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阅读理解答案-人琴俱亡赏析
1.秋声赋文言文题目
2.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的古诗词赏析和关于文言文的东东 发我信箱1071119680@qq。com
3.陈继军的大丰市语文老师
4.初中文言文课文游记张芍药
5.文言文荀巨伯探友启示答案
秋声赋文言文题目
1. 苏轼秋声赋文言文答案
《秋声赋》练习检测 答案一、文学常识:(2分)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二、文言词汇整理:(64分)1、解释加点的古今异义词:(1)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清明:清朗明净(2)物过盛而当杀 当杀:必定衰败(3)黟然黑者为星星 星星:点点白发2、说明句中活用现象并作解释:(1)欧阳子方夜读书 夜:名作状,在夜里(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实:名作动,结果实(3)百忧感其心 感:使有感触(4)万事劳其形 劳:使劳累3、解释其他重点字词:(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悚然:惊恐的样子(2)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 疾走:快跑(3)乃其一气之余烈 余烈:余威(4)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中:心中。摇:损耗。
(5)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戕贼:伤害(6)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但闻:只听说(7)其气栗冽,砭人肌骨 砭:刺(8)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霏:浓密的样子(9)欧阳子方夜读书 方:正4、解释虚词:而(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 表修饰连词(2)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表并列连词,并且(3)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 表并列连词,并且(4)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表承接连词,就(5)物既老而悲伤,物过盛而当杀 表承接连词,就百度文库用户有奖调查1/3(6)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表修饰连词者(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表定语后置,助词(2)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代词,代指头发(3)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表判断语气,助词以(1)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以,并列连词,相当于“而”(2)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以:介词,把(3)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 以:介词,凭,用之(1)盖夫秋之为状也 之:表去独,不译(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之:代词,指代秋风(3)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之:助词,的(4)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 之:去独,不译三、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5分)1、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定语后置)2、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判断句)3、商,伤也。 (判断句)4、夫秋,刑官也。
(判断句)5、胡为而来哉? (介宾前置句)四、翻译句子:(13分)1、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2分)——听到有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声音,不禁惊恐地侧耳倾听2、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3分)——各种忧伤的事情使他的心绪生发感触,无穷无尽的事情让他的身体疲惫劳累,在内心有所触动,就必然会损耗他的精气。3、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3分)——更何况还要思考那些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那些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这当然就会使他那红润青春的面容变得像枯木一样苍老,乌黑发亮的头发中出现星星白发。
4、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3分) ——(夏天)繁茂的绿草彼此争盛,欣欣向荣;高大的树木青翠茂盛,令人愉悦。草被秋风拂过便变了颜色,树遭遇秋风便叶子飘零。
5、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2分)2/3——它们之所以衰败零落是因为秋气的余威。
五、读课文,回答问题(要点):(12分)1.第一自然段描绘了什么景物?怎样描绘的?这样写表达好处是什么? (3分) 答:秋声。从听觉角度,运用比喻手法,写出了秋声气势汹涌,来势猛烈。
形象化的比喻,借有形描绘无形,化虚为实,写出了秋声之形,引出作者的悲秋之情。2. 第二自然段在描写秋声之外,还写了些什么?这与写秋声有怎样的联系?(3分)答:秋色惨淡,秋容清明,秋意萧条,山川寂寥,秋气凛冽摧败草木,秋心肃杀,秋乐悲伤。
烘托秋声之悲,衬出欧阳子内心之悲凉。3. 第三自然段中,作者从聆听秋声中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悟?(3分) 答:由秋声及草木,由草木而人生,悲秋伤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人事忧劳对人的伤害,更甚于秋气对草木的摧残。人应该知足常乐,不要与人争荣。
作者透悟人生,渴望超然尘外,心境淡泊。4. 文中两次写“童子”、文末写“虫声”有何妙处?(3分)答:以童子少不更事、不解风情反衬欧阳子历经沧桑、感慨良多;以秋虫唧唧烘托欧阳子心境悲凉孤寂。
2. 求《秋声赋》文言知识整理急用秋声赋一、通假字1、忽奔腾而砰湃(砰湃 通 澎湃)2、有动于中(中 通 衷)二、古今异义1、如赴敌之兵(兵 古:军队 今:士兵)2、天之于物,春生秋实(天 古:自然 今:天空)3、金铁皆鸣(金铁 古:兵器 今:金属名)三、一词多义1、既 物既老而悲伤(已经,……以后)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既克,公问其故(已经,……以后)肴核既尽,杯盘狼藉(全,都)2、金 金铁皆鸣(金属,引申为武器)于行用金(五行之一)请献十金(汉以后银一两为一金)3、及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到达)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一人飞升,仙及鸡犬(涉及,牵连)怀王悔,追张仪,不及(赶上,追上)三、词类活用1、欧阳子方夜读书(夜,名词作状语)2、春生秋实(实,名词作动词,结果实)3、四无人声(四,数词作名词,四处)4、如波涛夜惊(夜,名词作状语)。
3. 《秋声赋》全文解释《秋声赋》赏析 《秋声赋》是欧阳修于嘉祐四年(1059)任翰林学士兼龙图阁学士时所作。
当时他53岁,经过近三十年的宦途起伏黜陟的生涯,其间的人生感受很多。秋夜触景伤怀,遂赋以成篇。
文章是借赋秋声以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全文分作四段。
第一段,紧扣题目,从听觉上写秋声。作者夜间挑灯读书,万籁俱寂之时,忽“闻有声自西南来者”,不禁为之“悚然”谛听,仔细辨别、探寻是什么声音,来自何方。
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表现声音的由远及进、由弱而强,“初淅沥以潇飒”,如秋雨潇潇;“忽奔腾而砰湃”,如江河澎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像惊涛骇浪,急风暴雨;“其触于物也”,好比战士奔赴战场,听不见喧哗,惟有马蹄声碎,人行声急。作者通过这些比喻,把无形无影、不可捉摸的秋声,具体化、形象化了。
然循声追踪,童子却回答说:“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文章至此一顿,犹如深境探幽,意味无穷。
第二段,再进一步,从视觉上写秋声,并将秋这一自然节气和社会、人生相联系。作者从童子所说的“声在树间”,辨析出“此秋声也”,然后以目之所见叙说“秋之为状”,从色、容、气、意四方面把秋天肃杀的景象写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其为声也才能具有“凄凄切切,呼号奋发”的威力,使万物“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
以上皆写秋声。以下写秋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秋天属阴,行刑待秋而决、征伐待秋而举,乐有属西方的商调,律有属七月的夷则,商为哀伤,夷为杀戮。
“天之于物,春生秋实”,物当春而萌生,及秋而衰残。依自然规律,到了秋季即“物过盛而当杀”,而秋声和乐调的商声也使人感到“物既老而悲伤”,则是顺理成章的了。
这段叙述,既有形象的比喻,又有理性的分析,所表现的秋声,动人心弦! 第三段,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感慨。“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何况为万物之灵的人呢?“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草木是由外在力量的摧残而败落,而人除了与万物“春生秋实”的自然规律相同,经历着由青春少年到衰老亡的过程外,还有内在的因素的侵扰,即“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并且“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对客观条件不允许、个人智力达不到的事情硬要去寻找、追求,怎能不“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呢?自己“非金石之质”,既无法“与草木争荣”,又“何恨乎秋声”?无限感慨、愤懑之情洋溢于纸笔之间。
最末一段,作者对童子讲了一番道理之后,竟发现童子并不感兴趣,已经“垂头而睡”。秋夜又恢复到“四无人声”的境界,和先前一样寂静。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唧唧虫声即秋声,自己的叹息又何尝不是秋声! 这篇作品是通过赋“秋声”抒发自己的人生体验,他特别强调秋天肃杀、悲凉的特点和对万物的摧残,由此感慨流光易失,生命短促,自然的力量无法抗拒,自己应当安时随分,顺应自然。这种认识和情调蕴含着他经过大半生政治波折之后,一种希求解脱、随遇而安的心灵境界。
本文以秋声发端,描绘了暮秋山川寂寥、草木凋零的萧条景象,借此抒发了人生易老的悲秋情怀,凝聚了宦海沉浮、人事忧劳、形神渐衰的飘零之感,其中既有理想不得实现、宏图难展的感慨,又流露出无为无忧、超然物外的老庄思想。 文章的艺术特点之一,是大量运用精妙的形象比喻。
文章通过形象的比喻,使无形、无色的秋声,成为可听、可见、可感的具体、生动的自然现象,表现了作者高超的像声、状物和驾御语言的能力。其艺术特点之二,是以景物喻人。
以秋声使无情的草木“摧败零落”,比喻人生坎坷、忧愁劳顿使有情之人衰老、颓唐。把秋声、秋景和作者自己的秋感融合在一起,自然贴切。
以景抒情,情与景泯和无间,使文章达到了优美、和谐、深刻感人的境界。 本文篇幅不长,但结构上摇曳多姿,层层推进。
开头一段写“秋声”,侧重于从听觉来写,第二段写“秋意”,侧重于从视觉来写,第三段把“秋意”和“人生”合到一起写,侧重从感悟上来写。这样写来,不仅把秋声写得鲜明生动,而且从秋声中发掘出意趣和哲理,并最后达到了“秋心”与“人心”的和谐统一,较好地表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相处、自我调适的旨趣。
译文: 秋声赋译文 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
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伤感,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它的色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
4. 题目有秋字的古文秋声赋 北宋 ·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5. 求200个文言文题目,注意只要题目,不要文章.如果给全了,追加10分1、童趣(沈复) 2、《论语》十则 3观沧海(曹操) 4次北固山下(王湾)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6西江月(辛弃疾) 7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8山市(蒲松龄) 9《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10智子疑邻 11塞翁失马 12、伤仲永(王安石) 13、木兰诗 14、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15、口技(林嗣环) 16夸父逐日 《山海经》 17两小儿辩日 《列子》 18、*狼(蒲松龄) 19、桃花源记(陶渊明) 20陋室铭(刘禹锡) 21爱莲说(周敦颐) 22、核舟记(魏学洢) 23、大道之行也(《礼记》) 24、杜甫诗三首 望岳 25春望 26石壕吏 27、三峡(郦道元) 28、短文两篇 29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3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31、观潮(周密) 32、湖心亭看雪(张岱) 33、归园田居(陶渊明) 34使至塞上(王维) 35渡荆门送别(李白) 36登黄鹤楼 37、与朱元思书(吴均) 38、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39、马说(韩愈) 40、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41、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42赤壁(杜牧) 43过零丁洋(文天祥) 4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45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46、小石潭记(柳宗元) 47、岳阳楼记(范仲淹) 48、醉翁亭记(欧阳修) 49、满井游记(袁宏道) 50、饮酒(其五)(陶渊明) 51行路难(其一)(李白) 5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54己亥杂诗(龚自珍) 55、陈涉世家(司马迁) 56、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57、隆中对(陈寿) 58、出师表(诸葛亮) 59望江南(温庭筠) 60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61渔家傲(范仲淹) 6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63武陵春(李清照) 64、公输 《墨子》 65、《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于安乐 66、鱼我所欲也 《孟子》 67、《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68、曹刿论战 《左传》 69、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70、愚公移山 《列子》 71、《诗经》两首 关睢 72蒹葭 73《幼时记趣》 74题破山寺后禅院 75虞美人 76浣溪沙 77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张愈) 78秋词 79十五夜望月 80过故人庄 81一剪梅 82游山西村 83 《梦溪笔谈二则》 84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85迢迢牵牛星 8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7登岳阳楼 (孟浩然) 88《赵普》 89《于园》 90蝉 91孤雁 92鹧鸪 93《人琴俱亡》 94观刈麦 95破阵子 96黄鹤楼 97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98《晏子使楚》 99泊秦淮 10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1夜雨寄北 102登飞来峰 103《治水必躬亲》 104雁门太守行 105别云间 106论诗 107《竹溪记》 108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09《活板》 110无题 111捕蛇者说(柳宗元) 112墨池记 113《烛之武退秦师》 114、《荆轲刺秦王》 115、《卫风?氓》* 116、《离骚》 117、《涉江采芙蓉》 118《短歌行》 119、《兰亭集序》 120《赤壁赋》 121、《游褒禅山记》 122、《孔雀东南飞》 123、《蜀道难》 124、《秋兴八首》 125、《咏怀古迹》 126、《登高》 127、《琵琶行》 128、《寡人之于国也》 129、《劝学》 130、《过秦论》 131、《锦瑟》 132*、《马嵬》 133、《师说》 134、《念奴娇?赤壁怀古》 13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13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37、《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38、《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39、《声声慢?寻寻觅觅》 140、《廉颇蔺相如列传》 141、《长亭送别?碧云天》 142、《望海潮?东南形胜》* 143、《雨霖铃?寒蝉凄切》 144、《归去来兮辞》 145、《滕王阁序》 146、《陈情表》 147、《逍遥游》 148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149六国论(苏洵) 150、阿房宫赋(杜牧) 151、指南录后序(文天祥) 152五人墓碑记(张溥) 153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154鸿门宴(司马迁) 155秋水(庄子) 156非攻(墨子) 157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158 秋声赋(欧阳修) 159项脊轩志(归有光) 160报任安书(司马迁) 161渔父《楚辞》 162勾践灭吴(节选) 163触龙说赵太后 164伶官传序 165石钟山记 166登泰山记 167病梅馆记 166秦风?无衣 167邶风?静女 168梦游天姥吟留别 169山居秋暝 170蜀相 171书愤(陆游) 172扬州慢 173祭十二郎文 174促织(蒲松龄) 175柳毅传 176将进酒 177兵车行 178客至 179旅夜书怀 180阁夜 181齐桓晋文之事 182庄暴见孟子 183孟子见梁襄王 184齐人有一妻一妾 185奕秋 186屈原列传 187信陵君窃符救赵 188愚溪诗序 189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190浪陶沙(李煜) 191菩萨蛮(温庭筠) 192过华清宫(杜牧) 193湘夫人(屈原) 194虎丘记(袁宏道) 195哀江南(孔尚任) 196 郑伯克段于鄢 左传 197 周郑交质 左传 198 石碏谏宠州吁 左传 199 臧僖伯谏观鱼 左传 200 郑庄公戒饬守臣 左传 201 臧哀伯谏纳郜鼎 左传 202 季梁谏追楚师 左传 203 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左传 204 宫之奇谏假道 左传 205 齐桓下拜受胙 左传 206 阴饴甥对秦伯 左传 207 子鱼论战 左传 208 寺人披见文公 左传 209 介之推不言禄 左传 210 展喜犒师 左传 211 蹇叔哭师 左传 212 郑子家告赵宣子 左传 213 。
6. 谁有 的原文和翻译/谢谢秋 声 赋 欧阳修 欧阳子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其触于物也,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予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洌,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奋发。
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
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译 文欧阳子夜里正在读书,(忽然)听到有声音从西南方向传来,心里不禁悚然一听,惊道:“奇怪!”这声音初听时淅淅沥沥,萧萧飒飒,忽然变得汹涌澎湃,像是夜间(大海上)波涛突起,风雨骤然而至,碰到物体上,铮铮,好像金属相击。 再(仔细)听,又像奔赴战场的军队正衔枚疾进,没有听到号令,只有人马行进的声音。
于是对童子说:“这是什么声音?你出去看看。”童子回答说:“月色皎皎,星光灿烂,浩瀚银河,高悬中天。
四下里没有人声,那声音是从树林间传来的。” 我恍然大悟,叹道:“哦,原来这是秋天的风声呀,真令人伤感,它怎么突然就来了呢?秋天总是这样:它的色调凄凄惨淡,云气消失,烟霭飘散;它的形貌爽朗清新,天空高远,日色晶明;它的气候清冷萧瑟,悲风凛冽,刺人肌骨;它的意境冷落苍凉,川流寂静,山林空旷。
所以它发出的声音时而凄凄切切,时而呼啸激昂。秋风未起时,绿草如毯,丰美繁茂,树木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它一旦来临,拂过草地,草就要变色,掠过森林,树就要落叶。它用来摧败花草使树木凋零的,便是一种肃杀之气的余烈。
“秋天是刑官行刑的季节,它在时令上属阴;秋天又象征着用兵,它在五行中属金。 这就是常说的‘天地之义气’,它常常以肃杀为意志。
自然对于万物,是要它们在春天生长,在秋天结实。所以秋天在音乐的五声中又属商声,商声是代表西方的一种声音,而七月的音律是‘夷则’。
商,也就是‘伤’的意思,万物衰老了,都会悲伤。夷,是杀戮的意思,凡万物过了繁盛期,都会走向衰败。
“呜呼,草木是无情之物,尚有衰败零落之时。人为动物,在万物中又最有灵性。
有无穷无尽的忧愁来煎熬他的心,又有无数琐碎烦恼的事来劳累他的身体;费心劳神,必然会损耗精力。何况常常思考自己的力量所做不到的事情,忧虑自己的智慧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会使他鲜红滋润的肤色变得苍老枯槁,乌黑光亮的须发变得花白斑驳。
人非金石,为什么却要以不是金石的肌体去像草木那样争一时的荣盛呢?仔细想想吧,伤害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又怎么可以去怨恨这秋声呢?” 童子没有应答,低头沉沉睡去,却听得四壁虫声唧唧,像在附和我的叹息。
7. 求300字到400字的文言文,要古人写的,要有题目和作者什么方面的都可以吗?
秋声赋
(北宋 欧阳修)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钅从)鏦(钅从)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 “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乎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为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余之叹息。
苏教版初中语文所有的古诗词赏析和关于文言文的东东 发我信箱1071119680@qq。com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代诗词三首》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一剪梅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三峡》
《古代诗词四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西江月
秋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古诗四首》
迢迢牵牛星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岳阳楼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赵普》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古诗三首》
蝉
孤雁
鹧鸪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
观刈麦
破阵子
《古诗二首》
黄鹤楼
归园田居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
春望
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人琴俱亡》
《古诗三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夜雨寄北
己亥杂诗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古诗三首》
望岳
钱塘湖春行
登飞来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古诗三首》
雁门太守行
别云间
论诗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竹溪记》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渔家傲
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活板》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核舟记》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送东阳马生序》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
16.陈涉世家(司马迁)
17.桃花源记(陶渊明)
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
20.岳阳楼记(范仲淹)
21.醉翁亭记(欧阳修)
苏教版九年级下册
9.曹刿论战
10.愚公移山
11.出师表
12.观潮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孟子》二章 1 2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墨池记
陈继军的大丰市语文老师
姓名: 陈继军(枫叶子)性别: 男
学历及职称: 大学本科 中学语文一级
个人网站: 语文资源查询中心
工作简历
1997、8――2005、12 沈灶中学
2006、2――2010、8 大丰市初级中学
2010、9--现在 苏州高新区 1、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之友》《教研参考》以及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语文学习报、语文周报、学习周报、求是报、升学指导报等报刊、杂志上文章、试题、阅读等近百篇。并当选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封面人物。参加国家级课题“创作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的研究。《行进在铁轨上的马车——反思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等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省级、区级一、二等奖。主编教辅用书《中考档案》,《学科王》七下、八下,《周末总动员》九上、九下、《教材解析》九下、《暑假总动员》七年级、《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八下。 3、为中学生学习报(语文周刊)、语文学习报制作一百多个优秀课件,已经刻制成光盘全国发行,另有《中考文言文复习》《中考议论文复习》FLASH课件获得国家级、省级一、二等奖。建有个人网站:语文资源查询中心。参加大丰教育局网页制作专业比赛获得三等奖。
2、指导学生作文获奖、发表近百篇:2007-2008指导何琰《小鸭“哭”了,我也“哭”了》发表于《语文学习报》;《学生和“考”的不解之缘》发表于《初中生写作》,《枫叶让我陶醉》发表于《少年作文辅导》;《我的旅行》发表于《新语文学习》。《为睡眠设定目标》《奶奶在楼梯口等我》发表于作文评点报。《在双休日里》发表于《作文报》。2009――2011年指导韦红梅《爱,不需要言语》包智健《尴尬》发表于语文学习报,曹樱子《有一种生命让我感动》郝琦《有一种生命让我感动》发表于《升学指导报》;沈杨的《变化》发表于语文周刊。郝琦《三月转身离开》发表于《语文建设》;吴蕴《品味黑暗》包智健《爸爸,想说“爱你”不容易》发表于《美文阅读》《上课看**》发表于帅作文。吴洁《家有三鬼》陈俊峰《一路有你,一路有幸福》吴蕴《我们一家子》发表于《新语文活页》;吴蕴《分享》施康旖《我的青春我作主》发表于《作文周刊》。09、10年指导束越婕、袁子杰参加‘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三等奖。11年指导李靖、施康旖获“小荷杯作文”特等奖,另有郭永庆等8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11年指导杨奕华等15名同学发表文章于《中外少年》。12年有吴洁的《午夜照镜》发表于《新作文》,陈月的《父亲的目光》和梁欢的《忘记阳光的日子》发表于《美文周刊》陈俊峰的《牵挂》发表于《升学指导报》、另外有陈俊峰等近二十名同学获得一、二等奖等(更新中)
3、中篇小说《回家》获得首届文心雕龙杯全国教师文学奖小说类二等奖。中篇小说《将爱》发表于文学网站“榕树下”并被多家网站转载。参与策划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暑期“1+1”实践活动,并负责编写感悟集,课本剧《呼唤》获得大丰市教育局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汇演系统一等奖。 1、《告别梦的所在 留下唯美诗境》发表于2011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五期。并入选为该期封面人物。《做一名时尚的语文老师》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第八期。《例说课堂生成的“变数”和“定数”》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2年第1-2期。
2、《众“成”皆备,美丽生成――漫谈“生成性模仿作文教学法”》发表于《教研参考》2011年第一期。
3、《语文课堂生成攻略连连看》发表于2012年《语文教学之友》第3期。
4、《羊的哲学,青春的方向》--《中外少年》2011年第6期 《成长的药寮》发表于《新作文》2012年第5期。
5、《奇哉、伟哉、美哉,天下第一楼》
6、《梦里沙场,寂寞英雄空舞剑》
7、《美的天籁,爱的挽歌》
8、《来自宇宙的微笑》
9、《巧用生花笔,添加腾龙色》
10、《意满富春江,情系山林处》
11、《巍巍中山陵,悠悠伟人魂》
12、《一曲英雄的赞歌》
13、《用智慧开启智慧的大门》
14、《“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15、《“科学小品文”自述》
16、《客观的解读,理性的思考》
17、《一首写满睿智的哲理诗》
18、《一身济世才,难销万古愁》
19、《铁血英雄相思泪》
20、《圣诞精神的呼唤》
21、《文贵乎情,情源于真》
22、《中国民俗文化的奇葩――地方戏》
23、《美文读品悟》
25、《乱红无情章台路》
26、《山载相思水载愁》
27、《一生精忠求报国,风波亭里“莫须有”》
28、《自古多情伤离别》
29、《曲调凄婉,语言清丽》
30、《禅意绘景,情意写别》
31、《漫漫无尽长安路,暮钟沉响倦鸟归》
33、《一颗红烛心,敢向水奔》
34、《客观的解读,理性的思考》
35、《口语交际——古诗文朗诵》
36、《口语交际——商讨“毕业晚会”活动方案》
37、《解密亲情》
38、《“得”与“失”的辨证学》
39、《散文中的议论和抒情》
40、《孝文化知多少》
41、《笑朽木成神,叹芸芸众生》
42、《冬日恋歌》
43、《时文赏析》
44、《经典阅读》
45、《美文赏析》
46、《描写细腻,情深意长》
47、《动静结合,情感含蓄》
48、《流光溢彩的建筑艺术》
49、《与兽共舞》
50、《猫专题》
51、《借物抒怀,咏物明志》
52、《时文选读》
53、《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54、《世界克隆史》
55、《罗迦。费。因格访谈录》
56、《意气风发,慷慨激昂》
57、《暮色中燃烧中的火――<教我如何不想她>赏读》
58、《比喻和象征的区别》
59、《漫漫无尽长安路,暮钟沉响倦鸟归》
60、《回家真好――澳门回归专题阅读》
61、《童年牧歌》
62、《字字珠玑,文质兼美――《人琴俱亡》语言》
63、《见微知著话爱国》
64、《妙手剪裁非刀尺,浓妆淡抹自巧手。――“详略处理” 写作手法的应用》
65、《引洞庭之水,流“求仕”之意》
66、《灵魂的守望》
67、《<雷雨前>的冲突技巧》
68、《智慧加理性的思考――<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的说理技巧》
69、《科普读物的特点》。
70、《<蓝蓝的威尼斯>的“无缝焊接”技巧》
71、《雾里寻花,花更美 ――《枣核》中设置悬念分析及练习》
72、《跨不过的台阶――台阶的赏析》
73、《关于成功的定律――<犟龟>给我们的启示》
74、《想象――解读文学作品的密码》
75、《拿起叙述针线,编织天章云锦。-中考记叙文写作指导》
76、《高度浓缩,一目传神--新闻两篇赏析》
77、《解读<潼关怀古>的兴亡之道》
78、《跨不过的台阶》
79、《茶馆》节选比较赏析
80、用“求异”的思维写“生命的感动”
81、《你会察言观色吗?——怎样写好人物的神态》
82、《<苏州园林>——建筑学与美学的完美统一体》
83、《孩童的目光,成人的批判——<格利佛游记>》
84、《一字一句沧浪景,化却心中寂寞情》
85、《临行拳拳语,伴君蜀地行。》
86、《和谐乐章》
87、《错过》近义词辨析
88、《美丽的西双版纳》近义词辨析
89、《都市精灵》近义词辨析 1、《松树金龟子》06 4 5
2、《七律长征》06 7 5
3、八上第一单元07 7 19
4、中考版 上 第三单元07.8.8
5、中考版 上 第四单元07.8.15
6、八上 第六单元 07年11月8
7、《多一些宽容》08 2 7
8、七下第四单元 08.4.23
9、七上 第二单元 09.8.19.
10、《本命年的回想》08 9 3
11、中考上期中测试08 10 1
12、《三个太阳》、《录音新闻》:09 5 6
13、《赵普》课课练 10.1.18
14、中考版 下 第六单元09.9.2
15、《大堰河我的保姆》
16、《干将莫邪》、《茅山道士》
17、《醉翁亭记》课课练
18、《绞刑架下的报告》课课练
19、期末文言文专项训练
20、古诗文阅读(八年级暑期专版)
21、《为你打开一扇门》、《古代寓言二则》
22、“古今异义”中考复习 中考版
23、《人琴俱亡》课课练
24、本命年回想同步训练
25、枣核同步训练
26、《斜塔上的实验》练习
27、《鲁迅自传》《的少年时代》测试题
28、《文言文特殊句式解析—中考复习》更新中
初中文言文课文游记张芍药
1. 求一篇初二的文言文游记
钴鉧潭在西山西(1)。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2),抵山石,屈(3)折东流;其颠委势峻(4),荡击益暴(5),啮其涯(6),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7),然后徐行(8)。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9)。
其上有居者,以余之亟游也(10),一旦款门来告曰(11):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12),既芟山而更居(13),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14)。
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15),延其槛(16),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17),有声潀然(18)。尤与中秋观月为宜(19),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20)。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21)?非兹潭也欤?
2. 文言文版游记《黄山游记》文言文版
登五岳而小群山,览黄山而无视五岳者何为? 盖将五岳之雄峻有别于群山,黄山之四美而独冠天下尔。
余于八月之初,携同叔友数人,驱车百里余,于暮间之时,抵黄山之脚,汤口处暂歇。汤口者,山之底处也,自下高速到南门景点,不过十余里之长。镇小而密,人流备集,商户众多;又深藏山间,终日云岭雾绕,雨时不定。或晴时,风轻云淡,山峦耸翠;或雨时,云雾压城,阵雨霏霏。汤口之肴,味美而汤鲜,多深山之珍宝,故往来黄山之客,亦有览景不忘食肴之说。
黄山之美,众人皆知;黄山之峭,鲜有人知。余与好友三人于晨时,乘车抵山。山路崎岖,千回百转,车绕数时,终可抵站。驾缆车,于万丈深涧之中,挺挺而过,心悸魄动。下车处,已然千米高山。云雾扑面,站店高阁,似有凌霄之妙,却无胜寒之衣。友者一女,衣物单薄,盛夏之期,岂有着秋装之人,然山高处,难分四季,高处不胜寒。女者披蓑笠以求御寒,男者叹问天以求壮志。雾虚人实,岂有贪功之辈;步履匆匆,尽是拜山之客.山路石阶,层层密密,蜿蜒于盘山之中.游人度步,一步一景,怎想挑山工之苦?纵导游之口述,文人之华词,亦难胜修梯者之功高.移步石阶,或暂歇而高望,或登高而极目.云海翻腾,霞光四射,壁仞千尺,直插云霄,古柏苍松,猿猴攀跳;别一番趣味,尽自然天成.或相机以记趣,或画笔以抒情,黄山之美,迷乎众矣!
山高欲度,皆呼蜀道之难;天梯陡峭,众叹殒命休矣.余携友者三人,慢步而行,从导游之词,观众景之地.游人多而接踵,行人稠而肩并.放眼山间,人龙盘而九曲,山峦多而汇景.女者曰:登泰山小天下,孔子谬矣!向使孔子登黄山,见此番之景向,定不复此语.余笑曰:孔子齐鲁之士,足未涉皖南,只晓岱宗之高,而叹曰此语,情理之中。女者对曰:山外之山,人外之人,今番见得其真。余亦笑而未答。
黄山四美者: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松奇者,盖其发于峭壁,挺拔于山涧之中,而未倾未折,朝迎霞光,暮辞落日,云雾间吸得天地灵气,凡尘中识得众户人家。故枝繁叶茂,连理千年。怪石者,因其形殊异貌,绝成千仞,万丈之险,入云汇雨。枭雄望其自诩,墨客观其赋骚。山因石而巍峨,水因石而潺潺。巍峨潺潺间,亦见得怪石不怪,乃奇秀镇山之宝。云海者,汇雾成云,绕岭成海,风起云涌,亦有观海之效。或日出之时,情为最佳,万山洒金,云海汩浪,松涛抚琴,伫立云海之畔,其思多矣。温泉者,成于千层地底之下,为地热所造,水温温而气冒,人去衣进水而澡。温泉之水,多矿物之质,亦有疗伤去病之效。黄山四美者,美甲天下矣!
余于翌日返程,虽观山之日短,然触景之情深,遂以文章以记之.
3. 初中文言文鱼我所欲也
本文以“鱼”和“熊掌”为喻,说明在人生的道路上,会面临许多重要的抉择,我们应以“义”为重,为了维护它,要不惜做到“舍生而取义”。
愚公移山
公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于安乐
隆中对
《隆中对》就是写刘备前去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
出师表
《出师表》前半部分是临行是的进谏,后半部分表明此行夺胜的决心。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三项建议:广开言路,执法公平,亲贤远佞。
小石潭记
这篇散文生动的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醉翁亭记
这篇游记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
满井游记
这是一篇清新自然的游记短文。
五柳先生传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而作的一篇自传。
马说
作者以千里马的遭遇,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摧残的原因,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感情。
与朱元思书
本文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的一封信,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的秀美风光,历来被人们当作独立成篇的山水佳作来阅读欣赏。
伤仲永
本文通过方仲永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
孙权劝学
本文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学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
大道之行也
文章全面具体的描述了“大同”社会,表现了古代先哲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桃花源记
陋室铭
爱莲说
4. 初中文言文课文目录苏教版 初中语文文言文课文目录
(序号为排列的次序,不是课文的编号)
七年级上册8
1《郑人买履》
2《刻舟求剑》
3《幼时记趣》
4《三峡》
5《以虫治虫》
6《梵天寺木塔》
7《论语八则》
8《狼》
七年级下册6
9《赵普》
10《黄鹤楼》
11《于园》
12《黔之驴》
13《爱莲说》
14《两小儿辩日》
八年级上册5
15《晏子使楚》
16《人琴俱亡》
17《小石潭记》
18《记承天寺夜游》
19《治水必躬亲》
八年级下册7
20《马说》
21《陋室铭》
22《活板》
23《核舟记》
24《口技》
25《送东阳马生序》
九年级上册7
27《陈涉世家》
28《桃花源记》
29《与朱元思书》
30《捕蛇者说》
31《岳阳楼记》
32《醉翁亭记》
3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九年级下册8
34《曹刿论战》
35《邹忌讽齐王纳谏》
36《鱼我所欲也》
37《生于忧患,于安乐》
38《愚公移山》
39《出师表》
4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1《田忌赛马》
5. 初中文言文的原文与译文原文: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中医用布包热药敷患处)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中医用针或石针刺穴位)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中医汤药名,火齐汤)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
译文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大王,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小病。要是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蔡桓公回答说:“我的身体很好,什么病也没有。”扁鹊退出后,桓公说:“这些做医生的,总是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医治没有病的人,才容易显示自己的高明。”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到了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就会加深。”蔡桓公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扁鹊又退了出去。过了十天,扁鹊再次拜见蔡桓公,说:“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要是不治,就更加严重了。”蔡桓公听了非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来。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公,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掉了。蔡桓公很奇怪,故此特派人去问他,扁鹊说:“病在表皮,用药热敷治疗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肌肉皮肤之间,用针灸就可以医治好的;病在肠胃中,用清火汤剂就可以医治好的;要是病在骨髓,那就是掌管生命的神所管的了,我就没有办法治疗了。现在桓公的病已发展到骨髓里面,我因此不再过问了。”过了五天,桓公感到浑身疼痛,便派人去寻找扁鹊,这时,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不久,蔡恒公病了。
本文描写了古代神医为诸侯王诊断疾病,被君王粗暴地回绝,而最终逃亡而去的故事,主要截取二人三次对话的片断,最后以神医对病理的论述,和君王终于病作为结局,故事情节起伏,线索明晰,结构完整。作者注意在层层对比、步步深入中,显示扁鹊的精明诊断,深通病理,对病人苦苦衷告、高度负责的精神,也体现了扁鹊的医德高尚,对如此固执的病人还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忠告;同时揭露诸侯王不纳忠告,刚愎(bì)自信、讳疾忌医、顽劣不化,最终自食其果、病发身亡。 本文的描写隐含着作者的暗讽,如写蔡桓公对神医的猜忌和偏见,写他“不应”、“不悦”的专横,以及写神医扁鹊未能治病,却不得不逃亡,都对封建统治者的专制给予了揭露。 仅就写作的手法和目的而言,韩非的写作水平是很高的,而且文章的寓言作用也发挥得很好.但是因为古人的知识水平有限,编出来的东西就有问题,比如这种先在表皮,然后转移进肌肉,最后进入骨头的疾病其实根本是不存在的。而蔡桓公所说的“医者好治不病以为功”倒是挺客观,因为许多疾病本来就是自愈的!现在看这篇文章应该注意的是如何扬弃,扬:不能太独断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弃:神医都是杜撰出来的,自称神医的大部分是骗子。如果韩非活到现代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的,现代人比古代的人至少在知识上水平要高得多了!
6.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课文21.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北朝赏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2.五柳先生传作者:陶渊明魏晋赏析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23.《马 说》 韩 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耶?其真不知马也!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作者:宋濂明代赏析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刘禹锡唐代赏析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赤壁作者:杜牧唐代赏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作者:文天祥宋代赏析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者:苏轼宋代赏析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山坡羊·潼关怀古作者:张养浩元代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6.小石潭记作者:柳宗元唐代赏析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27.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宋代赏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
7. 求初中语文文言文巜游华山记》翻译《游玉华山记》参考译文
由宜君县向西南走四十里,有山夹道而来,这就是玉华山。山的南面叫野火谷,那里有常年燃烧的山石,远远望上去(山上)如同有炊烟,但没有人知道它来自哪里。野火谷的西面叫凤凰谷,就是唐朝建造宫殿的旧地。现在连一小段墙一片瓦也没有保存下来,经过那儿看,只见都是野田荒草,长满了荆棘。凤凰谷的西面叫珊瑚谷,大概曾经有正殿以外的宫殿在那儿。珊瑚谷的北面叫兰芝谷。兰芝谷的中间有块高而险峻的天然岩石,下面有人工开凿的石室,可容纳数十人,有瀑布从高处垂落,就像从天而降的大雨;有十八棵松树环绕在岩石的周围,松树都生长在石头上,差不多有十八丈高,端正得像立着的笔。它的西南方向有石崖叫驻銮,我们刚进去的时候,看到双壁高耸直立,如同削石而成,到了那个地方一看,就像看到瓮一样。旁边有泉水飞泻而下,有的像悬挂的瀑布,有的像喷洒的珍珠,它的名字叫水帘。稍微向北,有崖与泉,也像这样只是规模稍小点。
治平三年夏五月丁巳日,我和六个人一同来游玩,就一起坐在松树遮蔽下的石上,听泉声并品饮泉水。不久,游览前代的宫殿而流连忘返,向田间老人询问旧事。兴致很浓闹嚷嚷的不想回去,但我与这六人,有的居官守职,有的因为有事牵制,那情势不能久留,就住了一夜离开了。但是,大家互相瞅着都有不满足的神色。我对他们说:欣赏山林泉石的乐趣,奇特壮美的景观,经常在那些荒远偏僻、人迹罕至的地方,然而因为人迹罕至,所以一定被云游的和尚、求仙的术士以及隐士一类人占据并享有。但是隐士知道这些地方优美并喜欢它们,而他们的能力不足以经营这些地方,只有佛教和道教的学说、教义足以打动人心,所以他们的信徒经常独来独往并且有勇力,因而这些耸立的亭子、宽广的大厦(的建造),登高览胜的快乐(的享受),没有不被他们抢先的。
文言文荀巨伯探友启示答案
1. 荀巨伯探友文言文全部答案 急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耶?”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世说新语》)
荀巨伯探友译文
他远道探望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攻打城池。朋友对他说,“我今天就要了,你可以离开了。”荀巨伯说,“我远道来是看你的,你让我离开,败义求生,怎么是我的行为呢?”胡人来了问他,“整个城市都空了,你是什么人,敢独自留下?”他说:“朋友有病,不忍心抛弃他,宁可用我的生命来代替我朋友的。”胡人说:“我们无义之人进入了有义之国。”于是退兵了。全城都得以保全。
2. 文言文快荀巨伯探友阅读《荀巨伯探友》,然后完成题目.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①胡贼攻郡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③,子令吾去,败义④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⑤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⑥而还,一郡并获全.(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注解——:①值:适逢.②郡:指城.③相视:看望你.④败义:毁坏道义.⑤一:整个.⑥班军:调回出外打仗的军队.(1)与“我辈无义之人”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欲辱之 B.得无楚之水使民善盗耶 C.土人谓之“傍不肯”(2)解释下列各句加粗字的意思.①友人语巨伯曰( )②吾今矣,子可去( )④值胡贼攻郡( )(3)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友人有疾,不忍委之.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4)本文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5)本文与课文《人琴俱亡》在主题上有何异同之处?(6)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 (7)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 一句可以看出.(8)收集写手足之情的诗句和谚语答案——(1)A(子敬是子猷的弟弟)(2)①告诉,对……说②离去,离开 ③ 适逢 B(都作“的”)(3)朋友有病在身,(我)不忍心抛下他.(4)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5)两者都是讲的人要有爱心,但《人琴俱亡》讲的是亲情,《荀巨伯探友》讲的是友情.(8) 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谚语:“ 酒肉面前知己假,患难之中兄弟真”“千金难买兄弟情。
3. 《荀巨伯探友》的 启示
启发:从中揭示了一个道理:做人应该讲情意,舍生取义的义举不仅救了他人性命,更是拯救了一座城,乃至一个国家! 坚守信义、大义凛然、对友忠诚、舍生取义、重情义、把情意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这样的人是我们去尊敬的,也是我们要好好学习的。''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是文章的点睛之笔。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荀巨伯探友) 题目及答案 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这本书的作者是 刘义庆 等。它的主要内容是记述汉末至东晋各高士名流的言行轶事 。)
译文从远方来探望朋友的病情,适逢胡人攻城。(荀巨伯的)朋友对荀巨伯说:“我注定要去,你赶快离开吧!”巨伯说:“我从远方来探望你,而你却让我离开,舍弃义气而寻求生命,难道这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胡人已经到了,对荀巨伯说:“大军到了,整个城的人都空了,你是什么男人,竟敢一个人留下?”荀巨伯说:“我的朋友身患重病,不忍心舍弃他,我宁愿用我的身体来取代朋友的性命。”胡人听了,对荀巨伯说:“我们这些不懂道义的人,却侵入了这有仁义的国家。”于是军队就撤回去,整个城都获救。
赏析《世说新语》的这篇文章采用了对话描写的方法来表现荀巨伯的义举,宁代朋友去,而让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时刻离城而去,此举感人至深。文章还使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让贼一“谓”一“还”,来表现巨伯的义,栩栩如生。语言简洁,明快。
精练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语,音“玉”。 邪,音“椰”。
1、用“/”给文中无标点部分断句。
2、解释粗体字在文中的意思。
(1)友人语巨伯( )(2) 子令吾去( )
(3)败义以求生( )(4)贼既至( )
(5)不忍委之( ) (6)遂班军而还( )
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4.从《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一文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崇高的品
格?
5.文中点金之笔是哪句?
6.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答案
1、“友人有疾/不忍委(抛弃)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2、(1)告诉,对……说 (2)让,叫 (3)破坏 (4)不久 (5) 抛弃 (6) 于是
3、荀巨伯重义轻生,胡人羞愧自退。
4.参考:舍生取义、忠于友情。
5.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6.同生,共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4. 《荀巨伯探友》阅读答案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
友人对荀巨伯说:“我是快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来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疾病,我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性命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调动整个军队回去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 A、子可去(离开) B、贼既(既然)至 C、败(败坏)义以求生 D、一郡并获全(保全) 2.下列对“友人有疾,不忍委之”正确的一项是(C) A.朋友有病,不忍心委托他。
B.朋友跑得快,不忍心拉住他。 C.朋友有病,不忍心丢弃他。
D.朋友跑得快,不能委托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