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关于《登泰山记》的一次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整理阿?

2.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渡江战役的呢?

3.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三大乐事

4.水墨江南的阅读答案

5.古文中小石潭记,爱莲说,陋室铭,和哪篇古文合称记说铭志

有没有关于《登泰山记》的一次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整理阿?

神来之笔的意思本文指-神来之笔的翻译

[编辑本段]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向阳山谷中的水流汶河,北面背阴山谷中的水流进济水。正在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位于长城南十五里的地方。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越泰山西北的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行走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台阶,共有七千多级。

泰山正南面有三条山谷,当中那条山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开始沿着中间这条山谷往里走。道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那条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顶巅。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迷漫、冰冻溜滑,石板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深青色的山被白雪覆盖,明亮的雪光照耀着南边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象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象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日正是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五更时,我和朱孝纯坐在日观亭上,等着看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迷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小白点象“五木”骰子一样立在那里,都是远山。天边云彩上有一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太阳升起来了,纯正的红色象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那就是东海。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又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磨灭不清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溪水,也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什么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诗人,桐城人。人称惜抱先生,官至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伯父姚范授以经文,又从刘大櫆学习古文,为“桐城派”主要作家。主张文章必须以“考据”、“词章”为手段,以阐扬儒家的“义理”,并以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又发展刘大?拟古主张,提倡从模拟古文的“格律声色”入手,进而模拟其“神理气味”。所作多为书序、碑传之属,大抵以程朱理学为依归。所著有《惜抱轩全集》,并选有《古文辞类纂》、《五七言今体诗钞》。清乾隆28年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诗序,碑传之类。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是桐城派中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儒雅”。桐城派古文之传,自方苞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同邑刘大櫆继之益振,传至姚鼐则集大成。因此有“桐城家法,至此乃立,流风作韵,南极湘桂,北被燕赵”之说。

此文是作者同友人泰安知府朱孝纯游览泰山之后所写的一篇游记。作者重点描述日观峰日出的奇特景象。通过对山,水,雪,雾,日光,城廓的描写,勾画出一幅壮丽,幽美的山水画,创设了一个奇妙的艺术境界。作者把对祖国山河赞美之情又扩展为对历史的回顾,写日观峰附近的祠庙行宫,岱祠,碧霞元君祠,寥寥几笔,给读者以高山,景奇,胜迹多的印象。此文脉络清晰,繁简适度,比喻巧妙,用词确切。具有桐城派散文“雅洁”的特点。

[编辑本段]重要词解

其阴,济水东流。 阴(山的北面河的南面)阳(山的南面河的北面)

当其南北分者 当(在,正在)

自京师乘风雪 乘(趁着,引申为冒着)

道皆砌石为磴 为(作为)

其级七千有余 余(整数后表不定余数)

崖限当道者 当(占着,挡着)

及既上 及(等到……时)

苍山负雪 负(背)

明烛天南 明(照亮)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漫(弥漫)

极天云一线异色 极(尽头极点)云(云朵)异(奇特的,与众不同的)

或得日或否 得(获得)

其远古刻尽漫失 远(久远,指时间漫长) 漫(不可辨认)

僻不当道者 当(面对对着)

皆不及往 及(赶得上)

多平方 方(方形)

少杂树 少(数量小不多)

生石罅 生(草木生长,长出)

世皆谓之天门云 云(句末语气词)

[编辑本段]有关字词句

1.“阳”和“阴”

这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阴阳,用阴阳来解释万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用阴阳来说山水很常见。本课“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其中的阳、阴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说山。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中有“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个“阴”说的是水,指汉水的南面。

2.“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这一句用了“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3.比喻和拟人的运用

本文有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各具特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编辑本段] 写作特点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编辑本段]内容和结构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个描写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

赏析

作者:肖旭

清代的散文和小说、戏剧相比,未免逊色,但也有大家,不乏佳作。清代散文流派不如明代繁多,最大流派“桐城派”。因这派主要作家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安徽桐城人而得名。桐城派创始于清初,延续到清末,它有一套完整的古文理论,主张学习《左传》、《史记》、唐宋八大家古文,讲究“义法”。所谓“义”,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桐城派所提倡的思想内容,主要是儒家的一套封建伦理道德。所谓“法”,是指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的雅洁。这套要求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的写作理论,使人容易执法遵循,所以有影响。在写作实践上,他们务求材料,语言简明,以阐明中心为原则,文章风格是简洁有余,生动鲜明不足。他们的创作取得一定成绩,有一些好的作品为人传诵。 (“桐城派”创始人方苞因“南山集”文字狱牵连被捕,关在刑部监狱。他目睹身受了监狱里的种种黑幕,名篇《狱中杂记》以大量的事实,栩栩如生的描写,揭露了监狱中官吏贪赃枉法、坏人逍遥法外,无辜者负屈含冤的真相,抨击了司法部门的罪恶与黑暗。他的《左忠毅公逸事》记叙了明末东林党成员左光斗生前的逸事,以史可法为陪衬,把左光斗以国事为重,不计较个人生荣辱的可贵品质写得慷慨激昂、情真动人。在桐城派作家中,方苞的文章比较深刻,能反映复杂的生活和社会的真实面貌。这个流派除了有明确的理论和一定的创作实绩外,作家和追随作家众多,因此,在清代文坛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桐城派的集大成者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他少时家贫而体弱多病,学习刻苦。乾隆二十八年(1765)中进士,历任山东、湖南副考官。 《四库全书》馆开,任纂修员。不久,请病假辞官还乡,先后主讲梅花、钟山、紫阳等书院,达四十余年,所到之处,土子都以能入他门为荣幸。他为了宣扬桐城派主张,使青年便于学习古文,选辑了《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选文七百余篇。这是现代流传广,影响较深的一部古文选本。

姚鼐少年时随伯父姚范学习经学,以姚范好友刘大櫆为师,学习古文,深受其影响。他发展了方苞、刘大櫆的理论,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姚鼐完成了桐城派完整的理论体系,使这个派别真正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古文流派,他是散文史上一位有较大影响的作家。由于生活经验所限,他的散文内容较贫乏,偏重形式,写景文章成就高。作品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后写了《登泰山记》,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我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经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包含了很大容量。介绍了泰山,叙说了登山经过,描写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综述了名胜古迹。文章既再现了隆冬时节泰山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全文共四部分。开头即写泰山,这第一部分介绍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形势,用笔概括却颇耐玩味。作者开章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你看:泰山卓立不群,直逼云端,山南一条汶水向西流去,山北一条济水向东流去。这水绕山流,山水相映是泰山的特点。“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突出了山势的高峻挺拔,又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作者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给读者留下了大量联系,想象的余地。

第二段为第二部分,写登山的路线和山巅观晚照。分三层。从“余以乾隆”到“至于泰安”是第一层,写作者来泰山的时间和路线。这层和主题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所以,作者作了简括介绍。写自己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动身,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长城,来到泰安。这次旅游路途遥远,行程并非一日,作者却用了不足30字作交代。他选用了精确的词语,用承前省略主语“余”的短小句子,突出了动作和地点,把旅程路线一气贯下,简练传神。几个动词用得很好——“乘风雪”的“乘”字,从人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雪而行的动作里,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自”、“历”、“穿”、“越”、“至于”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真是一字一图,字精意工。

从“是月丁未”到“磴几不可登”是第二层,写登临泰山的路线。头两句干净利索地交待了登山时间——十二月二十八日,同游者——知府朱孝纯;出发地点——南面的山脚。关于登山过程,先总写后分叙。“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共级七千有余”三句,从四十五里的山道,七千余阶石砌台阶,总写了登山过程。而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难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尽寓于此中了。

从“泰山正南面有三谷”开始,由三谷引出登山路线。“中谷绕泰安城下”的“谷”为谷水。姚鼐、朱孝纯开始沿着中间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越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他们就到了山巅。作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登山的具体路线,接着又叙说了古时的登山路线是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去,他走的不是这条路线,作者交代了自己登山和古人登山路线有异。在写古今不同登山路线上,作者注意了避平板、讲变化。写自己登山,纯写路线,“始循”、“越”、“复循”、“遂至”等词,十分明确,叙说很清楚。写古时路线时,把重点放在介绍有关的地理知识上;东边山谷的路上有个天门,东边山谷的水(“东谷者”)古时候叫天门溪水,今天所经过的中岭以及到了山顶上凡是有高高山崖横在路上的地方,大家都称为天门。这些知识随手带出,非常自然,给读者增加了地理知识,有确凿可靠之长,无考据繁冗之感。最后两句“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这两句所见所感应贯串于整个登山过程中,作者在段末总提—句。姚鼐乘风雪来泰安,乘风雪登泰山,真是乐而不知其苦。

这段余下的部分是第三层,写姚鼐等到了泰山之巅,看到青山上驮着白雪,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他们极目远眺,只见夕阳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山,悬色美奶画,而山间停留着的云雾像带子一样。作者用最经济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还有那“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祥、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作者写景摄取了大自然的灵魂,达到神真,不愧为写景的高手。这夕照图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在日观亭观日出,是作者此行的主要活动,所以单列一段,着力描写。第三段即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写在日观亭所见的日出前后的景象。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时分,姚鼐与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刮起山上积雪扑打在脸上,亭子以东从山脚下起都是云雾弥漫着。”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引入,接着写日出。日出景色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极难状写。作者能捕捉到急速变幻中的景色特点,依次写出日出景象的绚丽多彩。

太阳出来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这时夜色已退,晨曦初蔬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很快这一线异色不断扩张、变幻,成五彩纷呈。天宇散绮铺锦,一派灿烂夺目。这满天霞光的背景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足了势。

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赤红的象丹砂一样,下面有幌动着的红光承托着。有人说,这就是东海。作者没有写红云幻成半圆形,以极快速度跃出海面的景象,只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作者精笔细绘了太阳的形象后,就从日观峰以西的群山景象着笔,描写日出后的景色,“回视日观以西诸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说群山中有的山得到阳光照射,呈红色,有的得不到阳光照射,现白色。这两种颜色错杂相问。所有的山峰都像弯着腰一样。作者用群山的外围形象进一步开拓太阳这个中心形象,红白杂间的山景渲染了日上后的辽阔境界,表现了太阳的效果。群山“皆若偻”的想象里,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成分,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所陶醉折服了。

这一部分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

晚照固然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这是自然景物本身在对比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含义,也是作者所以要长途跋涉、顶风冒雪登临泰山一睹日出的原因吧。

文章的最后两段是第四部分,写泰山的名胜古迹和景色特点。前一段写名胜古迹,泰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为我国名山之首,作者只选了日观亭附近的一些古迹,加以简要记叙。写时,以日观亭为中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记叙得清清楚楚,构成了以日观峰为中心的一组风景图。这些古迹的简介,突出了日观峰自古以来就是泰山的重要游览胜地,游人甚众,周围的古迹也随之而起。关于石刻记得较多,作者说这一天(即观日出的十二月二十九日)看见路上的各种石刻,都是从唐显庆以来的,那些更古的碑石都模糊不清了。另外一些比较偏僻不在路上的石碑,都来不及看。在石碑部分的描写中作者是以有限的露景写出无限的藏景。“慢失”概说了石碑的磨灭缺损,包含了种种不同情况和无尽的具体内容。“僻不当道者”把无数石刻于不言中表达出来。这些记叙言简意丰,体现了桐城派的风格特点。

第四部分的后一段从作者游踪所及,综合叙述泰山景色的特点。说泰山上多石头,少泥土。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的,圆的少。山上杂树少,松树多,生长在石缝里,都是平顶松。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痕迹。靠近日观亭几里内没有树,而雪深得与人的膝盖相齐。这段文字,前几句扣住“多”和“少”这组反义词,写出泰山的三多三少:多石,石多平方状,多松树,少土,石少圆状,树少杂树。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后几句,以“无”字组成的短句,突出了泰山无瀑布,无鸟兽踪迹与声音,数里内无树,只有冰封雪飘的深冬景象。

这一部分,以概述和归纳的写法,写出泰山的一些古迹和景色特点,这是对泰山全貌的必要补充。作者工于结局,结句“雪与人膝齐”,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煞住全篇,收得似尽而不尽,给人留下的印象既是完整的又是大有回味的余地,读者尽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体味此中境界,作艺术的再创造。

最后一句“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登泰山记》洋溢着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颂之情。文中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的高昂情绪也很感人。在姚鼐笔下,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游览者顶风冒雪,豪情满纸,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文章的基凋积极、乐观、豪迈,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也多少能领略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游记散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很可贵的。

《登泰山记》的写作技巧是高超的。

首先,结构“言有序”,章法严明。全文由介绍泰山到记叙登泰山经过,进而描写登泰山所见之景,围绕泰山逐层推进,井然有序。作者犹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导游,先向大家介绍游览地点的概貌,使人对它有总印象,然后带领大家登山观景。途中,说古道今,介绍有关地理知识,发表对泰山景色的看法。全文除第一段以时间为顺序外,以游者行踪为线索,写清了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有条不紊,前后呼应,作者很好地实践了“言有序”的写作理论。

其次,文章剪裁得体,重点突出。本文的重点是写景。介绍泰山,简略处理,写旅游情况,一笔带过后,作者笔墨立即深入中心写游览泰山,很快展开了重点部分的记叙。写景的中心是写观日出,作者是如何突出这个全文的重点的呢?一是写夕照图和名胜古迹,惜墨如金,略作勾勒点染,对日出着墨较多,以示突出。在写几样景物中,详略分明,安排合理。二是在写日出时,把从二十八日观晚照后到二十九日的再度登山一段经过,一概略去不提,整个第三段纯写日出情况,非常鲜明突出。本文在剪裁上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深厚功力和桐城派的风格特点。

《登泰山记》的语言简洁而形象。全文450多字,写尽了泰山景色的多姿及作者的豪兴,做到了篇无冗句,句无冗字。全篇以短句为主,适当夹用长句,达到简洁爽朗而不局促,明确形象却不呆板。作者用字精妙,状物传神。“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两句,写泰山夕照,神形俱真。前一句用拟人法写出了雪之厚,“负”字用得神奇,写出了山有坡度、层次,远望如人之脊梁。积雪甚厚,山如不胜负重,写出了积雪的深厚感。“烛”字名词动用,形象地写出了雪光的晶莹明亮。“居雾若带然”设喻颇新,把半山云雾写活了。“居”字写出了山腰间的云雾不断簇拥、流动而又基本凝聚成形的动态,使景物有生命地跳动于纸上,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渡江战役的呢?

按时间先后,分三个层次,按中、西、东三路军顺序,叙述了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战况。

第一层:中路军渡江情况(略写)

第二层:西路军渡江情况(详写)

第三层:东路军渡江情况(较详)

本篇消息选材精当。消息选择了共军胜利渡江的雄伟场面.报道了从九江到江阴三路大军的渡江捷讯,迅速、及时,有新意。有关东路之战事可谓神来之笔。战犯汤恩伯自以为东面防线很巩固,于是赶赴面对我中路军的芜湖督战,结果正是这一天,东面防线被解放军攻破。说明国民党政府已是穷途末路、垂挣扎,但这已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全文语言准确、具体、生动,气势磅礴,文气浓烈。在表达上运用了对比、衬托及排比等手法,增强了消息的动感和气势。

文章详略得当,描述各路军时并没有平均使用笔力,而是对东路军的战况写的比较突出,较为详细的写了战斗情况以及战果。在报道中、西路军进展情况后,插入了一段简要的议论,这种议论既交代了我军取胜,敌军失败的政治和军事上的预案原因,由此使读者进一步了解国民党政权必然覆灭的命运,深化了报道的主题。总的来说,这篇文章表现了解放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语言准确精简,感彩鲜明,是新闻作品中的瑰宝,今天读来仍然令人回肠荡气。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三大乐事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4、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我们不是讲求学习要求实认真吗?

不能仅将这句话理解为一种读书方法,这里所说的“不求甚解”是不抠词句,而是领会感悟文章的真谛。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展现五柳先生品质性格的一种方法,不抠词句是因为不想追求功名利禄,读书只是一种乐趣、一种人生享受,而自己自有自己读书的方式和志趣所在。

5、为什么五柳先生“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这是此文较重要的一个描写,描述了五柳先生生活状况非常窘迫,他能对此坦然自若。不是他没有能力让自己过上好日子,他曾经当过官,是他自己辞官归乡的,而且后来当政者多次请陶渊明出去做官,都被陶渊明拒绝了。他之所以拒绝,就是不堪忍受官场的腐败,才辞官归隐的,他在辞官的时候就明知归隐之后自己必是要过一种极清贫的日子,所以当他身处窘境之中也全然不在乎,只为能过上淡泊平静的生活。贫穷不能改变他的志趣,体现了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品格,另外含蓄地说明五柳先生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

6、《五柳先生传》一文主旨是什么?

本文主题思想明确,锋芒指向黑暗,艺术表现则平淡含蓄而富于独创。作者通过虚拟人物以自传自赞,是它的构思特点,也是散文艺术的一个创造。其目的是大胆地申述自己的隐士情怀和志士节操,勇敢地肯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和生活道路,同时也借以反衬出晋、宋之际的门阀社会现实的污浊黑暗。由于作者以自己的生活、思想的体验为素材,又针对作者所熟悉而深恶的门阀社会现实,因而能够抓住传记人物的主要特点,对准社会黑暗的症结所在。又由于假托为虚拟人物立传评赞,作者可以摆脱自我拘谨的束缚,能够比较自由地选材剪裁,突出典型,也能够不拘地加以评论,突出主旨。因而这一构思既出于主题思想的需要,也便于表达主题思想。同时,用史传人物的体裁来写,更能显示作者在晋、宋之际的混乱年代里,出污泥而不染的志趣。应当看到,历史的限制使诗人的理想陷于空想,在现实中表现软弱而无可作为。但是在诗人的时代,在封建社会,这篇拟史传散文杰作却是活跃着生活气息,表现着反抗精神。

7、《五柳先生传》中为什么要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

文章首先介绍了五柳先生的姓名爵里。在“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门阀社会里,姓氏表明门第阀阅,是富贵荣华的特权标志和政治依据。对姓氏爵里的漠然无视,表现着五柳先生的隐士特点,显示出对门阀特权和世俗虚荣的傲然鄙夷。但这位先生不仅佚姓氏,而且无名字,这就更进一层,含有突出他真正隐士品格的意味。东晋门阀盛行玄谈,标榜清德,士流以隐求名的假隐士甚多。这类假隐士实质是利禄之徒,一旦成名而为名士,往往更见其庸俗无聊。东晋门阀权贵王恭也很看不惯这类假隐的名士。他说:“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任诞》)挖苦他们懒散、放诞、做作、无聊。可见当时隐士风行,而多以无事、饮酒、吟咏为清德逸韵,以博取名声。而这位先生连姓带名都不要,足见其为真隐而非求名。但从表面看,这类标志隐士清德的行为现象似乎也差不多,一时难辨真假。所以陶渊明在下文就叙述五柳先生这类行为的特征。

8、《五柳先生传》一文语言方面有何特色?

作者的语言质朴自然。文中写事物的情状全用白描。例如“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9个字就极其逼真地道出了读书的乐趣,也说明五柳先生深知读书的意义,非凡夫俗子所能比。又如“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看起来似乎是写五柳先生的狂放,不拘礼数,但仔细想想,如果没有高蹈出世的气概,恐怕是不会这么做的。苏轼曾说过,陶渊明的诗是“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腴”,他的文章也正是这样。

9、《五柳先生传》有什么艺术特色?

在艺术表现上,《五柳先生传》的底色是朴素自然。朴素自然的思想,朴素自然的语言,朴素自然的情感,朴素自然的形象。为了朴素自然地刻画五柳先生,作者采用简练的白描一类写意的笔法,截取几个最能表现五柳先生精神所寄的横断面,粗线条地勾勒他的性情、风采和神韵,再现了一个有性格、有追求、有典型意义的文士形象。

10、《五柳先生传》中所塑造的五柳先生这一人物的情趣和寄托是怎样的?

具体地说,五柳先生的情趣与寄托首先是好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五柳先生爱书,喜爱读书。书中有知识,书中有智慧,书中有苦辣酸甜。书是五柳先生朝夕相处的挚友。魏晋之时,有的儒生步汉代儒学后尘,读书过于倚重章句训诂,钻牛角尖,使自己走进了胡同。五柳先生不学此道。他读书,不牵强附会,不深文周纳,不卖弄玄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取诚实的态度,在读懂方面下功夫,重在心领神会。一旦经过反复琢磨、苦心思考而有所见、有所得时,高兴得忘乎所以,饭也忘了吃。读书在于会意,寻求启迪。读书每有会意,才能产生思想的“升华”,获取精神的愉悦。这是一种较高的读书境界。“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一语,是神来之笔,它活灵活现描绘出五柳先生的性情、嗜好和欢乐。另外,性嗜酒也是他的一大特点。“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其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此处围绕一个“酒”字,一层深入一层地写了四个层次,致力刻画五柳先生“任真自得”的风采和既随和又放达的个性。家贫,不能常得,而亲朋故友常置酒来招待他。于是,相近者、相知者和相亲者常邀之解杯畅饮,他从不讲究客套。“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这又是神来之笔。尤其是“不吝情去留”一句,写活了五柳先生做人的态度及其禀性。表面看去,“不吝情去留”,似乎太任性,不近情理;然而,“不吝情去留”恰恰是从更高、更深之处显示了五柳先生待人诚恳、诚实,毫无做作、虚假之气。对此,亲旧与邻里完全能够理解他,不去计较他那任情自适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互之间的情谊,达到了这样的深度,那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尽管篇中有酒,句中有酒,而意在酒外。另外,从五柳先生的醉酒,看不出苦闷之情。他有酒就喝,直到喝醉,醉了就走,从中折射出五柳先生淳朴率真和性情豪爽的特性,以及磊落坦荡的胸怀。其实,“期在必醉”并未醉,一个“退”字,写出了五柳先生是何等的清醒。三是安贫乐道。“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五柳先生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房屋破漏,衣衫破烂,饮食匮乏;然而,他却变得安然自得。他贫困到如此地步,连衣、食、住、行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得不到保证。原因何在?文中没有明示,读者可以揣度。作者本意也不在于揭示其中缘由,而是要体现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精神。这种精神自然也是对儒学的继承。“晏如也”三字,写出了五柳先生的心境与情操,同时也暗示了他恪守先师遗训,忧道而不忧贫。五柳先生还常著文。“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五柳先生不仅有自己执著追求的生活情趣,更有自己的精神寄托。读书是一方面,嗜酒、安贫是一方面,写文章也是一个方面。记下生活的艰辛与欢乐,写下开卷的发现与思考,抒发内心的情愫与意向,这都是人生的乐事。他求索的目标是:“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在那个昏暗的社会里,这种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贪图世俗的荣利,并能这样生活一辈子的文士,是不多见的。文内“忘怀得失”与“不慕荣利”首尾呼应,强调了五柳先生的胸怀境界。

11、陶渊明的个性追求与《五柳先生传》中的人物有什么联系?

陶渊明年轻时就有“不慕名利”、“忘怀得失”的淡泊胸怀和“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然而他所处的时代却是无比的黑暗,因而诗文里感叹不遇的话很不少。他曾经出仕,那虽然也许是对政治还抱着希望和聊且一试的想法,但更多的却是出于不得已,一是由于政治形势的裹挟,二是由于生活的逼迫。他与世俗那样格格不入,却不得不混迹官场,所以精神十分痛苦,充满了悔恨负疚的心情。几度悔恨之后,他毅然下定决心,与官场永诀,以躬耕终老。他处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只能退而求其次,“安贫乐道”,这是他当时惟一的出路。隐居生活困苦,他可能闪过再出仕的念头,但最终还是用儒家的“固穷”思想坚定了自己。不过他对政治的关心和对国计民生的热忱是至老不衰的。所以在《五柳先生传》中作者会刻画这样的一个人物,其实也是他自己多年的追求的写照。

12、作者为何要以“传”的形式来写作《五柳先生传》?

本文是按史传体例写的,有“传”有“赞”,“传”用于概述人物生平行事;“赞”用于评价人物品格。就实际内容来看,本文应该视为作者本人的自传。因为传中主人公五柳先生不是别人,而恰恰是陶渊明本人。所以要采用史传的写法,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作者要用史家的客观态度看待自己,要用史笔来叙述自己的一生,达到选材精而开掘深的境地;二是借用“赞”的形式来给自己一个定评,使之跟传文相互辉映,突出自己的精神面貌。我们读过本文,都会觉得一位淡泊宁静、安贫乐道的隐士就在自己的眼前,可以和他形神相接,这是这种写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13、怎样理解《五柳先生传》一文中的“赞”的部分?

这一部分有两层意思。集中到一点,就是要说明五柳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前一层引黔娄妻子的话,接着就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思是五柳先生跟黔娄一样,是能够安贫乐道的人。后一层先重提五柳先生之“志”,而后将他说成无怀氏和葛天氏之民,实际上是说他能够顺乎自然而生活。这样来评价五柳先生的品格,是有深刻含义的。黔娄是个不跟统治者合作的人,他拒绝齐王的千金聘用,而宁愿在贫困中去;而无怀氏、葛天氏之治天下,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则历来为世人所称道。作者在“赞”中不直接评论五柳先生的品格而以古人作比,其实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五柳先生对当时黑暗现实的厌弃态度。

14、怎样理解《五柳先生》主体部分“传”的内容?

主人公既是隐士,与世无争,不能像一般史传那样把他放在一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表现,所以只用勾画点染之法来描写他的思想性格特征。但开头仍沿用史传体例:“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似不经意的一笔,暗示了五柳先生是个真正的隐士,他不仅隐姓埋名,连籍贯也不为人所知。以下两句是总写:“闲静少言”写性格,“不慕荣利”写思想,然后逐层分写,先写爱好,有两种,一是“好读书”,却又不抠字句,因为他看重的是书中的意旨,不是为功名利禄而读书,所以别有“会意”。二是“性嗜酒”,“造饮”于亲旧家中而“期在必醉”,并且“不吝情去留”,说明他深知酒趣,为人率真,不拘礼节。这两种爱好都表现了“质朴自然”的隐士风度。接着承上文“家贫”二字写他的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写居室简陋,“短褐穿结,箪瓢屡空”说明他衣食不继。这样写的目的是显示五柳先生生活态度,所以接着用“晏如也”结住。表明他能够“安贫”。再次写他的“常著文章”,而著文章是为了“示己志”。什么“志”呢?其实就是前面说的“不慕虚利”。“示志”而能“自娱”,也就是能“乐道”了。最后两句是传文的结束语,结得轻松,颇有余韵。 提问人的追问 2011-03-08 20:14 我想要对五柳先生 不慕名利 的看法 不是这个 团队的补充 2011-03-08 20:19 五柳先生“不慕名利”是正确的,“名”也只有风光一时,“利”也就是钱,生不带来,不带去。再加当时奸臣当道,不与其同流合污,免遭后人唾骂才是明举。 加上五柳先生是一个率真自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本非官场之人,又何必去那是非之地。

水墨江南的阅读答案

①水墨江南,是我最为心仪的画轴。峰峦中的涧水、烟树里的人家、晨炊上的鸟啼、落日下的橹声,匍匐在蛰气上的春梦无痕、浮漾于绵雨中的秋叶满山,或宁静、或喧闹,或尺幅玲珑、或无远弗届。我心中的江南,永远是一幅常读常新的水墨

②现在,我又置身在水墨之中。趁着紫燕衔来微雨,沐着杜鹃染红的熏风,坐在涡轮搅水的画舫上,我航行在千岛湖中。

③因为在建德市修筑了拦江大坝,在古淳安的县境里,在旧时的新安江的中段,一座五百八十平方公里的湖泊出现了。千余座与白云厮守的青山,变成了泽国中的岛屿;十余万与鸡犬相伴的烟灶,变成了水族中的另类。人定胜天只是人的一厢情愿,但智能风景,却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

④比之承载过大汉湍流盛唐烟雨的新安江,千岛湖太过年轻。几十度春花秋月,它甚至还没到天命之年。然而,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江南水墨中的神来之笔。抑或,它可比拟于桂林阳朔的鬼斧神工。

⑤春雨时断时续,画舫渐行渐远。俯视水底,深黛而明澈;近岸浅波,虫鱼戏逗,荇草摇曳;远眺众岛,岩苍而螺翠;树林深处,茶烟袅袅,山市嚣然。山重水复,一湾一胜景;水复山重,一岛一生机。揽水弯中,可见鸥影横波,银鱼似雪;徜徉山间,可赏石窦飞瀑,小岛依人。有茶山处必有茶寮,有胜景处必有长亭。山一伸必至浅滩,浅滩即船市;水一折必有码头,码头即花坞。大哉瑶池落人间,美哉千岛湖!

⑥遥想当年,被两岸青山逼窄的新安江,亦是一条流淌着春梦的河流。从皖南的屯溪,到西湖边上的杭州,数百里航程,它汲纳了多少幽谷兰露,桃花流水。夕阳下的帆影,犹如杜牧在二十四桥边写下的绝句;月华中的花船,犹如百尺楼头吹响的洞箫。李白在江中朗吟,新安江绝异诸水;海瑞在岸畔叹息,新安江流着忧患。商旅经过,水泛胭脂;兵爷经过,涛凝疮痍。这一条劫难过、绮绣过、空灵过又哀愁过的河流啊,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从根本上改变了命运。

⑦从杭州乘船到屯溪,已经绝无可能。但是在千岛湖里品藻江南,却是难得的风雅。桂楫兰桡,在万顷碧浪中得大自在;渔歌鸟韵,在中天明月下做珍珠梦。今夕何夕,我问舟子,你的楼船将在哪一重花汛里停泊?舟子笑而不答。但是,我看到他抛出一根缆绳。立刻,我们的游船像一只敛翅的白鸥,留在了烟波深处,留在了愈久愈令人陶醉的江南水墨中。

15.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在作者笔下,千岛湖的年轻与整条新安江的古老相互映衬,既写千岛湖的“神来之笔”和“鬼斧神功”,又写新安江曾有过的“春梦”。

B.文章以“紫燕衔来的微雨”表游历时令,以“航行在千岛湖中”和“留在了烟波深处”表游历踪迹,且着意于境致,画面感鲜明,可谓涉笔成趣。

C.作者从“风景”写到“命运”,写饱览江南水墨的陶醉和沉浸在“风雅”和“大自在”的美感,肯定了时代进步,赞美了变革精神。

D.文章运用多种修辞,综合运用描写、抒情、议论方法,语言朴素清新,生动细腻。

E.全文用丰富的古典意象写时尚风光,信手拈来,又贴切自然。可见自然画面的美好,也要有腹有诗书的才子来点染,才能山水含情。

16.(1)联系全文,谈谈你对①段划线句子中“常读常新的水墨”的理解。(3分)

(2)结合全文,请简述你在⑦段划线句子里读到的意思。(3分)

17.请从三个角度赏析本文第⑤段的描写(6分)

18.作者文思缜密,请在②-⑥段范围内,针对前后照应特点,择两处简述你的理解。(6分)

五、(22分)

15、(A)和(D)

A、写千岛湖的美景是“水墨”的重点,新安江是其背景,仅为衬托。

D、语言赋体特征明显。华丽典雅、磅礴恣肆、奔放激越但不失柔美舒缓。

16、⑴

①用“水墨”比喻以千岛湖山水为代表的江南风光,概括如画风景的写意性特点。

②用“常读常新”写作者多次品味江南,敏于发现的审美方式。

③呼应标题,点明全文描摹的主要内容,为下文铺陈江南水墨画面作提示。

(每个要点1分)

①作者融进水墨江南的画里得大自在,陶醉很深,忘却了自我忘却了时间。

②忽从珍珠梦的遄飞中回归现实,询问“在哪-重花汛停泊”,是不愿回到现实的兴味,是继续醉在山水的意犹未尽。

③问舟子其实是问自己,表达了作者仍处于想象与现实,风景与幻境的美态,回到现实的清醒仍末控制住审美意念的飞翔。

④从舟子“ 笑而不答”中,可见舟子凌万倾波涛而胸有成竹,智于行止。极像古代文学里除却世俗,保有本我,深藏“本真”的渔父形象。作者与舟子同构,显示含蓄地显示了作者去市俗,逐山水,称诗心的情怀秘密。

(答出两点3分)

17、 ①先俯视、近观、远眺,从视觉的收放自如角度,着眼于水的黛绿明澈和山的岩苍树翠,写出水墨江南的基本色调。

②从“山重水复”“水复山重”的互为映衬的角度,写出水墨江南的“构图”特点。

③再从“揽水湾中”“徜徉山间”的角度,写作者弃舟上岸,移步换景,细加点染。

④从舟行到徜徉,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景观,突出幽静与热闹相谐的机趣,给人好风光,好日子的幸福富足感受。

(写出三点即可,每点2分。每一点必须从⑤段描写的具体语言中得出具体的认知)

18、示例:

1、②段的坐画航,航行千岛湖与⑤段画航渐行渐远相应,显示游湖进程。

2、②段的趁着微雨与⑤段春雨时断时续相应,显示春雨绵绵不息。这样呼应,不仅平添雨趣,更表明“水墨江南”空濛弥漫特征的成因。

3、②段写修筑大坝,湖泊出现智能风景,⑥段相照应的是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根本改变命运。清楚交待旧貌新颜的来历,使人有所明。

4、③段的风景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默契、④段的江南水墨的神来之笔,鬼斧神功、⑤段的大哉瑶池,美哉千岛湖,以议论抒情笔触,笔笔照应勾连,突出作者航行湖中,陶醉水墨的畅快心情。

古文中小石潭记,爱莲说,陋室铭,和哪篇古文合称记说铭志

记铭说志四篇:小石潭记、陋室铭、爱莲说、寒花葬志.

(一)《小石潭记》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也是唐代以来山水游记中的名篇,本篇以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的清澈空无和游鱼的活泼生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幽愤心情。

全文分五段。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的景物。文章一开始先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悦耳动听的泉水声,正因此吸引了读者寻声而往,使作者游兴大增,接着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看见“水尤清冽”作者心里增添了一层喜悦。接着写出小石潭的结构特点“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一句既说明了此潭命名的由来,也说明了潭水清澈的原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三句描绘景物,分别从颜色、样貌、动态等等角度体现景物的生动形象,绚烂多姿,妙趣横生。第二段主要描写潭中游鱼。犹如特写镜头,尽显游鱼之态,先写了鱼之静,后补以动,动静相生,惟妙惟肖。其中“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最能衬托出水之清。“似与游者相乐”一句再次体现出了作者心下之喜,这句将人、鱼并写,情味无穷。第三段写潭水的源头。写水的源流用了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既写出了水流之势,又描摹了溪岸的形象。第四段写作者游览的感受。“坐潭上”八句,不仅写了小石潭的气氛幽深冷寂,更突出了作者触景生情产生的孤凄悲凉之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孤寂苦闷的心情,并交代了离此而去的原因,行文至此体现了作者情绪由乐转忧的变化。第五段附记同游者的姓名。

本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再次突出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写优美动人之景,寄寓了作者欢快和乐之情;写清凄幽寂之景,寄托了作者悲楚忧伤之情。作者被贬到永州,内心十分痛苦,所以移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这悲苦和忧伤的情绪。

(二)《陋室铭》

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节操和志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音韵谐美;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一般的铭辞因为目的在于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观点,不作论证;本文则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全文分三层:开头六句为第一层,运用类比立论,点出全篇主旨——“惟吾德馨”。开头四句用诗歌手法以山水起兴,作者以神来之笔写出山的高低和水的深浅与“名”“灵”的关系,着力突出“仙”“龙”的重要,有以“仙”“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之意,“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纲领。第二层为“苔痕上阶绿”以下八句,主要说明“德”能使陋室不陋的原因。主要从陋室周围景色、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室中生活之事三个角度对陋室进行描写,着重表现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的高雅,以此突出陋室主人之不俗,身居陋室能够与鸿儒谈笑,能够鼓弦而歌,作者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之情已溢于言表。第三层为最后四句。引用古贤之名室名亭和圣人之语来证明陋室不陋,再次点明了题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可看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这几句引经据典,其意不言自明,从中可见作者虽幽居于此,但有和古贤一样的抱负和理想。

本文是托物言志的佳作,作者借为陋室作铭言情述志。全文反向立意,不写陋室之陋,而写陋室之不陋,一步步论证了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陋室之不陋实际上是对陋室主人品德高尚的颂扬,表明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文写于作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遭贬谪期间,能表现出这种情操实难能可贵。

(三)《爱莲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又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章法极为严密。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总括莲的品格。莲既有此品格,菊和牡丹又如何呢?由此又引申出一层新意:“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三者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到篇末,作者再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他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本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这种写法也很值得品味。

文中大量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如菊花比做“隐逸者”;牡丹比做“富贵者”;莲比做“君子”,此为不同的花比做不同的人,借以指出爱花人与花的共同点。文中热情赞颂了荷花,实际上是赞颂君子的德行——能够遗世独立,不随俗浮沉,又不孤高自许,豁达正直,美名远扬,让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结尾处一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意味深长,以反诘之语讽刺了小人的趋炎附势,追名逐利,流露了对世风日下的一种委婉批评,表明自己的君子之德。全篇文句短小简洁,句式整齐,有一定的节奏感,虽是散文,却多采用字数、结构相仿的排偶句,读来朗朗上口。全文不满一百二十字,内容丰富,把咏物、抒情、言志、讽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文笔精练,令人叹服。

(四)《寒花葬志》

这是归有光叙事抒情名篇之一。寒花是作者家里一名婢女的名字;葬志,是为者写的记事文章。题旨所示,在于悼念亡故之人。全文仅一百多字,简洁凝练,一往情深。

首先,开头三句交代了寒花身份、去时间和安葬处所。可见寒花不是个一般的婢女,是深受作者喜爱的亡妻的陪嫁侍婢。以一句“事我而不卒,命也夫”长声慨叹总写悲情。文章主体是第二节,回忆寒花三事、孺人两笑。三事一为初来时的打扮“垂双鬟,曳深绿布裳”,稚态可掬;二为削荸荠时的调皮“予入自外,取食之,婢持去不与”,娇态可噱;三为吃饭时的神情“目眶冉冉动”,憨态可笑。孺人两笑,前一笑是称许婢女,笑丈夫贪嘴被拒,后又“指予以为笑”,是引丈夫而共笑婢女。于此两处可见孺人慈爱、善良、宽厚,也能看出夫妻相得、主婢无间的闺房情趣。最后一段跨过时间的隔限,结束对往事的回忆,回笔写现在的心情:“奄忽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这里的十年是指从寒花“初媵”到此时离世的岁月。欢愉已逝,岁月如流,昔日的美好时光不在,更增今日的伤感。于此时品味作者于文中所寄之情,似乎颇有玄机。作者感伤婢女寒花的去世,为此写此文以示祭悼,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个婢女的喜爱怀念之情,使人深有红颜薄命之感。然对寒花的悼念是表,是明;对亡妻悼念则是里,是暗。亡妻离世尚有妻之侍婢相伴聊以慰解悲情,但如今婢女亦去,再次勾起对亡妻的怀念,如今是连个寄托也没有了,悲从心来。联系作者人生经历,屡试不中,做官不达,发妻早亡,侍婢离世,人生多舛,不由得不发出“命也夫”“可悲也已”的感伤之叹!这感叹中实是深藏对亡人的缅怀,亦有对命运的悲叹。

寒花时大约二十岁,当时作者妻子已经去世四年,文中几次点明夫妻二人对婢女的喜爱,可见主仆之间情深谊挚,这里亡婢、亡妻并述,因亡妻而及亡婢的爱屋及乌之情油然而生,因亡婢而及亡妻的追怀悼念之情也随之而出。本文所写皆是日常之事,信手拈来,虽漫不经心,却匠心独具,所写之事围绕思念亲人的主题着意而取,毫无罗列之感,叙事寄情,情由事而生,既能见寒花的天真、调皮、可爱,又可见孺人的性情温雅。如话家常中自有淡雅风味。