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出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

2.清谈之风的背后: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清谈最盛的朝代

3.有关自作自受的歇后语有哪些

4.自作自受的文言文句子

写出下列歇后语意思相近的成语

嫁祸于人相近的成语-嫁祸于人相近词

1、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了原形

3、 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4、 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5、 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

6、 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样样有

7、 打破沙锅——问到底

8、 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9、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

10、 电线杆上绑鸡毛——好大的掸(胆)子

11、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12、 冬水田里种麦子——怪栽(哉)

13、 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14、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5、 高打蚊子——大材小用

16、 蛤蟆跳井——不懂(扑通)

17、 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18、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19、 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20、 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21、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2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3、 脚踩两只船——摇摆不定

24、 九曲桥上散步——走弯路

25、 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26、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7、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28、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29、 老奶奶吃稀饭——无耻(齿)下流

30、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31、 老太婆开了口——一望无涯(牙)

32、 聋子的耳朵——摆设

33、 卢沟桥上的狮子——数不清

34、 鲁智深出家——一无牵挂

35、 猫哭耗子——假慈悲

36、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7、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38、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39、 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40、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

41、 生姜——老的辣

42、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43、 四两棉花——免谈(弹)

44、 寺里起火——妙(庙)哉(灾)

45、 孙大圣听了紧箍咒——头疼

46、 天文台上的望远镜——好高骛远

47、 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48、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49、 下雪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50、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51、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52、 哑巴打官司——有口难言

53、 一顿能吃三升米——肚量大

54、 岳飞背刺字——精忠报国

55、 早开的红梅——一枝独秀

56、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57、 芝麻开花——节节高

58、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59、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60、 坐飞机吹喇叭——唱高调

2、 来自三国的歇后语

曹操转胎—疑心重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黄忠叫阵—不服老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张飞睡觉—不闭眼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张飞讨债—声势凶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杀关羽—嫁祸于人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刘备编草鞋—内行

关羽开凤眼—要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曹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孙权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许多人都知道)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密莫测

诸葛亮舌战群儒——全靠一张嘴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清谈之风的背后: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清谈最盛的朝代

所谓清谈,就是指不结合实际情况,就理论而理论,不讲实际,只谈玄理,天南海北,崇尚空谈。

清谈一说,根源于清谈之风。该风始于魏齐王曹芳正始年间,史称正始之音。而清谈之根,又源于玄学。玄学一派,始于何晏等人。颜氏家训勉学篇载:何晏、王弼,祖述玄宗。

直取其清淡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庄、老、周易,总谓三玄。

后人将清淡雅论逐渐演化为清谈。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清谈最盛的朝代,许多文人墨客崇尚清谈,热爱清谈,以清谈为时尚,以清谈为高雅。朝野上下人人夸夸其谈,不务正事。坐而论道,虚假清高,谈的是逻辑,吐得是理论,拼的是口才。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还会延续两晋整个时期。究其原因主要是政治黑暗,皇帝昏庸无能,不是傻瓜就是弱智。司马家族自开国皇帝外,其他的素质实在不敢恭维,大多是摆样子的傀儡,任凭得道小人摆布。

当皇权被架空后,权臣们就相互残杀,天下大乱。大乱之后必有荒年,百姓则易子而食,甚而至于人吃人。这长达几百年的动荡受苦的不仅仅是百姓,连皇亲国戚也遭殃。贾南风的女儿被人贩卖,遭到非人虐待;皇子则遭到权臣的残杀。

在这种情况之下,那些有着远大志向的知识分子报国无门,也无法通过正常的政治渠道来表达政治思想,无法实施其政治抱负。

于是只能避实就虚,谈一些与政治无关的事情,否则,一不小心触及到政治上那些敏感话题,随时都有可能身首异处。残酷的政治现实逼迫他们逃避现实,寻求世外桃源,向老庄靠拢。

这是清谈之风之所以盛行的政治上的原因。

至于学理上的原因,这要追溯到儒家思想所遭受的挑战。东汉末年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随着东汉大一统王朝的分崩离析,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儒家之学也开始失去了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其乐无穷。

清谈家们有一种时髦,就是一边潇洒地挥着麈尾,一边侃侃而谈。清谈的话题无非周易、老子、庄子等玄妙深奥之书,清谈的内容就是有与无、生与、动与静、名教与自然、圣人有情或无情、声有无哀乐、言能否尽意等形而上的问题。

这些形而上的玄之又玄的东西,在正统士大夫看来,诸如此类清谈都与国计生民无关,都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如同现在人们对待哲学的态度一样,认为学而无用,赚不了钞票,因此就有清谈误国之类的说法,如儒家学者范宁就说:何晏、王弼之罪,深于桀、纣。

其扣的帽子,是任何一个清谈家所始料未及的。

其实,汉魏之际学术之风曾一度盛行,历史到了曹魏时代,人才管理由最初的唯才是举变成了司马氏的严格压制。到了晋代自八王之乱以来,晋朝势跌宕起伏、很不稳定,奸邪当道、滥杀无辜;加之军事上的连连失利,对于政治一类的话题,整个时代的人都感到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于是,自上而下刮起了一股装风:不管是养尊处优的士大夫还是一般的文弱书生,装傻、装糊涂、装疯、装病,进而是隐居、避世、遁迹江湖如大书法家王羲之,这个人想必不傻,否则就写不出这么好的兰亭集序,但他给人的感觉就是脑子有问题,要不然就是在装傻充愣。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他也是讨厌政治的腐败,但苦于自己无法面对,无法解决,只好退隐山林,过那世外桃源的生活。

总之,一句话,因为无法面对现实,无法谈论现实,但话还得说,屁还得放,于是就地对地,空对空,以闲聊胡扯的方式来宣泄乱弹吧。

所以说,清谈作为魏晋名士们谈玄论道的一种手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自此以后,就逐渐衍生出了一种清谈误国之说,以为魏晋清谈者祖尚玄虚,不亲世务,东晋范宁以中原倾覆归咎于王弼、何晏,谓二人之罪,深于桀纣。

恒温亦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不过,愚以为,清谈误国之说有些嫁祸于人之嫌疑。明明是昏君误国、乱臣误国,却通过史书的胡乱杜撰把这顶帽子扣到了文人身上。就算文人高谈阔论、不切实际,也无论如何是误不了国的甚至灭不了国的。更何况,清谈家之理论并不轻视政治,且自有其政治上之新理想?缪钺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所撰写的长篇论文清谈与魏晋政治中,将哲学与政治关系的考察结合起来,围绕清谈与魏晋政治之关系,详考史事,分别论之,认为未可据王衍一二人为例而遂断为清谈误国也。

此语可谓公道。

魏正始清谈名士,有何晏、王弼、夏侯玄、傅嘏、荀粲、李丰、王广等人。清谈初兴之际,清谈名士们虽崇尚老易,辨析名理,但同时还是热心政治,思建事功。

魏晋之际有竹林名士,即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戌,谓之竹林七贤。竹林七贤,虽以谈玄酣饮相友好,而其对政治之态度则不同。嵇康以龙性难驯反抗司马氏而被杀,阮籍韬精酣饮而委蛇自晦,向秀逊辞屈迹以求免祸,山涛、王戌依附司马氏而坐致通显,刘伶、阮咸与政治关系较疏,从其言行推其心情,与阮籍相近。故竹林名士与正始名士有异,正始名士只言玄理,而竹林名士于谈玄之外,兼崇山林隐逸之趣,故竹林贤士对政治的态度,不似正始名士之积极。但是,隐逸之士,更谈不上政治责任,虽清谈如何误国?至于后来西晋名士王衍也只是贪恋禄位,好为空言,以清谈盗虚名,为仕官谋捷径,既无济世之志,又无从政之才,误国之罪如何从清谈之中而求之?东晋王导为政,务在清静宽和;贤相谢安,既善玄言,并能济世,有胆识,有方略,以夷旷之怀,处危难之事,如何能贯之以误国之罪名?清谈思想,虽崇老、庄,而亦兼融儒学,故并不轻视政治,且有其政治上之新见解及其理想的政治家之新型,即在能以超世之怀建济世之业。

虽居庙堂之上,而其心无异于山林之中,以后中国士大夫遂奉此为最高之境界。唐宋以后,贤士大夫皆以此为理想之事,就是受魏晋清谈政治思想之影响。

给清谈扣这帽子的,考究起来要查到石勒。当清谈名士王衍一行作了石勒的阶下囚之后,王衍辩说西晋灭亡责任不在于己,石勒大怒:你名声传遍天下,少年时就位居显要,沉浮官场一直到白首,西晋灭亡怎说与你无关?破坏天下的就是你的罪过,此言一出,基本上就为王衍定了案,就为清谈定了性,从此这些清谈之士就成了西晋灭亡的替罪羊。

事实上,西晋亡在择帝不当而引起的八王之乱,亡在话语权为一些集团所操纵,亡在既得利益集团贪污腐败盛行,浮夸成风;亡在中央和地方争权夺利,将西晋之亡归罪于这些借保身而清谈的名士身上,真是千古奇冤!可怜,可悲,可笑。

试看今日,又有多少人在清谈?有多少人的闲聊?时下的某些领导,在高朋满座的会场上高谈阔论、气贯长虹,说的是不着边际、永远正确的废话,为了解困,有时夹杂些土话、腥话、混帐话提提神;总结、汇报也是统一的格式,共同的废话,洋洋洒洒几十张,林林总总几十条,却没有一条具有可操作性;视察工作时,走马观花还不过瘾,还要指导工作,指来导去还是云里雾里、不着边际、永远正确的大道理。如此等等。这些无用的清谈不仅大会讲、小会讲、天天讲、月月讲。

不仅现时某些领导喜欢清谈,各类媒体也深染沉疴,广播格式化,电视格式化,新闻格式化,评论格式化,解读格式化,只要找到类似的体裁将人物时间地点一变就行,从此,人人可为作家,个个可为新闻从业者,真个是天下大同。

颇有疑问的是,这是清谈家的问题,还是体制的问题呢?

有关自作自受的歇后语有哪些

自作自受即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含有贬义。有关自作自受的 歇后语 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请跟随我一起来学习一下有关自作自受的歇后语吧。

有关自作自受的歇后语

 木匠带板枷---自做自受

 手掌心放烙铁--自作自受

 铁匠在宝剑下?自作自受

 铁匠被锁--自作自受

 搬起石头打了自己的脚---自作自受

 被窝里放屁---自作自受

 大兴县的横披?自作自受

 电梯里放屁---自作自受

 商鞅制法---自作自受

 背鼓追槌---自作自受

自作自受的词语解析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示例:他这会子不说保养着些,还要捉弄人;明儿病了,叫他自作自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

 释义:自己做的事情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含贬义。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自食其果。

  近义词 :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反义词 :嫁祸于人

 灯谜:自作自受。答案:稿费

 歇后语:背上鼓挨捶-自作自受;大兴县的横披-自作自受;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同类词:自言自语;自由自在;自高自大;自卖自夸;自暴自弃;自吹自擂;自私自利

 近义词: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作茧自缚、咎由自取

用自作自受 造句

 1. 他总是处心积虑地害人,才会落得如此下场,真是自作自受。

 2. 众叛亲离,完全是我自作自受,怨不得别人。

 3. 自有社会以来,人类迄今尚未走出这一阴影,尚无能力彻底摆脱这种自作自受的命运之天。

 4. 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早晚会自作自受,得到制裁。

 5. 小明上课不认真,结果考试不及格,真是自作自受。

 6. 两者都是以自己生命中的不良因素作为轮回原因,大家都是自作自受的。

 7. 他做坏事坐了牢,真是自作自受!夕阳西下,我即将离开北京,真是流连忘返!这位老师真是德高望重,学生们都特别听他的话!

 8. 害人必害己,终究得自作自受。

 9. 是你自己在说自己的坏话,是你自己自作自受。要不是你自己先败坏自己的名声,我怎么坏得了你的名声!

 10. 分手后还缠着人,不是太讨厌了吗?放过人家吧。分手要有品,不要赖着惹人讨厌。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11. 我自己做的事情,我自己要享受那个成果,不管好坏,这就叫自作自受。因此我们每一个人,要替自己负起全部责任。

 12. 一声戛然而止庭前的鞭炮,妄想同你华发的心作废,你说不要自作自受自己创造伤悲,谁都可以彻底忘记谁。

 13. 你说不要自作自受自己创造伤悲,谁都可以彻底忘记谁,你说过往不及回首别后悔了才会,想方设法的把你追回。

 14. 几天难熬的日子里,终于体会心碎的滋味,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结局,但我看清自己是如此在乎你,请你能原谅我的一时大意!

 15. 所有爱和孤独都是自作自受。

 16. 你说不要自作自受自己创造伤悲,谁都可以彻底忘记谁,你说过往不及回首别后悔了才会,想方设法的把你追回。你说孤独是诗人应该具有的体会,写歌的人就该有伤悲,我点一丝烛火一时泛滥了思念,写首小调名字叫后悔。

 17. 不要自作自受创造伤悲,谁都可以彻底忘记谁。

 18. 一见钟情是感受,单相思是难受,恋爱是享受,婚姻是忍受,离婚是自作自受,知足常乐的?光杆司令?会长寿,哈,又长又瘦!

 19. ?眼前沟施有缘人,相亲相近,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磨难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20. 柯冉在旁看着刘可可拿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叫自作自受。

 21. 现在知道滋味了?自作自受,诺,这给你,以后行医,一定要有颗善心。

 22. 许多人都在撇嘴,暗道叶勇好不要脸,明明是关博自作自受,他还好意思在这里?讨公道?。

 23. 很明显张大炮欠了别人巨额赌债,又不敢张扬出去,只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自作自受了。

 24. 谢综的母亲恨其自作自受,不肯过来与之告别。

 25. 以姚洪的性格是不会原谅胖婶,像她这种人,自作自受,抓她去见官都算轻的。

 26. 关于王雪峰拾荒一事,有些人幸灾乐祸地说,这是自作自受,但这样毕竟太不厚道,但若以平常心看待,或说哀矜勿喜总不为过。

 27. 这书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或许是我自作自受?

 28. 什么叫你惹出来的?明明是赵海平自作自受!

 以上是我为您整理的歇后语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猜你喜欢:

1. 有关喻事的歇后语大全

2. 有关描写艰难的歇后语

3. 有关搞笑的歇后语

4. 有关见识的歇后语

5. 与姜太公有关的歇后语大全

6. 关于癞蛤蟆的经典歇后语整理

自作自受的文言文句子

自作自受的文言文句子具体如下:

一、简述

咎由自取;自食其果;自业自得;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作茧自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等。

二、自作自受

1、自作自受,汉语成语,拼音是zì zuò zì shòu,意思是自己做了蠢事或坏事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自己承担。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指自食其果。出处有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金山颖:‘一百二十斤铁枷,教阿谁担?’颖曰:‘自作自受。’”

2、《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非天与人。

三、成语辨析

近义词:自食其果、自讨苦吃、自投罗网、作茧自缚、咎由自取;反义词:嫁祸于人;灯谜:自作自受。答案:稿费;歇后语:背上鼓挨捶-自作自受;大兴县的横披-自作自受;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四、成语

1、成语(拼音:chéng yǔ,英文:idiom)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2、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惯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3、成语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