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飞蓬的意思飞蓬的意思是什么

2.《伯兮·《诗经》》原文与赏析

3.先秦描写爱情的诗词《诗经·卫风·伯兮》阅读

4.飞蓬的意思

5.<诗经>中有句话大体意思是“你不在我身边,我打扮给谁看”出自哪首诗?

飞蓬的意思飞蓬的意思是什么

首如飞蓬意思-首如飞蓬的意思

飞蓬的词语解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柳叶,边缘有锯齿。秋天开花,花外围白色,中心**。也叫蓬。

飞蓬的词语解释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像柳叶,边缘有锯齿。秋天开花,花外围白色,中心**。也叫蓬。结构是:飞(独体结构)蓬(上下结构)。拼音是:fēipéng。注音是:ㄈㄟㄆㄥ_。

飞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引《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南朝梁锺嵘《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明刘基《旅兴》诗之三五:“游子如飞蓬,佳人旷千里。”⒉比喻轻微的事物。引《管子·形势》:“飞蓬之问,不在所宾。”许维_案:“飞蓬,言其轻微也。‘问’应作‘间’,‘间’与‘_’通。_而不听者谓之轻微之_。”⒊比喻蓬乱的头发。引晋左思《白发赋》:“_乃辞尽,誓以固穷。昔临玉颜,今从飞蓬。”明陆采《明珠记·会内》:“孤身何幸脱樊笼,两_飞蓬,半世漂蓬。”清唐孙华《夏重谈金陵旧事》诗:“_有故宫妃,飞蓬乱双_。”⒋比喻行踪飘泊不定。引《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唐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二、国语词典

随风飘荡的蓬草。常用以比喻散乱、飘摇不定的事物。

三、网络解释

飞蓬(系列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角色)飞蓬,系列单机游戏《仙剑奇侠传》角色之一,登场于《仙剑奇侠传三》、《仙剑奇侠传三外传·问情篇》。天界第一神将,镇守神魔之井的将军,掌管神界重兵。由于长期镇守神魔之井,时常感到寂寞,后终于遇到唯一能与自己匹敌的六界顶级高手魔尊重楼,二人惺惺相惜。因其与重楼相约在新仙界私斗,被神界发现后被贬入凡间。飞蓬(汉语词汇)飞蓬,汉语词汇拼音:fēipéng释义: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2、比喻轻微的事物。3、比喻蓬乱的头发。4、.比喻行踪飘泊不定。

关于飞蓬的诗词

《飞蓬自解·有底重安土》《广陵·广陵归客叹飞蓬》《孙使君飞蓬亭》

关于飞蓬的诗句

旱气烁土飞蓬蓬回首倦飞蓬秋来衰鬓乱飞蓬

关于飞蓬的单词

prideweed

关于飞蓬的成语

飞蓬乘风蓬蒿满径蓬间雀断梗飞蓬桑户蓬枢飞蓬随风断梗飘蓬

关于飞蓬的词语

飞蓬乘风蓬蒿满径蓬间雀孤蓬自振蓬户桑枢花貌蓬心首如飞蓬桑户蓬枢花_蓬心席门蓬巷

关于飞蓬的造句

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2、结论通过遗传育种提高短葶飞蓬总黄酮含量的前景是广阔的。

3、景天身穿飞蓬将军的整套衣装,拿着魔剑独自镇守于塔顶,姿态极酷。

4、细雨斜吹笑东风,桃花枝头看蕊红,痴心总有粘花人,情谊深处探朦胧,春雷一声扰醉梦,心有灵犀天不惊,五一佳节寄深情,山清水秀任飞蓬。劳动节快乐!

5、她则双腿蜷在沙发上,抱着十九寸大的笔记本电脑,在看永远热闹欢快的综艺娱乐节目,睡眼惺忪,首如飞蓬。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飞蓬的详细信息

《伯兮·《诗经》》原文与赏析

《诗经》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 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首诗以一个居家妇女的口吻,吐诉了对出征未归丈夫深切的思念,可以说是我国闺怨诗的发端。这首诗撼人的艺术力量来源于深刻而逼真地写出了思妇细腻而微妙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对丈夫深厚而忠贞的感情。

这首诗以如下方式抒情达意。

以丈夫形象之美,显示自己思念之深。诗的首章思妇夸赞丈夫:“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她的丈夫身材魁梧,相貌堂堂,武艺高强,地位显赫。这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的审美观念,就外形言, 以壮硕、高大为美;就气质言,以勇武、刚强为美;就性格言, 以能征、善斗为美。《郑风·叔于田》:“叔适野,巷无服马; 岂无服马, 不如叔也,洵美且武!”这里猎人兼武士,是既勇敢又漂亮。《齐风·卢令令》:“卢令令, 其人美且仁”;“卢重环,其人美且鬈(通拳,喻勇壮)”;“卢重鋂,其人美且偲(谓才智)”。把美的外形和美的素质联系在一起。《周南·兔罝》之“赳赳武夫”可为“公侯干城”。《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美。公孙硕肤,赤舄几几。”竟以大腹长胡的肥狼来“美”公孙。《伯兮》中的征夫,身高力大,手执丈二长矛,担任着先锋官,这正是伟男子的形象,也无怪乎他的妻子要苦苦思念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夫妇情深。由于妻子对丈夫相爱情深,分别时久,会面不易,因而思念也就焦灼,在她心目中浮现出的丈夫形象,也就伟岸光采。她的夸夫,不同于汉乐府《陌上桑》中罗敷夸耀丈夫地位高、人品好,那是一种对付使君的手段;也不同于唐代张籍《节妇吟》中对“良人执戟明光里”的颂扬,那是拒绝军阀李师道聘用的巧妙方法。《伯兮》中的夸夫,相当于杜甫《月夜》中对妻子的描绘。杜甫被安史之乱的叛军掳至长安,他寄居在鄜州的妻子儿女的状况是“妻子衣百结”、“垢腻脚不袜”(《北征》)。可是杜甫想象妻子的形象却是“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正是“语丽情悲”(王嗣奭《杜臆》)。想象丈夫愈美,愈显得夫妻情笃,也愈显得自己孤栖。

以自己形象之“丑”,显示自己思念之苦。“自伯之东,首如飞蓬”,蓬首垢面并不是美妙的外形,可是作者接叙其原:“岂无膏沐,谁适为容。”不事修饰是无心修饰;无心修饰,是无人赏识。俗云“女为悦己者容”,正因为一心思念着丈夫,茶不思饭不想,也就无心梳妆;既然丈夫不能回来,又为谁打扮呢!她的情态越是慵懒,说明她的心思越是专一,爱情越是忠贞。《伯兮》中思妇的这种心情带有普遍性,因而后世思妇之作,常踵其祖武,采用其法。魏的徐干《室思》:“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情诗》:“君行殊不返,我饰为谁荣。”晋乐府诗《清商曲辞·攀杨枝》:“自从别君来,不复着绫罗。画眉不注口,施朱当奈何。”刘宋孝武帝《拟徐干》:“自君之出矣,金翠暗无精。思君如日月,回还昼夜生。”鲍令晖《题书后寄行人》:“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唐代雍裕之《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相传唐代郎大家宋氏的《长相思》也写道:“长相思,久离别。关山阻,风烟绝。台上镜文销,袖中书字灭。不见君形影,何曾有欢悦。”而太原女子的《寄欧阳瞻》则变化方式,意念实一:“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金缕箱。”正由于《伯兮》中思妇情怀的典型性,加之在文学史上出现得最早,影响又大,也就为后世之作所袭用。

以想象境界的美好,显示自己思念之坚。诗的第三、四两章,表示自己怀念丈夫,矢志不移。“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朱熹说:“其者,冀其将然之辞。冀其将雨,而杲然日出,以比望其君子之归而不归也。”(《诗集传》卷三)满怀希望,而事与愿违,使她失望。事与愿的差距愈大,则她的失望也愈大。“杲杲出日”为明丽景象,和思妇黯然神伤相对照,益发显得她焦虑难忍。在极化她思念痛苦的基础上,诗人没有发生怨言,也未自宽自解,而是以苦为乐,以忧为快,“愿言思伯,甘心首疾”,宁可思念丈夫到头痛的地步,也不愿改变自己的心志。诗的末章又从另一角度表现这种意思。希望有使人能忘忧的谖草,种植在北堂之前,可是又哪儿来这种忘忧草呢!既然无法解忧,那为了思念丈夫,就是想出了心病,也是心甘情愿的。第三章与第四章的共同点,在于她希望改变夫妻分离的状态,但客观上却不得相会。既不得相会,就不改变初衷。都是先从愿望说,再以现实言,最后归结到执着的思念。文情擒纵自如,腾挪有致。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章寄希望丈夫归来而解忧,第四章则想自我解脱,而两者的结果都是失望,丈夫不得回来,自己也无法疗忧,于是感情便步步递进:“甘心首疾”到“使我心痗”。“杲杲出日”和“其雨其雨”表现了主观愿望和现实的矛盾,是渴望丈夫回来的心情的反映。“焉得谖草,言树之背”则是明知丈夫不得回还,想以物疗忧,这也是不能忘忧的一种曲折表达方法。前后对照,欲抑先扬,欲擒故纵,比平铺直叙的渲染或夸饰,感人力量更为强烈。

《伯兮》中的思妇是个不大不小的武官的妻子。她的丈夫担任着“为王前驱”的职务,她平时有着“膏沐”的条件,居住有着“北堂”(“背”)的房舍。因而它和完全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思念服役的丈夫的《王风·君子于役》就不同。《君子于役》则显得自然质朴、诚挚感人。《伯兮》产生的时代,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社会的每一个人和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因而《伯兮》中的思妇和后世贵族妇女的生活状态、思想情趣还是有区别的,《伯兮》刚健清新的风味仍然闪耀着民歌的风采。和《伯兮》的题材、主旨相似的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就有了明显的差异。《伯兮》率直而李词委婉。《伯兮》中迳言“愿言思伯,使我心痗”,李词则“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情隐而辞微。《伯兮》简约而李词绵密。《伯兮》叙愁怀思绪,只以“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一语概之,李词则层层叙排:“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狮形铜炉中的香早已燃尽,仍无心添加,锦被乱摊,仍不想理好;起身了,也懒得梳头,无心修饰,任镜台、奁合上积满灰尘。《伯兮》清新而李词纤秾。《伯兮》中所写“杲日”、“谖草”等全系生活中自然物,喷吐着自然气息,而李词中所写的陈设很是典雅,所用的物品很是豪华,所过的生活很是悠闲,流露着富贵景象。由此可见,李清照的词虽然源出《伯兮》,但因其身份、生活、情境与《伯兮》中的思妇有别,其文辞也就异味别趣。但由此亦可窥见,《伯兮》作为我国见诸文字的最早的闺怨诗,其积极的思想内容,高妙的艺术手段,对后世的闺怨、宫怨诗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今天的读者说来,仍有着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先秦描写爱情的诗词《诗经·卫风·伯兮》阅读

#诗词鉴赏# 导语这首诗主要写古代战争,以思妇的口吻来叙事、抒情。全诗紧扣一个“思”字,思妇先由夸夫转而引起思夫,又由思夫而无心梳妆到头痛,进而由头痛到患心病,从而呈现出一种抑扬顿挫的跌宕之势。下面就和 一起来详细了解下这首诗,欢迎阅读!

《诗经·卫风·伯兮》

 先秦·佚名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自从你东行之后,我的头发便如飞蓬般散乱。

 难道是因为没有膏脂吗,只是因为,为谁修饰颜容呢?

赏析

 “女为悦自己容”,悦己者不在,就没有了梳妆打扮的兴致,“自伯之东,首如飞蓬”,任头发像杂乱的蓬草一样,让认简直触目惊心。当然,这含有稍微夸大的意味,头发是女子最在意的一部分,她无心梳理,则表明她对异性的封闭态度,是虽丈夫忠贞的体现。“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这两句,一问一答,用设问的手法,表达自己“首如飞蓬”的原因——丈夫不在,再也没有值得为他梳妆的人。诗中的“飞蓬”,据说还有深一层的意思。飞蓬根甚浅,极易断折,飘摇不定,遇风则四处飘落,这也是他得名的一个原因。诗中女子的思念正如这四处飘浮的飞蓬,无处着落;而他的丈夫更像战场中的飞蓬,漂泊无依。

 这几句语气强烈,感情充沛,很有力地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及忠贞痴情态度。

 扩展阅读:卫风简介

 经前人考定,邶、鄘、卫都是卫国的诗。《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子季札听了鲁国的乐队歌唱了“邶、鄘、卫”以后,评论时便将此三诗统称之为“卫风”。可见他是把“邶鄘卫"作为一个整体,以区别于其他国风的。

 邶、鄘、卫都是古国名。据说周武王灭殷以后,便将纣的京都沬(今河南淇县西北)附近地区封给纣的儿子武庚禄父,并将其地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南为鄘(今河南汲县东北),东为卫(今河南淇县附近)。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别守卫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武王后,儿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旦执政。管叔等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并嗾使武庚叛乱。于是周公率兵镇压,杀武庚与管、蔡、霍等。接着又合并三地为卫,连同原殷民一起封给康叔,建都殷墟(今河南淇县),号卫君。

 卫国自康叔历十三世至献公,自后便国力日衰,内乱不息;到懿公时,更加腐败不堪。公元前六六〇年为狄人所灭。后来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卫残部南渡黄河,文公在楚丘(今河南滑县东)重建卫国。《载驰》、《定之方中》二诗就是反映这一历史事件的。

 邶、鄘二地早已并入卫国,为什么卫诗还冠以其名呢?自汉以来议论纷纷,没有定论。近人一般认为,因卫诗有三十九首之多,近风诗的四分之一,所以编者将部分诗编入邶、鄘之下。但是这一说法仍有疑问。查今本《诗经》,邶诗十九首、鄘诗十首、卫诗十首,为什么分得如此不平均呢?这很难说编者只是偶然为之,而无别的原因。因此这一说法仍属于猜测罢了。

 邶、鄘、卫三诗大部分难确定具体时代,大致说来西周末东周初的诗居多数。

扩展阅读:《诗经》创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正如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所言:“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间的三大变革,自其表而言之,不过一家一姓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飞蓬的意思

飞蓬的解释

(1).指枯后根断遇风飞旋的蓬草。《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商君书·禁使》:“飞蓬遇飘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 明 刘基 《旅兴》诗之三五:“ 游子 如飞蓬, 佳人 旷千里。” (2). 比喻 轻微的事物。《管子· 形势 》:“飞蓬之问,不在所宾。” 许维遹 案:“飞蓬,言其轻微也。‘问’应作‘间’,‘间’与‘谏’通。谏而不听者谓之轻微之谏。” (3).比喻蓬乱的头发。 晋 左思 《白发赋》:“发乃辞尽,誓以固穷。昔临玉颜,今从飞蓬。” 明 陆采 《 明珠 记·会内》:“孤身何幸脱樊笼,两鬓飞蓬,半世漂蓬。” 清 唐孙华 《夏重谈 金陵 旧事》诗:“复有故宫妃,飞蓬乱双髲。” (4).比喻行踪飘泊不定。《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嗟飞蓬之日永,恨流梗之无还。” 唐 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词语分解

飞的解释 飞 (飞) ē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飞天(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飞跃。飞鸟。 在空中 运动 :飞雪。火箭飞向太空。 形容 极快:飞驶。飞黄腾达(喻人 骤然 得志,官位升迁快)。 极,特 蓬的解释 蓬 é 多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中心 ** ,叶似柳叶,子实有毛(亦称“飞蓬”):蓬门。蓬心(“蓬”的心狭窄而弯曲,喻 茅塞 不通的 头脑 。谦辞,用以表示自己见识浅陋,蠢笨)。蓬户瓮牗。蓬生麻中(喻在良好的生长

<诗经>中有句话大体意思是“你不在我身边,我打扮给谁看”出自哪首诗?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全文是;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这诗写一个妇人思念她的从军远征的丈夫。她想象丈夫执殳前躯,气概英武,颇有一些骄傲之感,但别后刻骨的相思却是够受的。在她寂寞无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丢不开,甚至倒成为她宁愿不丢开的东西了。

 

1、伯:或是男子的表子。女子也可以叫她的爱人为“伯”、“叔”。“朅(怯qiè)”:见《硕人》篇注。

2、桀(杰jié):本义是特立貌,引申为英杰。

3、殳(殊shū):兵器名,杖类,长一丈二尺,用竹制成。

4、前驱:在前导引。

5、蓬:草名。蓬草一干分枝以数十记,枝上生稚枝,密排细叶。枝后往往在近根处折断,遇风就被卷起飞旋,所以叫“飞蓬”。这句是以飞蓬比头发散乱。

6、膏沐:指润发的油。

7、适(迪dí):悦。谁适为容:言修饰容貌为了取悦谁呢?

8、杲杲(搞gǎo):明貌。以上两句言盼望下雨时心想:下雨吧!下雨吧!而太阳偏又出现,比喻盼望丈夫回家而丈夫偏不回来。

9、愿言:犹“愿然”,沉思貌。

10、疾:犹“痛”。甘心首疾:言虽头痛也是心甘情愿的。

11、谖(宣xuān):忘。谖草:是假想的令人善忘之草。后人因为“谖”和“萱”同音,便称萱草为忘忧草。

12、树:动词,种植。背:古文和“北”同字。这里“背”指北堂,或称后庭,就是后房的北阶下。以上二句是说世上哪有谖草让我种在北堂呢?也就是说要想忘了心上的事是不可能的。

13、痗(妹mèi,又音悔huǐ):病,忧伤。

我的哥啊多英勇,在咱卫国数英雄。我哥手上拿殳杖,为王打仗做先锋。

打从我哥东方去,我的头发乱蓬蓬。香油香膏哪缺少,叫我为谁来美容!

好像天天盼下雨,天天太阳像火盆。一心只把哥来想,头痛难忍又何妨?

哪儿去找忘忧草?为我移到北堂栽。一心只把哥来想,病到心头化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