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为父隐啥意思_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议论文700

tamoadmin 成语谚语 2024-06-25 0
  1. 你是怎样看待先秦哲学家?800字作文
  2.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翻译是什么?
  3.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在我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中有何表现
  4. 怎么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句话?
  5. 儒家的“隐”
  6. 什么叫子为父隐?什么叫父为子隐?
  7. 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是什么意思?

河北省高考语文作文

先从重头戏作文说起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子为父隐啥意思_子为父隐父为子隐议论文700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该,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核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名师: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李清霞

作文点评:回归传统,与时俱进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内容上紧扣现实

(1)交通现状:中国的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拥有国,某种程度上说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大部分的时间,带来便利舒适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中国的***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但是部分驾驶员安全意识淡薄,不守交通规则是***频发的罪魁祸首。本次材料给定的材料就是有关交通法规的遵守问题。

(2)真实***:5月7日,湖北高速交警官方微博接到一条特殊的微博举报,一位女网友向警方举报自己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接打电话。省高警总队经过调查,证实被举报人和举报人确实是父女关系,其父承认接打电话的违法事实。警方对被举报的父亲依法进行教育处理,对举报交通违法的女儿按照规定进行了奖励。

(二)形式上回归传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的沟通方式比如书信、电报已经快要淡出人们的视野,人们更多地运用了网络沟通的电子通讯方式,如QQ、MSN、EMAIL、短信、彩信、播客、微信、飞信、博客、贴吧等。

命题人意在在提倡社会正能量,希望全社会都能行动起来维***律的尊严。

因此考生可以批评父亲不守交规,因为交通法规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需要每一个人认真遵守,不可当做儿戏。如果每个驾驶员都不守交规,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不可能成为和谐社会,中国梦也就遥遥无期。

考生可以分析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不良后果,谈论守交通规则的必要性。比如遵守交通规则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是对自己和其他家庭的负责等。

当然材料中的女儿也是立意的角度。从女儿的角度上说,可以赞赏女儿貌似残忍、实则温暖的行为。女儿这样做是对父亲生命的负责,更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

也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女儿举报父亲是不合常理的。在《论语?子路》中,叶公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孔子批评了其父偷羊,儿子作证的做法,推崇“亲亲相隐”***,“亲亲相隐”体现的是亲情,体现的是孝道。写作中可以肯定女儿的行为中尊重法律的部分,也不能忽视传统***道德中的孝道,要能提出自己对******孝道的理解。

另外,命题者应该是想要避免高考八股文,避开考生擅长的典范的高考应试议论文。

书信是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用得较为广泛的一种应用文,它是人们过去普遍使用的一种交际工具。写作中必须注意书信的格式。书信的格式主要包括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五部分。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后面加冒号,冒号后不要写字。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语最常见的有“您好!”“近好!”根据时令节气的不同,问候语也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前面空两格,一般自成一段。也有的不写问候语,而是直接进入正文内容。正文部分要明确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结尾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正文写完之后,可空两格写“此致”,转一行顶格写“敬礼”;如不写“此致”,只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能直接缀写在正文的末尾。今年高考作文***用书信体的格式可能会给90后的孩子们造成一定的写作难度。

书信体的语言也力求亲切,***用第一人称;要得体,表达要符合写信者的身份,要口语化表达。

试题内容解析级点评

名师:石家庄市第一中学郭惠青

试题点评:年年岁岁花相似

语文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与去年相比,命题顺序、结构模式、题型分值都基本一致,分为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文学文本阅读,实用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六大板块,18道小题,总分150分。试题难度仍以中等难度为主。这种熟悉稳定的形式易使考生树立信心,如果平时精熟训练到位,今日应在掌控之中。

一、试题总体特征

(一)试题选材关注生活热点问题。成语试题中的医患沟通材料,病句题中的“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元素,衔接题中的雾霾问题,补写题中的网购话题,图文转换题中的保护水环境主题,作文中的女儿投诉父亲违章***,这些无一不是热点话题,焦点话题。

(二)试题设计折射核心价值观。背诵试题中选择了屈原《离骚》中的语句,传记类材料中的朱东润先生爱国敬业,文言文阅读取材于《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传主孙傅积极建言、舍生取义,***阅读中主人公马兰花性格友善,这些都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体现了核心价值观。

(三)试题重视对功底的考查。古诗鉴赏题***用一明一暗的比较鉴赏形式,选用岑参的两首诗歌《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背诵篇目未提供原诗)进行比较,分析写景角度不同。这样考查了识记、理解、分析,增加了梯度,对基本功的要求更高了。

(四)试题的难度有所增加。实用文本阅读沿用以往的传记文本类型,***用自传体例,大量记述作者的学术思考、学术成长,相对以往传记,更抽象,需要有很强的阅读耐受力。对于平时没有一定学术阅读量和深阅读习惯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二、试题的细化

(一)增加了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考试内容多涉及古代科举、官制、礼制等,体现了命题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处于文化断层中的学子的引领。虽然只是一道3分的选择题,但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

(二)取消了古文阅读中的实词词义理解题。其实这个考点已暗含在第7题古文翻译中,只不过是在句意的理解表达中考查,平时的实词学习不能因此削弱。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第4题增加了难度,这是一道评价探究题,相比以往,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考生需先从材料中提取概括,然后对观点分析评价,对阅读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考后反思和建议

首先要有对生活的关注度。平时不能一味刷题,只进行功利性阅读,比如背作文素材,看心灵鸡汤类杂志,应保持对生活的温度,有浏览报纸、关注时事、深入思考的习惯。这次作文的时评性质,要求考生对尖锐的社会焦点问题有一定的视野、深度、敏感度,否则就只停留在简单的是非判断和粗糙的情绪表达上了。

其次还要认真阅读课本,读本。这次的传记文学阅读考题,很多同学一看到自传的形式和学术成长类的传记内容就晕了,其实在高二的传记文学选修读本中,有十几篇各种类型的传记,这些都有所涉及。如果能潜心静读,一定不会临阵慌神的。此外,应细读每年的考纲。今年3月份,考纲发布考查文化常识的信息,果然试题中就有体现。预计,今后两年内也是这种考试格局,希望后学者打实基础,注重阅读,关注时政,努力提高语文素养

你是怎样看待先秦哲学家?800字作文

字面意思是父亲为儿子隐瞒罪行,儿子为父亲隐瞒罪过。

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白话译文: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一个直率坦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父亲。”孔子说:“我的家乡直率坦白的人与你所说的不同: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直率坦白就在这里面了。”

这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良苦用心。孔子认为,人之间最大最深沉的爱是孝,如果连父子之间都充满怀疑,那社会将会陷入尔虞我诈的境地。

扩展资料

《论语》是孔子***及其再传***关于孔子及其***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

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百度百科——父为子隐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翻译是什么?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作为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份,对人生的理想、境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一、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境界的追求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对真、善、美的追求。

我国先秦哲学家们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哲学的发展,其中孔子、老子、庄子的思想影响可以说是最大。如果我们把这三位大哲学家作为典型,并通过他们来讨论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同类型哲学家的人生境界问题,可以对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生境界的问题有一总体的了解

(一)

孔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着孔子的一段话,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和以后的儒家都认为,人们的生死和富贵不是能靠其自身的努力而追求到的,但人们的道德和学问的高低却因其自身努力的不同而有不同。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四十而不惑”,可以说是他成圣成贤的准备阶段,从“知天命”到“从心所欲不逾矩”可以说是他成圣人的深化过程。“知天命”可以解释为对“天”(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有了一种认识和了解,这也许可以算是“求真”的范围,因为这一阶段孔子仍然把“天”看成认识的对象,还没有达到“同于天”的阶段,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与“天”合一的境界。此境界虽高,但还不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六十而耳顺”:“六十岁,一听别人的言语,便可分别真***,判明是非”,这种境界是一种超越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随其心所欲而自不过于法度,安而行之,不勉而中。这是一种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它是在“知真”“得美”而后达到的一种圆满的“至善”的境界。

孔子的“知天命”、“耳顺”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就人生境界的追求说的,这是孔子对自己追求“真”、“美”、“善”的总结。

(二)老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老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善、美,这就是所谓“同于道”的境界。老子把“道”视为真、善、美的统一。他在《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可以说是老子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叙述。他认为,人最高的理想是效法“道”,而“道”是自然而然的。他所说的“道”最基本的涵义应是指超越性的最高的准则,道在《道德经》中有多种涵义:(1)“道”是超于感官经验的,“无色”(夷)、“无声”(希)、“无形”(微)都是用以说明“道”的超越性;(2)“道”虽是超越性的,但它却是最真实的事物存在的根据;(3)“道”作为一切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就其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说的。从以上三点可以说明,老子的哲学是要探求天地万物之本源、存在之根据,从而创造了以“道”为超越性的最高准则的哲学体系。老子的这种对宇宙本体的讨论,实属对终极“真理”探求的范围。

老子把“道”作为他的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人掌握了“道”也就是掌握了“真理”,而人生的目的正在于此。因此,老子把“同于道”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他说:“从事于道者同于道”。老子认为人和道的关系不是把“道”作为一般认识的对象(因“道”无名无形),而是应“体道”,即与“道”合一,所以“同于道”只是一种极高的人生境界,一种超越世俗的“得道”的境界。这正是老子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那么老子对“善”和“美”又如何看呢?由于老子的“道”的基本特性是“自然无为”,所以他也把“自然无为”作为“善”和“美”的标准。

(三)庄子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庄子哲学主要论证的是得道之人(如至人、神人、圣人等)在精神上的无限性、绝对性和永恒性。

庄子的《逍遥游》,主旨是讨论人如何达到精神上的绝对自由的问题。庄子“坐忘”的境界就是他所说的“无己”或“丧我”的境界。

在庄子哲学中对“真”和“美”的关系也有所讨论,《秋水》篇中所谓“反其真”就是反回到自然而然的本来状态。庄子主张“法天贵真”,反对一切违反自然本性的“人为”。在庄子哲学中“真”与“美”是一致的,而“真”必须是顺性命之情”的。庄子的“求真”也是为了“求美”,无“美”也就无所谓“真”。“求真”是追求一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庄子很少肯定道德,他有反道德的倾向。庄子认为,个体人格的自由的实现不仅是“大美”,而且是最高的“德”,最高的“善”。庄子的“善”是包含在其最高的“美”(大美)之中的。

在庄子哲学中“真”、“善”、“美”是统一的,它们都是统一于精神自由的审美境界上。庄子哲学在“真”、“善”、“美”问题上和老子不同,他是以“美”为最高。

上述孔子、老子、庄子三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三种不同的价值哲学,而这三种哲学表现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任何有价值的哲学体系总在追求着“真”、“善”、“美”的三者的统一,但如何统一以及达到统一的过程并不相同。从人类发展看,我们也不必求其相同。在我们的先秦时代,哲学之所以丰富多彩,正是因为它有着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当时的哲人能从非常广阔的领域来讨论宇宙人生终极关切的问题,这样就使得我国的哲学放在当时世界范围内,和世界其他地区(希腊、印度等)相比实不逊色,这正是因为它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它能从不同的路径来探讨宇宙人生的终极关切问题。我国先秦哲学的发展对今天的现实意义,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它的“多元化”。哲学的多元化才能使哲学得到充分发展,“一元化”最终将窒息哲学的生命力。除了“多元化”对文化和哲学的发展意义之外,还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类型的哲学体系的式样和不同取向的人生价值的追求。还又可以表示我们今天的一种对“真”、“善”、“美”的意义的关注和了解。

二、儒家哲学

(一)儒家情感哲学

儒家哲学是关于人的哲学,是讨论人的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问题的学问;但是,讨论人的存在和意义的问题,就不能没有情感,这正是儒学之所以重视情感问题的原因所在。所谓“重视”,就是把情感放在人的存在问题的重要地位甚至中心地位,舍此不能讨论人的问题。换句话说,对于人的存在而言,情感具有基本的性质,情感就是人的最基本的存在方式。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称儒家哲学为情感哲学或情感型哲学。这是儒学的一个重要传统。

中国的儒家哲学不仅肯定情感(特别是道德情感)的重要作用,而且没有将情感与理性对立起来,而是寻求二者的统一,并由此建立普遍的德性***和“具体理性”学说。

孔子作为儒家创始人,特别看重人的“真情实感”,认为这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所谓“真情”,就是发自内心的最原始最真实的自然情感;所谓“实感”,就是来自生命存在本身的真实而无任何虚幻的自我感知和感受。这是一种神形、心身合一说,与灵与肉的二元论有区别。“真情实感”是人所本有的,也是人所特有的,是最原始的,又是最有价值意义的,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由此而来。

儒家论情感,首先是从“亲情”开始的,最重要的是“孝”。孝被认为是家族***,但首先是一个情感的问题。“孝弟为仁之本”,说明亲情之孝是实现人的最高价值――仁的基础。

儒家承认,在亲情这一点上,人与动物有“极相似”之处,这是人与动物连续性的一面,但这未必有损于人类的尊严。自然情感之对于人,既有原始性,又有目的性,它决定了人生的目的追求,“安身立命”之学,就是求得一个“安”,但又是很高的境界。

从存在及其价值的意义上理解亲情之孝,是很有意思的。孔子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孔子选择这件“事实”本身,就是要说明情感的真实性和重要性,这才是人的最本真的存在。

这里还引出另一个问题,情与法的关系问题。但这实际上是两个问题。情是人的存在问题,法是制度社会问题。作为社会的人,当然要面对“法治”还是“礼治”一类问题。但是作为个体的人,便有存在方式及其价值选择问题,当情感与法发生冲突时,个人有选择的自由,孔子的选择是承担责任的,这就是朱子所说,是“天理人情之至”,应当如此。儒家哲学就是“天理人情”之学。儒家是主张“礼治”的,未能开出民主法治,这是事实;但这里的问题是一个“自由选择”的问题,不能简单地得出结论说,孔子反对法治。

如果说,孔子没有直接论及情与法的冲突,那么,孟子的“窃负而逃”却直接提出并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在孔子所说的情况下,可以父子相隐;在孟子所说的情况下,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最高权力而实现个人的心愿,享受人生的乐趣。孟子并没有否定法的合理性,更没有以权压法,当然不存在“徇情枉法”的问题。

孝固然处于对父母之爱,但又不止于此,它只是生长点、“发端处”,它要不断生长、发展,最终要实现仁德。郭店竹简中有多处提到孝,《唐虞之道》:“孝之方,爱天下之民”,《五行篇》:“爱父,其攸埃人,仁也”,《语丛三》:“爱亲,则其方爱人”,等等。孝已经由所谓“私人情感”发展而为普遍的人类情感。在儒家看来,这是有内在必然性的,这种必然性体现了存在与价值的统一。

(二)儒家道德层次论

儒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儒家***文化,二千多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对中国,并对周边国家发生了重大影响。

儒家认为人的道德境界也有层次。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人生的境界也就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冯友兰先生把人生道德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境界之分,表示一种发展。

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这两等人心都不坏,至多是做事对于他没有意义,或者只有功利意义。哲学的任务就在于使人觉解,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成为贤人、圣人。不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还是道德境界,他们虽然层次不同,各有差异,但仍有着共同点:都受外物的限制和约束。处于自然境界的人受本能的限制,处于功利境界的人为自己谋利益,受欲望的制约,而处于道德境界的人是为了他人和社会谋利益,虽然在范围和层次上已经有了一个提升,但严格来说到还是没有跳出功利的范畴,仍然受道德功利的制约,而天地境界是超道德的,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天地境界是一种超越了一切功利约束的境界。哲学的最根本的三大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向哪里去?它的最本源的含意是对人的内部世界的探寻,是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这就是哲学境界,也是天地境界——对人内部神秘世界以外部神秘世界的探寻。所谓“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意思就是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人不但有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人有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精神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人生才有了最崇高的意义。人生境界高,他做事,当然比别人做得好,更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宇宙。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儒家义利观的影响。义与利的关系是值得研究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集体主义是调节三者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则。义,归根结底,就是正确处理各种利益相互关系的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而这种服从,是在两种利益发生矛盾时的要求。在两种利益一致的情况下,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结合起来,也是义。

儒家***是我们当今道德建设的珍贵***,对我们有诸多启示。

启示之一,道德教育、***学理论研究之反省。如要求***去私为公,***“大公无私”,理想化的要求,高标准的要求,脱离现阶段人们觉悟水平,直奔高线***,尽管主观愿望很好,可是客观效果不好,往往事与愿违。

启示之二,道德规范的层次论。儒家***们认为,道德规范有它的层次结构。人的思想水平,不是整齐划一的,有高低不同层次之分,而***规范的层次结构,有助于人们逐步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境界。换言之,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上,鼓励人们积极向上。这种层次之分、完全符合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也符合人性的要求。

启示之三,儒家道德人格,也有层次之分。这里所谓道德人格,不同于心理学上讲的人格,即个人心理与行为特征的总和。而是指某种***、道德所设计的理想的个体道德标准。这里的道德人格,主要是指小人、君子、贤人、圣人。

这就为做人,提供了循序渐进的方式,永不停止地去追求高尚的人格。

启示之四,道德行为,意指践履,实践道德要求。道德行为有层次:“入孝出悌,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启示之五,从人格层次上说,第一,做知法、守法的人。第二,做善良的人,即做有道德的人。第三,做道德高尚的人,识大体,顾大局,义以为上。善于关怀他人,帮助他人,努力为社会做贡献。

仅此举凡之一、二、三,足以启示我们应反省以往道德教育之不当。我们的理论水平要提高,虚心学习儒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与科学方法至关重要。

三、中国哲学的真理境界和“本体论”,

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真理境界,是指生命或人生的“真谛”,它不是在对象认识中获得的,而是在体验和直觉认识中得到的。如同孔子所说的“真情实感”,其中便有人生真理。庄子所说的“真知”,便是“***”所具有的真理。禅宗所说的“真如”、“实在”,便是佛教的最高真理,但必须“明心见性”而后得。总之,中国哲学所说的“真”,既不是逻辑的“真”,也不是实证知识的“真”,而是生命存在的真。

中国哲学也讲“本体论”,但与西方哲学有很大区别。西方哲学所说的本体,就是实体。这是哲学上的最后承诺。中国哲学所说的本体,也是一种承诺,但它不是实体,而是本源性存在,或潜在性存在,是一种创造与发展的可能性,其实现则靠作用、功能。这就是中国哲学的“体用观”。它讲本体与作用的关系,最终导向本体与功夫的关系。无本体即无作用,无作用既无本体,进而言之,无本体既无功夫,无功夫即无本体。本体的实现最终靠功夫,作用全在功夫上。换句话说,本体(天道、天德)是要人来实现的。这是一个过程,其存在方式就是境界。本体存在实现为境界,这是需要人去做的。“天功人其代之”,天(本体)的功能,需要人来代替完成,这不只是指“事功”,主要是指境界,这也就是中国的“内圣”之学。不仅要做,而且要真下功夫,要进行修炼,才能完成这一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体境界就是功夫境界。

四、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取了一种整体主义的立场,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所谓“天人合一”的观念。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就建立在这个观念之上。

天人合一思想,萌芽于孔子,发韧于孟子。最初儒家提出天人相通的观念,其用意在赋与人类社会的基本道德原则以宇宙论的意义。

中国宇宙论的开创者是老子。老子认为,道是贯通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根本法则,换句话说,人与自然虽可分而言之,但究其根本则是一体的。

这个思想,在儒家经典《周易》中表述得更加明确。《周易》认为,天地间一切人物,都是阴阳交感、八卦相荡而成,因而是统一的。《周易》强调以无、地、人三才之道统摄六十四卦。天道、地道合起来是自然界的秩序、法则,人道则是人类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周易》看来,这两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是相互融通的。

天人合一观念并不否认自然和人各自的规定性,只不过更强调两者的相互联系,倾向于把自然和人各自的性质放在相互包容的前提下来讨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下,中国哲学对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论述,有许多方面为西方主客二分哲学所不及。这些方面正是中国传统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建设最具积极意义的部分。

中国古代哲学在肯定自然内在价值的同时,也明确承认人在世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老子就明确指出人在世界中具有卓越的地位。

肯定自然的内在价值,实际上就是肯定自然本身存在的合理性;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卓越地位,也必然要认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正当性。如何协调这两个方面,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呢?这就涉及到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了。

中国哲学关于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有为”和“无为”两大学说中。除道家外,中国多数哲学家都是主张有为的。在对自然的关系上力主有为的,首推荀子。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观点出发,主张人应该主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这就是“制天”的观念。在荀子看来人应当改变自然,使之为人所用,这是人的权利,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与荀子相反,庄子在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上竭力主张无为。庄子说,“不以人灭天”,“不以人助天”。人应当顺应自然,而不应毁灭自然,这是人对自然的义务,在这一点上,庄子是正确的。

淮南子》明确指出,无为并不是“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如此确定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界限是恰当的。

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实践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主张应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周易》中提出的天人合德的思想。《周易》认为,人乃阴阳二气所化,故兼有刚柔两重禀性。阳刚之性要求人“自强不息”,即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阴柔之性则要求人“厚德载物”,即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万物。在对自然的实践中,“自强不息”就是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参与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是要求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超出自然的限度,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体认自然本身的和谐机趣。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境界。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种以人与自然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观的核心。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哲学对于现实人生的影响一直都是极其深刻、巨大、久远的,它给人生以性灵上的陶冶、动力上的激励、发展上的指导、境界上的提高。在当代社会,中国传统哲学仍是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精神***。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在我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中有何表现

翻译: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一、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二、翻译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三、出处

《论语》。

赏析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直”的品格。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在孔子看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切都有规可循,不得逾越。虽然包庇对方的罪行是不对的,但在父子之间就该另当别论。***道德的亲情远比法律的包庇罪重要得多。

怎么理解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这句话?

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翻译过来就是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当中了。

自古君王以仁孝治国,宁可为孝屈法,此举合礼法,也符合封建王朝的法律。只有谋逆,必须告发,否则以子告父,或者以父告子,都是不仁不义之举,要先吃板子,再论事情。

儒家的“隐”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第十八章)(叶公对孔子说:“我们这个地方有个正直而坦诚的人,他的父亲偷人家的羊,儿子去作证揭发他。”孔子说:“我们那地方正直的人,与你说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道也在其中。”)叶公和孔子二人的观点是不同的。叶公认为儿子作证揭发父亲的罪错是正直坦诚的行为,而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合于正道。孔子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有问号)他提倡孝慈为人伦之本,强调父子之间的关怀和爱护,父亲犯了法,儿子不忍心看他挨板子、坐班房吧?(这里有问号)如果没有这种关怀爱护,以亲子之情而维系的***关系会受到破坏,所以他说“直在其中”。在历史上有不少这样的事例,父亲或儿子犯了法,父亲把儿子藏起来,或儿子把父亲藏起来。《水浒传》里,宋太公把宋江藏在夹壁里,公差来搜查,搜不到也就算了,不会责罚宋太公。在封建社会的法律里,“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不治包庇罪的。为什么?(这里有问号)因为这是孔夫子的遗教!这样的做法,毕竟妨碍法律和正义的贯彻,而且也与孔子自己的“无违”言论有矛盾。这个问题,孔子没有说清楚。这段话里举的例子只是偷一只羊,不属于大奸大恶。倘若是大奸大恶,大概要另当别论吧?孔子没有说。

后来的学者提出“大义灭亲”,为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应该辨别大是大非,不允许把个人亲情凌驾于国家***和社会正义之上。父亲或儿子犯了法,正确的做法是动员、督促或亲自送他们去自首,争取从轻处理,使其有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前途。否则,包庇他们,是纵容他们继续作恶,结果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既断送了他们的一生,自己也犯了包庇罪,一块儿进监狱。

什么叫子为父隐?什么叫父为子隐?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主干。儒家文化是一种入世的哲学,倡导实现“内圣而外王”的人生理想。

儒家思想内涵博大精深,本文试图从儒家学说中“隐”字的几层含义来体会。

第一层,隐瞒、隐匿之意。

《论语·子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儿子犯了错,父亲为其隐瞒;父亲犯了错,儿子为其隐瞒。这种父子互隐的思想是儒家“亲亲”思想的体现。孔子认为,父与子之间是血亲,是亲情,父亲爱护儿子,儿子孝顺父亲,所以父子相隐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之常情。

儒家认为,爱人首先是爱家人,然后再去爱别人,儒家的爱是有差等的。

墨家倡导的是兼爱,主张爱无差等,对所有人的爱应该一视同仁。那么这样的爱能被人理解吗?能实现吗?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据说墨家最高首领矩子腹,他的独子杀了人,按例当处死。秦惠王认为腹已年老,又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者死,伤人者刑。”认为它符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己的儿子杀了。

显然,墨家的一视同仁不符合人性,有悖人伦,不能为大众所理解。这恐怕也是墨家思想没有被主流社会接受的原因吧。

但是,儒家的父子互隐并不是无原则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说一个人在什么位置,就要尽到什么责任。做父亲的要像父亲,做儿子的要像儿子。儿子做错了,父亲要批评教育,父亲做错了,儿子要谨慎劝谏。

可见,儒家父子之间的互为隐瞒其实是不宣扬亲人的过错,而是希望在家庭内部解决问题。

第二层,不忍、同情之意。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的开端,羞耻之心是义的开端。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大意是,看到孩子要掉到井里,凡是人都会心生恐惧,立即去救孩子。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人都有不忍之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这是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孟子的思想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都主张人性向善。但同为儒家传承人的荀子却发展出了性恶论。

其实,性善和性恶看似是两种对立的人性论,但他们的逻辑却是一致的,都强调要对人进行道德教育。性善论给道德教育提供了可能性,性恶论则提出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层,归隐、隐居之意。

隐士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不绝如缕,深刻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

不过,说起来隐居思想更像是道家学派的,因为道家是一种出世的哲学,那些隐居于终南山不问世事的人大多是道家。

但儒家也有隐居思想。

儒家的隐居思想,可以追溯到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子说,现在天下无道,我想坐木筏漂浮于大海隐居起来。

儒家思想跟道家不一样,儒家是一种积极的入世哲学。儒家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有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儒家信奉中庸之道,主张执两用中,随机应变,不教条,不死板。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孔子认为,天下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的时候就隐居起来。

所以儒家的隐居,是在形势不好的情况下作出的一种选择。这种隐居,其实是在等待时机,是在积蓄,是为了更好地入世。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儒家,是一个重血亲人伦的学说,是一个对他人有仁爱之心的学说,是一个追求现实事功的学说。总之,儒家是一个礼教德治精神始终一贯的学说。

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是什么意思?

出处01:《论语·子路》:“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出处02:韩婴《韩诗外传》:楚昭王有士曰石奢,其为人也,公而好直,王使为理。於是,道有者,石奢追之,则父也。还返於廷,曰:者,臣之父也。以父成政,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弛罪废法,而伏其辜,臣之所守也。遂伏斧鑕,曰:命在君。君曰:追而不及,庸有罪乎?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然。不私其父,非孝也;不行君法,非忠也。以死罪生,不廉也。君欲赦之,上之惠也;臣不能失法,下之义也。遂不去鈇鑕,刎颈而死乎廷。君子闻之曰:贞夫!法哉!石先生乎!孔子曰: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矣。诗曰:彼已之子,邦之司直。石先生之谓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父亲替孩子隐瞒,孩子替父亲隐瞒,这就是正直的体现啊。孔子的这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其实我觉得这是不太正确的,既然是一个正直的人,一种正直的行为,那么就不应该替谁隐瞒,尤其是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行为,更加的不能够替对方隐瞒,这样在法律上来说就是包庇,包庇也是一种犯罪行为,也是需要接受法律制裁的,所以我觉得孔子的这句话在现代看来就是一句错误的话,是不能够被提倡的,或许在他那个时代,封建的思想或许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现代是绝对不允许的。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也?这句话,最最直白的解释就是儿子犯了事,做错了事情,父亲应该帮助自己的儿子隐瞒,替自己的儿子隐瞒,反过来,如果是自己的父亲犯了事,作为儿子也应该替父亲隐瞒,不要揭露父亲的行为,这就是一种正直的表现,因为这是替家人着想,因此是正确的,正直的行为。

估计在孔子的那个年代,或许这是一种正直行为的体现,但是我并不认同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是一种正确的行为,尤其是放到现代社会,更加的不应该被提倡,甚至是一种触犯法律的行为。我们知道,既然是人做了错事,那么就应该承担自己做错事的后果,作为家人,不管是儿子还是父亲,都应该及时帮助自己的亲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帮助并不意味着要替对方隐瞒事实,而是应该帮助他们主动去认错,替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任。如果是一味的包庇的话,对方没有触及法律还好,如果对方做错的事情触及到法律,那么包庇也是一种罪行,是需要接受法律制裁的。

所以,我是比较不认同孔子的这种正直的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