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谈谈你对“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理解.

2.乐而不浮哀而不伤是对诗经的评价吗

3.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意思及理解

谈谈你对“乐而不*哀而不伤”的理解.

哀而不伤乐而不浮-哀而不伤的用法

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出处:《论语·八佾》

《论语·八佾》,是儒家经典《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

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乐而不浮哀而不伤是对诗经的评价吗

"乐而不浮、哀而不伤"是孔子对《诗经·关雎》一诗的评价

拓展:《诗经·关雎》是《诗经》中的一篇,通常被认为是一篇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这篇诗在艺术上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则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的相思与追求。

此外,据《尚书》、《左传》等史籍记载,关于《关雎》的创作背景有多种说法,比如说是周武王为了记念他的母亲之妾伯邑考而作,或是为了纪念帝喾之子丹朱而作等等不同的版本。总之, 《诗经·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篇经典的爱情诗歌之一,也是中国文学重要的源头之一。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意思及理解

子曰:“《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意思是“《关雎》告诉我们,快乐不是没有节制的,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

此句诗出自《八佾》。《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中的第三个部分。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

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

在此孔子引用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指出《关雎》这首诗好就好在“乐而不*,哀而不伤”。走的是中道精神,没有走向极端,引申为要用德政,不要用异端、玩权术。

此处的*是过的意思,表示过头了,是说《关雎》这首诗表达的情感是快乐却不放纵,哀愁却不痛苦,是最美好、舒服的一种感觉。过头了、放纵了就要乐极生悲,哀愁中有甜蜜、有希望,悲伤了就会痛苦,有的就只剩伤感了。

也是劝诫世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发乎情,止乎礼。”正如修身为政一样要具备“思无邪”的感情,和“乐而不*,哀而不伤”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