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狐直笔的意思是什么生肖

2.董狐直笔比喻什么动物

3.董狐直笔是一个什么故事?董狐直笔又是什么意思?

4.董狐直笔的典故

5.董狐直笔的诗词典故

董狐直笔的意思是什么生肖

董狐直笔拼音-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的是兔。

董狐直笔(拼音:dǒnghúzhíb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周·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东周·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董狐直笔”。

董狐直笔比喻什么动物

老虎

〖典源〗《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杀灵公于桃园。宣子(赵穿的族兄赵盾)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境),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释义〗春秋时晋国赵盾掌政,因避灵公的迫害而出去,未出境,族弟赵穿便把灵公杀,赵盾又回来掌政。太史董狐谓“赵盾弑其君”,孔子称扬他是古之良史。后遂用“董狐直笔、直笔、董狐”等称颂据事直书的史臣或史官正直不阿的精神。

董狐直笔黄庭坚《王彦祖惠其祖黄州制草书其后》诗:“脱略看时辈,诸君等发蒙。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董狐直笔是一个什么故事?董狐直笔又是什么意思?

《左传?宣公二年》:?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董狐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位史官,相传在春秋时期,晋灵公继位后不管政事,不仅残暴还只知吃喝玩乐,而后相国赵盾管理政务后多次上言,人家晋灵公正开心的时候你天天说些不开心的话人家肯定不高兴的,结果赵盾就被追杀,之后在弟弟赵穿的帮助下将晋灵公用计后才好,后来史官董狐记载?秋七月,赵盾在桃园谋害了国君夷皋! ?赵盾说这不是我做的呀,你何必这样写,而董狐却说晋灵公是你弟弟杀的,你逃亡也并没有逃出晋国,并且并不更改自己的记录,赵盾只得作罢。意思就是在强权下也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直说法,不被改变和动摇。

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面对董狐的记录,赵盾是有苦说不出加哭笑不得,?这。。当时所有人都知道我正在被暗杀呢,我在逃亡呢,这人怎么会是我杀的呢?太冤枉了?而董狐却坚决不吃这一套,?你可是相国,不做实事却逃跑,还没有逃出国内你就还是晋国的相国,晋灵公是于你弟弟手下,却像是无事发生一样没有惩罚,不是你背后主谋的又是谁呢??最后赵盾被噎的无话反驳,只得作罢。

?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后来孔子在编订《春秋》时也夸奖过董狐,刚正不阿,虽然艰难却勇敢的记录实事。但与此同时孔子也表达赵盾其实也挺好的,解救了一国百姓,从这短短的一句话你可以看出晋灵公真的是不怎么样。其实从历史事实被保留完整的角度上看,存在董狐这样越多的人,历史就会保存的越完整与真实,所以孔子也才会这样说吧。

大家都知道很多历史都是史官记录下来的,所以后面在位的史官都如果被形容董狐直笔都会十分自豪与光荣。在如今这个年代,我们也应当有这样的精神,尊重每一位能将事实记录下来的人!

董狐直笔的典故

董狐直笔的典故如下:

典源出处《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

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释义用法春秋时,晋国的赵穿在桃园杀晋灵公。当时赵穿的族人赵盾(宣子)正在逃亡,还未出国境,听到这个消息就返回来了。

因为赵盾是正卿,因此史官董狐记录说:“赵盾杀国君。”孔子称赞董狐是古代的优秀史官,因为他写史无所避忌。后以此典称颂敢于秉笔直书的史臣。

董狐直笔(拼音:dǒnghúzhíb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东周·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

董狐直笔(董狐:春秋时晋国的史官;直笔:根据事实,如实记载)指敢于秉笔直书,尊重史实,不阿权贵的正直史家。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经典典故:

1、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2、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的交情。

3、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董狐直笔的诗词典故

  典源出处 《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释义用法 春秋时,晋国的赵穿在桃园杀晋灵公。当时赵穿的族人赵盾 (宣子) 正在逃亡,还未出国境,听到这个消息就返回来了。因为赵盾是正卿,因此史官董狐记录说:“赵盾杀国君。”孔子称赞董狐是古代的优秀史官,因为他写史无所避忌。后以此典称颂敢于秉笔直书的史臣。

  用典形式

 董狐笔 唐·杜甫:“祸首燧人氏,厉阶董狐笔。”宋·文天祥:“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董狐执笔 宋·苏辙:“董狐执笔何时易,马援征蛮未遽来。”

 董狐直笔 宋·黄庭坚:“董狐常直笔,汲黯少居中。”

 狐董仗毫端 明·瞿式耜:“逄 干思柱后,狐董仗毫端。”

 笔挟董狐直 清·唐孙华:“笔挟董狐直,书过袁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