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远弗届的上一句是什么-无远弗届造句
1.一望无际的反义词_近义词及造句
2.天道酬勤的下一句是什么?
3.近远相成语?
4.如沐春风是什么意思和如沐春风造句
5.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一望无际的反义词_近义词及造句
一望无际,汉语 成语 。拼音是:yī w?ng w? j?释义: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下面是我精选整理的一望无际的 反义词 | 近义词 及 造句 ,供您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望无际的反义词 :
一步之遥、连绵起伏、一衣带水、近在眉睫、咫尺之间、咫尺之间、近在眉睫、触手可及
一望无际的近义词 :
无边无际、一望无边、无远弗届、茫无涯际、无边无涯、广袤无垠、漫无边际、一马平川
一望无际造句
1.一望无际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清晨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轻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万物自由地生长着,显得格外美丽。
2.夜晚,站在高楼上远眺,南京路好像一望无际的被珍珠琥珀装饰起来的灯海。
3.春天到来时,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黄澄澄、金灿灿,麦苗绿油油,留在麦苗上的昨夜的露珠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闪烁着美丽的光芒。
4.一望无际的清新碧波,密密层层的柔嫩牧草,平展地延伸着。那星星点点的雪白的蒙古包就像大海上扬起的白帆,炊烟袅袅,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
5.海,是那么美,那么辽阔。一望无际的大海,滔滔的海浪,腾空溅起的白色浪花,都注定着一切,是那么和谐美好。可大海又缺少不了它的汹涌澎湃,大海掀起的海浪足足超出了几米高,夹带的泥沙一涌而上,咆哮而至。
6.向前望去,一望无际的丘陵起伏不断,林海茫茫,在绿色的林海中间还点缀着一簇簇的小黄花。
7.所有的梯田里都种满了油菜花,远远望去,一望无际的。它随风舞动,整个田野一片金黄,就像是金色的海洋;它芬芳扑鼻,远远就能闻到它的香味。这里人来人往,汽车川流不息,许多人们都纷纷来观看。
8.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9.草原与大海不同,大海虽一望无际,但是它掺有点点杂色,而草原却是放眼望去遍是青色。当你在草原中停留时才会发现原来我是如此渺小;当你在草原中尽情奔跑时才会发现原来我的速度是如此缓慢;当你在草原中随手扔垃圾时才会发现我的品质是如此低劣!
10.冬去春来,杨柳吐绿,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一望无际的麦田,吹皱了静静流淌的河水。
11.玉米地一望无际,一棵棵玉米就像整装待发的士兵,个个英姿飒爽,硕大的玉米棒像一枚枚军功章挂在他们胸前。
12.童年像冬天的雪,洁白无瑕,一望无际。
13.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金灿灿的稻子成熟了,就像一块块金子;果园里硕果累累,有红通通的苹果,梨子像小葫芦似的吊在树上;树叶枯黄了,纷纷落下,像一只只蝴蝶翩翩起舞;一阵风吹来,给人们带来一丝凉意。
14.金色的田野一望无际,远处的小村庄成了它最好的点缀,蓝天上的白云挡不住太阳那温和的目光,三三两两的树木在秋风中点头,又是一个丰收年。
15.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16.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光秃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类植物掩住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萎地站在那里。
17.到了坝上草原,眼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绿色,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近处,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吃着青草,几匹骏马在大草原是飞奔而过;远处青山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更绿了,草原不但动物多,山多而且景色也非常美丽。
18.让我们走向原野吧。看,一片片碧绿的草地,一望无际,上面又长出一朵朵美丽的野花。原野上的小草像千万个绿色的卫士,守护着花朵。就算人们怎样压他们踩他们,都决不低头。
19.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湖水与蔚蓝的天空融成一片,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了。金色的阳光把湖水划出了粼粼波光,就像是天上的仙女撒下的一把把碎金。远处横跨着一座美丽的大桥,象一条巨龙横卧在湖面上空,那就是洞庭湖大桥。
20.雨改变了天空的颜色。阳光下,天空就是一望无际的蓝。但是,在雨中,天空却变得灰蒙蒙的,浅浅的灰色有种忧郁的感觉,拨动着多愁善的人们心中的琴弦。但是,对于农民来说,这下的哪是雨,分明是金丝银线啊!
21.雪花从一望无际的天空轻轻飘落下来,纷纷扬扬、飘飘洒洒一朵朵、一片片晶莹如玉,洁白无暇,像天上的仙女撒下的玉叶、银花,又像天宫派来的白色天使,是那样的美丽,无私的把大地装扮成了童话中的白色王国。
22.一条条小河宛如蓝色的缎带缠绕着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远处一座座造型古朴、色彩和谐的小屋,一派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
23.在那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白云,在蔚蓝的天空掩映下湖水是那样湛蓝,那样晶莹透澈。
24.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正有一棵小树苗准备破土而出,它在等待着祈祷着,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了,雨也终于来了,它的祈祷成功了,它在里面跳着,唱着。它闻到了泥土的味道,它看到了一丝阳光。
25.在凄凉秋瑟的细雨中行走,寂寞是指尖的凉和心底的痛。在这冷冷的夜里,寂寞不请自来,穿过肌肤,直抵灵魂深处!抬头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不知是 雨水 ,还是泪水朦胧了我的双眼?
26.当我站在软软的沙滩上,抬眼望去,蔚蓝色的天空里悬浮着几朵绸缎般的白云,一望无际的海面波涛滚滚,远处,天与海已完全融成一体,偶尔有几只快艇疾驰飞过。这难道不是一幅美妙绝伦的彩色的画卷吗?
27.如果说生活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生活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其中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生活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天际一朵漂浮的白云。
28.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波澜壮阔的风景。从阿尔卑斯山上无暇的白雪,到爱琴海上明媚的阳光,从西伯利亚的广袤无垠的森林,到得克萨斯州一望无际的平原。构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美丽大自然上展开。
29.阳光是青春活力的象征,它能驱散黑暗角落的颓废不安;阳光是奋斗前进的源泉,它能滋润心灵深处的干凅井田;阳光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它能吸获春耕秋收的幸福喜悦。拥有了阳光,就拥有了人间最美的东西。
30.希望是什么?希望是春天刚探出头的小草,希望是春天归来的燕子,希望是干旱时的一滴水,希望是冬天一杯热水,希望是一片一望无际的草地。
31.一个天高气爽的下午,湛蓝湛蓝的天空上,一朵朵洁白如雪的白去飘过来,渐渐的聚在一起,又慢慢的散开宛如少女的面纱一样。一会儿,天空又湛蓝的,一望无际。
32.处于岛屿的近港,遥望晴日咫尺的彼岸,此刻已被烟雨蒙上了一层水帘,让人仿佛置身于太平洋的小岛之中,四处是一望无际的银白。
33.云像一只狗,后面跟了四只小狗,它们对大狗紧追不舍。我正觉得有趣时,变了。变成一望无际的大海,我看得入神了。
34.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
35.今年的夏姑娘打扮得特别的漂亮。我一觉醒来,便来到了多彩的大自然,参观夏日的美景。一望无际的天空漂浮着朵朵白云,清晨的阳光普照着大地,轻风吹来,令人神清气爽。万物自由地生长着,显得格外美丽。
36.漫天飞舞的雪花像一只只美丽的白蝴蝶,纯洁无暇,晶莹剔透,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地从一望无际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它时而像一位隐士,时而像一只活泼的小精灵,时而又像一位优雅的公主,和我一起嬉戏玩耍。
37.天空飘着游移不定的云彩,夕阳的余晖闪着金光,蔚蓝的苍弯和一望无际的绿色远景一直伸延到茫茫的天边。
38.一片绿油油的植物,好像是庄稼种的小麦,大片大片的,别有一番意境,像是到了辽阔的大草原,只有一望无际绿色,象征着生命。还有嫁接的树木,排列的很整齐,像等待着操练的士兵,又像是在进行阅兵仪式,很是壮观。
39.我们来到八达岭长城脚底,长城看上去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横卧在八达岭上,一望无际。有一句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今日我一定要爬上长城,当一回好汉!
40.银装素裹的群山,登高远望,就像是大海被狂风卷起的雪浪,蜿蜒起伏,一望无际。
相关 文章 :
1. 一望无际的近义词反义词
2. 一望无际的近义词是什么及造句
3. 漫无目的的反义词,近义词及造句
4. 智慧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
5. 朦胧的近义词|反义词及造句
天道酬勤的下一句是什么?
”天道酬勤“的下几句是“商道酬信,学道酬苦,业道酬精 ,人道酬诚”。
成语释义
成语:天道酬勤
拼音:tiān dào chóu qín
英文: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Efforts would be paid off
释义: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会按照每个人的付出给以勤奋的人们相应的酬劳。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那么付出的努力就算现在没有看到直接的收益,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天”指“上天”,“道”指“规律”,“天道”即“天意”,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勤奋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造句: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没有天道酬勤的道理。你要相信天道酬勤,所以好好努力吧。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获!记住,老天喜爱勤奋的人。
例句:
1. 汉书杜钦传:天道贵信,地道贵贞;不信不贞,万物不生。
2. 史记(亦见《汉书司马迁传》):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臧,此天道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天下纲纪。
3. 汉书冀奉传:天道有常,王道亡常,亡常者所以应有常也。注:亡即无字。
4. 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
5. 春秋左传鲁昭公六年孔颖达疏云:仁心所以养物,故奉天道酬勤之以仁也。位以序德,禄以酬勤。有德能勤,则居官食禄,制为禄位,以劝其从顺教令。
6. 《书.盤庚中》孔颖达疏云:劳尔先,谓爱之也。劳者,勤也。闵其勤劳而慰劳之。劳亦爱之义,故论语云:爱之能勿劳乎。 ?7. 《尚书.大禹谟》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是最为接近的,原文如下: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 “天道酬勤”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光顾有准备的头脑,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指古今中外所称道的多劳多得。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天”指“上天”,“天道”即“天意,“道”指“主张”,“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谢、厚报的意思,“勤”为“勤劳”。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 所以总的意思是说:上天会实现勤劳的人的志愿。有耕耘就会有收获,我们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实自己,千方百计的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就会有一个美好光明的明天。
”天道酬勤 商道酬信,学道酬苦,业道酬精 ,人道酬诚”。
解释:上天会偏爱勤奋的人们,多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更多的回报,也说明了机遇和灵感往往只垂青于孜孜以求的勤勉者.“天”指“上天”,“道”指“主张”,“天道”即“天意”,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所以总的意思是说:勤奋的人会得到回报的。
地道就是大地的特征和规律,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合乎一定的道德规范;何为 “酬”即酬谢、厚报的意思;何为“善”,善是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的意思.地道酬善的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要合乎心地善良、宅心仁厚、相互善待的道德规范.行商注重一个信字,有了信才会有生意,才会有人与你买卖,有了信才能在商海中如鱼得水对个人而言,诚信乃立人之本,是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要想成功,实现价值,首先要具备诚信的品质。
近远相成语?
一 形容距离远心近的成语有哪些
1、身遥心迩 [ shēn yáo xīn ěr ]
翻译:犹言身远心近。指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出处:元·王德信《北西厢记·泥金报捷》:“小生身遥心迩,恨不鹣鹣比翼,邛邛并躯。”译文:我犹言身远心近。指身体相隔虽远,恨不得有鹣鹣一样的翅膀,和邛邛一样的身躯。
2、天涯比邻 [ tiān yá bǐ lín ]
翻译: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
出处: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译文: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好像近在眼前。
3、近在咫尺 [ jìn zài zhǐ chǐ ]
翻译:虽然离得很远,但是心在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出处:宋·苏轼《杭州谢上表》:“凛然威光;近在咫尺。”译文:凛然不可侵犯,但是心在咫尺,距离很近。
4、天各一方 [ tiān gè yī fāng ]
翻译:指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出处:唐·李朝威《柳毅传》:“妻曰:‘余自洞庭君之女也……洎钱塘季氏论亲不从;遂至睽违;天各一方;不能相问。’”译文:妻子说:‘我是洞庭湖君的女儿……嫁到洎钱塘季氏但是对方父母不认这门亲事;直到现在;天各一方;不能相见问候。
5、身远心近 [ shēn yuǎn xīn jìn ]
翻译:指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出处:出处: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近,何当暂忘。”译文:虽然有很多的鸟,不用用做布匹,因此见到我的鄙视,正好看到君的伸手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怎么能一时半会忘记。
二 远的成语有哪些
迩安远至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好高骛远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高掌远蹠 比喻开拓,开辟
极目远望 指用尽目力向远处眺望
敬而远之 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路远迢迢 形容路途遥远
不远千里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不远万里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才高识远 才能超众,见识深远。
长辔远驭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丑声远播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臭名远扬 名: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道远日暮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笃近举远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防微虑远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负重致远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高飞远举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高翔远引 形容避世隐居。
高蹈远举 意为隐居避世。
钩深致远 致:招致。探取深处的,使远处的到来。比喻探讨深奥的道理。
高情远致 高、远:形容高尚;情、致:情趣。高尚的品格或情趣。
高瞻远瞩 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贵远贱近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
弘此远谟 发挥你那胸中的深谋远策。
鸿业远图 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极目远眺 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怀敌附远 怀:来,使亲近。对敌人采取怀柔政策,使远方之人来归附。
计深虑远 计:计谋。虑:考虑。计谋想得很深远。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廉远堂高 指天子居于百官之上,其尊严不可企及。旧比喻帝王尊严。
劳师袭远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日近长安远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日暮途远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轻举远游 指避世隐居。
山长水远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虑:考虑;忧:忧愁。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表示看事做事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任重至远 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深谋远虑 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室迩人远 室:房屋;迩:近。房屋就在近处,可是房屋的主人却离得远了。多用于思念远别的人或悼念者。
舍近求远 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深思远虑 谋划周密,老虎长远。指计划周到,具有远见。
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天高皇帝远 原指偏僻的地方,中央的权力达不到。现泛指机构离开领导机关远,遇事自作主张,不受约束。
为期不远 为:作为;期:日期,期限。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
行远自迩 自:从;迩:近。走远路必须要从最近的一步走起。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一步步前进。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言近旨远 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远亲不如近邻 指遇有急难,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帮助。
远愁近虑 形容过多的忧虑。
远走高飞 指象野兽远远跑掉,象鸟儿远远飞走。比喻人跑到很远的地方去。多指摆脱困境去寻找出路。
殷鉴不远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源远流长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远来和尚好看经 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远求骐骥 骐骥:良马。到远方去寻求良马。比喻各处访求人材。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好高鹜远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
无远不届 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同“无远弗届”。
无远弗届 不管多远之处,没有不到的。
舍近务远 〖解释〗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鞭长驾远 指路途遥远。
长计远虑 指长远打算。
长驾远驭 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
长辔远御 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
长算远略 犹言深谋远虑。
长往远引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超然远举 为超脱世事,远由而去。末·苏舜钦《答韩持国书》:“偷俗如此,安可久居其间,遂超然远举,羁泊于江湖之上,不惟衣食之累,实亦少避其机阱也。”亦作“超然远引”。渭·姚鼎《伍子胥论》:“昔者尝怪乐毅之于燕,伍子胥之于吴,皆以受任于先君之时,及至嗣子弃之,于是毅遂
超然远引 见“超然远举”
弛高骛远 犹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合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驰高鹜远 犹言好高骛远。
辞微旨远 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逷听远闻 “逷”同“逖”。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道远知骥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登高望远 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洞幽烛远 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遁身远迹 犹言避世隐居。
遁形远世 犹言避世隐居。
负重涉远 见“负重致远”。
高才远识 才能高超,见识深远。
高飞远走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高见远识 谓见识高远。
高明远识 高明:(见解或技能)高超。远识:远大的眼光。指见识高远。亦作“高明远见”。
高情远意 见“高情远致”。
高情远韵 见“高情远致”。
高识远见 见“高见远识”。
高掌远跖 比喻开拓,开辟。
格高意远 谓文章的格调高雅,含意深远。
钩深图远 谓对僻远的异族图谋予以讨伐。
贵远鄙近 见“贵远贱近”。
近交远攻 谓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年湮世远 谓年代久远。
旁搜远绍 广泛搜集,远承古人。
迁善远罪 犹言向善而远离罪恶。
亲贤远佞 佞:巧言谄媚的人。亲近有才能的贤人,疏远阿谀奉承的小人。
清微淡远 清雅微妙,淡泊深远。
全身远害 远:离。保全生命,远离灾害、危害之地。亦作“远害全身”、“全身远祸”、“潜身远祸”。
任重致远 指负载沉重而能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前景,做出宏伟的业绩。
日莫途远 见“日暮途远”。
日暮道远 同“日暮途远”。
日暮路远 同“日暮途远”。
柔远怀迩 怀柔远方,安抚内地。
柔远怀来 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柔远能迩 怀柔远方,优抚近地。谓安抚笼络远近之人而使归附。
柔远绥怀 安抚远方归顺者。怀,归附。
柔远镇迩 安抚远方,安定内地。
山遥水远 谓道路遥远。
舍近即远 见“舍近务远”。
深计远虑 犹深思远虑。
深见远虑 看得深,想得远。
神谟远算 见“神谟庙算”。
深图远算 见“深谋远虑”。
深猷远计 见“深谋远虑”。
身远心近 谓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慎终追远 终:人;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识微见远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视远步高 高视阔步。形容态度傲慢。
水远山长 ①同“水远山遥”。②谓山河辽阔。
水远山遥 谓路程遥远。
思深忧远 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天高日远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闻风远遁 听到风声就逃之夭夭。
闻风远扬 一听到风声,就逃到远方去
徙善远罪 趋向善良,远离罪恶。
行远升高 《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譬)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后遂以“行远升高”比喻为学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言近意远 同“言近旨远”。
言近指远 见“言近旨远”。
言文行远 言辞有文采,才能传播远方或影响后世。
言约旨远 言辞简练,含意深远。
由近及远 从近处到远处。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
忧深思远 深刻忧虑,长远打算。
语近指远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远垂不朽 永垂不朽。
远怀近集 谓远近的人都来归附。
远见卓识 卓:高超;识:见识。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见解。
远虑深谋 同“远谋深算”。
远谋深算 犹言深谋远虑。
渊谋远略 深谋远略。
远年近日 见“远年近岁”。
远年近岁 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
远山芙蓉 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远涉重洋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远远地渡过海洋。
远水不解近渴 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远水不救近火 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远水解不了近渴 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
远溯博索 谓广泛地推寻考索。
渊图远算 深谋远虑。
远至迩安 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远瞩高瞻 犹言高瞻远瞩。
致远任重 指担负重任而行于远方。常比喻人的才干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远”。
逐近弃远 追求近的,舍弃远的。
追远慎终 犹言慎终追远。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解释〗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高举远蹈 〖解释〗举:起飞;蹈:踩上。指远离官场,隐居起来。
高飞远遁 〖解释〗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同“高飞远走”。
高飞远集 〖解释〗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高飞远翔 〖解释〗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旁蒐远绍 〖解释〗广泛搜集,远承古人。同“旁搜远绍”。
山高皇帝远 〖解释〗指王法管辖不到。
山遥路远 〖解释〗形容路途遥远。
深谋远略 〖解释〗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水激则旱,矢激则远 〖解释〗水流矢飞,受阻则劲悍而去远。旱,通“悍”。比喻因祸致福。
逖听远闻 〖解释〗谓视听范围很远很广。
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解释〗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解释〗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解释〗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寓意深远 〖解释〗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远不间亲 〖解释〗间:离间。关系疏远者不参与关系亲近者的事。
远亲近邻 〖解释〗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远水救不得近火 〖解释〗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解释〗形容寻找的人或物就在面前。
离题太远
三 表示一远一近相呼的意思成语
遥呼相应
发音 yáo hū xiāng yìng
释义 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同“遥相呼应”。
成语: 遥相呼应
拼音: yáo xiāng hū yìng
解释: 遥:远远地;应:照应。远远地互相联系,互相配合。
出处: 《清史稿·许友信传》:“且郑成功出没闽、浙,奉其为号,遥相应和,声势颇张。”
举例造句: 吴家沟东南面也传来了隆隆声,和常高山的炮声遥相呼应。 柳青《铜墙铁壁》第14章
拼音代码: yxhy
近义词: 遥遥相对、一呼百应
反义词: 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歇后语: 千里打电话
灯谜: 千里通电话;千里迢迢通电话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互相配合
四 什么远什么近什么成语
一、远愁近虑
释义:形容过多的忧虑。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抗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
示例:小明这个人心思重,总是远愁近虑。
二、远交近攻
释义:原指对远方国家联合;对邻近国家攻占的外交策略。后来指利用关系转较远的力量来攻击眼前对手的处世手法。
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意思是大王不如远方国家联合,对邻近国家攻占,得到寸大的土地是王的土地,得到尺大的土地也是王的土地。
示例:在外交事务上我们采取远交近攻的措施。
三、远年近岁
释义: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
出处:元·武汉臣《老生儿》楔子:“张郎,将俺那远年近岁欠少我钱钞的文书,都与我搬运将出来,算一算是多少。”
示例:经过远年近岁的努力我终于成功了。
四、远亲近邻
释义: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出处:元 无名氏《冻苏秦》第四折:“常言道远亲近邻,不如你这对门。”意思说远近的亲戚朋友,不如你这对门的邻居。
示例:过年了远亲近邻都过来拜年。
五、远亲近友
释义: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凡一应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意思是只要是远近的亲戚朋友,世家之内的人,都过来送礼。
示例:我们要和远亲近友处好关系。
五 舍近求远类似的成语有哪些
舍近求远 之类的成语:
就是第二、第四个字是反义词的词语,如:
从头到尾:从开头到结尾。指某件事物的全过程或全部内容。
摧刚为柔:摧:挫败。变刚强为柔顺。
寸长尺短:比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寸地尺天: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寸进尺退:前进一寸,后退一尺。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
寸男尺女:一男半女。
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大开大合:形容文思跌荡,放得开,收得拢。
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问题。
大手大脚:原指人手大,脚大。后多用来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大同小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大头小尾:犹“虎头蛇尾”。比喻做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戴天蹐地:犹戴天履地。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戴天履地:戴:顶着天;履:踏,踩着。头顶着天,脚踩着地。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比喻恩德深广,如天高地厚。
戴圆履方:履:踩着;圆、方:古人以为天圆地方。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指生活在人间。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党邪丑正:犹言党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党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道长论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道长争短:指评论好坏是非。
道东说西: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
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西说东:指乱加谈论。
德本财末: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地北天南:指四处,到处。
颠来播去:连续、反覆地颠簸。同“颠来簸去”。
颠来簸去:连续、反覆地颠簸。
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颠乾倒坤:乾坤:指天地。能把天地颠倒。形容本领非常大。
刁天决地:形容大吵大闹。
吊古伤今: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调兵遣将:调动兵力,派遣将领。泛指调动安排人力。
顶天立地: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指生存于天地之间。
东来西去:指行人来来往往。
动地惊天: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洞天福地: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独是独非: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笃近举远: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笃新怠旧:犹言喜新厌旧。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
赌长较短:指比优劣。
睹始知终: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度长絜短:见“度长絜大”。
断长补短: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断长续短:续:接、补。截断长的来补短的。比喻取别人的长处,来补自己的短处。
多凶少吉:凶害多,吉利少。
遏恶扬善: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恩恩怨怨:指人的感恩之情与仇怨之情
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番来覆去:①指不断翻身。②指反复多次。参见“翻来覆去”。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翻天覆地: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翻天作地: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反客为主: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返来复去:指多次重复。
返老还童: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邪归正:犹言改邪归正。
贩贱卖贵:指低价买进而高价卖出。同“买贱卖贵”。
飞短流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飞流短长:飞、流:散布;短、长:指是非、善恶。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非此即彼:非:不是;此:这个;即:便是;彼:那个。不是这一个,就是那一个。
非昔是今:昔:过去。今:现在。认为过去是错误的,现在是正确的。
蜚短流长:指散播谣言,中伤他人。
废私立公:指去私为公。
废文任武: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沸天震地:形容声音极其喧腾。
粉白黛黑: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粉白墨黑:以粉傅面、以黛画眉。谓女子修饰容颜。同“粉白黛黑”。
逢凶化吉:逢:遭遇;凶:不幸;吉:吉利、吉祥。遇到凶险转化为吉祥、顺利。这是带有迷信的说法。
讽多要寡:讽谕之言多,切要之言少。
否去泰来: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
否往泰来: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同“否去泰来”。
六 用成语怎么形容两个人一会远一会近的关系
成语:忽冷忽热
解释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常用以指情绪不稳定,忽高忽低 。
出处: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一章:“ 老阎 喜爱 梁建 的精神强干,也深知那忽冷忽热的毛病。”
事例:他有~的毛病。
歇后语:出了厨房进冰窖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七 近远的成语有那些
近远的成语有哪些
:
舍近求远、
远交近攻、
逐近弃远、
远怀近集、
远近闻名、
近悦远来、
远年近岁、
贵远鄙近、
近交远攻、
料远若近、
舍近取远、
远亲近邻、
身远心近、
远门近枝、
笃近举远、
言近旨远、
远愁近虑、
由近及远、
远亲近友、
远近驰名
八 带远成语有哪些
光怪陆离、
形影不离、
若即若离、
颠沛流离、
扑朔迷离、
貌合神版离、
分崩离析权、
斑驳陆离、
支离破碎、
背井离乡、
离经叛道、
挑拨离间、
万变不离其宗、
倩女离魂、
悲欢离合、
离群索居、
不即不离、
众叛亲离、
八九不离十、
调虎离山、
生离别、
流离失所、
离心离德、
妻离子散、
寸步不离、
人离乡贱、
惝恍迷离、
爱别离苦、
故土难离
九 什么远什么近成语
料远若近
远、近:分别指将来和目前的事物。预料未来的事态发展,就像看眼前的事物一样清楚。
贵远鄙近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贵远贱近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
身远心近
指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十 远近什么成语有什么
远愁近虑 形容过多的忧虑。
远交近攻 联络距离远的国家,进攻邻近的国家。这时战国时秦国采取的一种外资策略。后也指待人处世的一种手段。
远怀近集 指远近的人都来归附。
远年近日 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同“远年近岁”。
远年近岁 过去至现在;长期以来。
远亲近邻 泛指远近的亲戚朋友。
贵远贱近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
贵远鄙近 以为与当世相隔久远的就珍贵,相隔近的就低贱。同“贵远贱近”。
身远心近 指身体相隔虽远,但是双方的心却贴得很近。
近悦远来 使近处的人受到好处而高兴,远方的人闻风就会前来投奔。旧指当权者给人恩惠,以便笼络人心。
近交远攻 指与邻近者交好,而对较远者施用武力。
笃近举远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舍近求远 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言近旨远 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悦近来远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舍近即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同“舍近务远”。
舍近务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言近意远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言近指远 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同“言近旨远”。
由近及远 从近处到远处。比喻事物的影响逐渐推广,思想认识不断深入。
语近指远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
逐近弃远 追求近的,舍弃远的。
如沐春风是什么意思和如沐春风造句
1、老师的丝丝话语,让我如沐春风,我顿时又有了前进的力量。
2、郭老师品格高尚淡泊名利,虚心好学,对人和蔼可亲,与他交往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觉。
3、今日得到老师的指点,我如沐春风,豁然开朗。
4、母亲的爱予我如沐春风如浴爱海,无远弗届无边无际。
5、听你说话,我如沐春风;看你表演,我情绪放松;听你唱歌,我如醉如痴;看你信息,我开心愉快;你,你还不发信息给我?
李贺《李凭箜篌引》赏析?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赏析一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元和八年,当时,李贺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见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蕴。二、三两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空山”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似乎比“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更进一层。它和下面的“江娥”句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的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待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两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昆山玉碎凤凰叫”,那箜篌,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芙蓉泣露香兰笑”,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琴声的悲抑,而以“香兰笑”显示琴声的欢快,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这种表现方法,真有形神兼备之妙。
从第七句起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长安十二道城门前的冷气寒光,全被箜篌声所消融。其实,冷气寒光是无法消融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致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是一种真情实感。“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诗人不用“君王”而用“紫皇”,不单是遣词造句上追求新奇,而且是一种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寰扩大到仙府。以下六句,诗人凭借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读者带进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奇瑰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而且,石破天惊、秋雨霶霈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第五联,诗人又从天庭描写到神山。那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教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老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这种出奇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
以上八句以形写声,摄取的多是运动着的物象,它们联翩而至,新奇瑰丽,令人目不暇接。结末两句改用静物,作进一步烘托: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象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致力于把自己对于箜篌声的抽象感觉、感情与思想借助联想转化成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诗歌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然而纵观全篇,又无处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他对乐曲的感受和评价。这就使外在的物象和内在的情思融为一体,构成可以悦目赏心的艺术境界。 (朱世英)
赏析二
音乐是一种诉诸于听觉的时间艺术,它的音响只存在一瞬,转瞬即逝。音乐形象比较抽象,难以捉摸,要用文字将其妙处表达出来就更困难了。李贺这首诗在众多的描写音乐的唐诗中脱颖而出,获得读者的挚爱,人们将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并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李贺这首诗与白居易、韩愈的诗不同。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主要通过比喻、象声等手法,力图描绘出音乐的形象。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等就是。李贺在诗中虽然也用了“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来描写李凭弹箜篌的音乐形象(这两句固然写得很妙),但李贺主要不是使用描写的手法去精雕细刻音乐的形象,而是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给人们的感受、描绘乐声艺术效果时,诗人李贺没有按一般的思维轨迹去叙述;而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来表现乐声。这里试以新诗的形式,把它翻译出来。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
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
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
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
像昆仑美玉碰击声声清脆,像凤凰那激昂嘹亮的歌喉;
像芙蓉在露水中唏嘘饮泣,象兰花迎风开放笑语轻柔。
整个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如同沉浸在一片寒光中那样清幽。
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
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
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
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
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 。
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
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李贺如同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他驱使着大自然的静物、动物,调动了神话传说中众多的神人的形象,来写出乐声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表现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艺术。这其中有天空中的白云、湫湫的秋雨,潭中的老鱼、瘦蛟,神话传说中的湘娥、素女,紫皇、神妪,吴刚、玉兔等等。李凭弹箜篌的乐声连没有感觉的静物、无知的动物都为之感动,连高踞仙界的神仙们也被乐声紧扣心弦。这样,抽象的、难以捉摸的乐声以及它奇妙的艺术效果,形象而具体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沉浸在奇异的艺术境界之中,引起丰富的幻想。
诗人的想象是奇特的、与众不同的。例如音乐引动鱼鸟,前人也曾写过,《列子》一书说:“瓠巴鼓琴而鸟舞鱼跃。 ”这种描写还是一种常规的思维轨迹。然而,李贺却是写“老鱼”写“ 瘦蛟”,这样的艺术形象就十分奇异了。又如,诗中写到“ 教神妪”,如按一般思维程式,就会说李凭的技艺高超,是神女所传授的,这样的说法就已经是夸张了,这样的描写很多,不用例举。但李贺却说李凭教善弹箜篌的神女弹奏,这就不同寻常。再如,白居易写乐声“银瓶乍破水浆迸” ,这样描写思维轨迹是一般读者能把握的;但李贺却说乐声把女娲炼五色石补天之处震破,引出一天秋雨 ,这样的写法就新颖了。此外,芙蓉哭泣、香兰笑,这样的描写也不一般。我们这里可以看到李贺想象奇异,描绘意象新奇的艺术特色。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幻想、联想,还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它的跳跃性。这首诗诗人的思维活动时而地下,时而天上;时而动物,时而植物;时而神人,时而天帝。他叙述的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这样写法,既在内容上使诗的意境内蕴丰富,变幻多样,也在形式上使诗的意境具有一种流动摇曳之美。神异的美,奇特的美,流动摇曳之美,这就是李贺这首诗具有的艺术美感。
赏析三
这是唐代诗人李贺听李凭演奏箜篌曲后所写下的感想,是一首表现音乐美的诗。箜篌(又称“坎侯”或“空侯”)是古代的一种拨弦乐器,有竖箜篌、卧箜篌等多种样式。竖箜篌可能是古代埃及和希腊竖琴的前身,东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原地区,它一般有二十三(一说二十二)根弦。李凭弹的就是二十三弦的竖箜篌。所谓“引”,原指古代一种乐曲的形式或体裁,略近于“引子”、“序曲”或“序奏”。李贺的这首诗就采取了乐府诗中“引”的这种体裁,比较自由地抒写了他对音乐的感受。
唐代弹奏箜篌的高手,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李供奉”的宫廷乐师李凭,与李贺同时的一些诗人如杨巨源(曾写《听李凭谈箜篌二首》)、顾况(曾写《李供奉谈箜篌歌》)都曾赞美过他的高超技艺,但只有李贺这首诗写得最为出色,可以说是古典诗歌中以诗喻乐的又一绝唱!
唐诗中有不少描写音乐的杰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就是其中最卓绝的篇章。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这评价是不错的,唯“摹写”一词有待辨析:用它来评白居易和韩愈的上述两首诗,大体上是可以的,因为他们都是对音乐形象作现实主义的描摹和比拟,例如白居易写琵琶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切切嘈嘈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低滑,幽咽流泉水下滩”。再如韩愈把琴声比做“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在表现手法上也与白居易的相类,都是用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和物象来比拟乐声的。这些诗句的确是描写音乐的千古名句。
但是,用这种手法来表现音乐时,也难免其局限因为就音乐本身来说,它是一种最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它不是以具体地“摹写”生活为其特长,而是以一定的声音的有规律的运动(节奏、旋律、和声、高低、快慢、强弱)来比拟(而不是“摹写”)人的情感为特征的。因此,用语言(诗或散文)对音乐加以描绘时,对其加以具体的摹写和比拟,是一种通常的办法,然而它毕竟不象浪漫主义那样可以通过更加奇特的想象和幻想式的比拟来抒发更为强烈、微妙而色层又极为丰富的心情。
李贺的这首诗主要就是以浪漫主义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历来的注家和评论者,一般都指出了李贺在这首诗中善于活用、暗用神话典故,并着重从音乐效果上表现了一种神奇的想象,这固然不错;但似乎还没有注意到:李贺的这首诗本身就是他自己独创的一篇瑰丽的音乐神话,一幅诱人的写意诗画,一曲色彩斑烂的交响音画!阳刚阴柔的美学范畴,在这里似乎都不足以范围它的特色。这首诗创造了一种神奇美。人们只要一步入这瑰奇的交响音画的境界,就不能不在这从未领略过的神奇美面前发出惊赞!你听,在秋高气爽的时节,国内第一流的箜篌演奏家正在表演他的绝技,从那箜篌弦上流出的乐音,就象令人欣慰的空谷佳音,是如此的美妙动人。更奇妙的是,这乐曲的嘹亮音色,仿佛才从长安城中飞向了空山峡谷,又一下子从这山谷中飞上了高高的天空,结果竟使那飞动的秋云也凝而不流、颓然下顾,驻足聆听,这真真是“响遏行云”啊!这里的“响”,主要指音乐的魅力。你听,这奇妙的乐曲忽而又变得低沉,凄惋了,它那如泣如诉的声调,竟使原来舜的两个妃子、后来成为湘江女神的娥皇、女英也被这悲怆的乐声感动得泣啜不已!或许,这凄楚动人的旋律,本来就是“江娥”在秋夜寒空中的哀怜吧?那静绿的九嶷山,不知又要洒满她们多少深情的泪花?那早已斑斑点点的湘妃竹,因了这如泣如诉的音乐,因了这不断洒下的斑斑血泪,也将会变得更加绚丽多采吧?然而,究竟是那哀吟低诉的箜篌引起了江娥的哭声呢,还是这乐曲就象她们的悲泣,就象这两位女神滴落在斑竹上的贞洁晶莹的泪珠?或者竟是李凭在为湘娥的吟哦伴奏?……这一切,我们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和李贺这位以想象奇特著称的诗人一起去遨游这交响音画的神奇境界!面对这美妙神奇的音乐,就连那传说中特别擅长于鼓瑟的“素女”也自叹弗如,连连发出悲愁的叹息。
《李凭箜篌引》一开篇就写出了音乐的神奇美;然而,神奇美却并不等于一味的神奇。如果艺术作品的内容与人的生活和人的感情极少联系,那么这种神奇又有谁能理解呢?李贺虽然是一位天马行空的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两脚仍踏在现实的土地上,并且是懂得艺术上虚实显隐的辩证关系的。以这首诗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结构层次。开头四句是一段,其中虽然交待了事由、时间和地点,但并非纯粹实写,而是有实有虚,并且重点在虚,即通过奇特的幻想写出了乐曲的动天地泣鬼神的惊人景象;接下来四句可以看作这首诗的第二个结构层次(如果以诗的感情节奏来划分,第二个大段应到“石破天惊”句为止),它侧重于实写,但仍是虚实结合。从“昆山玉碎凤凰叫”开始,分别以现实生活中的声音、物象和气氛来比喻那乐曲的美妙,即从听觉上、视觉上、嗅觉上乃至触觉上来描写和比拟那变化多端、丰富多采而又难以言状的音乐。“玉碎”用以比拟乐声的清脆悦耳;“凤凰叫”则更进一层,于清脆之外更显得清亮、高雅。人们未必都有机会听过玉碎时的音响,更不可能听到凤凰的叫声;然而,人们在大自然中和日常生活中却可能有过类似的经验。这些潜伏在我们大脑深处的听觉表象,由诗句引发而顿时活跃起来,它们似乎就是从李凭所弹奏的箜篌曲中流出的美妙旋律……。如果说,这一句主要从声音上来作摹拟,即以声喻乐,那么下一句“芙蓉泣露香兰笑”则进一步从物象上和情感上来作比拟。那曲尽其妙的箜篌声,其凄惋动人,有如一朵朵不胜寒风而呜咽悲诉的荷花,那晶莹的露珠,不正是它的声声泪滴吗?忽而,乐曲中又仿佛响起了一阵阵欢愉的笑声,这大概是秋之骄子——那高雅不凡的幽兰吧?你看,它笑得那么欣悦,那么美好,笑得张开了蓓蕾,笑得清香四溢!这些花花草草是这样多情,有如嫣然含笑的少女。在这里,香草美人既合而为一,又恍忽交错,有如**中一个个迭印的画面,又象由万花筒中幻化开来的一幅幅奇异景象,一个接着一个地从那乐曲声中接连不断地涌现出来,为这首交响音画增添了如此美丽的色调,把本来只能提供微弱视觉形象的音乐变得这般绚丽多姿!并且,诗人在这里不仅把听觉形象变成了视觉形象,同时又在这听觉和视觉形象中给了我们以嗅觉和温度的感触;在那神奇的音乐声中,不仅有一缕幽香溢出,更使气温也絪缊上升,以致清秋寒夜中长安城(城中有十二个城门)的“冷光”也为之消融!——“十二门前融冷光”,这句诗很好地概括了乐曲在这时所造成的热烈气氛,使我们觉得周围真仿佛洋溢着一股春天般的暖意!作者在通过语言来再现音乐的奇妙效果时很注意艺术“通感”的运用,使音响、色彩、芬芳与优美的情态融为一体,从而使人们从听觉而及于视觉、嗅觉以至于温觉和运动觉……并且使多种感觉互相交通,这样就造成了一幅五音缭绕、色彩斑烂、情态生动的交响音画,给人一种“百感交集”的特殊审美效果!
常言道,千金易得,知音难觅。刘勰就曾感慨地说过:“得其知音,千载其一乎?”但音乐家李凭总算遇到了李贺这样的“知音”;诗人不但有一副音乐的耳朵,更有一支把音乐美转化为诗美的神笔!这的确是李凭的幸运。然而,在当时真正能够欣赏李凭绝技的人,恐怕也正象能够赏识李贺的人一样稀少吧?深受压抑的心情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这可能正是形成李贺这位浪漫主义诗人奇峭风格的一个重要原因。
诗的最后六句是全诗的第三个结构段。诗人在前面四句较现实的描写之后,忽然又随着那美妙的乐曲,让自己的想象飞向了更加神奇的境界,那奇妙的音乐这时竟穿过天空中的凝聚的乌云,直上九霄,致使女娲娘娘当年采用五色石补过的那块天壁也为之震撼破裂,终于“石破天惊”,秋雨大作了!这音乐的伟力是何等的强大啊!把音乐的感染力描写到这样神奇,达到了这样“异想天开”的地步,真可以说是“笔补造化天无功”了!在这样奇特的想象面前,我们能不发出由衷的惊赞么?诗写到这里,似乎已经登峰造极,难以为继了,谁知诗人的笔锋陡然一转,又把我们从九天之上引入深山大泽之中,“梦入神山教神妪”——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李凭正在云雾缥缈的海上仙山中向神仙传授他的绝技,那位传说中最善于弹箜篌的年老的女神成夫人也不得不为李凭的绝技所倾倒,竟情不自禁地合着乐曲的节拍跳起舞来;甚至连江河海湖中的鱼龙听了这美妙的音乐也乐不可支,以致它们当中的那些“老鱼瘦蛟”都不顾自己的年迈体弱,也随着这优美的乐曲在水波中翩翩起舞了!这是何等奇特的景象啊!或许,这本来就是从李凭那支单纯的弦乐器中幻化出来的一幅水光波影,龙腾鱼跃的图画吧?或许,这一切也并非纯粹的神话和幻想;现代科学不是已经证实了吗?优美和谐的轻音乐不但有益人的身心,而且真的可以使母鸡多下蛋,西红柿多结果,连那俏皮的海豚,有时也会在音乐声中不停地跳跃嬉戏……然而,正当我们神往于这美丽的遐想,这音乐与人和大自然关系的无穷奥妙,想要在这里流连一下之时,诗人突然又把我们引向了一个更加想象不到的世界。这神妙无穷、无远弗届的音乐,忽然又从深山大泽中一跃而起,直上兰天,带着我们一起飞向了那皎洁如琼楼玉宇般的月宫神殿,让我们看到了在月中伐桂的吴刚(即“吴质”),居然也被这奇异的音乐弄得如醉如痴了!——在“吴质不眠依桂树”这个罕见的奇句中,诗人那非凡的想象真是愈飞愈高,愈高愈险,愈险愈奇!你看,这神奇的音乐竟使吴刚也中断了他那永不休止的劳作,甘冒遭受天廷的严厉惩罚,索兴扔下了手中的斧头,靠在那棵巨大的桂树上出神地欣赏起来了!这时夜色已经深沉,寒雾从月空降下,那萧瑟的金风又把这寒雾斜吹进树荫之中,淋湿了吴刚的衣襟,淋湿了干燥的月面,整个月宫都披上了一层轻纱似的薄雾……然而,这位神仙中的苦役犯在这时早已忘掉了周围世界的一切,忘掉了疲劳,忘掉了睡眠,也忘掉了天界对他的不公正的待遇,完全浸沉到李凭那美妙神奇的乐曲声中去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活用典故而又自铸伟辞。李贺在这首诗中用典时不仅十分灵活,而且更把它们几乎不见痕迹地熔铸在自己独造的奇峭词句和形象之中。本来,我国古代有很多关于音乐的神话传说,诸如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或师旷鼓琴“大雨随之”等等,但这些神话传说都显得比较原始而简略,主要是从效果上来夸张音乐的神奇,往往缺少生动具体的形象;李贺则根据众多的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匠心独运地创造了一个完整的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虚实结合的手法的运用。诗人以这种手法,把我们引入了一个类似亚里斯多德所说的“艺术幻觉”的真实之中,其实这也跟中国古典美学理论中十分重视的艺术形象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道理有相通之处,正是在这种浪漫主义的“离形得似”的艺术境界中,我们获得了一种类似康德所说的想象力与理解力得以和谐合作与自由运动的快感。你看,诗人写李凭弹奏的乐曲,不论是“江娥啼竹素女愁”,也不论是凤凰叫,香兰笑,融冷光,动紫皇,舞鱼龙,逗秋雨,吴质不眠等等,这些情景,意象,如前所说,无不具有双重的或多重的含义,并不只是单纯从效果上来表现音乐。清人王琦就因为不太懂得这种“似景似情,似虚似实”、妙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的艺术辩证法的奥妙,把这首诗的几乎每句都当成了“显然明白之辞”,他自然就难以把握这首浪漫主义音乐诗的美学特征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