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尧舜之争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7-05 0
  1. 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2. 《孙楚·反《金人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3. 谏鼓谤木什么意思
  4. 什么是《吕氏春秋?6?1自知》?
  5. 华表的作用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众所周知,说起北京天安门,很多人应该都清楚,作为中国北京重要景点之一,不仅称为重要的建筑标识,甚至一直是全国十几亿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然而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去过天安门的应该都会有一个疑问?庄严的天安门前,为何会屹立两根大柱子,对于这样的设计,让不少人觉得完全不协调,但是今天笔者要讲的,会让你们肃然起敬,原来这两根柱子用处这么大

笔者根据多方资料查找,找到了这两根柱子真实名词“华表”,不过可不能按照字面的意思来解释“华表”的作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实际上这个东西从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诽谤柱”

值得一说的是,在原始社会时期,诽谤柱的前身,实际上是一种交通标识,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而后便被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并且因为古代的“恒”和“华”的音译很相似,所以慢慢的便被读成“华表”,当然了,随着人们的习惯改变,民间的一些百姓不断将自己心中不满写在柱子上面,久而久之这个柱子成为“意见箱”

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尧舜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据《淮南子·主术训》记载:“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由于当时专制统治系统不断完善,为了能够加强皇权中央集权制度,监督皇帝,进而在皇帝宫殿面前树立两根巨大柱子,让给臣子们提出谏言,以此警示以及约束皇帝为目的,不过朝代不断更替,从唐朝之后,很多皇帝唯我独尊,很少会听子民意见,久而久之诽谤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过作为历史产物,当时诽谤柱是有白玉石制成,随着意义不断失去,继而成为皇宫装饰的一部份,除此之外,还彰显***威严一种象征

据说天安门口的两根华表,实际上是来自明代时期,距今已经差不多500多年的历史,当时我国的美学逐渐深受世界各国的影响,对此在华表做工方面再次有了一次提升,继而在顶端配上***神兽,在表面刻上龙纹,值得注意的是,顶端神兽也是有一定寓意的,其中一只神兽面朝皇宫内部,实际上意思君主需要自省内心,而另一只朝外,则寓意君主早日归来,当然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如今,对于这些封建思想已经不复存在,对于这两根柱子,现如今也仅仅是一个参观性的建筑物罢了,你们觉得呢?

古代的“击鼓鸣冤”有何说头

举报制度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且有多种形式:

设置“诽谤木”相传这是中国最早的举报形式之一。据《史记·孝文纪》二年追记,远在5000多年前的尧舜时代,就立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政有缺失,民得书于木。“诽谤”的原义是指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类似现在的提意见等。到了晋代,“诽谤木”又称为“华表木”、华表木顶端用横木与之相交,竖于交通要道,还叫表木。诽谤木之制,到了南朝梁武帝时,改为在诽谤木旁设一木函(即匣)。这种用木头做的匣子,很类似我们今天的意见箱、举报箱。

设置“肺石”设立在朝廷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事,得击石举报申诉。石头为赤色,形如肺,故名。此制起于西周时期。这种石头,一直流传到唐宋时代。宋·沈括《梦溪笔谈》载,长安城故宫里就有一块唐代的肺石,其制如佛寺所击响石而甚大,长八九尺,形如垂肺,肺石上还有文字说明。但因风吹日晒雨淋,已经不能读下来了。之所以选择肺形,一是便于垂,二是肺主声,声所以达其冤也。

设置“缶后筒”缶后筒是我国最早类似于今日举报箱的器具,出现于西汉时代。唐代颜师右在为《汉书》作注时,引用了前人关于“缶后筒”是什么器具的话,说明“缶后”如瓶,可受投书,“筒”是竹筒,是官府受密事用的。缶后筒就是一种接受信件的器具,好像储钱罐,上面有个小孔,可入不可出。

设置铜匦 铜匦是唐代武则天于垂拱二年设置的。据宋代王傥辑录的《唐语林》记载,铜匦是一个叫鱼保宗的人上书建议设置的。武则天悦而从之。铜匦是一个方形铜匣,东南西北各置门,可进不可出,各依一色,共为一室。东面名曰延恩匦,青色,喻仁义,有赋颂及希望得到官爵的信件投此门。南面名曰招谏匦,丹色,喻忠信,有言时政得失及直言谏诤的信件投此门。西面曰申冤匦,白色,喻公平,鸣冤叫屈的信件投此门。北面曰通玄匦,黑色,喻聪智,有玄象灾变及军谋秘第的信件投此门。铜匦的设置,表达了武则天以“仁义、忠信、公平、聪智”四德统治天下的愿望。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载,谁是举报告密者,所有官员都不得询问,举报人到京城告密,由官家的驿站负责接待,给予相当于五品官的供应标准。举报人到京后,引到皇帝所在的地方,即使是农夫、猎户、打柴人,都能得到召见。如果举报属实,很快就可以授予官职。

铜匦的设置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武则天规定,告密有功者赏,不实者不追究,结果,告密者越来越多,案积如山,武则天就提拔了一批告密者充任新法官,这些人多无赖出身,性情残忍,善于罗织罪名,造成了新的危机

设置“登闻鼓”相传尧舜禹时,就已有了“登闻鼓”的雏形,当时曾设立了供欲直言谏诤或申诉冤枉者使用的“谏鼓”;宋代高承认为敢谏之鼓起于尧时,并认为这是登闻鼓的始源。

登闻鼓的正式出现,大约在晋代。以后,历代都有登闻鼓。

宋代,登闻鼓的作用发挥得较好。史籍中多有记载。如《宋史》记载,“六贼”之首的户部尚书蔡京强占四邻良田,“民又挝鼓上诉”,结果,蔡京败诉,坐罚金二十斤。当时,蔡京正受到徽宗的信任,大权在握,但他却败诉了。看来,登闻鼓确有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孙楚·反《金人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自古民间有“击鼓鸣冤”之说,现在称作***申诉。大致自魏晋时起直到清朝初期,历代有这项让民间冤情直达皇帝的制度,称之为“挝登闻鼓”。挝读“抓”音,意为击打。所击之鼓称作“登闻”。挝登闻鼓就是民间经常说的击鼓鸣冤。

“登闻鼓”一词首见《晋书》。晋怀帝永嘉年,有一名廷尉检举殿中帐吏邵广偷了宫中三张帐幔,折合布三十匹,有司衙门判处邵广斩首弃市。邵广有两个儿子,长子邵宗十三岁,次子邵云十一岁。二子救父心切,于是“黄幡挝登闻鼓乞恩,辞求自没奚官奴,以赎父命”(《晋书·汪叔坚传》)。黄幡即手举黄旗,没奚意为罚作奴隶。朝廷听闻这两名幼子自愿为奴来换取父亲性命,于是以“垂恩之仁”成全了邵氏父子,免去邵广死罪。

“登闻鼓”之流变

上古时期就有“击鼓以达上闻”的做法。那时击鼓并非鸣冤之用,是为了纳谏而设。《吕氏春秋·不苟论·自知》云:“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尧帝为谏言之士专门设置了一面鼓,有想要进谏的人即可击鼓。舜帝设立木牌供人书写其过失,称之为诽谤之木。《汉书·贾谊传》又有“诽谤之木,敢谏之鼓”的说法。魏晋时期,衍生出鸣冤之用,挝登闻鼓由此成制。后世登闻鼓之用,鸣冤大于谏言。

隋唐之前,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左。《魏书·刑罚志》:“(太武帝)神?中,诏司徒崔浩定律令。……阙左悬登闻鼓,人有穷冤则挝鼓,公车上奏其表。”穷冤意为穷尽各种途径申冤仍得不到公正审理。此处“公车”为官署名,是卫尉下属机构,专门负责宫廷宿卫传达等事。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有冤屈之人击鼓诉于朝堂,遂令东西都设置登闻鼓。另外,唐代宫阙前还有谤木肺石。谤木即“诽谤之木”。肺石,长八九尺,形如垂肺。周秦时期申冤者立于肺石下,向司员诉说冤情。肺主声,喻意以声达其冤,故名“肺石”。

宋代登闻鼓置于宣德门南街之西,由“鼓司”受理其事。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五月,“鼓司”更名为“登闻鼓院”。所有人申冤所呈递状子一律先经登闻鼓院。事情涉及军机密事或者告发京城官僚的,登闻鼓院依例实封,不得拆阅。仁宗朝又设“登闻检院”,合称“鼓检院”。“鼓院”收状子“检院”审状子,随后进呈御前。(参宋孙逢吉《职官分纪·登闻鼓院》)

太宗淳化年间,京畿户民牟晖击登闻鼓,诉称家奴把一头公猪弄丢了。鼓司遂将此事奏报太宗,太宗诏令赐给牟晖一千钱,赔偿他所丢猪钱。随后对宰相曰:“似此细事悉诉于朕,如此断决听起来可笑。然而推此心以临天下,可以无冤民矣。”(参《古今事文类聚·失豭击鼓》)

明代朱元璋立国后即设立登闻鼓。“登闻鼓,洪武元年置于午门外,一御史日监之,非大冤及机密重情不得击,击即引奏。后移至长安右门外,六科、锦衣卫轮收以闻。”(《明史·刑法志二》)明代专门由一名御史每日监理登闻鼓,凡有击鼓者,御史一律将其呈状奏报。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登闻鼓院设置在西长安门外。有小厅三间,东向,旁有一小楼悬鼓。每天有科道官各一员、锦衣卫官一员轮流值班,司理申冤之事。明代各省按察司负责本省谳狱事,百姓若认为他断案不公,自己确有冤情,可赴巡按监察御史处申冤。巡按监察御史是都察院派往各省的中央机枢职官,品秩或不高,但是权力颇大。若监察御史仍然判案不公,允许冤情者进京赴通政司递状申诉于都察院。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情,或者状告不法等事,通政司负责誊写诉告缘由向上呈报。都察院接到通政司呈状后不予审理,或仍枉问,则允许冤情者挝登闻鼓。

清代登闻鼓院在西长安门外街东。顺、康两朝设满、汉科道各一员值班监理。清初京师有“御状”“通状”“鼓状”之分。御状即拦截御驾喊冤申告。通状指赴通政司申告。鼓状即挝登闻鼓。雍正二年改制,统归于通政司职掌受理申诉之事。再后,申诉者直接赴都察院及提督衙门,外藩人员则赴理藩院,自此再无鼓状、通状之说。

“登闻鼓制”相关律文

司法公正关乎天下社稷,古人为此设置登闻鼓院以让百姓申告冤屈。有登闻鼓院必然有相应的典章制度。古代诉讼是四级三审,四级指县(州)、府、省、刑部及大理寺,三审指县衙一审、府衙二审、省衙三审,三审后案件终结。若事主仍觉冤屈则进京申诉,由刑部及大理寺决定是否复审,登闻鼓院即为此而设。刑民案件的***与受理皆由下而上,历代禁止越级诉讼。只有本级衙署不予受理时,方可越诉。

《唐律·斗讼》规定:“诸越诉及受者,各笞四十。若应合为受,推抑而不受者笞五十,三条加一等,十条杖九十。”此条所称越诉是指本该赴县级衙署申告,而越级去州、府、省衙门一类情形。若职官受理了越诉案件,越诉者与受理者皆笞四十。若本级衙门不受理,越诉者无罪。“应合为受”指衙署官吏依令应当受理,并作出判决。应当受理却拒而不受理的,笞五十。“三条加一等”指不受理案件超过三件,杖责六十。十条罪止,杖责九十。州府一级衙署接到越诉状词,受理官员判付给县衙审理者,不构成此罪。

又规定:“即邀车驾及挝登闻鼓,若上表诉,而主司不即受者,加罪一等。其邀车驾诉,而入部伍内,杖六十。”

“邀车驾”指半路拦截皇帝御驾。百姓拦截车驾及挝登闻鼓递交状词,有司官吏应当即刻受理,不即时受理者加罪一等。拦截车驾申告者若进入了仪仗队伍中,杖责六十。这就是民间所谓的“告御状”,无论是击鼓鸣冤还是拦截御驾,官吏皆须即刻受理,不能让申告者冲进仪仗队伍中。但是倘若击鼓鸣冤与告御状的人虚***告状,则要杖责八十。

《大明律·诉讼·越诉》规定:“凡军民词讼,皆须自下而上陈告。若越本管官司,辄赴上司称诉者,笞五十。若迎车驾及击登闻鼓申诉,而不实者,杖一百;事重者,从重论;得实者,免罪。”

到明朝,击登闻鼓与拦截车驾申诉所述事由,仍分实与不实两种情形。属实者,免罪;不实者,杖一百。是否属实须经有司官吏审核后断决。坊间传闻进京告御状须先承受“滚钉板”之类酷刑等,本人未见此项典章规制。百姓进京告御状击登闻鼓无非三种情况:一是对地方衙门判决不服,二是地方衙门不受理而进京状告于刑部及大理寺,三是无理取闹即所谓“刁状”。诉讼需要成本。公家衙门是司法行政成本,个人须付差旅食宿费用。依常理判断,对地方司法衙门所判不服而进京击鼓鸣冤者居多,所以登闻鼓制主要为不服地方判决而设。《大明律》将“告状不受理”作为罪名入律,并列出地方衙门不受理者依事由大小之不同罚则。

《大清律》沿用照搬了《大明律·诉讼》“越诉”及“告状不受理”两条。两律又皆以《条例》对此二条规定了相关细则。

不算汉代之前的“敢谏之鼓”,仅作鸣冤之用登闻鼓制沿用了大约一千四百余年。秦代以后,朝廷中枢既要防止疆吏拥权自重,又要杜绝地方各级官吏枉法而积民怨。登闻鼓制一方面为百姓鸣冤提供渠道,另一方面可察验地方官员操守情况。虽然自古就有御史大夫、监察御史等监察机构,但其毕竟是官方所属。登闻鼓制可令百姓呼声直达上听,此又为朝廷直接了解真实舆情的办法之一。古人深谙百姓“没地方讲理”的要害。宋太宗以一千钱赔给丢猪百姓,换来天下可以无冤民之公信,又何尝不是高明?当然这不仅需要勇气,还须有足够底气才行。

谏鼓谤木什么意思

《孙楚·反《金人铭》》原文注释与译文

晋太庙左阶之前②,有石人焉,大张其口,而书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无少言,无少事。少言少事,则后生何述焉。我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③,赜无深而不探④,理无奥而不钩⑤。故言满天下,而无口尤⑥。夫唯言立,乃可长久。胡为块然⑦,生缄其口⑧。自拘广庭,终身叉手。凡夫贪财,烈士殉名⑨。盗跖为浊⑩,夷、柳为清(11)。鲍肆为臭(12),兰圃为馨(13)。莫贵澄清,莫贱滓秽。二者言异,归于一会。(14)。尧悬谏鼓(15),舜立谤木(16)。听***风谣,惟日不足。道润群生(17),化隆比屋(18)。末叶陵迟(19),礼教弥衰。承旨则顺,忤意则违。时好细腰,宫中皆饥(20)。时悦广额,下作细眉。逆龙之鳞,必陷斯机。括囊无咎(21),乃免诛夷(22)。颠覆厥德(23),可为伤悲。斯可用戒,无妄之时(24)。***说周庙(25),于言为蚩(26)。是以君子,追而正之。

注释

①反《金人铭》,是与《金人铭》唱反调。《金人铭》本书已选,请参看。

②太庙:帝王的祖庙。

③《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杜预注:“皆古书名。”孔颖达疏:“孔安国《尚书序》云: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为***之志。”

④颐(ze):幽深玄妙。

⑤奥:深奥。钩:探取。

⑥尤:过失。

⑦块然:孤独的样子。

⑧缄:闭。

⑨烈士:刚烈之士,亦指有志建立功业的人。殉名:舍身以求名。《史记·伯夷列传》:“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徇,通“殉”。

⑩盗跖(zhi):春秋战国之际人,名跖,一作蹠,奴隶起义的领袖,旧时被诬称为盗跖。《庄子·盗跖》说他率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

(11)夷: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起初,孤竹君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于他,不受。后两人闻周文王善养老而入周。武王伐纣,他与叔齐劝谏。武王灭商后,他们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柳:柳下惠,即展禽,春秋时鲁国大夫。展氏,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谥惠。任士师(掌刑狱的官)。鲁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齐攻鲁,他派人到齐劝说退兵。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

(12)鲍肆:卖鲍鱼的市场。鲍鱼,咸鱼。《孔子家语·六本》:“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13)兰圃:种兰花的园田。馨(xin):香。

(14)会:聚集,聚会。

(15)谏鼓:相传尧时曾设鼓于庭,使民击之以进谏。《淮南子·主术训》:“尧置敢谏之鼓。”

(16)谤木:即“诽谤木”,也叫“华表木”。相传舜时于交通要道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淮南子·主术训》:“舜立诽谤之木。”

(17)群生:百姓。

(18)化:教化。隆:深厚,程度深。比屋:一间房屋连着一个房屋。指一家挨着一家。

(19)陵迟:衰颓。

(20)《韩非子·二柄》:“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

(21)括囊无咎:括囊:封闭口袋,比喻慎密,不轻易说话。无咎:没有过失。《易·坤》:“***,括囊,无咎无誉。”

(22)诛夷:杀戮。

(23)颠覆:颠倒。厥:其。《诗·大雅·抑》:“颠覆厥德,荒湛于酒。”

(24)无妄:不能预期的,出其不意的。

(25)《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26)蚩(chi):痴。

译文

晋国太庙左边台阶的前面,有一个石雕的人,张着很大的口,而在它胸前写道:“我古之多言人也。”不要少说话,不要少干事。少说话,少干事,那么,后生记述什么呢?我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它们对幽深玄妙的事物,没有什么深处而不进行探索的。对道理也没有深奥之处而不探取的。所以,言论传遍天下,而没有口上的过失。只有言论能站住脚,才可长久。为什么孤孤独独的,活着而封上自己的口?自己拘束于大庭广众之中,一辈子叉着双手?凡人贪财,刚烈之士为名而死。盗跖是污浊的,伯夷、柳下惠是清白的。卖鲍鱼的市场是臭的,种兰花的园圃是芳香的。不要尊重澄清的,也不要轻贱污秽的。两者言论虽然不同,最终汇集在一起都要倾听。尧悬挂谏鼓,舜设立谤木。听取***集民谣,每天都感到不够。他们的治国之道润泽了百姓,他们的教化深厚地感化着百姓的家庭。末世衰颓,礼教更衰颓。符合皇帝的旨意就顺利,与皇帝的旨意矛盾就不顺利。当时国王喜欢细腰,宫中人都挨饿。国王喜欢宽大的面额,下面都把眉毛弄细。对皇帝进行谏诤,必定陷入危机。闭上嘴不说话,才没有过失。只有这样,才免去被杀。颠倒了尧舜的品德,可以为之伤悲。这一点可作为鉴戒,以免去出乎意料的祸难。借托周庙的名义,搞了个《金人铭》,这种言论可以说是 *** 。因此君子才追述这件事,并来纠正它。

什么是《吕氏春秋?6?1自知》?

谏鼓谤木的意思是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

谏鼓谤木,汉语成语,拼音是jiàn gǔ bàng mù,意思是谏鼓,相传尧曾在庭中设鼓。出自《淮南子》:古者天子听朝,公卿正谏,博士诵诗,瞽箴师诵,庶人传语,史书其过,宰彻其膳。

犹以为未足也,故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鼗,过若豪釐,而既已备之也。东汉·高诱注:欲谏者击其鼓。《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传》震复上疏救之曰: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所以达聪明,开不讳,博***负薪,尽极下情也。今赵腾所坐激讦谤语为罪,与手刃犯法有差。乞为亏除,全腾之命,以诱刍荛舆人之言。帝不省,腾竟伏尸都市。

成语用法示例蔡东藩《后汉演义》第四十二回:臣闻尧舜之世,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则还自敬德。

包含木字的成语:

1、木朽蛀生,汉语成语,拼音是mù xiǔ zhù shēng,意思是失去检点就会犯错误。出自《信陵君救赵论》。

2、古木参天,汉语成语,拼音是gǔ mù cān tiān,意思是古老的树木枝茂叶繁异常高大。出自《古柏行》。

3、朽木难雕,汉语成语,拼音是xiǔ mù nán diāo,指腐烂的木头很难雕刻,人不可造就或事情无法挽救。出自《论语·公长治》。

华表的作用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前后)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儒、法、道等等)著作,又名《吕览》。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吕氏春秋?6?1自知》是一百六十篇中的一篇

华表的作用有很多,比如图腾柱、诽谤木、指路标、交午木、装饰木。华表迄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华表在现代是中国的象征,寓意着中华民族的社稷永固,源远流长。

1、图腾柱

原始先民都有图腾崇拜的文化,天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最高的向往。为了与天交通,先民们设立起了“通天柱”,希望上达天听接受神明的指示。此后,对于天的崇拜又渐渐转移到通天柱上。各部落又将各自信仰的图腾雕刻在柱子上,成为图腾柱。

2、诽谤木

《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诽谤”一词最初指的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相传在上古时代,尧舜为了防止自己制定的政策出现偏颇,就在路口立一木柱,上面钉一块木板,让百姓们把意见刻在上面,称之为“诽谤之木”。实际上诽谤木的作用也是由图腾柱转化而来,它寄予着上传天意和下达民情的寓意。

3、指路标

到了后世君主专制加强,诽谤木的纳谏作用也已经不复存在了。到了汉代,仍有华表木,却不再用于纳谏,而是树立在交通要道,作为人们识别路径的标志,大致相当于现在的路标。

4、交午木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华表是古代一种观测日影的仪表。古人在很早之前就发明了立木为杆、以地面为表,通过日影变化来测定方位时辰方法。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观测恒星,计算恒星的周期。

5、装饰木

经过千年的演变,华表逐渐从木质变为石质,功用也从图腾变为了一种殿前装饰。后世的华表常常被立于宫殿、庙坛、陵寝等重要建筑前。

石质华表的构造

现存的石质华表一般分三部分:基座、柱身和柱头。基座一般为须弥座,呈八角形。柱身多雕龙凤等图案,上方插有云板,这种云板多是由原来木表上的横木演变而来。

柱头上端用日月装饰,寓意着华表之高与天上的日月相连。有的云板上的日月形状看不到了,仅剩下云纹。柱头上有一块圆形的石板叫承露盘。

承露盘起源于汉朝,相传汉武帝命人在神台上立一个用铜铸造的仙人,仙人双手高举头顶,手托一个圆形铜盘,用来承接天上的甘露,据说喝了可以长生不老。华表上的承露盘由上下两层莲瓣组成,中间有一道小珠相隔,承露盘上立着一个小兽,明清时期的华表上雕刻的是一种被称为吼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