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风行草偃是什么意思
1.论语中有哪些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2.草靡风行的意思
3.急!出自论语的成语,50个,一定要翻译句子的意思!
4.形容论语好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
5.四字成语什么从甚什么意思是什么
6.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论语中有哪些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1、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然。"
3、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另有
1.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
2.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称赞孔子 才德兼备,学识渊博,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
3.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也.(俑者,古时制作用於殉葬的木偶,孔子觉得俑的面目与人非常相似,用以殉葬十分残忍,故孔子厌恶创始者的不仁.)后引申以作俑指创先制造坏事,首开恶例.现今孔庙的神龛内不设偶像崇拜,亦无孔子塑像.台中孔庙正殿内有书写雕刻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神位牌为贴金箔九龙所蟠护,是民族艺术薪传奖木雕大师李松林先生之作品.
4.万仞宫墙
《论语.子张》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闚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寓意孔夫子学问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进,并无捷径,唯有进黉门或泮宫(皆古代学校)潜心修习,才能窥其堂奥.
道听涂说 《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随便听来的话,又随便传说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5.患得患失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未得到官位时,处心积虑谋取官位,得到官位则忧心失掉官位,那便什麼事都做得出来.)
6.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选择风俗淳朴的居所,人才会如沐春风,德行才会有进步.
7.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遇到比自己贤能的人不应嫉妒,学习对方的优点,使自己改进向善,成为贤能的人.
8.慎终追远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守丧尽礼,祭祀尽诚,以追念远祖,民间的习俗就会趋於淳厚朴实.)
9.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不要胡乱树立自己的学说,免得贻笑众人.应该尊重先贤,传述正统的思想而不擅自创作.
10.暴虎凭河
《论语.述而》暴虎凭河,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赤手空拳与猛虎相搏斗,泅手渡河,了也毫不悔悟,我不能和这种胡作非为有勇无谋的人同进同出.
11.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一个四角形作譬喻,列举一个角而不能推想其余三个角的人,我是没有兴趣再教导他了.)
12.巧言令色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口头上说些甜言蜜语奉承谄媚的话,是缺乏德性修养的人.
13.过勿惮改
《论语.学而》贤者勇於认错勇於改进,并时时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
14.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十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言他三十岁的时候,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能独立自主,且合乎礼节的要求.)
15.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追溯过去并研讨当时的情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16.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立志成为伟大人物,应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
17.周而不比
《论语.为政》与人交际应酬,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不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
18.见义勇为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被利益所诱感或为保护自己而畏缩不前是没有勇气的人.)
19.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对於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20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21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22.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天修养的文彩与天生朴素的本质,两相调和适当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君子.)
23.先难后获
《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於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24知者乐水
《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赏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态,他的心灵也如同水一般清莹透澈.
25.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万古坚贞,绝不因一时的利害和荣辱,而动摇自己的意志.
26.行不由径
《论语.雍也》选择捷径的人,往往因操之过急而走头无路.
27.箪食瓢饮
《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形容颜回饮食简单安贫乐道.)
28.任重道远
《论语.泰伯》背负沉重使命,迈向遥不可及的旅程,以贯彻仁道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
29.后生可畏
《论语.子罕》年轻人只要肯发愤苦读努力工作,将来的前途无可限量,是令人敬畏的.
30.苗而不秀
《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幼苗虽然发芽,不抽穗不开花,有的虽已抽穗但却不结果实.喻人人称其神童的人,长大成人后,可能变得平庸无能)
31.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笼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34.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道理应该力求中庸,不偏不倚,过与不及,同样不合理.
35.非礼勿视
《论语.颜渊》对待没有礼貌的人,应当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适应了非礼的事,便会渐渐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36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尽力克服私欲的诱惑,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适度与社会民众的精神合一,这就是实践仁道的善政.)
37.成仁之美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不发掘别人的缺陷,反会表扬别人的优点和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38察言观色
《论语.颜渊》洞悉对方的言谈,并考察他的动机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39.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加诸於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
40.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交友以诗书,礼乐的修养做为朋友情谊的基础.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
41.近悦远来
《论语.子路》近者说,远者来.(治理国家道先使周遭的人士,对您的政绩满意欢愉,远方的民众也会感佩您的仁政来归顺你.)
42.行己有耻
《论语.子路》对自己的过失,有羞耻反悔的心,随时自我警惕.
43.刚毅木讷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言谈迟钝,是接近仁者的风范.
44.怨天尤人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对我苛薄,也不责怪别人不能体谅我.)
45.以德报怨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应该以公正报答仇怨,以恩惠报答恩惠.)《老子三章》报怨以德.(对於自己有怨雠的人用德来回报他,最后也会被感化.)
46.言不及义
《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没讲一句正经的话,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不会有什麼成就.)
47.当仁不让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於师.(在为仁的大道理上,虽然面对师长,也不必谦让.)
48驷不及舌
《论语.颜渊》一旦失言犯了过错,纵使鞭策四匹马的快车去追,也追不上了.一言即出四马难追,讲话宜特别注意,免得祸从口出.
49.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於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升堂入室喻研究学问,已达高明精微的境界.但此句言子路未入室,即说明子路尚未达到孔子的理想境界.)(同豋堂入室)
50.六尺之孤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做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51.战战兢兢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容凡事小心谨慎.)
草靡风行的意思
比喻 道德 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成语例句: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繁体写法: 艸靡风行
草靡风行的近义词: 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加草以风, 风行草从 见“ 风行草偃 ”。
成语语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英语翻译: where the wind passes,the grass bends--the inferiors imitate the superiors.
急!出自论语的成语,50个,一定要翻译句子的意思!
孔子的成语有: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篇》)释: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7) 既往不咎:“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八佾篇》)释:已经做了的事不便再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便再挽救了,已经过去的事不便再追究了。
(8) 尽善尽美:“尽善矣,又尽美也。” (《八佾篇》)释:美极了,而且好极了。
(9) 见贤思齐:“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篇》)释: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10) 文质彬彬:“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篇》)释: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君子。
(11) 敬而远之:“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雍也篇》)释:严肃地对待鬼神,但并不打算接近他,可以说是聪明了。
(12) 举一反三:“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篇》)释:教给他东方,他却不能由此推知西、南、北三方,便不再教他了。
(13) 暴虎冯河:“暴虎冯河,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述而篇》)释: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
(14) 三月不知肉味:“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述而篇》)释:孔子在齐国听到韶的乐章,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
(15) 乐在其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述而篇》)释: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臂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16) 择善而从:“多闻,择善而从。” (《述而篇》)释:多多地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接受。
(17) 任重道远、而后已:“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篇》)释: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方休,不也遥远吗?
(18) 空空如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子罕篇》)释:有一个庄稼汉问我,我本是一点也不知道的。
(19) 循循善诱:“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子罕篇》)释: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的知识,有用一定的礼节来约束我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20)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子罕篇》)释: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21) 升堂入室:“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先进篇》)释:由么,学问已经不错了,只是还不够精深罢了。
(22) 过犹不及:“子曰:‘过犹不及。’” (《先进篇》)释: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都不好。”
(23) 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颜渊篇》)释:天下之大,到处都是好兄弟——君子又何必着急没有好兄弟呢?
(24) 成人之美:“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颜渊篇》)释: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25) 察言观色:“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颜渊篇》)释:怎样才是达呢?品质正直,遇事讲理,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颜色,从思想上愿意对别人退让。
(26) 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篇》)释: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坚决。
(27) 怨天尤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宪问篇》)释: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
(28) 一以贯之:“非也,予一以贯之。” (《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31) 言不及义:“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卫灵公篇》)释:同大家整天在一块,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喜欢买弄小聪明,这种人真难教导。
(32) 因人废言:“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卫灵公篇》)释:君子不因为人家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好话。
(33) 当仁不让:“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篇》)释:面临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34) 性相近,习相远:“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阳货篇》)释: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35) 杀鸡焉用宰牛刀:“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阳货篇》)释: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
(36) 色厉内荏:“色厉而内荏,譬如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阳货篇》)释:颜色严厉,内心怯懦,若用坏人作比喻,怕像个挖洞跳墙的小偷罢!
(37) 道听途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阳货篇》)释:听到道路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应该革除的作风。
(38) 患得患失:“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 (《阳货篇》)释:当他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生怕得不着。已经得着了,又怕失去。
(39)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阳货篇》)释: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事也不做,不行的呀!
(40)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子张篇》)释: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孟子的成语有:
(1)五十步笑百步:“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梁惠王》)释:(逃跑的士兵)有的一口气跑了一百停住脚,有的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五十步的士兵竟来耻笑跑一百步的士兵,(说他胆子太小),行不行?
(2)引领而望:“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梁惠王》)释:如果有一位不好的君主,那么,天下的老百姓都会伸长着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3)君子远庖厨:“是以君子远庖厨。” (《梁惠王》)释:君主把厨房摆在远离自己的场所,就是这个道理。
(4)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梁惠王》)释:我的目力能够把秋天鸟的细毛看得分明,一车子柴火摆在眼前却瞧不见。
(5)挟泰山以超北海:“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梁惠王》)释:把泰山夹在胳臂底下跳过北海,告诉人说,“这个我办不到。”这真是不能。
(6)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梁惠王》)释:以您这样的作法满足您这样的欲望,好像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
(7)寡不敌众:“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梁惠王》)释:人口稀少的国家不可以跟人口众多的国家为敌,弱国不可以跟强国为敌。
(8)与民同乐:“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梁惠王》)释:这没有别的原因,只是因为同百姓一同娱乐罢了。
(9)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释:和天下的人同忧同乐,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于他的,是从来不曾有的事。(注: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化于此)
(10)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释:齐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11)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梁惠王》)释:如果燕国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热(指灾难更加深了),那只是统治者由燕转为齐罢了。
(12)救民于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3)箪食壶浆:“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梁惠王》)释:如今燕国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里的百姓认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的苦难中解救出来,因此都用筐盛着干饭,用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
(14)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梁惠王》)释: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样去对待人家,人家将怎样回报你。
(15)解民倒悬:“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公孙丑》)释:现在这个时候,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实行仁政,老百姓的高兴,正好像被人倒挂着而给解救了一般。
(16)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公孙丑》)释: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这个时代才行。
(17)具体而微:“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公孙丑》)释:冉牛、闵子、颜渊大体近于孔子,却不如他那样的博大精深。
(18)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公孙丑》)释:圣人远远超出了他那一类,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从有人类以来没有比孔子还要伟大的。
(19)心悦诚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公孙丑》)释: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人家才会心悦顺服。
(20)返求诸己:“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公孙丑》)释:如果没有射中,不埋怨那些胜过自己的人,返躬自问罢了。
(21)与人为善:“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公孙丑》)释: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自己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22)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公孙丑》)释:我既没有固定的职务,又没有进言的责任,那我的行动,难道不是宽舒得有无限的回旋余地吗?
(23)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孙丑》)释:君子不抱怨天,不责怪人。
(24)此一时,彼一时:“彼一时,此一时也。” (《公孙丑》)释:那又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
(25)舍我其谁:“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释:在今日的社会里,除开我,还有谁呢?
(26)为富不仁:“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滕文公》)释: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要仁爱便不能发财致富。
(27)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滕文公》)释:若是不等到爹娘开口,不经过媒人介绍,自己便钻洞扒门缝来互相窥望,爬过墙去私会,那么,爹娘和社会人士都会轻视他。
(28)乱臣贼子:“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滕文公》)释: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乱的臣子、不孝的儿子才有所害怕。
(29)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离娄篇》)释:自己残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己抛弃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30)不虞之誉:“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离娄篇》)释:有意料不到的赞扬,也有过于苛求的诋毁。
(31)好为人师:“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篇》)释: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32)何出此言:“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离娄篇》)释:老师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33)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离娄篇》)释:不孝顺父母的事情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
(34)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离娄篇》)释:快乐一发生就无法休止,无法休止就会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起来了。
(35)不为己甚:“仲尼不为己甚者。” (《离娄篇》)释:孔子是做什么事都不过火的人。
(36)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离娄篇》)释:蓄积很深,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
(37)夜以继日:“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离娄篇》)释:抬着头考虑,白天想不好,夜里接着想。
(38)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万章》)释:三年后,太甲悔过,自己怨恨,自己悔过。(艾,音yi)
(39)先知先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万章》)释: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觉者来使后知后觉者有所觉悟。
(40)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万章》)释:“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乐,先敲钵钟,最后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终的一样。
(41)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万章》)释:(俗话说),“一再拒绝人家的礼物,这是不恭敬。”为什么呢?
(42)越货:“杀越人于货,闵不畏,凡民罔不憝。”(《万章》)释:(《尚书 康诰》)说,“杀别人,强夺财物,横强不怕,这种人,是没有人不痛恨的。”
(43)茁壮成长:“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万章》)释:(孔子曾经做过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说,“牛羊都壮实地长大了。”
(44)知人论世:“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万章》)释: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们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们那一个时代。
(45)一暴(pu)十寒:“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释:纵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冷它十天,没有能够再长的。
(46)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告子章》)释:假使让弈秋(下棋高手)教授两个人下棋,其中的一个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话。
(47)舍生取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告子章》)释:如果两者(生命和义)不能并有,便牺牲生命,而要“义”。
(48)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告子章》)释:如今行仁的人,好象用一杯水来救一车柴木的火焰,(结果连他们已实行的这点点仁都会消失的)。
(49)言归于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告子章》)释:所有我们参加盟会的人订立盟约以后,完全恢复旧日的友好。
(50)以邻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 (《告子章》)释:如今你却使水流到临近的国家去。
(51)习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尽心章》)释:如此做去,却不明白其当然;习惯了却不深知其所以然。
(52)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尽心章》)释:穷困便独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3)不言而喻:“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章》)释:(君子的本性,仁义礼智)至于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动作上,不必言语,别人一目了然。”
(54)引而不发:“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尽心章》)释:君子(教导别人正如射手,)张满了弓,却不发箭,作出跃跃欲试的样子。
(55)仁民爱物:“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尽心章》)释:君子亲爱亲人,因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因而爱惜万物。
(56)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急。” (《尽心章》)释:智者没有不该知道的,但是急于当前重要工作。(仁者没有不爱的,但是务必先爱亲人和贤者)。
(57)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尚书》,不如无《尚书》。” (《尽心章》)释:完全相信《尚书》,那还不如没有《尚书》。
(58)茅塞顿开:“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 (《尽心章》)释:山坡的小路只一点点宽,经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条路;只要有一个时候不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
(59)言近旨远:“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尽心章》)释:言语浅近,意义却深远的,这是“善言”。
(60)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尽心章》)释:(这种人)同流合污,(所以说他是贼害道德的人)。
其他的
查字典去吧
参考资料:
1. 出自《论语》里的成语及意思
犯上作乱:指人民的反抗、起义。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专表情。形属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入孝出悌入孝出弟——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告往知来——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
2. 出自《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学而不厌
拼 音:xué ér bù yàn
解 释: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出 处回:《论语·述而》:“默答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诲人不倦
拼 音:huì rén bù juàn
解 释:诲:教导;诱导;倦:厌烦.指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出 处:《论语·述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不耻下问
拼 音:bù chǐ xià wèn
解 释: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出 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 论语中有哪些成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1、不耻下问 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 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然。"
3、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 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 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 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 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 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另有
1.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
2.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称赞孔子 才德兼备,学识渊博,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乐,集众音之大成.)
3.始作俑者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也.(俑者,古时制作用於殉葬的木偶,孔子觉得俑的面目与人非常相似,用以殉葬十分残忍,故孔子厌恶创始者的不仁.)后引申以作俑指创先制造坏事,首开恶例.现今孔庙的神龛内不设偶像崇拜,亦无孔子塑像.台中孔庙正殿内有书写雕刻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神位》,神位牌为贴金箔九龙所蟠护,是民族艺术薪传奖木雕大师李松林先生之作品.
4.万仞宫墙
《论语.子张》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闚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寓意孔夫子学问道德高深,若要求取上进,并无捷径,唯有进黉门或泮宫(皆古代学校)潜心修习,才能窥其堂奥.
道听涂说 《论语.阳货》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随便听来的话,又随便传说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
5.患得患失
《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未得到官位时,处心积虑谋取官位,得到官位则忧心失掉官位,那便什麼事都做得出来.)
6.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选择风俗淳朴的居所,人才会如沐春风,德行才会有进步.
7.见贤思齐
《论语.里仁》遇到比自己贤能的人不应嫉妒,学习对方的优点,使自己改进向善,成为贤能的人.
8.慎终追远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守丧尽礼,祭祀尽诚,以追念远祖,民间的习俗就会趋於淳厚朴实.)
9.述而不作
《论语.述而》不要胡乱树立自己的学说,免得贻笑众人.应该尊重先贤,传述正统的思想而不擅自创作.
10.暴虎凭河
《论语.述而》暴虎凭河,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赤手空拳与猛虎相搏斗,泅手渡河,了也毫不悔悟,我不能和这种胡作非为有勇无谋的人同进同出.
11.举一反三
《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用一个四角形作譬喻,列举一个角而不能推想其余三个角的人,我是没有兴趣再教导他了.)
12.巧言令色
《论语.学而》巧言令色,鲜矣仁.(口头上说些甜言蜜语奉承谄媚的话,是缺乏德性修养的人.
13.过勿惮改
《论语.学而》贤者勇於认错勇於改进,并时时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样的过错.
14.三十而立
《论语.为政》十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言他三十岁的时候,不论在精神或物质上都能独立自主,且合乎礼节的要求.)
15.温故知新
《论语.为政》追溯过去并研讨当时的情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16.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立志成为伟大人物,应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
17.周而不比
《论语.为政》与人交际应酬,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不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
18.见义勇为
《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被利益所诱感或为保护自己而畏缩不前是没有勇气的人.)
19.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对於己经成为过去的事,不要再苦苦追究,或说些悔不当初的话.
20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遇到困惑难解的事情,恭敬地请教比自己年轻或地位比自己低贱的人,并不是不件可耻的事.
21闻一知十
《论语.公冶长》回也闻一以知十.(形容颜回十分地聪慧,有推演事理的能力.)
22.文质彬彬
《论语.雍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天修养的文彩与天生朴素的本质,两相调和适当的人,才是名符其实的君子.)
23.先难后获
《论语.雍也》有仁德的人凡事总比别人先尝苦头,而对於应得的利益从不斤斤计较,这便是仁者的风度.
24知者乐水
《论语.雍也》有智慧的人欣赏流水悠然自得的姿态,他的心灵也如同水一般清莹透澈.
25.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仁者的心如同山岳的万古坚贞,绝不因一时的利害和荣辱,而动摇自己的意志.
26.行不由径
《论语.雍也》选择捷径的人,往往因操之过急而走头无路.
27.箪食瓢饮
《论语.雍也》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形容颜回饮食简单安贫乐道.)
28.任重道远
《论语.泰伯》背负沉重使命,迈向遥不可及的旅程,以贯彻仁道作为自己终身的任务.
29.后生可畏
《论语.子罕》年轻人只要肯发愤苦读努力工作,将来的前途无可 *** ,是令人敬畏的.
30.苗而不秀
《论语.子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幼苗虽然发芽,不抽穗不开花,有的虽已抽穗但却不结果实.喻人人称其神童的人,长大成人后,可能变得平庸无能)
31.功亏一篑
《论语.子罕》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堆聚一座山只差一笼土沙即可完成,但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34.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道理应该力求中庸,不偏不倚,过与不及,同样不合理.
35.非礼勿视
《论语.颜渊》对待没有礼貌的人,应当避免接近他,一但人适应了非礼的事,便会渐渐失去坦白公正的心,不能主持公道.
36克己复礼
《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尽力克服私欲的诱惑,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作法,凡事保持适度与社会民众的精神合一,这就是实践仁道的善政.)
37.成仁之美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不发掘别人的缺陷,反会表扬别人的优点和善行,成全别人的好事,不成全别人的坏事.)
38察言观色
《论语.颜渊》洞悉对方的言谈,并考察他的动机原由,才有深入的了解.
39.风行草偃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在上位者的德政好比是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风加诸於草上,草必定会随风仆倒.)
40.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 论语.颜渊》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交友以诗书,礼乐的修养做为朋友情谊的基础.以朋友的学问道德作为自己的榜样.)
41.近悦远来
《论语.子路》近者说,远者来.(治理国家道先使周遭的人士,对您的政绩满意欢愉,远方的民众也会感佩您的仁政来归顺你.)
42.行己有耻
《论语.子路》对自己的过失,有羞耻反悔的心,随时自我警惕.
43.刚毅木讷
《论语.子路》刚毅木讷,近仁.(公正无欲,果敢坚忍,性情质朴,言谈迟钝,是接近仁者的风范.
44.怨天尤人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不埋怨上天对我苛薄,也不责怪别人不能体谅我.)
45.以德报怨
《论语.宪问》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应该以公正报答仇怨,以恩惠报答恩惠.)《老子三章》报怨以德.(对於自己有怨雠的人用德来回报他,最后也会被感化.)
46.言不及义
《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一群人整天聚在一起,没讲一句正经的话,好卖弄小聪明,这种人不会有什麼成就.)
47.当仁不让
《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於师.(在为仁的大道理上,虽然面对师长,也不必谦让.)
48驷不及舌
《论语.颜渊》一旦失言犯了过错,纵使鞭策四匹马的快车去追,也追不上了.一言即出四马难追,讲话宜特别注意,免得祸从口出.
49.升堂入室
《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奚为於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升堂入室喻研究学问,已达高明精微的境界.但此句言子路未入室,即说明子路尚未达到孔子的理想境界.)(同豋堂入室)
50.六尺之孤
《论语.泰伯》可以托六尺之孤.(做人应该达到这种地步,把年幼的孤儿托附给你,而你能使对方放心完全信任你.)
51.战战兢兢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形容凡事小心谨慎.)
4. 论语的成语及解释
1、不耻下问;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论语·公治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不得其;指人不得善终。《论语·先进》:"若由也,不得其然。" 3、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语出《论语·泰伯》 5、从心所欲;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当仁不让;语本《论语·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朱熹注:"当仁,以仁为之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后来泛用"当仁不让"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7、恶衣恶食;粗劣的衣食。《论语·里仁》:"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8、发愤忘食;用功学习,努力工作,忘记了吃饭。《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爰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女,同"汝",你;爰,何。)后泛用以形容十分勤奋。 9、犯上作乱;犯上:触犯长上;作乱:指造反。《论语·学而》:"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10、割鸡焉用牛刀;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论语·阳货》:"子之武城,闻弦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也作"杀鸡焉用牛刀"。 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语出《论语·卫灵公》。 12、好行小惠;惠:同"慧",聪明。原指好耍小聪明。《论语·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后也指爱施小恩惠。 13、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这里指敬服。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后多用此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14、诲人不倦;诲:教导。教人时不嫌疲劳。形容教导特别耐心。《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5、惠而不费;惠:施惠,给人以好处;费,耗费。施惠于人,自己又无所耗费。《论语·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后来常用以形容有实利而不多费钱财。 16、家喻户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人皆知。《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程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 17、见义勇为;看到了争议的事情就奋勇地去做。语本《论语·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 18、举一反三;比喻从懂得的一点,类推而知道其他的,形容善于类推,能触类旁通。语本《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9、理屈词穷;利用站不住脚,无话可说。《论语·先进》:"是故恶夫佞者"朱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5. 形容论语的成语有哪些
(1)不亦乐乎 出自《来学而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 论语中的100个成语、解释及原文
(1) 犯上作乱:“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学尔篇》)释:不喜欢触犯上级,却喜欢造反,这种人从来没有过.
(2) 巧言令色:“巧言令色,鲜矣仁!”(《学尔篇》)释: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
(3) 言而有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学尔篇》)释: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
(4) 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为政篇》)释: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
(5) 知之为知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篇》)释: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形容论语好的成语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主要内容: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
7. 形容论语的成语
(1)不亦乐乎来
出自《学而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9)岁寒松柏
解释:比喻逆境艰难能保持节操
8. 《论语》中的6个成语意思
三十而立意为人到了30岁就应该去面对一切困难。现代也有以此成语为名的小说和专辑回。也有人说声人到了30岁就答应该成家立业。
四十不惑意为一个人到了四十岁,经历了许多,已经有自己的判断力了。
君子不器意为君子不象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的才能,多用于赞美别人多才多艺。
乐而不*,哀而不伤意为诗经是快乐而不致毫无节制,悲哀而不过分,而不致使人伤害身体,受到不公平待遇,心有怨言的时候 ,不会过分生气,总的意思就是讲诗经对感情控制的很好。
文质彬彬意为人既文雅又朴实,后来形容人文雅有礼貌.指人应该有这样的品质。
9. 形容论语的成语
(1)不亦乐乎 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专比 出自《为政属》:“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岁寒松柏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患难见真情 《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0. 形容论语的成语
(1)不亦乐乎 出自《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周而不比 出自《为政版》:“君权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每事问 出自《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4)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陈力就列《论语·季氏》:“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7)成人之美《论语·颜渊》:“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恶衣恶食《论语·里仁》:“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9)岁寒松柏
解释:比喻逆境艰难能保持节操
四字成语什么从甚什么意思是什么
1.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甚嚣尘上、
不求甚解、
欺人太甚、
莫此之甚、
日甚一日、
一之谓甚、
过从甚密、
甚感诧异、
相得甚欢、
言甚详明、
甚或至于、
甚且至于、
名声籍甚、
自视甚高、
辞旨甚切、
感情甚笃、
不甚了了、
轩轩甚得、
上好下甚、
过为已甚、
莫此为甚、
恩甚怨生、
甚于防川、
去甚去泰、
言之过甚、
衣冠甚伟、
迅雷甚雨、
甚而至于、
不为已甚、
打甚么紧
2. 带从的四字成语搜索《从字的成语》找到的。
第一页
从容不迫、
从天而降、
从善如流、
择善而从、
无所适从、
从长计议、
喜从天降、
言听计从、
三从四德、
从一而终、
病从口入、
从中作梗、
从轻发落、
力不从心、
何去何从、
祸从口出、
唯命是从、
碍难从命、
各从所好、
霞振云从、
溯流从源、
行不从径、
弃恶从德、
过从甚密、
投笔从戎
第二页
三占从二、
凫鹤从方、
不知所从、
横从穿贯、
怒从心生、
降格相从、
枝附影从、
执意不从、
枵腹从公、
惟上是从、
弃德从贼、
顺从其美、
从俗就简、
急处从宽、
苟容曲从、
从中斡旋、
广谋从众、
审慎从事、
舍经从权、
委曲从俗、
面从腹非、
择祸从轻、
杖履相从、
从一以终、
配享从汜、
降邪从正
第三页
善善从长、
操切从事、
从令如流、
指顾从容、
面从背违、
从恶如崩、
家道从容、
文从字顺、
从流忘反、
响和景从、
舍正从邪、
从风而服、
罪疑从轻、
从容应对、
以色从人、
胁从罔治、
坚执不从、
唯利是从、
计合谋从、
肩从齿序、
云集景从、
合从连衡、
从中渔利、
退食从容、
鸡尸牛从
第四页
云合影从、
从善如登、
各从其类、
面从背言、
从容指顾、
青州从事、
悲从中来、
随类相从、
应天从民、
誓不从、
从俗浮沉、
惟命是从、
十部从事、
祸从天降、
阿谀曲从、
比类从事、
从容就义、
从容自若、
省烦从简、
弃伪从真、
降心相从、
风从响应、
以类相从、
恶恶从短、
循令从事
第五页
笑骂从汝、
军法从事、
从井救人、
面从后言、
轻车简从、
面从腹诽、
名从主人、
舍短从长、
怒从心起、
墨绖从戎、
识变从宜、
谨慎从事
3. 含有 “从” 四字词语碍难从命 碍:妨碍;从:听从。
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便宜从事 便宜:方便合适。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百依百从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悲从中来 中:内心。
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从长计议 用较长的时间慎重考虑、仔细商量;或不急于作出决定,慢慢想办法解决从恶如崩 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从谏如流 听从直言规劝,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从容自如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从容自若 沉着镇静,神态自若从善如登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从头彻尾 自始至终从头至尾 由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改恶从善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军法从事 按照军法严办比类从事 比:比照。
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病从口入 疾病多是由食物传染。
比喻应该注意饮食卫生。草率从事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
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从恶是崩 学坏象高山崩塌一样迅速。比喻学坏很容易。
从井救人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
现多比喻冒险救人。从宽发落 发落:处分,处置。
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从令如流 从令:服从命令;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
形容绝对服从命令。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从容就义 就义:为正义而。
无所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从容应对 从容:舒缓,悠然。
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从善如流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象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从天而降 降:下落。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
从天而下 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现。从心所欲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从一而终 丈夫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从中渔利 渔:劳取。
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从中作梗 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恶恶从短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
风从虎,云从龙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恭敬不如从命 客套话。
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各从其志 从:听任;志:志向。
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合从连衡 从:通“纵”;衡:通“横”。
指联合抗敌。何去何从 去:离开;从:跟随。
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鸡尸牛从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祸从口出 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
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祸从天降 降:落下。
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家道从容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降心相从 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配享从汜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轻车简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青州从事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三占从二 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
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舍己从人 舍:弃;从:顺。
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善善从长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
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投笔从戎 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天从人愿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
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唯命是从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文从字顺 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枵腹从公 枵腹:空腹,肚饥。指饿着肚子办公家的事。
形容一心为公。无所适从 适:归向;从:跟从。
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喜从天降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言听计从 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
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
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云合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
比喻随从者之多。草偃风从 见“风行草偃”。
从壁上观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从长计较 犹言从长计议。
从长商议 犹言从长计议。从恶若崩 见“从恶如崩”。
从风而服 从:顺从;服:服从。象顺风倒下一样就迅速服从了。
从风而靡 ①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强弱悬殊,弱者不堪一击,即告瓦解。
②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仿效、风行之迅速。
从流忘反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从轻发落 发落:处分,处置。
指处罚从宽,轻予放过。从善若流 见“从善如流”。
从俗浮沉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从俗就简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从头到尾 见“从头至尾”。
风行草从 见“风行草偃”。凫鹤从方 指野鸭和鹤各从其所属的品类。
比喻顺其自然行事。改行从善 见“改行为善”。
革旧从新 同“革故鼎新。
4. 4字词语甚么如甚么甚么爱才如渴才:贤才,人材。
倾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1样。爱财如命把钱财看得跟生命1样重要。
形容极端吝啬。爱才如命才:贤才,人材。
倾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生命1样重要。安堵如常堵:墙壁,居所。
像原来1样相安无事。安堵如故堵:墙壁,居所。
故:原来的。像原来1样相安无事。
案堵如故堵:墙壁,居所;故:原来的。像原来1样相安无事。
按堵如故形容秩序良好,百姓和原来1样安居乐业。爱国如家凡是酷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1家人。
爱民如子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惜百姓,就象爱惜自己的子女1样。爱钱如命某些人贪爱钱财就像吝啬生命1样。
形容10分贪婪、刻薄。哀思如潮忧伤的思绪犹如潮涌1般。
形容极度悲痛。安逸如常安静而舒适,象平常1样。
指经过某种变动后,恢复了正常,令人感到舒适。爱之如宝形容10分喜欢。
同“爱如珍宝”。笔翰如流指文笔快捷无滞。
变化如神神:奇异。形容变化迅速而奇异。
百喙如1犹言众口1辞。许多人都说一样的话,看法或意见1致。
5. 4字词语中甚么中庸之道——道听途说——说3道4——4面8方——方寸稳定——乱臣贼子——子虚乌有——未雨绸缪——患难之交——交相照映——映雪读书——书声琅琅——琅琅上口——口蜜腹剑——一触即发——张灯结彩——彩凤随鸦——鸦雀无声——声嘶力竭——竭诚相待——待人接物——物以类聚——聚精会神——神通广大——大名鼎鼎——鼎足而立——吹糠见米——影影绰绰——绰绰有余——余味无穷——穷极思变——变本加厉——严阵以待——马首是瞻——左顾右盼——后悔莫及——及时行乐——兴尽悲来——悲欢离合——合浦珠还——还淳反朴——朴实无华——华而不实——实事求是——是非曲直——直言不讳——讳莫如深——深藏不露——露才扬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意思是:
上层执政者的道德品质就好比是风,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质就好比是草,当风吹到草上面的时候,草就回跟着风的方向倒。
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原文如下:
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孔子回答道:你是一个主政的人,哪里还要用的手段呢?上层执政者的道德品质就好比是风,平民百姓的道德品质就好比是草,当风吹到草上面的时候,草就回跟着风的方向倒。
扩展资料
注释:
君子:统治阶级。
德:德行。
小人:普通百姓。
上:或为尚字,加也。
偃:仆,倒。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句话讲的是以身作则的原则,统治阶级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德行,这样百姓效仿才会有好的榜样,有清正廉明的县官,县里的百姓就会洁身自好。“上行下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国家总是有一种风气贯穿始终,上层统治阶级的作风喜好,直接会影响到下层人民的日常生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孔子的“人治”思想。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