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官相护无处申冤怎么办-官官相护老百姓有冤无处诉
1.求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简单介绍。
2.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
3.《聊斋志异》读后感
求杨乃武与小白菜的简单介绍。
“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是清末四大奇案之一,当时闹得朝野耸动、家喻户晓。姿色出众的毕秀姑,人称小白菜,其夫患病而,却被县令刘锡彤诬为与杨乃武通奸谋杀,并且施用酷刑逼供,屈打成招。
但是由于家人不断上告,又加上朝廷政治斗争的机遇,杨乃武、小白菜得以昭雪。杨乃武、小白菜是小人物,牵出的社会背景却是纷繁复杂,引发出的案件情节跌宕起伏,所以杨乃武、小白菜的故事流传至今仍然耐人寻味。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的浙江省余杭县仓前镇,塘河穿镇而过,镇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忙碌着、招呼着。镇上有一家豆腐店,店主姓葛,因排行第一,人称葛大,娶妻喻氏,生下一子,名唤品连,人称葛小大。后来葛大病,豆腐店不开了,品连就到余杭一个豆腐作坊当伙计。母亲葛喻氏改嫁给一个名叫沈体仁的木匠,故又称沈喻氏。同治十年(1871),沈喻氏托品连的干娘冯许氏做媒,聘毕秀姑为品连之妻。这一年秀姑17岁。
毕秀姑,也是浙江余杭人,因为平时喜欢穿一件绿色的衣服,系一条白色围裙,人又清秀,街坊给她起了个绰号叫“小白菜”。她幼年丧父,母亲王氏改嫁给了一个叫喻敬天的小贩。到了喻家以后,她虽然聪明能干,但是继父并不喜欢她,经常遭到市井无赖的调戏侮辱。
小白菜嫁给葛品连以后,因丈夫长得像《水浒传》中的武大郎,而她貌美如潘金莲,人们又叫她“毕金莲”;又因丈夫是做豆腐的,也有人叫她“豆腐西施”。
葛品连与小白菜定亲后,家里的房子不够住,于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暂时在喻敬天家成亲。喻敬天家房屋狭窄,久居不便,于是葛品连夫妇打算在外面另租房屋。恰好这时县城内澄清巷口西首有一户姓杨的人家请沈体仁修房子,房屋修好,除了自居以外还有一间空屋子。葛品连便托沈体仁向杨家承租,月租1000文。
这户姓杨的人家世代居住在浙江余杭县,以养蚕种桑为业,家境小康。主人杨乃武,字书勋,又字子钊,排行老二,人们都称他杨二先生。20多岁考取了秀才,30出头又中了举人,令街坊邻里羡慕不已。杨乃武有个姐姐叫杨菊贞(淑英),出嫁不久,丈夫就去世了,青年守寡,便住在娘家。杨乃武在襁褓之中,便由姐姐照看,因而姐弟感情深厚,如同母子。后来杨乃武娶了城中詹家的女儿詹彩凤为妻。詹家在城中,也是家小乡绅。詹彩凤是一位勤劳节俭、善良贤惠的妇女,种桑、种地、养蚕,终日劳碌。杨乃武性情耿直,平日看到地方上不平之事,总是好管多说,伸张正义,又常把官绅勾结、欺压百姓等事编成歌谣,对官府见不得人的弊端进行了大胆的揭露与辛辣的嘲讽。对于官府来说,杨乃武是一个“刺儿头”式的人物,有一支厉害的笔,又有举人的头衔,因此,本来就与杨结仇的县官刘锡彤对其更加痛恨,一直俟机报复。
刘锡彤原先只是余杭县城外一处关卡的九品小税吏,掌管着来往商客的船只课税之权,对老百姓的正当买卖也是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引起了当时还是秀才的杨乃武的愤恨,早就打算为乡亲们出出气了。正巧当地修桥铺路,需要派人到杭州府去采购基建材料。杨乃武急公好义,即自告奋勇到杭州府去走一趟,顺便拜谒在杭州任知府的老师。杨乃武到杭州府购置建材装完船只后,乘拜望老师之机,请知府出一份免税的公文,用以对付刘锡彤。杨乃武押运货船回到余杭关卡时,既不对查税的税吏讲明船上是为公益之用的建材,也不出示杭州府免税的公文,却佯称自己是商船,暂将货船停泊抵押,自己回去取税银。杨乃武在再去杭州府的途中,悄悄将杭州府发的免税公文拿出来用双手拧成两截,一截立即销毁,另一截揉揣在怀里去见自己的老师。他诬称“刘锡彤扣船敲诈,见了免税的公文欲夺取撕掉,幸亏自己抢得快,才抢到这半截”,说完从怀里取出剩下的公文呈给知府过目。知府看后大怒,认为有州府免税公文证明杨乃武是为公益办事,刘锡彤竟然也要敲诈勒索,立即发一火签,将刘锡彤的税吏免职。这位九品官还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的红顶子就被摘掉了。后来得知是当地的杨秀才从中捣鬼,刘锡彤恨得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雪恨。他到北京花了五千两银子,捐到了余杭县县官的职位,从此对余杭百姓更加横征暴敛,疯狂剥削。仓前镇是漕米集中的地方,百姓完粮,陋规极多。交银子有火耗,交粮米有折耗,量米的时候还要用脚踢三脚。受欺负的都是些中小粮户,他们叫苦连天。于是杨乃武代他们交粮米,又代他们写状子,向衙门陈诉粮胥克扣浮收,请求官府剔除钱粮积弊,减轻粮户额外负担。仓前镇收粮官何春芳反咬杨乃武一口,说他鼓动农民抗粮不交,代农民包交漕米,从中渔利。县官刘锡彤立即传杨来讯问。杨据理力争,刘理亏,便说他吵闹公堂,目无王法,将他驱逐出去,而钱粮之舞弊如故。杨乃武愤愤不平,于夜间在县衙的墙上贴上一副对子:“大清双王法,浙省两抚台。”因为清朝明令禁止量米时用脚踢,抚台也有布告,溢出的米准许粮户扫取,但是余杭县却仍旧不改。经历这件事,刘锡彤恨不得将杨乃武碎尸万段。不久,报仇的机会终于来了……
葛品连向杨乃武家承租了住房,于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二十四日与小白菜搬入居住。葛品连每天半夜要起床做豆腐,因此常常住在豆腐作坊里,十天半月回家一次。杨乃武夫妇见小白菜聪明伶俐,性情温顺,都很喜欢她。
因为葛品连经常不在家,詹氏常叫小白菜到家里与杨家人一起吃饭。小白菜也常请杨乃武教她识字念经。两家相处很融洽。小白菜从前经常遭到市井无赖的欺侮,自从搬到杨家后,那些无赖再也不敢来了,因为杨乃武见到他们是要骂的。那些地痞便制造谣言说“羊吃白菜”。谣言传到了葛品连耳里,他渐渐起了疑心。于是有几个夜晚,他潜回家里,在屋檐下偷听,除了听见杨乃武教小白菜读经卷以外并没有听见任何私情。接着,葛品连将谣言和偷听情形,告诉了母亲沈喻氏。沈喻氏来杨乃武家时,也看到过小白菜和杨乃武夫妇及杨菊贞同桌吃饭,听品连这么一说,心里不禁也有些怀疑。沈喻氏原是个糊涂人,竟愚蠢地和邻舍谈起这事,于是街闾遍传,流言就更多了,而杨家人还蒙在鼓里。
一天,葛品连回到家中,杨乃武向他讨取房租,因房租已经欠了几个月了。葛没有钱便向沈喻氏商借,沈喻氏说,外间闲言很多,为了避嫌,最好另行租房居住。于是同治十二年(1873)闰六月,葛品连与小白菜移居到太平弄口喻敬天表弟王心培家。自小白菜搬走后,杨乃武从未去过小白菜家,小白菜也没有再来过杨乃武家。
搬到王心培家以后,小白菜又经常受到外人欺侮。县衙门有个捕役名叫阮德,他有个姐姐叫阮桂金,已经嫁过三个男人,与粮胥何春芳有染。县官刘锡彤有个儿子叫刘子翰,是个花花公子,经常与何春芳在一起冶游,素知小白菜美而艳,垂涎欲滴已久,于是和一个同他相好的佣妇计谋把小白菜搞到手。一天,佣妇以他事诱骗小白菜到她家,小白菜到达时,刘子翰已在那里恭候多时,见到小白菜容貌分外俏丽,色胆包天,便将小白菜了。小白菜心中无比痛恨,却又畏惧刘子翰的权势,又害怕事情败露后丈夫不能原谅自己,因此一肚子苦水不敢声张。然而恶毒的佣妇却将此事泄露给阮桂金,阮桂金又告诉了何春芳。何春芳早就想染指小白菜,于是于八月二十四日潜入葛家,正好王心培夫妇不在家,何春芳便以刘子翰之事相要挟企图小白菜。两人正在厮打之时,葛品连从外面进来,小白菜哭泣不止。葛品连大骂何春芳,何春芳灰溜溜地走了。葛品连即责骂小白菜,认为在杨家的时候已有谣言,现在又发生这样的事,怀疑小白菜行为不端。从这以后,葛对小白菜经常非打即骂。有一次,葛让小白菜腌菜,晚上回家的时候看到还没有腌,立即将小白菜痛打一顿,小白菜气得把头发剪掉,要去当尼姑。二人的母亲沈喻氏和喻王氏闻讯赶来,询问王心培,知道了吵闹原因。小白菜的母亲气得直哭,说腌菜小事,何必这样痛打。葛品连的母亲也责骂他不该这样,葛品连说是打她一顿出出气。经劝解后,二人和好如初。
十月初七日,葛品连突然身发寒热,双膝红肿。小白菜见他有流火症状,劝他请个替工,休息两天。葛不听,仍然到豆腐作坊上工。初九日早晨,葛身体支持不住了,便往家走,路过点心店,买了几个粉团边走边吃,走到学宫化字炉前竟呕吐不止。回到家时已两手抱肩,发寒发抖,呻吟不绝。小白菜连忙扶他上楼,给他脱掉外衣,盖上两床被子。问他病情,说是初七日到作坊去,两天来身体总是忽冷忽热的,恐怕是疾发气弱,让小白菜拿1000文钱托喻敬天代买东洋参和桂元。买来后,小白菜煎成汤给他服下,并请王心培的妻子去告知喻王氏。喻王氏赶来时,葛品连仍然卧床发抖,时欲呕吐,她照料了半天便回家去了。下午,小白菜见葛喉中痰响,口吐白沫,问他怎么样,他已不能说话。小白菜急得喊叫出来,王心培闻声上楼,小白菜告知情由,王心培马上去叫沈喻氏和喻王氏。二人赶到时,葛已经不能张口了,急忙把医生找来,说是痧症,用万年青萝卜籽煎汤灌救无效,气绝身亡。家人悲痛欲绝,为葛换了衣裳,尸体正常,并无异样,当时都没有什么怀疑。
葛时正是十月,气候很暖,葛身体肥胖,初十夜间尸体口鼻内有淡血水流出。葛品连的干娘冯许氏对沈喻氏说,葛得可疑。沈喻氏见尸体脸色发青,也起了疑心。就盘问小白菜,小白菜说并无别样事情。冯许氏叫来地保杨仁,请他代写呈词,准备到县衙喊告。呈词中仅说因不明,并未涉及任何人。十一日黎明,杨仁、沈喻氏赴县衙喊告,县官刘锡彤听说出了命案,赶紧带领仵作前往验尸。这时候正好当地有一个绅士陈湖到县衙来给人看病。陈湖是个秀才,懂得一点医道,平日里与杨乃武不睦,因为杨乃武的谤诗里也提到过他。他听说葛品连身不明,便对刘锡彤说,外面早就有传言说杨乃武与小白菜有私情,现在葛品连暴,内中恐有别情。刘锡彤听说,忙叫人去打听,果然有这种说法,随即前往验尸。当时尸体已经膨胀,上身淡青色,肉色红紫,仵作沈祥辨认不真,把手指脚趾灰暗色认作青黑色;口鼻里血水流入两耳认做七窍流血;用银针探入喉管是淡青色认作青黑色;银针抽出时,并未用皂角水擦洗即认作服毒。因为尸体没有僵硬,仵作说成是烟毒。门丁沈彩泉听信了陈湖的话,就说不是烟毒,一定是有人用砒霜毒。一个说是烟毒,一个说是砒毒,争论不休,仵作便含糊报称是服毒而。刘锡彤听说是服毒身,立即传问葛品连的邻舍,都不知毒药从何而来。刘锡彤也因为有陈湖之言,已怀疑与小白菜有关,当即将小白菜带回县署。
葛品连事实上就是病,可是这么多人添枝加叶,又牵扯到新科举人杨乃武,刘锡彤心中窃喜:“嘿嘿,杨乃武,你终于落到我手里了!”他将小白菜带回县衙后,当天就迫不及待地坐堂审讯,追问小白菜毒药从何而来,小白菜供不知情。
刘锡彤百般劝诱,小白菜仍说不知是服毒身,更不知毒药从何而来。审了半天,小白菜始终说不知道。夜间再审,刘锡彤不问毒药来源,却要她说出与何人通奸。小白菜也说没有。一再逼问,都说没有。又问在杨乃武家住时是否与杨乃武有私情,小白菜说杨乃武只是教她识字读经,并无私情。审了多时,仍审不出。刘子翰、何春芳害怕逼问,小白菜会说出他二人来,当夜立即叫阮桂金到狱中诱骗恐吓小白菜说:“葛品连是被毒的,验尸已经确认。外面都传说是你谋杀亲夫,罪名一成立,你就会被凌迟处,那可是千刀万剐啊!要想活命,只有说是别人叫你毒的。你在杨乃武家住过,外面早就说你和杨乃武有关系,如果你说出是杨乃武叫你毒的,你就不会判罪了。杨乃武是新科举人,面子大,也不会。也就是把举人的头衔革掉,明年再考,还是举人。可是如果你说出刘公子之事,毫无对证,那就是诬陷好人,要罪上加罪!你可要想清楚啊!”小白菜吓得说不出话来。第二天再审,刘锡彤逼问和毒药,小白菜还是说不知道。刘锡彤就叫动刑,一连三拶。小白菜一个柔弱女子哪里熬得过去,既不敢说出刘子翰之事,又不想说出别人,只好照阮桂金所教的话供了,说杨乃武初五日曾到她家里,给她一包药,说是治流火的,葛品连吃下就了。
刘锡彤取得了小白菜口供,真是乐得合不拢嘴,立即传讯杨乃武。杨家人听说葛品连被人毒,正在诧异,县里来传,便随差人前去。杨乃武一到,刘锡彤便审问,叫他供出如何用毒药毒葛品连。杨乃武怒斥刘锡彤凭空诬陷,刘出示了小白菜的口供,杨乃武坚决否认此事。因为杨是新科举人,按律规定,必须先革功名才能用刑。十二日,刘锡彤即申请上司将杨乃武的功名革去。不等上面的批文下来,第二次审问时便立即动刑,一连审了数次,夹棍、火砖等刑都使用过了,杨乃武坚决不肯让刘锡彤得逞。杨的堂弟杨恭治与詹氏的弟弟詹善政闻知后,以杨乃武初五日正在南乡岳父家里除灵为由赴县衙为杨乃武辩白。刘锡彤提案质讯,小白菜畏刑,仍然照前供说。刘锡彤认为案情已查明,便将情况详报上司。
刘锡彤自恃与现任知府陈鲁关系密切,认为上司批准即可定罪。陈鲁翻阅原供,见杨乃武并未承认,就命令把全案人犯案卷解府复审。十月二十日,杨乃武和小白菜、沈喻氏、喻王氏、詹氏以及其他有关人证都被解送到杭州。刘锡彤亲自到杭州打点,解送杭州的原供都作了篡改。者口鼻流血改为七窍流血;银针未用皂角水擦洗改为已用皂角水擦洗;初五日给小白菜毒药改为初三日。陈鲁是军功出身,看不起读书人。他早听说杨乃武惯作谤诗,毁谤官府,认为杨乃武是个不守本分的人;仓前镇粮户闹粮的事,也知道是杨乃武为首,又有刘锡彤先入之言,所以此案一解到府,即不容杨申辩,第一次审问便用刑逼供。小白菜因有供在先,不敢翻供。愚昧荒唐的沈喻氏听小白菜诬供毒药是杨乃武所给,竟然也改供说在葛品连时,见得可疑,即盘问小白菜,小白菜说是杨乃武叫她下毒的。陈鲁并不追问沈喻氏,却用严刑逼问杨乃武,跪钉板、跪火砖、上夹棍,几次昏过去。一连几堂,杨乃武熬刑不过,只得诬服,乱供曾到小白菜家给她毒药。陈鲁又问毒药从何而来,杨乃武说是前次到杭州回余杭路过仓前镇,花了40文钱买了一包砒霜,说是毒老鼠的。问他在哪个店里卖的,店主叫什么,杨乃武说在爱仁堂药铺,店主叫钱宝生。陈鲁取得杨口供后,不传钱宝生对质,却叫刘锡彤于二十七日转回余杭传讯钱宝生,讯问他卖毒药经过。
钱宝生到县衙,刘锡彤问他卖砒霜经过,钱宝生说这个月并没有看见过杨乃武到仓前,更没有卖过砒霜,爱仁堂是个小药铺,从来不进砒霜。刘锡彤一再威逼利诱,钱宝生还是坚决否认此事,并说他的名字叫钱坦,从来没用过钱宝生这个名字。钱宝生的弟弟钱垲听说哥哥被捉到县衙,赶来打听内情,设法营救。他知道陈湖与刘锡彤很熟,就去恳求陈湖说情。陈湖私下里对钱垲说杨乃武供词中是买砒霜毒老鼠的。卖砒霜的药铺并不知道是毒人,所以承认下来,也没有什么罪,至多是杖责,不承认,反而有罪。如果承认,马上可以请县衙给一张无干的谕帖,这样就不会有拖累了。于是钱垲劝钱宝生承认。钱宝生听他们这样一说,就答应了,当即在门房里出了一张卖砒霜的甘结(旧时交给官府的一种画押字据)。陈湖拿了甘结进去见刘锡彤,刘见取得了甘结,所以就给了钱宝生无干的谕帖。刘锡彤骗到了钱宝生的卖砒霜甘结后,即日赶到杭州府。陈鲁即根据供词及甘结定案,按律拟罪:葛毕氏凌迟处,杨乃武斩立决。陈鲁严刑逼供,草率结案的事情立即哄传全省。当时距离乡试结束不久,杨乃武就是这一年八月乡试时考取了第48名举人的,当时许多乡试没有考取的生员对考取的人本来就心怀嫉妒,听说新科举人中出了谋夫夺妻的凶案,都幸灾乐祸,奔走相告。还有出入官府的一些士绅幕客,杨乃武在谤诗里提到他们的,也都推波助澜,众口一词,说杨乃武是十恶不赦的大坏人,都以早日看到处斩为快!这时候,杨家一家五口,面对这样突如其来的惨祸,惊恐万状,家破人亡已在目前。詹氏日夜啼哭,双目红肿。只有杨乃武的姐姐杨菊贞头脑非常清醒,她眼看相依为命的弟弟罹此奇冤,受刑诬服,悲愤之余,四处奔走,设法救弟弟一命。她来到杭州城隍山城隍庙请了一签,签上说:“荷花开处事方明,春叶春花最有情。观人观我观自在,金风到处桂边生。”城隍山上的测字先生解释说还有救,到荷花开时冤情可以明白,桂花开时人就可以平安归来了。接着杨菊贞又去扶乩,乩坛也批了两句诗:“若问归期在何日,待到孤山梅绽时。”这些本属无稽之谈,但是在当时迷信十分盛行的情况下,无疑对杨菊贞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增加了她为弟申冤的信心。杨菊贞首先去找沈喻氏,得知她在县里和府里的口供不一致。接着又找到爱仁堂药铺老板钱宝生的母亲和伙计,都说杨乃武从没有向他们买过砒霜,这样她心里更有底了,冤情十分明显,她决定到臬司、藩司、抚台衙门告状。谁知官官相护,按察过了两堂,即认定原审无误,照原拟罪名详报巡抚定罪。当时浙江巡抚是杨昌浚,余杭县官刘锡彤就重贿其属下,结果以“无冤无滥”审结,按照杭州府原拟罪名判定,至此已铁案难翻,只要刑部回文一到,就要立即执行了。杨乃武的亲属都认为没有生望了,只有杨菊贞不心,入狱探监,与杨乃武商量,决定上京告御状。杨乃武自拟呈词,历述冤情以及各级官府严刑逼供屈打成招的经过。呈状写好后,由杨乃武的舅父姚贤瑞作“抱告”,陪同进京,因为当时女人是不能递呈告状的。杨菊贞与杨乃武之妻詹氏和一双儿女,身背黄榜,历尽千辛万苦,走了两个月,到达北京,向都察院衙门提出了控诉。不料都察院问都不问,就将他们押解回浙江,仍交给巡抚杨昌浚审理,这次告御状算是失败了!杨菊贞仍不心,誓为弟洗冤,准备二次进京告状。她二次进京得到了当时非常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大力支持。这位胡雪岩先生曾在浙江巡抚王有龄、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支持下,开钱庄、办洋务,后来又在杭州开设胡庆余堂药店。他有资金3000万,田地一万亩,用钱捐了个江西候补道的功名,成了有财有势的官商。他从小家境贫寒,又是学徒出身,所以对贫苦百姓生活比较关心。他为人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杨乃武冤案发生时,正在杭州筹办胡庆余堂药店的胡雪岩,是最早了解冤案内情的一个。胡雪岩有个西席(尊称授业之师或幕友为“西席”)叫吴以同,与杨乃武是同学同年,知道杨乃武平日为人正直,这次获罪一定是有人陷害,他把杨菊贞上京告状及准备二次进京的情况告诉了胡雪岩,胡表示愿意资助。在吴以同的引荐下,杨菊贞拜见了胡雪岩,胡深表同情,不仅慷慨资助他们全家进京的路费,而且到京后所有用度也都包了下来,这已是同治十三年(1874)九月的事了。
就在杨菊贞准备二次进京告御状的时候,恰好有个浙江籍的京官、翰林院编修夏同善丁忧服阙后起复回京,胡雪岩为他饯行,由吴以同作陪。席间胡雪岩、吴以同向夏同善讲述了杨乃武冤案的曲折经过,并且请他在京设法帮助,夏答应相机进言,不料这件事成了日后杨乃武冤案平反的关键一环!
杨菊贞二次进京后,由夏同善引荐,遍叩了浙江籍在京官员30余人。
夏同善与大学士翁同龢商量,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夏同善还会同御史王昕亲自上疏,为杨乃武平反。于是,朝廷派了礼部侍郎胡瑞澜为钦差,到浙江勘查此案。浙江巡抚杨昌浚得知胡瑞澜到了杭州,就威逼利诱,说此案已经反复审问多次,无偏无枉,不宜轻易改动,否则引起士林不满,地方官吏今后也难以办事了。同时又推荐宁波知府边葆城、嘉兴知府罗子森会同审理。边葆城是杨昌浚湖南老乡,又是刘锡彤的姻亲,因此在复审时,边葆城动以酷刑,日夜熬审。最后一堂把杨乃武的双腿夹折,对小白菜则十指拶脱,还用铜丝穿入乳头,惨不忍睹,就这样严刑拷打,钦差审结,仍然维持原判。这样一来,原审各级地方官吏如释重负,这批湖南帮的大小官员弹冠相庆,设席宴客,认为从此铁证如山,不会再有反复了。
而在京浙江籍人士对杨案主犯屡翻屡服,杨菊贞两次上京,认为必有曲折隐情。有些举人、生员和杨乃武的好朋友三十余人联名向都察院、刑部提出控告,揭露此案,县、府、按察、督抚、钦宪七审七决,都是严刑逼供,屈打成招,上下包庇,草菅人命,欺罔朝廷,要求提京彻底审讯,昭示天下,以释群疑。在京官员认为这件案子如果真是有冤情不得平反,不仅是杨乃武、小白菜两条人命的问题,而且是有关整个浙江读书人的面子问题。于是,夏同善、张家骧取得刑部侍郎袁保恒、大学士翁同龢等人的支持,向两宫太后陈诉冤情,要求将 杨乃武、小白菜一案提京复审。最终杨乃武、小白菜案得以平反,与慈禧太后的直接干预有极大关系。
当初由大学士翁同龢向两宫面陈案情,就引起了慈禧太后的注意,她没有直接下达谕旨,而是通过刑部叫浙江巡抚杨昌浚亲自审问,但她同时派了御史王昕到浙江私访案情。对于此案是否提京复审,开始慈禧太后是犹豫的,她对地方官吏承办的要案也不愿轻易更改。但后来杨乃武冤狱的呼声越来越高,朝廷内外到处哄传,又加上官员不断上疏奏请提京勘查,慈禧太后终于下了决心:“叫刑部彻底根究。”这样,江浙派官吏初步得到了主动权。
刑部大审,开棺验尸,认定葛品连并非中毒而。刑部复审勘验情况奏知两宫,这时已将刘锡彤革职拿问。原审各级官员为什么审办不实,要刑部再彻底根究,于是又提集犯证审问了两次。
在是否惩办各级办案官吏的问题上,江浙派与两湖派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大学士翁同龢为首的江浙派力主惩办这些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另一派以四川总督丁宝桢为首,附和的多是两湖籍官员,故称两湖派。他们认为不能为了区区两个平头百姓处理这么多官吏。由于这两派的争吵,刑部平反的奏疏,一直拖了两个月,迟迟不上,直到光绪三年(1877)二月十日,奏疏才上去,但是对于巡抚杨昌浚、钦差胡瑞澜并未提出参革,许多受贿、包庇等情弊也未提及,马虎了事,直到二月十六日以光绪帝名义下的平反谕旨才将二人革职。杨昌浚虽然革了职,刘锡彤虽然是充军到黑龙江,但对刘子翰却完全开脱了。其余承办此案的知府、知县,都只是革职了事,只字不提行贿受贿之事。
从杨乃武、小白菜一方来说,冤案昭雪无疑是莫大的幸事,而事实上他们只是民间的一个小案,在那个时代其实是不足为怪的。可是现在被渲染成爱情故事的案件背后陷藏着重大的政治斗争,难怪杨乃武在出狱后曾想去拜见救他一命的浙省大小官员,很多人并没有出面见他,毕竟参与这场斗争不光是为了一个杨乃武。参与对杨乃武审判的多是湖南籍官员,他们大多是左宗棠一手提拔的,在对渎职官吏的惩办上,朝廷也只采取了革职了事,而并没有量刑处罪,这就表明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
在这场无辜的冤案中,杨乃武几乎被折磨成了残废,刑部却说刑伤业已平复,并无伤筋折骨的情况。
经历了三年多的牢狱之灾以及各级官吏的残忍折磨,杨乃武虽里逃生,家人团聚,但受此打击,人虽未亡而家已破,痛定思痛,实在是悲多欢少啊!从北京回家的路费仍然是胡雪岩资助的。
杨家人回到余杭县后,已是家产荡然,生活困难。杨乃武依靠亲友帮助,赎回了几亩桑地,以养蚕种桑为生。这时他虽然只有36岁,正当年富力壮的有为之年,但经过这场灾难,棱角已被磨尽,心灰意冷,轻易不与外界交往,专心致志研究孵育蚕种。余杭盛产丝棉,行销全国。杨家世代养蚕,对育种有一定经验。过了三年,杨乃武所育蚕种名气就传开了,远近都来购买,他家的蚕种牌记是“风采牡丹,杨乃武记”。凡是杨家出卖的蚕种,都盖上了这个牌记。每到育种时,全家大小日夜忙碌,家里生活也日渐好转。杨乃武就是这样安静地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直到1914年去世,终年74岁。
小白菜出狱后,回到余杭,万念俱灰,在南门外石门塘准提庵出家为尼,法名慧定。庵里没有香火,以养猪、养鸡为生。从此就在青灯古佛旁、晨钟暮鼓中了却残生,于1930年去世。她的墓塔建在余杭东门外的文昌阁旁,为了表白自己的清白和坦然,墓址选在河岸路旁。
杨乃武是举人出身,他家也比较富裕,另外在当时的首都北京那么也有很多浙江级的官员以及 对他们的支持,那么这些原因都是原因,但是如果没有最终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由于官官相护,有些案子很难最终平冤昭雪。本案平反昭雪的最后实际上隐藏着深刻的、尖锐的官场权利斗争,这是我们特别要提到的。小小的杨乃武、小白菜这样的案件是普通的,但是在当时围绕着这个案件审理,浙江的一干官员,从县到府到省,全都是曾国藩所统率的湘系军阀的手下,那么也就是说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曾国藩率领自己的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镇压了太平天国,那么在当时江南一代,各级的官员基本上都是湘系的军阀,他们没有多少的知识,凭着军功担任这样的职务,他们很少受过严格的审判经验的教育,也没有多少知识,因此容易造成很多冤案,而且有了冤案之间都同处湘系,官员之间相互扶持,相互的维护,那么从而使这个案子迟迟难以翻案,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实际上对于清朝的最高统治者而言,早就与除之而后快,早就想找到一个契机来弹压湘系军阀的势力,那么杨乃武、小白菜案件的发生给慈禧太后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找到了爱新觉罗满清皇族或者说朝廷吧,压制湘系军阀气焰的契机,那么之所以最后100多位官员顶戴花翎全部摘掉,永不续用,实际上有压制湘系军阀这么一个功能。
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
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
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指桑骂槐的人一般来说他们的素质也高不到哪里去,我们需要正确的看待这样的人,不要过多的纠缠,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
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1指桑骂槐又不敢提名道姓的人的心理有以下几种:
1、这种人是性格懦弱的可怜人,心里又没啥数儿,是典型的拎不清的人。事情摸不清楚就乱发脾气,又不知道具体对象,只能是指桑骂槐,发泄一下情绪。
2、这种做法就是故意恶心人。想骂人,也知道想骂谁,但就是不直接对你,只是指桑骂槐的骂,让听的人干生气,想回嘴又说不出,哑巴吃黄莲。
3、这种做法还有一种原因,就是想骂的对象不能确定,又想发泄愤怒,只能是在自己估计分析出来的人中骂骂,敲山震虎,告诉听的人不要拿自己不识数,借以示威。
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指桑骂槐
很简单,为了恶心你。
直接骂你把自己也卷进来被你diss,指桑骂槐就是让你看了心里憋屈但没法骂回去。骂回去就是你小气,不骂你自己憋闷…
指桑骂槐的人肯定不是啥善茬,能不招惹别招惹。但要是招惹上了,你要么自己心宽点,别在乎。要么撕破脸,但结果可能是把自己反而搞成了没理的一方。
实在气得不行 就也指桑骂槐回去…但很多人又不想承认自己对号入座“接骂”了…没办法,指桑骂槐的人就是要恶心你,也不是想和你吵架,甚至不是想和你闹翻,就是你做了让他不爽的事,他就要暗戳戳报复一下而已。
正常心理,不行就不要继续相处就好。岂是一个人指桑骂槐你的时候,心里已经把你拉黑了,你要是继续和她相处,他还能跟你装,但以后还会继续恶心你,你不和他相处了,他也绝对不会再找你。
所以,怀疑有人指桑骂槐,就别相处就好了,屏蔽朋友圈什么的
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2指着桑树骂槐树,表面上骂甲,实际是骂乙。《红楼梦》第十六回:“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第六十九回凤姐私下和尤二姐说:“妹妹的名声,很不好听……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骂槐,暗相讥讽。”两段引文,其意自明,指桑骂槐,绝非诚意批评。
社会上的确有人,明明是对乙有意见,而不挑明了讲,却转弯抹角地骂甲。其所骂内容、情况,则完全是针对乙的,明白人一听就听出来。“指桑骂槐”的现象是在处理人际关系矛盾上的一种扭曲方式。骂者可能发泄了胸中怨气,痛快一阵,心理上得到了一点平衡。若问他骂的是谁,他可能不会公开讲明承认实际骂的是乙。
被骂的乙则多因没有与矛盾对方直接细想交锋,矛盾不会被激化,也得不到解决,还可能积怨在心,暗中增加了对骂者的憎恨,双方关系只会日益紧张。因而“指桑骂槐”是损害正常人际关系的腐蚀剂。
具有“指桑骂槐”癖习倾向者,个性多猜忌心中,胸怀狭窄,待人态度暧昧,遇事不够开朗,处处不肯吃亏。这类人常是属于文化素养较低层次。严格说也是个性修养不善的表现。
“指桑骂槐”现象由来已久,一直在社会中存在。骂者常理直气壮,动辄发泄,可以为常;周围的人对这种做法也不认为是一种人际关系腐蚀剂,对骂者不加劝阻,安之若泰,听之任之。因而使这种现象在社会上滋长蔓延、长期不绝。
相反,在与人相处时,对受人含沙射影、指桑骂槐的遭遇,却都存有戒心、时时提防,甚至弄得有点“神经过敏”。如进入办公室,室内的人突然停止谈话,就猜测刚才是在议论自己;别人无疑提到某种不良现象,虽未指名,他却认为明明是在说自己,是在指桑骂槐。
随着这种心理偏异的发展,他会把越来越多本是与己无关的事牵连到自己身上来,这在病态心理学上称为牵连观念。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固定下来,就可成为精神病的症状,并由此派生出其它精神障碍问题,如成为“被害妄想”产生的基础。形成精神病的易病质。这类情况的发生,一般多有环境心理背景及导致其敏感多疑的原因可寻。
指桑骂槐、含沙射影这类扭曲的批评方式就是其产 生的外界环境;自我紧张、敏感多疑,庸人自扰则为其主观原因,见这种人常也是“指桑骂槐”的癖嗜者,因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有点做贼心虚,故而多疑。因此这种风气盛行和蔓延之处,还是滋长病态心理的温床,是有碍于社会心理健康的因素,从精神卫生工作的角度,应予消除。
人是社会动物,不可能不与人相处。人际关系的协调,于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的做法,增加人际间的摩擦,而于事无补,还带来其它消极影响。我们应明确指出其错误,强调其危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应贬其意。使之与“两面三刀”、“笑里藏刀”,“挑拨离间”一类词等同,从而将此恶习加以扫除。
指桑骂槐的真实心理3桑树,中国是最早栽培的国家;国槐,是中国独有,区别于洋槐。指桑骂槐这个成语,指表面上骂的'是这个人,实际上骂的却是另一个人。这确实是一个阴谋。那为什么偏偏是指着桑树骂槐树?为什么不直接的骂?为什么不可以倒过来骂?这个生动形象的成语,也是旁敲侧击的暗语,吸引人去揭开其中的神秘面纱。
自古以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耕生活衍生出最为质朴的农桑文化。栽桑树,好处多多:桑叶养蚕,衣帛无忧;桑果食用,酿酒亦好;树干枝条,器具制造;桑皮造纸,韧性结实;以上这些,还皆可入药。桑树成为古人心目中的生命之树,视为灵木就不足为怪,加之麻可制绳索和纺布,就有了专指农事的“桑麻”一词。“把酒话桑麻”,话出了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从君王到平民都很重视农桑,实乃吃饭穿衣,为生存与发展之根本。劝课农桑,是官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
这些旨在督促和勉励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发展。汉乐府诗《陌上桑》写采桑女秦罗敷的美貌与操守,使君登台“见而悦之”,正是汉代春兴季节太守出行劝课农桑的侧面反映。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商人趁机牟取暴利,不少人弃农经商,造成社会生产力下降。为了扭转局面,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重农抑商,鼓励从事农业和桑蚕养殖,对商人课以重税,秦国得以迅速崛起,进而吞并六国。汉朝继承了秦朝重农抑商思想,针对商贾加倍算赋,以禁止商人扰乱社会生产行为。
历代执政者传承重农思想,使得桑树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更为密切。“桑梓”一词的出现,证明“指桑”成为可能。东汉以来,种桑为了养蚕,种梓为了点灯,《朱熹集传》有言:“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墙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可见桑梓成为一般老百姓家里常见的树木。另桑梓乃父母所植,见了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而起恭敬之心
。正如《诗经·小雅·小牟》所述:“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故土或乡亲父老的代称。
民间也普遍植槐,主要出于招财驱邪的心理,俗语“门前一棵槐,财源滚滚来”,“村庄有古槐,驱邪又避灾,平安聚宝财”,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槐又称为宫槐,源于周代宫廷植三槐,三公位焉,故后世皇宫中栽植较多。唐王维有《宫槐陌》诗:“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
宋黄庭坚有《次韵王荆公题西太一宫壁》诗:“晚风池莲香度,晓日宫槐影西。”王祐三槐堂预言实现,又说明官宦富贵之家也有植槐的习俗。而民间与宫廷、官宦人家植槐的出发点是不同的,主要在于求财与求官的区别,毕竟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后,才真正打通了平民通过读书考试入仕的通道,之前平民百姓恐怕难有此奢望。
我以为,指桑骂槐这个成语不是因骂而诞生,而是出于民间朴素吉祥的愿望。俗语说:“门前不栽桑,屋后不栽槐”,认为宅前栽桑,“桑”与“丧”同音,会“丧”事在前,出门见“丧”,不吉利;房屋大多朝阳,屋后为阴,“槐”拆开就是木、鬼,在阴暗处的“木鬼”会让人不舒心,而且槐是吉祥、长寿和官职的象征,古代有尊槐之风习,民间禁忌植槐于屋后。
所以,自古民间有“前门种槐,房后种桑”的习俗,屋前槐除了能招财外,还有辟邪平安的意思。“槐”还与归还的“还”发音相近,人们指桑骂槐,是希望外出的人能够平安还家,把房里的丧气从后门统统赶跑。这也许是“指桑骂槐”背后最初的也是最纯朴的文化起源。
当然,“指桑骂槐”越来越广泛运用到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上,指着张三骂李四。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就多次运用,如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这是王熙凤对贾琏抱怨时说的话。第五九回:“你老别指桑骂槐。”第六九回:“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刺。”
这些运用,说明指桑骂槐是话中有话,含沙射影,不明说,那就是暗语,也源于槐树的另一个特征:高大阴森,色彩晦暗。槐树一名正源自“晦暗”, 远看槐树树冠如同一团墨绿浓云,墨绿色是一种晦暗的色彩,浓云同样会带来晦暗,“槐”字与“晦”字也读音相近,“槐树”就是“晦树”。借用到人际关系上,需要人们品出其中暗含的“醉翁之意”。
再说到“骂”,每个国家都有不文明的一面,越是历史悠久的国家,不文明的语言越多。相对于直截了当的“国骂”,指桑骂槐就显得文雅许多,委婉许多,也智慧许多。一个扎根于农桑文化的成语,就这样一步步潜入了国人的生活。
指桑骂槐流传了多少年,那么“桑”就背了多少年的黑锅,为什么偏偏拿桑说事呢?有人认为因为桑树普遍,随手可指,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像梓、槐、枣树之类也很普遍。我以为有这几个原因:一是“桑”同“丧”,把“桑”当出气筒,倾泻丧气的话;二是桑树繁殖快且多子的特征,在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生命和生殖力,加之桑女与桑树的密切关系,桑又具备了女姓的特点。
而古代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弱势群体,文学作品中采桑女往往扮演着受辱的悲剧角色。三是《汉书·地理志》记载:卫郑两国的年轻男女经常在“桑间濮上”幽会,“声色生焉”。《礼记·乐记》就严厉反对,“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其政散,其民流,诬上行私而不可止也。”“桑间濮上”自由狂放的浪漫爱情,有违当时的社会伦理道德而遭到批判。
实际上,指桑骂槐流传了多少年,“桑”和“槐”都背了多少年的黑锅,因为这事压根儿和它们毫无关系。“指桑骂槐”只是借用了桑槐的名字符号,不同于“瓜田李下”,多少跟瓜李还有些瓜葛,只因为在中国古代两树都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农桑文化中,桑树的丰富内涵主要反映在民间,在平民百姓身上。而槐树就不一样了,在我国古代,国槐是宫中必栽之树,从周朝象征三公宰辅之位,开始登上大雅之堂,从此“槐”与“官”就紧紧相连。
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还有槐府、槐第,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等等。因此,槐成了“三公”的代称,富贵的象征。
唐代《贞观政要·刑法》篇中,记载了唐太宗的这句话:“古者断狱,必讯于三槐九棘之官,今三公九卿,即其职也。”已经散佚的西汉末年的纬书《春秋元命苞》中也说:“槐之言归也。古者树槐,听讼其下,使情归实也。”可见古人认为在槐树下听讼,可使案情归实。久而久之,槐树从“三公”的代称又引申为断狱的官府,称为“槐门”、“槐堂”。
桑树是寻常百姓家庭常见的经济树木,而槐树则是官府或者富贵人家才种植的文化树木,分别代表了不同的阶层。“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由于古代普遍官官相护、贪赃枉法。
现实中“青天”少之又少,老百姓有冤没处申,又不敢和官府对着干,只能背地里骂,又怕被妄加罪名,转而指着桑树骂槐树,真实意图是骂那些漠视百姓的官僚阶层,用极其隐晦但又很狡黠的方式,来表达对断狱官府的痛恨之情。
指桑骂槐作为军事上的计策,意义更为深刻,因列入《三十六计》而广为流传。指桑骂槐本意是指作战指挥者间接地训诫部下,用最有效的暗示手段,使其敬服的治军谋略。不过这条计谋是以间接的方式,来委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实际运用中,更应该理解为“杀鸡儆猴”,或者是“敲山震虎”。军事指挥员要立德、立威、立信,必须严明法纪、雷厉风行。
善于抓住突出的负面典型,从严处理,达到引以为戒的效果。同时,指桑骂槐还引申为运用各种政治和外交谋略,向对手施加舆论压力,以配合军事行动。对强大的一方,可用警戒来震慑弱小的一方,以警诱之。对力量弱小的一方,也同样可用此道而反行之,采取强硬、果敢手段,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古代传说与历史中,有很多指桑骂槐的高手,像淳于髡,孟优,东方朔等,几乎把这个骂人术弄成了一门高雅的艺术。相形之下,指桑骂槐之计已从高雅的艺术,演变为阴险的权术。它不再是一种指甲骂乙的文斗,而是一种杀甲儆乙、杀鸡儆猴、杀一儆百的武杀——预设某种圈套,引诱人家上刀口,借刀光血影来威慑部属,从而顺利地掌控调遣部属。
司马穰苴杀监军庄贾、杀齐景公使者的随从与驾车者,便是设好圈套的坑杀。再如管仲设计攻遂国,拿弱国来显示自己的威风,竟然打狗震主式地吓服了鲁国和其他国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格局中,作为威慑术的指桑骂槐,对治军、治国仍有存在的现实意义。
指桑骂槐的“阴谋”, 扎根于农桑文化,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烙印。从最初的人与物、人与人,到民与官,关系越来越复杂;从经济、政治,再到军事、外交,领域也一步步渗透,成为窥视传统文化的一扇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生路上需要阳谋,也离不开“阴谋”,我们可以隐晦地表达,策略地运用,一定会驱散心中的阴云。
《聊斋志异》读后感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聊斋志异》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聊斋志异》读后感1《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一部经典作品,流传至今,很多人都很喜欢里面哪些鬼神的故事,我也不例外,看过了《聊斋志异》,也让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以比较幼稚的分法,鬼狐精怪也就分那么两类:要么是好的,要么是不好的;要么是奸诈的,要么是真诚的;要么是深邃的,要么是无知的。它们的分类的确比较明显,人可就不一样了。
人有时看狐,觉得狐比人好;而狐看人,又觉得狐不如人。在人看来,鬼狐自由;在鬼狐看来,人活得踏实。在人看来,鬼狐法力无边;在鬼狐看来,平凡是福。于是,人认为鬼狐没有要“成人”的理由,然而,鬼狐们却为此而绞尽脑汁。
鬼狐之中,道行高的,此志不渝;道行不足的,前仆后继。不少的鬼狐有着悲惨的下场,或是魂飞魄散,或是含恨而终。对于它们来讲,成人的道路是那样的崎岖,那样的艰险。多少得道高僧,多少降妖术士,他们本着“狐是狐,人是人”的“公理天命”,狠狠地挡在了鬼狐们成人成仙的路上。可是鬼狐们屡败屡战,就算尸骨无存,也在所不惜。人们看来,鬼狐们是那样值得同情的角色,那些所谓降魔服妖的道士和尚又是那样的多管闲事、冷血无情。尽管如此,人们却仍是对鬼狐们敬而远之,他们怕它们那种追求时的顽固,追求时的阴险,追求时的不惜一切。鬼狐们的追逐已经不是可以轻易放下的欲望,而仿佛有这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在支配着它们。那种不知名的成人或是成仙的欲望,逐渐集结成了一种盲目而可怕的追求。在它们的心中,就有这么的一个信念: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字,是一种奢侈。于是,或是诱惑,或是惊吓;或是勾魂,或是索命;或是投之以情,或是杀之以暴。然后,鬼狐们得以换上了人的衣裳,尝着人间的疾苦,经历着人世的生老病,而无怨无悔。
而活在尘世中的人,却为了得到鬼狐所抛弃的长生不老,千辛万苦。为了得到鬼狐所不屑一顾的高超法力,不惜上刀山、下油锅。
有时候觉得,要是两者可以一开始便将角色对换,那也许就没有了不必要的悲剧。其实,即便将他们的角色对调,结果还会是一样的,因为两者都会追逐对方的角色。
在没有鬼狐的现实社会中,人却有着同样的追逐。只要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平等,那么这种追逐便无休无止。过着幸福小日子的老百姓们,都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升官加禄。而那些位高权重的人,在心底却向往着平凡的日子。于是,在这两者之间,便是一种思想追求上的循环。穷人一旦变成了富人,便会怀念穷人的生活;富人若不幸变成了穷人,也自然会回想那富人的生活。当然,在这之前,有一段艰苦的追逐,甚至有痛苦的悲剧。
其实这种无谓的追逐也不只是存在于像穷人和富人这样有着明显差距的两者之中。人,总是这样的观念:别人的东西总是比自己的好。就是两样完全相同的东西,在一个人看来,也会觉得对方的比较好。于是便有了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东西,甚至是性格。在寻觅之中,他们看不见原来的自己。他们将别人的优点看成是不可多得的优点,却将自己的亮点一味地抹杀。有朝一日,当他们真正地变成了另外的一个人,也许就只会对着往昔的日记问到:陌生人,你到底是谁?
就像《聊斋志异》中的鬼狐精怪,追逐的低手,却是遗忘的高手。
倘若鬼狐安心做它们活得如浮萍一样的鬼狐,人安心做他们平凡甚至于庸俗的人,世上当然是能太平些许。但那停歇了的追求,那所谓的安宁,却会使尘世不但少了些引人的故事,更是没有了进步的光彩。现实之中,亦当如此。
再读《聊斋》,再得后感。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报恩复仇,不去叹息人世间的世道炎凉,不去讨论人怪之间的孰对孰错。偶得谬感,不知所言。
《聊斋志异》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爷爷创作的一部优秀的短 篇小说合集——《聊斋志异》。
这本说讲述的大多是神仙狐妖鬼怪的传奇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形象生动丰满。其中《崂山道士》、《画皮》、《席方平》《促织》、《聂小倩》等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席方平是最精彩也是最感人的章节。它讲述的是一个叫席方平的孝子,为了不让父亲在阴间受苦,魂魄到阴间去找阎王爷伸冤,受尽了阎王爷的百般折磨,但他没有放弃,最终他找到了正直的二郎神帮他伸了冤,坏阎王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二郎神被席方平的.孝心所感动,决定给他父亲三十六年的寿命,让他们父子好好地生活……
读了这个故事,我认为我们要向席方平学习: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 精神,做一个孝敬父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聊斋志异》读后感3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它的名字叫:《聊斋志异》,这本书是清朝的蒲松龄写的,它讲的全是鬼、狐狸和神仙的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画皮。它讲的是:
一位书生赶路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女子,她长的十分俊俏。书生十分喜欢她,便走上前问了问姑娘的来历。原来,姑娘的父母把她买给了一个有钱人做小妾。他的大老婆嫉妒她,天天打她骂她,书生出于好心把姑娘带回了家。有一天,书生在集市上遇到了一个道士,说他被妖气缠绕着,他不信,但是却产生了怀疑,于是,书生从在窗旁走过,发现那位貌美如花的姑娘,脱下了人皮,露出了张牙舞爪的样子。书生再仔细一看,原来那位姑娘是鬼,他向道士要来了一个拂尘,所以鬼把他的心给掏了出来。他的老婆四处寻求帮助,终于按照道士的要求找到了一个乞丐。但乞丐有一个要求,要她吃他吐他的痰,她硬吃了下去。回到家想了想,委屈的大哭,一边哭,一遍整理她丈夫的肠子。忽然,她恶心想吐,一口吐在了丈夫胸口;那竟是一颗心,不一会儿,书生就醒来了。道士也找到了妖怪,把它收服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感觉人们不要贪图美色,要不然会惹来杀身之祸,我们做事不要只看外表。
《聊斋志异》读后感4书,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它能给我们带来知识,也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聊斋志异》,这本书是蒲松龄写的里面都是在写妖魔鬼怪,这里面有很多个故事,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画皮》。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这个故事有发生了怎样神奇的故事吧!
一天,一个在读书的公子看见一个很美丽的姑娘,就把这个姑娘带回了家。他碰到一个道士,道士说这个姑娘有妖气,公子不信,就没有理会道士。
一天晚上,公子走到姑娘的房前,看到一个很恐怖的妖怪,旁边有张人皮,只见妖怪贴上人皮,又变回到了那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公子害怕极了,连忙去找那个道士,道士给了他一个拂尘,可是,公子不忍心杀姑娘,最终,公子的心脏被妖怪掏走了。最后,公子的妻子不顾一切代价把公子救活了。
我觉得公子的妻子很善良,尽管她的丈夫背叛了她,但她还是不顾一切的把她的丈夫救活了。
我也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聊斋志异》读后感5说到名著,我看的也不少了。可在浩如烟海的书中,我还是比较喜欢既集大众为一体又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聊斋》。
《聊斋》既有《水浒》的奔放,又有《西游记》的神奇。既有《三国》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给人一种《红楼梦》那“满纸荒唐言”的感觉,不过,它自己的风格:说鬼也把人吓得哇哇大叫。
初读此书,便由然而生一股阴冷的怪感。再往下读,一股寒意直冲脊梁上来,周围被鬼气纠缠着,天地昏暗无光,一团黑烟在纸上生出手脚……惊叫一声,冲到阳光下一看,只见满纸鬼气,再仔细一看,不过一个个小字排列的方阵,不禁让人感叹蒲作者把方块汉字使得出神入化!
在此书中,心肠软的王生、披着人皮的鬼、斩妖除魔的道士,掏吃人心的夜叉……都给我以极深的印象。当我看到巨大的木偶与人挥刀相向时,我不禁为持刀斩鬼的勇士捏一把汗;当我看到邪恶的夜叉闯入民宅大肆抢夺时,我冷汗连连。当神犬吃下火炭时,我惊奇得合不拢嘴……
这就是《聊斋》,说它是武侠小说,他比武侠多几份纯真,说他是童话,又比童话多几份邪恶黑暗……
这就是《聊斋》,一本神奇、刺激、可爱、纯真、邪恶、黑暗的名著,独一无二之名著,值得好好“品味”!
《聊斋志异》读后感6放假了,班主任夏老师为了让我们大家提高阅读水平,便布置一项作业---每天读书。我想:读书那就从十大名著读起,于是我便拿起聊斋志异>>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书中有十分感人的故事:《崂山道士》、《画皮》、《聂小倩》、《促织》、《狼》等。而且书中还杂加一些引人入胜、精美细腻的故事插图,并且还有一些难懂词语的小资料与注释。可以说这本书曲折动人,扣人心弦,生动感人。
《聊斋志异》这本书的作者是清初文学家蒲松龄写的。他用精巧风趣的笔墨把看来是讲鬼、狐、仙、怪的小故事变化成心中想表达的人、情、事、态,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他对人生、社会的丰富体验和深刻的智慧,在现实与虚幻之间,一个个仙鬼魅不再像以前一样狰狞可怕,让人一见就跑,而是用嬉笑言谈嗔怒间皆显情深义重,让人仿佛置身一个浪漫神奇,超尘绝俗的理想版未来世界,总之而言《聊斋志异》是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有“空前绝后”之美誉。
它玄奇、惊梀而刺激的鬼怪传说,历来是让人们在茶余饭后令人回味无穷的……
《聊斋志异》读后感7《聊斋》的成书,受到王士祯的欣赏,王当时为名家,为《聊斋》作序,《题辞》诗为:
题聊斋志异
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鬼唱诗。
不仅如此,王还为《聊斋》原文作过批改,评注。邹弢《三借庐笔谈》论“蒲松龄《聊斋志异》”原文:蒲留仙先生《聊斋志异》,用笔精简,寓意处全无迹相,盖脱胎于诸子,……。王阮亭闻其名,特访之,避不见,三访皆然。先生尝曰:“此人虽风雅,终有贵家气,田夫不惯作缘也。既而渔洋欲以三千金售其稿代刊之,执不可;又托人数请,先生鉴其诚,令急足持稿往,阮亭一夜读竟,略加数评,使者仍持归。时人服先生之高品,为落落难合云。
蒲松龄一生不遇,在《聊斋》序文中写道:“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嗟乎!惊霜寒雀,抱树无温;吊月秋虫,偎阑自热。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聊斋志异》读后感8图书漂流活动本周读的是《聊斋志异》,书中各篇短小精悍,描写的各种人物生动形象令人过目难忘。我读完《巩仙》一文后觉得很有体会。
作者通过对巩仙的描写,向我们活灵活现的展现出一个憨头憨脑、成天乐呵呵的道士形象。他很有智慧,他想进王府赏花,无奈看门人和太监不放他进去,他就略施小计,用银两疏通了看门人和太监,就略施法术,可他又厌恶食财的太监,就戏弄他。表现出他是一个粗中有细、爱憎分明的人。
他常年居住在尚秀才家中,很感激尚秀才对自己的帮助。当得知尚秀才有心上人后,他就施展法术,帮助尚秀才与自己心爱的人,相亲相爱,他得知尚秀才将会有一个孩子时,他竟用自己的道袍把一个刚生下来满身血污的婴儿带回来。表现出他是一个仁义的人。
当他知道自己将要离开人世时,还不忘把自己的道袍留下,因为这个道袍可以救很多人。他是一个善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
这本是启发和教育人们要扬善除恶,济贫扶贫多做善事。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
《聊斋志异》读后感9昨天,我看了《聊斋志异》这本书,书中讲的都是发生在人、鬼、神之间的故事,当然,有的也很恐怖。这里面我最喜欢的故事是《画皮》,讲的是:一个书生喜欢上了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却是披着一张人皮的女鬼,书生肉眼凡胎,分辨不出妖魔鬼怪,又不听道士的规劝,一意孤行和那女鬼交往,后来,那个女鬼把书生的心给吃了,多亏道士做法及时出手,把女鬼收服救活了书生。看完这个故事,我有点害怕,大白天自己在家,还觉得瘆人。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了两件事:一是《聊斋志异》里如果有你不懂的词,旁边就会有注释,这样可以让我学到不少新词;二是我发现这本书像寓言一样,每读完一个故事就会悟出一个道理,比如,《崂山道士》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有些人学习只学到点皮毛,却以为掌握了精髓,真是可笑!《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只要摸清了敌人的短处,抓住要害,发挥自己的长处,就能够以弱胜强!
我喜欢《聊斋志异》,希望大家都能读一读。
《聊斋志异》读后感10我四年级时,去图书馆看书,我翻来覆去地查找有没有我喜欢的书。终于,我在一个书架边看到了《聊斋志异》。
这本书非常有趣,可我也看不完,所以我就挑了几篇看。
《聊斋志异》是一部经典小说,是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篇篇讲的鬼,狐,仙,怪。其实字字都是人,情,世,态。字里行间,无不包含作者对人生的丰富体会。
《画皮》我们都应该读过,看过。很久以前,有个姓王的书生。有一天,他在小山丘上见到一个美如天仙的姑娘,王书生对那位姑娘产生爱意。有一天,王书生出去了,回来想给姑娘一个惊喜。结果,发现这个姑娘是个妖怪,带着一张美丽画皮的妖怪。妖怪发现了王书生,于是把他的心吃了。这时,道士赶到,及时把这个妖怪收服了。王书生的妻子知道了,很伤心。于是就抱着王书生大哭,祈求自己的丈夫活过来,奇迹出现了,丈夫又重新拥有了一颗心,王书生又复活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不要以貌取人,外表虽然重要,但拥有一颗纯净的心更重要,那个妖怪,外表好看,内心邪恶,是没有好下场的。
《聊斋志异》读后感11这几天,我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一本厚厚的《聊斋志异》。是什么东西这么吸引我呢?哦!原来是里面的情节写得很精美。尤其是书中的《赵城虎》这则故事特别好玩儿。它讲是一只通人性的老虎。
一天,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奶奶的儿子上山砍柴,不料被一只饥饿的老虎给吃了。老奶奶听说后嚎啕大哭,但是又一想光哭有什么用,还不如到县衙去告状。她到了县衙后带着哭腔说:“我的儿子被老虎吃了。”县官遗憾地回答道:“我们只逮捕人,不逮捕老虎。”听了这句话,老奶奶又大哭了起来。县官没办法,只好问左右两边的人有没有人肯去捉老虎。要知道捉老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所以没人肯去。
正在这时,一个人醉熏熏地走了出来说:“我去”,说着拿起公杖就走。但等他酒醒了,立刻就后悔了,只好双手空空地回来了,结果挨了板子。第二天清晨,他就去菩萨那里诉苦。他刚刚要回去,忽然,一只老虎扑了进来。那人吓坏了。但那老虎不但没有要吃他的意思,反而觉得很羞。于是,那人把老虎带到县衙去审问。审问过后,老虎就经常去帮助老奶奶。于是老奶奶就和这只老虎相依为命了。
我觉得《聊斋志异》真是书中自我介绍的“曲折离奇的鬼怪故事,百读不厌的古代奇书。”
《聊斋志异》读后感12看着、看着,不知不觉,我打起了冷颤。“啊!好可怕!”我的脸刷的一下,变得苍白。“哈哈哈!”我又捧腹大笑。是什么书让我一会儿恐怖惧怕,一会儿又开心自如呢?原来是《聊斋志异》这篇小说啊!
作者蒲松龄把书里的故事写得出神入化,让我身临其境。在那个世界,花妖鬼狐、草木鸟兽都具备了灵性,它们不仅有超凡的本领,还可以出入尘世,也学会骗人、耍人、捉弄人……像《赵虎城》这一篇,老虎竟能听懂人说话。我看得越来越起劲,发现这本书并不是单纯的讲故事,而是在讲道理:我们要用正义的力量打败邪恶的坏人,要是有错误思想的人兽,我们应该把他们导入正确的道路。每一篇虽长短不一,但各有其趣,就像诗一样,含有无限意。
相信我们虽然不会法术,但是我们的善良、真诚,还是能把现在社会上的邪恶打败的!
《聊斋志异》读后感13寒假期间,有一天,妈妈带我去书店读书,我在书店读了《聊斋志异》,便有感而发。
聊斋表面虽然是些妖魔鬼怪与书生仙士敌对与情感的故事,内在却透露着封建王朝的黑暗面,如其中的《席方平》这一章,在人们看来,不过只是写阎王、郡县城隍受羊家贿赂,不问青红皂白将席方平以及其父亲加以酷刑,不允其再告贪赃枉法的官吏与羊家,最后二郎神给席方平平反,将羊家、郡县城隍以及阎王加以重罚,使羊家财粮一日比一日少,席家财源不断。
其实暗地里透露着旧社会贪赃枉法的官员、官官相护,置善者水火于不顾,对恶人万般恭敬,这才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我非常佩服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勇气,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他的作品若被恶人读出,随时都会被揭发,收到官府的严刑审问,甚至还会影响到身家性命。同时,我们也要学习蒲松龄正直善良勇敢的精神,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正如李世民的《百字箴言》所说“交友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在《聊斋志异》中,每个妖都有情有义。你若觉得我写得有意思,也可以自己来看一看《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读后感14今天,我读了《聊斋志异》这本书,其中有五十多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与鬼怪有关,但读起来并不像读《鬼故事》那样恐怖,反而增添了迷信色彩,我读了它。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画皮》它的主要内容是:
有一个人叫王生,他不爱学习,好美色,一天见一个漂亮的女人在山间赶路,他凑上前,最后,他把她迎娶进了门,一个道士说他家有妖怪,去降服,妖怪把王生的心挖走了,王生了,王生的妻子把一个叫花子的痰吃了,变成了一颗心,正好吐在王生的胸膛里,王生活了过来,他对妻子道了歉,从此,两人快乐的生活着。
我的收获是: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想要写好文章,不在华丽的语言,而在于质朴的言语。
我的启发是:生活中,要大胆,就像陈氏一样,才能赢得胜利。
文章蕴含的深意是:世上无鬼怪,作者以本书揭露了当时官场的黑暗制度比鬼怪还要可怕!
《聊斋志异》读后感15寒假期间,有一天,妈妈带我去书店读书,我在书店读了《聊斋志异》,便有感而发,写出了一篇读后感。
聊斋表面虽然是些妖魔鬼怪与书生仙士敌对与情感的故事,内在却透露着封建王朝的黑暗面,如其中的《席方平》这一章,在人们看来,不过只是写阎王、郡县城隍受羊家贿赂,不问青红皂白将席方平以及其父亲加以酷刑,不允其再告贪赃枉法的官吏与羊家,最后二郎神给席方平平*,将羊家、郡县城隍以及阎王加以重罚,使羊家财粮一日比一日少,席家财源不断。
其实暗地里透露着旧社会贪赃枉法的官员受*、官官相护,置善者水火于不顾,对恶人万般恭敬,这才导致百姓民不聊生。我非常佩服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的勇气,在那样一个黑暗的社会,他的作品若被恶人读出,随时都会被揭发,收到官府的严刑审问,甚至还会影响到身家性命。同时,我们也要学习蒲松龄正直善良勇敢的精神,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正如李世民的《百字箴言》所说“交友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
在《聊斋志异》中,每个妖都有情有义。你若觉得我写得有意思,也可以自己来看一看《聊斋志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