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伺怎么读什么意思_寻伺怎么读

tamoadmin 成语成因 2024-06-29 0
  1. 窥怎么读
  2. 有寻有伺三摩地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3. 三摩地的三种分类
  4. 前五识有没有寻伺心所
  5. 原来十二生肖中也有神仙!到底哪个是神呢?
  6. 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

唯识学解释四禅八定境界:通俗易懂哦!

妙境法师:八识规矩颂讲义

眼耳身三二地居

寻伺怎么读什么意思_寻伺怎么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底下又说到这个识,在三界里边的差别,在欲界、***、无***、三界的差别。

眼耳身三,是指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二地居,地是九地,三界里边共有九地,即九种境界,一是五趣杂居地,二是离生喜乐地,三是定生喜乐地,四是离喜妙乐地,五是舍念清净地,六是空无边处地,七是识无边处地,八是无所有处地,九是非想非非想处地,一共是九个地。五趣杂居地是欲界,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这是***四禅。後边的四个地,是无***的四空定。

第一个五趣杂居地,是欲界里的境界,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众生,都是有欲的,欲界的「界」字怎麽讲,我们说世界,当然也就可以,但是在经论里边,它有一个特别的解释,一个人他不发脾气,他心里一直是很平和,你怎麽样阻挠他,他心里一样平静不动,叫做「能持自性」,能保持你自己的性格不变、不失掉。「持」就是能拿得住、不失掉。能持自性就叫做「界」。这样讲说欲界、***、无***。

欲界就是这个世界的人都是有欲的,这个「欲」把持住不变。五趣:指地狱、恶鬼、畜生、人、天。这五类的众生都是有欲的。究竟欲是什麽?什麽欲呢?在俱舍论上看,它说两种欲,一种是段食欲,一种是婬欲。

像我们的饮食,有形段的,它有营养。吃到体内,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但是它还有杂质,还要排泄。欲界天上的人,他们不排泄,吃的东西都是营养,这是有段食欲,都要吃东西,不吃,这个生命不能存在。欲界天上的人,人间的人,三恶道的众生,都要有饮食,都有这种欲。恶鬼道是有这种欲,地狱的众生也有这种欲,而能不能吃到,有没有饮食,那又是一回事,但是有这种欲,也都是有婬欲的,所以叫做欲界。

二是离生喜乐地。「离」就是把欲界的烦恼远离了,欲界都是有欲,其实「欲」都是烦恼的一种,众生有很多很多烦恼,但欲界这世界上的众生,众多烦恼里边,欲的烦恼是最重的,所以说是欲,其实他还有其他的瞋恚的烦恼、痴烦恼、高慢的烦恼、疑惑的烦恼、很多很多的烦恼,但是就说特别重的烦恼,这个欲,现在这个欲界的人,他感觉到欲是苦恼,他想要离欲,这就要坐禅,修不净观,数息观或修念佛三昧也好,把欲界的欲远离,这件事要经过欲界定,未到地定,进步到初禅的时候叫做「离生喜乐定」。

欲界定也是不容易成就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难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初禅还是容易的,在天台智者***摩诃止观里,有两句话,即「事障未来,性障根本」。事障未来,就是事能障碍你成就未到地定。性障根本,就是性能障碍你得离生喜乐地,得初禅。「根本」就指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个禅都是根本禅,指初禅来说,性障根本。

「事」指身体说,身体的事怎麽会障「未到地定」,未到地,就是你成就了「奢摩他」,成就了三昧,但是根本三昧,根本初禅还没来,所以就叫做未到地定,现在的境界比一般的***情况已进了一步,但还没有成就初禅。什麽是未到地定的障碍,就是这个身体,***的时候,不管坐得怎麽好,若还感觉到有身体的存在,那就还没到「未到地定」。要是心里面一念不生,明静不动,一坐七天,但是还感觉有身体的存在,也还没得未到地定,所以叫事障未来。

若忽然间有一天,或者是白天,或者是夜间,***时感觉身体没有了,空了,好像虚空一样,就是未到地定成就了,这个时候有轻安乐,未到地定还没有得初禅,因为「性障根本」,「性」还是障碍,「性」是什麽呢?就是还有欲,得到未到地定,若能坐七天都不用放腿子,或者是更多的时间,或者有种种灵感,如果佛法没有多学习,就感觉自己有神通,但其实也没有。

其实初禅还没得到,就是因为心里面还有欲,心里面还有欲,有的时候还会有瞋心,也会有高慢心,这个时候还没得初禅,还要努力***,努力修行,修行到有一天,这欲心没有了,其实这就要修不净观,把欲心破除去。

这时***的境界又进了一步,就是又有了身体,未到地定时,身体没有了,这时候又有了身体,这身体如云如影的样子,此时有更殊胜的轻安乐出现,这时候是初禅。初禅离生喜乐地,远离了欲界的烦恼,这时候就生出来喜乐,只是说个喜乐,前面还有寻伺,寻伺在鸠摩罗什法师译作觉观,初禅里有寻伺喜乐,五样事情。

寻伺就是来对治欲界烦恼的正忆念,对治欲界贪烦恼的这些法门,修数息观也是在内。寻和伺的不同,就是粗细的不同,伺是微细的,寻是概略性的观察,觉观和寻伺的意思是一样,因为有这样子的正忆念,把欲界烦恼对治熄灭了、破除去了。破除去以後,身体就有变化,成功了,心里面特别的欢喜,人就是少睡觉、少吃饭,把所有的事情都停下来,专心的***,要求得禅定,忽然间成功了,心里会特别的欢喜。

乐就是轻安乐,轻安乐是怎麽一回事呢?我们人是欲界的人,我们身体里边,地水火风是欲界的物质,但是长期不断的精进用功,得到***定的时候,就是***的地水火风出来了,到现在欲界身体里边来,那***天的地水火风和欲界的地水火风一接触,就有了快乐。

我们人身有病,如身体生个疮,生疮这地方流脓流血就痛,这流脓流血的疮也是地水火风,但是因有罪过的关系,使令人痛苦,但是由长期修止观、***,成功了。把***的地水火风引来到身体里面,不感觉痛,而是感觉非常快乐,都是地水火风,但作用不同,感觉不同,虽然有寻伺喜乐,但内心还是寂静的,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明静不动,相续不断的明静不动,这是离生喜乐地。

因远离了,熄灭了欲界的烦恼,欲界的烦恼也就不活动,烦恼的***还是存在,因没得到圣道,烦恼是不能断的,一定要见到无为法,才能断烦恼,只是修定,而不修般若的智慧,是不能得圣道,由定的力量使欲界的烦恼不活动,这叫做离生喜乐地。

第二个定生喜乐地,我们没得定的人,***设欢喜***的人,不要说是得到***初禅,若得到欲界定,心里面都感觉到非常欢喜的,要是得到未到地定,得到初禅离生喜乐定,那还了得。

得了定的人,多数是有高慢心的,原来高慢心可能不大,得了定以後,高慢心就大起来,但是已经得定的人,要长期不断的入定,不能说得定以後,隔七天才入定,那是不行的,要天天入定,定就不容易失掉。

常常入定,他的想法,和我们修***还没成功的人不同,有什麽不同呢?他对寻伺这件事,感觉到很苦,所以他就想办法对治,要把寻伺去掉,他一***下来,要用寻伺,然後才能喜乐,他不高兴寻伺,就想办法破寻伺,一静下来,心里就思惟寻伺的过患,来破坏它。

如师父收徒弟,徒弟不守规矩,师父就诃斥他,类似这样子,当然也不是昼夜六时一直诃斥,***时心里诃斥觉观也是意思意思,这寻伺就不起了,寻伺不起了,这个时候叫什麽名字呢?叫做内等静。

定生喜乐地,就是把初禅的寻伺破坏了,不断的***,入初禅时去诃斥寻伺的过失,这样子忽然有一天,寻伺不起了,即「内等静」,定生喜乐地就出现了。

内等静,这句话怎麽讲呢?「等」是前一念和後一念相等,前一念,後一念,这个心刹那刹那相续下来,我们没得定的人,前一刹那视为一件事,後一刹那又视为别的事。得定的人,一刹那,一刹那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样,就是心一境性,没有寻伺的分别,所以叫做「内等」。

「静」是信的意思,信以诚敬为意,如水很混浊,但不动摇它,水就慢慢澄清了,我们内心没有信的时候,心里是混浊的,有了信心时,心里是清净的,所以信是清净的意思,这里边表示什麽意思呢?

就是***的人,还没得初禅的时候,他心里总是疑惑自己能不能得到初禅,当有一天忽然得到了,就有了信心我能得到初禅,我已得到初禅,就有了信心。这是什麽意思呢?因为我们没有得到禅定的人,还有欲的人,欲的烦恼是很难除断的,很难把欲去除,所以自己没有信心得初禅,忽然间得到初禅,欲虽然难断,我是把它断了,已得初禅,已有了信心,这叫离散必染。

这个「染」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我们散乱心的人有欲,是一种染污,得到禅定以後,对於定的境界也有爱着心,这也是个染。得到初禅的人,他有了信心,欲是很难断的,但是还是能断,有了信心,得到初禅以後,感觉非常欢喜,很爱着这个境界,爱着久了,又感觉这寻伺不对劲,我有没有信心把寻伺除去呢?又是不决定。

得到二禅的时候,初禅不对劲的地方,我也能把它去掉,又增加了信心,对定的染也能把它去掉,所以又增加了信心,这时候叫做静,「内等静」。「静」就表示信心的意思。「内等」就表示把初禅的寻伺除去了,内心里更深刻的寂静,就是定力又加深了,这个时候,也是有喜有乐,而这喜乐当然比初禅的喜乐更殊胜,这叫做定生喜乐地,因得二禅的定,所引生出来的喜乐。这和初禅不同,可是得了二禅以後,这个喜,当然是人之常情,做了一件事成功了,心里面就欢喜,但是得到定的人的欢喜,也不是一般人的欢喜能比得上,他的乐也不是一般人的欲乐能比得上,可是时间久了,又不欢喜这个喜,不欢喜,所以他又想办法修三禅。

三禅里边有五样功德,第一就是「舍」。把二禅里边的「喜」弃舍了,不要了,他也是在入了定以後,诃斥喜的不对劲,这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去掉的,所以这里面加个「舍」。正念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忘」,常在定里边明明了了的去掉这个喜,叫喜不要出来,不要欢喜,这是正念。

「正知」是什麽呢?有时失掉正念,喜又出来了,喜又出来时,要知道,要觉悟,要去掉,所以叫做正知,成功了,这时有极殊胜的乐。

这个乐,在大智度论上,瑜伽师地论上也是说到,就是在三界里边,这个乐,它是最第一的,没有其他的乐能赶得上它,最殊胜的。第三禅的乐是最殊胜的,虽然是乐,心里还是定的,安住在一个境界上,相续、明静不动,这就是三禅的境界,三禅就是把这个喜不要了,叫做离喜妙乐地,把二禅的喜去掉了,得到不可思议的妙乐,这叫做第三禅离喜妙乐地。

四禅叫做舍清净地,舍念清净地怎麽讲呢?就是三禅的乐,虽然是特别的殊胜微妙,但是久了,他心里面也厌烦,日久生厌,厌烦这个乐,那麽就要想办法去掉它,这就开始了四禅舍念清净地,要长时入三禅的定里边,诃斥这个乐,弃舍它,所以叫做「舍」。

「念」就是这件事要明明了了的不忘。不忘这件事|要把乐去掉,经过长时期的用功,後来成功了,成功了以後,这第四禅的人心里面的境界,就是不苦也不乐。

「不苦不乐」这句话怎麽讲呢?本来在初禅的时候,就没有忧愁,忧愁是从那里来的呢?就是从欲来,我们欲界的人因有欲,有欲就有忧,得到初禅以後,就没有欲了,因欲而生的忧也没有了。因有欲,也就有苦,有苦恼,要是得到初禅离欲了,就没有苦了,但是就得初禅的时候,不说没有苦,要得二禅的时候,才说没有苦,大毘婆沙论上的解释,为什麽要这样说呢?因为对治熄灭欲界因欲而有的苦,谁有这样的力量呢?是初禅,初禅能够熄灭欲界的欲,苦也没有了,初禅是能对治的,欲界的苦是所对治的。

得到初禅,就没有欲界的苦,但这能对治的初禅还在,要超过初禅,对欲界之苦,距离也就更远了,所以这时後,才说没有苦,这是第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得禅定的人,他不欢喜出入息的事情,得禅定的人,他在那里坐下来,他不欢喜出入息,但还有出入息,还不能够停下来,尽管是得到禅定的人,他的息是慢的,还是有。有息,他还是不欢喜,有出入息他感觉到是苦。得了四禅以後,没有出入息了,出入息停下来,所以叫做不苦,三禅的乐也取消了,所以叫不苦不乐,这是第四禅,有「舍」、有「念」、有「不苦不乐」,这时候禅定特别深了。

佛说在四禅八定里边,站在佛法的立场来说,这第四禅最好,佛是在第四禅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就是因为第四禅是最合适的,比初禅、二禅、三禅好,也比无***的四空天好,四空天虽然它的定力很深,但是修学圣道来说,它还不如第四禅来得好。所以第四禅对佛***来说,是最尊贵、最宝贵。

第四禅这个时候,没有八种扰乱的事,也就是没有八种灾害的事,就是没有忧苦、没有喜乐、没有出息、没有入息、也没有寻伺。这八种事情都没有了,所以称第四禅叫「不动定」,它是最殊胜的一种定,这叫做舍念清净地,舍清净、念清净、最殊胜、最清净的定。

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五趣杂居地,在杂居地居住的人都是有欲的人,後边的离生喜乐地到舍念清净地,这四个地是***天的四禅,四禅中的舍念清净地,是最好的一个地方。

在初禅的时候,虽然禅定很好,但是有寻有伺的鼓动,第二禅有欢喜的鼓动,也不是太好,第三禅因为有极殊胜的乐,也使令有这样禅的人,心里面有了厌烦心。当然也有的人得到这样的禅定,就为乐所迷,没有厌烦心。

要是佛***得到三禅,心情会不同,因为他的目的是要得圣道,有这样的乐,对於他得圣道也会有障碍,所以他就破除这个乐,去成就第四禅舍念清净地。成就了四禅以後,他的内心没有寻伺、喜乐,没有出入息,没有忧苦,没有这麽多扰乱的事,他的内心非常的清净,也非常的寂静。

在寒山诗上面有一个颂说: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这是寒山***写出来他内心的境界。

「吾心似秋月」,寒山***在浙江天台山上修行,修行到这麽一个程度,心就像秋天的明月似的,秋天的时候,天空明净,这时月亮的圆满光明比夏天好得多,所以用秋月来形容。

「碧潭清皎洁」,又举出一个比喻,心像秋天的月亮那麽圆满光明,又像碧绿的深潭那样清净皎洁,一尘不染。

「无物堪比伦」,没有什麽东西可以比得上他内心的清净光明。

「教我如何说」,这样光明清净的心,教我如何为别人讲呢?

我读弘一律师年谱,上面记载一件事,就是郭沫若先生托人向弘一律师请求给他写字,弘一律师就是写这首诗给郭沫若先生,当然弘一律师他的内心可能另有个用意,因为郭沫若是个左派唯物主义者,弘一律师写这首诗:「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这首诗是赞叹心的光明的重要,物是不能比的。

在修行人来说,能够从欲界定,经过未到地定、到***定、到第四禅,这时他内心没有八种扰乱的事情,特别的清净,又特别的寂静,也可以说一念不生了。但是这种境界要是站在圣人的立场来看,是什麽呢?四禅舍念清净虽然是很高了,但是还是凡夫的境界,并不是圣人,所以虽然是很好,但是美中不足,就是还没有佛法的诸法实相的智慧,所以他还是凡夫。

如果他想要得圣道,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修四念处观、修诸法实相观,那就很容易得无生法忍。

下边还有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这四个地是无***的境界,但是在人间修定的人,可以修成这四种定的,就是他在舍念清净地里边,长期的入定,时间久了,就有变化。他感觉到地水火风这个身体不太好,就想要破除去,他就在舍念清净地里边作观,观这个身体是空的,但是这种观法,不是佛法里边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种观法,是另一种方便,是怎样一种观法呢?

在乡村里边有种器具叫「箩」,它是用一种东西织成,有横,有竖,有孔,他就从那里得到一种智慧,观察他的身体,这毛孔扩大,地水火风生理组织渐渐减少,空渐渐扩大,渐渐的就不见有身体,只是看见虚空,他的内心不念一切的色法,不再思念一切色法,对於色的爱着完全没有了。他原来就是厌烦身体的形象的,所以他就用这样的空,常常的观,就把身体不见了,当然这种观法,就是观一个时期,然後修「奢摩他」,修「奢摩他」一个时期後再修观,逐渐的就成就了空无边处地,就是得到空无边处定。

得到空无边处定以後,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所以放弃了以空为所缘境。就观察我们的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观察这个识有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无量无边,叫识无边处地,观察久了,他就成就了识无边处定。成就了识无边处定之後,时间久了,他又不欢喜了,感觉到观察空、观察识,都是心有所缘,他现在就放弃了,也不观察空,也不观察识,而观无所有,以无所有为所缘境,时间久了,他就成就了这个定,叫无所有处地。

观这一「无所有」为所缘境,这样久了,他又不欢喜这个境界。观空无边,观识无边,都是有想,观无所有可以说无想,现在又不高兴有想、无想。所以观非有想,非无想,他就破有想,也破无想,时间久了,他的定力更进一步,就住在非有想非无想这里,就叫做非有想非无想处地。

这个非有想非无想,怎麽样解释呢?他在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想进一步修非想非非想处定的时候,他要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破这个无所有处地的时候,他发觉了一件事,就是「缘无所有的」这个是谁?虽然以无所有为所缘境,但是还有能缘的心,这个心是最微细,最寂静的地方,不是那麽样粗显。

因为这个能缘无所有的心,非常的微细,不是那麽明胜,明了的力量不是那麽强,那麽明显殊胜,所以叫「非有想」,它本身非常微细,叫做昧劣,有个昧劣想,所以叫「非无想」,是有想,不过是特别微细,不那麽粗显,所以叫「非有想」有微细的想,所以叫「非无想」。如果不是佛***,他成就这非想非非想处定,他认为世间上这个定是最高的,这就是涅槃了。

在智者***释禅波罗蜜,解释这「非有想非无想定」,其中有一句话:真身不灭,就是那一念微细的想。

「真身不灭」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我」,是「真我」,真我是常住不灭的,以前没得这个定,在欲界的时候,为种种的欲,种种的苦恼所困,离开了欲,到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处,又种种的虚妄分别所困,现在成就非有想非无想定的时候,真我出现了,这是涅槃的境界,外道就是这样思想。

若是佛***,他观察非有想非无想,还是苦、空、无常、无我的境界,用这种苦、空、无常、无我的智慧去观察它,也能破除去,就得「灭尽定」,那就是阿罗汉果。这是九地,三界分成九地,我刚才说阿罗汉,那是圣人了,现在这个文,是指凡夫说,凡夫这个九地。

说「耳鼻身三二地居」,就是眼识、耳识、身识,这三个识,在三界九地里边是怎样情形呢?

「二地居」,就是第一个「五趣杂居地」及第二个「离生喜乐地」,这两个地有眼识、有耳识、有身识,就只有第六识。

这只提眼识、耳识、身识三个识。鼻识、舌识没有提。鼻识、舌识只在五趣杂居地里边有,有欲的人的世界。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都有的,要到了离生喜乐地,得到初禅以上的境界,鼻识、舌识也不活动了,没有了。为什麽鼻识、舌识没有了?

因为鼻识、舌识,它的对象是什麽呢?就是段食,鼻所缘的香,或者是好香,或者是恶香,舌识所缘的酸甜苦辣的味,这都属於段食之内,到了***天上去的人,得到这种定的人,他们是禅悦为食,不需要有段食,没有所缘的境,能缘的识就不活动了,就不生起。

这个眼识、耳识、身识在初禅还是有,在离生喜乐地它还是有作用的,在二禅天以上,这五个识都不动了,只是第六识,所以叫做:眼耳身三二地居。

窥怎么读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一带的灰白光慢慢地会变白、变亮。有些可能会白得像棉花、像月亮一样,有些会亮得像汽车灯、像手电筒的光一样。在形状上,每个人的也都不尽相同。有些感觉好像云彩,有些感觉像花环,有些感觉像莲花,有些感觉像车轮……这种禅相称为“取相”(uggaha nimitta)。取相的光比遍作相要亮。

4、似相阶段:当禅修者能够平静地专注取相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或者更久,他会发现禅相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晃耀,有些像太阳光,有些像月圆日夜空的月亮,有些像聚光灯,有些像珍珠,有些像晨星,也有一些晶莹剔透得像块水晶,这就是“似相”。

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似相,心与似相完全融为一体,如此维持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乃至更长的时间,他就很可能证得初禅。

为什么说很可能呢?因为还没有经过检查的缘故。

如果禅修者能够持续地专注禅相两个小时、三个小时……之后,他应当练习查有分,有分在心脏这个地方。在他出定之后,借着很强的禅定之光去看心脏里面这个地方。刚刚开始学习查有分的时候,不应当查太久,大概一到两秒钟就行。当他可以查到有分之后,再学习在有分这个地方逐一地辨识五禅支。

这五禅支是五种心所,它们个别分开来叫禅支,整体总合起来则叫初禅。

这五禅支分别是:

1.寻(vitakka)——将心投入并安置于似相。

2.伺(vicàra)——心持续地省察似相。

3.喜(p?ti)——喜欢似相。

4.乐(sukha)——体验似相的那一份乐受。

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续地专注似相。

查禅支并不是依靠感觉去揣摩自己是不是有这五种心理作用,而必须用禅那之光在心所依处这个地方辨识。为什么呢?因为心所依处是作为禅那心的依靠处,所以要在有分这里辨识禅支。

可以辨识到五禅支后,还必须练习初禅的五自在。什么是五自在呢?它们分别是:

1.转向自在:能在出定后转向于禅支。

2.入定自在:随意何时入定就能入定。

3.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入定多久。

4.出定自在:随意何时出定就能出定。

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省察禅支。

五自在练习成功后,就可以说确认已经完全到达初禅了。

危险一:走火入魔

需要注意的是,在遍作相这个阶段,有些禅修者可能会见到一些影像,诸如看到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日月虚空、人物鸟兽等,或听到唱歌声、讲话声、诵经声、念佛声等等。这是因为定力提升之后,心会变得强有力而且敏感,只要他一转念头,心就可以造作出很多东西、变现出很多声色光影出来。心念快得连自己都来不及察觉到,但相已经出现在他面前了。须知这些相都是由心想而生的,是幻觉!

有些人喜欢盲修瞎练,当他的定力到达某一个阶段的时候,通常会见到光、见到花,乃至见到所谓的佛菩萨。***如此时他执着这些光相,追求这些境界,甚至以为自己很厉害,那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具备了某种程度的定力,但是他的心没有很好的导向,所谓“走火入魔”的问题就出在这里。因此,无论见到什么景象,出现什么境界,一概不要去理它,不要去看它,更不要执着它!只需记得持续关注业处!

危险二:自以为证悟涅盘

在近行定的阶段,禅修者体验到落入有分就好像所有一切在刹那间都停止了,所缘没有了,连时间、空间的概念也没有。当他清醒过来后会想:“嗯,刚才怎么会这样?”这种体验称为“落入有分”。

然而,落入有分是禅修的陷阱。有些人可能会因为落入有分时“能所双泯”,就误认为已经开悟或证悟涅盘了。

有寻有伺三摩地什么意思?如何解释?

窥的读音是kuī。

详细解释:

1、动词

(1)形声。从穴,规声。本义:从小孔或缝里看。

(2)暗中察看。亦泛指观看。

又如:窥觑(偷看);窥瞰(窥探;暗中偷看);窥欲(窥伺贪求)。

(3)观察,***。

又如:窥究(深究察觉);窥圃(窥园。观赏园景);窥深(观察深入细致);窥睹(观看;观察);窥览(阅览;观察)。

(5)伺机图谋;觊觎。

又如:窥图(窥探谋算);窥攻(伺机进攻);窥取(伺机夺取);窥朝(窥伺朝廷)。

(6)企求。

如:窥欲(非分希求);窥寻(仔细寻求;探索);窥算(暗算);窥隙(寻找疏漏)。

(7)观看。

组词及释义:

1、窥视

释义:(动)偷看。

2、窥望

释义:暗中观察;偷看。

3、窥测

释义:(动)窥探,推测

4、窥见

释义:暗中看出或觉察到。

5、以管窥天

释义:窥:从小孔或狭缝中看。通过竹管去看天。比喻观察、认识问题很片面。

6、管窥

释义:从管中窥物,喻目光短浅,见闻不广。见识狭小。

7、窥伺

释义:(动)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时机(多含贬义)。[近]窥探、窥视。

窥的例句

1、源枫刚想去窥察***山有什么奥妙。

2、若细加寻绎,可窥察出越文化传统对鲁迅独特的文化人格形成所产生的深潜影响。

3、所谓理想,是精神预见秩序。精神就因为是精神,即能够窥察永恒,所以才能有理想。

4、此节未及呈于殿下,而为元熙窥察,愧恨何及。

5、小心仔细地窥察这个世界,直至枕头整个的被泪水染过。

6、若仔细窥察,有清气上升于灯顶,浊气下沉聚于灯底,似乎青灯幻化一方小世界,有万龙在开天。

7、我用望远镜窥察主力舰碇泊区,见到发生大爆炸的是“亚利桑那”号。

8、这玻璃是特制的,只能从这里看得见大厅里的情况,而从大厅那边,却无法窥察到这里的动静。

9、而且秦川最怕的,还是被人仔细地窥察,探知到自己深藏的诸多秘密。

10、一个好人是不要窥察别人内心的黑暗,而是“目不斜视地直赴目标”。

三摩地的三种分类

有寻有伺三摩地 瑜伽十二卷十页云: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谓三摩地,寻伺相应。

二解 瑜伽七十七卷六页云:云何名有寻有伺三摩地?善男子!于如所取寻伺法相,若有麤显领受观察诸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云:复次善男子!若有寻求奢摩他毗钵舍那;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三解 集异门论六卷二页云:云何有寻有伺三摩地?答:若三摩地寻俱,伺俱,寻等起,伺等起,寻相应,伺相应,依寻伺转,心住,等住,广说乃至心一境性;是名有寻有伺三摩地。

前五识有没有寻伺心所

首先依然是弥勒菩萨请问佛陀,怎样称为“有寻有伺三摩地”?怎样称为“无寻有伺三摩地”?怎样称为“无寻无伺三摩地”?

“寻伺”是心所法中的两个不定心所,是用意识观察意言境的一种心理活动,这两者主要是粗细的不同。在《清净道论》中有两个比喻很形象地说明了寻伺的不同:“寻”如最初的敲击,“伺”如钟声余韵缭绕;“寻”如鸟振翅而飞,“伺”如持续滑翔。反正就字面来看,可以想象小偷在四处寻找目标时的动静肯定比蹲在一边伺机下手大得多。

“寻伺”既然是寻求、伺察目标的,那它的体就是思慧的一分;而它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安住我们的身心。

按照离染的不同,把寻伺三摩地分为三种,通于有漏和无漏:

既然称为三摩地,欲界的散心位就不能算了,至少是约着初禅以上来说的。

最初,行者在初禅中,需要通过寻、伺二支来观察三界的过患,产生厌离。此时,寻伺所缘取的法相较为粗显,表现在奢摩他中,行者耽着于奢摩他带来的轻安喜乐,心中踊跃,不能寂静;表现在毗婆舍那中,行者需要对意言境数数寻伺,因而不能安然。这是有寻有伺三摩地。

在初禅中,行者只知三界过患,尚不知“寻伺”于静虑之障碍。随着不断修习三摩地,粗显的领受和观察都渐渐消失,唯有细微的法光明相续忆念着一个所缘境,身心安然寂静,这是无寻有伺三摩地,在初禅和二禅中间。

最后,行者克服寻伺欲,于内等净、舍、念、正知、舍净、念净等一切法相,能够无功用地领受观察,即无寻无伺三摩地,这是二禅以上的境界。

以上约着有漏来辨别三者的差别,在五法中属于“分别”。所谓“有漏”,是指行者依四念处修行,得无生法忍前,或者不修四念处,而修世间的禅定。

但佛***修四念处,虽未得无生法忍,却是不断趋向无漏,而修习世间禅定,却仍在生死界中,须知!

下面,佛陀约无漏来解释辨别三者的差别,在五法中就属于“正智”,即入于圣位,得无生法忍的圣者在三地的差别。

行者在初禅中以所得的无漏正智观察思维真如理,名为无漏的有寻有伺地,位于内凡暖、顶位。

进而在中间禅中舍弃粗显,唯细微伺察真如,名为无漏的无寻有伺地,位于内凡忍、世第一。

最后,唯以根本智正观真如,这就是缘总法,也就是无漏的无寻无伺地。

--感恩演培老法师和妙境长老教授!

原来十二生肖中也有神仙!到底哪个是神呢?

前五识一定与寻心所、伺心所相应。

(例如,只要看到某个东西(眼识),就一定会有心理作用:这是什么(寻),这个东西是好是坏(伺),后面的意根、法境、意识三界存在三种情况“后三三”: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

其中初禅及以下的心识为有寻有伺;初禅到二禅中间的心识为无寻有伺;二禅及以上为无寻无伺。除了上面的八界外,剩下的是五根、五境,它们都是色法,因此无寻无伺“余无”。

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怎么回事

十二生肖就是天上神仙里的十二星宿,所以都可以说是。

大乘佛教五部经之一的《大集经》与十二生肖休戚相关:“是十二兽,昼夜常行阎浮提内。天人恭敬。功德成就已。于诸佛所发深重愿一日一夜。常令一兽***教化。余十一兽安住修慈。周而复始。”描绘的是诸佛让十二神兽昼夜轮流当值、行于人间的场景。

经中的十二兽虽与十二生肖相差狮子一兽,但各兽所处窟的方位,同中国十二辰相一致,且都以鼠作为起始。这也许是印度佛教与中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作为传统文化代表的十二生肖,宗教在其形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同时,生肖融合并尊重了各民族的图腾与神兽,更应作为民族团结的共同纽带和中华文化之精髓得到保护和发展。

据药师仪轨说:一年十二月,每天十二时辰,由一药叉大将轮值守护,与十二生肖一一对应,佛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者所求皆得。

化身十二药叉大将,每一药叉为每一大愿的象征。每位药叉大将有七千药叉为其眷属,则为八万四千之守护神,转一切众生八万四千之烦恼,成八万四千之菩提。

只要有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之处,或有人恭敬供养,称念受持药师琉璃光如来圣号,药叉大将及其眷属,悉皆保护守卫。解脱一切苦难,一切愿望所求皆得,称心如意。

「大方广大集经」中的十二兽,阎浮提之外东方海中金山有三个洞窟住了狮、兔、龙,西方海中颇梨山有三个洞窟住了猴、鸡、犬,南方海中琉璃山有三个洞窟住了蛇、马、羊,北方海中银山有三个洞窟住了猪、鼠、牛;

因为十二兽在阎浮提外,昼夜轮流巡视各方,护卫众生,具有德性之故。十二兽分别于相应时辰变化成药叉大将形象出来度化众生——出自《大方等大集经》。

在佛开示药师佛法门时,这十二药叉大将纷纷在佛前表示:“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闻七佛如来名号,于诸恶趣无复怖畏,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尽形归佛法僧,誓当荷负一切有情;

为作义利饶益安乐,随于何处城邑聚落空闲林中,若有此经流布读诵,或复受持七佛名号恭敬供养者,我等眷属卫护是人令脱众难,所有愿求悉令满足。“

生肖鼠守护神之招杜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黑天苟地,混沌一片, “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代表智慧。招杜罗大将,义译为严帜,亦译为杀者。

这一个大愿叫得妙饮食愿。又名朱杜罗,其义是「严帜」或「杀者」;另名照头罗,其义是「月光」或「月色」;此尊威严时若杀者,清和时犹如月色一样而名。

生肖牛守护神之毘羯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天开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所以丑属牛,代表勤劳。

毘羯罗大将,义译为善艺,显示他对工艺,最为善巧第一,没有谁及得他。这一个大愿叫得妙衣具愿。其义是「善艺」或「寻伺」;又名毘伽罗,其义是「字本」或「声教」;此尊擅长广寻善艺,专教「半满字」而名。

生肖虎守护神之宫毘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寅,将显曙光,冲破黑暗迎来黎明之时,寅有敬畏之义,故寅属虎,代表勇猛。

宫毘罗大将,译名蛟龙更有「出佛身血」的典故。为佛***忠。这一个大愿叫生佛平等愿。又名金毗罗,其义是「金头」或「威如王」、威光闪烁而名。宫比罗其义是「蛟龙」、金龙身首而名。

生肖兔守护神之伐折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这样,卯便属兔了,代表谨慎

伐折罗大将,义译为金刚,就是手执金刚杵的一位***神,如有破坏佛法的,他就飨以金刚杵。这一个大愿叫开晓事业愿。又名跋折罗、和耆罗,其义是「金刚」,此尊手执金刚杵面带笑容且长寿童颜而名。

生肖龙守护神之迷企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代表刚猛。

迷企罗大将,义译为金带,从他腰间束有金带而得名的。这一个大愿叫资生无尽愿。又名弥伸罗、弥佉罗,其义是「金带」,此尊腰束金带、多福善而名。

生肖蛇守护神之安底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巳,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巳属蛇,代表柔韧。

安底罗大将,义译为破空山,显示他有一股雄伟的力量,能将一座大山破碎为空。这一个大愿叫安立大乘愿。又名安佗罗,其义是「破空山」或「能持」或「多闻」,此尊因为住持十山(多山)常闻佛法,有大名闻而得。

生肖马守护神之頞你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驰骋奔跑,四蹄腾空。腾空为阳,踏地为阴。易卦为“乾为马”。所以成了午的属相,代表勇往直前。

頞你罗大将,义译为沉香,显示他的身上,有股沉香香味。这一个大愿叫戒行清静愿。又名末尔罗、摩尼罗、頞尔罗,其义是「沉香」、「密香」、「如意珠」、或「离垢宝」,此尊香光庄严、身净如珠宝而名。

生肖羊守护神之珊底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生机勃发,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代表和顺。

珊底罗大将,义译为螺发,显示他像螺女形,头上冠有华发,好像螺那样的。这一个大愿叫诸根完美愿。又名婆尔罗、素兰罗,其义是「螺女」、「石女」、或「花鬘」,此尊是女相,现螺女形之身、首戴花鬘、发形如螺石而名。

生肖猴守护神之因达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申时,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故而猴配申,代表灵活。

因达罗大将,义译为能天主,亦有叫做地持。这一个大愿叫身心康乐愿。又名因陀罗,其义是「能天主」、「持山」、或「地持」,此尊在天界及人间能为天帝护持山地而名。

生肖鸡守护神之波夷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酉为月亮出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此,酉属鸡,代表恒定。

波夷罗大将,义译为鲸,显示他的身形长大,好像鲸鱼那样。这一个大愿叫男女平等愿。又名波耶罗,其义是「鲸鱼」或「幻术」,此尊其身形长大如鲸,具有大幻术而名。

生肖狗守护神之摩虎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代表忠诚。

摩虎罗大将,义译为蟒蛇,显示他现蟒蛇身而为***。这一个大愿叫正直无邪愿。又名薄呼罗,其义是「蟒龙行」或「腹行」;另名摩休罗,其义是「大戏乐」或「执日行」;此尊同与龙、蟒、执日戏乐而名。

生肖猪守护神之真达罗大将:十二生肖按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排列。亥时到,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善吃肚容混沌,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代表随和。

真达罗大将,义译为一角,从他头上只有一角而得名的。这一个大愿叫刑缚解脱愿。又名真特罗,其义是「一角」或「疑神」,此尊因头生一只角,人见必起疑而名。

扩展资料:

十二生肖起源:

1、星宿说

古人将黄道与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星宿”。二十八宿也分别代表一种动物。古代将周天等分十二分,用十二支表示,而十二支配属生肖,生肖与二十八星宿存在对应关系。

明代大学士王鏊认为,二十八种动物配属二十八星宿,并“以七曜统之”,成“女土蝠,虚日鼠,危月燕,子也”的格局。

清代李长卿在《松霞馆赘言》认为,二十八宿配动物“即前十二属加一倍者也“,“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体现十二生肖为基础凑齐二十八种星宿动物。 但该说难免有附会,***星宿配动物的记载要晚于十二生肖。

2、岁星说

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从木星位置可确定年度支序。《玉函山房辑佚书》认为每十二年,“三岁穰,三岁毁,三岁康,三岁旱”,另说是“天下六岁一穰,六岁一康,几十二岁一饥”。

植物兴衰和动物生活环境存在周期,食草动物(鼠、牛、马、羊)和肉食杂食动物在不同年份的生活条件大不相同,不同年份出生的人如能模仿当年生长旺盛的动物,从而形成生肖动物,以此推定动物兴衰与木星年有关,十二生肖和十二辰相统一。

3、图腾说

原始社会的先民常用某种动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的图形作为本氏族的保护神和标志,即图腾。《山海经》诸如人和野兽的混合形象形象就是远古各地的图腾神。

夏族的图腾是熊或鱼,商族的图腾是玄鸟,周族的图腾则有龙、鸟、龟、犬、虎诸说。十二生肖除龙为虚幻之物,其余皆是日常可见。

其中可分两类,即“六畜”(马牛羊鸡狗猪)和“六兽”(鼠虎兔龙蛇猴),前者是人们为了经济目的而驯养,后者则一定程度骚扰人类生活,先民对其心生畏惧的动物。 因此这些动物被作为本氏族的名号标记来崇拜。

民族学者刘尧汉从彝族的图腾遗迹,反推“十二兽历”的来源,桂西彝和毛道彝的十二兽历法将人与纪历十二兽同列,“是原始人***不分的思想意识在现实的遗留”。彝族仍用十二兽历纪日并用于集市之名(如虎街、兔街)。

《史记·五帝本纪》记述黄帝“教熊罴貔貅躯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文中所言是各部落图腾,绝非真有降龙伏虎本领。十二生肖来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成令人信服的学说。

4、外来说

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盖北俗初无所谓子丑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类分纪岁时,浸寻流传于中国,遂相沿不废耳”,认定生肖的外来性质。

郭沫若在《释干支》中,认为生肖源于巴比伦的黄道十二宫,汉代西域诸国仿十二宫而造十二生肖。

古希腊、古埃及、巴比伦等古国也有类似的十二生肖,仅动物不同,由此生肖也许并非起源于中国。但秦简的出土推翻此说,世界各国都有类似的动物崇拜,反加强图腾说的合理性。

百度百科-十二生肖

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禅定的境界。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静虑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解脱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欲,无***定不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这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它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自在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欲,得无***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至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等持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它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故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这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即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这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这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无漏,故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等至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故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