱草木禽羽的人,果然能写出《长相思》来吗?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争忍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难平’。 想来,处士林和靖也是有眼泪的,也是有爱情的。梅可爱,鹤可爱,但终究是人最可爱。我曾从杭州地方史专家林正秋先生处得知,林和靖果然是有爱情的,不但有爱情,而且还有婚姻,不但有婚姻,而且还有后代,后代大大的多,一分又为二了。一支在浙江奉化,人丁兴旺。另一支更了不得了,飘洋过海竟到了日本,到了日本还不算完,竟又成了日本人制作馒头的祖先,这几近乎***了。但奉化和日本二支林家,前些年又在杭州胜利会师,摄相于孤山祖先梅下,有林教授挽臂为证。这实在是货真价实的寻根文化了,至于它在学术上经不经得起千锤百炼,要靠史家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我,却是希望隐士有后的。绝人情爱的隐士,终不如增人情爱的隐士更可信呢……” 这段文字既抒情,又合乎常理的把长久以来关于林逋终身未娶,在孤山隐居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传说,用以上事实作了澄清,纠正了过来,为林和靖先生还了正常人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