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纣王怎么的

2.描写战斗残酷的词语

3.小学学过的成语故事

4.(四)农耕文明的北进

纣王怎么的

穷兵黩武由来-穷兵黩武的兵

纣王是自焚而,他是商朝最后一位君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纣王在位期间,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因长期对东夷展开战争导致国库空虚,国力下降,并且沉迷酒池肉林,穷兵黩武,最后众叛亲离,商朝灭亡,纣王也在鹿台自焚身亡。

纣王是历史上暴君的代表人物,现代人常常以“助纣为虐”来形容品行不好,是非不分的人。纣王本名叫帝辛,他是帝乙最小的儿子,也是继承王位的嫡子,身份高贵,这样的地位养成了他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性格。

纣王从小天资聪慧,力大无穷,文武双全,深得帝乙的喜爱,在纣王继位后,他处处威慑臣子,抬高自己的身份。纣王做了许多昏庸无能的事,其中就有宠幸妲己,荒废朝政,将商朝带向灭亡的道路。

公元前1027年周武王挥师东进,诸侯纷纷响应,讨伐纣王的大军渡过黄河,逼近商朝国都郊外的牧野。双方刚一交战,纣王的军队纷纷倒戈,回头猛攻纣王。

纣王逃回商都,来到他平日聚敛财富之处的鹿台登上摘星楼,对奴婢们说道:“朕悔不听群臣之言,误被谗奸所惑,今兵连祸结莫可救解。------辱莫甚焉------不若自焚,反为干净。” 说罢,将珍宝抱在怀里,命人架柴点火。

描写战斗残酷的词语

1.形容战争残酷的词语

血流成河

腥风血雨

战沙场

马革裹尸

埋骨他乡

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战火纷飞

浴血奋战

土崩瓦解

尸山血海

山河变色

丢盔卸甲

伏尸千里

万箭穿心

白骨皑皑

杀气腾腾

满目疮痍

残垣断壁

断壁残肢

硝烟滚滚

血国三千

枕戈泣血

枕戈达旦

血肉横飞

血战到底

饮胆尝血

以血洗血

烽火连天

烽火燎原

战火四起

兵荒马乱

兵连祸结

兵戈扰攘

奸*掳掠

盈野

盈城

战火连绵

2.形容战争残酷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血流成河

满目狼藉

残垣断壁

疮痍满目

涂炭生灵

满目凄凉

尸横遍野

饿殍遍野

兵荒马乱

狼烟四起

血流成河

硝烟弥漫

孤军奋战

全军覆没

溃不成军

弹尽粮绝

刀光剑影

决一战

破釜沉舟

坚壁清野

穷兵黩武

祸结兵连

龙血玄黄

草木皆兵

马革裹尸

赤膊上阵

四面楚歌

杀身成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如火如荼

血肉横飞

烽烟四起

枪林弹雨

炮火连天

兵荒马乱

枕戈待旦

浴血奋战

背水一战

人仰马翻

战火纷飞

冲锋陷阵

刀剑无眼

血战到底

短兵相接

白骨露野

连天烽火

兵拏祸结

赤地千里

破斧缺斨

大动干戈

烽火连年

浴血奋战

3.求描写战争的词语,如:残酷等

穷兵黩武 风声鹤唳 枕戈待旦 战争从有私财产和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之间的,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的斗争形式( *** ) ●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我们意志的一种暴力行为(克劳塞维茨) ●战争在你愿意时开始,却并不你乐时结束(马基雅弗利) ●包括懦夫在内的任何人都可以发动战争,但要结束战争却得到胜利者的同意(萨卢斯特) ●战争用伯也用黄金(奥维德) ●战争似乎就意味着血和铁(昆体良) ●战争的先决条件是:以好斗为唯一美德,以求和为唯一耻辱----(肖伯纳) ●有国家就有战争(伯克)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史文明) ●一个国家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处于和睦状态(休·金斯米尔) ●战争是帝王的娱乐(英国)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 ●只有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才是正义的(伯克) ●一次正义的战争能在高尚的国度里唤起神圣的爱的力量,这已为无数感人的事例所证实(特赖奇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没有正义的和平就是暴虐(英国) ●黄金和财富是战争的主要根源(塔西佗) ●战争是骄傲之子,骄傲是财富之女(乔·斯威夫特) ●这个时代的重大的问题不是演说和决议所能解决的……这些问题只有铁和血才能解决(俾斯麦) ●霍布斯明晰地证明,所有动物都生活在一种自然的战争状态中----(乔·斯威夫特)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战争是人类生活中一种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生物法则,它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起调作用的东西(伯恩哈迪) ●战争重要的是求取政治是的成果,而不是军事上的成功----(蒙森) ●战争是神的盛宴(欧洲) ●所有的母亲都憎恨战争(贺拉斯) ●战争来临时,真理是第一个牺牲品(海·约翰逊) ●战争使多数人流血,却养肥了少数人(威·申斯通) ●战争也爱 *** 美的食品,他带走好人,留下坏人----(达·汤普森)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唐·李白) ●可怜万里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唐·张藉) ●血战乾坤赤(唐·杜甫)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唐·王昌龄) ●皇帝动刀枪,百姓遭了殃 ●战争一开始,地狱便打开(英国) ●叫喊战争的人是魔鬼的参谋(欧洲) ●战争的目的必须是为了和平(亚里士多德) ●你想和平,就要准备战争(韦格蒂乌斯)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西塞罗) ●赢得战争只不过是使和平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罗·) ●只有胜利者,才能用战争去换取和平(萨卢斯特) ●和平孕育着战争,战争孕育着和平(普坦汉姆) ●从来就不存在好的战争,也不存在坏的和平(富兰克林)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英国) ●战争造就窃贼,和平把他们吊(英国) ●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欧洲) ●不为战争和毁灭效劳,而为和平与谅解服务(海塞) 真正的勇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李维).o(∩_∩)o 希望能帮助到你,o(∩_∩)o 请及时给予好评或采纳,万分感谢! (*^__^*)。

4.描述战争残酷的成语

关于战争残酷的成语很多,我国古代先人就对战争的残酷有很多描写,总结出了很多成语。

白骨露野:露:暴露。人的白骨暴露在野外。

形容战争或灾难所赞成的悲剧景象。兵戈抢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抢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兵戈扰攘:兵戈:武器,指战争;扰攘:纷乱。

形容战争时期社会秩序的动荡混乱。兵革互兴:兵革:兵器衣甲,比喻战争;兴:发起,发动。

互相发动战争,战乱相继发生。形容时局不安定,战乱频繁。

兵革之祸:兵革:兵器战甲,引申为战争。指发生战争。

兵荒马乱:荒、乱: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兵慌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兵连祸结:兵:战争;连:接连;结:相联。

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兵连祸深:兵:指战争。

战争连年不断,灾祸持续相结。兵拏祸结:战争、灾祸连续不断。

同“兵连祸结”。兵犹火也,不戢自焚:戢:停止。

战争就象玩火,不在适当情况下及时止息,就会把自己烧掉。赤地千里:赤:空。

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刀痕箭瘢:刀砍箭击的伤口治愈后留下的疤痕。

形容战争留下的创伤。黩武穷兵:黩:随便,任意;穷:竭尽。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形容极其好战。

烽火连年: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

指战火连年不断。烽火四起: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

形容边防不安宁,四处有敌人进犯。锋镝之苦:锋:刀或剑的尖端;镝:箭头。

指刀砍箭射的痛苦。形容遭受战争的苦难。

干戈满地: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干戈满目: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干戈满眼:干戈:古兵器,比喻战争。形容到处受到战争的摧残。

构怨连兵:构怨:结怨;连兵:交战。因结怨而发生战争。

鼓衰力竭: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

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鼓衰力尽:鼓:战鼓声;衰:微弱。战鼓声音微弱,力量已经用尽。

形容战争接近失败时的惨状。也形容文章的末尾松懈无力。

祸结兵连:结:相联;兵:战争;连:接连。战争接连不断,带来了无穷的灾祸。

甲胄生虮虱:甲、胄:古代士兵作战时所穿戴的铠甲和头盔。铠甲和头盔上都长满了虮虱。

形容战争持续时间很长。连天峰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

形容战火烧遍各地。连天烽火: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

形容战火烧遍各地。流血浮丘:流的备可以把山丘漂起来。

比喻战争中伤的人极多。龙血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龙战鱼骇:比喻战争激烈。破斧缺斨:斧、斨,泛指兵器。

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师老民困:师:军队;老:疲惫。

军队疲惫,百姓困苦。形容连年战争使兵疲民苦。

枕戈寝甲:枕着戈、穿着铠甲睡。形容经常生活在战争之中。

5.有哪些关于描写战争残酷的成语

战争残酷的成语:

血流成河

腥风血雨

战沙场

马革裹尸

埋骨他乡

四面楚歌

十面埋伏

战火纷飞

浴血奋战

土崩瓦解

尸山血海

山河变色

丢盔卸甲

伏尸千里

万箭穿心

白骨皑皑

杀气腾腾

满目疮痍

残垣断壁

断壁残肢

硝烟滚滚

血国三千

枕戈泣血

枕戈达旦

血肉横飞

血战到底

饮胆尝血

小学学过的成语故事

链接:?提取码:?7ky5?

成语大都保留古义,学习成语能够更好理解文言文意思,更好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成语大多会令人望文生义,只有深入了解才能发现语文的魅力。同时成语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也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能更好去发现汉字的魅力。

(四)农耕文明的北进

20世纪末,夏商周三个断代工程的研究,已把我国上古纪年史推进到距今4000年的夏朝初,那是大禹治水的时代。农业已经到了引水灌溉的阶段(刀耕火种阶段不知道人工浇灌)。

夏朝农业推进到临汾一带,到了商代,已进入太原盆地,在太谷上游建起小方国箕。那时的忻州盆地为少数民族娄烦人所占据。战国时期农业文明推进到了桑干河流域,已建起雁门郡。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时,云中郡已扩展到呼和浩特以南。

上述推测是从历史地图上查到的。因为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只有农耕经济,农民才有固定住所,并建立城镇。所以反过来,古时居民点分布的地方大都是农耕经济达到的地方。朝廷也以中心城镇划分行政管辖片区,建立郡县这种行政体制及相应的中心城邑。

这些城镇虽已编入各朝代,但其地位不是很牢固的,外族可以武力入侵,接过管辖权,或者掳掠所有居民成为他们的奴仆。尤其紧靠草原游牧民族活动区,这些城镇是靠筑城垒墙而武力保护的。因此他们耕作的土地也仅限于城镇近郊,四处仍有大片空闲草地无人耕作。秦筑长城防匈奴侵掠,是指长城内为确保区,有边墙拒敌,可比较放心地耕作。而长城外所建的郡县就有朝不保夕之虑。只有较大城镇才有足够劳力建筑城墙,有较多的人可保卫家乡。当然中央政府可能也派有少数兵卒负护卫之责。但他们主要驻守长城,确保城南居民。

在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结合区,平时也不会天天以武力相交,他们应该和平相处、相互交流学习。战国时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穿短衣,学马术,练弓箭,吸取“胡人”之所长。

在春秋时代,杂居在山西境内的不少少数民族,他们与汉族人的体貌长相不一定有很明显的区别,可能只是信仰、生活习惯、语言上有所不同。如当时历史记载的戎、狄少数民族,他们也应是在农耕经济下生活的。他们生活在华夏先民群居的空隙,常与华夏民族间有征伐之战。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内部而逃入翟,并娶戎女为妻。秦国早期有少数民族戎杂居于内地,所以有秦灭茅戎的平陆之战。

秦、两汉实力强大,挡匈奴于长城北,秦有名将蒙恬镇于西疆。汉有名将卫青、霍去病驱汉兵击匈奴数千里,引发匈奴整体西迁。到了东汉年间,中原内部斗争剧烈,引得匈奴大量南下,一部分以归附形式入籍汉朝,定居内地,改畜牧为农业。

曹操统一北方,司马炎篡位建晋,之后八王之乱,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鲜卑人拓跋珪入主大同,建北魏,后顺裂谷大通道向南打过黄河定都于洛阳。他们是靠武力攻占而夺得天下,引发汉民大批南逃迁入江南。匈奴多支部落进驻山西,除了运城一小片汉族势力强大,整个晋北、晋中、长治几乎全为胡人所占,所以后来有定居离石的匈奴人刘渊起兵灭晋建汉国。定居于武乡的匈奴人石勒起兵反汉,建后赵,提倡汉化,后遭汉人反抗,夺取政权大杀胡人。这些匈奴人,大部分都改汉姓,变游牧为农耕,慢慢融入农业社会而彻底汉化。

自然条件决定游牧民族进入农业社会,一旦定居便没有空余草场提供他们放牧,他们只得改畜牧业为农耕业。这种南侵、定居、起兵作乱在中原地带一直持续了几百年。隋唐的大统一,再度把游牧经济屏蔽在长城外。历史上称东晋十六国时期为五胡乱华。其实是游牧民族大规模南侵造成的社会混乱。不过最后以这股入侵者彻底融入汉民族而告终。

盛唐统一,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基本上保持了三百年稳定。唐衰,地方将官常引西北契丹帮自己争权夺利建小王朝,不少地方官甚至割地请兵,所以此阶段山西北部、中部常被北方部族所占据。历史上有名的儿皇帝石敬瑭就是割地借兵,称契丹为父,自立后晋王朝。契丹南下时与原已住忻州地区、太原土谷浑部族发生冲突而争战杀伐。此后又有了辽趁虚而入,经山西直攻洛阳。

这一阶段历史称五代十国。总体是北方游牧民族胜居多。农业经济被阻于太原以南。占领者好抢掠强掳,你杀过来,我攻过去,打一路抢一路,使社会经济停滞。六十年战乱不息,之后赵匡胤统一了中国,把疆界推到雁门关一线。他加强了中央集权,稳定了社会,保护了农业经济发展。北方强大的辽国,一直与北宋对峙,大体维持了一百多年的平静,北方燕云十六州归辽,辽不时有南侵事件,到北宋后期,从东北兴起的金国向西攻辽,宋联金灭辽,结果金灭辽后趁机南下,从此山西又陷入金国统治。

金入主中原,改变不了裂谷中的自然地理面貌,所以外族入侵只是上层建筑的更换,农耕经济绝不会退回到游牧经济。但它有效地阻碍了农耕经济北上。只有少数被俘的农民进入牧区,带去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也促进了漠北经济的发展。相应的,辽金入侵中原,学到了中原的文化,定居下来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逐渐被汉化。当年少数民族的姓氏如宇文、慕容等都被保留下来成为汉族的姓氏。一部分少数民族改姓为李(存勖)、刘(渊)、石(敬瑭),几代后他们也融入汉族中。

元朝迅速崛起,骑兵铁蹄下,烧杀抢夺,随意屠城。统治时歧视汉族。他们穷兵黩武,东征日本、朝鲜,南下印度,西抵莫斯科城下。经过几百年战乱,尤其元初的大杀戮,加上元末水灾不断,所以到明初,全国人口已不到盛唐的五分之一。中华大地几成荒野千里,百里无人烟。明初义军战事集中在江淮地区,因而山西逃过元明改朝换代的一劫。山西高原农业收成反而年年有余,这些原因导致明初人口失均,山西与四周省份相比,成了人口大省(超过冀豫两省总和),这就导致山西向四周大移民,而且是政府强制下有目的、有组织的移民。这就是“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民谚的由来。粗略估算明朝五十年,山西移出居民近200万。其实山西移民集合的出发点有许多,只不过洪洞县比太原、临汾两地迁移的百姓相对较多,加上广胜寺泉水丰沛,可供南北百十里移民饮用(有水渠长百余里),标志性的集合地旁有棵老槐树,编成顺口溜就较押韵,故流传得更广。

移民是为了把战乱撂荒的土地复垦起来,把人口密度相对较高的山西人迁向四邻人口稀少的省份,以恢复农业生产。而且政府出台开荒三年不交税,土地谁开垦归谁有,政府发给种子、耕牛,沿途发物资等激励政策。

当时政府统计,移民迁后各地人口大增,移民前,全国只有1065多万户,移民后增加到1600多万户;移民前耕田面积366万顷,移民后增加到850万顷;粮食产量移民前2089万担,移民后3278万担。这比元代全国平均年产量1210万担增加两倍多。

当时移民主要向战祸最剧的中原诸省,即河南、河北、安徽、山东、江苏、陕西迁入,也有部分移入甘肃、宁夏,还有部分迁向晋北、晋东各地,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仅豫冀鲁皖鄂陕甘宁八个省,就有260个县有山西移民。

这次大迁徙还流传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民谚,从明洪武年间算起,到清末,恰好500年。这句话的含义是我们都从山西迁来,五百年前都是山西人。还有将小便称“解手”,因为迁移是强制性的,前后多人都绑在一条绳上,所以要方便需向官差申请解开所绑的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