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书法作品,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

tamoadmin 成语解析 2024-06-30 0
  1. 赵孟頫代表作书法作品是什么?
  2. 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文徵明活到多少岁死的?
  3. 如何评价苏东坡的书法水平
  4. 中国古代都是有那些有名的书法家..其作品和字体分别是什么?
  5.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6. 著名的书法题目
  7. 关于积极向上的古诗词书法作品软笔

王羲之:《兰亭序》《快雪时晴帖》《初月帖》《奉橘帖》《频有哀祸帖》等,还有就是后人集字作品似乎著名的有十种《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兴福寺断碑》《金刚经》等,具体可以看西泠出版社出版的《王羲之书法集》,共十本,现在王羲之的真迹几乎没有,都是摹本。

王献之:《中秋帖》《鸭头丸帖》《鹅群帖》《鹅还帖》《送梨帖》等,详细可以参阅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王献之书法全集》,或者其他的版本,我收集到的以这本最全,不过里面很多是别人临摹的作品,装订也不精致。

智永《真草千字文》

归去来兮书法作品,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千字文》《梦奠帖》《张翰帖》。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破邪论》摹本《汝南公主墓志》,不过最后一帖只在网上见过,我也没有影印本的。

褚遂良《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伊阙佛龛》,此人书法我不大喜欢

张旭《古诗四首》(据研究是伪作),《郎官石记》

颜真卿《东方朔画像赞》《祭侄文稿》,《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争座位帖》,《自书告身帖》,《裴将军碑》

柳公权《***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

李邕《端州石室记》《麓山寺碑》《法华寺碑》《云麾将军李思训碑》

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夏热帖》

李建中《同年帖》《宝宅帖》《土母帖》等

苏轼《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黄州寒食帖》《赤壁赋》

蔡襄《郊燔帖》《蒙惠帖》《陶生帖》还有几帖,忘了名字

米芾《论书帖》《多景楼诗册》《珊瑚帖》《研山铭帖》(大字,力荐)《寒光帖》《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等

赵佶的书法个人不大喜欢,了解不多,《草书千字文》

赵孟頫的书法作品很多,《千字文》、《洛神赋》、《汲黯传》、《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吴兴赋》等

元明书法不甚推崇,列举几位。

唐寅《落花诗册》文征明《醉翁事记》《渔父辞》《离骚》《北山移文》等

祝枝山《前后赤壁赋卷》等

董其昌和王铎是明清时代我最推崇的书法家

董其昌《白居易琵琶行》《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王铎 《临阁帖轴》《草书临淳化阁帖条幅》《行书轴》等

傅山《丹枫阁记》

赵孟頫代表作书法作品是什么?

您好。

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当然,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苏轼的书法,也有人对苏轼书法的第一观感不好。赵孟就评价苏轼的书法如“黑熊当道,森然可怖”。黄庭坚也认为苏轼书法用墨过丰。正因如此,在苏轼的书法中,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苏轼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点。如《辩才老师帖》、《与董长官帖》。

与欧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习过黄庭坚书法的人,都对他的书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体会。而黄庭坚曾经是苏轼的学生,被称作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两人私交颇深,苏轼的很多传闻趣事,都与黄庭坚有关。因此,苏轼的书法,应该对黄庭坚有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何处?研究苏轼的书法与黄庭坚的书法,不难发现,在撇捺的书写上,甚至在结字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很舒展。

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如《武昌西山诗帖》中的“但见落日低黄埃”一句,一大一小,错落有致。有时是几个字重,几个字轻,轻重搭配,同样给人很强的韵律感。如《答钱穆父诗帖》中“借君妙语写春容,自顾风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轻;“语写春”三字重,“容自”两字轻;“顾风”两字重,“琴不成”三字轻,“弄”字又转重。

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如《寒食帖》中“哭涂穷”三字。这三字所占比例,比前一行中五个字所占的比例还大。这种字形大小悬殊给人视觉上极强的冲击力,实际上也表达了当时书写过程中的一种强烈的情绪。这种情况,在《武昌西山诗帖》中也有体现。

黄庭坚在《与景道使君书》中称“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这种娟秀的韵味,让人看起来觉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加之丰腴的用墨,扁平的结字,观之犹如视敦厚贤淑之贵妇,望之未觉生疏,反而顿生一股亲近温暖之意。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纳。

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有哪些?文徵明活到多少岁死的?

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赵孟頫,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自创的“赵体”,被称为楷书的“四大体”之一。赵孟頫楷书代表作是《玄妙观重修三门记》,因为赵孟頫信仰的是道教,所以他对于道家文化是非常的推崇的,也曾多次为一些道观题字。

赵孟頫在遍学晋唐名家书法特别是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之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书法风格,人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另外,他的行书也是非常非常的出名的,堪称“中国行书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人分别为王羲之、颜真卿和苏东坡,这三个人的都是生在赵孟頫之前的几百年时间里。他们书法的精髓都被赵孟頫所学到,赵孟頫是真正的青出于蓝的人物。

赵孟頫书法的发展时期,是在中年以后,因为在中年之前,他都是在模仿别人。赵孟頫出身北宋皇族,他的祖先是宋代的开国帝王赵匡胤。赵孟頫的出生是一个不幸的开始,他刚出生的时候,宋朝已经以崩溃不远了,等到赵孟頫成人之后,宋朝已经灭亡,元朝建立起来。

元朝建立起来之后,赵孟頫就闲居故乡,研究书法学问,后来被人推荐给忽必烈,被忽必烈赞扬其才貌。赵孟頫虽然在元朝朝廷担任了一段时间的官职,但是由于元朝内部矛盾重重,所以很快就被罢官。

赵孟頫在家一边研究书法,一边读书,有了大把的时间,赵孟頫书法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赵孟頫几乎精通所有的书法。他开始不在拘泥于前人的书法经验,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来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书法字体。他的代表作有很多,最出名的有《洛神赋》、《道德经》、《四体千字文》等。

赵孟頫简介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以上内容参考:赵孟頫(宋末元初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 - 百度百科

如何评价苏东坡的书法水平

文徵明,原名壁,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江南四大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唐伯虎点秋香》中,吴镇宇扮演的文徵明

文徵明的书法作品有很多,以下列举一些与大家分享

小楷《归去来兮辞》

小楷《老子列传》

小楷《醉翁亭记》

行书《立春进贺》七律立轴

行书《五律立轴》

古往今来,练习书法的人一般都是高寿

祝允明(1460-1526),唐伯虎(1470-1524),文徵明(1470-1559),徐祯卿(1479-1511)。祝允明出生最早,活了66岁;徐祯卿出生最晚,却迟到早退,只活了32岁;唐伯虎和文徵明同年出生,唐伯虎54岁就死了,文徵明却一直活到89岁(他自署九十,用的虚岁)。

也就是说,在1526年祝允明仙逝,结束了四才子时代之后,文徵明又坚强地、一缺三地活了33年。四大才子中,唐伯虎才华最盛,徐祯卿诗意逼人,祝允明倚老卖老,而文徵明是最老实,最不张扬的。

唐伯虎是个学霸,16岁中秀才,29岁第一次乡试便高中解元;而同岁的文徵明则是个“学渣”,连续九次乡试未中,一生最高学历就是个秀才。很多人都不看好他,除了他的父亲。唐伯虎高中解元之日,正是文徵明落榜失意之时,他在外地当县官的父亲文林此时写信来,告诉他:“儿幸晚成,无害也。”

文徵明性缓,沉静,温厚。那几位流连在灯红酒绿,他却沉迷于青灯黄卷,而且这一沉迷,就是一辈子。站在艺术角度,文徵明演绎了慢慢写字,好好活着这样的生命主题。

学习书法,你会学会坚持,成功不是一蹴而就,是坚持不懈的日积月累。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聪聪墨香屋,和聪聪老师一起趣玩书法,通过写字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国古代都是有那些有名的书法家..其作品和字体分别是什么?

苏东坡的书法水平的评价:

1、用墨丰腴,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瘦金体以瘦闻名,而苏轼的书法却是以胖为美,环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

2、结字扁平,与殴体字形的修长相反,苏轼书法的结字,多呈扁平,这一特点,在其《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作品中都有突出体现;

3、横轻竖重,这一点充分表明,苏轼书法明显受到颜体的影响,这一书法特点,在其作品《归去来兮辞》中有明显表现;

4、轻重错落,主要是指苏轼的书法,特别是行书中,字与字之间,经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

5、大小悬殊,用笔有轻重,字体有大小,几乎是很多名家书法的一大特点,但同一幅作品中,字体大小悬殊之大者,苏轼书法可谓独树一帜。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赏析

文征明 《自书诗卷》 行书

唐伯虎 《落花诗帖》 行书

米芾 《蜀素帖》 行书

王铎 《题青阳山庄诗册》 行书

苏轼 《归去来兮辞卷》 行书

黄自元 《临九成宫帖》 楷书

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楷书

柳公权 《玄秘塔》 楷书

颜真卿 《多宝塔》 楷书

赵孟頫 《胆巴碑》 楷书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楷书

于右任 《千字文》 草书

智永 《千字文》 草书

孙过庭 《书谱》 草书

赵之谦 魏碑

这些都是很有名的,还有很多很多自己找咯

著名的书法题目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陶渊明所作。那么如何赏析《归去来兮辞》呢?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归去来兮辞》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归去来兮辞》赏析

 (一)、心为形役之悲。 文章 第一段交待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决心。陶渊明是晋安帝义熙元年归隐的。关于归隐的原因,《宋书?陶潜传》说是?郡遣督邮至县,吏自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这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陶渊明自己说的,则与此略有不同。他在《归去来兮辞》小序中说是?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缸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在亲友劝告下,?脱然有怀?,入于仕途,求得彭泽县令一职。但未过多久,便?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但他仍打算做一年官再?敛裳宵逝?。恰恰这时,他的一位妹妹去世,他也就?自免去职?,写了这篇《归去来兮辞》。不管是他传还是自序,都不难看出,陶渊明归隐田园的真正原因是?心为形役?,即心志被形体役使,做了许多违心悖情而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却不能做,不想做的却又不能不做。结合《宋书》和小序来分析,?心为形役?含义有二:一是诗人为口腹之计,羁身宦海,折腰事人,寄人篱下,仰人鼻息,遭遇了冷眼和歧视,深感屈辱和厌倦。二是诗人质性自然,与俗相违,矫厉不得,不容于世。逆情悖性,违心违己,在诗人看来是玷污心性,扭曲灵魂,因而深感惭愧,惆怅悲伤。一旦醒悟,便觉得?往者不可谏?而?来者犹可追?;觉得?迷途未远?,?今是而昨非?,因而决计弃官归田。这中间固然有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庆幸,更有陷身官场、铸成大错的沉痛。大梦初醒、了然彻悟的?归田?宣言中更有痛彻心肺、追悔莫及的自责自悔。

 (二)、居家涉园之痛。文章第二段直写自己想象中的归途情景和归隐后闲适自在的家园生活,这中间,有?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焦急迫切,也有终于冲破?尘网?、挣脱?樊篱?的欢欣鼓舞;有久别重逢、安享天伦的欢畅喜悦,也有闲庭信步、触目成趣的宁静安逸;有饮酒寄傲、与世隔绝的孤高自许,也有策杖流憩、矫首遐观的自然情趣。总之,一句话,宁静淡泊的日常生活,温馨朴实的家乡亲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观令诗人留连忘返,沉醉不醒。我们品读文章,也会感同身受,灵犀相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自然段中也出现了一些刺人眼目、动人心魄的词句,逼人沉思,耐人寻味。?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写蓝天白云,高蹈尘外,任意东西,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无心?喻指白云飘浮不定,了无心机,自自然然,顺顺当当。写山林飞鸟,朝出暮归,远近觅食,行于当行,止于所止。?厌倦?暗示飞鸟奔波劳碌,归林投巢,安于静谧,自得其乐。无论是白云还是归鸟,它们都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逍遥闲适,生意盎然,这实际上反衬出诗人沦落尘网,陷身官场,与世沉浮,受人羁绊的不自由不自在,这份扭曲心灵,压抑性情,失去自由而又无可奈何的痛苦是深刻的,也是沉重的,只是不易觉察罢了。诗人在另一首诗《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写道:?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受。?景蘙蘙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写夕阳晚照,光景暗淡,渲染悲凉情怀;写苍松兀立,孤独无靠,更隐喻诗人孤高傲世、形景相吊的落寞和悲怆。一个人孤独到象李白看山一样,?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其内心的寂寞、痛楚是可想而知的,真可谓?知音世所稀,抚松独徘徊?啊!?引壶觞以自酌?流露出诗人自酌自斟,无以为伴的孤独和苦闷。?倚南窗以寄傲?颇有几分出尘傲世,孤愤不平之意。?门虽设而常关?更是直截了当地揭示出诗人与世隔绝,独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这些文句,貌似逍遥闲谈,实则忧愤满怀,我们读到了陶渊明隐隐作痛的心。

《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书法作品欣赏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1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2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书法作品3

关于积极向上的古诗词书法作品软笔

柳公权《玄秘塔碑》

苏轼《归去来兮辞》

黄庭坚《松风阁》

蔡襄《蒙惠帖》

赵佶《楷书千字文》

文徵明《行书五律》

沈度《行书七律诗》

金琮《山中写怀诗》

徐渭《题墨葡萄诗》

傅山《早起非真健诗》

金农《漆书七言联》

邓石如《六朝镜铭轴》

郑燮(郑板桥)《难得糊涂》

吴昌硕《隶书四言联》

齐白石《行草横轴》

舒同《行书五言联》

关于积极向上的古诗词软笔书法作品如下:

1、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2、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国殇》

3、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苏舜钦《水调歌头·沧浪亭》

4、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5、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6、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7、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六祖坛经·决疑·第二节》

8、春来春去催人老,老夫争肯输年少。——张元干《菩萨蛮》

9、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冯道《天道》

10、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滑稽列传》

12、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李白《上李邕》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14、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