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翻译,以文害辞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26 0
  1. 以辞害意是什么意思
  2. 关于文道方面有哪些经典的中华句典?
  3. 摛文的意思是什么
  4. “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怎么翻译?
  5. 古文中的通假字是怎么回事?
  6. 以辞害意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7. 以辞害意的“以”怎样解释?

如果修饰他的言辞,就怕人们流连于它的文***,忘了它的价值,为了言辞而损害了实用。

或者:

如果修饰文辞的话,他就担心人们会留意于文***而忘了它的内在价值,从而造成因为文辞而损害实用的恶果。

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翻译,以文害辞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以辞害意是什么意思

中国的诗文化,传承至今,已有三千年。经过一代又一代人,呕心沥血的付出。才使得中国诗,能屹立在世界文化的巅峰。

但有些国人,不肯学,也不愿付出时间、精力,沉下心来继承诗文化的精华。却要装文化,装懂诗。只好挑出各种所谓的"毛病",甚至断章取义名家的言论。来给自己的无知找理由,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更有甚者,某天心血来潮。凭一点小聪明,写出四句二十八字,貌似有点押韵的东西。往社交媒体上一放,美其名曰"七绝"一首。引来亲朋好友,各种点赞、才子之声不绝于耳。立马自豪感油然而生,然后天天没事就憋"诗",找存在感。哈哈!是不是被我说中了?你,我说的就是你。

那么,他们冠冕堂皇的理由和借口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聊。

陶渊明、李白不写格律诗

陶公确实不写格律诗,但李白写,李太白的诗作确实以古风居多。李白存诗九百多首,只得一百首不到的律诗,加上一些绝句,李白的格律诗也就诗一百多首

来劲了吧。别急听我讲完。陶公、李白之所以不写格律诗。那是因为,陶公根本不知格律诗为何物。李白少写格律诗,那时因为,格律诗是宋之问等人定型的。有格律诗概念的时候,李白作诗风格已成。格律诗发展、定型在盛唐时期。

拿杜甫来举例会更加清晰,宋之问定型了格律诗,杜甫把格律诗发扬光大。杜甫比李白小11岁,李杜二人第一次见面在公元744年。那时候杜甫33岁,李白44岁。公元744年的时候,杜甫也不怎么写格律诗,因为那时候格律诗的概念刚刚成型,还没被推广。李白卒于762年。也就是说,其实在李白50多岁格律诗才流行。你觉得那时候,李白还能写得了几首格律诗?

有的人还会说,自古以来,一共才得那么几位算得上伟大诗人的。陶李就位列其中,他们不写格律诗,一样能称伟大,那我为何要学格律诗,我写古风也一样。

首先,唐人以格律诗取代古风,是诗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在进步。格律诗从韵律上超过古风不知多少。唯一不足就是更难了。

其次,三千年诗文化,也只得一个陶公、一个李白。我相信,如果他们出生在格律诗的年代,他们不写古风,写格律,一样能成为伟大诗人。真正的伟大,不会因为几个平仄而改变。杜甫不是吗?退一万步讲,你能比陶李?魏晋南北朝加隋,又有几个写古风的,能与杜甫,东坡的格律相比呢?这根本不是格律与古风的问题,而是写诗人的问。所以,陶公、李白说,你们不写格律诗,别让我们躺枪,我们不背锅。求放过。

以词害意

这句话是我最烦听到的。你摸着你的胸口,问问自己你会格律吗?如果你不会,你凭什么这么说。如果你会,那么好吧,不要平仄,不写格律,你写古风能做出什么样的大作呢?如果是否定的,没有别的原因,你自己学艺不精

如果你真会格律,你能写出超高意境的诗,没有人会因为你一两处出律,来指责你。其实,大多数凡夫俗子,写那四行二十八字,或是八行五十六字。能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就不错了,还提什么多高的意境。你真会格律,作诗之时碰到一点问题,通过琢磨炼字也是可以解决的。

大部分人说以词害意,都是《红楼梦》里香菱学诗那回看来的。但是我想说,你们都是断章取义。先看原文: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你们认为,黛玉教香菱学诗,是教她写古风吗?她教的是格律诗。黛玉想表达的意思,不是叫香菱别学格律,去学古风。她表达的是:"你学好格律,到你作诗时,真想到奇的,可以不去在乎那一句两句的平仄。"再看原文:

"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你们所谓的"以词害意",与黛玉说的可是一样?再看后面给香菱推荐的诗,都是些什么,仔细看。所以,黛玉也不背这锅。

好诗已被唐人作完

这句话是鲁迅先生说的,但是我不太赞同这样的观点。先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国人什么最在行?考试。万人闯独木桥,高考是改变人生最好的机会。所以全国人民对高考的热情,自是不用说。

为了高考,从个人到家庭甚至是整个家族,都全力以赴国人考试的能力真的是最强的。我为什么要说高考呢?

因为唐朝高考就要考格律诗,而且格律诗是最重要的部分。不是唐人比我们作诗有天赋,而是比我们更用心学习作诗。试想如果从幼儿园开始学诗,高考格律诗写作占个100分。我认为最多50年,我们的下一代,写诗能力就可以跟唐人一较高下了。又有谁敢说,不出他几个"李白、杜甫"呢?

当然我这么说,不是要把格律诗说的有那么重要。而是从侧面来说明不是唐人把诗写完了,而是他们把诗,放到了学习的第一位。

学习格律诗难吗?

学习格律诗一点都不难。如果你有一定的文学底子,你已经会古风了,学习格律诗入门最多半个月。然后你练习写三、五十首格律诗,基本你就会了。

如果你一点基础都没有,光学诗词格律,也不用多久一个月也格律入门了。但是立意,炼字,却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没有捷径可走。

结束语

"人无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不会没人笑话你。写得不好也没人笑话你。不会又不肯学就不太好。多看,多问,多思考。格律诗不是供水猛兽,反而其乐无穷,只要你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我相信很快你就能体会到格律诗带来的乐趣。

关于文道方面有哪些经典的中华句典?

拼音:

yǐ cí hài yì

解释: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出处:

《孟子·万章上》: “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例句:

摛文的意思是什么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出自宋代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玉环:杨玉环,唐玄宗的妃子。飞燕:赵飞燕,汉成帝的皇后。意思是:杨玉环、赵飞燕,一个丰盈、一个纤瘦,各有其美,谁敢说她们不漂亮呢?比喻书法艺术不必偏重瘦硬。

解人不为法缚,不死句下出自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高序》。解人:精通文辞的人。意思是:精通文辞意趣的人不会受章法所局限,不会被词句卡死。

诗质要如铜墙铁壁,气要如天风海涛出自清代刘熙载《艺概·诗概》。意思是:诗的内容质地要像铜墙铁壁般厚实,而诗的气势要像天风海涛一样磅礴。

字删而意缺,则短乏而非核;辞敷而言重,则芜秽而非瞻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熔裁》。核:精练。敷:扩充。瞻:丰富。意思是:字句删掉了,却让意思残缺了,是短缺,不是精练;词句扩充了,但却使得语句重复,是繁杂,不是丰富。

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出自宋代杨万里《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意思是:关上门在屋里冥思苦想不是写诗的办法,只有到外面多旅行,就自然能够有好诗。说明创作要多深入到生活当中。

句工只在一字之间出自明代钱秉镫《田间文集·陈官仪诗说》。意思是:一个字就能决定句子的精妙与否。

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出自元代郝经《陵川集·原古录序》。意思是:没有文章的宣传,义理就不能发扬光大;但如果文章离开了义理,也就不称其为文章了。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出自汉代何休《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劳者:指劳动者。事:从事,这里指艰苦的劳动。意思是:饥饿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对食物的渴望,劳动的人用歌来表达他们劳累的心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出自《论语·阳货》。诗:指《诗经》。兴:《诗经》六义之一,即因事寄兴。观: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群:合群。怨:通“蕴”,蕴藏,蓄积。意思是:《诗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观察能力,增强团结,积累知识。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文:文字。害:妨害。辞:词句。志:思想,主旨。意思是:不因为个别的文字而妨害对词句的理解,不因为某些词句而曲解文章的本意。

文章以意为主,字语为之役;主强而役弱,则无使不从出自金代王若虚《滹南遗老集·诗话上》。役:服务。意思是:文章应该以思想内容为主旨,而词句只是为主旨服务的。让文章的主旨突出,文辞稍有简洁,那么词句就会听从主旨的支配。

心哀而歌不乐,心乐而哭不哀出自《淮南子·缪称训》。意思是:如果心里哀伤,就是唱歌也表现不出欢乐的样子;如果心里高兴,就是哭泣也表现不出哀伤的样子。说明“情发乎中而必见于外”的道理。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出自晋代陆机《文赋》。韫:同“蕴”,蕴藏。意思是:石头里面蕴藏着美玉,整座山都有光辉;水里面含有珍宝,连河流都更加妩媚。用来比喻文章中精彩的词句可以让整篇文章生辉。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语言。文:文***。行:流传。意思是:语言没有文***,就难以流传久远。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出自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意思是:描绘难以描绘的情景,要写得生动得如同在眼前一样;蕴涵的旨趣要深远,要表现为弦外之音。

画竹必先成竹于胸中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意思是:在画竹子之前,心中一定要先构成要画的竹子。成语“胸有成竹”即由此而来。

诗有恒裁,思无定位,随性适分,鲜能通圆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意思是:诗歌有同定的体裁,但思想却没有固定的规矩。随个人的性情来适应,很难有能将各种体裁都做得好的。

诗者,志之所之,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出自《关雎序》。意思是:诗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蕴藏在心里就是心志,将它形成语言文字,就是诗。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出自宋代苏轼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天工:自然形成,比喻技艺高超。意思是:作诗与作画的要求和规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都需要有自然的工巧和清新的风格。

谈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共泣偕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戚:哀愁。意思是:说到欢乐,字字句句都带着欢笑;谈到悲伤,字里行间都带着哭泣。说明文章的语言和内容应是一致的。

辞必高然后为奇,意必深然后为工出自唐代孙樵《与友人论文书》。工:巧妙、细致。意思是:写文章一样要言辞高妙,语出不俗,这样才能称得上新奇;文章的思想主旨一定要深远辽广,这样才能称得上工巧。说明写文章一定要言辞美好、意义深远。

文以纪实,浮文所在必删;言当从心,巧言由来当禁出自《太平天国革命军通告·戒浮文巧言谕》。浮文:华丽多余的文字。巧言:不切实际的言辞。意思是:文章是用来表述真实情况的,一切华丽多余的文字都应删除;话语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所有不切实际的言辞都应被禁止。

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出自《颜氏家训·文章》。意思是:写文章应遵从“三易”的原则:一是内容要明白清楚,二是要没有生僻难认的字,三是读起来要朗朗上口。

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出自《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相传是楚国人卞和进献给楚王的宝玉。***:同“彩”。意思是:和氏之璧本身就有着自然之美,用不着各种颜色来加以装饰。比喻文章也应保持清新自然之美。

美物者贵依其本,赞事者宜本其实出自晋代左思《三都赋》。意思是:美化一样东西,贵在能按照它本来的面貌,而不加以夸大;赞赏一件事情,也应按照事情的实际情况,不做任何虚构。说明文章应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尊重事实,不要刻意文饰,过分美化。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出自宋代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行:指写文章。意思是:写文章该写的就尽情地写下去,不该写的就收笔不写。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自唐代李白诗《经乱离后天恩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芙蓉:指荷花。意思是:文章应该像出水芙蓉一般清新、自然,毫无雕饰做作。

琢雕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出自宋代陆游诗《读近人诗》。气骨:指文章的精神和内容。意思是:在词句上过分雕琢本来就是文章的一大弊病,刻意追求奇险尤其会损害文章的精神和内容。

博士买驴,书卷三纸,未有“驴”字出自《颜氏家训·勉学》。博士:指学识渊博的人。意思是:有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想买驴,结果写了三页纸也没有出现一个“驴”字。现常用来讽刺文章文辞繁冗、不得要领、苍白空洞。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出自唐代贾岛诗《题诗后》。二句:是指《送无可上人》中“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两句。意思是:写两句诗用了三年的时间,一声长吟不禁流下两行热泪。表现了作者对创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刻苦精神。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出自唐代杜甫诗《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耽:迷恋,嗜好。意思是:我为人性情古怪,偏好题诗作句,如果诗句不能打动人心,我至死也不肯罢休。表现了作者对创作严肃认真的态度。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出自唐代卢延让诗《苦吟》。意思是:为了用妥一个字,要反复吟诵,连胡须都捻断了好几根。极写作者冥思苦想、斟词酌句之艰苦情态。

诗不改不工出自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意思是:文章不经过反复的修改,就不能完善。

炼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出自宋代杨万里诗《晚寒题水仙花并潮山》。槌:也作“捶”,即锤炼。意思是:写文章炉炼锤锻是必不可少的步骤,怎么能够缺少呢?但仅靠这些,还不一定能写出出色的作品来。

新篇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出自唐代白居易诗《诗解》。意思是:每天都有新作写成,这不是为了名声。将旧时的诗句拿来不断地进行修改润色,还不妨可以借此愉悦性情。说明创作要勤于修改。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出自唐代杜甫诗《偶题》。得:写得好。失:写得不好。寸心:指作者自己的心。意思是:著书立说是流传千古的大事,写得好与不好,只有作者自己的心里清楚。

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出自清代沈德潜《说诗啐语》。襟袍:胸怀抱负。斯:那么,就。意思是:有了最远大的抱负,最渊博的知识,才能写出第一流的诗文。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出自唐代杨巨源诗《城东早春》。上林:指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代指京城长安。意思是:若是等到上林苑繁花似锦的时候再去看花,那时一出门到处都挤满了看花的人,也就没有什么清新之致了。比喻写诗作文要有敏锐的感觉,善于最先撷取好的素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出自宋代朱熹诗《观书有感》。那:同“哪”。意思是:若问池塘里的水为什么这么清澈?这是因为水的源头是长流不断的活水。用来比喻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动人心弦的好作品。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出自宋代陆游诗《示子遹》。意思是:如果你真的想学诗的话,就要在作诗之外多下工夫。说明诗人应多观察生活,参加实践。

作文勉强为,荆棘塞喉齿。乃兴勃发处,烟云拂满纸出自清代郑板桥诗《赠胡天游弟》。乃:如果。烟云:比喻文章。意思是:写不出来时勉强为之,就好比在喉咙里塞上了荆棘一样。如果是在兴致勃发的时候写,文章就会如行云流水,跃然纸上。

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辩骚》。酌:考虑,***取。华:指华丽的辞藻。坠:失掉。实:果实。意思是:***择奇伟的内容而不失掉其真实的精髓,赏鉴花朵但不弄掉它的果实。比喻学习古代作品应注意保持其真切纯正的东西,而不是只注重内容奇巧和辞藻华丽。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出自金代元好问诗《论诗三十首》。意思是:文章如果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并且是发自内心的,那么自然就会传神生动,而闭门苦思,即使搜肠刮肚也不能写得真实贴切。

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意思是:善于作文的人,即使写上万篇,其才思还有富余,但却为用上一个恰当的字,常常感到难。

登临自有江山助,岂是心中不得平出自宋代洪适诗《此韵蔡瞻明登巾山》。登:登山。临:临水。江山:指自然景物。意思是:登上高山或者面临大海,大自然的秀丽景色都会促使你的文思涌动,怎么能说只有在心境愁苦、百般抑郁的时候才能写成文章呢?说明外界的客观事物对创作有着推动作用。

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翻空:联想。意思是:写作时,文思凭空想象,意蕴容易奇特,但要用具体切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却常常难以运用的巧妙。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操:掌握,演奏。器:这里指剑。意思是:演奏了上千个曲子以后才懂得音乐,观察了上千把剑以后才能识别宝剑。比喻要评论别人的作品必须有广博的知识和文学修养,只有自己读得多了,才有能力评论。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出自清代袁枚《随园诗话》。意思是:别人轻易就说出来的,我就少说;别人不易说出来的,我能用简洁明了的话轻松地说出来,这样的诗就避免了俗套。说明创作应独辟蹊径,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

不依古法但横行,自有云雷绕膝生出自清代袁枚诗《谒岳王墓十五绝句》。横行: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意思是:为文作诗不必非要依照古法,只要独具匠心,就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想法来写,自然会有雷电云雨绕膝而生。说明写文章不要拘泥于古法,要敢于打破常规和传统。

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出自北齐魏收《魏书·祖莹传》。机杼:织布用的机器,比喻文章的构思命意。风骨:风格。意思是:写文章必须别出心裁,有自己独创的新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成语“自出机杼”即由此而来。

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出自金代王若虚诗《评东坡山谷四绝》。衣钵:法衣和钵,这里喻指前人的风格。意思是:文章贵在能独创新体,标新立异,一味地沿袭前人的风格怎么能算是真正的创作呢?

文章最忌百家衣出自宋代陆游诗《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意思是:写文章最忌讳的就是东拼西凑,而没有自己的独创。

文章最忌随人后出自宋代黄庭坚诗《赠谢敬王博谕》。意思是:写文章最忌讳的就是人云亦云,一味模仿,而写不出自己的风格。

我手写我口,古意岂能牵出自清代黄遵宪诗《杂感》。意思是:我写文章,是用我自己的手写我口中想说的话,前人的语意观点怎么能拘束我呢?

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出自金代元好问诗《论诗》。意思是:每个人都可以手握自己的凌云大笔纵横挥洒,如果只是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那就实在太可怜了。说明文章一定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绝不能只是一味地仿效别人。

学诗须透脱,信手自孤高出自宋代杨万里诗《和李天麟二首》。意思是:学习古人的诗作,不能被其束缚,做到不囿于俗见,不因袭他人,自然会富于独创。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出自唐代杨巨源诗《城东早春》。新春:初春。半:大半。意思是:诗人最偏爱早春清新的景色,绿柳才刚刚发芽,透着微微的**,大多半还没有长匀呢。说明诗人对美更加敏感,更加善于发现新事物,勾画新境界。

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出自宋代戴复古诗《论诗十绝》。意思是:写诗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切忌跟在别人身后模仿因袭。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出自唐代刘禹锡诗《杨柳枝九首》。前朝曲:指过去的曲子。意思是:请你不要弹奏那些以前的曲子了,还是听听新编成的《杨柳枝》吧。

惟陈言务去出自唐代韩愈《答李翊书》。惟:助词,无实际意义。务:一定,务必。意思是:一定要将文章中那些陈词滥调的东西删除掉。

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出自宋代黄庭坚诗《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意思是:没有自己的见解,只知道跟着别人跑,那么永远都是落在别人后面,只有另辟蹊径,形成自己的特色,才能达到真正的高境界。

“孟子所谓:说《诗》者,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怎么翻译?

摛文的意思为铺陈文***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八音摛文,树辞为体。”宋陆游《老病追感壮岁读书之乐作短歌》:“探义剧攻玉,摛文笑雕龙。”明何景明《六子诗》:“摛文固无匹,投义罕比肩。”

摛(chī)摛翰、摛藻、摛辞、摛词、摛文、摛掞、摛布、摛毫、摛光、摛艳、摛锦、摛笔、摛章、摛华、摛翰振藻、摛藻绘句、摛藻雕章、摛章绘句、摛文掞藻、铺***摛文

文(wén):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文锦;刺画花纹:文身;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错杂艳丽的色彩)。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文化。文物;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文。水文;旧时指礼节仪式: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文华辞***,与“质”、“情”相对:文质彬彬。

温和:文火。文静。文雅;指非军事的: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白间杂;专指社会科学:文科掩饰:文过饰非;量词,指旧时小铜钱:一文不名。

摛文造句

1、赋者铺也,铺***摛文,体物写志也。

2、对于汉赋的评论,一般都肯定其铺***摛文的立赋大体,而对思想的认识评论却纷纭不一。

3、辞赋以“铺***摛文,体物写志”为特色,最适宜写景状物,抒志言情,千百年来,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赋。

4、我在“赋家说赋”第八则中,以《铺***摛文,体物写志》为题,作了介绍;这里再对赋的另外两种说法作些介绍,以便大家对赋有全面的认识。

5、铺***摛文犹体物,谋骈协韵亦传情。

6、摛文为赋黄花美,搦管缘书清凉雄。

古文中的通***字是怎么回事?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成语解释: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这段话的出现有着较为复杂的话语背景。据称是孟子***的咸丘蒙问了孟子两个问题,一、道德最高的人,君不能以他为臣,父不能以他为子。舜做了王,尧带领诸侯北面而朝见他,他的父亲瞽瞍也北面而朝见他,舜见了父亲,有些局促不安,孔子说,这时,天下岌岌可危了。不知这事是否真实?孟子认为尧朝舜的***是齐东野语,不足信。咸丘蒙又发难,拿出了《诗经?北山》中的句子(这可是真实的),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舜做了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那么瞽瞍为什么不是臣子?我想孟子此时肯定有些恼火,于是有了“是诗也,非是之谓也”的话。他的意思是说,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绝对真实的***,比如说《大雅?云汉》,不是讲周朝没有一个人留存下来了,而是“文”(夸张?)的手法。不要因为“文”而影响了对于真实***的认识(不以文害辞)。?

2.孟子同时说,《小雅?北山》的意思是说诗人为王事尽力,别人作得少,自己作得多,因而不得事养父母,主旨不在于“普天之下”云云,不要因为这句话而影响了对于诗人情志(孝道)的认识(不以辞害志)。

以辞害意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

通***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例如:

① 庄公寤生,惊姜氏。(《郑伯克段于鄢》)

② 举错不可不察也。(《张释之传》)

③ 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辞下》)

十分明显,例①的寤本应用牾,牾训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错本应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与屈相对,本应用伸,意思才能通畅。然而这些文句的作者没有用本来该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这就是古书中的所谓通***现象。这里的寤、错、信三字是通***(借字),牾、措、伸则分别为它们的本字。

通借虽然前人也谓之***借,也是“依声托事”而借音表义,但是它与六书之一的“***借”是不同的。六书中的***借是造字的一种法则,是不给某些词造专门书写符号而借用他词书写符事情来替代的法则,是“本无其字”的“依声托事”,没有所谓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则是古人用字的一种变通现象,即放着本字不用而临时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来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声托事”。

为什么会产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现象呢?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说,汉字虽然是以象形、象意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表意文字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并不能实现形与义的完全统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借。这说明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本来就是允许和存在着借音表义的。用字的通***和造字的***借虽有不同,但在借音表义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在使用过程中能做到约定俗成、得到社会的公认就不会造成交际的障碍。因此,某些通***现象在某个时代通行,当时的人们习以为常,并不以之为怪。在没有正字法、也没有能促进用字规范化的工具书的古代,人们用字不像后世那样严格。另外,汉字在隶变之后,字形的直观表义功能已不复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体也难记,人们在仓猝下笔之际不及熟计,也自然易写“别字”,正如郑玄所说的:“其始书也,仓卒无其字,或以声类比方***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至于有的典籍书已亡佚,后来只能根据某人的口授再笔录流传,笔录之时,也容易注重声而忽视字形。某些“别字”流传久了,也就渐渐相沿成了习惯,所以古书中的许多通***字与其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即某通某)是相当固定的。

古书中大量使用通***字,是造成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缚,“以声求义”,找同它的本义,不能望文生义而“硬解”。清代学者王念孙说得好:“字之声同声近者,经传往往***借。学者以声求义,破其***借之字而读之以本字,则涣然冰释;如其***借之字而强为解,则诘 为病矣。”前人将上面所举例①“庄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为“寐寤”,“谓武姜寐时生庄公,至寤时始觉其生。”一觉醒来孩子已生下,又何“惊”之有?所以这样的解释是“以文害辞”,可见明通***对阅读古书的重要。

(二) 通***字与被通***字之间的关系

古书用字的通***现象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通***字与被通***字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主要有:

1. 从声音上看,通***字与被通***字具有或同音、或双声、或迭韵的关系。例如:

① 信以结之,***不倍。(《礼记·缁衣》)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

③ 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逍遥游》)

④ 没死以闻。(《战国策·赵策》)

⑤ 登是南邦。(《诗经·大雅·云汉》)

⑥ 从***十人所。(《史记·滑稽列传补》)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别是“背”和“叛”的借字,倍与背、畔与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没”分别是“凭”和“冒”的借字,培与凭、没与冒是双声;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别是“成”和“许”的借字,登与成、所与许迭韵。

2. 从字形上看,通***字或被通***字如果是形声字的话,则多具有相同的声符。由于汉字中形声字占的比例极大,通***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通***多见于形声字,而于形声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声符者居多。例如:财—材、涂—途、常—尝、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静—净、僇—戳、说—脱、讼—颂、廪—懔、锡—赐、刑—形、政—征、悟—晤,等等。当然,声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声符相同的形声字,因而通***字与被通***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犹、时—伺、趣—促等,则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罢了。

3. 从借代关系上看,通***字与被通***字有单借和互借之别。所谓单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却不能借甲。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诚信的信来替代,而诚信的信却不能借用伸字来替代;背弃的背能借用倍娄的倍来替代,而倍数的倍却不能借用背弃的背来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为本字时乙为借字,乙为本字时则为借字。例如:

①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是贵乎?(《报任安书》)

② 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汉书·文帝纪》)

③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论积贮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许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为其本字;例②“已”为借字,“以”为其本字。“以”与“已”互为通***。例③“上”是借字,“尚”为其本字;例④“尚”为借字,“上”为其本字。“尚”与“上”互为通***。类似的例字还有:爱—哀、才—裁、故—固等。古书用字的通***现象以单借为多,互借较少。

4. 从对应字数上看,通***字与被通***字一般是一对一的关系,即一个字仅被另一个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对几的关系。例如“辨”字:

① 主齐盟者,谁能辨焉?(《左传·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③ 望于山川,辨于众神。(《史记·五帝纪》)

④ 其于宗庙朝,辨辨言,唯谨尔。(《史记·孔子世家》)

例① 杜预注云:“辩,治也。”治办之意,即借为“办”;例②郭庆藩《集释》云:“辨,读为变”;例③今《尚书·舜典》“辩”作“徧”(遍);例④《论语·乡党》“辩辨”作“便便”。是“辩”可被办、变、徧(遍)、便等几个字共同借用。此外,距通柜、讵、巨; 可通嫠、来、赉、僖;适、谪、敌、啻;能可通耐、乃、昵、而等,都属于这一类。

(三) 通***字的辨识

前面说过,通***是借音表义,以音同音近为前提,所以辨识通***字主要是以声音为线索。阅读中遇到某一个字不能用其本义或引申义去解释时,就应考虑到是否存在通***的问题。例如《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这一句中的“归”字当作何解释呢?若依《说文》,归的本义是指女子出嫁,这用在本句显然不通;若有归的引申义“归还”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给阳货豚,又何以言归还?联系上下文意,是阳货想通过送豚给孔子,好让孔子依礼回拜时见到孔子,句中归字归是赠送的意思。然而归字的本义和引申义中都没有赠送这一义项,可见古有赠送食物的专字“馈”与“归”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断定归是馈的错字。查同书《微子》,又有“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语,归同样当借为馈(意思是说齐国像馈赠美味一样将女乐声送给鲁国)。再查别的古书,还有同类例证。这说明归借为馈,已沿用成习,并非偶然。这是同类例证。另外,古书中往往有不同的书同记一事而用字互异的情况,这也是我们弄清通***现象的好材料。“[阳货]归孔子豚”一句,郑玄注本即“归作馈”。这是异文例证。有了这些同类例证和例异文例证,归为馈的借字就可以确定无疑了。

在辨识通***字时要注意两点:(一)要有古音韵的常识。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语音变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都还音同音近,有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相同相近。所以当我们以声音为线索去辨认通***时,千万不可只据今音作准则。(二)在没有别的例证时,不可只据音同音近而轻言通***。判定某字借用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证据和理由。有的学者过分强调“以声求义”,把根本不是通借武断为通借而将古书解错的例子不少,我们应引以为戒。对于古书中常见的通***字,古今注文中多有注明,《辞源》、《辞海》一类普通字书中也有释例,初学者应该通过阅读和勤查工具书去掌握一批常用的通***字。

以辞害意的“以”怎样解释?

词目

以辞害意

发音

yǐ cí hài yì

释义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近义词

以词害意

引用

《宋史》卷一百一·志第五十四·礼四等 ...以牛、羊、豕为序,今用《我将》之诗,遂以羊、豕、牛为序,所谓 以辞害意 ,岂有用大牲作元祀,而反在羊、豕之后者?其三,陈设尊罍... 《金史》卷八十五·列传第二十三·世宗诸子 ...业日新,无虑牵复之晚。朕素不工词翰,临文草草,直写所怀,冀不 以辞害意 也。”未几,授沁南军节度使。三年,改判咸平府事,未赴,... 《春秋左传正义》卷四 隐六年,尽十一年 ...,则异姓为宾,复言“族燕”,不得有异姓也。孟轲所云说诗者“不 以辞害意 ”,此之谓也。“异姓为后”者,谓王官之伯降临诸侯,以王... 《文心雕龙》卷三十七 夸饰 ...义成矫饰。大圣所录,以垂 *** ,孟轲所云“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意 ”也。  自宋玉、景差,夸饰始盛;... 《东观汉记校注》附录 ...,知几虽未暇检点,然亦知中有邕、彪之作,故补叙之于后,读者勿 以辞害意 可也。又案:蔡邕奏上十志章续汉律历志注引作蔡邕戍边上章... 《三宝太监下西洋记》第十七回 宝船厂鲁班助力 铁锚厂***施能 ...厂,一个厂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除旧布新,也就是钉。君子不 以辞害意 可也。”老爷道:“一个锚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造作有... 《文忠集》卷六十一·居士外集卷十一 ...不知郑氏之说何从而为据也?孟子曰:“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 以辞害意 。”非如是,其能通《诗》乎?  本末论... 《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十七回 宝船厂鲁班助力  ...厂,一个厂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除旧布新,也就是钉。君子不 以辞害意 可也。”老爷道:“一个锚怎么钉得?”钉碗的道:“造作有... 《汉代宫廷》第一回 ...兼述,也就一概从略。虽说是仅供文人消遣,无关正经的***,犹恐 以辞害意 ,误了一知半解的青年。所以立意宜正,考据宜详,不敢向壁...

成语以辞害义

发音yǐ cí hài yì

解释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近义词以词害义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曲解别人的意思。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万章上》:“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事例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也。 ★南朝·宋·刘勰《文心雕龙·夸饰》

因为得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