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意思_质而不野出男肖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7-09 0
  1.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什么意思
  2.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怎么理解?
  3.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解释?
  4. 什么而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例:锲而不舍
  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什么意思
  6. 质胜文则野的意思是什么?
  7.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的意思是?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参孔子家训) 追问: 人之所以不能忘者,已也!谁的话?

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什么意思

意义:质朴胜过文***,就显得粗野,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

语出《论语》全句为: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而不野文而不史的意思_质而不野出男肖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质胜文则野:质,朴,质朴;文,文***,文饰;野,鄙野。

文胜质则史:史,本指宗庙之祝史,或在官府之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虚伪。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这里指文和质均匀配合的样子。

完整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文***,就显得粗野,文***胜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和质朴兼备,然后才能成为君子。”?

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

《论语》: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由孔子***及再传***编纂而成。全书共20篇、492章,首创 “语录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怎么理解?

意思是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擅长讲述事情的道理,道理质朴却不粗俗,文章风格直白,记载的***经得起核实,不凭空赞赏,也不掩饰过错。

出自——汉·班固《汉书》。

原文: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译文:但是刘向、杨雄博览群书之辈,都称赞司马迁有记载史事的才华,佩服他擅长讲述事情的道理,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道理质朴却不粗俗,他的文章直白,所记载的***经得起核实,不凭空加以赞赏,也不掩饰过错,因此叫做实录。

扩展资料:

《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祖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汉书》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这一部分,《汉书》常常移用《史记》。

但由于作者思想境界的差异和材料取舍标准不尽相同,移用时也有增删改易。《汉书》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刑法志》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法律制度的沿革和一些具体的律令规定。《地理志》记录了当时的郡国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和户口数字,有关各地物产、经济发展状况、民情风俗的记载更加引人注目。《艺文志》考证了各种学术别派的源流,记录了存世的书籍,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图书目录。

百度百科—汉书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的解释?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理解的含义:“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不偏于一方,取“野”与“史”之中道才可以称之为君子。” 。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就是质朴,没有修饰;文就是文饰,有修饰;野就是野蛮,粗野。史就是浮夸,脱离现实。彬彬就是不“野”不“史”,质与文都适中融洽的样子。

“野”大家容易理解,“史”可能困难一点,我们可以从诸葛亮关于君子儒和小人儒的论述中找到答案,孔明曰:“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此所谓小人之儒也;虽日赋万言,亦何取哉!”

这里,孔明说的小人之儒就是“史”,雕虫小技、诗词歌赋、下笔千言却言之无物,脱离现实,到了日常生活什么也干不了,不是书呆子,就是浮夸之人

孔子这句话揭示是什么道理呢?就是要求人们在低俗与浮夸之间取得平衡,做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低俗是不及,浮夸是过。只有不庸俗不浮夸的人才是自尊自爱的标准人——君子。

那么,怎么把握这个“文质彬彬”的中庸之道呢?

一、庸俗文化伤害人的天真淳朴

我在《漫谈读书》连载文章里说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但没有解释为什么。这个现象就是:人受的教育越多就越温和、有礼貌、有教养,同时也越胆小、怕死、甚至虚伪,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更愿意接受这样的谦谦君子。但人们心底里真正欣赏的,甚至爱的却是那些勇敢的人,即使有些粗鲁,如施瓦辛格扮演的角色、中国武侠等。

这是一个与人性有关的悖论。人们接受的教育越多,勇气就越小,莫名其妙的理智会变成行动的障碍,人生真挚和美好的东西会越来越萎缩。

这里解释一下这段话。其实,这就是质与文的关系。“质”是人类原始朴素的本质,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粗野的属性。“文”则指接受文化的教育,学了一堆社会上的知识和礼仪。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

“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人被所谓的文化知识***后,渐渐地失去了原来朴素天真的本质,显得虚***而虚伪。比如今天追逐金钱的人,他们表面衣冠楚楚,文雅有礼貌,但心里是只认钱不认人的,冷漠而虚伪。

人们为什么表面上似乎喜欢虚***的“文明人”呢?因为大家都带着***面具生活,隐藏真面目,相互防范,保持距离,相安无事。人们已经适应了这种人心隔肚皮的生活。而人们为什么心底里又喜欢那些粗鲁的、劫富济贫的、能打能杀的武人呢?

根源就在于每个人都有“质朴”的本性,这个本性被遮蔽压抑在***面具的后面,时刻都在发出声音和诉求,这些粗鲁的“英雄”恰恰符合了人类这种与生俱来的真性情,于是,共鸣产生了。

就个人修养而言,孔子的这句话提醒我们,保持自己的天真和质朴非常重要,但要用文化来修正粗鲁的部分,否则就流于粗俗;同时,离开本性过分地用文化修饰自己,一大堆的繁文缛节则会把自己变成一个虚伪的酸文人或书呆子。

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天真淳朴的本性。

二、一个文质彬彬君子的外在表现

那么,“文质彬彬”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大家不要把它想象成一个文人的样子,不是。那么是不是一看就令人肃然起敬的所谓“圣贤气象”呢?也不是。一个文质彬彬的人,他的样子就是普通人,平常人。让我们走近我们智慧的祖先,一看究竟吧!

《论语》为孔子***所作,真实地记录了圣人孔子的思想和言谈举止。孔子满腹经纶,倡导仁义礼智信,这些学问并不是一般文人所理解的那样刻板而严肃,而是活活泼泼的日常道理。所以孔子在平时是率性而为的,他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1、当赞则赞

他赞美学生颜回让人感觉是好像在赞美自己的老师。

2、当哭则哭

颜回死,孔子哭;子路死,孔子哭。

3、当唱则唱

《述而篇》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意思说,孔子如果发现别人唱得好,就请他再唱一遍,自己跟着唱。又据《阳货篇》载:“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4、当骂则骂

比如,有个叫原壤的人坐姿不文明,孔子用拐杖敲打他的腿骂道:“老而不死,是为贼。”;他骂子路:“野哉,由也!”。

5、孔子爱喝酒

《十国春秋》载:“文王饮酒千钟,孔子百觚”。

6、孔子还很喜欢开玩笑

他跟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搞得子游很紧张,孔子笑道:“戏言尔!”。

7、孔子从不隐藏自己的观点

不怕得罪人,所谓“以直报怨”。有个叫孺悲的人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于是让人传话说自己病了,而他却立即弹起了琴,明确告诉孺悲,我没病,就是不想见你。

大家看,是不是很好玩。是不是与你想象中道貌岸然的孔子不一样?不要把圣人想象成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圣人也是人,只是学问修养境界太高而已。

孔子除了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一回到家里,他足不出户,默默修心,邻居把他当成了哑巴。我们来看,如果孔子上不了朝堂议事,这说明他什么也不懂,那就是“野”;如果他在家里与种地的邻居口若悬河地胡吹乱侃那些高深的东西,那就是“史”。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他的仁义道德,这是他的“文”,三天没吃饭,被人家骂为“丧家之犬”还乐呵呵地说“是啊,是啊。”这就是他的“质”。如果孔子打肿脸充胖子虚伪地辩解那就是虚伪和虚荣了,就是“史”。今天的中国人这个毛病很严重,虚荣,虚伪,要面子,现实而不真实,缺的就是纯真的“质”。

我们再来看孟子,他这个人特牛,个性鲜明,脾气很大,动不动“天下舍我其谁”。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一副得理不让人的样子。他随心所欲,自信满满,有一次学生彭更认为孟子从这国吃到那国,白吃白喝很过分。孟子说:如果我说的不合理,当然不能白吃白喝,但如果合理,他们把天下让给我也不过分。

他总是这样咄咄逼人,即使面对的是一国之君也如此。他逼得梁惠王尴尬地“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学问浩大,这是“文”,但面对学生问他什么是浩然之气时,他坦言:“难言也。”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老子在图书馆一辈子,经天纬地,孔子对他非常崇拜,这就是“文”。同时,他天真快乐得像个孩子,这就是“质”。文质彬彬!许由,尧帝有事就向他请教,这就是“文”。但当尧帝要把天下让给他的时候,他就溜走了,因为他要无忧无虑地生活,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鬼谷子培养了苏秦、张仪、孙膑、庞涓等奇人,这些学生纵横捭阖把天下玩弄于股掌之上,可见鬼谷子之“文”。而他本人却神龙见首不见尾,逍遥于天地之间,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颜回深得孔子学问的精髓,这就是“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如愚”就是“质”。文质彬彬!

王通的学生李靖、房玄龄、 魏徵等等,哪一个不是唐代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这是“文”。而他却隐在乡下做教书匠,这就是“质”。文质彬彬!周颠,每逢朱元璋遇到难题的时候,他就突然出现教他怎么办,这是“文”。一旦朱元璋想留他在身边,他就装疯卖傻地跑了,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庄子写了那么多惊世骇俗的精彩文章,这是“文”。同时,他嘻嘻哈哈混迹于市井,宁可在泥水里打滚也不去做宰相,这就是“质”。文质彬彬!王阳明的“心学”博大精深,这是“文”。他平常不修边幅,率性而为,喝酒又唱又跳,狂狷而放肆,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陶渊明、王羲之、朱敦儒等等古人都是学富五车,文***飞扬之人,这是“文”。他们纵情饮酒,放浪形骸是“质”。文质彬彬!

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什么呢?那就是凡是真正的大学问的智者都是“文”“质”彬彬的。还有就是除了孔子、王阳明之外,其他都是隐士,远离官场和世俗,而孔子心里也一直渴望做一个隐士,想“乘桴浮于海”。王阳明晚年差不多就是一个隐士。中国传统文化都是这些隐士所创,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其实就是隐士文化,所谓高手在民间也。

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一旦把学问打通,达到一以贯之的智者高度就回到了过去没有学问时的状态,似乎和没有文化的普通人一样。不做作、不刻意,率性而为,体现出来的是率真和若愚。他们和普通人的内在区别在于致良知,知天命,不妄为,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返璞归真,回归婴儿,是一种自然流露,是学问到了最高处的表现。

所以大家不要把他们想象成一本正经的学者样子。至于朱熹和吕祖谦在《近思录》谈到“圣贤气象”一节云:“仲尼:天地也;颜子:和风庆云也;孟子:泰山岩岩之气象也。”这其实是朱熹对他们内在的人格风范发出的感慨,并非说他们外表行为看上去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

三、当下难觅“文质彬彬”之人

今天这个没有***的时代(民间有没有我不知道),抛头露面、招摇过市、讲课讲学的专家教授往往都是衣冠楚楚,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地“端着”,其实他们只有“文”没有“质”,流于“史”,即肤浅、浮躁而虚妄。原因在哪里呢?就是他们根本没有接触到学问的根本,还处于似懂非懂阶段,他们自己心里也没谱,担心你当真一追问,他们就完了。

所以他们往往喜欢卖弄,故弄玄虚,其实都是学问不到家的表现。

按照王小波和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的观点,专家教授并不是知识分子,他们只是从老师或书本批发了一点知识,然后零售的人。他们与茶馆里的说书人一样,靠背书养活自己而已。

王小波的说法得到了学问***梁漱溟的验证,梁漱溟说,哲学家是不可能教出来的,也是不可能学出来的,他是由自身的问题“培养”出来的。国学是哲学,是学问,不是知识。所以很多所谓的“国学***”其实都是不知究竟的人,他们只是背书而已。

民国的***走了,现代的大学问家也走了,最后一个把学问打通的人就是南怀瑾先生,你看他“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这是“文”。平常喜欢开开玩笑,发发脾气,训训人,活活泼泼的,嬉笑怒骂都来,这就是“质”。文质彬彬!

当初,南怀瑾在台湾住在很脏乱的贫民区,一面做学问,一面带两个孩子。经常等米下锅,给三四个老太太讲佛经,谁知道他是个大学问家?后来到大学讲课也是这样,讲了几天就跑了。名声显赫后还是这样,热热闹闹,嘻嘻哈哈,耍耍拳术的一个老头,这就是平常心,平常人。很多攻击他的人都是没有真学问的人,他们不是“文”就是“质”,不是“野”就是“史”。

有人说,现在有的学者还是很有水平的,其实所谓水平不过是知识而已,知识就是书本知识,通过看书任何人都可以获得。这与智慧和快乐有什么关系?中国教育的失败就在这里,大学教育只是职业培训而已。教授如此,学生也如此,只是一群有知识没学问,有聪明没智慧,有烦恼没快乐的人。真正的教育是启发智慧,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获得快乐。

至于那些到处搞培训,口若悬河讲课的“成功学***”、“灵性***”更是胸无点墨,靠忽悠和骗人为生,他们衣着光鲜,头发光溜,一副有学问的派头,其实都是骗术高手,学问草包。你们不相信可以追问他们几个问题,你看他怎么胡扯。

四、衡量一个人学问到不到家的一个关键标准就是他是否快乐

看过一些书的朋友应该发现,古今中外的智者都是嘻嘻哈哈,活活泼泼,随心所欲的。你看,孔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冷水泡饭,头垫着手臂睡觉,乐在其中;孟子享受着人生三乐;颜回身处陋巷,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心不改其乐;老子骑着老牛,乐呵呵地走向漫无边际的沙漠。

庄子上顿不接下顿,心却如大鹏展翅,乐;王阳明不修边幅,衣衫不整,乐;周颠疯疯癫癫的,乐;释迦摩尼王子不做,上街要饭化缘,乐;苏格拉底整年赤着脚在大街上讨论真理,乐。这些圣人智者都是大修行人,他们不是为别人的评价活着的,所以根本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他。

王阳明说,即使天下人误解他、骂他也无所谓。这一切的根子就是他们是大智慧、去人欲、无所求。所谓“人到无求品自高”,他们已经觉悟,知天命,获得了究竟的快乐,所以他们根本没有必要刻意一本正经一脸严肃地端着。

今天的知识型学者的样子就像不熟的麦穗直刺刺地向上挺着,而古代智慧型的智者就像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为什么?因为两者的份量不一样。有知识的学者或老学究是可以通过外表看出来,但文质彬彬的智者是无法通过外表看出来的,他们已经返璞归真,与平常人一样。

除了谈学问时认真以外,其他日常生活中看上去都是马马虎虎,糊里糊涂,笑口常开的。即使你身边就有这样的人,但你是看不出来。除非你有缘接触他们,他们的智慧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那么你的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了,而且终身受益。

现在文人学者的问题就是被社会风气污染,名利心重,有所求怎么可能没有烦恼?他们汲汲皇皇于世俗的名利,热衷于开会研讨,办班赚钱,沉迷于灯红酒绿之中,怎么有时间做学问?不知学问根本的人怎么可能快乐?自己烦恼一大堆怎么可能给别人快乐?所以他们是很可怜的,大家不要指望从他们身上获得智慧和快乐,他们所说的东西都是背书而已,自己也做不到。

大家知识不够多看经典就可以了,境界不够多思考多感悟就可以了,不要浪费钱财和时间在他们的身上。

现在人们很虚荣,要得到别人的追捧,要得到别人的认可。一旦被别人忽略,他们就会很难受。接下来更难受的是,还要装作不在乎。累不累啊!生活本来就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修身养性,从容过生活。

什么而不什么的成语有哪些?例:锲而不舍

译文:朴实多于文***,就未免粗野;文才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引用

百无一用是书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质”是朴素的文质;“文”是人类自己加上去的许多经验、见解,累积起来

的这些人文文化。但主要的还是人的本质。原始的人与文明的人,在本质上没有两

样。饿了就要吃饭,冷了便要穿衣,不但人类本质如此,万物的本质也是一样。饮

食男女,***并无不同。但本质必须加上文化的修养,才能离开野蛮的时代,走进

文明社会的轨道。

所以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完全顺着原始人的本质那样发展,文化浅薄,

则流于落后、野蛮。“文胜质则史”,如果是文化进步的社会,文化知识掩饰了人

的本质,好不好呢?孔子并没有认为这样就好,偏差了还是不对。文如胜过质,没

有保持人的本质,“则史”。这个“史”,如果当作历史的史来看,就是太斯文、

太酸了。我们要拿历史来对证:中外历史都是一样,一个国家太平了一百多年以后,

国势一定渐渐衰弱,而艺术文化,却特别发达。艺术文化特别发达的时代,也就是

人类社会趋向衰落的时候。如罗马鼎盛时期,建筑、艺术、歌舞等等随之渐渐发展,

到了巅峰时期,国运即转衰微了。所以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两样

要均衡的发展。后天文化的熏陶与人性本有的敦厚、原始的朴素气质互相均衡了,

那才是君子之人。

整个国家文化如此,我们个人也是如此。所以我有时也不大欢喜读书太过用功

的学生,这也许是我的不对。但我看到很多功课好的学生,戴了深度的近视眼镜,

除了读书之外,一无用处。据我的发现是如此,也是我几十年的经验所知,至于对

或不对,我还不敢下定论。可是社会上有才具的人,能干的人,将来对社会有贡献

的人,并不一定在学校里就是书读得很好的人。所以功课好的学生,并不一定将来

到社会上做事会有伟大的成就。前天在×大考一个研究生,拿硕士学位,很惭愧的,

我忝为指导老师。还好最后以八十五分的高分通过了。这个孩子书读得非常好,但

是我看他做事,一点也不行,连一个车子都叫不好。书读得好的,一定能救国吗?

能救国、救世的人,不一定书读得好。***定一个人书读得好,学问好,才具好,品

德也好那才叫做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算是一个人才。所以我常劝家长们不要

把子弟造就成书呆子,书呆子者无用之代名词也。试看清代中叶以来,中西文化交

流以后,有几个第一名的状元是对国家有贡献的?再查查看历史上有几个第一名状

元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宋朝有一个文天祥,唐朝有一个武进士出身的郭子仪。只

有一两个比较有名的而已。近几十年大学第一名毕业的有多少人?对社会贡献在哪

里?对国家贡献在哪里?一个人知识虽高,但才具不一定相当;而才具又不一定与

品德相当。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不但学校教育要注意,家庭教育也要对此多加注意。

人性的基本问题

关于“文质彬彬”一节,再深入就要进入个人具体的修养,和人性本质问题。

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是哲学上一大问题。中国哲学的基本,几千年来讨论这个

问题,都无法下定论,西方哲学也讨论这个问题。我们根据孔孟思想,认为人性的

本质,本来是善良的。最有名的《三字经》,第一句话就引用孔子“人之初,性本

善。”不善都是后天学坏了的恶习气。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也曾

举例,说明人性基本是善的。他说,我们走在路上,看见一个小孩子掉下井里去,

第一个念头,第一件事一定是救人,不管这个孩子是谁,是仇人的孩子,或是自己

的孩子,一定只要救人,所以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仁爱、慈悲的心各个都有。其

次,人看到悲惨可怜的人,心里一定为他难过。由此可见人心是好的。

相反的,如荀子主张人性天生是恶的。举例来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

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

人性是恶的。荀子认为人之为善,是后天的教化慢慢塑造而成。在孔子、孟子和荀

子之外的另外一说,便是与孟子同时的告子,他认为人的本性,既不好也不坏。他

说人性好比木头,以圆规一量可做成圆形,用矩一量又可做成方形。墨子也是这种

主张:他说人性像白丝布一样,要把他染成黑的就是黑色,染成红的就是红色。人

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现在教育上“可塑性”的观念,便和此相近。

于是,人性是善是恶,或不善不恶,哲学上几千年来都在争论。中国如此,外国也

如此。

但是这些学理到今天还没有给人类以公认的定论,至少在学术思想上是如此。

所以我们常常提到人类的文化非常滑稽。中国人五千年文化历史,西方人也有几千

年,同样的吹牛认为人类最伟大,最了不起——自吹是万物之灵。但在万物的心目

中,如猪、牛、鸡、鸭来看人类,说不定认为人是万物中最可恶的东西,既狡诈又

凶残,因为人类专门它们,吃它们。可是我们万物之灵的人类,虽然有了几千

年文化,但对几个基本问题,却仍然都没有肯定的答案。例如:我们的生命究竟从

哪里来?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人类自己认为哲学、宗教、科学等累积的文明,

已经征服了太空,这也是吹牛。严格说来,人类今天的文明,只能说开始向太空进

军,太空并没有被我们征服。虽然进到了太空,人类自己切身的问题,仍如几千年

来一样,还是没有解决。科学上为什么要到太空去?主要目的还是要追求生命的来

源。今日科学的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科学的基本精神还是在追究这种问题的根源。

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追出来,却把这套探讨的技术,发展到物质文明上去了,

因此便形成今天文化的趋势。

我们不要把问题扯远了,人性的形上形下问题,以后再讨论。以上所谓正反双

方的理由都不太充分,而且有问题。现在我们回来单单讨论人类本性的这个“质”

究竟怎样?这个问题也很难讲。不过人类原始的本性——质——是比较直爽的,我

们看一个小孩子所表露的动作,纵然打破了东西,做错了事,他那个样子都蛮可爱

的,因为他没有加上后天的颜色,还是人性的本质。***使人长大了,都还是这样,

好不好呢?且看我们流传的一两则哲学性的笑话,供给大家做研究性的参考。

还是老虎可爱

有一个老和尚,收养了一个很小的孤儿,才两三岁就带到山上。关着门不使他

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也不教他任何事,到抚养成人了,有一次老和尚下山去,一个

朋友来访,问这个小和尚,师父哪里去了?这个小孩傻傻地说师父下山了。来客奇

怪地问,你是他的徒弟,怎么什么事都不会?小和尚说,什么叫做“会”呢?客人

就教他见了人,要怎么讲礼,要怎样讲话,师父回来时应该怎样对师父行礼。客人

把这许多事都教给了小和尚,这小和尚已经是二十多岁的青年了,越学越会。客人

没等他师父回来就先离开了,等到师父回来时,小和尚到山门外老远去迎接,行礼

问好。师父看见,奇怪极了,问起这一套举动是哪里学来的。小和尚说出经过,这

个师父气坏了,找到那位朋友大吵一顿。他说我二十多年来,不让他染污上任何是

非善恶的东西,保留一副人性原本的清白。结果给你这一搞就搞坏了,我二十几年

来的心血白费了。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其中所包括的内涵很多,不妨从各方面去理

解。

第二个故事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老和尚也是这样收了一个小孩。到了二十几岁,

要带他下山,但很为他担心。就告诉他,你没有到人世间看过,现在我带你去。在

城市中很热闹,五花八门,不过什么都不必怕,只有一个东西——老虎,你要注意,

那是会吃人的。小和尚问老虎是什么样子,老和尚就把女人的样子告诉他,说这就

是老虎。老和尚带他走了一趟,回到山上以后问徒弟,到了闹市里最喜欢的是什么?

小和尚认为一切都很好,没有什么特别可动心的。老和尚又问那什么东西最可爱呢?

小和尚说,最可爱的还是老虎。

这两个故事都涉及了人性,所以讨论到《论语》上的这个质字,一定要说怎样

才是人的本质,也是很难下定论的。

如果质胜文,缺乏文化的修养就不美。倘使文胜质便很可能成为书呆子。学识

太好的人,也很可能会令人头大。谈学问头头是道,谈作人做事,样样都糟,而且

主观特别的强。所以文与质两个重点要平衡。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什么意思

哀而不伤 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备而不用 准备好了,以备急用,眼下暂存不用。

避而不谈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博而不精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博而寡要 学识丰富,但不得要领。

倡而不和 倡:同“唱”。和:响应。领唱无人应和。形容有人领导,但无人响应的冷清局面。

存而不论 丰:保留。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大而化之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大而无当 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淡而不厌 比喻既不热心也不厌弃。

淡而无味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因盐少而没有味道。亦泛指清淡无味。亦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平淡,无趣味。

道而不径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得而复失 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

等而上之 按某一等级,由此再往上。

等而下之 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

斗而铸锥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

笃而论之 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犯而不校 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

伏而咶天 咶: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恭而有礼 恭:恭敬;礼:礼节。恭敬又有礼节。

公而忘私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过而能改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合而为一 把散乱的事物合在一起。

和而不唱 赞同别人的意见,不坚持自己的说法。

和而不同 和:和睦;同:苟同。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

华而不实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惠而不费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极而言之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兼而有之 指同时占有或具有几种事物。

敬而远之 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久而久之 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

谲而不正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渴而掘井 到口渴才掘井。比喻事先没有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困而不学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困而学之 困:困惑。遇到困惑的时候就学习。

来而不往非礼也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劳而无功 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老而不死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乐而不* 快乐而不过分。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

乐而忘返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秘而不宣 宣:公开说出。保守秘密,不肯宣布。

苗而不秀 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贫而乐道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强而后可 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锲而不舍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轻而易举 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取而代之 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群而不党 群:合群。与众合群,不结私党。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

生而知之 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这是唯心主义者的观点。

食而不化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视而不见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疏而不漏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

述而不作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死而无悔 就是死了也不懊悔。形容态度坚决。

堂而皇之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听而不闻 闻:听。听了跟没听到一样。形容不关心,不在意。

挺而走险 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取冒险行动。

铤而走险 铤:急走的样子;走险:奔赴险处。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取冒险行动。

望而却步 却步:不敢前进,向后退。形容事物可怕或讨厌,使人一看就往后退缩。

望而生畏 畏:恐惧,害怕。看见了就害怕。

显而易见 形容事情或道理很明显,极容易看清楚。

信而好古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信而有征 信:确实;征:征验,证据。可靠而且有证据。

秀而不实 秀:庄稼吐穗开花;实:结果实。开花不结果。比喻只学到一点皮毛,实际并无成就。

悬而未决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学而不厌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学而时习之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学而优则仕 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谑而不虐 谑:开玩笑。开玩笑而不使人难堪。

言而无信 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

言而有信 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要而言之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一而再,再而三 再:第二次。一次又一次。

引而不发 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勇而无谋 谋:计谋。虽然勇敢,但没有智谋。

执而不化 指固执己见,不知变通。

周而不比 周:亲和、调合;比:勾结。关系密切,但不勾结。指与众相合,但不做坏事。

周而复始 周:环绕一圈;复:又,再。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

总而言之 总的说起来。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毙而后已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秘而不露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

秘而不言 严守秘密,不肯吐露。同“秘而不露”。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这个如能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呢!

脆而不坚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斗而铸兵 临到打仗才去铸造兵器。比喻行动不及时。同“斗而铸锥”。

犯而勿校 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同“犯而不校”。

分而治之 ①分别治理。②利用手段使国家、民族或宗教等产生分裂,然后对其进行控制和统治。

浮而不实 形容知识浅薄,基础不扎实;形容作风浮泛,不深入不踏实。

改而更张 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同“改弦更张”。

高而不危 身居高位而没有倾覆的危险。

顾而言他 形容无话对答,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同“顾左右而言他”。

贵而贱目 比喻相信传说,不重视事实。

国而忘家 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货而不售 想卖却卖不出去。货:卖。

渴而穿井 比喻事先没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老而不死是为贼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乐而不荒 指表现的情感有节制。同“乐而不*”。

乐而不厌 喜爱而不厌倦。

乐而忘死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廉而不刿 廉:廉洁;刿:割伤,刺伤。有棱边而不至于割伤别人。比喻为人廉正宽厚。

迷而不返 迷失了道路,不知道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道改正。

满而不溢 器物已满盈但不溢出。比喻有资财而不浪用,有才能而不自炫,善于节制守度。

没而不朽 没:同“殁”,死。指人的身体虽死,但其精神、业绩、文章永存人间。

迷而不反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迷而知反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迷而知返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敏而好学 敏:聪明;好:喜好。天资聪明而又好学。

默而识之 默:不语,不说话。识:记。把所见所闻默默记在心里。

泥而不滓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涅而不淄 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贫而无谄 指虽然贫穷却不巴结奉承。

品而第之 品:品评,区分;第:等第,等级。品评优劣而后确定他的等级。

柔而不犯 犯:侵犯。指性情柔和,但不容侵犯。

神而明之 指表面玄妙的事理。

施而不费 施: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死而不朽 指身虽死而言论、事业等长存。

死而复生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死而无怨 即使死了,也毫不怨恨。形容心甘情愿。

折而族之 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贪而无信 贪婪而又不守信用。

推而广之 广:宽,大。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笑而不答 只是微笑着,不作正面回答。

信而有证 真实而有根据。

言而不信 说话不讲信用。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文章没有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要而论之 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一而二,二而三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

一而二,二而一 两件事看似不同,实际上却相同。

一而光 比喻彻底清除。同“一扫而空”。

尤而效之 指明知其为错误而有意仿效之。

质而不俚 质:朴素、单纯。俚:粗俗。质朴而不粗俗。亦作“质而不野”。

坐而待毙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坐而待弊 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取积极的措施。

坐而待旦 旦:天亮。坐着等天亮。比喻心情迫切。

质胜文则野的意思是什么?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释义: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文胜质则史③。文质彬彬④,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质朴。②文:文饰。③史:虚浮不实。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解读: 这段话可以从各种层次上来理解和发挥。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 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 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 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 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 协调。

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 “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 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 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 “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 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 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

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 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 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的意思是?

意思:质朴多于文***,就像个乡下人;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出处:《论语·雍也篇》作者·佚名

节选: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扩展资料

雍也篇是《论语》中的一个章节,共包括30章,该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赏析:

文中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言简意赅,确切地说明了文与质的正确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高度的概括了孔子的文质思想。

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能分离。质朴与文***同样重要。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依然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思是质朴多于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原句出自于《论语·雍也篇》。

句中部分字词解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②文:文***,经过修饰的。

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

④史:言辞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

《论语·雍也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同时,还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