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功德圆满_功德圆满寿终正寝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06 0
  1. 春秋晋国卿士“智”简介,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 看图猜四字成语101期答案
  3. 第三个字是百的成语
  4. 一百是什么成语
  5. “暴毙身亡”是什么意思?
  6. 清朝大臣刘镛死后享年多少岁,谥号是什么?
  7. 圆寂而死 啥意思

年纪大的老人过世是在家,还是在医院,城里、农村就有很大的区别。毕竟城里人居住空间小,老人的去世又是大事。做为农村人说不准到底那个好?

不过我们这的农村,最忌讳老人在医院去世。因为一旦在医院去世了,遗体进村受阻挠,还不能进自家院子的。也就是说,老人只要有一口气在,进了自家,村里人基本上还会来看他最后一眼。如其不然,只好在院外搭丧篷停放,设灵堂祭拜,搭帐篷过事。尽管这么做了,儿女们仍心留遗憾和内疚,也会在村里落下不孝的名声

因此老人住院病情不见好转,家人们早早地在家里订做、制作老衣,收拾房子、院落,并特意烧好老人住的土炕。在医生确诊“就在这一两天”的时候,都会把老人接回家去;有的老人,病情紧急,医生会给注射“强心针”,救护车送回去。我岳父就这样,注射了“强心针”,进家门是被背着的,第二天早晨就去世了。

何谓功德圆满_功德圆满寿终正寝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老人临终前,就有村里老人或者懂这一方面“规矩”的,剃头、梳头、穿衣服,还能将老人咽气后的一些“老规矩”做完,不像在医院里妨手妨脚,即刻设起灵堂。让老人“驾鹤西去”。

这个要看情况而定,我孩子的爷爷病了十几年,最后3个月卧床了,走时候都没去过医院,当时的情况如果去了医院就是全身插满了管子,在医院等着最后,所以最后我婆婆决定不送医院,因为是在农村,家里也宽敞,按照当地农村的习俗办理了丧事;但是我母亲也是病了好多年,她没有卧床,今年初一早晨送进医院后抢救无效,在医院去世的,因为在城里房子又小,楼层又高,最后在殡仪馆订了个2万2天的灵堂规格仪式,办理很好,就是她老人家没回老家,她也能理解,毕竟现在城里那点房子就只能这样,走时都很安详!这很欣慰!

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作为过来人来解答。

在农村,年纪大的老人,大都希望在家里过世,而不是在医院里。

农村老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人老了,讲究个叶落归根 ,寿终正寝,不希望在外做找不到家“孤魂野鬼”。

我的母亲享年79岁,她身体一直很好,她一生要强,热爱劳动,一直仗着身体好什么事都扛着不吱声,也没停止劳动,因为病看背了,导致身体虚。后来看她不对劲去医院住院,三天后医生说没有治疗价值了,还是回家料理后事吧,当时自己年轻,一直没法接受要回家的事,我们带着氧气袋回家后,当天晚上母亲就去世了。

在老房子里,母亲走的安详,走的坦然,满面皱纹,瞬间舒展,眉清目秀的感觉。虽然到现在不能接受母亲的离世,但她驾鹤西去的瞬间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里。听说这样离世的老人是幸福的。

我的父亲享年94岁,父亲在世时,最担心的就是在去世时不能老在家里,所以最后几年,我们姊妹四个谁家都不去,说是怕赶到谁家了,只在两个哥哥家一家一个月轮流住,但我二哥一家在县城,距家十几里地,去二哥家是他最不情愿的,只在这时我还能趁机会接他住几天,大哥家作为老家,是他最向往的地方, 看他日常表现足以证明这一点。父亲老了,晚上起夜摔了一跤,一下就昏迷了,我们感到医院时医生说垂危要住ICU,当时考虑父亲年龄和实际情况,我们拒绝进ICU,让医生保守治疗,尽量减轻父亲痛苦。

住院第二天,父亲病情告急,医生下了病危通知,撤销治疗,给父亲穿戴好一切去世衣物 ,满怀痛苦带父亲回家,半路上突然想摸父亲手,一摸竟然还是温的,软的,(我清楚记得母亲当时一会身体就僵了)。赶忙告诉兄姐,这才明白父亲在等待回家,老在外面是他这几年的忌讳,他在坚持最后一丝气息,虽然脉搏都一直摸不到了。但他还在坚持。

十几里的路程,到家安顿好父亲以后,特意去摸父亲的手, 他老人家安息了。

联想我们村里今年***了 听哥嫂说很多人哭过,尤其是老人,都说老了也没个窝了,连个挺尸的地方都没了,听得我心里很是伤感,很是难过。同时也为父亲感到一丝欣慰,若是我老父建在,不知会为没了老窝忧虑成什么样子

很多年轻时在城里在外地工作的老人,年纪大了都要回老家,尽享晚年,叶落归根,弥留之际,在老家院子里,一波接一波的本院后辈去看他们,也许是垂危老人在世的最美好回忆。

农村有句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也许是对这个问题最贴切的回答吧!我是落地化雨,希望我的回答能引起大家共鸣。

2013年初,我母亲突然感觉胸口上象是有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十分难受,我便带她到医院做了检查。经检查,诊断为“心脏衰竭”。

经过10多天的住院治疗,母亲觉得病已经好了,我便为她办了出院。

然而,过了不到3个月,母亲又觉得胸口不舒服,我于是又将她带到了医院。医生说,这是母亲的“心衰”又发作了。

我顿时感觉有点奇怪,便私下里问医生说:“上次住院不是治好了么?怎么才3个月不到又发作了?”

医生很耐心地解释说:“你母亲得的是心脏肿大的病,医学上称为‘心脏衰竭’。这个病无法逆转,属于绝症。”

我不甘心地问:“心脏肿大了不可以消肿的么?”

医生进一步解释说:“你母亲现在的心脏就象是打足了气的皮球,如果消了肿,就象是皮球泄了气,整个心脏就会失去泵血功能。而如果继续肿大下去,会引起呼吸衰竭,进而危及生命。现在我们能做的是尽量延缓病情进展,延长生存期。”

我一听,急了,问医生说:“那我母亲的这种情况可以维持多久呢?”

医生说:“也许几年,也许几个月,说不定,总之是很凶险。”

医生的话虽然说得很肯定,但是因为我母亲身体一直还算硬朗,加之我从未想过母亲会这么快离开我。因此,对于医生的话,我是半信半疑。

这一次,也是经过10多天的治疗,母亲的病又一次缓解,母亲便要求出院。见母亲如此,我只得去征求医生意见。

医生说:“你母亲的病也就这样了。她自己觉得没问题可以出院了,就让她出院吧。住在医院,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了。回去以后,如果她觉得不舒服了又再来住院吧!”

听医生这么一说,我只得为母亲办理了出院。

这一次,在家里住了只有一个多月时间,母亲又感觉到心脏不舒服了,我又急忙把母亲送进了医院。经过治疗,母亲的病情又得了控制,于是,又出了院。

过不多久,母亲又感觉不舒服,我只得又将母亲送进了医院。

此后,经过4、5次的出院进院,母亲进出医院的频率也越来越快。从最初的2、3个月进出一次医院,到后来只有一个多月就要进出一次医院。而时间也不知不觉已到了2013年11月,母亲生病也将近一年了。此时,母亲又住进了医院。

也许是感觉到母亲来日无多了,大哥便召集我们兄弟几个说:“妈妈的病是越来越重了,我看不如拿点药回去吃,不要让她老在医院里(即在医院去世的意思)”。

大哥说这话的意思是,按照我们当地习俗,人老(死)在外面再运回去,是“冷尸”(请恕我对母亲的不敬)进屋,会不吉利。而如果在家中去世,则属于“热丧”,加之母亲也是快80岁的人了,是“白喜事”,别人也不会讲闲话。

我一听,不由来了气,不等另外两个哥哥表态,就大声说:“这个绝对不行!我不能眼睁睁看着妈妈在家中等死!一定要让妈妈在医院终老!”

另2个哥哥见我动了气,只是默不作声。

我见哥哥们都默不作声,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便对他们进行了解释。

我说,妈妈的病虽然说治不好了,但她自己并不知道(我们一直瞒着她,她以为自己得的就是一般的心脏病),她一直认为自己是能治好的。因此,她还一直抱着生的希望,在积极配合治疗。另外,母亲虽然病重了,她的思维一直是清楚的。如果我们现在把她放在家里用药,她肯定会立即陷入恐惧和绝望之中。一方面,她认为自己是得了绝症,治不好了,就会陷入对“死”的恐惧;另一方面,妈妈会想,自己养育了这么多子女,现在病了,居然不让我去医院,这不是让我在家“等死”么?如果真的这样,妈妈在临终之前一定会对我们这些子女们感到绝望,辜负了她的养育之恩!那些迷信的东西和别人的闲语碎语,怎么比得了妈妈的养育之恩?

听我这么一解释,哥哥们似乎终于茅塞顿开,同意母亲住院直到在医院里老去。

2013年12月7日晚上11点多钟,在最后一次住进医院20多天后,母亲在医院里安详去世。

那天,我做好晚饭,于下午6点多钟送到母亲病房。其时,母亲正坐在病床上与父亲说话,虽然身体看起来有些虚弱,但精神状态却还不错。

我一边招呼父亲吃饭,一边给母亲喂饭。

这一顿饭,母亲只是象征性地吃了几口便吃不下了,我便给母亲喂了些水喝。之后,母亲便摧我早些回去。

我一看时间,才晚上7点多钟。便对母亲说,我再坐一会就回去。

过了大约10多分钟,母亲在沉重的呼吸声中睡去了(也许母亲当时已陷入昏迷,因为这一睡,母亲再也没有醒来,但是我不知道)。

我便叫了几声“妈妈”,除了沉重的呼吸声,母亲没有反应。我见母亲呼吸虽然很重,但呼吸的频率似乎很正常,认为她是睡着了。

我便对父亲说,妈妈睡着了,我就回去了,明天我再送饭来。晚上有事,记得打我电话。

父亲说,好的。

回到家中,因为比较累,我稍微洗漱了一下就独自上床睡了(我妻子那天去外地看望正在读书的孩子去了)。

就在我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床头的电话响了。拿起电话我一看,是父亲打来的电话,我顿时感觉到不妙。

我拿起电话一听,说话的是跟母亲住在同一病室的陪护家属,只听他在电话里说,你妈妈不行了,正在抢救,你赶快过来。我一听,赶忙一骨碌爬了起来,穿好衣服之后,又赶紧瞄了一眼时间。此时,正是晚上11点50多分钟。

接着,我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医院(医院距我家很近,步行不到10分钟)。此时,医生正在病房里紧急抢救我的母亲。

然而,不管医生如何努力,母亲终究还是走了。

母亲的去世,虽然很突然,但她走得很安详!

不管是我,还是父亲,包括母亲自己,都没有料到她会在那天晚上走了。

没有痛苦,没有恐惧,母亲是在睡梦中走的。

虽然,突然的离世,使得母亲在临走之前没有留下任何的只言片语,但我认为这很值得。因为自始至终母亲都认为自己还有救,因而没有对我们交待后事。虽然有些遗憾,但我更不愿意母亲在绝望中交待完后事之后离去。

母亲的安详离世,应该是她修来的福份吧!

从我的经验来看,家中的老人如若真的生了重病而无药可救,我们可以选择把他(她)安置在医院里进行维持性治疗,让他(她)在医院里平静地去世。这样做有如下几点好处:

一、避免老人在恐惧中去世。对死亡的恐惧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上了年纪的老人尤其怕死。

让老人在医院去世,他会觉得医生没有放弃,自己还有希望,可以有效减轻甚至是完全避免(象我母亲一样)老人离世前对死亡的恐惧。

二、避免老人对子女的误解。俗话说,养儿防老。尤其当一个人老了病了之后,对于子女的依赖尤其强烈。可以说,没有哪一个老人病了之后不希望子女救他的。

因此,当老人得了不治之症,如果子女们选择让他在家中去世,老人极有可能会产生一种“子女再多也没用”的感觉。也许,老人嘴上不会说出来,但他心里一定会充满着失望。甚至极有可能误认为子女们在让他待在家中“等死”。而如果让老人在医院去世,则一切误会都可避免。

三、可以让自己心安。虽然说,生死不由己。但是,尽己所能地让老人安详离世。我想,这是每一个子女的心愿吧。而医院做为临终前的关怀所,是最能让老人安详离世的地方。因此,选择让老人在医院去世,最能让子女们心安。

当然,如果老人自己坚持选择落叶归根,不愿“死”在医院,我们自然必须遵从老人的意愿,让他在家中去世。

此外,老人已陷入昏迷,呆在医院已没有任何意义,自然也可以考虑让他落叶归根,在家中平静地去世。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一问题的解答,不知大家赞同否?

标题应该是:年纪大的老人,在家里过世好?还是在医院里过世好?

这个问题觉得还是每个家庭成员,或者老人自己的想法来决定吧!如果是我的话,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或者自己已经各个器官都不行了去医院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如果家里的子女们怕,如果死在家里会给他们今后住在这个房子里面有心里阴影的话,就按照子女们的想法办理吧!不过我觉得,如果没有治疗效果的话,还是放弃所谓的抢救和不必要的治疗了,没有必要所谓的尽量延迟生命的了,那种浪费钱不是主要的,而是病人更痛苦,放弃生命也是最后的解脱,活着的时候就要有心里准备,正确面对生死。特别是到老了,没有不要想太多,更不用留什么遗嘱要子女们这样那样的买什么墓地啊!骨灰就是肥料嘛!种什么都可以,或者撒向大自然啊!

年纪大的老人过世了,是在家过世好还是在医院过世好?

这个问题有地域差异。

在我们这小城市里,老人们都有一个说法,人在外面包括医院过世了,将来就是孤魂野鬼。

经常听说谁谁家老人在医院或者养老院,还剩一口气儿的时候,都要赶紧拉回家,有的甚至拿氧气袋维持那口气儿,到家以后再把氧气袋拔掉,老人就落气儿了。

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不让老人死在外面。

这跟本地的风俗习惯有关。

也许是落叶归根的解释。

我妈妈在今年春节十五以后,因为双肺感染积液,导致肺癌,咳嗽厉害,就去住院,在医院住了十二天,咳嗽症状好点,她就一个劲喊回家,我和姐姐拗不过她,只好出院回家。

在家待了十几天,就过世了,是在家里走的。

看着妈妈安详的模样,我想,妈妈是满意的。她就是想死在她自己的家里。

现在八九十岁左右的老人,都是从旧 社会 到新 社会 ,封建思想和迷信鬼神还是比较严重的。

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老的这一辈慢慢离开我们,而在新 社会 出生的50后60后们,肯定会改变这种观念。

每个人都得面对生死,将来的环境保护会越来越规范,也许,到时候我们的骨灰撒大江大河,也许种在树下……

对这个问题我是如此认为。当老人身体状况严重,是选择在家还是在医院渡过最后时间,是在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区域环境,不同认识观念,不同经济条件,而进行的主动与被动选择,其什么好处考虑的真不多。

选择让老人在家去世的出于以下原因:

1、经济精力不济;老人病已无药可救,在医院白花医疗费,占用大量人力物力,感觉折腾老人不得安生;

2、农村家族聚集地风俗习惯:认为老人在家去世一生安安稳稳,让老人在家住住再走,魂魄不失野;

3、医院离家太远,不如回家照顾老人方便省钱,来往亲友探望便于接待,同时家中农活可以兼顾;

4、农村郊区平房院落宽敞,在最后时刻让老人穿上寿衣,躺在灵床,停针停药,水饭能用则用,子女轮流听听看看等待;

5、老人走了,社区村委开个死亡证明,火化大出殡折腾3-7天完事。

选择在医院去世的,

1、配偶儿女力求延长生命,不放弃最后希望;

2、主治医师意见不明确,家属无人主张放弃治疗;

3、明知治疗无效果,家庭经济宽厚或者医保报销有条件;

4、子女工作忙,在医院有医生护士在家也要请护工保姆,不少牵扯精力,何况城市住房小,多子女在谁家也不妥当;

5、住房有人去世,其房间对自住、出租、出售均影响。家中住房狭窄,安排谁家也不方便,在医院去世直接殡仪馆存放火化告别快捷;

6、也有点担心亲友邻居同事说闲话“不尽力抢救”,面子上不好看。

老人过世最好是在自己家里。这也是老人的最后的心愿。但是现在很多人家在城里,街上。总觉得在家里过世有点害怕。这也正常,也可以理解。老家有房子就好了。我爸爸肺癌,坚持了4个多月,一直在街上我弟弟家里。我们老家有房子。他一直都吵着要回老家去死。老家照顾起来很不方便。有天晚上他告诉我们,明天他必须回家。看到他确实很老火。第二天清早,我弟弟两口子就叫我看到我爸,他们把该买的东西买起,回家把卫生打扫了。下午6点把我爸送回老家。结果8点就过世了。

年纪大的老人过世了,在家过世好还是在医院过世好。这个没有标准答案的,我认为都成。我只能说说粤西地区风俗习惯。我来自粤西农村,在珠三角打拼,母亲也跟随身边,我们经常带母亲到各地方 旅游 ,也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 美食 。最后两年,母亲的身体变差了,母亲要求回家乡生活。我们都知道落叶归根这一说法。只好送母亲回哥哥家里生活。生活费,医疗费我全负。每年多次往返看望母亲。母亲在一次跌倒后,我们马上送往医院。医生也尽力了,人老机械坏。医生明确告诉我们没办法治疗好。我问母亲愿意来珠三角城市吗?昏迷的母亲摇摇头拒绝,我问母亲愿意回哥哥家吗?她摇摇头拒绝。其实哥哥是反对母亲在他家里过世,怕影响小孩子的感受。我母亲虽然昏迷,但是为了后辈作出正确的决定。最后在我们守护着,母亲安祥离世了。最后送往火化及安葬。我用简单的方式送别母亲。这也是母亲支持的方式。我也按中国式厚养薄葬执行的。最后,我建议有条件的安排在家里过世吧!没有条件的在医院也不错,医院环境干净和服务都好。

一个人什么死亡,在哪里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在能够选择的情况下,选择在家里过世,还是在医院过世,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只要在过世的过程中有尊严,不是那么痛苦,也就功德圆满了。没有必要去纠结是在家里过世好,还是在医院过世好。纠结在哪里过世好,意义不是很大。

年龄大的老人过世,一般都是因病过世的。无疾而终的老人,少之又少。老人生病了,就要去医院看病。在医院里治疗疾病,是正确的选择。

有些老人得的疾病,是不治之症。明知道在医院也治不好,还是希望在医院里治疗。医院里有专业的医生,有专业的设备,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长老人的生命。

还有一些老人,得了不治之症。知道在医院里也治不好病,不愿意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选择放弃医院的治疗,回到家里等待死亡。有的时候,死亡也是一种解脱。

冉兄认为,老人是选择在家里过世,还是在医院里过世,要尊重老人的意愿。老人愿意在家里,就在家里。老人愿意在医院,就在医院。尊重老人的意愿,是家属应该做的。

春秋晋国卿士“智”简介,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事迹广为流传。当代的***剧作家也很了解民众这种渴盼清官的心理,于是,刘墉成了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其他两位是和珅和纪晓岚)。在剧作家的安排下,他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和珅在他面前总是显得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乾隆皇帝对他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这个人物寄托了中国老百姓太多的理想和愿望,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甚至连他的罗锅儿也让人不惟不觉其丑陋,反成为他的标志性特征。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从形象到事迹有许多地方源自剧作家的想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选官标准。

在封建社会,选官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的。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级看他的书面报告。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在这四条标准之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应“大挑”一科。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肩高耸,“由”指头小身子大。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就会落选。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史书上记载,嘉庆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

可见,从形象言之,历史上的刘墉与民间传说和文艺作品中的刘墉并不一致。那么,从为官行事的角度看,历史上的刘墉是不是像剧作家描写的那样清廉干练,不畏权势,是不是真的能将大贪官和珅戏弄于股掌之中,在乾隆皇帝面前从容不迫、游刃有余?

刘墉出身于山东诸城刘氏家族,这个家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人很多。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为顺治年间进士,祖父刘棨(qǐ)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官清廉果敢,乾隆帝说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

刘墉生长在这样世代书香、以科举仕进为荣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自不必言,后来他成为四库全书馆副总裁也证明了其学识的渊深。但不知什么原因,满腹经纶的刘墉却迟迟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至少目前尚未发现他在30岁之前参加科举考试的记录。直到乾隆十六年(1751),33岁的刘墉才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和殿试,并获进士出身,旋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庶吉士是翰林的预备资格,一般从科考成绩优异的进士中选拔,然后在庶常馆学习深造,期满考试合格者,授翰林院编修。清代翰林虽然薪俸较薄,但作为皇帝身边的文学侍从近臣,号称“清贵”,“有清一代宰辅,多由此选”。而且,大臣死后如果想得到皇帝赐谥的“文”字,则必须是翰林出身。所以,清代以科举仕进者尤重翰林出身。应当说,刘墉在仕途上开局良好。

精干有为,任职四方

从乾隆二十一年(1756)开始,刘墉被外放做地方官,此后20余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主要做地方官,由学政、知府,直至一方面的督抚大员。在做地方官期间,他基本上还是秉承了乃父刘统勋的正直干练、雷厉风行的行事风格。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顿,为百姓做了不少实事。《诸城县志》称赞他:“砥砺风节,正身率属,自为学政知府时,即谢绝馈贿,一介不取,遇事敢为,无所顾忌,所至官吏望风畏之。”同时,他也不遗余力地贯彻乾隆皇帝的意旨,查,兴文字狱,捉拿会党,积极推行文化高压政策。

刘墉做过提督安徽学政和提督江苏学政。提督学政是一省的教育长官,类似于现在的教育厅长,但不同之处在于,学政不受当地最高行政长官的节制,独立开展各项事务,督抚大员也不能侵其职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学政离任,督抚才可暂时代管其事。学政还可以直接向皇帝上书,反映地方情况,吏治民风。

刘墉在前往安徽赴任前,乾隆帝特意召见并赐诗,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刘墉能够不辱门楣、有所建树。在出任江苏学政前,乾隆皇帝仍有诗相赠,可见对刘墉抱有厚望。刘墉也不辱使命,很是严肃认真。据清人笔记记载:“昔日刘石庵相国视学江苏,严肃峻厉,人多畏惮。”刘墉曾先后两次提督江苏学政,相隔近20年,为官处事风格也由峻厉刚急转为平和舒缓,但严肃认真则是一贯的。以刘墉第二次出任江苏学政时按试扬州为例,因为把关严格,使得许多想以***蒙混过关者最后不敢入场。

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从乾隆十六年(1751)中进士时算起,到此时刘墉浮沉宦海已经整整18年。说来,刘墉的仕途并不平坦,早在做翰林院编修时,其父刘统勋因事获罪,刘墉遭株连被革职,与诸兄弟一起下狱;后外放刘墉作安徽和江苏学政,因表现卓异得到乾隆皇帝赏识,擢山西太原府知府。刘墉之父刘统勋,曾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到山西查办布政使蒋洲侵帑案,乾隆二十四年(1759)到山西查办过将军保德侵帑案,声誉颇佳。刘墉同样是不负重托,到任后不几天便将前任遗留下的疑难案件审理一清,受到官民的一致称赞。正当刘墉以政绩迁冀宁道时,前任山西阳曲县知县段成功亏空案发,刘墉以失察罪差一点丢了性命,后来朝廷加恩命他赴军台效力赎罪长达一年,回北京后又在一个叫作“修书处”的闲散机构里蹉跎两年。由此可见,这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运并不怎么“亨通”。

刘墉能够在重罪之后出任江宁知府,说来还是沾了父亲的光。此时刘统勋圣眷正隆,先后以大学士之职兼管兵部和刑部,被乾隆皇帝倚为股肱之臣。因此,在乾隆三十三年刘统勋七十寿辰之时,乾隆皇帝不仅亲书匾额志贺,还加恩刘墉以知府候补。第二年,刘墉获授江宁府知府。

刘墉也十分珍视这次机会,“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创作于嘉庆初年的弹词《刘公案》,就是主要以刘墉在江宁知府任上决断疑案、为民做主的故事为蓝本改编而成的,虽然其中必然夹杂着弹词艺人的想像夸张和道听途说的内容,未必都是实录,但说明刘墉在短短一年的江宁知府任上确实有政绩、有政声,是难得的贤能官吏。著名诗人袁枚也在一首诗中称赞刘墉说:“初闻领丹阳,官吏齐短脰(dòu)。光风吹一年,欢风极老幼。先声将人夺,苦志将人救。抗上耸强肩,覆下纡缓袖。”意思是说,刘墉到江宁后,对下属要求严格使其不敢耀武扬威,对百姓关爱拯其脱离水火,不怕得罪上司而怕百姓受苦。

此后,刘墉历迁江西、陕西、江苏,至乾隆四十五年(1780),刘墉被授湖南巡抚,其官职全称是巡抚湖南等处地方提督军务,节制各镇,兼理粮饷,驻长沙,兼理军民事务,成为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

在湖南任期内,刘墉继续以前的作风,盘查仓贮,勘修城垣,整顿吏治,镇压反叛。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刘墉的政绩可谓斐然。

《清史列传》上面说他:“在任年余,盘查仓库,勘修城垣,革除坐省家人陋习,抚恤武冈等州县灾民,至筹办仓谷,开***峒硝,俱察例奏请,奉旨允行。”将其所办大事都列举出来了。《湖南通志》也赞扬刘墉抚湘期间,所行诸事“民以为便”。

乾隆四十七年,刘墉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命在南书房行走。当时和珅炙手可热,刘墉遂“委蛇其间,惟以滑稽悦容其间”。这又表现了刘墉为人和为官的另一面。刘墉是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同时也是官场中人,他也要按照官场的规则做事,包括应付上级和同僚的圆滑趋避之术。大体说来,他任地方官、能够独当一面的时期,主要表现了清勤刚正的一面,“一时有阎罗包老之称”;入京以后,正好碰上和珅专宠于乾隆,擅弄威权,排斥异己,刘墉只好以静默自守,以滑稽模棱取容。

滑稽模棱,情非得已

刘墉刚入京的几年仕途还算顺利,做到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其间还处理了一件棘手的案子。这个案子的当事人国泰是山东巡抚,其父四川总督文绶是刘墉的老上级,更关键的是,国泰的后台就是乾隆皇帝的红人和珅。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御史钱沣参劾山东巡抚国泰专横,以向皇上纳贡的名义大肆搜刮钱财,下属历城、益都等几十个州县仓库亏空严重。乾隆皇帝对此事十分重视,责成和珅、刘墉等同钱沣一起前往核查。

国泰,满洲镶白旗人,姓富察氏。国泰与和珅过从甚密,因此,和珅得到要查办国泰等的消息后立即派家人通风报信,使得国泰有了挪用其他款项填补亏空的时间。赴山东途中,和珅还以言辞威胁钱沣。据钱泳《履园丛话》记载,刘墉深知和珅与国泰的关系,因此常与钱沣密商对策。到山东历城县后,和珅说不用彻底核对,只要抽查几十个库就可以了,并且先起身回到住所。钱沣要求先封库,第二天彻底拆封。结果发现库里的银两“多系圆丝杂色银”,通过盘诘库吏得知,这些银两是从各商铺借来充数的。于是,出告示叫各商铺前来认领,“大呼曰:迟来即封贮入官矣”。于是商贾纷纷前来认领,库藏为之一空。

在这件事上,刘墉自始至终支持钱沣,他的态度对于案情最终水落石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显然,刘墉支持钱沣,同时也就得罪了和珅。从这件事我们看到,刘墉仍不失其“刚正”。

此后的几年里,刘墉似乎总是在犯错误,受指责,乾隆对他显然并不满意。乾隆五十二年初,刘墉因为漏泄他和乾隆帝关于嵇璜、曹文埴(zhí)的谈话内容,不仅受到申饬,而且失去了本应获授的大学士一职。

乾隆五十二年八月,乾隆委托刘墉主持祭拜文庙。因他没有行规定的一揖之礼受到太常寺卿德保的参劾。

乾隆五十三年夏天,刘墉兼理国子监,发生乡试预选考试中诸生馈送堂官的事,被御史祝德麟弹劾,结果刘墉受到处分。乾隆五十四年二月底至三月初,负责皇子教育的上书房诸师傅因为连天阴雨没有入值,乾隆皇帝得知这个情况十分恼怒,时任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被责处得尤其严厉,降为侍郎衔,不再***南书房。乾隆皇帝还专门为此下了一道上谕,大意是说因为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之子,念及统勋为朝廷效力多年,才对刘墉加恩擢用。而刘墉在府道任上还算勤勉,及至出任学政就不再认真办事,在湖南巡抚任上官声也平常。入京为尚书,办事情更是一味模棱两可。我曲意优容,未加谴责,原以为他会感激圣恩,勤勉办事,不想竟然发生上书房诸师傅旷工七日之久而刘墉置若罔闻之事。并说刘墉这样事事不能尽职,于国则为不忠,于父则为不孝,其过失甚大,实在不能宽恕。应当说,措辞相当严厉。

乾隆五十八年,刘墉为当年会试主考官。因为安排失当,阅卷草率,违制和不合格的卷子很多。按规定,刘墉等至少要罚俸10余年。乾隆皇帝虽然作了宽大处理,刘墉还是被“严行申饬”。

嘉庆元年,因为大学士一职空缺多时,破格增补户部尚书董诰为大学士,而资历更深的刘墉被排斥在外。而且在上谕中又一次批评刘墉“向来不肯实心任事”,并举例说,皇帝曾向刘墉询问新选知府戴世仪可否胜任,结果刘墉对以“尚可”。而戴本来十分庸劣,断难胜任。可见刘墉平日里对于铨选用人全未留心,只是以模棱两可之词敷衍塞责。要他“扪心内省,益加愧励”。

嘉庆二年,授刘墉体仁阁大学士,但仍旧指责他“向来不肯实心任事,行走颇懒”,并说“兹以无人,擢升此任”,可见其评价。当然,以上两条嘉庆初年的上谕,代表的仍然是乾隆帝的意见。

刘墉像是变了一个人,做人的棱角看不到了,做事的勤谨也看不到了,此期间的刘墉更多表现出的是滑稽和圆滑世故。清人笔记记载,一次在军机处吃饭,有同僚提起唐宋时宰相吃堂餐的故事,刘墉马上接口说:“但使下民无殿粪,何妨宰相有堂餐?”一座为之喷饭。

我们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刘墉入朝为官期间的种种“劣迹”,是想探讨同样一个人,为什么前后差别如此之大?

我们认为,从根本上讲,是当时朝廷上的政治气候决定的。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有一个颇具意味的细节:乾隆问和珅,你是做忠臣呢,还是作奸臣?和珅答,我不做忠臣,也不作奸臣,我要做的是让您高兴、逗您开心的弄臣。结果乾隆对和珅的回答很满意。这个情节很可能只是出于编剧的一种想像,但应当说,剧作家对乾隆心态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

乾隆皇帝有一个“本朝无名臣”的理论,他说,因为朝廷纲纪整肃,本朝没有名臣,也没有奸臣。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为了把所有荣誉归于圣主,大臣们所做的一切有利于百姓的事情,都是出于圣主的旨意。所以,他下令禁绝为地方官建德政碑、送万民伞之类为官员扬名的活动。老年乾隆更是志得意满,炫耀自己的“十全武功”,权力欲和虚荣心越发膨胀,此时他的身边更不需要名臣,而只需要忠心办事、以皇帝的是非为是非的奴才。

再加上当时朝堂上宵小环绕,和珅弄权,勾结党羽,把持朝政,排斥异己,正直之士很难有所作为。御史曹锡宝曾经想通过参劾和珅家奴刘全以达到惩办和珅的目的,结果反遭陷害,被革职。所以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当刘墉为地方官时还做了一些兴利除弊的事情,而到了皇帝的身边却反而无所建树,唯唯诺诺。也许从适应官场规则、保全自己的角度看,刘墉这样小错不断、屡遭申饬、弄得自己名誉扫地,未必不是聪明之举。

在当时以滑稽方式为官的还大有人在。比如嘉庆帝的老师朱珪,也是如此。据说他晚年每逢门生、旧吏来看望,他所言皆不关政治,全为诙谐之语。

这些以清正刚直著称的官员尚且如此,当时官场风气可见一斑。乾隆皇帝聪明太过,使得大臣们只好装糊涂;乾隆皇帝好名太甚,使得大臣们只得“平庸”。这使人不禁联想到汉高祖刘邦与承相萧何之间的关系。萧何作为大汉第一功臣协助刘邦夺取天下后,继续兢兢业业地办事,清正廉洁地为官,因而在百姓中口碑极好。这使得刘邦很不放心,于是找借口将萧何抓了起来,虽然念及旧情最终又释放了萧何,但萧何出狱后汲取了教训,不再顾及名声,圈地、贪渎之事也颇做了几件。老百姓意见很大,也有人向刘邦告状,这下刘邦却一笑了之,不再追究。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墉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6岁。去世的当天,他还曾到南书房当值,晚上还开宴会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啸亭杂录》记载,刘墉死时,说他“鼻注下垂一寸有余”,暗合佛语中的善于解脱之意。不管怎样,刘墉可算得上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是这些年来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

刘墉与乾隆 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这个传说还被编入了传统相声《官场斗》。总之,把刘墉说成是连皇帝都不怕,连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当然,这些事没有什么根据,也不可能发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良好愿望。那么,历史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上文已经说过,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并重新起用。

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二年秋天,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府》、《全韵诗》,使之在江苏全省流布,并建议敕发各直省刊刻。这一建议自然让乾隆皇帝觉得很舒服,此后一段时间里,刘墉的官职也升迁很快。

刘墉入朝为官后,虽然多次因懒于任事、行事模棱受到乾隆皇帝申饬,但官位还算平稳。据说,乾隆六十年禅位于嘉庆时发生过一件“争大宝”之事。据当时一位参加过禅位大典的朝鲜官员给其国君的报告说,临当受贺时,乾隆皇帝不肯交出印玺,刘墉于是制止群臣向新皇帝道贺,自己入内向太上皇乾隆追索大宝。“半日力争,卒得大宝而出,始行贺礼”。如果此记载属实,则证明刘墉在大事上依旧保持着“劲直”之风,并非一味模棱。同时也隐约看出,做了很长时间上书房总师傅的刘墉,与新君嘉庆的关系似乎更密切些。

刘墉与和珅 刘墉与和珅的关系,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习惯于把二人的关系描述为忠奸对立、水火难容。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但通过前文的分析已经可以知道,当刘墉入京任职之后,他首先是调整了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所以不可能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乾隆帝“龙驭上宾”之后,已是体仁阁大学士的刘墉却积极参加了对和珅的处理,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帝死后的次日,嘉庆帝即夺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职务,并复刘墉上书房总师傅一职,入内当值,以供随时咨询。随后,各省督抚及给事中,纷纷上章弹劾和珅,要求将和珅处以凌迟。不过,刘墉等人建议,和珅虽然罪大恶极,但是毕竟担任过先朝的大臣,不得不为先帝留下面子,请从次律,即赐令自尽,保其全尸。

为防止有人借和珅案打击报复,避免案件扩大化,刘墉等人又及时向嘉庆帝建言,妥善做好善后事宜。结果,在处死和珅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已经办结,借以安抚人心。

和珅之案结束后,刘墉受赠太子太保,可见嘉庆帝对他的肯定。和珅之案的处理,颇得时人的称赞。由此也可见,刘墉并未因公务而泄私愤,而是充分体现了一位群臣领袖应有的风范。

刘墉和纪昀 如果说刘墉与和珅处于对立面的话,那么,他与纪昀的关系则相当融洽。纪昀出自刘墉之父刘统勋的门下,两人有师兄、师弟之谊。大学士英和在其《恩福堂笔记》中记载,纪昀与刘墉关系极好,纪昀才思敏捷,刘墉字写得很好,故纪昀常请刘墉为自己写对联。比如“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是纪昀非常喜欢的诗句,生前他曾将此诗作为自挽联。纪昀去世后,刘墉即将其写下来,作为挽联相赠。

刘墉与纪昀都好收藏砚台,两人也时相赠送唱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刘墉赠给正任都御史的纪昀一方砚台,还特意在上面题识:纪昀喜欢我的黻(fú)文砚,因而我把它送给他,而书之以铭文,“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章,此翁此砚真相当”。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蒋师瀹(yuè)也题此砚说:

城南多少贵人居,歌舞繁华锦不如。

谁见空斋评砚史,白头相对两尚书。

嘉庆八年(1803),刘墉又曾送给纪昀砚一方,称:“送上古砚一方,领取韩稿一部。砚乃朴茂沉郁之格,譬之文格,为如此也。”纪昀也记载到:刘墉送我砚一方,左侧有“鹤山”字,认为是宋代的东西,但我并不以为然。但刘墉又说,“专诸巷所依托,不过苏黄米蔡数家耳。彼乌知宋有魏了翁哉?”大意是说,仿照宋代的古董,一般都宣称是苏东坡、米芾等人的东西,怎么会***冒魏了翁的名号呢?纪昀承认,刘墉所言,“是或一说矣”。

嘉庆九年,刘墉去世享年85岁。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看图猜四字成语101期答案

智氏立宗

荀,荀首之子,春秋晋国执政卿、中军元帅,为区分三军,以其父封邑“智”(今山西永济市西北部、临猗县南部)为氏。荀首祖父原黯为晋国公族,晋武公灭荀国,以荀国之地封于大夫原黯,别为荀氏,称荀息。后荀息为晋献公股肱之臣,辅佐朝政。后晋文公作三行军,以荀息的长孙荀林父将中行,荀林父由此别为中行氏。赵盾立晋成公,晋成公非常宠幸荀林父的幼弟荀首,封荀首于“智”地。从此荀首得以像哥哥荀林父一样,另立宗庙。然而智氏之强远不及中行氏,其最终权分晋国,独立成枝,则始于荀。

战被俘

前5***年,缺逝世,荀林父执政。楚庄王闻讯,趁丧北伐。荀林父仓促间重组三军六卿,安插弟弟荀首为下军大夫。而此时年轻的荀同在下军服役,跟随着伯父与父亲参加之战。

这一战中,晋国六卿将佐以及诸大夫在军营里争论不休,彼此不睦。中军将荀林父等多数派提议撤军,避开楚军的锋芒。而以先为首的少数派却要坚持捍卫国家的荣誉,誓死一战。中军佐先没有得到荀林父的首肯就擅自带领先氏、赵氏的亲兵开到黄河以南。元帅荀林父恐先有失,率领全军跟进,晋军更是进退两难。

荀林父与先的战略矛盾从河北带到了河南,没有丝毫缓解。这时晋军阵中,赵旃、魏以和谈为名要前往楚军,荀林父应允,后又担心二人捣乱,急忙派侄儿荀去将赵旃、魏接回。

荀来晚了,赵旃、魏二人在楚军阵前出丑卖乖,激怒了楚庄王。这时楚军的哨兵望见荀率领的接人部队,就以为是晋军发起了进攻。楚庄王下令,全军攻击,荀反应过来已经太迟了,楚公子负羁生擒荀,紧接着向晋军大部队掩杀。荀林父兵败如山倒,下令:先渡过黄河者有赏!晋军狂奔,输的一败涂地。

就在荀林父、荀首兄弟二人冲到河北时,荀首惊呼:“我们的荀不见了!”父子毕竟心连心,荀首也不管自己安危,率领着荀氏(中行氏与智氏)亲兵冲入楚军阵中,终没有找到荀,荀首射杀楚国的射连尹襄老夺其尸,射伤并俘获楚公子臣,为日后换回荀攒下本钱。

九年囚徒

楚庄王在之战中一战定乾坤,问鼎中原。晋国作为传统霸主,自然不承认楚国的霸主地位,晋楚关系一度紧张。楚庄王为了让晋国最忠实的属国宋国屈服于楚,对宋国进行长达8个月的围剿。同时,晋景公为了向天下人证明晋国的实力,在郑国检阅部队。双方剑拔弩张……

前591年,楚庄王薨逝,情况出现了转机。楚庄王死后,年仅十岁的楚共王即位,楚国的霸权出现了松动。

大约在前590年左右,晋国中军佐赵朔突然死亡,荀的父亲荀首升任中军佐,成为了一股影响晋国国策的重要力量。执政的克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与东方齐顷公的较量中,相对的与楚国的矛盾就沦为了次要矛盾。

前589年,克在之战中大败齐军,诸侯震动。楚国虽然想与崛起中的晋国再次争衡,已有些力不从心

终于晋楚之间出现了一缕和平的阳光,前588年,荀首通过至提出,用连尹襄老的尸体并楚公子臣换回荀。楚共王很爽快的答应了……

临行前,荀与楚共王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

楚共王:“你怨恨我吗?”

荀:“两军交兵,我没有本事,被你们俘虏,你们没有将我用来祭旗,而使我回国领罪,这已经是对我的恩惠了!被俘虏是我的无能,哪里还敢怨恨谁呢?”

楚共王:“那你感激我吗?”

荀:“两国为自己的国家打算,希望百姓得到安宁,各自抑制自己的愤怒,来互相原谅,两边都释放被俘的囚犯,以结成友好。两国友好,下臣未曾与谋,又感激谁呢?”

楚共王:“你回去,打算怎么报答我?”

荀:“下臣无所谓怨恨,君王也不受恩德,既没怨恨,也没恩德,我不知道如何报答!”

楚共王:“尽管这样,我还是要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

荀:“以君王的福佑,被囚的下臣能够带着这把骨头回晋国,寡君如果要诛杀我,我死而不朽,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赦免我,把我赐给您的外臣荀首,荀首向我们的国君请求,而把我杀死在智氏宗庙里,我也是死而不朽。如果得不到寡君诛杀的命令,而且让我继承为智氏宗子,按次序承担晋国的政务,率领一部分军队以保卫边疆,虽然碰到了君王的左右,我也不敢违背礼仪回避,要竭尽全力以至于战死,没有二心,以尽到为臣的职责,这就是所报答于君王的。”

楚共王:“晋国啊,不可与之争衡了!”

于是加重礼仪,将荀放回晋国。

荀不卑不亢,既维护了个人尊严,又不损害国家利益,因此连他的敌人也佩服,由此可见这样的人影响力将会有多大。

为卿履历

楚共王毕竟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谁能料到,这一句无忌童言“晋未可争”恰恰印证了楚共王一生的轨迹,也恰恰见证了楚国霸权的衰败,最终是终结楚霸的不是别人,正是智武子荀。

长达九年的囚禁充满了孤独,充满了屈辱,然而不论多大的打击都没有摧残荀的意志,他一如既往的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渴望回到故乡,渴望报效祖国。在这九年间炼狱出荀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荀一笔影响他一生的宝贵财富。

回到晋国的荀,没有受到任何处分,荀首立荀为智氏宗子。晋国的诸卿的实力在这几年来迅速膨胀,晋景公不得不安排6军12卿的超大号军队建制。荀氏家族一门占据12卿中的三席(荀首佐中军;荀庚将上军;荀骓将新下军),与荀氏家族同样三卿的是赵氏(赵同佐下军;赵括佐新中军;赵旃佐新下军)。不同的是赵氏已经走在下坡路上,而荀氏则如同东升的旭日,生机勃勃……

前583年,晋国发生了一起冤案——下宫之难。栾书、两家趁赵氏内乱,诬陷赵氏谋反,晋景公调动军队***赵氏满门,赵氏消亡了。几乎同时,慈爱的父亲荀首寿终,晋景公乘机削弱强族,将原先的12卿裁剪至8卿。中军元帅栾书的位置不变,中行庚(即荀庚,荀的堂兄)升任中军佐,荀则接替父亲,入八卿,为下军佐。由于邯郸氏是赵氏小宗,受到牵连,只为新军将,安插堂弟至入八正,为新军佐。氏的实力开始膨胀!

时八卿将佐如下:

这里不妨将荀的同僚做个简单的介绍:

⒈栾书还年轻,但却是很有才干,是当时中军元帅的不二人选。

⒉荀庚是荀的堂哥,资历老,父亲荀林父又有功勋于国家,有这样一个哥哥,荀在八卿之中的位置坐稳了。

⒊士燮是士会之子,忠君爱国,不计私仇。

⒋是栾书的盟友,干事强梁霸道,从不知道何为让步。

⒌韩厥是贤臣,出生地位不高却非常得晋景公的信任,而荀就在韩厥的手下任职,二人结下了非常牢固且持久的君子之交。

⒍赵旃已经别为邯郸氏,没有了赵氏大宗的护佑,邯郸氏在晋国势单力孤难以立足。

⒎最值得一提的是至。至虽为八卿最末,释放的能量让诸侯、诸卿瞠目结舌,同时至又是荀的大恩人,如果没有至,或许这会荀还在过着铁窗生活。

这是晋景公时代最后一次诸卿换班,这个班底似乎本就是为了新一轮的内斗而量身定做的。

当最强的赵家垮台后,栾相互利用已经失去了价值。栾书阴狠,栾氏清贫;霸道,氏富可敌国,这下还把才能卓著的至拉入卿士行列,栾书的地位权威受到了严峻挑战。更可恨的是非常强梁,迫使着栾两家的矛盾愈加表面化。

毕竟这个世界上好人还是多,荀庚、士燮、韩厥、荀都是公正廉明、明辨是非,成为了栾摩擦的润滑剂。

前577年,荀的哥哥荀庚死了,栾书破格提拔荀庚的儿子中行偃佐上军,起点很高,直接超越他的叔叔荀,为的就是拉拢中行氏来对抗氏。也不服气,就在这段时间的前后,彻底踢出赵旃,安排叔叔入八正,嬴姓(里氏、赵氏、梁氏、邯郸氏)势力集团彻底在晋国消失了。时八卿将佐如下:

栾氏、氏的较量仍在继续,而且愈演愈烈。“氏明争、栾氏暗斗”成为了晋厉公时代诸卿内讧的主旋律,荀只是诸多看客当中的一名。

栾之乱

前578年,麻隧之战,晋军大破秦军,晋国的后顾之忧基本解除了。

前575年,鄢陵之战,晋军打败楚军,晋国的霸主地位也得到了巩固,最后一丝令晋厉公、栾书、等人担忧的外部威胁也随着鄢陵之战的尘埃落定而被忽略甚至无视。君权与卿权,世卿之间的矛盾升级为晋国的第一尖锐矛盾。鄢陵之战后不久,中军佐士燮郁郁而终,栾、间连一个说和气话的人都没有了。野心勃勃的成为了中军佐,栾书与一起在中军上班,矛盾就更大了。

晋厉公骄奢,宠溺近侍;栾书阴险,拉拢朝臣;强势,三权倾朝野。厉公与栾书都对氏不满,栾书陷害至,说至阴谋废黜厉公,立孙周为君。

晋厉公犹疑不定,在涉猎中试探至,至射杀厉公宠臣孟张,厉公大怒。

晋厉公与近臣胥童、长鱼娇等谋划剿灭氏家族,胥童率领刽子手顺势将栾书、中行偃逮捕。

胥童等人此举错误的扩大了打击面,把晋厉公的政敌悉数公布,就是要剿杀晋国所有的强家,而不是怨声载道的氏。更让人郁闷的是晋厉公在骑虎难下之时,还存妇人之仁。关键时刻又释放了栾书与中行偃,并命其二人官居原职。

栾书与中行偃趁晋厉公出游时,发动***,囚禁厉公。栾书想弑君,又恐天下人唾骂。想去拉拢士与韩厥入伙,韩厥、士都是明理人,不受挑拨。

值得注意的是智氏的荀。在正史当中没有史料记载过栾书派人去找过他。原因模糊,大约有如下:

不管是哪种原因,或是多种原因混合而成,荀没有参与栾书***,持观望态度,也是一个成熟政客在不得志时的自保。

前573年,“栾书弑其君”。同时栾书再次体现了一个大政治家的做派,杀厉公的同时派遣中立派荀与士鲂前往雒邑迎立孙周作为下一任国君,晋国迎来了第二春。

悼公新政

荀从589年回国,到前573年晋悼公即位,一直处在非主流世卿地位,非常尴尬。中行偃的资历、能力、辈分都不如自己,却能位居他之上。荀的不幸似乎还在继续,他成为了栾内讧的牺牲品,然而这一切遭遇因为晋厉公后期爆发的内乱,因为厉公被弑,晋悼公成为晋国新主而彻底改变。

栾书安排在这次弑君过程中手脚干净的荀、士鲂前往雒邑迎立下一任国君孙周。荀提前与这位年轻的英主打了一个照面,给了晋悼公良好的第一印象,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荀甚至士鲂在悼公组建的内阁中都是重要干部。

晋悼公正坐朝堂,严打厉公之乱中的凶手。不久,正卿栾书失踪,晋悼公着手安排八卿将佐如下:

一向低调为臣的韩厥被晋悼公破格提拔为中军将,荀偃官居原职,荀为上军将。看似荀并没有获得晋悼公太大的垂青,栾书、士燮(鄢陵战后病死)、都不在了,下军佐正好越***升任上军将也是情理之中,中行偃仍然在荀之上。然而之后的发展却不尽然,在晋悼公内阁中,荀的地位完全不能用官衔来衡量,中行偃因有弑君案底被边缘化,荀与正卿韩厥构成悼公***的脊梁。

贤主良臣

虽然不满意栾书的弑君,对于这个新君,荀还是比较赞同的,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既然悼公已经来了,又何必再去回味当年?

整个前573年,晋悼公都在努力修复世卿造成的创伤,调整内阁,凝聚晋国的所有可调动的力量。就在当年的冬天,楚共王与郑成公讨伐宋国,围困宋国彭城,宋国向晋悼公求救,韩厥宣布:“成霸安强,自宋始矣!”

经过悼公革新后的晋国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不到两年,争霸的战火就从宋国烧到了楚国的盟友郑国。

筑城虎牢

前571年6月,郑成公在内外交困中死去,子罕主持国家大事,子驷处理政务,子国出任司马。晋军攻打郑国。郑国大夫大多主张服属晋国。然而子驷以成公遗言,不肯服从晋国。

7月,晋国卿士荀、宋国华元、卫国孙林父以及曹国、小邾国人在卫国的戚地会盟,共商伐郑大计。仲孙蔑提出在虎牢关上筑城来威逼郑国,荀在得到了齐国崔武子的同意后,下令在虎牢筑城。

这年冬天,晋国荀带领齐国崔杼、鲁国仲孙蔑、宋国华元、卫国孙林父以及曹、邾、滕、小邾等国军队在虎牢关上筑城,对郑国实施战略性压迫。结果不战而屈人之兵,晋国还没有动武,郑国就屈服了。

孟献子提出了意见很快被荀***纳,极有战略眼光。为了团结齐国,并不急忙筑城,直至等到齐国代表崔杼,争得他的同意。与鲁国孟献子较交好,来威胁齐国,如此软硬兼施,晋悼公真是没有看走眼,荀果然是治国之能臣。

虎牢筑城后,晋军伐郑,朝发而夕至,大大减少了每次出兵的成本,具有着巨大的意义,虎牢也就成为之后所提出的三分晋军,争郑疲楚的战略跳板。

经过韩厥执政期间的不断进攻,战火继续南移,前570年冬,荀率领晋军攻打楚国的北方门户——许国,敲山震虎。

晋鲁相礼

前570年4月25日,晋悼公与鲁襄公在长樗会盟,孟献子为鲁侯相礼,智武子为晋侯相礼。鉴于鲁国长期为齐国所压制逼迫,仲孙蔑请年幼的鲁襄公对晋悼公行天子礼,这一瞬间荀急忙制止:“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孟献子很无奈的说道:“以敝邑介在东表,密迩仇雠,寡君将君是望,敢不稽首?”这个事情的发生背景就是齐国趁鲁侯新立、晋楚争雄无暇东顾,对鲁国实施军事打击,使得鲁国人已经忍无可忍,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哀求晋国人履行霸主的义务,帮助鲁国渡过难关。

鲁襄公前575年即位时只有4岁,这一年也还没到十岁。晋悼公此时的年龄也只17岁,都是孩子。孩子与孩子总有不少共同语言,而孟献子仲孙蔑与智武子荀已引以为至交。晋鲁两国的首脑级人物关系密切,对以鲁制齐的战略可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楚国反扑

韩厥执政期间,晋国通过了几年的时间与楚国的拉锯,占据了上风。不仅仅是郑国,就连更南方的陈国也一度向晋国靠拢。前568年,楚共王亲率军攻打陈国,质问陈国背叛楚国的缘由,陈国人说是楚国的令尹任夫(即子辛)对陈国太苛刻,于是楚共王杀死子辛,立他的侄子贞(即子囊)接替他成为了令尹,并开始积蓄力量,向晋国反扑。

经历了楚国连续的猛攻,郑国、陈国附楚。晋悼公虽然多次出征,弄得晋国民生紧迫,郑国仍然与楚国站在一条战线上。

荣登执政

面对郑国人如此望风使舵,晋悼公非常愤怒,四军八卿汇聚一堂,大家共商大计。这时候荀站出来,介绍了自己的看法。大体意思是,晋国的综合国力强于楚国,但却还没有占据压倒性优势,只能对靠近自己的诸侯进行保护,远处的就鞭长莫及了。荀提议以上军、下军、新军为基础,将中军一分为三,编入以上三军中,分立为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一旦楚军进犯中原,晋第一军出征中原;中原再有战事,晋第二军出征;中原又有战事,晋第三军出征,周而复始。这样,晋只有一军在中原应战,而有两军在国内休整。然则每有战事,楚全军出征中原,长此下去,必然疲惫。轮番的向郑国发起进攻,围城引援。楚国人不会甘心郑国归附晋国,楚军必然要向晋国挑战。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楚国欲战不能,拖垮楚军。

为了让荀毫无妨碍的实现他的***,韩厥让贤,主动提出告老,悼公应允。前566年,晋悼公设置四军八卿,荀成为晋国执政大夫兼中军元帅,成为荀氏家族第二位、智氏家族第一位正卿。这时候晋国将佐安排如下:

争郑疲楚 老年丧子

就在荀兴致勃勃的要实现他“三驾疲楚”的雄心壮志时,荀的嫡子,智氏家族的继承人荀朔不幸离开了他,这对于已经年入黄昏的荀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心理打击,家庭惨事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好在在荀朔死前还为他留下了一个孙子——荀盈。

此时的荀历尽千锤百炼,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位极人臣。作为一个有伟大抱负的政治家,荀的目标还没有达到,受到晋悼公如此过蒙拔擢,“了却君王天下事”是他最后献给晋悼公的礼物。抹去眼角的泪水,坚强的走下去……

苦攻逼阳

前564年10月,晋悼公联合鲁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吕光共同讨伐郑国。郑国迫于晋国的压力,向晋国人求和。荀干脆的答应了。11月,郑国与诸侯联军正式结盟。晋国撤退。

前563年四月初,晋悼公与吴王寿梦、宋平公、鲁襄公、卫献公、曹成公、莒犁比公、邾、滕、薛、杞、小邾的国君以及齐世子光,在(在今江苏省邳县北)***,号召诸侯,联合东吴,吹响了与楚国新一轮争霸的号角。

这次会盟声势浩大,为了给会盟锦上添花,中军佐士与上军将荀偃强烈要求攻打与宋国相邻的逼阳。荀偃与士认为灭点逼阳,把逼阳城赠送给宋国,以此就可以提高诸侯的凝聚力,展现出中原诸侯的强大战斗力让吴国人欣赏,那么与吴国的合作会更加顺利。荀所想的明显不是这些虚名,他很务实的提醒下属:逼阳城虽小却很坚固,拿下来胜之不武,万一不能攻克,反为人所耻。荀还有一个更大的心结,之战时的将佐不和决不能在即将到来的晋楚争霸中再次出现。于是他勉强答应了士与荀偃的请求。

四月初一,总攻开始。战局的发展果然如荀所估测的异常艰难,士、荀偃围攻了一个月,还没攻下。士、荀二人的决心动摇了,向荀请示退兵。箭在弦上岂有不发之理?如果攻不下逼阳,就太折损晋国的威严了。荀向二人下达军令:一个礼拜攻不下来,你们提脑袋来见我。

后士、荀偃身先士卒,亲受矢石率军猛攻,仅仅4天,晋军攻下逼阳,将逼阳城赐给了宋平公。这次可以看成是演习的军事行动算是结束了。

晋军围郑

楚国为了与晋国保卫争霸的前沿阵地郑国,不断出兵。郑成公之后的子驷执政都是坚持“晋来从晋,楚来从楚,唯强是从”。然而晋国的国力增强的太多,用兵也越来越频繁,使郑国以及楚国都不堪重负。面对着晋楚轮番的进攻,郑国人几近绝望。

郑国召开内阁会议,大家一致通过倒向晋国,害怕楚国有变,便用“削足适履”的方式,通过在郑宋边境上制造矛盾,挑起两国争端,这样就可以使晋国插手。

4月,晋国果然出兵,晋悼公召集宋、鲁、卫、曹、莒、邾、滕、薛、杞、小邾诸国国君及齐国太子吕光联合伐郑,决定以虎牢为据点,向郑国实施全方位的军事打击。4月19日,齐国吕光与宋国向戌率先抵达,攻打郑都东门。傍晚,荀率领晋军抵达郑国西郊,向东侵略原来许国的土地(许国南迁,地归郑国所有)。卫国的孙林父也帅军侵袭郑国北部领土。6月,联军在北林(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北)集结,再进发到向(在今河南省尉氏县西南),接着向右绕行,驻扎于琐(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北),最终实现对郑都的合围。联军在南门外炫耀武力后,再向西渡过济隧(水名)。——这一系列军事行动就是要告诉郑国人,我们可以随时攻击你国土的任何一个角落!郑国的附晋决心更大了,前来求和。

7月,双方在亳结盟。

悼公复霸

楚国此时已被晋国拖得国力不济了,令尹子囊还是不甘心父亲楚庄王创下的霸业就这样付诸东流,子囊咬紧牙关,率领楚军主力悉数出征。为了取得更好的声势效果,派人会合秦景公一并伐郑。郑简公危机时刻又动摇了,担心楚国的威势,向楚国求和,为表示忠诚,同意与楚军共同袭击宋国。

晋国人的忍耐已经达到了极限,荀率领晋军会合诸侯联军对郑国实施最后一次围剿。诸侯联军在郑都城门外列阵***,郑军不敢出,郑简公派遣大夫王子骈向晋军求和,晋国人还是显示出了少有的大度。9月下旬,晋悼公命新军将赵文子赵武入城,与郑国结盟,郑简公则委派子展出城与晋悼公结盟。双方代表一进一出,会盟达成了。

为了稳固盟约,于当年的12月,晋悼公会同宋公、鲁公、卫侯、曹伯、郑伯、齐世子光、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在萧鱼(今河南省许昌市)会盟,宣布赦免郑国战俘,加以礼遇并释放回国。招回联军派往郑国境内的侦察兵,禁止联军在郑国掳掠。晋悼公在荀的辅佐下,成为了楚庄王之后,又一位世人景仰的的霸主,这一年晋悼公只有25岁。

楚霸终结

悼公即位以来,通过与楚共王长期的拉锯,攻守频繁,过程复杂,与楚国争霸,其实质就是在于争夺郑国,谁能拿到郑国的这块战略基地,谁就具备了战争主动权,这早已是晋楚都心照不宣的定律。晋悼公在短短八年之内九合诸侯,率领诸侯,频繁出师,先后向齐、秦、楚诸大国显示出晋国的强大,尤其是荀的三驾战略最终拖垮楚军,给了楚国霸权致命一击,晋悼公坐镇绛都,复霸中原。

对于楚国人来说,晋悼公复兴霸业是楚国人的灾难,他们绝不愿意口头上承认晋国的霸权。楚共王为了挽回部分失利,加强与秦国的交涉,企图两面攻晋,瓦解晋悼公的晋郑联盟,然而一切都太迟了。尽管秦楚联军曾取得了部分战果,却对以晋悼公为首的中原诸侯联盟无可奈何。当大局已定时,楚共王暮年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徒然……

当一切尘埃落定时,郑简公完全投入晋悼公的怀抱。史载:“晋三驾而楚不能争”,这时候的楚共王应该已经回忆起26年前的那一句感慨——“夫晋,未可争也”。一句无忌童言竟然成了他的致命伤,曾经的阶下囚——荀却用另一种极其讽刺的方式来回报他。

晚年的楚共王沮丧不已,心中一片苦涩。事业上的失败促使着楚共王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前561年秋,楚共王不行了,昭告群臣:“我没有德行,十岁我父王就去世了,幼年就成为国君,还没收到教育却受到国君的娇宠。没有德行,使楚军在鄢陵战败,荆楚蒙羞,群臣操劳,我的罪行实在是深重。幸有诸臣,我才能活到现在,侍奉楚国历代先君,还是将我的谥号定为‘灵’或‘厉’吧!”不久,楚共王就与世长辞。

楚国令尹子囊在共王死后,力主将谥号定为“共”,基本得到群臣的同意。

楚共王薨逝,其子熊昭立,是为楚康王。楚康王年幼,不能亲政,国政把持于子囊之手,吴国攻楚甚急,楚国的霸业永被封存。

前560年。晋国一代贤臣荀功德圆满后,寿终正寝,国人赞之,谥之曰“武”,故史称智武子。因其子荀朔早亡,其孙荀盈尚幼,不得卿位。直至前548年晋平公时,荀盈成年,为下军佐,复入六卿。

总结

荀是晋国中期荀氏家族涌现出的优秀人才,他出现使智氏家族得以脱离中行氏,独立发展为六卿之一。

荀是晋悼公一手提拔的全才,沉稳、坚毅与果敢使他成就悼公霸业,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无限光芒,作为国家执政与军事最高统帅,他对部下的控制、对时局的判断以及对战略的选择、对战机的把握,都显示出十分示出十分高妙的艺术性,加以其人沉着、老练、果断、坚毅的政治家风***,使其成为了春秋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雄才。纵观晋悼公复霸的事业,荀是当仁不让的第一功臣。

第三个字是百的成语

1. 看图猜四字成语答案及

鱼目混珠、水滴石穿、东张西望、指鹿为马、只手遮天、一目十行、胆小如鼠、狐***虎威、沉鱼落雁、天旋地转、出水芙蓉、雾里看花、岿然不动、蛇蝎心肠、五颜六色、水天一色、出口成章、龇牙咧嘴、昂首挺胸、四通八达、网开一面、命悬一线

鱼目混珠

不少商人想拿仿冒品来鱼目混珠,欺骗不知情的顾客。

只见***走到画作前一看,就说:「这是鱼目混珠的***画!」

我们要***仿冒品,绝不允许鱼目混珠,侵犯智慧财产权。

水滴石穿

他辛苦了好几年,终于水滴石穿,完成这部钜着。

他认为谈恋爱要有水滴石穿的功夫,磨久了自然会有成果。

别看我们现在很不强大,只要我们坚持努力,总会水滴石穿,取得成功。

东张西望

上课的时候要聚精会神,不能东张西望,交头接耳。

小明平时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东张西望,可一到考试就什么也不会,坐在那左顾右盼。

妈妈给我讲故事,我东张西望,妈妈生气了,问我讲了什么,我答不上来。

2. 看图猜成语101了答案是什么成语

一了百了

yī liǎo bǎi liǎo

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结构连动式。

用法多用于消极的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了;不能读作“liào”。

辨形百;不能写作“白”。

近义词一笔勾销、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反义词依然如故

辨析~和“功德圆满”;都有“结束;完成任务”的意思;但~指一件事完成后才能结束;有消极因素;“功德圆满”却指积极因素的一面。二者不可通用。

例句这项工程如果能在年底竣工;今年的工作任务就~。

3. 看图猜成语第101关答案什么非什么

吠非其主 吠:狗叫。

狗朝着外人乱叫。旧比喻各为其主。

积非成是 积:长期所形成的。长期所形成的谬误,反被认为是正确的。

今非昔比 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非木石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旧时指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

是非曲直 正确还是不正确,有理还是无理。为非作歹 做种种坏事。

习非成是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质非文是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腹非心谤 心怀不满,暗中发泄。积非习贯 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

贯,通“惯”。拟非其伦 指比拟不当。

情非得已 指情况出于不得已。人非草木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

4. 看图猜四字成语

空空如也 [ kōng kōng rú yě ]

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出自:《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示例:多少只眼睛也都向王忠的座位搜寻的时候,却见这个小人儿的座位早已~。

◎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语法:单纯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无所有

出 处

《论语·子罕》:“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例 句

放暑***了,校园里~。

5. 看图猜四字成语答案及

悬崖上一匹马被勒住了,答案就是悬崖勒马。

悬崖勒马

成语拼音:xuán yá lè mǎ

成语解释: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扩展资料

成语出处:元 郑德辉《智勇定齐》:“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

成语用法:悬崖勒马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成语正音:勒,不能读作“lēi”。

成语辨形:勒,不能写作“乐”。

近义词:临崖勒马

反义词:执迷不悟

成语例子: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悬崖勒马吧!(华而实《汉衣冠》三)

6. 看图猜成语第十i皮第六关101下面一个了字的答案

答案:一来了百了注音yī liǎo bǎi liǎo出处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朱子语类》卷八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馀有关的事情也跟着源了结。

相近词一笔勾销、寿终正寝、功德圆满反义词依然如故成语举例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百了,一了百了。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成语例句 应该说,浅水湾那一次度不能算事故,"我突然很想放弃,什么都不要了,浅水湾真是漂亮,我只想沉下去,与其爬上岸面对肮脏的世界,还不如在漂亮的海水里一了百了!可是我会游泳,束手问待毙的最后一刻,我挣扎了,救生员来帮我……"说到往事的时候,海兰有些疲倦,好像答那只是一个看腻了的旧片故事。

7. 看图猜四字成语及大全

上图看图猜成语答案

第一行:异曲同工 自圆其说 可圈可点 一五一十 口是心非

第二行:口直心快 无与伦比 哭笑不得 里应外合 三姑六婆(左边是三姑 右边是六婆,尼姑 道姑 卦姑)

第三行:五音不全(宫商角徵羽) 面面俱到 一塌糊涂 多此一举 左右开弓

第四行:天方夜谭 羊入虎口 白纸黑字 俯首称臣 石破天惊

五行:能屈能伸 三从四德 风花雪月 四大皆空 德高望重

第六行:四脚朝天 三言两语 入木三分 扬眉吐气 比翼双飞

一百是什么成语

第三个字是百的成语有近百个,择其中常见的举例如下:

百发百中

拼音:bǎi fā bǎi zhòng

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示例:回见子牙,叩头在地:“丞相妙计,~。”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六回

近义词:弹无虚发、百步穿杨、百无一

反义词:无的放矢、百不一存

歇后语:黄忠射箭;瘌痢头上打苍蝇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射击技术高明

百依百顺

拼音:bǎi yī bǎi shùn

解释:依、顺:顺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三卷:“做爷娘的百依百顺,没一事违拗了他。”

示例:这安公子是那女孩儿一般~的人。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近义词:言听计从、千随百顺、唯命是从

反义词:我行我素、刚愎自用、毫不迁就

歇后语:灰面捏面人;王爷的奴才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无原则迁就别人

百战百胜

拼音:bǎi zhàn bǎi shèng

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示例:项籍唯不能忍,是以~而轻用其锋。 ★宋·苏轼《留侯论》

近义词:战无不胜、所向无敌

反义词:一触即溃、望风披靡、屡战屡败

歇后语:常胜将军;赵子龙上阵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长命百岁

拼音:cháng mìng bǎi suì

解释:寿命很长,能活到一百岁。常用作祝福长寿之词。

出处:元·无名氏《蓝***和》第四折:“这厮淡则淡到长命百岁。”

示例:你怕死,你~的活着,好不好?(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

近义词:长生不老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祝福

丑态百出

拼音:chǒu tài bǎi chū

解释:各种丑恶的样子都表现出来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示例:却有着一群荒****的,~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徐迟《狂欢之夜》

近义词:摇头摆尾、挤眉弄眼、嬉皮笑脸

反义词:威风凛凛

歇后语:贪官醉酒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个人或集体的形象

海纳百川

拼音:hǎi nà bǎi chuān

解释:纳:容纳,包容。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比喻包容的东西非常广泛,而且数量很大。

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心怀等

流芳百世

拼音:liú fāng bǎi shì

解释:美好形象永不磨灭,不会被忘却。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桓公卧语曰:‘作此寂寞,将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载耶?’”

示例:要做到~也不是很难。

近义词:永垂不朽、名垂青史

反义词:臭名远扬、遗臭万年

语法:作谓语;指好名声

漏洞百出

拼音:lòu dòng bǎi chū

解释:百:极言其多。有很多漏洞。形容文章、说话或办事,破绽很多。

出处:姚雪垠《序》:“我们从《歧路灯》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而是各种世俗人物,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

示例:他的文章~,自相矛盾。

近义词:破绽百出、自相矛盾

反义词:滴水不漏、天衣无缝

歇后语:枪靶子

语法:作宾语、定语、补语;指破绽很多

千疮百孔

拼音: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解释: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示例:让他们都显显身手,谁能把这个~的中国从热火里救出来,算谁有本事。 ★梁斌《红旗谱》四十九

近义词:满目疮痍

歇后语:打鱼的烂网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漏洞多

千锤百炼

拼音:qiān chuí bǎi liàn

解释: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晋·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三:“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示例:诗家好作奇句警语,必~而后能成。 ★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一

近义词:精益求精、精雕细刻

反义词:粗制滥造

语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经历考验

千方百计

拼音:qiān fāng bǎi jì

解释: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出处:《朱子语类·论语十七》:“譬如捉贼相似,须是着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他。”

示例:这个老匪开初~想收买这支已经武装了的工人队伍,可是工人们坚决拒绝加入匪股。 ★曲波《林海雪原》十四

近义词:想方设法

反义词: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语法:作状语、宾语;指想尽一切办法

千娇百媚

拼音:qiān jiāo bǎi mèi

解释:娇、媚:美好。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出处:南朝·陈·徐陵《杂曲》诗:“绿黛红颜两相发,千娇百态情无歇。”唐·张文成《游仙窟》:“千娇百媚,造次无可比方;弱体轻身,谈之不能备尽。”

示例:吴衙内在灯下把贺**仔细一观,更觉~。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八

近义词:婀娜多姿、花枝招展

反义词:其貌不扬、面目可憎

语法:作谓语、定语;形容貌美可爱

身价百倍

拼音:shēn jià bǎi bèi

解释:身价:指社会地位。指名誉地位一下子大提高。

出处:明·娄绍书《无声诗史》:“碑碣铭志之石,非公笔不重;断楮残煤,声价百倍。”

示例:他唱歌出名后就~。

近义词:声誉鹤起、高人一筹

反义词:名声扫地、身败名裂

歇后语:鲤鱼跳龙门

语法:作谓语;形容人地位提高

身经百战

拼音:shēn jīng bǎi zhàn

解释: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出处:《资志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示例:方才要说的,正是梁朝中一员虎将,姓葛名周,生来胸襟海阔,志量山高;力敌万夫,~。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六

近义词:出生入死、枪林弹雨

反义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初出茅庐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经验丰富

一呼百应

拼音:yī hū bǎi yìng

解释: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五卷:“当前快意,一呼再诺者,人隶也。”

示例: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土匪无处藏踪。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近义词:一呼百诺、应者云集、响应风从

反义词:孤立无援、孤家寡人、孤掌难鸣

歇后语:劳动号子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响应的人多

一了百了

拼音:yī liǎo bǎi liǎo

解释:了:了结,解决。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

出处:《朱子语类》卷八:“有资质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须节节用工也。”

示例:非但扣押,依我之见,立刻把他杀了,~。

★曹禺《王昭君》第三幕

近义词:一笔勾销、寿终正寝、功德圆满

反义词:依然如故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消极方面

一掷百万

拼音:yī zhì bǎi wàn

解释:指用钱满不在乎,一花就是一大笔。

出处:《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儋石之储,樗蒱一掷百万。”

示例:到那赌,刘毅~,是顷刻间可以破家的。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近义词:一掷千金、一掷巨万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大手大脚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拼音:dú shū bǎi biàn,qí yì zì xiàn

解释: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示例:~,这话一点不***。

语法:作定语、分句;指导人读书

精神百倍

拼音:jīng shén bǎi bèi

解释:形容特别有精神。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回:“想罢,取下玉牌,把朱草从根折断,齐放掌中,连揉带搓,果然玉已成泥,其色甚红。随即放人口内,只觉芳馨透脑。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

示例:午觉醒来,~,于是学说也就压倒了涛声了。 ★《鲁迅选集·理水》

鱼肉百姓

拼音:yú ròu bǎi xìng

解释: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后汉书·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示例:所率部队,毫不训练,本不打算作战,故亦不能作战,只是用做搜刮地方,~的工具而已。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十二章

近义词:鱼肉乡里

语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暴毙身亡”是什么意思?

一了百了

一了百当

一以当百

一倡百和

一吠百声

一呼百应

一呼百诺

一唱百和

一掷百万

一树百获

一泻百里

一笑百媚

一致百虑

一通百通

举一废百

人一己百

以一儆百

以一奉百以一警百劝百讽一惩一儆百惩一戒百

清朝大臣刘镛死后享年多少岁,谥号是什么?

暴毙身亡:突然就死去了,因为急病、灾祸、或者意外情况等原因。一般“暴毙”就是死的意思了。

曾经将古人得了近似于癌症的症状而死去的过程称为暴毙。在记录史实时,史官因为一些政治原因无法描写时称为暴毙。在现代中暴毙就是秒死的意思。

暴毙身亡,读音:[bào] [bì] [shēn] [wáng]

近义词:秒死、猝死

反义词:寿终正寝、醉生梦死、锦衣玉食、功德圆满、寂然圆寂

造句:

1 丈夫的暴毙使她深受打击。

2 我的小狗昨天暴毙身亡了。

参考资料

李新.常用词语大全M.人民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圆寂而死 啥意思

嘉庆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墉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6岁。去世的当天,他还曾到南书房当值,晚上还开宴会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啸亭杂录》记载,刘墉死时,说他“鼻注下垂一寸有余”,暗合佛语中的善于解脱之意。不管怎样,刘墉可算得上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功德圆满。卒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入祀贤良祠,谕祭葬。

圆寂

开放分类: 佛教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盘”或“涅盘”。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圆寂。

梵语Parinirva^n!a 之意译。旧译灭度、入灭。音译般涅盘。谓圆满诸德,寂灭诸恶。佛陀之死为收迷界之化用而入悟界,既已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故称圆寂,后世转而称僧徒之死。又作归寂、示寂、入寂。与涅盘、迁化、顺世、归真同义。即舍去有漏杂染之境,归入无漏寂静涅盘界之谓。亦指离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德。其中,就离生死之苦而言,贤圣命终即入于涅盘,为圆寂。大宝积经卷五十六(大一一·三二七下):‘我求圆寂而除欲染。’贤首心经略疏(大三三·五五四中):‘涅盘,此云圆寂。谓德无不备,称圆;障无不尽,称寂。’

自然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