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人后己的出处-先人后己的意义
1.差等与平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比较
2.小我大我无我精神境界的意思
3.徐特立先人后己
4.为什么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几乎个个荣华富贵一生?
5.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差等与平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之比较
(本文索引收录:《中国哲学》2013年;原发期刊:《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九期。)
《吕氏春秋·不二》说:“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兼)”。胡适说:“孔门说仁虽是爱人,却和后来墨家说的‘兼爱’不相同。墨家的爱,是‘无差等’的爱,孔门的爱,是‘有差等’的爱。故说:‘亲亲之杀’。”“墨家重在‘兼而爱之’的兼字,儒家重在‘推恩足以保四海’的推字,故同说爱人,而性质截然不同。”[1]98冯友兰说:“墨家主张爱无差等,而儒家主张爱有差等。换句话说,在爱人的问题上,墨家强调同等,儒家强调差等。”[2]82儒家之仁爱主张爱人应重视血缘亲情和宗法等级,体现爱人的次第厚薄差别,符合并维护礼的基本精神——别亲疏、明贵贱;而墨家之兼爱则极力反对儒家以血缘亲情关系为仁爱基础的“亲亲有术,尊贤有等”[3]287的差爱、别爱,认为这样的爱必将引起“天下之大害”[3]114,必须“兼以易别” [3]115。儒家仁爱之差等与墨家兼爱之平等主要体现在爱人的次第、厚薄上的不同。
一、由亲及疏与先人后己——爱人的次第不同
(一)由亲及疏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4]4“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儒家仁爱重视亲情孝道,主张爱人应以家庭为本位,以亲亲、孝悌为始点向外推扩、延伸至泛爱众,有先后次序地实现爱之普遍性道德理想。在儒家看来,“孝”、“悌”与“泛爱众”本质上虽都是“爱人”,但由于人首先是一种有私心的情感动物,爱人应该、也必然遵循由亲及疏、推己及人的路径。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16、“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5]322、“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5]324。爱的对象是普遍的大众,但以亲、贤为优先,他将这种从血缘亲情出发,由亲及疏,由近及远,逐步推扩的爱概括为“亲亲”、“仁民”和“爱物”三个次第。他说:“君子之于物也, 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5]322“这告诉人们,爱是一个链子,起码有三个环节:亲、民、物。在具体的境遇关系里,首先是爱亲,其次是爱民,最后才是爱物,这是一个从亲到疏、从近到远的价值推进取向,与‘泛爱众,而亲仁’所揭示的价值取向相一致。”[6]24儒家的仁爱总是从人天生的血缘亲情出发,以“孝悌”为始点,由亲及疏,推己及人、及物,体现出爱的次第差别。因此,儒家“仁爱”之爱本质上是一种对亲人的爱,是以血缘亲情关系为基础的、有差别的、先满足个人的私心,它是一种有亲疏之别的爱。[7]
(二)先人后己
与儒家特别看重人的血缘亲情以及由此导致的由亲及疏、由近及远的爱人次第迥然不同,墨家淡化人的血缘亲情,反对由亲及疏、由近及远地爱人,主张先人后己、投桃报李地爱人。尽管墨家也“以孝视天下”,(《汉书·艺文志》)主张孝、爱父母,但墨家之孝、爱父母以“利亲”和“交孝子”为要义,强调以“吾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3]125的先人后己、投桃报李的方式来间接地尽孝道、爱利父母,从兼爱利他再到孝利吾亲,不是从人天生的血缘亲情出发,自然而然、由亲及疏地孝敬至亲,而是出于世俗功利的考量先去爱利他亲以获得他人爱利吾亲的功利回报,这与孔子“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色难”[4]14-15更强调敬亲、悦亲大相径庭。因此,墨家“利亲”、“交孝子”式的孝道、爱亲具有明显的平等、互惠意识和功利色彩,改变了儒家孝道、仁爱由血缘亲疏所决定的爱人次第,取消了己亲在孝道中的优先地位。墨家先人后己的爱人次第似乎比儒家由亲及疏的爱人次第更无私,却与人之常情相违背,也更具功利色彩,不合国人耻于公开言利的道德心理。此外,这种先人后己式的兼爱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大众普遍地以长远的眼光,经过理性的功利考量之后的投桃报李和知恩图报,但这一条件本身就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从利己出发却采取利他的先人后己式的兼爱主张由于没有现实的力量支撑,只能假借非现实的、虚无缥缈的赏罚权威——天、鬼,最终只会事与愿违,只有极少数人在威逼利诱下先人后己地爱人,极多数人却毫无畏惧、只有利诱地仅爱自己,极少数人先人后己的兼爱利他德行只能是“曲高”而“和寡”,没有普遍性,流于空想性,造成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的悖论——“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8]209。这正是墨家兼爱学说不能持久兴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亲亲之杀,尊贤之等”与“厚不外己,爱无厚薄”——爱的程度不同
(一)“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儒家以“孝悌”为始点和优先的“仁爱”还有爱的厚薄程度差别,爱亲胜爱疏,爱己胜爱人,厚此薄彼。尽管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6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121,这种推己及人式的仁之方似乎在爱人的程度上不分厚薄、一视同仁,但《中庸》载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9]40,孟子说:“事,孰为大?事亲为大”[5]179。孔孟事实上都视事亲最重,在孟子心目中,“亲亲”不仅在爱的次序上先于“仁民”和“爱物”,在爱的程度上也更厚重。并且,当爱亲与爱众出现冲突时,孔孟都不顾事实、不论是非地选择爱亲而舍弃爱众。《论语·子路》载孔子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4]137,对于桃应所假设的“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则如之何?”的道德选择之两难,孟子给出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履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5]317的选项,在孔孟的人际价值坐标中,爱亲、事亲显然具有最高价值。孔子提出的“亲亲为大”、“父子相隐”的伦理原则,孟子“事亲为大”的伦理主张和“舜窃负而逃”的道德行为选择,都是为了维护血缘亲情关系,特别是父子亲情关系。在孔孟看来,血缘亲情关系,特别是父子亲情关系是所有人伦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对亲人的爱理应厚于他人,一旦这种血亲之爱的首要性、绝对性遭到质疑,“仁爱”便失去了自然的情感基础,成为没有情感基础支撑的空中楼阁。
儒家的“仁爱”还要求依照礼的精神——明贵贱、别亲疏,有厚薄地爱人,以维护宗法礼制秩序。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4]121,依礼行仁以别亲疏贵贱,实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4]126的差序和谐。并且,儒家认为亲人活着时应依礼爱之,亲人去世后也应通过丧葬之礼延续这种爱,对亲疏、尊卑关系不同的逝者服差等的丧葬之礼,表达程度不同的内心哀丧,做到尊卑有等、亲疏有别。“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13孔子认为,子女对父母的孝应该延续到他们去世以后,在情感上发自肺腑,在程度上重于他人,对亲、贤应厚葬久丧。
(二)“厚不外己,爱无厚薄”
墨子虽也重孝,不反对天生的亲亲之爱,也认可现实的社会等级差异,但墨子极力反对儒家的仁爱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反对儒家仁爱的宗法等级差异性。《墨子》曰:“举义不辟贫贱”、“不辟疏”、“不避远”、[3]44“不党父兄,不偏富贵”[3]49、“爱人若爱其身”[3]100、“厚不外己,爱无厚薄”[3]407。在墨子看来,爱人应一视同仁、无有偏私,对他人、他亲、尊者的爱与对己、己亲、卑者的爱应无厚薄之分,普遍地、相互地、平等地爱、利天下之人。在爱他、利他与爱己、利己出现冲突的时候,应遵循道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尊重事实,区分是非善恶,平等公正地加以取舍。墨家锯子腹〈黄享〉之子被父亲大义灭亲(参见《吕氏春秋·去私》)的案例就是墨家兼爱之超越尊卑贵贱,不分亲疏厚薄的真实写照,这与孔子“父子互隐”的伦理主张和孟子“舜窃负而逃”的道德选择大相径庭。与儒家仁爱以家庭为本位,特重自然血缘亲情不同,墨家的兼爱以社会为本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民主性,消解了人的血缘亲情关系的特殊性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宗法等级。墨家超越尊卑贵贱,不分亲疏厚薄的兼爱主张是对宗法等级制的否定,对父权、君权至上的合法性构成严重威胁,所以孟子攻击、谩骂墨家“无父”、“禽兽”[5]155,荀子批评其“僈差等”[10]61。正是鉴于墨家兼爱观包含的这种平等、民主意蕴对君主专制统治构成的严重威胁,汉代以后的统治集团在确定正统的官方意识形态时,从没想到要选择墨家,而总是慧眼独具地青睐儒家。[11]与儒家对亲者、尊者厚葬久丧不同,墨家在“兼爱”、“交利”原则指导下,不分亲疏尊卑一视同仁地薄葬短丧,具有明显的平等、功利意识。
三、结语
儒家的“仁爱”以人天生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以“孝悌”为始点,自然而然,由亲及疏,这种普遍而有差等的“仁爱”顺遂人情、心理,又符合宗法礼制,切合宗法制社会的实际,有利于封建大一统社会的父权、君权统治,因而受到民众和统治者的认可和遵奉。而墨子的“兼爱”是普遍平等的爱,没有人我之分,爱人如己,爱己如人。[12]这种淡化血缘亲情、消解宗法等级、带有强烈的世俗功利色彩的兼爱主张,不近人之常情,脱离以家族为本位的血缘宗法制社会的实际,因而不受大众欢迎,也遭到提倡“爱有差等”的儒家的贬斥,也被奉行“以孝治天下”、“移孝作忠”的统治者否定,这种平等之爱最终只能流于空想。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由于儒家讲‘爱有差等’,爱有先后、轻重、厚薄之分,必然导致等级论,更好地为传统宗法社会服务。墨子则讲‘爱无差等’,爱无先后、轻重、厚薄的区别,爱对任何人都是一致的、平等的,这必然导致平等论。在中国传统宗法社会中,特别是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和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社会规范中,‘爱无差等’必然不合于时,不为治国者所重,这就是墨学式微而儒学大兴、定于一尊的根本原因。”[13]92
[参考文献]
[1]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
[2]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3]孙诒让.墨子闲诂[M].北京:中华书局,2001.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许建良.先秦儒家的道德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 参见张斌峰.墨子“兼爱”学说的新透视[J].中国哲学史,1998,(1):41-48.
[8] (美)莱茵霍尔德·尼布尔.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M].蒋庆,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
[9]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87.
[10]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 刘清平.论墨家兼爱观的正当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59-65.
[12]梁继峰.儒家与墨家“仁”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1-3.
[13] 滕新才,曾超,曾毅.仁[M]//傅永聚主编.中华伦理范畴丛书:第1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小我大我无我精神境界的意思
小我、大我、无我、精神境界的意思如下:
第一种境界:“小我”:自私自利,一切只从个人利益出发;第二种是更高的一种境界:“大我”自利利他,先人后己;第三种是佛的境界:“无我”舍己利他,利益社会,利益国家,利益众生。
精神境界介绍:
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
所谓人的精神境界,即是指人的内在品格及内在规定性,通过外在实践体现,对人的行为具有规约作用。精神境界,是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是浓缩一个人的过去、现在、未来而形成的精神世界的整体。一个人的境界就是一个人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信念的大小和层次是不同的,有的处于最高的层次,有的处于中间层,还有的处于最低层。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信念系统。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这个信念系统可以说就是这个人的信仰。
同时,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我们又往往把它称为信仰。需要说明的是,收于用词习惯的关系,我们很多情况下所讲的信念其实不是低层次的零星的信念,而是指人的基本信念或信念体系,亦即人的信仰。
徐特立先人后己
徐特立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现代著名教育家,曾经做过、田汉等名人的老师。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
早年在长沙办学期间,为了节省开支,徐特立特意把家安置在了乡下;为了节省路费,他常常步行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一来一回的路程加起来足有几十千米。
徐特立厉行节俭,对自己苛刻极了,从不多花一分钱,但是对于学生,特别是那些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他却很大方。
后来的著名戏剧家田汉,当时就在徐特立办的学校里读书。徐特立发现酷爱读书的田汉买不起书,常常利用节假日跑到图书馆,一看就是一整天,中午也不吃饭。徐特立心疼这个懂事、好学的孩子,于是就把自己的存折交给田汉,让他买些喜爱的书和食物。
夏天,湖南经常阴雨连绵,蚊子特别多。田汉因为没有蚊帐,被蚊子咬得睡不着,只得蒙着被子睡觉。徐特立得知这个情况,就送给他一顶新蚊帐,并让他一有困难就告诉自己。而在徐特立家里,他自己的蚊帐已经破旧不堪,为了孩子不被蚊子咬,能够睡得安稳些,他的妻子每到夏天就要缝补一次旧蚊帐。
后来,徐特立参加了万里长征,当时他已经57岁。中央领导同志照顾他年老体弱,特意送给他一匹好马。可是徐特立很少骑马,总是把马让给伤病员骑,自己则拄着一根竹杖艰难地和大部队同行。当有人劝他骑马时,他总是说自己的身体很硬朗,走得并不比年轻人慢,谁骑都一样。长征两万五千里,他骑马的路程不超过两千里(1000千米)。
这里的故事,仅仅反映了徐特立品格的一个侧面,而他的勤劳俭朴、终身好学等,都堪称榜样。十分赞赏徐特立事事先为他人想的精神,指出他是“一切革命党人和全体人民的模范”(参见《美德诗文》)。
徐特立是走进新中国的革命老人之一,可谓品德高尚的模范。在这些革命老人的身上,发奋学习、勤俭节约、先人后己、助人为乐、以身作则等优秀品质,十分突出。无疑,这些品质的养成,既是革命者的情怀,又有着传统道德因素的影响。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强势入侵,传统道德修养的一些方面受到了冲击。其实,我们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今天的 社会 仍然有其积极意义,我们绝不应该忘记、抛弃。
为什么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几乎个个荣华富贵一生?
提起三国人物,各人马马虎虎就可以说出几十个来,凌烟阁罪人各人也给排出了挨次,可是时光更早的东汉建国云台二十八将却很少有人晓得,只是岑彭马武在小说里听过,“大树将军”冯异也是作为谦逊的典范被宣扬的,至于他们真正的功劳,正史和正史都很少触及,而这恰好是他们的幸运。
为何无人存眷反倒是幸运呢?由于许多人都是由于被“烹狗藏弓”才惹起后代存眷的,刘邦一同打天下的异姓贵爵被杀了个洁净,朱元璋也没把“老兄弟”剩下几个,而刘秀的云台二十八将,却几乎个个荣华富贵终身,老兄弟们还能坐在一同喝喝小酒、讲讲段子,其乐融融。除去冯异、岑彭、祭遵、刘植此四人或病或战亡外,其他的罪人都能安度晚年,有始有终。
有史料纪录说:“复兴二十八将,宿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史料上没有纪录云台二十八将是怎样跟天上星宿对上号的,可是先人却真的把他们逐个对应以下:
角木蛟邓禹、亢金龙吴汉、氐土貉贾复、房日兔耿?m、心月狐寇恂、尾火虎岑彭、箕水豹冯异、斗木獬朱?、牛金牛祭遵、女土蝠景丹、虚日鼠盖延、井木犴铫期、室火猪耿纯、壁水?臧宫、奎木狼马武、娄金狗刘隆、胃土雉马成、昴日鸡王梁、毕月乌陈俊、参水猿杜茂、觜火猴傅俊、危月燕坚镡、鬼金羊王霸、柳土獐任光、星日马李忠、獐月鹿万?、翼火蛇邳彤、轸水蚓刘植。
假如司马迁生在刘秀时期,极有或许把刘秀的古迹纪录到《史记滑稽列传》的,由于这个刘秀几乎就是个段子手。
刘秀贫穷的时分犯了点小错关押,小伙伴樊晔送了一碗饭给刘秀,刘秀当了皇上,就常常将本人吃的工具赐给他,同他开顽笑说:“用一碗饭换得个都尉,觉得怎样样?”
阿谁厥后被传说成房日兔的耿?m奉劝护军朱佑,来攻平邯郸。刘秀传闻后笑着说:“小孩子家居然有弘愿啊!”实在耿?m只比他小三岁。厥后耿?m有一次跟刘秀顶牛,刘秀瞪起了眼睛“你说错话了,我要斩你。”耿?m说:“我跟你掏心窝子语言,你咋这么?”刘秀即刻噗嗤一笑:“我和你开顽笑的。”
女土蝠景丹病到抖动(也许是被刘秀吓的),刘秀笑他:“传闻勇士都不生病的,现在汉代大将军怎样还生病了呢?”
马超的老祖宗马援初见刘秀就问:“你怎样晓得不是刺客,而这么不带侍卫见我?”刘秀轻轻一笑:“你不是刺客,只是说客而已。”马援六十二岁还想带兵出征,并在刘秀眼前耍把势证实本人不老,刘秀没办法地笑:“这老头还挺有精神的,去吧!”
最搞笑的一次是刘秀和罪人们一同饮酒,酒到兴头,刘秀开端逗哏:“假如我们没一同打天下,你们本人估量能失掉甚么官爵呢?”角木蛟邓禹开始回答说:“我或许已考上博士了”光武帝说:“你太谦逊了,凭你的学问,咋也能混个秘书干干呀!”轮到奎木狼马武时,说:“我武功好,该当能作个抓响马捕头!”刘秀笑着说:“你马武不去做响马就不错了,岂非还指望着你去做抓响马的人吗?你当个小乡长到挺适宜!”在场的人听到后,无不放声大笑。
刘秀跟老兄弟饮酒,喝高了就一同睡在“龙床”上,有一次严光(严子陵)他俩喝大了又睡到了一同,庄光把刘秀挤到床边,并架起脚横放在刘秀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官仓猝向刘秀说:“昨天看天象,发明有客星进犯御坐。”刘秀笑着说:“目光这小子睡觉不老实,没事儿!”
刘秀讲义气,但也不是不讲准绳,分封云台二十八将的时分,只要和皇室有亲戚干系的都没被列入,颇有点先人后己的意义:伏波将军马援有大功,但倒是刘秀的亲家,来歙功劳很大,但倒是刘秀的表哥,这些人都榜上无名?
看累了吧,发个笑话,让你开心放松一下
哪有卖后悔药的
陪闺蜜去做妇科检查(脱了裤子的那种,你们懂的)。闺蜜出来以后表情各种纠结。我很担心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就问她怎么了。她说:里面有个助理医师是个男的。我说:男的怕什么啊?他见过的比你见过的还多呢。她快哭了,然后说:他是我高中时候的学长,追了我两年。我一直很排斥他,手都没让他碰过,balabalabala(各种贞烈)。我TM今天把他最想看的地方piapia主动送给他看了。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
1、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集体主义原则的根本思想就是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既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又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还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4、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为最高层次,党员和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们能够达到 。三是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这是对我国公民最基本得到的要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