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之塔百度网盘,走出象牙之塔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25 0
  1. lv0ry tower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
  2. 刘瑜《送你一颗子弹》里最打动你的一句话?
  3. 象牙塔是什么意思啊?
  4. 七子是哪七子?
  5. 大学为什么叫做象牙塔
  6.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1、诺亚方舟

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

“诺亚方舟”是出自圣经《创世纪》中的一个引人入胜的传说。由于偷吃禁果,亚当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此后,该隐诛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人世间充满着、仇恨和嫉妒,只有诺亚是个义人。上帝看到人类的种种罪恶,愤怒万分,决定用洪水毁灭这个已经败坏的世界, 只给诺亚留下有限的生灵。

走出象牙之塔百度网盘,走出象牙之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帝要求诺亚用歌斐木建造方舟,并把舟的规格和造法传授给诺亚。此后,诺亚一边赶造方舟,一边劝告世人悔改行为。诺亚在独立无援的情况下,花了整整120年时间终于造成了一只庞大的方舟,并听从上帝的话,把全家八口搬了进去,各种飞禽走兽也一对对赶来,有条不紊地进入方舟。7天后,洪水自天而降,一连下了40个昼夜,人群和动植物全部陷入没顶之灾。除诺亚一家人以外,亚当和夏娃的其他后代都被洪水吞没了,连世界上最高的山峰都低于水面7米。

上帝顾念诺亚和方舟中的飞禽走兽,便下令止雨兴风,风吹着水,水势渐渐消退。诺亚方舟停靠在亚拉腊山边。又过了几十天,诺亚打开方舟的窗户,放出一只乌鸦去探听消息,但乌鸦一去不回。诺亚又把一只鸽子放出去,要它去看看地上的水退了没有。由于遍地是水,鸽子找不到落脚之处,又飞回方舟。七天之后,诺亚又把鸽子放出去,黄昏时分,鸽子飞回来了,嘴里衔着橄榄叶,很明显是从树上啄下来的。诺亚由此判断,地上的水已经消退。后世的人们就用鸽子和橄榄枝来象征和平。

2、多米诺骨牌效应

成功推倒340多万张骨牌,一举打破了此前由荷兰人保持的2***万张的世界纪录。从电视画面可看出,骨牌瞬间依次倒下的场面蔚为壮观,其间显示的图案丰富多***,令人惊叹,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

这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该效应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

这种效应的物理道理是:骨牌竖着时,重心较高,倒下时重心下降,倒下过程中,将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它倒在第二张牌上,这个动能就转移到第二张牌上,第二张牌将第一张牌转移来的动能和自已倒下过程中由本身具有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动能之和,再传到第三张牌上......所以每张牌倒下的时候,具有的动能都比前一块牌大,因此它们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也就是说,它们依次推倒的能量一个比一个大。

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家A.怀特海德曾经制用了一组骨牌,共13张,第一张最小。长9.53mm,宽4.76mm,厚1.19mm,还不如小手指甲大.以后每张体扩大1.5倍,这个数据是按照一张骨牌倒下时能推倒一张1.5倍体积的骨牌而选定的.最大的第13张长61mm,宽30.5mm,厚7.6mm,牌面大小接近于***牌,厚度相当于***牌的20倍.把这套骨牌按适当间距排好,轻轻推倒第一张,必然会波及到第13张.第13张骨牌倒下时释放的能量比第一张牌倒下时整整要扩大20多亿倍.因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能量是按指数形式增长的.若推倒第一张骨牌要用0.024微焦,倒下的第13张骨牌释放的能量达到51焦。可见多米诺骨牌效应产生的能量的确令人瞠目.

不过A.怀德特毕竟没有制作第32张骨牌,因为它将高达415m,两倍于纽约帝国大厦.如果真有人制作了这样的一套骨牌,那摩天大厦就会在一指之力下被轰然推倒!

3、潘多拉

1.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宙斯(Zeus)首先命令火神黑菲斯塔斯(Hephaestus),使用水土合成搅混,依女神的形象做出一个可爱的女人;再命令爱与美女神阿芙罗黛堤(Aphrodite)淋上令男人疯狂的激素;女神雅典娜(Athena)教女人织布,制造出各颜各色的美丽衣织,使女人看来更加鲜艳迷人;完成所有手续后,宙斯派遣使神汉密斯(Hermes)说:“放入你狡猾多诈、欺骗耍赖、偷窃的个!”

一个完完全全的女人终于完成了。众神替她穿戴衣服,头戴兔帽、项配珠练、娇美如新娘。汉密斯出主意说:“叫这个女人潘朵拉(Pandora)吧,是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众神都赞同他的建议。古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朵拉则是礼物。“潘多拉”即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

宙斯于是命令汉密斯把女人带给普洛米修斯(Prometheus)的弟弟耶比米修斯(Epmetheus)成为他的妻子。耶比米修斯完全不同于普洛米修斯,生性愚蠢,普洛米修斯劝告他说:“如果宙斯送你任何东西绝不能接受。”但是耶比米修斯原本就愚笨,加上潘朵拉的诱惑,立即着迷于美色,忘掉普洛米修斯的交代,快快乐乐地接受了宙斯的赠礼。

潘多拉于是和耶比米修斯生活在一起。不久后,普洛米修斯带给耶比米修斯一个大箱子,并叮嘱一定不能打开,但潘朵拉是一个好奇心很重的女人,她想:“普通的一个箱子何必藏得这么隐密?而且又盖得这么繁,到底为什么呢?”趁耶比米修斯外出时,潘朵拉敲开了箱子。结果里面并没有潘朵拉所期待的东西,而是无数的灾祸虫害。在潘朵拉打开箱子以前,人类没有任何灾祸,生活宁静,那是因为所有的病毒恶疾都被关在箱中,人类才能免受折磨。由于潘朵拉的好奇和无知,灾祸们快乐地逃出来,从那时起,灾祸们日日夜夜、处处为害人类,使人类受苦。

慌乱中,潘朵拉及时地盖住大箱子,结果里面只留下了希望。因此,即使人类不断地受苦、被生活折磨,但是心中总是留有可贵的希望,才能自我激励。在死亡以前,希望永远存在,人生也绝对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还有一种说法是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他的弟弟厄庇透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他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被好奇心驱使,打开了那只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奸猾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后即以“潘多拉魔盒”喻会带来不幸的礼物;灾难的渊薮。

4、象牙塔

Ivory Tower(象牙塔)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ament, song of songs)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在第五首歌中,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Your neck is like an ivory tower. Your eyes are pools in Heshbon,by the gate of Bath-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这个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

把象牙塔比喻为学校是因为:

1.象牙之塔(象牙塔)Ivory tower,法语 la tour d'ivoire之译.

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Sainte-Beuve,Charles Augustin1804-1869)批评同时代消极?漫主义诗人维尼(Vigny,Alfred Victor17***-1863)的话.

本意为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的.

后用以比喩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的小天地(学者的现实社会,大学的硏究室等).

2.周作人使用了居住在高塔中的学者的比喻。有可能受到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的影响。

3.Ivory Tower(象牙塔)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ament, song of songs)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在第五首歌中,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 Your neck is like an ivory tower. Your eyes are pools in Heshbon,by the gate of Bath -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这个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

IvoryTower(象牙塔)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OldTestament,songofsongs)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雅歌》都是爱情之歌。在第五首歌中,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Yourneckislikeanivorytower.YoureyesarepoolsinHeshbon,bythegateofBath-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这个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

象牙塔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本世纪同时代消极浪漫诗人唯尼的话。

意指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

鲁迅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中去,到旋涡的中心里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lv0ry tower翻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

象牙塔(Ivory tower)一词,来自圣经《旧约·雅歌》。

“象牙塔”一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象牙塔 在汉语中,本指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场所。被誉为“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

周作人使用了居住在高塔中的学者的比喻。这有可能受到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的影响。鲁迅先生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中去,到旋涡的中心里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刘瑜《送你一颗***》里最打动你的一句话?

象牙塔

最早来自圣经。本意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

后来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Sainte-Beuve Charles Augustin1804-1869)在书函《致维尔曼》中批评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Vigny,Alfred Victor17***-1863))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

社会学术语

“象牙塔”一词后来被逐渐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是指“脱离

象牙塔

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在汉语中,象牙塔原指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的人,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主观幻想从事写作活动;外延涵义主要是“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大学,研究院正是这种地方。

周作人使用了居住在高塔中的学者的比喻。有可能受到厨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的影响。

大学校园教育术语

鲁迅先生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中去,到旋涡的中心里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现实中也有人误认为是高等学府之意,其实不然!

象牙塔只是一个概念,人们把它用在生活中是为了用来说明自己生活的不现实。

大学的生活固然美好,也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但毕竟那只是未来的人的一种想象。记得认清自己!

以上信息来自百度百科

望***纳 谢谢

象牙塔是什么意思啊?

一、第1章:谈读书

课外读书不在于有无时间,而在于决心,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青年时培养的兴趣可以使趣味终身受益,青年时养成的读书习惯也可以坚定意志。平时有学业和工作的书籍,但是仍需要课外书籍开拓视野,培养爱好。书的量大,质又良莠不齐,有必要选择性的阅读。

二、第2章:谈动

作为一个青年,颓唐沮丧很令人担心,但其实也是很难避免的。长辈常说年轻人“应该”富有朝气,你只需把这“应该”的话当耳旁风。人是属于自然的,也该顺应自然。可知愈是舒畅愈富生机,愈是闲闷愈是郁结。年轻人不如打网球,弹钢琴,种花草,就是谈笑,跑跳也可以发泄很多不快,带来很多美好。

三、第3章:谈静

人生真理,一半得之于活动,一半得之于感受。对于事物的意见不同,与人的感受有关。天才除了创造力,也与强烈的感受有关。可以领略趣味的人,也不至于岑寂了。

内心似一个空间,倒不必逃避现实,而是维持一个清净的心,也就可以为内心留出更多品位的空间。除了培养品位,静的修养也可以让人处变不惊,或是在与人的交往中感悟更多内心世界。

四、第4章:谈中学生与社会运动

有宣传青年务必革命的,有勒令学生不可参与运动的。主张者颇多,均为了自己的利益。话说文人相轻,立场不同者亦无不互为鄙薄得。然事之成立,没有可偏颇前行的。社会运动常流于大体和空谈,我们应该自上而下的认识自己的家丑,从自己处落实处。亦要做到民间去,学生须丢开架子,勿论清高。

五、第5章:谈十字街头

让学术贴近现实生活是走向十字街头,让学术的力量播撒到民众中也是走向十字街头。但是另一方面,学术走出象牙之塔到了十字街头之后,往往流于俗化(vulgarized )。十字街头上握有的最大权威是习俗。守旧是习俗,趋新也是习俗,若盲从附和,不***思索,无论新旧,亦皆是荼毒。

习俗对于维持社会安宁价值很大,但维持安宁不是社会的唯一目的,为了使社会翻新,习俗有时时打破的必要。我们社会需要站在十字街头向它宣战的人,我们从来不缺少维持习俗的人,可打破习俗却是一件难事。朋友,当你站在十字街头周围满是肤浅顽劣虚伪酷毒,不要妥协,不要堕落。

六、第6章:谈多元宇宙

人生有多面,它们各自有特殊的价值标准,可以把它们称为一种宇宙。宇宙的价值有其独立性,无法相互衡量。社会上最看重的莫过于道德宇宙。在科学的宇宙里,已经有很多人触犯当时道德宇宙的禁条了。美术的宇宙也是独立的,无关道德。恋爱的宇宙也应是独立的。

在道德宇宙中基于延绵种族的观点“应该”恋爱,但在恋爱的宇宙中恋爱是至上的、神圣的、纯真的。在恋爱中,身家财产学业名誉道德等观念每渗入一分,恋爱的纯真程度就少了一分。

七、第7章:谈升学与选课

在选校上,应避免自古袭来的“资格迷”,只把文凭当作混事做的敲门砖。求学最难得最有益的是诚恳的良师与爱的益友,若有这样的空气,便无所谓大学。在选科选课上,往往容易跟随社会中的显学。“学以致用”本不是一件坏主张,只是人的禀赋兴趣却都不同。

我认为,做学问做事业实是第二桩事,第一桩事是“生活”,是“享受”、“领略”、“培养生机”,所以我不赞成早谈专门,早走狭路。并非反对职业教育,而是应有宽大的自由教育为根基。

八、第8章:谈作文

我生平最大的憾事是幼时薄视艺事,现在与美术和艺术都一无所长。其次,我极羡慕他人做得好文章,所以也要劝年轻的好朋友多练习文章。在一切艺术里天资和人力都不可偏废,托尔斯泰不厌其烦地誊改,小泉八云每过二三日就誊改一次文章,大家都看到文字优美,却不知他们勤谨的态度。

学文如学画,既可以临帖,又可以写生,亦不可偏废。现多推崇新***和白话诗文,实读经和古诗文不可废弛,因新旧并无分别。很多领域要求学生作议论文,但应从描写文和记叙文入手,这两种***好了,议论文是很容易办的。

九、第9章:谈情与理

科学家在讨论事理时,对于规范与事实辨别极严,是为以事实推出规范,不可虚谈。此事上应从事实考虑生活是否可以完全受理性支配。心理学上的一个倾向是,行为的源动力是本能与情绪,***与痛感发于之后,则理智迟滞。

第二个倾向是弗洛伊德得心比之于大海,隐意识潜于水面左右着人的行为,理智难以驾驭感情,只能在事情发端后寻一些理由。由是,我们知道讨论的事实是生活不能完全受理智支配。

十、第10章:谈摆脱

黑格尔以为凡悲剧都生于两理想的冲突,其实人生亦复如是。人生的悲剧更在于站在歧路上只徘徊顾虑,既不肯舍,便无所取。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走向那里,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斯蒂文森论文,说文章之术在知遗漏(the art of omitting),生活诚如是。

十一、第11章:谈卢浮宫所得的一个感想

回望过去与如今又深又广的鸿沟,我们能看到现在的进步,可是在这飞跃的效率外,还应该有其他标准可估定的价值。最高品估定价值的标准一定要看重人的成分(humanelement)。

除了产品生产的机械和高效,我们希望作品能慰情,能为作者的力量气魄的结晶,能表现理想与希望。甚至不要只看成败,还要问背后的努力,是否为高尚理想与伟大人格之表现。青年行事,亦不必只为“效率”之价值。

十二、第12章:谈人生与我

我待我的方法,是将我拟作草木虫鱼的侪辈,在和风甘露中,在严暑寒冬中,只以活着为活着。这并不悲观,看春园万艳齐发,冬河凝霜积雪,却比叫苦的世人有生机多了。

我待世人的方法,亦如我见鸟雀营巢,蚁卵勾穴。对着纷纭扰攘,悲欢离合,也甚有趣味。悲剧尤使人动魄,世界完美之处便在于它的不完美,有缺陷方才有可能。

七子是哪七子?

象牙塔只是一个概念,人们把它用在生活中是为了用来说明自己生活的不现实或远离***之处。现实中也有人误认为是高等学府之意,大学的生活固然美好,也有很多令人向往的地方,可其毕竟只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想象。

在这到处尔虞我诈的繁杂社会中,象牙塔真是一方净土,虽然不是没有一点杂质,可正如象牙并非纯白,而是微黄甚至带有瑕疵,但是其人员结构简单,且专注于从事学术事业或教书育人,足以令人神往了。

扩展资料:

本义由来

象牙塔(Ivory tower),是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ament, song of songs)第7章第4节,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曾作诗歌1005首,其中爱情之歌《雅歌》第五首歌中由来的。

诗歌中描写道,歌新郎是这样赞美新娘的,“…Your neck is like an ivory tower. Your eyes are pools in Heshbon,by the gate of Bath-rabbim….”(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

很清楚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19世纪法国诗人、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查理·奥古斯丁(Sainte-Beuve Charles Augustin1804-1869)在书函《致维尔曼》中批评同时代的法国浪漫主义诗人维尼(Vigny,Alfred Victor17***-1863))。

作品中的悲观消极情绪,主张作家从庸俗的资产阶级现实中超脱出来,进入一种主观幻想的艺术天地,象牙之塔。

百度百科-象牙塔

大学为什么叫做象牙塔

“七子"是历史上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丧失领土***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大连旅顺.

在***“一国两制”的理论指导下,19***年我们从英国人手中顺利地收复了香港(包括九龙)的***。 今年12月20日即将从葡萄牙人手中收复最后一块失地澳门,雪洗百多年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在整个亚洲也扯 下了欧美殖民主义国家的最后一面国旗。可以说这也是庆祝共和国五十周年最闪亮的一个光点。

最近,我看了中国革命博物馆举办的《为了共和国的诞生——革命英烈事迹展览》和中央电视台的专题片 《澳门岁月》片头小女孩深情地唱的主题歌《澳门》,不禁使我记起了为共和国献身的烈士和《澳门》歌词的 作者闻一多先生,今年也正是他的百年诞辰纪念。

闻一多原名家骅,字友三,号一多,湖北浠水县陈家岭人。生于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公元1899年 11月24日),于1946年7月15 日被***特务暗杀,享年47岁。他在短促的生命历程中,完成了著名诗人、学 者和民主战士的人生三部曲。其实他为祖国人民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又何止于此呢?与他在“西南联 大”共事的英国教授白英所著《闻一多印象记》中说:“1946年4月遇难前夕, 闻一多生活在经济极度苦难中 ,人们鼓励闻一多离开中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要他夏天到美国去,但他不顾个人困苦拒绝了。这位沉静的学者 的才华是无限的……在‘联大’所有教授中最为知名,是一个有着极温和的微笑和极成熟的头脑的人物。”这 代表了海内外学者对闻先生的崇敬和高度的评价。他早年留学美国,专攻西洋绘画和文学,先后进入芝加哥美 院、珂罗拉夫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刻苦攻读,在绘画艺术和理论研究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经过对比研究,得 出了“西洋画实在没有中国画高”的结论,后来就把绘画专业搁置起来了。他的篆刻艺术也驰名当代,但只是 在抗战后期昆明的物价飞涨,在他那菲薄薪俸无法维持八口之家生计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利用业余时间干了些 执刀治印的手工业劳动。友人浦江清为他撰写的《小启》说:“浠水闻一多先生,文坛先进,经学名家。辨文 字于毫芒,几人知己;谈风雅之源始,海内推崇。zhuó@①轮老手,积习未忘,占毕余暇,留心佳冻。惟 是温馨古泽,徒激赏于知交;何当琬琰名章,共榷扬于并世。”一时学苑名宿,署名者九人之多。但这些书画 篆刻之佳技,他只偶尔为之。在那苦难忧患的年代,他把一腔热血倾注在教育上,成为中外知名的教育家。

闻先生在“五四”运动时期的学生时代,有九年是在北京清华学校度过的。面对灾难深重的祖国和人民, 他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去。他以笔为武器,发表了不少诗歌和文章。他早期主要成就是在新诗的创 作上,曾先后出版过著名的《红烛》和《死水》两部诗集。从而在新诗坛上的名望可与胡适、郭沫若、徐志摩 等人相颉颃,而在题材意境和技巧风格方面又可谓独树一帜

1922年7月赴美留学后, 他亲身感受帝国主义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的铜臭文化对人民的危害。美国野 蛮的种族歧视,尤其是华侨所受的侮辱和压迫,更使他满怀悲愤。他在写给父母的信中说:“一个有思想之中 国青年留居美国之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俟后年年底我归家度岁时,当与家人围炉絮谈,痛哭流涕,以泄余 之积愤,我乃有国之民,我有五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我有何不若美人者?将谓吾人不能制之枪炮,遂不若 彼之光明磊落乎?总之,彼之贱视吾国人者一言难尽。”他为了抒发不平,发表了著名的《洗衣歌》,其中一 段是:

你说洗衣的买卖太***,

肯***的只有唐人不成?

你们的牧师他告诉我说:

耶稣的爸爸做木工出身。

你信不信?你信不信?

这期间他还写了《我是中国人》、《七子之歌》、《醒呀》、《长城下的哀歌》等爱国诗篇。他对中国革 命先驱先生崇拜之至,在美国纽约听到逝世的消息,他悲痛异常,参与筹备在那里举行的隆重追 悼大会,会场上先生的遗像,就是闻一多所绘。并写了《南海之神》一诗,赞颂反帝反封建的伟 大历史功绩。

闻一多在美国留学三年,终于厌倦了那里的生活,比预期提前一年返回他思念和热爱的祖国。回国后,他 先后在上海、青岛、北京、昆明等地大学任教,全心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这期间,他除了热心青年教育, 关心他们健康成长之外,还决心按照现代的新观点,探索研究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化,并在《周易》、《庄子》 、《诗经》、《楚辞》和唐诗、古代神话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抗日战争以后,国难当头,人民涂炭。他蓄须明志,跋涉数千里来到大后方昆明坚持工作,从此逐步走出 埋首古籍的“象牙之塔”。在中国***的领导感召下,与广大爱国青年一起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斗争,于19 44 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 积极反对***勾结美帝发动内战及其专制独裁的统治。1946年7月1 5 日上午在参加李公朴追悼会上,他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怒斥***派的演说,下午在昆明的街头即被国民 党特务。噩耗传出,激起了昆明和全国各地革命人民的震怒和***。***领导***、朱德、周恩来等发 表了唁电和讲话,给予高度评价。***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 党的***,宁可倒下,不愿屈服……我们应该写闻一多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悠悠岁月, 五十多年过去了,今年迎来了闻一多百年华诞。让我们永远纪念他,他的学问品德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 激励中华儿女奋发向上,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

专题片《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澳门》,是闻一多所写的《七子之歌》的首章,发表于1925年7月4日。这 时26岁的闻一多刚从美国留学回到祖国,也是上海“”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反帝爱国运 动的时候。《七子之歌》是一首向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史诗,是以诗的语言和形式讲述近代中国丧权辱国 割地赔款的民族灾难史。由于他留美三年,对异族统治下同胞的悲惨生活有切肤之痛,于是想起了《凯风》诗 中七子的哀怨,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这首感人的诗篇。

在这首诗的前面,作者写了一个较长的序言:“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 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其悲 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 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兴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 国人视之漠然, 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 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为什么作者要仿《诗经·凯风》之义而作呢?因为《诗经》是当时青年学子普遍习诵的读本,引以为典故 ,可增加读者的兴趣和联想,增强诗的感染力。下面先将这段序文稍加解析:

邶,是周灭商后分封的小国,在商都朝歌以北(属今河南汤阴地区)。邶国民歌称邶风,是《诗经》中十 五国风之一。《凯风》为邶风第七篇,首句“凯风自南”的开头二字,即用作诗的篇名。全诗共四章十六句六 十四字,写一母亲欲弃其七个孩子离家而去,七子向母自责哀告,以回母之心。闻一多有感失地同胞失怙于祖 国,受异族之压迫,遂仿此诗用拟人手法将先后割让租借出去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 旅顺大连七地,各为一章,写成《七子之歌》。全诗格调一致,每章七行,最后一句都是“母亲!我要回来, 母亲!”读之感人至深,并以激励国人要像法国人那样收复失地。ALSACE——LORRAINE(阿尔萨斯——洛林) 位于法国东北部,1871年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将此地区割让给德国,历时47年,终于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 战后收回。最后作者提出只要我们团结战斗,丧失的国土一定会很快回收。

下面是《澳门岁月》的主题歌《澳门》歌词: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我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澳门是位于广东省珠江口西岸的一个半岛。据文献记载,早在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葡商人在明*** 官员同意下,开始租住这个半岛的一隅。那时“澳门”这名字尚未出现,半岛南端古称濠镜澳,其名已著于《 明史》。以“澳南环有二湾,规圆若镜也。”后来称为澳门,则因澳有南台、北台二山,相对如门,故名。其 地在明成化年间(1465—1487)闽粤两地人民即在此修建有阿妈神庙,所以初来的葡人即以“妈港(MACAO)” 名之。诗中说“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请叫我的本名“澳门”。葡人从明代开始租用这块土地,到1925年时 已达三百多年,但是澳门同胞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信仰不会改变,中华民族深厚博大的文化传统是任何人也改变 不了的。澳门同胞的灵魂永远属于祖国,他们日夜期盼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发展,葡人 在澳门占用的范围不断扩大。直到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中葡签订《和好通商条约》,允准葡人“永居管理 ”,澳门才真正沦为殖民地。但一百年后的1987年,中葡签订《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明确规定于1999 年12月20日由中国收回***。

闻一多先生的这首诗,充满了赤子依恋母亲的深情,由澳门的小姑娘演唱,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听了都 会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

澳门是西方殖民者侵占最早也是收回最晚的一块中国领土,我们即将在年内收复。诗中所述其它六地,此 前均已回归。各章的原诗从略,只将收复的情况略作介绍,以告慰闻一多先生的英灵并使读者了解历史全貌。

香港: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割让给英国,直至19***年7月1日收复。

台湾:1895年根据中日《马关条约》割让给日本,已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收复(现仍由***残余 盘踞,尚待完成统一大业)。

威海卫:1889年被德国强行租占,1930年收复。

广州湾:湛江港之旧称。1898年中法签订《租借广州湾条约》为法国侵占。1943年转为日本占领。1945年 签订《中法交收广州湾租借地专约》,归还中国,现建为湛江市。

九龙:1860年英国侵占九龙尖沙嘴,1898年又强行租借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附近岛屿。已于19***年7月1日与 香港一同收复。

旅顺、大连:1898年签订《中俄会订条约》,被帝俄租借。日俄战争后曾被日本侵占。1950年起中苏共管 ,1955年由中国收回

大学的本质是什么?

在汉语中,象牙塔本指忽视现实社会丑恶悲惨之生活,而自隐于其理想中美满之境地以从事创作的人,意为超脱现实社会,远离生活之外,躲进孤独舒适的个人小天地,凭借头脑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如今涵意“比喻脱离繁杂多变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文学家和艺术家、科学家)的小天地,专心从事学术事业的人”,其被誉为“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

而大学就是读书人的小天地,所以大学被称为象牙塔。

扩展资料:

“象牙塔”这个词出自《圣经》《雅歌》第七章第四节中新郎对新娘的赞美。新郎是这样说的:“你的颈项如象牙塔,你的眼目像希实本巴特那拉并门旁的水池。”这里的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这个词后来逐渐被用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主要是指的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周作人曾用“居住在高塔中的学者”的比喻,是受到川白村《走出象牙之塔》的影响。鲁迅先生曾号召革命的文艺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会中去,到旋涡的中心里去这样才能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好作品。

百度百科—象牙塔

大学的本质观点不一,莫衷一是。下面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顾明远的观点。

顾明远曾说大学的本质是求真育人。求真就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育人就是培养真才实学的人才。大学从她产生那天起,就是一群学者自由研究学问的地方,同时在研究学问的过程中培养人才。当初以培养文科神职人员、法律人员、医生等为主。经过几百年的变迁,大学的职能有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科学技术与生产的结合,迫使大学走出象牙之塔,为社会服务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一方面大工业生产需要大学为它创新知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学需要从企业获得资金,才能更新设备、聘任高水平的教师,学校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是大学的本质没有变化。为社会服务也需要建立在知识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没有创新的知识,如何为社会的发展服务?没有人才的培养,谁去为经济发展创造财富?因此,大学的本质仍然是求真育人。大学不同于其他研究机构,研究机构的任务是单纯地研究学问,虽然参加研究的青年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成长,但人才的培养不是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大学是既要开展学术研究又要培育人才,两者是结合的,只有开展学术研究,创造新的知识、新的学术,才能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大学如果泛指高等教育而言,那么,近百年来已从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大众教育阶段,即由少数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大批人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也就是我们常常引用的马丁?特罗(Martin Trow)的定律:高等教育毛入率超过15%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超过了50%为普及高等教育阶段。那么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以后,大学的本质有没有变化呢?我认为,高等教育在层次结构上有了变化,但大学的本质没有变。大众教育阶段的高等学校有了层次的差别,有一批研究型大学,大批的本科教学为主的大学、学院,还有一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等专科学院。如果按照中国的称呼都把它们称为大学的话,它的职能的构成会有所调整,但求真育人的本质没有变。即使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他们不以研究学术为主要任务,但仍然要追求真理,追求知识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特别是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创新,怎么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

大学文化应是高骓文化

大学文化就是要围绕着大学的本质来建设。大学应该是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生机勃勃的、具有青春活力的文化,集高大、深厚、浓郁、清新于一体,是一种高雅文化。文化有高雅文化、低俗文化之分。大学是学术的殿堂、知识分子荟萃的地方、是社会的最高学府,大学应该具有高雅的文化,培育高雅的人才,引领社会的风尚。

大学文化体现在学风上,学校学风好坏,关系到学校的质量。学风问题,就是学校办学的理念问题、师生的思想方法问题、工作态度问题。大学学风建设要以学术为中心,应该具有追求真理、独立思考、批判创新、敬业爱生、严谨笃学、团队合作的精神。教师为了追求真理,把学术视为自己的生命;为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学生为了追求真理,志存高远、孜孜以求,爱师更爱真理,这样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学校管理要以学术为中心,充分尊重教授治学的权利,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师生服务。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一个和谐进取的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