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诸葛亮为什么抓了孟获七次,放了七次?

2.七擒七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诸葛亮为什么抓了孟获七次,放了七次?

七擒七纵的意思-七擒七纵的意思是什么生肖?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主要是为了彻底降服南蛮。

要知道早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实际上南蛮就一直是蜀国的心头之患,刘备也一直没有彻底解决掉南蛮之患。这里一方面是因为南蛮偏远,大军远征既劳民又伤财,而且就算打败了南蛮,过一段时间又会复反,所以只能暂时搁在一边。

刘备病逝之后,诸葛亮整肃三军,修养生息了一段时间之后,决定北伐中原,兴复汉室,但是南蛮如果不先解决,一定会在关键时候扯后腿。所以诸葛亮才决定亲自率兵南下征讨南蛮。

当时南蛮的首领叫孟获,素来不服蜀国管制,诸葛亮来到南方时,马谡献上了一个计谋,要诸葛亮“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就是说要打败孟获简单,但是要彻底降服他,让南蛮此后不再复反,必须从心理上折服他。

诸葛亮接受了马谡的提议,因此在和孟获的交战中七次打败了孟获,但是他知道孟获心里不服气,于是又七次都将他放了回去。诸葛亮这样做,一是从战略上压制,让孟获心里明白,无论他再怎么整顿军马重来也是无法打败蜀军的。二是从心理上安抚,让孟获明白,蜀军不是为了杀他而来,南蛮没必要造反,造反只是增加了无谓的杀戮,让更多蜀国士兵和南蛮的子民无家可归而已。

所以,孟获在第七次被诸葛亮擒获,第七次放他走的时候,终于跪下来彻底投降,从此以后,南蛮终生没有再复反过了。

七擒七纵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七擒七纵"的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巩固后方,决定计收孟获。因为孟获不仅是位少数民族首领,而且作战勇敢,善于用兵,还待人忠厚,很得人心。为把孟获争取过来,诸葛亮第一次活捉孟获后,就把他放了。诸葛亮料定当晚孟获会来偷袭,再次设下埋伏,将他捉住。孟获不服,认为自己不是被打败的。诸葛亮二话不说,又将孟获放了。

孟获接连被擒,再也不敢鲁莽行事了。他带领所有人马到泸水南岸,只守不攻。他判定蜀兵没有船,过不了河,当时天气炎热,蜀军不习水土,必然不战而退。没想到诸葛亮将大部队兵分两路,从上、下游渡河,出其不意地包围了孟获据守的土城。

孟获这次被捉住后,又一次被放回去了。这时,蜀军中有的将领对诸葛亮的这种做法不理解,认为诸葛亮也太宽厚仁慈了。诸葛亮向大家解释说:"要彻底平定南方,就必须重用孟获这样的人,如果让孟获心悦诚服,逐鹿中原就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先后七次捉住孟获,又七次放回。最后一次孟获感动地说:"作战中七擒七纵,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仁至义尽,我没有脸再回去了。"就这样,孟获从此归顺了蜀汉。

后来,人们用"七擒七纵"这个典故来表示正确运用策略,使对方口服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