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于水专栏-冰寒于水指的是什么生肖
1.《劝学》课堂教学实录
2.高二语文劝学教案5
《劝学》课堂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生(1):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1):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同学,请你回答。
生(2):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2):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学生举手)××同学。
生(3):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学生举手)××同学。
生(4):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集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请××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
生(5):“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同学回答。
生(6):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同学。
生(7):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同学。
生(8):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部分)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集体)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同学。
生(9):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积土成山”,开始。
生:“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生(10):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同学。
生(11):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11):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同学,你说说。
生(12):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谁说?(学生举手)××同学。
生(13):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同学,你怎样写的。
生(14):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同学,你说一个。
生(15):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同学。
生(16):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同学。
生(17):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同学,说说你的意见。
生(18):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19):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学生写,6分钟)
师:我看同学们基本上作完了,下面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6人一组,交流7分钟)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第二组组长举手说:××同学),请××同学读读。
生(20):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朗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还有好的吗?(第五组组长站起来说:××同学请××同学读一下。
生(21):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有组长举手)(下课铃响)还有好的句子,请课代表收集起来,贴在学习专栏里。今天的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下课
高二语文劝学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让学生熟读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翻译全文,理解文意。
步骤与方法:
1.看“预习提示”,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
2.教师出示应掌握的实词和虚词,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弄明白。若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答。
3.同位(桌)轮流口译课文。翻译不准确的,对方应指出来加以纠正或共同讨论;二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集体解决。
4.教师提问几个重、难点的语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5.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上课)
师:同学们,荀况特别强调教育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劝学》就阐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请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板书:学不可以已)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一自然段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君子博不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请问本段论述了什么内容?(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生(1):论述了学习的意义。
师:运用什么方法论述的?
生(1):比喻。
师:很好。本文作者运用了5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者以青青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板书:青青于蓝,冰寒水)××同学,请你回答。
生(2):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过程会发生变化。
师: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生(2):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发展。
师:对。作者又以“直木为轮”为喻,说明什么道理呢?(板书:直木为轮)(学生举手)××同学。
生(3):说明事物可以后天改造。
师:对。谁能说得更全面、更具体些?(学生举手)××同学。
生(4):比喻说明人的资质可以通过学习来改变,而且一旦提高和发展了,就不会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即人若不断地学习下去,会发生质的变化。
师:很好。“金就砺”“木受绳”两个比喻引出什么结论?(板书:金就砺、木受绳)
生:(集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板书:知明而行无过)
师:此句与本段哪句相照应?
生:(集体)“学不可以已。”
师:对。荀子提出人性本恶的思想,认为只有用教育来陶冶,用礼法来约束,才能把这种生而具有的“恶”转变为“善”。这里作者运用5个比喻阐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是人发展的过程,如果不停止地学习,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会不断地增进、提高,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请××同学背诵第二自然段
生(5):“吾尝终日而思矣……善假于物也。”
师:很好。同学们思考一下本段写了几层内容?××同学回答。
生(6):分三层。第1句为第一层,第2、3句为第二层,第4句为第三层。
师:对。第一层阐明什么内容?××同学。
生(7):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第二层与第三层是什么关系?××同学。
生(8):分总关系。
师:对。第二层是具体阐述“假于物”的重要,第三得出结论:“君子善假于物”。联系前文思考“善假于物的”“物”暗指什么?
生:(部分)学习。
师:对。由此看来,第二层用什么方法阐述学习的重要性?
生:(集体)比喻。
师:用哪几个比喻?××同学。
生(9):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板书: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善假于物)
师:第一、二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比喻,从各个方面对中心论点加以阐释,使论点既鲜明又生动
师:请同学们齐背第三段,“积土成山”,开始
生:“积土成山……用心躁也。”?
师:本段主要论述什么问题?分几层?(学生举手)××同学回答。
生(10):这段主要论述学习态度。分三层:第一层,从“积土成山”到“金石可镂”,阐述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第三层,从“蚓无爪牙之利”到本段末,阐述学习要专心。(板书:学习态度—积累、恒心、专心)
师:很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论述问题的?××同学。
生(11):比喻。
师:每一层的两个比喻句是什么关系?
生(11):对比关系。
师:对。本段的三层内容都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这样的写法什么好处?××同学,你说说。
生(12):使中心论点更生动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很好。请同学们拿出纸来,按要求作练习。要求:每人写一个比喻句阐述知识的重要性,比喻要恰当。(学生动笔写,5分钟)。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谁说?(学生举手)××同学。
生(13):知识如血液一样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就会枯竭。
师:比喻贴切吗?(学生答:“贴切。”)××同学,你怎样写的。
生(14):空虚的头脑若以知识来充实,犹如雨水浇灌着干旱的土地,使它能恢复生气。
师:很好。××同学,你说一个
生(15):知识是生活的明灯,没有知识的生活,犹如在黑暗中的远征。
师:好。××同学
生(16):没有知识的头脑,像不长谷物的荒地。
师:他从反面设喻,也很好。××同学
生(17):没有知识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东摇西晃,虚度年华。
师:请同学们推敲一下是否贴切。××同学,说说你的意见
生(18):不贴切。“断线的风筝,东摇西晃”主要是说无明确的飞行方向,与“没有知识”无相似之处。
师:若将本体改动一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比喻句,请你改一下
生(19):将“知识”改为“志向”。
师:对。改为“志向”“目标”“理想”等,就是个很生动贴切的比喻。好的比喻必须符合合理、生动、新颖的要求
师:再请同学们运用对比设喻的方法,阐述学习要勤奋或谦虚。(学生写,6分钟)
师:我看同学们基本上作完了,下面分成几个小组交流一下,写得好的向全班同学推荐一下。(6人一组,交流7分钟)
师:哪些同学写得不错,请组长推荐一下(第二组组长举手说:××同学),请××同学读读。
生(20):谦虚的人像翱翔高空的雄鹰,知道天高地阔、学海无涯,因而刻苦好学,永不自满;骄傲的人就像井底之蛙,以为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因而浅尝辄止、夜朗自大。
师:好。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还有好的吗?(第五组组长站起来说:××同学请××同学读一下。
生(21):勤奋的人,像一颗明珠,无时不刻不放出光芒;而懒惰的人,像生了锈的铁,毫无用处。
师:不错。这是以对比设喻阐述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还有组长举手)(下课铃响)还有好的句子,请课代表收集起来,贴在学习专栏里。
今天的作业: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论述人要有崇高的理想。适当运用比喻论证法。下课。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