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疾首的疾怎么写-疾首痛心疾首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9-05 0
  1. 痛心疾首是什么意思?
  2. 痛心疾首的疾是什么意思

编号 77 成语 痛心疾首 注音 ㄊㄨㄥˋ ㄒㄧㄣ ㄐㄧˊ ㄕㄡˇ 汉语拼音 tòng xīn jí shǒu 释义 疾首,头痛。

心中痛恨到头都痛了。

比喻痛恨到极点。

痛心疾首的疾怎么写-疾首痛心疾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

「咬牙切齿」、「深恶痛绝」 典源 《左传.成公十三年》1>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

……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

』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

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

』狄应且憎,是用告我。

楚2>人恶3>君之二三其德4>也,亦来告我,曰:『秦5>背令狐之盟6>,而来求盟于我。

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7>、楚三王8>,曰:「余虽与晋出入9>,余唯利是视10>。」

不谷11>恶其无成德,是用宣之,以惩不壹12>。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13>寡人14>。

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15>。

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

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诸侯退矣。

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秦桓公既与晋厉公为令狐之盟,而又召狄与楚,欲道以伐晋,诸侯是以睦于晋。

〔注解〕(1)典故或见于《诗经.小雅.小弁》。

(2)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

地辖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后为秦所灭。

(3)恶:音ㄨˋ,憎恨、讨厌。

(4)二三其德:形容意志不坚,反复无常。

见「二三其德」。

(5)秦:春秋时国名。

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

庄公时徙居大丘,地约在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

到了战国孝公时定都咸阳,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6)令狐之盟:春秋鲁成公十一年,秦、晋两国因为边界问题在令狐这个地方订立的盟约。

令狐,春秋时晋地,故城约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

(7)三公:指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

(8)三王:指楚成王、楚穆王、楚庄王。

(9)出入:结交来往。

(10)唯利是视:一心一意只追求利益。

(11)不谷:不善,古代君侯之谦称。

此处指楚国君王。

(12)惩不壹:责罚行事不专一的人。

(13)暱就:亲近。

(14)寡人:寡德的人。

古代国君之谦称。

此处指晋侯。

(15)唯好是求:只求修好。

好,音ㄏㄠˇ。

典故说明 据《左传.成公十三年》载,春秋时代鲁成公十三年四月,因为秦国违背双方在令狐订立的盟约,于是晋侯派吕相出使秦国,目的是断绝两国的盟友关系。

吕相传达的内容大致上说:「晋献公和秦穆公时,两国关系十分密切,不但订立盟约,还结为姻亲。

之后秦穆公又帮助在外流亡的晋公子重耳,返国当上国君。

但是两国为了国界的问题,秦国的态度反复,时常来犯。

为了解决纷争,最后两国订立『令狐之盟』,没想到秦国不但背弃盟约,并且和楚国结盟,对上天和秦国、楚国的历代先君盟誓说:『秦国虽然和晋国结交往来,但只追求利益,不顾其他。

』事实上,楚人厌恶秦国的反复无常,于是转告晋国,要好好惩罚意志不专一的秦国。

其他诸侯知道这件事后,也都痛恨秦国到了极点,大家都来亲近晋国。

晋国要秦国做个了断,是要战争还是要和平共处。」

同年五月,晋国和诸侯国联军,打败秦国。

后来原文中的「痛心疾首」演变为成语,用来指痛恨到极点。

书证 01.《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源)02.《后汉书.卷四.孝和孝殇帝纪.孝和帝》:「比年不登,百姓虚匮。

京师去冬无宿雪,今春无澍雨,黎民流离,困于道路。

朕痛心疾首,靡知所济。」

03.《晋书.卷六一.周浚列传》:「不知顗有余责,独负殊恩,为朝廷急于时务,不暇论及?此臣所以痛心疾首,重用哀叹者也。」

04.晋.潘岳〈杨仲武诔并序〉:「临命忘身,顾恋慈母。

哀哀慈母,痛心疾首。」

05.《宋书.卷五三.庾登之列传》:「臣每念圣化中有此事,未尝不痛心疾首。」

06.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二.任贤》:「往者国家草创,突厥强梁,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颉利,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07.《朱子语类.卷一○九.朱子.论取士》:「最切害处,是轻德行,毁名节,崇智术,尚变诈,读之使人痛心疾首。」

08.《宋史.卷三八八.陈槖列传》:「金人多诈,和不可信。

且二圣远狩沙漠,百姓肝脑涂地,天下痛心疾首。」

09.《辽史.卷三○.天祚皇帝本纪四》:「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

10.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二.筹策》:「有血气者,宜痛心疾首而食不下咽也,更有何说!」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指痛恨到极点。

使用类别用在「激愤恼怒」的表述上。

例  句<01>这些痛心疾首的往事,不提也罢!<02>村民对这些匪徒的暴行,无不痛心疾首。

<03>这种祸国殃民的行径,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04>看到正义无法伸张,大家无不感到痛心疾首。

<05>这样的仇,这样的恨,怎不令人感到痛心疾首?<06>大敌当前,却有许多人沉迷于酒色,真叫人痛心疾首!<07>见到孩子到处惹事不学好,张先生痛心疾首,自疚良深。

近义词: 恨之入骨,咬牙切齿,深恶痛绝

反义词: 辨识 请参考『辨识77』 参考语词 疾首痛心

痛心疾首是什么意思?

痛心疾首的意思是由于愤怒或悲伤而感到内心痛苦和难受。

痛心疾首通常是指某些事情引起的极度不满和愤怒,或者是某些人的行为让我们感到极度失望和悲伤。痛心疾首通常会让人感到十分难过,可能会流露出强烈的悲愤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些形容痛心疾首的词语,如“怒不可遏”、“心如刀割”等。

痛心疾首会导致我们的情绪持续低落,可能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如果长期处于痛心疾首的状态,可能会出现负面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焦虑症等。

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需要用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如果在生活中产生了痛心疾首的情况,我们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过于放大问题,保持平静和理智。

痛心疾首是一种被负面情绪所占据的状态,会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寻找积极的应对策略,如积极调整情绪、取适当的放松方式等,以缓解痛心疾首带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

扩展知识:

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痛心疾首的疾是什么意思

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的意思是:

疾首: 心痛,头也痛。形容痛恨到极点,悲伤到极点。

语 法

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

近义词

深恶痛绝、伤心疾首

反义词

感恩戴德

外文名

hand-wringing

出处:

语出《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暱就寡人。” 宋 司马光 《乞开言路札子》:“闾阎愁苦,痛心疾首,而上不得知。” 严复 《救亡决论》:“彼日本非不深恶西洋也,而于西学,则痛心疾首,卧薪尝胆求之,知非此不独无以制人,且将无以存国也。”

典故

春秋时,秦国和晋国有婚姻关系,秦穆公又曾三次替晋国***君位。但由于两国国境相接,双方都要发展自己的势力,所以仍不免发生冲突。

晋历公即位后,因边界***,两国君王在令狐订立盟约。但秦桓公回国后,立刻背叛盟约,偷偷去和楚国结盟。同时强令晋国和秦国一起进攻秦国边界的小国白狄,晋国答应后,秦国又派人偷偷告诉白狄说:“晋国要攻打你们。”白狄和楚国都看穿了秦国的用心,痛恨秦国背信弃义,于是将秦国的所作所为告诉了晋国。晋国于是联合诸侯之兵迎战秦国,同时派吕相去和秦国绝交,说:“各国诸侯如今都知道秦国惟利是图,不守信用,所以都痛心疾首,都要和晋国亲近友好。现在我们陈兵以待,如果秦国和我们盟誓,则可退诸侯之兵,否则,我们各诸侯国将共同对付秦国。”

一个月以后,两军交战,秦国大败。

词语造句:

1. 老罗每每在课堂上痛心疾首地批评“万恶的中小学教育”,说中学教育有两大悲哀:一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变态的中年妇女当教导主任,逼得他“每天在和不的念头之间徘徊”;二是每个学校都有一个好色的男体育老师,“一上课就让男生玩球,自己领女生做游戏”。

2. 每个人都对***和***现象痛心疾首。

3. 他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痛心疾首。

4. 一想到自己的过去,他就痛心疾首。

5. 父亲望子成龙,儿子却身陷囹圄,做父亲的自然痛心疾首,可又无计可施。

6. 他想到自己荒废了许多大好时光,不禁痛心疾首。

7. 我痛心疾首,衰弱的体力使我不能面觐至为仁爱的圣颜。

8. 一般父母亲遇到这种情况,可能会痛心疾首,或为此而感到自责,并以各种方式来回应,问题就在于如何回应才是最为理想。

痛心疾首 ( tòng xīn jí shǒu )  疾:痛

疾首:头痛。 心痛,头也痛。

1 比喻痛恨到极点。

 

2 比喻悲痛,伤心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