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而后工的创作动机_穷而后工名词解释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10 0
  1. 《穷而后工》文言文翻译文,谢谢!(⌒?⌒)
  2. “穷者而后工”是什么意思啊
  3. 有关工的四字成语
  4. 文章穷而后工的翻译
  5. 什么是穷而后工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很多的朝代更迭,但是每个朝代都给历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其中的很多文学作品都让后人受益匪浅。在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的文学大家,其中就包括了欧阳修。欧阳修的很多作品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而他的一些理论也被很多人认可。比如他认为诗?穷而后工?,这句话的意思是诗人们只有经历过困顿的生活或者困境之后才能写出优秀的诗句,而这句话也在很多著名诗人身上应验。

一、?穷而后工?的本意

欧阳修写出这句话的时候,就意识到了困境对于一个优秀的诗人的作用。他认为如果一个诗人永远处在安逸的环境中,那他的诗是表现不出时代的特点和真实的情感的。一个没有经历生活的困顿,还有身处逆境,他就没有办法让自己真正与社会和自然融合,也没有更高的眼界去思考人和社会的关系,也没有办法表达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经历困境后精神境界的提高。其中就包括了经历过官场黑暗的王维,还有经历过安史之乱的杜甫等等。

二、?穷而后工?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欧阳修的这句话不仅在诗人的创作上受用,对每个人也是受益匪浅。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一直很安逸和轻松,那么他也不会过多地去想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因为每个人只有经历一些困难之后,他的思想才会得到蜕变,也更加懂得如何高质量地生活。

穷而后工的创作动机_穷而后工名词解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平静的生活不被打乱,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这个时候可能就是没有在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或者没有给自己一些挑战。所以,穷而后工,有的时候只是需要自己多一些压力,让自己跳出舒适圈

《穷而后工》文言文翻译文,谢谢!(⌒?⌒)

意思是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诗穷而后工”自宋代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中的:“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原文如下: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庐陵欧阳修序

译文:

我听到世人常说:诗人仕途畅达的少,困厄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是由于世上所流传的诗歌,多出于古代困厄之士的笔下吧。大凡胸藏才智而又不能充分施展于世的士人,大都喜爱到山头水边去放浪形骸,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于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如此说来,并非写诗使人穷困潦倒,大概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来。

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荫袭补为下级官吏,屡次考进士,总是遭到主考部门的压制,在地方上困厄了十多年。年已五十了,还要靠别人下聘书,去当人家的办事员。郁积着自己的才能智慧,不能在事业上充分地表现出来。他家乡在宛陵,幼年时就学习诗歌,从他还是个孩童时起,写出诗句来就已使得父老长辈惊异了。等到长大,学习了六经仁义的学问,他写出的文章简古纯正,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因此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然而当时人不论贤愚,谈论诗歌必然会向圣俞请教。圣俞也把自己不得志的地方,喜欢通过诗歌来发泄,因此他平时所写的东西,其中诗歌就特别多。社会上已经知道他了,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他。从前王文康公曾看到他的诗作,慨叹地说:“二百年没有这样的作品了!”虽然对他了解很深,可还是没有加以推荐。***使他有幸得到朝廷的任用,写出如《诗经》中雅、颂那样的作品,来歌颂大宋的功业恩德,献给宗庙,使他类似于商颂、周颂、鲁颂等作者,难道不是很壮伟的吗?可惜他到老也不得志,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穷苦愁闷的感叹。社会上只喜爱他诗歌的工巧,却不知道他困厄已久将要老死了,这难道不值得叹息吗?

圣俞的诗很多,自己却不收拾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它太多容易散失,选取他从洛阳到吴兴这段时间的作品,编为十卷。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十分高兴谢氏能为它分类编排,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从那以后过了十五年,圣俞因病在京师去世,我已痛哭着为他写好了墓志铭,便向他家索求,得到他的遗稿一千多篇,连同先前所保存的,选取其***别好的共六百七十七篇,分为十五卷。啊,我对圣俞的诗歌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所以不再重复。?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有《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汲古阁本有《六一词》,略同《近体乐府》。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习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成人,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子不必担忧家贫子幼,你的孩子有奇才!不仅可以创业光宗耀祖,他日必然闻名天下。”欧阳修的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

“穷者而后工”是什么意思啊

诗穷而后工

译文诗人(总是)在仕途不顺、穷途末路以后诗歌才会写得好。

出处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

原文

《梅圣俞诗集》序

作者: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为人之佐,郁有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者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生平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雅颂,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文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古文观止》)

译文

我听见世上的人说:诗人得意的少,穷困潦倒的多。难道真是这样吗?大概世上流传下来的诗,大多是古代困窘不得志的诗人的作品。大凡读书人胸里怀藏他所有的学问、抱负,却无法在当世施展的,大都喜欢游山玩水,过着隐居的生活,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这一类东西,往往探索描述它们种种奇怪的形状。他们心里充满着忧虑、愤慨的情绪,产生怨恨、讽刺的念头,倾诉羁旅之臣和寡妇的哀叹,因而能写出人们难于表达的话语,诗人愈是穷困,写出来的诗就愈是技巧高明。既然这样,那么就不是诗使人穷困,原来是诗人穷困了然后才写出技巧高明的诗呢。

我的朋友梅圣俞,青年时凭借先辈的功勋做了官,但屡次参加进士考试,每次都被主考官压抑了,只能在州县做小官,总共有十多年。他年纪快五十了,还接受聘书,做人家的幕宾,压抑着胸中怀藏的本领,不能够在事业上施展出来。他的家在宛陵县,小时候就学习写诗。从做孩童的时候起,他所写的诗就使年长的人惊叹。长大后,致力于六经仁义学说的研究,他写的文章,简洁古雅精粹,不想苟且迎合来博得世人的欢心。世上的人也只知道他的诗罢了。可是当时不论是贤能还是庸愚的人,一谈到做诗,必求教于圣俞;圣俞自己也喜欢把他不得志的心情在诗里表现出来;所以他平生所写的,以诗最多。世上的人已经知道他了,可是却没有人向朝廷推荐。从前王文康公曾经见到他,叹息说:“两百年来没有这样的作品了!”王公虽然很了解他,也终究没有推荐。如果能够使他在朝庭发挥作用,做了《雅》、《颂》一类的诗,来歌颂大宋王朝的功业和德泽,把他奉献到宗庙里去,赶上《诗经》中的《商颂》、《周颂》和《鲁颂》,难道不是伟大的事业么?怎么使他到老也不得志,却写些穷困人的诗,只是借虫、鱼一类的东西来抒发羁旅、愁闷的感叹?世人只是喜欢他诗作的技巧,却不知道他长期穷困潦倒并且将要衰老了,这难道不可惜吗?

圣俞写了很多诗,不肯自己整理。他的内侄谢景初,担心他的诗多了容易散失,就把他从洛阳到吴兴居留期间所写的诗,编成十卷。我特别喜欢圣俞的诗,曾经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现在看到谢景初能够替他分类编排,我立刻高兴起来,就写了这篇序,把它珍藏起来。

过了十五年,圣俞因为患病在京城去世。我在哭吊之后,为他写了一篇墓志铭,趁便向他的家人索取遗作,得到他的一千多篇遗稿,和原先收藏的,选择其中最好的六百七十七篇,编成十五卷。唉!我对圣俞的诗已经论述得很详细了,因此这里就不再说了。

有关工的四字成语

是:诗穷而后工 吧?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于是人们总以为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能写出好诗来;换句话说,不是穷人就不是好诗人。连岳麓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也把这句话解释为:“诗人愈是穷困,写出来的诗愈是技巧高明。既然这样,那么就不是诗能够使人穷困,原来是诗人穷困了,然后才能写出技巧高明的诗。”

如果说,诗人一定要穷困之后才有好诗;那么我想:许多有志于诗歌的人,都不愿入诗歌之门,绝大多数的朋友还是会注重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其实“诗穷而后工”,这个观点本身没错,只不过要把“穷”字解释为“穷困”就不大好了。

《辞源》中,对于“穷”字的解释有六种:一曰终极,二曰止、尽,三曰困厄,四曰贫苦,五曰寻根究源,六曰古国名。;3f

欧阳修理工这篇序中,总共用了7个“穷”字。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可以解释为“穷困”。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当了官还会贫困么——即使不是十公充盈,但毕竟不至于贫困。梅圣俞的“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是因其丰才吝遇,当不上更大官。而“内有忧思感愤”,使其心志受累到极点,而“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则“其兴于怨刺”,“而这穷者之诗”,“写人情之难言”——这就是好诗了。

“盖愈穷则愈工”,是依据梅圣俞为例而提出来的,既然梅圣俞并不穷困,那么这个“穷”字就不能再当成“穷困”。我想:把这个“穷”字理解成为“止、尽”,再加上一层“寻根究源”,较为接近于欧阳修的本意。则容易理解得通。如《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因穷研物理,追求理智,而有学术境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了,但无论怎么说,这个“穷”字一定不能解释“贫困”。

上面已谈了3个“穷”字,而欧阳修文中还有另外4个。“诗人少达而多穷”和“多出古穷人之辞也”,这2个“穷”字与“穷其心志”的“穷”同一种理解,文学作品强调人性价值,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古今同是一理。“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这2个“穷”是寻根究源之解。这样理解,全篇贯通起来,就能够意思完整。

学诗的人多半是感情丰富,很多人在说及“诗穷而后工”,便顾影自怜,因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有限,与梅圣俞相比,错误的以为就是该穷困才是诗人,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易成“诗富而后工”,同样这个“富”字不能理解为金钱财富,而是“学富五车”的富。当然要达到学富五车没在相当经济基础是办不到的,没有人民币前提试问,有几人能安心的读书。但也不是说有了钱,就有了知识、能写出好诗,还要有学习过程,还会遇上问题,让人去寻根探源。这样说“诗穷而后工”与“诗富而后工”是同一个道理。

文章穷而后工的翻译

1. 含工的四字词语

鸠工庀材: 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能工巧匠: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逞工炫巧: 指炫耀工巧。

逞工炫巧: 炫,同“炫”,夸耀。炫耀工巧。

大工告成: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鬼工雷斧: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同“鬼斧神工”。

良工苦心: 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

良工巧匠: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良工心苦: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马工枚速: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通工易事: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同“通功易事”。

同工异曲: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天工人代: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穷工极变: 穷:极。形容十分精巧而变化多端

穷工极态: 穷:极。形容极其精致

穷工极巧: 穷:极。形容十分精巧

神工鬼斧: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神工意匠: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神工鬼力: 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

神工天巧: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

水磨工夫: 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不惜工本: 惜:吝惜。指舍得出本钱。

德言工容: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

德言工貌: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神圣工巧: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枉费工夫: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希望***纳

2. 工人的工四字成语是什么

不惜工本 指舍得出本钱。

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鬼斧神工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良工巧匠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良工心苦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马工枚速 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能工巧匠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巧夺天工 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神工鬼斧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神圣工巧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水磨工夫 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天工人代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通商惠工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同工异曲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

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

3. 有工字的四字词语

不惜工本 逞工炫巧 逞工炫巧 大工告成 德言工貌

德言工容 分工合作 工力悉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鬼斧神工

鬼工雷斧 鸠工庀材 刻意求工 良工苦心 良工巧匠

良工心苦 马工枚速 枚速马工 磨刀不误砍柴工 能工巧匠

巧夺天工 穷而后工 神工鬼斧 神工鬼力 神工天巧

神工意匠 神圣工巧 士农工商 水磨工夫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天工人代 通工易事 通商惠工 同工异曲 偷工减料

枉费工夫 文章宗工 消极怠工 异曲同工

4. 工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词目工工整整 拼音gōng gōng zhěng zhěng 名词解释 (1).指对仗工稳齐整.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岳王论》:“ 吴谷人 祭酒《岳忠武论》……结句云:‘人间之铁案无私,请质东南山行者;天半之神旗高卓,试看大小眼将军.’向特爱其工整.”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一章:“﹝ 陆机 ﹞《猛虎行》诸作,宜可刚劲猋发,而亦乃靡弱工整,亦足见其才之所限.” (2).细致整齐. 巴金 《寒夜》二六:“那一迭信笺上全是她的笔迹,字写得相当工整,调子却跟往常不同.”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五章:“那些稿件,全是用工整而秀丽的字抄写的.”。

5. 谁有关于艺术的四字词语OR成语啊

高山流水 胸有成竹 兔起鹘落 双管齐下 得心应手 画中有诗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画虎类犬 画脂镂冰 丝竹管弦 笙箫管笛 金石弦丝 琴瑟不调 抱瑟不吹竽 钟鼓齐鸣 秦筝赵瑟 笙磬同音 五音不全 移宫换羽 引商刻羽 黄钟毁弃 黄钟大吕 黄钟大吕 一片宫商 含商咀徵 以宫笑角 移商换羽 五音六律 齐钟卫鼓 秦筝赵瑟 楚丝燕歌 大音希声 弦外之音 曲终奏雅 余音绕梁 郑卫之音 正始之音 桑间之音 靡靡之音 急管繁弦 哀丝豪竹 弄管调弦 弄丝弹竹 敲锣打鼓 春诵夏弦 琴断朱弦 琴歌酒赋 琴瑟相调 胶柱鼓瑟 滥竽充数 室如悬磬 铜琶铁板 急管吹弦 哀思豪竹 断金裂石 剑拔弩张 入木三分 龙跳虎致 龙飞凤舞 龙蛇飞动 春蚓秋蛇文学艺术类:不落窠臼 脍炙人口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音乐艺术类: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绕梁三日、响遏行云 天籁之音 曲终奏雅 引商刻羽 双管齐下 书画艺术类: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画中有诗 栩栩如生 唯妙唯肖 出神入化 引人入胜 大处落墨 鬼斧神工 光彩夺目 百家争鸣 别具匠心 工力悉敌 呼之欲出 价值连城 龙飞凤舞 巧夺天工 韦编三绝 叹为观止 精雕细刻 烘云托月 别有天地 惊世骇俗 入木三分 能工巧匠 精雕细刻 炉火纯青。

6. 含有工字的成语

不惜工本 惜:吝惜。

指舍得出本钱。逞工炫巧 指炫耀工巧。

逞工炫巧 炫,同“炫”,夸耀。炫耀工巧。

大工告成 指巨大工程或重要任务宣告完成。同“大功告成”。

德言工貌 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

德言工容 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分工合作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工力悉敌 工力:功夫和力量;悉:完全;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相当。

常形容两个优秀的艺术作品不分上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器:工具。

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鬼斧神工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鬼工雷斧 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同“鬼斧神工”。

鸠工庀材 庀:准备、具备。招集工匠,准备材料。

刻意求工 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良工苦心 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

良工巧匠 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良工心苦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马工枚速 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

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枚速马工 工:工巧;速:速度快。

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能工巧匠 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巧夺天工 夺: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神工鬼斧 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

形容艺术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神工鬼力 比喻神奇超人的力量。

神工天巧 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神工意匠 形容建筑、绘画等构思精妙,非人力所能为。

神圣工巧 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士农工商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水磨工夫 掺水细磨。形容工作深入细致,费时很多。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天工人代 天的职责由人代替。

通工易事 分工合作,互通有无,拿多余的换没有的。同“通功易事”。

通商惠工 通商:便利各地货物交流;惠:给人以好处。使贸易畅通,给工商业者带来好处。

同工异曲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

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偷工减料 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削减工料。

现也指做事图省事,马虎敷衍。枉费工夫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

形容徒劳无益。文章宗工 为人所宗的文章高手。

消极怠工 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异曲同工 工:细致,巧妙;异:不同的。

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

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比喻持之以恒,终必有成。功,亦作“工”。

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什么是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说:“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于是人们总以为只有穷困潦倒的人才能写出好诗来;换句话说,不是穷人就不是好诗人。连岳麓书社出版的《古文观止》也把这句话解释为:“诗人愈是穷困,写出来的诗愈是技巧高明。既然这样,那么就不是诗能够使人穷困,原来是诗人穷困了,然后才能写出技巧高明的诗。”

如果说,诗人一定要穷困之后才有好诗;那么我想:许多有志于诗歌的人,都不愿入诗歌之门,绝大多数的朋友还是会注重两个文明同步发展。其实“诗穷而后工”,这个观点本身没错,只不过要把“穷”字解释为“穷困”就不大好了。

《辞源》中,对于“穷”字的解释有六种:一曰终极,二曰止、尽,三曰困厄,四曰贫苦,五曰寻根究源,六曰古国名。;3f

欧阳修理工这篇序中,总共用了7个“穷”字。在我看来,没有一个可以解释为“穷困”。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当了官还会贫困么——即使不是十公充盈,但毕竟不至于贫困。梅圣俞的“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是因其丰才吝遇,当不上更大官。而“内有忧思感愤”,使其心志受累到极点,而“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则“其兴于怨刺”,“而这穷者之诗”,“写人情之难言”——这就是好诗了。

“盖愈穷则愈工”,是依据梅圣俞为例而提出来的,既然梅圣俞并不穷困,那么这个“穷”字就不能再当成“穷困”。我想:把这个“穷”字理解成为“止、尽”,再加上一层“寻根究源”,较为接近于欧阳修的本意。则容易理解得通。如《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因穷研物理,追求理智,而有学术境界。”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了,但无论怎么说,这个“穷”字一定不能解释“贫困”。

上面已谈了3个“穷”字,而欧阳修文中还有另外4个。“诗人少达而多穷”和“多出古穷人之辞也”,这2个“穷”字与“穷其心志”的“穷”同一种理解,文学作品强调人性价值,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古今同是一理。“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这2个“穷”是寻根究源之解。这样理解,全篇贯通起来,就能够意思完整。

学诗的人多半是感情丰富,很多人在说及“诗穷而后工”,便顾影自怜,因为自己目前生活水平有限,与梅圣俞相比,错误的以为就是该穷困才是诗人,这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易成“诗富而后工”,同样这个“富”字不能理解为金钱财富,而是“学富五车”的富。当然要达到学富五车没在相当经济基础是办不到的,没有人民币前提试问,有几人能安心的读书。但也不是说有了钱,就有了知识、能写出好诗,还要有学习过程,还会遇上问题,让人去寻根探源。这样说“诗穷而后工”与“诗富而后工”是同一个道理。

穷而后工,是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从而产生的一个成语。出自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词 目 穷而后工

常 用 生僻成语

年 代 古代成语

发 音 qiong er hou gōng

结 构 偏正式成语

释 义 工:精巧,精彩。

词 性 中性成语

语 法 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这个命题的提出不是突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铺垫的,其直接来源是韩愈的“不平则鸣”的论说。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讲到,“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2]他认为文学作品主要产生于不平的思想感情,而这种“不得已”或言“不平”的思想感情正是源于现实物质世界的不自由,或不公平的生活遭际。这就成了文学创作的真正的动力,只有经历的“不平”多了,所“鸣”出的声音才会更动听更感人。韩愈在另一篇文章《荆谭唱和诗序》进一步阐发:“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娱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3]那么这

是不是就是“穷而后工”的理论的源头呢?我们说不是,与“穷而后工”理论比较接近的论说还有很多。与韩愈同时的柳宗元从屈原、司马迁等人的事迹和理论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4]贤哲在当代不得志,不被容于世,然后就把这种不得志的穷困和痛苦发泄到文学作品中去。其作品在当代也必不得志,难行于世。但是历史的发展决不会永远将真金埋没。综观古今文学史上的佳作大多是因不得志而激发起创作兴趣而终成千古流传之文的。

就是从唐代文坛上的双子星座--“李杜”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出“穷而后工”的影子。***如说李白杜甫在政治上都一路坦途、春风得意,那文学史上很可能就少了两个大文学家。大家所熟知“文章憎命达”、“哀怨起骚人”即是二人对于这种复杂的人生体悟的精辟的概说。而这实际上又与欧阳修的“穷而后工”的理论是极为相似的。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故曰:‘诗可以群,可以怨。’使穷残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5]这里钟嵘从景物气候和个人的经历两方面解释诗歌产生的原因,而强调的仍是个人遭遇的不平,个人的“怨”、“穷贱”,不平遭遇的“感荡心灵”,实际上仍然是“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的范畴。但是这仍不是这种理论的源头。

有许多学者已经指出,这种理论的源头就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6]有人认为应当将“发愤著书”说与“穷而后工”说区别对待。[7]但笔者认为“穷而后工”与“发愤著书”还是有着许多相同之处的,“发愤”的前提在于恶劣的生存环境,痛苦的人生遭遇。这难道不是“穷”吗?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发愤著书”是有意为之; “不平则鸣”、“穷而后工”式的创作无意一些,自然一些,但同样也不可否认这里也有“有意为之”的成分。

《孟子·告子下》“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8]孟子的说法是从非常宽泛的意义讲了人之所以成就大事必先经受一番磨难,基本上属于“逆境出人才”之类的道理。但是放到文学上也是可以讲得通的。追溯“穷而后工”说的远祖,有人认为应该追溯到《易》来,黄黎星先生撰文指出,《易》中的几句话,如“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其称名也,……其衰世之意邪”等都证明了“易为忧患之书”的说法。“易之忧患”、“易为忧患之书”,这是汉以来的历代易学家所共持的说法。这几句话欧阳修在《居士外集》卷十《经旨·易或问》中都引用过,并且明确的指出为“圣人之言”。由此断定,欧阳修既然肯定这是圣人之言,自然也就认同“易为忧患之书”的说法。当然可以认定《易》是“不平则鸣”、“穷而后工”理论的源头远祖。[9]

自从欧阳修明确提出“穷而后工”的观点以后,在两宋之际有许多的学者文人反复的阐述它。像陈师道、陆游、方岳、陈郁等都有有关的详细的论述。宋以后许多的文人更是乐此不疲。明代的金 在《觉非斋文集》里讲得非常详细非常深刻。

“人穷诗乃工尔。吾于吾友子良孙君信之矣。子良昔从太学登第为名进士,旅

道坦坦,未尝龃龉。当时居行辈中诗名未轶出也。后以非,谪交趾三十年,抑郁无

聊,暌离愤激,一发于诗而后诗始工。……其间登临吊古,触目兴怀,记物感遇无

不形于讽咏。忧而伤,劳而不怨,读之令人瞿然起敬。然则子良之诗之工,信乎,

由于穷也。夫穷而通天地,自然之理。”[10]

这一段充满感慨的论述真可谓知己之谈,“穷而通天地,自然之理”,正是因为“穷”,才使得创作者对于人生、社会有了全新的深刻的体验。穷困之后,文人首先体验到的是自己的遭遇,然后推己及人,体悟到人生的遭遇,最后感悟了天地的真诚,从而领会了生活的本质。进而将所有的以前从未有过的心灵的新经历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就成了“一发于诗而后诗始工”、“读之令人瞿然起敬”。赵翼的名句“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11]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也说:“诗以穷而后工,依声亦然。故仙词不如鬼词,哀则幽郁,乐则浅显也。”[12]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许多的作家文人对于这个论题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刻而又细致的研究。对于“穷”的理解包括欧阳修、韩愈、司马迁等人,一直到今天,看法基本是一致的,一般偏于客观环境方面,特指物质层面的因素,像恶劣的生活环境、艰苦的生活条件、坎坷的仕途等。笔者认为对于“穷”的理解应该更宽泛一些,它不止局限于物质的单个层面。

可以说“工”的文学,能够传世的文学,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文学作品,能够深深感动人、打动人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穷而后工”的,其创作者几乎都经历了一个极其穷困的过程。完全可以这样讲,人如果没有穷困的经历就不会创作出好的文学作品,或者说好的文学作品都是从穷困中来的。借用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然而“穷”却不仅仅指物质层面的东西。“穷而后工”中的“穷”是指“穷困”,但这个“穷困”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还包括精神层面。

就物质层面而言,主要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创作者原来就很贫困,可以说一生穷困潦倒,从来没有而且永远也不可能有富达的时候。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创作者对于文学创作的爱好却始终如一,他们把对于生路的理解融进了作品中去,从而创作出了好的文学,“工”的文学。典型代表是孟郊和贾岛。

孟郊一生运途多舛,早年屡试不第,四十六岁才成进士,然一生沉于下僚,终贫寒至死。孟郊的一生,“拙于生事,一贫彻骨。裘竭悬结,未尝免眉为可怜之色”。[13]因此,他的许多诗歌本身就是对那种穷困生活境遇的真实写照,如《秋怀》:“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席上印病纹,肠中转愁盘。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老病多异虑,朝夕非一心。”[14]这些诗,不仅写出他贫病交加的凄凉晚景,也写出了冷酷无情的世道人心。其他如“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如有碍,谁谓天地宽?”(《赠崔纯亮》)[15]“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借车》),[16]“吹霞弄日光不定,暖得曲身成直身”(《答友人赠炭》),[17]都能用精练的言语写出他难以想象的愁苦心情。他的诗歌就是他的穷困生活的真实记录。

贾岛的经历与孟郊比较相似。早年为僧。后来到京洛认识了韩愈,遂还俗,举进士。但一生仕途坎坷,只曾做过长江主簿一类的小官。贾岛的诗歌里有求仕不遇的苦闷,“下第只空囊,如何住帝乡。”(《下第》)[18]但多的是安于自己荒凉寂寞的生活境遇。他把作诗代替生活,“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戏赠友人》)。[19]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生活本身已经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了,但在文人的心目中自然可以找到寄托或言解脱的凭借。贾岛的诗歌创作成就虽然不是非常大,但是他却是把它当作了人生的第一要务,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孟郊、贾岛二人生活境遇相似,创作风格相近,前人评价为“郊寒岛瘦”。他们的这种基于穷困生活的创作以及与穷困生活密切联系的创作的风格不是最典型的“穷而后工”的例子吗?完全可以这样说,如果孟郊、贾岛的生活一帆风顺,文学史上还会有这类如此真实细致的描绘穷困生活以及反映穷困生活心理的诗歌吗?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说:“孟郊、贾岛皆以诗穷至死,而平生尤自喜为穷苦之句。孟有《移居》诗云:‘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乃是都无一物耳。又《谢人惠炭》云:‘暖得曲身成直身。’人谓非其身备尝之不能道此句也。贾云:‘鬓边虽有丝,不堪织寒衣。’就令织得,能得几何?又其《朝饥》诗云:‘坐闻西床琴,冻折两三弦。’人谓其不止忍饥而已,其寒亦何可忍也。”[20]陈郁说,“孟郊斫山耕水,贾岛薪米俱无,穷尤甚焉,其诗清绝高远,非常人可到。”“作诗作文非多历贫愁者,决不入圣处。”[21])这实在是中肯之谈。

第二种情况创作者原本生活极为优裕,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人间荣华富贵享尽。而由于外在的内在的原因,一下子一败涂地,好比摩天大厦顷刻间土崩瓦解。原来的富家子一夜间变成了穷光蛋、流浪汉。这种情况在文学史上也非常多见。典型的例子像李煜、曹雪芹。他们曾经一个是国王,一个是贵族子弟,原来就有过文学创作,但当时之作多为浮光略影的应景之作。但一朝沦落到社会最底层,人间的各种苦楚尝尽,在这样有如霄壤的巨大的反差下,激发起了他们的内在的创作潜力,从而创作出了绝佳的文学作品。

李煜在961年他继中主即位的时候,宋已代周建国,南唐形势更岌岌可危。他在对宋委曲求全中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还纵情声色,侈陈游宴。他前期许多词就是写他的宫庭里的豪华生活,可谓写得纸醉金迷,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22]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汴京,被封“违命侯”,实际上被当作囚徒看待,一直是抑郁寡欢。终于在***8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李煜从南唐国主降为囚徒的巨大变化,明显地影响了他的创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李煜创作出了最能代表他的成就最能奠定他在词坛地位的的词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因为短暂所以才更显得珍贵。最后这两年的词是他用他的血、泪甚至生命浇灌出来的,因之才最美丽。如大家所熟知的〈虞美人〉、〈浪淘沙〉等等都是这时期写的传诵人口之作。所以笔者认为南唐亡国后,李煜虽然成了阶下囚,但是这一时期的创作却又使得他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词中皇帝”。如果说南唐不亡国,可以肯定的讲,李煜的创作就只能是晚唐词风的延续,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创造发展。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用他自己的话讲“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短诗不正是作者在经历了大富大贵而又穷困潦倒之后而发出的极富内涵的慨叹吗?如果他一直生活在温柔乡里、富贵场中,没有穷困潦倒的生活体验,又怎么会创作出这样一部世界闻名的超级巨著--《红楼梦》来呢?,严格地讲只是大半部,可只是这大半部就已经如此伟大,实在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奇迹了。辩证地看,他们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大的成就,如果仅仅有穷困生活的体验,同样也创造不出好的文学作品来。以前的生活是一种角色的表演,多的是一种置身其中的糊涂与迷茫,以后的生活使得创作者回过头来审视,多的是一种置身其外的清醒与犀利。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痛苦的不是梦,而是梦醒了之后无路可走。只有有了这两种极端的生活体验,有了惊天动地的反差,才有了创作者的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刻地理解与体悟,然后才可以出现惊天动地的极美的作品。

从总体而言,第一种情况多一些,但就文学创作的成就而言,真正的佳作少。第二种情况少一些,但往往能够出现惊天地、泣鬼神的万古流传的***作品。他们一个显得单纯而直接,一个显得复杂而深刻。因为第二种情形的作家比第一种情形的作家多了一种体验,在巨大的强烈地反差下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多了一种更为痛苦更为深刻的体悟。这在第一种情形的作家里边,是很难达到这种深度的,因为只靠一种单纯或单调的生活是熏染不出那种可怕的深刻的。

除开物质层面的“穷”的理论分析,下面谈一谈精神层面的“穷困”的理解。有一些创作者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物质方面并未有任何影响,生活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经过一番变化,可谓由“穷”变“达”了。从精神方面而言,却没有任何的欢欣愉悦之情,多得是种种难以预料的难以言说的痛苦。这种痛苦是因为个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以及自由性的消失或部分消失。独立的人格受到了外来势力的严重制约。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由于敌对双方或两大势力集团的激烈的竞争而改变了个人的国籍、身份、立场或者正常的身体状况。正始时期,社会继续往前发展,国力也日渐强于蜀吴二国。但这时的人们所生活的精神环境却很不自由,尤其是对于那些有自己思想的知识分子而言。人们在外力的强制下必须向某一方低头,放弃原有的立场或改变原来的态度。要想游离于制度之外谈何容易。这就是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不是因为内在的愿望而是因为外在强力的压制。生活在宽松环境下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可以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想,表现自己的个性。生活在这种时代的作家的创作相对地是自由奔放的、意气风发的。文学的风格也是明朗向上的、万紫千红的。比如盛唐时期。而正始时期的人们在两大势力集团的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本身的生活已经改变了常态,这是一个整个时代的人的精神都处在“穷”的时期。精神上的“穷”导致了有特色的“工”的文学的产生。此期的文学人们评价是内敛的、朦胧的、隐晦的、曲折的。这是就整个时期来说的,而就作家个体而言,这类情况的典型代表是司马迁、蔡琰、庾信等。

司马迁创作的《史记》,可以说这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巨著。司马迁的创作有三个有利条件:出身于一个史官家庭,青年时期三次大的漫游,遭李陵之祸。如果去掉第三个条件,他一定也能写出《史记》来,但是绝对写不出我们今天所见的《史记》。司马迁遭李陵之祸,惨受宫刑。出狱之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官位虽比太史令为高,但只是“埽除之隶”、“闺合之臣”,与宦者无异,因而更容易唤起他被损害、被污辱的记忆,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23]对于这样的奇耻大辱,司马迁一直是愤愤难平,隐忍苟活,将满腔的郁愤浇注到这部史书中。《自卑与超越》中有这样一段话:“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不仅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书中还说,“奋力克服身体或外在环境困难的人,却造就了许多新的贡献和进步。奋斗使他们坚强,也使他们奋勇向前。”[24]正是因为这一次巨大的变故,使得他对于最高统治者有了新的认识,对于当时的世态炎凉有了深刻的体悟,支持他生活下去的最大动力是完成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他将自己的生活遭际,对于人生社会的看法,自己的孤愤难言的情绪倾注到这部书中,这样《史记》就成了一部抒情之书。正因此鲁迅先生才称其为“无韵之离骚”。

三国时候的蔡琰被匈奴掳走,被迫嫁给了左贤王,还生了两个儿子,应该说,她的生活是十分优越的,如果她不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她的生活也该很幸福,但她是名门之后,一代才女,她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文化选择,同时她又有着普通母亲的一面,所以才有了用血和泪凝成的五言《悲愤诗》。庾信被羁留北方,位极一时,权极一时,然而其内心却非常痛苦,备受煎熬,。这种煎熬有“忠”与“不忠”方面的,生活习俗方面的,思念家国亲人方面的等,这些复杂的而又纠缠不清的东西会使得人寝食难安。虽然有比往时优越得多的生活条件,但却没有往时的真正的生活乐趣,可以说有生活水平,却没有了生活质量。“质量”指的恰恰是精神方面的备受压抑。他们都把这种复杂的痛苦的生活体验化成了文学,化成了感人至深的“情文”“情诗”。这里的“穷”都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的“穷”,而都是精神意义上的“穷”。童庆炳先生说“‘穷’是指诗人坎坷的生活遭际,以及与此遭际相联系的人生的痛苦、焦虑等情感体验。”[25]很明显的“穷”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

穷困是作家的不幸,但这又是文学的万幸。从文学创作心理来讲,恰恰是因为物质精神上的“穷困”,往往能够激发了人的心灵,激活人内在的隐藏的潜能,从而爆发出激昂悲慨的创作的动力,变成千古传诵的奇文。因为物质精神方面的“穷困”,而使得创作者体验到种种难言的痛苦,这种痛苦对于作家来说是至为重要的。孙绍振说:“痛苦作为一种最富有活性的内在信息,它最能唤醒或激活情绪记忆和无意识,因为痛苦中枢占优势,摄入的信息量多,经过能量转换的中介作用,再次释放时,比较容易达到激活情绪记忆和无意识的阈值。”所以,它“为作家心理素质的最优化建构准备了有利条件。”[26]童庆炳先生也从创作心理的角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他把人的体验分为两种,一种是丰富性的体验,这主要指的是事业、爱情、家庭的顺利、美满幸福所引起的愉快、满足的情感体验;一种是缺失性体验,即由于事业的失败、爱的失落、生活的不幸以及潜能的无法实现等所引起的痛苦、焦虑的情感体验。他认为诗人的缺失性体验乃是诗人独特的一种生存和生活方式,并映现出真正的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诗人’之‘穷’,在一定意义上,正是诗人之‘富’,正是在穷中,诗人蓄积了最为深刻、饱满、独特的情感,正是这种带着眼泪的情感,以一种强大的力量把诗人推上了创作之路。”[27]无论是一生穷困潦倒的,还是先达后穷的,他们的生活经历都是殊途同归的,第一种单纯,多郁愤之气;第二种在前后的惊天动地的强烈的反差下,有了创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的理解与体悟。精神层面的“穷”,从物质角度讲,有许多还是先穷后达,“精神”也是先受到了一番痛苦的洗礼。不论何种情况,作家们都经过了物质、精神的“穷困”环境的脱胎换骨的锤炼,作家才能更深刻的体会到世间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从而进一步地理解自然界、人类界,理解真切的自我。文学作品的感人之处在于人的存在,感情的存在,作家的个性的存在,正是因为有了对于它们的深层次的理解、体悟,创作者在“穷困”之后创作的文学作品才往往更具有强烈的感人色彩,因而使得作品更“工”。“穷困”的生活对于作家个人而言是非常不幸的,但对于文学而言,对于广大读者而言又是万幸的,可以讲,他们创作的作品是花,是用汗水与心血浇灌出的生命之花,生命之花的灿烂正是靠作家泥泞困窘的物质或精神生活中的扎挣打拼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