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髎和肩髃怎么读_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08 0
  1. 肩周炎用艾灸怎么灸?
  2. 中肩井简介
  3. 肩髎穴怎么找,有哪些作用

1 肩髃如何***

取穴:坐位上臂下垂。肩峰外侧端之下方,三角肌中分起点之中点;举上臂现凹陷处。

简易取法:上臂外展至水平位,在肩部高骨(锁骨肩峰端)外,肩关节上出现两个凹陷,前面的凹陷是本穴。

进针方向:从外上向内下与肩关节表面成90°。

肩髎和肩髃怎么读_肩髎和肩髃怎么定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进针深度:用直刺法,与皮肤垂直进针,直刺0.5-0.8寸;或向内斜刺法,与穴位下外的皮肤呈50°夹角,向内稍偏下,斜刺1.5-2寸;或向下斜刺法,与穴位上内的皮肤呈50°夹角,向下斜刺1.5-2寸,亦可向前向内下及后内下进行透刺。

感觉及放射方向:局部会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甚至到手指。

2 肩髃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锁骨上外侧神经分布,到达穴区的神经纤维由第4颈神经组成。

2.皮下组织: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通过。

3.三角肌:***处为三角肌中部上份。该肌由腋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由第5,第6颈神经组成。

4.三角肌下囊:为三角深面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的滑液囊,常与肩峰下囊相通。此滑液囊肿胀时,可产生“肩周炎”症状。

5.冈上肌腱:此肌腱附着于肱骨大结节上端。冈上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

3 ***肩髃的作用主治

肩髃穴正在肩端上,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又是手阳明与跷脉之交会穴,本穴具有疏风活络,散邪解热,调和气血,通利关节,止痛止痒之功,用于治疗上肢不遂,肩臂疼痛,筋骨酸痛,手臂挛急,头不能回顾,风热瘾疹,瘿气,瘰疬诸症。

4 肩髃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肩髃,曲池,合谷,环跳,足三里,悬钟,***平补平泻法,疏经通络止痛,治疗风寒湿痹阻之关节疼痛,气血瘀滞之半身不遂。

2.配肩髎,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痰阻络之上肢麻木,上肢不遂,疼痛等。

3.配天宗,肩髎,曲池,条口透承山,***泻法,舒筋利节,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痛,上举不利,肘臂疼痛等。

4.配曲池,支沟,肘尖,三间,章门,***泻法,清热散风,软件散结,治疗风热瘰疬。

5.配阳溪,大椎,曲池,三阴交,***泻法,疏散风热,和营止痒,治疗风热瘾疹,风疹等。

肩周炎用艾灸怎么灸?

老人是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中老年人都在我们生活当中起了重要作用。如何让中老年人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哪种方法可以起到保护中老年身体健康的,我想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老年人做中老年保健操。那么中老年保健操到底有哪些,现在我们就说说中老年保健操有哪些?

拍打肩井、肩髃、肩髎穴:第一步,先用右掌拍打左肩井穴,随后左手掌拍打右肩井穴,一般拍打36下上下。肩井穴坐落于肩膀中间,大椎穴同一直线,是肝胆经上的关键穴道;第二步,先用右掌拍打左肩髃、肩髎穴,随后左手掌拍打右肩髃、肩髎穴,拍打时,手臂稍微伸出,使肩臂头看起来相对性圆润,有利于拍打,一般拍打36下上下。当上臂向外平举与躯体成90夹角时,因为肩三角肌两侧一部分收拢,在肩峰上边产生2个窝,正前方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髃,后才一个窝的中心是肩髎穴。

拍打肩膀四周和手臂:第一步,用右掌拍打左臂四周,随后趁机拍打左上臂里侧,顺着左臂、尺寸臂、肘关节、手腕子、手掌心;第二步,上接第一步,旋转手臂,拍打左上臂两侧,即从手臂,手腕子两侧、尺寸臂两侧、肘关节两侧,返回肩膀,手臂一般往返拍打2-3遍;第三步,左手掌拍打左胳膊四周,随后趁机拍打手臂,方式跟上面一样;总而言之,手臂的内两侧前侧、内两侧后侧及其内两侧中间,都需要拍打到,拍打手臂,是先头后阳经,即先拍打手臂里侧后拍打手臂两侧。

以上便是我给大伙儿介绍的中老年人习题。这种健身运动对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都是有非常大的协助。根据为中老年锻炼身体,她们可以维持愉悦的情绪。我建议中老年人好朋友在碎片时间多学习培训一些健康养生健身运动,那样可以长命。

中肩井简介

引起肩周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风寒、湿邪等外邪的侵袭外,慢性劳损以及肩部外伤都可能导致肩膀这一块的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疼,瘀血、身体里的“垃圾”都淤堵在肩膀这一块,散不开,所以会产生肩关节疼痛。

艾灸可以患处艾灸,主要取穴在患处,在痛点,一般这样的疾病得热则舒,用艾灸还是比较适合的。

上臂外展90度时,在肩部最高点前下缘的凹陷处。

肩髎穴:在肩部于肩髃(骨节空隙处)穴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贞穴:当双肩下垂时,位于腋窝后方竖纹上方大拇指横款的位置,左右各一。

天宗穴:位于背部,大约在肩押骨的中央,左右各一,按压时会有疼痛传到手臂。

中府穴: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即是。

曲池穴:屈曲肘关节,在肘横纹的外侧头。取穴时,将手掌抵住胸口弯曲手肘时,手肘关节会产生横纹,横纹外侧凹陷处与拇指侧端的交接点就是曲池穴,压迫此处会感觉疼痛,左右各一。

肩髎穴怎么找,有哪些作用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中肩井的别名 5 出处 6 特异性 7 穴名解 8 所属部位 9 肩髃穴的定位 10 取法 11 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2 穴区神经、血管 13 特异性 14 功效与作用 15 主治病症 16 刺灸法 16.1 刺法 16.2 灸法 17 配伍 18 文献摘要 19 研究进展 2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中肩井 1 拼音

zhōng jiān jǐng

2 英文参考

Jiānyú LI15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中肩井为经穴别名[1]。出《针灸资生经》。即肩髃穴[1]。《针灸资生经》注肩髎曰:“肩头正中两骨间一名中肩井,《外台秘要》名扁骨。”后《针灸聚英》等作肩髎穴别名[2]。

穴位 肩髃 汉语拼音 Jianyu 罗马拼音 Chienyu 美国英译名 Shoulder Bone 各

号 中国 LI15 日本 15 法

国 莫兰特氏 GI15 富耶氏 GI15 德国 DI15 英国 Li15 美国 LI15

肩髃为经穴名(Jiānyú LI15)[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阳明大肠经[3]。别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3]。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3]。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4 中肩井的别名

髃骨(《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中肩井(《备急千金要方》),扁骨(《外台秘要》),尚骨(《循经考穴编》),肩尖[4],扁骨[4],偏骨[4]。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人太阴;其别者,上循臂,乘肩髃……

6 特异性

肩髃为手阳明大肠经、阳蹻脉的交会穴[3]。

7 穴名解

肩髃指肩头,肩髃穴在肩头处,故名[3]。

8 所属部位

《广韵》:“肩,项下。”《说文》:“髃,肩前也。”段注:“肩头也,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段注:“凡肩后统于背前为髃,髃之言隅也。”《类经·十二经脉》注:“肩端骨罅为髃骨。”此穴在肩之髃骨处,以其所在部位之名而为穴名。穴当肩角,故名肩髃。[4]

9 肩髃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肩髃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5][6]。

肩髃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3]。

肩髃位于肩部,锁骨肩峰端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上部中央凹陷处;上臂外展至水平位时,在肩峰锁骨关节前缘下际出现二个凹陷,前方凹陷中是穴[7]。

肩髎在手阳明大肠经中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

肩髃穴的位置(手阳明大肠经)

肩髃穴的位置(肌肉)

肩髃穴的位置(骨骼)

10 取法

在三角肌区,肩峰外侧缘前端与肱骨大结节两骨间凹陷中[3]。

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或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间取穴[8]。

1.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部即可呈现出两个凹窝,前面一个凹窝中即为本穴;

2.垂肩,当锁骨肩峰端前缘直下约2寸,当骨缝之间,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线上处取穴。

11 穴位解剖

肩髃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有旋肱后动、静脉。分布著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皮肤由锁骨上神经的外侧支分布。皮下筋膜较致密。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经三角肌表面的深筋膜入该肌,穿经三角肌下囊,至冈上肌腱。前肌由腋神经支配,后肌由肩胛上神经支配。深刺透极泉可达臂丛附近。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3]。

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囊→冈上肌腱[6]。

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锁骨上神经外侧支和腋神经皮支分布,深层有腋神经肌支、肩胛上神经、胸肩峰动脉和旋肱后动脉分布[6]。

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及腋神经;并有旋肱后动、静脉通过[7]。

13 特异性

手阳明、阳跷脉之交会穴。

14 功效与作用

肩髃有通经活络,疏散风热的作用。

肩髃有活血散风、通利关节作用[3]。

肩髃穴是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之会,阳跷脉主司运动,阳明经筋结于肩部,本穴又位于肩部,故是治疗肩臂疼痛、手臂挛急不举、半身不遂的主穴[8]。

凡穴位与他经交会者,为会穴,在治疗上,则兼及与会之经之症。肩髃穴有理气化痰、舒筋利节之功。[4]

15 主治病症

肩髃穴主治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臂神经痛,瘾疹,瘰疬,风热瘾疹,项强,齿痛,风热等。

肩髃穴主治肩臂疼痛,半身不遂、手臂挛急、瘾疹、瘰疬[6]。

肩髃主要用于肩臂疾患等:如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手臂挛急、臂神经痛及瘿气、瘰疬、风热瘾疹等[3]。

肩髃主治肩臂疼痛,上肢不遂,项强,齿痛,瘰疬,瘾疹;以及肩关节周围炎等[7]。

肩髃穴是治疗上肢不遂和肩关节疾病的首选穴[8]。主治上肢不遂,肩痛不举;风热,瘾疹,瘰疬[8]。

运动系统疾病: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肩周炎;

其它: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

16 刺灸法 16.1 刺法

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6]。

一般直刺或针尖向肘部斜刺1.0~1.5寸[3][7]。

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1.5~2寸;或向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有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8]。

1.透极泉穴,抬臂,向极泉方向进针,深2~3寸。

2.治岗上肌腱炎时,垂臂,针与穴位下外侧皮肤呈50度夹角,沿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水平方向***1.0~1.5寸,***2寸时,可刺入冈上肌。

3.斜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时,向肩内陵、肩 、三角肌等方向分别透针,进针2~3寸,酸胀感扩散至肩关节周围,或有麻电感向臂部放散。

4.横刺,上肢外展牵制时,可向三角肌方向透刺2~3寸,臂部酸胀。

注意:行针时禁忌活动肩部,否则易发生弯针,甚至折针的现象,故有“已针不可摇,恐伤针”之说[8]。

16.2 灸法

可灸[3][6][8]。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5~15分钟。

17 配伍

阳溪肩髃穴配天宗、肩髎治肩周炎[3]。

阳溪配肩髃、曲池治瘰疬[3]。

阳溪配阳溪治风疹[3]。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列缺,治半身不遂[8]。

肩髃配条口透承山,治肩凝症[8]。

肩髃配风门、中渚、大杼,治肩背红肿疼痛[8]。

肩髃配曲池、天池、天井、三间,治瘰疬[8]。

肩髃配悬钟、肩髎、肩贞,治肩周炎[8]。

肩髃配肩髎、肩贞、臑俞,有活络止痛作用,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肩髃配阳溪,有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作用,主治风疹。

肩髃配曲池、外关、合谷,有活血通络作用,主治上肢不遂。

18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中热,指、臂痛,肩髃主之。

《针灸大成》:主中风手足不遂,偏风,风痪,风痿,风病,半身不遂,热风,肩中热,头不可回顾,肩臂疼痛,臂无力,手不可向头,挛急,风热,瘾疹,颜色枯焦,劳气泄精,伤寒热不已,四肢热,诸瘿气。

《百症赋》:肩髃、阳溪,消瘾风之热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若灸偏风不遂,七七壮止,不宜多灸,恐手臂细,若风病筋骨无力久不瘥,当灸不畏细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唐鲁州刺史库狄钦,风痹,不能挽弓,甄权针肩髃,针进即可射。

《外科大成》:乳痈,乳毒,乳巖。

19 研究进展

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按揉肩髃穴后,测肢体末端血流图比较,结果表明动脉弹性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增加,血管流通量增加,血管周围阻力减少[8]。

肩髎穴的准确位置:

位于肩部,肩髃后方,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肩髎穴的功效与作用:

肩髎穴具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

肩髎穴有祛风湿调气血、通经络作用。

肩髎穴有舒筋利节作用,治臂痛肩重不能扬举,取局部也。

肩髎穴的配伍:

肩髎穴配条口透承山,肩髎透极泉治肩周炎。

肩髎穴配阳谷、天宗治臂痛。

肩髎配肩髃、曲池、合谷,治上肢瘫痪。

肩髎配肩髃、肩贞、膈俞、曲池,治肩臂痛不能举。

肩髎配肩井、天宗,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肩重不能举。

肩髎配风池、曲池,有疏风泄热、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风疹。

肩髎配外关,章门,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肋间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