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而学之的意思,困而学之又其次也翻译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8 0
  1. 《论语·季氏》、《论语·阳货》,《论语·子张》、《论语·微子》的全文及翻译。
  2. 《师说》全文翻译是什么?
  3. 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
  4. “学而知之”是什么意思?
  5. 孔子的名言带翻译
  6. 高一师说课文原文及翻译
  7. 生而知之者体现了什么教育功能?
  8. 师说注释及重点字词重要翻译是什么?

孔子作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影响着后代的子子孙孙,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孔子名句经典语录,欢迎大家阅读!

 1、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困而学之的意思,困而学之又其次也翻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做事。

 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说话应该要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6、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10、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2、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3、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15、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去传播,这是道德的问题,会遭到唾弃的。

 16、名不正,则言不顺。

 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7、见得思义。

 翻译:意思是指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18、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9、割鸡焉用牛刀?

 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20、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的错。

 21、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2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2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翻译: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2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2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2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学习而不去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30、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要勤快。”

 3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3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翻译: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3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34、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孔子说:“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3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翻译: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7、孔子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翻译:孔子说:“君子庄重而不与人争执高下,合群而不拉帮结派。”

 38、子曰:“其言之不祚,则为之也难。”

 翻译:孔子说:“他的话大言不惭,要他做起来就很难了。”

 39、子曰:“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翻译: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4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41、朽木不可雕也。

 翻译: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4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4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45、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戒:青少年时期,血气还未养成,要警惕不可迷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在旺盛,要警惕不可争强好胜;等到年纪变老,血气已经衰退,要警惕不可贪得无厌。”

 46、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翻译: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那么说话和行动都要正直;国家政治黑暗,难么行为要正直,而说话要谨慎随和。”

 4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48、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4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50、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翻译:孔子说:“古时候的人言论不肯轻易出口,是因为他们认为单单说得出而自身做不到是可耻的。”

《论语·季氏》、《论语·阳货》,《论语·子张》、《论语·微子》的全文及翻译。

 《论语》作为儒家早期的代表作品,涉及哲学、政治、 教育 、***等多方面内容,是中国社会两千五百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论宝库。我为大家整理了论语《季氏篇》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季氏篇》

 作者:佚名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论语《季氏篇》翻译: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尽自己的力量去负担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说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作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由于财富均了,也就没有所谓贫穷;大家和睦,就不会感到人少;安定了,也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因为这样,所以如果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师说》全文翻译是什么?

原文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途。

谓孔子曰:“来! 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译文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出自《论语·公冶长》。

聪敏而爱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求问而羞耻,因此称为‘文’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翻译:出自:《论语·为政第二》

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通俗的理解就是,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出自《论语·述而》

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出自《论语·子罕

孔子立于河边说:“时间犹如流水一般,不论昼夜时刻流逝。”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出自《论语·卫灵公》

这两句话很明白清楚,就是说个人的修养。巧言的内涵,也可以说包括了吹牛,喜欢说大话,乱恭维,说空话。巧言是很好听的,使人听得进去,听的人中了毒、上了圈套还不知道,这种巧言是最会搅乱正规的道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一个意思是,作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这个“忍”可以作这两面的解释。

这两句话连在一起的意思就是:一个思想言论,如果认为是小小的事情,无所谓,滥慈悲,滥仁爱,往往误了大事。我们看孔子自己的作为就知道,他在鲁国当司寇的时候,虽只干了三个月,但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杀少正卯,就是因为他言伪而辩,可以乱正。现在有一派反孔子的人说,孔子杀少正卯是为了自私,因为少正卯思想、学问比他好,学生比他多,他吃醋了,把少正卯杀掉。这些论调,初听似乎很有趣,事实上少正卯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孔子的学生也常常跑去听他讲,当时被他诱惑去了的也很多,所以指孔子为了报复而杀少正卯。这一点我们要注意的,天下写歪文章的人,笔锋都很厉害,很吸引人,有煽动性;而正派的文章,不易吸引人,好东西写成文章不吸引人;但那些歪才对于正派的东西却写不出来,这也是怪事情。写煽动性文章的,都是少正卯这一类的人,这类人不一定站得起来,可是他的文章会鼓动社会风气,乃至影响整个社会。所以人的讲话、文章,如本身没有道德基本修养,便成为巧言乱德。对于这种事,孔子认为一定要处理,否则成为姑息养奸,也就是“小不忍,则乱大谋。”

我们对“小不忍,则乱大谋”作了这两种解释,姑且可以这样分开来运用: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参考资料:

论语别裁(南怀瑾著)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翻译:出自《论语·颜渊》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小人则相反。”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孔子说:“君子讲究协调而保持自己独立的见解,小人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讲究协调。”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 出自《论语·泰伯第八》

孔子说:“不担任这个职务,就不去过问这个职务范围内的事情。”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翻译:出自《论语?6?1宪问》

曾子说:“好人总是想自己怎么不搏出位。”

孔子说:“君子以说过的话超过自己所做的事为耻。”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出自《论语·子罕》

孔子说:“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出自《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才真叫错了。”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翻译: 出自《论语·季氏》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翻译:出自《论语·子张》

“学而优则仕”——学习成绩优良就可以去做官,这样的古语今译并不符合原意。

问题出在一个“优”字上。优良、优秀、优胜是“优”字的现代常用义,但不是它的本义。《说文·人部》:“优,饶也。”可知“优”的本义是丰富、充足、宽裕,后来才引申指优良,与“劣”相反。当然这个引申义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但最早也不会早于汉朝,而《文心雕龙·丽辞》篇中所说的“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则是“优劣”对举的一个实例。

“学而优则仕”出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古到今,《论语》注本成百上千,这里只介绍两家最具权威性的:

“优,有余力也。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宋·朱熹《论语集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出自《论语·阳货》

孔子说:“人生来性情非常接近,人的差别是后天教育和学习的结果。”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翻译:出自《论语·阳货》

孔子说:“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吧?”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出自《论语·季氏第十六》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遇到了困难人不知道去改进,学习克服困难。像这样不思进取的家伙是最差的一等了!”

阳货想要孔子去拜会他,孔子不去。他就送给孔子一只蒸熟了的小猪。孔子打听他外出了,去拜谢他。结果两人在路上碰到了。

阳货对孔子说:“来!我同你说话。”又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却听任国家混乱,可以叫做仁吗?”孔子不作声。阳货说:“不可以。”他又说:“喜爱参与政事却屡次错过时机,可以叫做聪明吗? ”孔子不作声。阳货说:“不可以。”他又说:“时间过去了,岁月是不等人的。”

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了。”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译文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在天下实行五种美德,就是仁了。”子张说:请问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群众的拥护,诚实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有成绩,慈惠就能很好的使唤别人。”

原文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译文

公山弗扰盘踞在费邑图谋叛乱,召孔子,孔子准备去。子路不高兴,说道:“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呢?”

原文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下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聪明人和下等的愚人是改变不了的。” 孔子到武城,听到有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道:“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原文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孔子说:“人的本性本来相近,由于习惯不同,就相差渐远。”

原文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译文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道理,就会爱人,百姓学习了礼乐的道理,就容易听从使唤。’”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不过是跟他开玩笑罢了。”

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译文

孔子对伯鱼说:“你学习《周南》、《召南》了吗?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对着墙壁站立一样。”

孔子说:“礼呀礼呀,只是指玉帛等礼器说的吗?乐呀乐呀, 只是指钟鼓等乐器说的吗?”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译文

孔子说:“颜色严厉而内心软弱,如果用坏人作比喻,大概像个挖洞爬墙的小偷吧。” 孔子说:“乡里中言行不一致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 孔子说:“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是对道德的背弃。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的说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远的说可以用来服侍君主;还可以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有三种毛病,现在或许没有了。古代的狂人肆意直言,现在的狂人放荡不羁;古代自己矜持的人还有不可触犯之处,现在自己矜持的人却一味恼羞成怒,无理取闹;古代的愚人还直率,现在的愚人却只是欺诈罢了。”

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

《师说》原文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学习。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文言知识

一、通***字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讲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表否定

二、一词多义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习)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 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 老师)(者也判断句)

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创作背景

《师说》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公元801—公元802年),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作者到国子监上任后,发现科场黑暗,朝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

“学而知之”是什么意思?

论语季氏篇原文及翻译如下:

1.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翻译如下:

季氏准备攻打颛臾。冉有、子路去拜见孔子,说:“季氏准备对颛臾用兵了。”孔子说:“冉求!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以前先王让它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攻打它呢?”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人都不同意。”

孔子说:“冉求!周任说过:‘根据自己的才力去担任职务,不能胜任的就辞职不干。’盲人遇到了危险不去扶持,跌倒了不去搀扶,那还用***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和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了,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氏的***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攻占它,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祸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些不说自己想那样做却一定要另找借口的人。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不怕贫穷而怕财富不均;不怕人口少而怕不安定。因为财富均衡就没有贫穷,和睦团结就不觉得人口少,境内安定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像这样做,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致他们。他们来归服了,就让他们安心生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又不能招致他们;国家分崩离析却不能保全守住;反而谋划在国内动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他自己的宫墙之内呢。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翻译如下:

孔子说:天下政治清明,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天子下达;天下政治昏乱,制礼作乐以及出兵征伐的命令都由诸侯下达。政令由诸侯下达,大概延续到十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

政令由大夫下达,延续五代后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大夫的家臣把持国家***,延续到三代就很少有不丧失的。天下政治清明,国家的***就不会掌握在大夫手中;天下政治清明,普通百姓就不会议论朝政了。

3.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

翻译如下:

孔子说:“国家***离开了鲁国公室已经五代了,***落到大夫手中已经四代了,所以鲁桓公的三家子孙都衰微了。”

4.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翻译如下: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逢迎谄媚的人交友,同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翻译如下:

孔子说:“有益的爱好有三种,有害的爱好有三种。以用礼乐调节自己为乐,以称道人的好处为乐,以有很多德才兼备的朋友为乐,是有益的。以骄纵享乐为乐,以安逸游乐为乐,以宴饮无度为乐,是有害的。”

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翻译如下:

孔子说:“侍奉君子容易有三种过失:没有轮到他发言而发言,叫作急躁;到该说话时却不说话,叫作隐瞒;不看君子的脸色而贸然说话,叫作盲目。”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如下: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应该警惕戒备:年少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发展稳定,要警戒迷恋女色;壮年的时候,血气正旺盛,要警戒争强好斗;到了老年的时候,血气已经衰弱,要警戒贪得无厌。”

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翻译如下: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敬畏:敬畏天命,敬畏王公大人,敬畏圣人的言论。小人不知道天命不可违抗,所以不敬畏它,轻视王公大人,侮慢圣人的言论。”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如下:

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是上等;经过学习后才知道的,是次等;遇到困惑疑难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了;遇到困惑疑难仍不去学习的,这种老百姓就是下等的了。”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翻译如下: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思考: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明白了没,听的时要思考听清楚了没,待人接物时,要想想脸色是否温和,样貌是否恭敬,说话时要想想是否忠实,做事时要想想是否严肃认真,有疑难时要想着询问,气愤发怒时要想想可能产生的后患,看见可得的要想想是否合于义。”

11.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翻译如下:

孔子说:“见到善的行为,就像怕赶不上似的去努力追求;看见不善的行为,就像手伸进了沸水中那样赶快避开。我看见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语。隐居起来以求保全自己的志向,按照义的原则行事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样的话语,却没见过这样的人。”

12.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翻译如下:

齐景公有四千匹马,他死的时候,人民找不到他有什么德行值得称颂的。伯夷和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上,人民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翻译如下:

陈亢向伯鱼问道:“你在老师那里有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吗?”

伯鱼回答说:“没有。他曾经独自站在那里,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会应对说话。‘我退回后就学《诗》。另一天,他又独自一人站着,我快步走过庭中,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没法立足于社会。我退回后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诲。”

陈亢回去后高兴地说:“问一件事,知道了三件事,知道要学《诗》,知道要学《礼》,又知道君子不偏私自己的儿子。”

14.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翻译如下: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内的人称她为君夫人,在其他国家的人面前称她为寡小君;别的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孔子的名言带翻译

意思是:学习一样东西,并且了解知道它。

出处:《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

原文: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孔子虽说有“生而知之者”,但他不承认自己是这种人,也没有见到这种。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启发。至于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就不足为训了。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

? 百度百科——生而知之者上也

高一师说课文原文及翻译

孔子的名言带翻译60句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翻译: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翻译: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翻译: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翻译:(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翻译: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翻译: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翻译: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翻译: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翻译: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翻译: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8、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翻译: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2、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翻译: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3、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4、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翻译: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5、见得思义。

 翻译: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翻译:说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比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8、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翻译: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9、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翻译: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3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3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军队可以丧失主帅,一个人不可丧失志气。意思是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之志矣。

 3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我愿老年人得到安逸,朋友们相互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严寒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不落叶的。正如”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

 3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35、朝闻道,夕死可矣。

 翻译: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3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翻译: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3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从中获得新知识的人,就可以做老师了。

 38、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翻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39、道不同,不相为谋。

 翻译:政治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政治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4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过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4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学业的人不如喜爱学业的人,喜爱学业的人不如以从事学业为快乐的人。

 4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43、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翻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刻要求别人。

 4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翻译: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去促成别人的坏事。

 4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4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翻译:有过错不改正,才是真错。

 47、小不忍,则乱大谋。

 翻译: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这里的小事包括小忿怒和小仁小惠两个意思,即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

 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4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50、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翻译:君子应该说话谨慎,做事勤劳敏捷。

 51、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翻译: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的行为,是对道德的背弃。

 5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53、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翻译: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54、听其言而观其行。

 翻译:听了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才肯相信。

 5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翻译: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56、名不正,则言不顺。

 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57、割鸡焉用牛刀?

 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5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翻译:执政者不因人说好听的话就提拔他们,也不因他是坏人就鄙弃他说过的正确的话。

 59、有教无类

 翻译: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懂就就懂,不懂就说不懂,才是聪明人。

 61、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翻译: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

生而知之者体现了什么教育功能?

#高一# 导语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考 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师说课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原文 篇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2.注释 篇二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没有。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一般人。

 犹且:尚且,还。

 众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云者:说起老师、***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近。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3.翻译 篇三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因此,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没有长和幼的区分,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XX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4.一词多义 篇四

师: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从:

 惑而不从师。跟从。动词。

 乃大惊,问所从来。自,介词。

 道:

 有碑仆道。名词,道路。

 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规律。

 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惑: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的问题。

 惑而不从师。动词,有疑难问题。

 则耻师焉,惑焉。形容词,糊涂。

 之:

 古之学者必有师。助词,的。

 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它们,代“六艺经传”。

 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代“疑难的问题”。

 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其: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其可怪也欤。副词,表感叹语气,真的。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于:

 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学于余。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对象,对,对于。

 师不必贤于***。介词,表比较,比。

 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受。

5.特殊句式 篇五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语前置句,就是“不知句读,不解惑”。“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而耻学于师。介宾后置句,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

 不拘于时,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

 师不必贤于***。介词结构后置,介词“于”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固定格式,“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

 生乎吾前。介词结构后置。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结构后置。

 吾从而师之。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生乎吾后。介词结构后置。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介词结构后置。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判断句。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省略句,省略宾语“之”。

师说注释及重点字词重要翻译是什么?

教育的个体功能

古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体现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翻译过来就是,有的人生下来就懂的那是天才;有的通过学习才明白道理,那是第二类型;遇到困难的时候,勇于探索敢于挑战的,也是说的过去的。最差劲的一种情况是,遇到困难也不求知,坐而待毙。

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知之者”,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中人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属于中人这个范围,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因此,这句话所体现的是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功能

1、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活动对个体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它通常发生在教育活动的内部,通常也被称为教育的本体功能、固有功能和首要功能。如:通过受教育实现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

2、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指教育活动对社会各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师说》注释及重点字词,具体如下: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无:无论、不分。

(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2)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3)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4)犹且:尚且。

(15)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师说》的重要翻译,具体如下: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师说》的原文如下:

《师说》作者韩愈?朝代唐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的创作背景如下:

贞元十七年(801),辞退徐州官职,闲居洛阳传道授徒的作者,经过两次赴京调选,方于当年十月授予国子监四门博士之职。此时的作者决心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

但来到国子监上任后,却发现科场黑暗,朝败,吏制弊端重重,致使不少学子对科举入仕失去信心,因而放松学业;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

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国子监的教学和管理。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师”上的模糊认识。大约是作者于贞元十七年至十八年(801—802),在京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