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口胡卢是什么意思,掩口胡卢而笑翻译的而什么用法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5-31 0
  1. 再,斯可矣.这里的“而”是什么意思
  2. 请问文言文中”而”有几种作用?是什么?请详细解释以下”表修饰”这种用法.
  3. 帮我查虚词
  4. "子而不信其母"而的用法
  5. 请问《促织》中"而"的用法有哪些?
  6. 初中阶段文言文之和而的用法
  7. “而”在古汉语中意义的演变

而(ér)在古文中可作代词、名词、动词、连词、助词及词缀。

1、代词。

表示你;你的。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记王忠肃公翱事》

掩口胡卢是什么意思,掩口胡卢而笑翻译的而什么用法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名词。

即“而”作为象形字的本义:胡须。  

3、动词。

通“如”。好像。如:“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4、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表转折关系。如:“吾见师出,而不见其入也。” 《肴之战》

表修饰关系。如:“吾恂恂而起。” 《捕蛇者说》

表***设关系。如:“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并列关系。如:“苟粟多而财有余。” 《论积贮疏》

表相承关系。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扁鹊见蔡桓公》

表示递进关系。如:“君子愽学而日参省乎已。” 《劝学》  

表因果关系。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扩展资料:

而的用法?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朝而往,暮而归。?

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

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秦师轻而无礼。?

百度百科-而

再,斯可矣.这里的“而”是什么意思

一、兼词。同时兼起介词“于”和代词“是”的作用。

例:①惧有伏焉(在那里)《曹刿论战》

②高束焉,庋藏焉(在那里)《黄生借书说》

二、代词。

1、表疑问。用于动词前,表示“哪里”“怎么”的意思。例:①且焉置土石(哪里)《愚公移山》

2、代物。同“之”的用法。例:②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它,指这篇文章)《捕蛇者说》

③时而献焉(它,指蛇)《捕蛇者说》

三、语气助词。常用在句尾,表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可译为“呢”“了”“啦”等或不译。例:①因以为号焉(不译)《五柳先生传》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呢)《鱼我所欲也》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译)《〈论语〉十则》

四、用在形容词后,相当于“然”,可译为“……的样子”。

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的样子)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⑴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天下事有难易乎?②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③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④然,胡不己乎?⑤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⑥若毒之乎?⑦君将哀而生之乎?⑧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⑨齐人固盗乎?⑩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11)壮士,能复饮乎? (12)技盖至此乎?(1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⑵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⑤求剑若此,不亦惑乎?⑥而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

⑦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⑧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⑨非仁木乎?⑩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觚乎?

⑶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例:①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乎干城之具也。②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③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④忽乎吾将行兮。

⑷表示测度语气,相当于“吧”。例:①日食饮得无衰乎?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④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⑸同“于”。例:①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③吾尝疑乎是。(乎:对。)④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⑤颓然乎其间。⑥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⑦良剑期乎断,不期乎莫铘。(乎:引进动作的对象。)⑧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⑨亦无怪乎其私之也。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乎:对。)(11)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12)盖进乎技矣。(13)王变乎色曰。(14)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15)依乎天理,批大 ,导大。(16)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17)摄乎大国这间。(18)异乎三子者之撰。(19)浴乎沂。(20)幽独处乎山中。

⑹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例:①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②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③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⑺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例:①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②无以,则王乎?

⑻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例:于是乎书

⑴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例:①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其:他的。)②恐前后受其敌。(其:它们的。)③其夫呓语。(其:她的。)④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其:它的)⑤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其:他们的。)⑥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饰。(他:她们的。)

⑵其中,其中的。例:①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③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⑶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①并自为其名。②舍其文轩。③既其出。(其:我们)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⑤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其:我的)⑥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⑦不敢以其富贵骄士。⑧遂前其足。⑨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⑩亦各言其志也!

⑷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①妻跪问其故。?②念悲其远也。(其:她)③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其:他们)④望请其指教。(其:她们)⑤成以其小,劣之。(其:它)⑥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它们)

⑸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其如土石何:又能拿这些泥士石头怎么样。)②其孰能讥之乎?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④其为死君乎?

⑹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例:①其不设色者:曰水墨。(其:那。)②怀其璧。(其:那块)③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本义项指后一个“其”:那个。)④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事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一说如果。)⑤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其往:其后,将来)⑥未必有其实。(其:那样。)

⑺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例: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

⑻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例: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其:这种)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③此其患不见於今,而将见於他日。(此其:这种。此、其同义连用。)

⑼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例: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其:可要。一说表示期望。)③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其:还是)④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其:可,一定。这里有命令的意味。)

⑽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例:①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③则齐国其庶几乎?

(11)表示***设关系,相当于“如果”。例: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其若是,孰能御之?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例如: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在)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公输》在……方面)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到)

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左忠毅公逸事》从、自)

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跟、同)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给)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如:

良曰:“长于臣。”(《鸿门宴》)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例如: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例如: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一)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二)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请问文言文中”而”有几种作用?是什么?请详细解释以下”表修饰”这种用法.

三思而后行

〖解释〗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而,这里指然后.

而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er 请在此输入您的回答,每一次专业解答都将打造您的权威形象

帮我查虚词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几个。

下面我把古汉语首选的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一并打给你。

表修饰一般用在形容次后面:“吾恂恂而起”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译]:“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

二代词。通“尔”汝,表示第二人称。可译为“你(的)”、“你们(的)”。例如:《项脊轩志》:“某所,而母立于兹。”[译]:“这儿,你的母亲曾经站立过”。

三连词。

⒈表示并列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轻重,而是并列、并重的关系,可译为“和”、“及”、“又”、“并且”或不译。例如:《两小儿辩日》:“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译]:“这不是远的小近的大吗?”

⒉表示承接关系,所连两项在时间、动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来”、“便”等,或不译。例如:《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 [译]:“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知道新的道理”。

⒊表示递进关系,后项意思比前项意思更近一层,可译为“而且”、“并且”等。例如:《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 [译]:“学了知识而且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

⒋表示修饰关系,前项修饰后项,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不译。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译]:“河曲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

⒌表示转折关系,所连两项在意思上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却”、“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后面跟他的狼停住了,可是前面的那只狼又追上来了”。

⒍表示***设关系,常连接分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可译为“如果”、“***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 [译]:“***使全国的青年人如果真的都成为有为的青年”。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劝学》:“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译]:“玉石在山上所以草木润泽,深水潭生长珍珠因而山崖上草木不枯萎。”

⒏ 如果。例如:《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译]:“如果说管仲懂得礼,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呢?”

四助词,跟“上”、“下”、“来”、“往”等方位词连用,表示时间或范围等,可译为“以”。例如:《图画》:“故中国之画,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构。” [译]:“所以中国的画,在肖像画以外,多半用想象构成图画的内容”。

⒈相当于“之”。例如:《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译]:“君子以说的多做的少为耻。”注:“言而”即“言之”。

⒉表语气。略近于“兮”。例如:《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党政的那些人危险极了!”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带而厉。彼君子女,卷发如虿。”[译]:“那些都城的人士,衣带下垂飘左右,那些贵族的女儿,发如蝎尾翅在首。”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够。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译]:“桀、纣、幽、厉,……不能够改正他声色的欲望。”

⒉能力。例如:《庄子·逍遥游》:“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译]:“所以,那些才智足以胜任一个官职,品行合乎一乡人心愿,道德能使国君感到满意,能力足以取信一国之人的人,他们看待自己也像是这样哩!”

"子而不信其母"而的用法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P><P>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P><P>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P><P>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P><P>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P><P>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①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P><P>7.若

(一)动词,像,好像。

①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②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

③其若是,孰有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二)用作代词。

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①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

③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①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用作连词。

1.表***设,相当于\"如果\"\"***设\"等。

①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②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③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①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②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若何怎么样。

①以闲敝邑,若何?(《崤之战》)

若干约计之词,相当于“几许”、“多少”。

①车后若干递送夫。 </P><P>8.所

(一)名词,处所,地方。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②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③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①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③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①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②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①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 “是用来……的”\"等。

①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所说的。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所在

1.到处。

①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2.所在之处,处所。

①原来有这等一个所在,且回衙去(《闺塾》)

②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促织》) </P><P>9.为

(一)动词。

1.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②然后以***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③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⑤赵王窃闻秦王善为(演奏)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⑥今日嬴之为(帮助)公子亦足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⑦南取百越之地,以为(划为)桂林、象郡。(《过秦论》)

⑧为(治理)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晒之。(《论语》)

2.以为,认为。

①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②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

3.判断词,是。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非为织作迟,群家妇难为。(《孔雀东南飞》)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促织》)

③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⑤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①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

②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庄暴见孟子》)

③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庄暴见孟子》)

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请为王言乐。(《庄暴见孟子》)

4.对,向。

①为之奈何?(《鸿门宴》)

②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P><P>10.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③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子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在哪里”“从哪里”等。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①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③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2.哪里,怎么。

①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②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②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③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②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3.作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P><P>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P><P>11.也

(一)句末语气词,

⑴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⑵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⑶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⑷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⑸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P><P>12.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

请问《促织》中"而"的用法有哪些?

而:则;就。

原文

曾子之妻之市⑴,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⑵,顾反为女杀彘⑶。”

妻适市来⑷,曾子欲捕彘杀之⑸,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⑹。"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⑺耳。婴儿非有知也,待⑻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⑼,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⑽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⑾也。"遂烹彘也⑿。

翻译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阻止他说:“我不过是和孩子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说:“小孩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启示

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这种教育方法是可取的。曾子的这种行为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而的用法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

初中阶段文言文之和而的用法

“而”在这篇文章中作介词结构后置。

而拼音ér

1、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

2、连词(表平列,如“多而杂”。表相承,如“取而代之”。表递进,如“而且”。表转折,如“似是而非”。)。

3、表(从……到……):从上而下。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幸而[xìng ér]?

副词。幸亏;多亏:~发现得早,否则酿成大祸。

2、时而[shí ér]?

表示不定时地重复发生:天空中~飘过几片薄薄的白云。

3、反而[fǎn ér]?

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风不但没停,~越来越大了。你太拘礼了,~弄得大家很不自在。

4、而已[ér yǐ]?

罢了:如此~,岂有他哉。我只不过是说说~,你不必过于认真。

5、因而[yīn ér]?

连词。表示结果:他是无私的,~也是无畏的。

“而”在古汉语中意义的演变

1.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的之、为、而都有什么样的用法,最好能举出例

在初中阶段,文言文中的之、为、而以下用法:

1、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马说》)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 用作助词可不译。

读作 wéi时,可作动词,意思是做。例如:可以为师矣。——《论语》人之为学。——清· 彭端淑《为学》

又意思是变成,成为。例如:何遽不为福。——《淮南子·人间训 》

又意思是是。例如:不为远者小。——《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扁鹊见蔡桓公》

又意思是以为;认为。例如:孰为汝多智乎。——《列子·汤问 两小儿辩日》

还可作介词,意思是被,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例如:为予群从所得。——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为操所先。——《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

还可作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如: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孟子 学弈》

还可作语气词,用于句尾,用于句尾,表示感叹。例如:何命焉为。——《墨子·公输》

A.表示并列,递进或承接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并且","而且","就""然后",其中表示并列关系时,一般不必翻译.

1.舌一吐而(不必翻译)二虫尽为所吞

2.学而(然后)时习之

3.温故而(然后)知新

4.任重而(并且)道远

5.有一言而(连词)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6.堕而(并且)折其髀

7.此不为远者小而(就)近者大乎

8.濯清涟而(并且)不妖

9.启窗而(来)观

10.中峨冠而(而且)多髯者

11.随波而(不必翻译)逝

12.溯迎而(并且)上

13.余强饮三大杯而(然后)别

14.执策而(然后)临

15.潭西南而(表递进)

16.而(而且)年又最高

17.得之心而(而且)寓只酒也

18.佳木秀而(而且)繁阴

19.泉香而(表并列)酒洌

20.人知从太守而(表承接)

21.泉而(表承接)茗者

22.罍而(表并列)歌者

B.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但是""可是""却"

1.人不知而(却)不愠

2.为人谋而(却)不忠乎?

3.学而(但是,却)不思则罔

4.而(但是)日中时远

5.后狼止而(表转折)前狼至

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却)不染

7.而(但是)乐亦无穷

C.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行为的方式,手段,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有时可不翻译

1.既而(可不翻译)尽奔腾五阵之势

2.杂然而(表修饰,地)前陈者

3.红装而(表修饰,不翻译)蹇者

4.佣者笑而(表修饰,着)应之曰

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2. 初中文言文中"之"和"而"的用法

之的用法1、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③ 然之。(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⑤我见相如,必辱之。(之:他,指相如)2、的。

例:①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往,到。

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4、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5、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我。

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7、调整音节,无实义。

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8、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10、向。

例:然后驱而之善。之⑴他,她,它(们)。

例:①人皆吊之。(之:他,指上文善术者)②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

(之:它,指狼。)③ 然之。

(之:它,指上文李 的话。)④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她,指燕后。)⑤彼竭我盈,故克之。

(之:他们,指齐军。)⑥我见相如,必辱之。

(之:他,指相如。)⑦以杜君言泛讯之。

(之:他们,旨狱中囚犯。)⑧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⑨遽扑之,入石穴中。

(之:它,指蟋蟀。)⑩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它指兵器。)⑵的。

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塞翁失马》)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③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④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⑶往,到。

去。例:①如欲之南海,何如?(《为学》)②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诸将请所之。

④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⑦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⑷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②其上以构脂、腊和氏灰之类昌之。

(本义项指前一个之。)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⑥郯子之,其贤不及孔子。⑦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

(本义项指中间一个。)⑸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④何功之有哉?⑤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⑹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③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④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⑤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⑥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之以为戮:以之为戮。之:指我们。)

⑺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本义项指后一个之。)⑻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

例: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②乐郊乐郊,谁之永号!③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⑼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①云之崔嵬。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⑽向。

例:然后驱而这善。泾流之大(代词,这样)我之谓也(结构助词,帮助宾语前置) 仲尼之闻(结构助词,的) 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相当于“的”)轻伯夷之义者(定于后置的标志)今我睹子之难穷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1、代词。

(1)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①:作《师说》以贻之。(代人,作宾语。)

例②:輮使之然也。(代物,作兼语。)

例③:人非生而知之者。(代事理,作宾语。)

(2)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助词。

(1)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例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 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即“宋有何罪”。)

(4)结构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例②: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5)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

3. 初中文言文里“而”字的用法有哪些

而: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④朝而往,暮而归.⑤掩口胡卢而笑.⑶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④秦师轻而无礼.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④灭滑而还.⑹通“如”:好像,如同.例:军惊而坏都舍.⑺通“尔”,你,你的.例:①而翁归.②若欲死而父.③而母立于兹.(而已)罢了.例: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②如是而已.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而后」才,方才.例: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③三月而后成.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⑤***诸人而后见也.「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4. 初中文言文中“之”“而”“以”的用法整理

1.之

“之”作为虚词,一般是做代词或主次,另外“之”在文言文中有时也作动词。

(1)代词。可做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

(2)助词,可作结构助词,音节助词等。

做音节助词时,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后面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做结构助词是,作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案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3)动词,可译为“到”“往”。

2.而

“而”是古代汉语里使用很频繁的一个虚词,常用作连词,有时也做代词、助词。

(1)“而”作为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局,可表示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修饰关系等。

表并列关系时,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表承接关系时,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义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的意思,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表递进关系时,可译为“而且”“并且”或不译。

表转折关系时,可译为“但是”“可是”“却”。

表修饰关系是,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2)作用代词。一般用作第二人称,可译为“作”作定语时,译为“你的”。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锯末,表示限制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3.以

(1)作介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产生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条件及其他,可视情况为“把”“拿”“用”“凭借”“按照”“依靠”等。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当于“于”“在”。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无以(亡以)”是一个凝固结构,“椅子后面不带宾语。“无以”是“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意思。

(2)“以”做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见上)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引出实力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4)“以”还可以做动词用,可译为“认为”。

5. 文言文中“而”和“之”的用法(举例)有哪些

一、“之”作代词用 “之”作代词的用法在教材中有很多,如下列加点的“之”字: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

(《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之”作助词用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三种: 1、“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童趣》)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⑤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公输》) 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意”、“地”)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之”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如: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④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陈涉世家》)③④⑤⑥ 可以看出,这种“之”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作用为调节音节,不译。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

(《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二)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如: 均之二策。

(《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二)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如: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如: 宋何罪之有?(《公输》,即"宋有何罪") (四)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捕蛇者说》)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五)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如: 顷之,烟炎张天。

(《赤壁之战》)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 回答人的补充 2010-09-01 09:14 “而”在古汉语(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它有两个读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里可以是实词,在另一个句子里又可以是虚词;作实词可以是名词,可以是动词,可以是代词;作虚词时可以是连词,可以是助词。

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二十几个。 下面我把古汉语首选的工具书——《辞源》上的解释作依据,补充一些中学课本文言文课文中的句子作例句。

一并打给你。 而 一、ér 一颊毛,象毛之形。

凡鳞毛之下垂者也称而。例如:《周礼·考工记·梓人》:“凡攫杀援噬之类,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鳞之而。”

[译]:“凡是捕杀他物持物而咬这一类的,一定深雕它的爪,突出它的眼睛,振起它的鳞与颊毛。” 。

6. 初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为业《桃花源记》 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现代汉语中的倒装句是为了适应修辞表达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装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译时有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古汉语中的倒装句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谓倒装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3.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1)投以骨《狼》 (2)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3)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以上四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阶段文言文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掌握这些特殊句的用法,对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帮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位于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用“为”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用“见”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用“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于远近.”(不能被邻里所容)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被动句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2.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或“……为所……。

⑴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

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⑵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例:

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⑶表示***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使”。例: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也。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⑷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⑸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余闻而愈悲。

③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④灭滑而还。

⑹通“如”:好像,如同。例:

军惊而坏都舍。

⑺通“尔”,你,你的。例:

①而翁归。

②若欲死而父。

③而母立于兹。

(而已)罢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③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

④此其心以为天下之知战得惟我而已。

⑤比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而后」才,方才。例:

①赖肤觉之助,而后见为体。

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三月而后成。

④说书虽小技,然必句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⑤***诸人而后见也。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通“也”,《庄子·天道》:“动而持,发也机;察而省……”也与而为互文,互文通用,也作“而”义解。(摘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14页)

er

and that; moreover;

而1

ér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外两层,外层象两腮的胡子,内层象生在嘴下的胡子。“而”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颊毛) 同本义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颊毛也。――《说文》

ér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ér

(1)

你;你的 相当于“尔”[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ér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of]

虞之与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ér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ér

如,好像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另见 néng

而后

érhòu

[then;after that] 以后;后来;然后

呜呼!今而后(以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清·袁枚《祭妹文》

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大家先议一议,而后正式表决

而或

érhuò

[sometimes;every now and then;at times;every so often] 有时候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今

érjīn

[now] 现在,目前

而今迈步从头越。――***《忆秦娥·娄山关》

而况

érkuàng

[let alone;to say nothing of] 连词。何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宋·苏轼《石钟山记》

而立

érlì

[thirty years of age] 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三十岁

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而立之年

而且

érqiě

[and;(not only…) but] 表示并列互相补充或递进

他学习积极而且虚心

而外

érwài

[other than] ……之外

除此而外,别无他求

而已

éryǐ

[that is all]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而2

néng

(1)

通“能”。

(2)

才能 [ability]

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墨子·尚同下》

戒之戒之,微而异之。――《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管子·小匡》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商君书·慎法》

(3)

能够 [can]

桀纣幽厉……不而矫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汤武与恒缪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辞·九章·惜往日》

另见ér

ér ㄦˊ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b.表相承,如“取~代之”。c.表递进,如“~且”。d.表转折,如“似是~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郑码:GL,U:800C,GBK:B6F8

笔画数:6,部首:而,笔顺编号:132522

and that;moreover;

回答者:小李飞到2026 - 千总 五级 6-30 12:30

连词

(1)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2) 表示并列关系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表示递进关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4) 表示承接关系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5) 表示转折关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示***设关系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作为连词使用时,是从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开始,发展到现在的,没有明显的变化。

代词

(1) 你;你的 [you;your]

予岂不知而作。——《诗·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而翁(你的父亲)

(3) 这样,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这人)

代词之意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清朝也有使用,沿用至今,文学作品中居多。

助词: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春秋战国开始使用,到西汉时广泛使用,现如进用的比少。

语气词:

(1) 用于句中,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2) 用于句末,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西周时开始使用,出现于文学作品中至民国后,使用较少,呈下降。

动词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秦朝开始使用,一直延续至今,到民国后用之较少。

“而”的发展,从古至今在字意含义上略有变化,但在发展过程以连词使用最为广泛。

以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回答者: xuqianqian1982 - 同进士出身 六级 7-4 11:07

说明:请不要***!

而 ér

(一)[副]在句中作状语。

(1)强调动作行为具备了一定条件才发生、出现。可译为“才”。

《大戴礼记·曾子本孝》: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祭祀就以恭敬的态度来对待,像这样才会成为孝子啊。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虽然如此,我现在要夺取这个地方,然后才回去。

苏轼《贾谊论》: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让天子不怀疑,大臣不猜忌,然后整个国家才会只由我为所欲为。

(2)提出更甚的事作衬托,表示甲事尚且如此,乙事更不用说。常同后一分句表示进层的连词“而况”、“且”等呼应。可译为“尚且”。

《尸子·明堂》: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禽兽愚笨,尚且不能随意网罗,何况对于吃熟食的百姓呢?

《孟子·万章下》: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君,求和士人交朋友,尚且做不到,何况召唤(他们)去呢?

《韩非子·说林上》:其子而食之,且谁不食?——他儿子的肉尚且忍心吃,还有谁的肉不忍心吃?

(3)表示对人的强调。可译为“就是”。

《墨子·明鬼下》:先生者先死,若是,则先死者,非父则母,非兄而姒也。——先生的人先死,如果是这样,那么先死的人,不是父亲就是母亲,不是哥哥就是嫂嫂。

(4)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得晚。可译为“才”。

《战国策·赵三》: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开始我以为先生是平庸之辈,今天我才知道先生是天下的高士呀!

(二)[连](1)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今语同。有的可译为“和”;有的可不译出。

《韩非子·显学》:宰予之辞,雅而文也。——宰予的言辞,典雅而有文***。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蔺相如说:“秦国强而赵国弱,不能不答应。”

《汉书·食货志上》: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所以贤明的国君重视粮食而轻视金银珠玉。

《梦溪笔谈·药议》:无苗时***,则实而沉,有苗时***,则虚而浮。——(萝卜等)在没有薹时***集,就饱满而分量重,在有薹时***集,就空虚而分量轻。

《荀子·劝学篇》:蟹六[八]跪而二螯。——螃蟹有八条腿和两个螯。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以不心胸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柳宗元《捕蛇者说》: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永州的野外产一种奇异的蛇,黑色的身体,白色的花纹。

苏洵《权书下·六国》: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赵国曾经五次同秦国打仗,失败了两次,胜利了三次。

《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西人长火器而短技击。——西洋人擅长使用枪炮,短于用刀剑搏斗。

(2)连接分句,表示连贯关系。可译为“就”、“于是”。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衰退,第三次击鼓(士气)就丧失尽了。

《孙子·九地篇》: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对我)有利就打,(对我)不利就不打。

《荀子·议兵篇》: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听见鼓声就前进,听见锣声就撤退。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于是命令齐国军队中善于射箭的弩手一万人,沿道路两旁埋伏,约定说:“傍晚看见火起就一齐发射。”

《汉书·食货志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而货通。——“中午为贸易时间,招引天下的人,聚集天下的货物,交易以后回去,各自得到了所需要的东西”,于是(天下的)财货流通了。

《后汉书·张衡列传》: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如有了地震,酒樽形的候风地动仪就振动上面的龙,机关发动,(龙)就吐出铜丸,于是(在下面蹲着的)蟾蜍便把它衔在口中。

(3)连接分句,表示进层关系。可译为“而且”。

《左传·宣公十二年》:其师老矣,而不设备,子击之,郑师为承,楚师必败。——楚军的士气衰退了,而且不做防备,你攻击他们,郑军为后续,楚军一定会失败。

《孙子·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能够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不失去使敌人失败(的机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接于君。——赵国强而燕国弱,而且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与您结交。

李陵《答苏武书》: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剩下的人不到一百,而且都受伤患病,不能拿起武器(作战)。

(4)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前后两句的意思相反。可译为“不过”、“但是”、“却”、“而是”。

《史记·张丞相列传》: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高祖说:“(讲得)对。我考虑这件事也想这样办,不过群臣谁能胜任呢?”

《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船已经走了,但是剑没有动,像这样去寻找剑,不也太糊涂了吗?

《汉书·游侠传·郭解》:自是之后,侠者极众,而无足数者。——从此以后,游侠极多,但是没有值得一提的。

白居易《与元九书》:今虽谪佐远郡,而官品至第五,月俸四五万。——现在(我)虽然被贬到远郡做副职,但是官级高达五品,每月俸禄四五万。

方苞《狱中杂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谳者。——这件事可以欺骗被处死的人,但是不能欺骗主审定案的官。

《战国策·赵三》: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畏之也。——十个人却服从一个人,难道是力气比不过(他),智慧不如(他)吗?是害怕他啊。

《左传·襄公三十年》:非相违也,而相从也。——(这种作法)不是(为了)互相违背,而是为了互相顺从。

杨万里《千虑策·刑法上》:残非出于仁之外也,而生于仁之中。——残酷的刑法不是产生在仁爱之外,而是产生在仁爱之中。

(5)表示偏正关系。

1.连接状语和谓语。可不译出,有的也可译为“来”。

《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出兵千里去袭击别国,没有不失败的。

《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这些事情)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河曲智叟笑着制止愚公。

《梁书·儒林列传·范缜》:夫欻而生者必欻而灭,渐而生者必渐而灭。——忽然产生的必定忽然消灭,逐渐产生的必定逐渐消灭。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备必喜而从命。——刘备一定会高兴地服从命令。

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有个卖油的老人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视着他,久久不离去。

《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坐着等死,哪里比得上奋起拯救它?

韩愈《师说》: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沧浪诗话·诗体》:以人而论,则有苏李体、曹刘体、陶体……——(诗体)按人来论列,那就有苏李体、曹刘体、陶体……

2.连接助动词和动词。不能译出。

宋玉《风赋》: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这只是大王(享受)的风,平民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

《后汉书·左周黄列传·黄琼》:以为亲耕之礼,可得而废。——(他们)认为亲耕的礼制可以废除。

(6)连接分句,表示***设。可译为“如果”。

《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子产如果死了,谁来继承他?

《论语·八佾》: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管仲如果懂得礼仪,谁还不懂得礼仪?

《梁书·儒林列传·范缜》:人而无知,与木何异?——人如果没有知觉,同树木有什么差异?

《清稗类钞·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诸君无意则已,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诸位没有(保卫家乡的)意愿就算了,诸位如果有(这个)意愿,看我的马头(所向)就行了。

(三)[助]同“前”、“后”、“往”、“来”、“东”、“西”、“南”、“北”、“上”、“下”、“降”等词连用,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可译为“以”。

《论语·泰伯》:而今而后,吾知免夫。——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可以)免于损伤了。

《孟子·尽心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从孔子以来,到现在有一百多年了。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羽恐惧,就与汉王约定,平分天下,分鸿沟以西的地方归汉,鸿沟以东的地方归楚。

《梦溪笔谈·神奇》:郡守而下,少时皆至,士民观者如墙。——郡守以下(的官吏),一会儿都来了,平民百姓围观的人(拥挤得)像墙一样。

吴从善《郁离子序》:然自秦汉而降,能言之士何限?——但是从秦汉以来,能说会道的人哪里有个限止?

(四)[语气](1)用在陈述句末。助终结语气。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出。

《论语·子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难道不思念你?因为你住得太远了。

《汉书·韦贤传》:我虽鄙耇,心其好而。——我虽然鄙陋年老,心里却很爱好(礼乐)。

(2)用在感叹句末。助赞颂等语气。可译为“呀”、“啊”。

《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他)在门屏那儿等着我呀!用素丝(系着玉瑱)垂在耳旁呀!把琼华佩带在身上呀!

《论语·子罕》:唐棣之华,偏其反而。——棠棣的花,在翩翩地摇摆啊!

张衡《东京赋》:于斯之时,海内同悦曰:“吁!汉帝之德,侯其祎而!”——在这个时候,天下人都高兴地说:“嘿!汉朝帝王的德行教化,何等美好啊!”

(3)用在疑问句末。助反诘语气。常同句中表示反诘的副词“其”等呼应。可译为“吗”。

《左传·宣公四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鬼(如果)还要求食,若敖氏的鬼魂,不就要饿肚子吗?

《逸周书·芮良夫解》:下民胥怨,财单竭,手足靡措,弗堪戴上,不其乱而?——下民都在怨恨,财力完全枯竭,(他们)手足无措,不肯拥戴在上位的人,(天下)不就乱了吗?

(4)用在祈使句末。助劝阻语气。可译为“吧”。

《论语·微子》: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者危险了。

(五)[词尾]形容词或副词词尾。附“而”的副词一般是表示时间的副词。

《诗经·齐风·猗嗟》:颀而长兮。——身材修长真高呀。

《庄子·内篇·大宗师》: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四个人互相看着笑了,(都觉得)心意相通没有隔阂,于是互相结为朋友,不久子舆生了病,子祀去探问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